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2015年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新发病例约78.7万,死亡病例约63.1万。而早期肺癌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再来就诊时已属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着实可惜。早发现才能早治疗,如何发现早期肺癌的苗头?体检!体检!体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来多的人发现报告中出现“肺部结节”、“磨玻璃结节”。百度一搜索,不禁谈癌色变,我是不是得了肺癌?是不是一定要开刀?我还能活多久?恐惧、忧虑等情绪一齐涌上心头。先别急,且听杨医生为您答疑解惑。 一、首先请放心,肺结节≠肺癌,肺结节≠手术治疗。临床上发现的肺结节80%-90%都不是恶性的,它们可能是淋巴结、炎性假瘤、结核球或者真菌感染等。有些需要保守治疗,有些根本不用处理,可以和你平安无事的相伴到地老天荒。 二、什么是肺结节?影像检查(如胸片、CT等)发现肺部类圆形病灶直径小于3cm一般称为“结节”,如果小于1cm称“小结节”,而直径小于0.5cm时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光从大小并不能判断好坏哦。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nodule,GGN)指的是CT上肺内淡薄的稍高密度影,不掩盖血管和支气管。作为肺结节的一种,因其常提示早期肺癌而为人所熟识。磨玻璃结节其实只是影像描述词汇,有特征性而非特异性,并不代表一定就是肺癌。 三、常规体检该如何拍片?答:根据2021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推荐45-75岁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我们建议有以下高危因素人群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CT(LDCT)体检。所谓高危因素指:1、吸烟超过1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20岁前开始吸烟的人群;2、长期接触二手烟或油烟环境者:亚洲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率明显高于欧美人群,推测可能与二手烟和厨房油烟环境暴露有关。3、长期在污染环境工作:长期接触石棉、煤油、二氧化硅、氡、砷、铬等致癌物.4、个人肿瘤史:曾经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发病风险。5、直系家属肺癌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6、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四、CT相比胸片的优势是什么?答:胸片很容易漏掉“躲”在心脏、食管、膈肌、肋骨后面的病灶,小于1cm的病灶更是看不见,所以胸部CT显得更加可靠。CT的弊端是相对昂贵及辐射相对较大,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不要投鼠忌器。LDCT的辐射约为普通CT的1/5,相当于15次X光胸片检查,或者人体6个月接收到的自然辐射。一年3~5次的CT对人体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五:为什么现在肺部结节比以前多?答:一方面,物质水平提升后,现代人更加“惜命”,加之临床医生的积极宣传,大众的体检意识增强,坚持每年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影像设备和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CT的分辨率和薄层成像能力大大提高,以往用胸片难以发现的小结节再也无处遁形。另一方面,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烟草烟气(包括二手烟)、室内空气污染(装修污染、厨房油烟)、经常生气(世界这么美好,你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这“四气”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六、发现肺部结节该如何判断良恶性?答:判断良恶性是一门技术活,一般我们会从形态学上进行鉴别诊断。我们要综合考虑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笼统的说,直径大于8mm、边缘有毛刺、分叶样改变、胸膜牵拉凹陷、密度不均匀、结节内出现空泡或囊泡、有血管穿行等都高度提示恶性可能。对于部分难以判断的结节,医生会根据情况先予以消炎1-2周后再复查,如果结节明显缩小或消失,那就不用担心。如果结节不幸没有变化,或者随访还有增大的趋势,那就可能需要外科干预了。面对如此“狡猾多变”的肺部结节,请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的团队会协同影像科、呼吸科、肿瘤科给您制定最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七、怀疑肺癌的结节该如何治疗?答:不用过度惊慌,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一般较好。