心力衰竭是21世纪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25岁人群心衰患病率1.1%,估计总数1210万,每年新发人数近300万,并且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未来将面对更为庞大的心力衰竭患者群。根据2022中国心衰中心年度报告显示,心衰患者平均每年住院3.3次,人均每年住院费近3万元,人均每年门诊费超过6000元,心衰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其死亡率与癌症相当,约2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约5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导致心衰的病因有很多,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如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肌病、瓣膜病等。大家都知道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魔鬼季节”,因此很多人潜意识认为冬季是心衰的高发季节,而在夏天放松了心衰发病的警惕,事实真的这样吗?临床研究显示,炎炎夏日,心衰的发病率并不比冬天低。为什么夏季也是心衰患者的“黑暗时刻”?1、夏季,人体代谢显著加快,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大量流向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易诱发心衰。2、心衰患者都知道控制饮水的重要性,但天气炎热出汗多,口渴明显,部分患者可能会通过大量喝水来防暑降温,这样导致短期内身体容量负荷超过心脏耐受能力而诱发心衰。3、天气炎热,容易出现烦躁、紧张及睡眠质量下降,导致血压波动及心律失常,而血压升高及心律失常也是造成心衰的重要诱因。此外,夏天吹空调时冷热交替,同时饮食贪凉,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而感染恰恰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导火索。心衰有哪些预警信号胸闷、气喘、乏力、咳嗽、咳痰、心慌、少尿、腿肿,以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晚上无法平躺等,都可能是心衰的信号,心衰患者要密切关注这些“信号”。心衰患者如何安然度夏?01做好自我监测心衰患者要加强对血压、心率、体重、尿量的监测,每天检查腿部和脚踝是否出现肿胀或者水肿,监测自己的活动耐量,也就是记录有无气短症状。如果上述指标出现波动,提示心衰可能出现恶化和加重。02规范用药规范药物治疗不仅可减轻或缓解症状,同时也可以减少心衰反复发作和再住院的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应严格按医嘱用药,不要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避免错服漏服,定期复诊,由医生决定药物是否需要调整。03饮水要节制心衰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尽量不要超过1500毫升,心衰急性发作期最好不要超过1000毫升,在控制总量情况下,少量多次,缓慢饮入。还要注意计算每日总摄入量,总量应包含食物内水分,如粥、汤面、水果、蔬菜等。04合理膳食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每餐七成饱,饮食少油少盐即可。夏天人的食欲下降,主张清淡饮食,最好不要吃夜宵和烧烤,避免生冷坚硬食物,不要吃过多冷饮。正在使用利尿剂的心衰患者,应合理补充钾元素,防止出现低血钾。05健康生活心衰患者在与心衰“共处”时,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快乐生活,控制好情绪,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诱发心衰加重。保持充足睡眠,坚持适量运动,在室外出汗后不能迅速开冷空调降温,也不要对着风扇一顿猛吹。心衰患者多多关注上述小贴士,一定能安然度过炎炎夏日,减少心衰急性发作和再住院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