很多磨玻璃结节属于低风险结节,非常“懒惰”,可能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变化,即使怀疑早期肺癌也可以安心随访,不用担心贻误战机。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既能让患者更好的享受生活,又可以将健康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退一万步说,真到了非做手术不可的地步,我们也可以用一个3-4cm的微创小切口完成结节的切除甚至是肺叶的切除,创伤小,恢复快。早期肺癌(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5年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100%,术后不需要放疗、化疗,就和正常人一样了。 总结一下:肺结节≠肺癌,肺结节≠手术治疗。如体检发现肺部结节,请及时就医,我们会对结节的性质做初步的判断并指导您下一步治疗。肺部结节可控!可治!不可怕! 杨洋主任门诊时间:周二全天:政民路507号肺科医院总院门诊4楼周三全天:延庆路130号肺科医院门诊部1号楼2楼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
换药:l出院后就近医院定期换药,3-4天一次,保持切口干燥。l若伤口出现开裂、红肿、化脓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l肥胖、高血糖、营养不良以及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容易伤口愈合不良。糖尿病人术后血糖会升高,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复诊:l为了治疗的连续性,复诊请一定要找本组医生(杨洋主任,陈林松主治)。杨洋主任: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政民路507号本部五楼17号诊室;周二全天专家门诊政民路507号本部门诊四楼18号诊室(术后首次复诊首选);周三上午特需门诊延庆路130号一号楼二楼7号诊室(术后首次切勿选择,延庆路缺乏相关检查)陈林松主治:周五上午普通门诊政民路507号本部四楼10号诊室l为方便术后复诊,本组患者复诊可不挂号,门诊当日上午7:30直接来诊室,讲明为本组复查患者后给予加号。l第一次复诊:拔管后3周(周一、二、五上午)来总院门诊复查胸片、胸水B超(胸水深度大于10cm伴有胸闷咳嗽者建议行穿刺引流),门诊楼402室拆线,查询石蜡病理报告,并指导下一步治疗及随访计划;11号楼1楼复印病理报告;确诊恶性肿瘤的上海市医保患者如需办理大病医保,门诊开具大病医保单后带好出院小结和医保卡到门诊1楼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第二次复诊: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康复:l饮食:西医不忌口,不存在海鲜等“发物”禁忌(食物过敏者除外),术后需要高蛋白、高纤维素健康饮食,有助于体力恢复及伤口愈合。鸡鸭鱼虾、海鲜、牛肉、牛奶、新鲜蔬菜都可以进食。忌烟酒,少辛辣刺激,保持大便通畅。l锻炼:出院后仍需适度活动并鼓励咳嗽排痰促进肺复张,早日恢复肺功能,避免下肢血栓形成。切不可因怕疼而终日卧床。散步、深呼吸、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锻炼。锻炼强度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l疼痛:单孔微创手术的疼痛较以往手术方式已有明显减轻,但仍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较长期疼痛,多系术中不可避免的肋间神经压迫、胸膜反应及心理因素所致,酌情口服止痛药,多可逐步自愈。l咳嗽:麻醉导致气道损伤、钛钉缝合支气管残端的刺激、痰液过多均是常见原因。慢性咳嗽伴少量白痰是术后康复期间的正常生理反应,可以看做是一种功能锻炼,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用药处理。单纯干咳可以短期应用右美沙芬、咳必清等,痰多时可用氨溴索、溴己新、厄多司坦等,若为大量黄痰、黄绿痰、痰中带鲜血,建议及时就诊。l用药:如无特殊情况,出院带药吃完即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需继续服药控制。激素、抗凝、抗血小板等特殊药物咨询医生制定个体化服药方案。l带管出院:部分患者因漏气需带管出院,注意谨防胸管脱落,加强高蛋白饮食(如蛋白粉)促进破口愈合。观察胸瓶内漏气情况,持续48小时咳嗽无漏气可联系医生拔管。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基础研究的快速进展,全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水平都有了巨大进展。无论是化疗药物的改进,靶向药物的新靶点,还是通过基因工程进行的细胞治疗,癌症早已不再是临床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但尽管如此,想要真正的消灭癌症,外科治疗仍然是绝大多数癌症治愈的唯一选择,肺癌就是如此。许多人谈癌色变,一方面在于癌症对生命的威胁,另一方面在于许多癌症一经发现就已经到了不可治愈的地步。无论是从手术难度角度出发,还是从术后康复以及预后方面考虑,肿瘤越早发现,患者获益越多。但很可惜,仍然有一部分肺癌病人一经发现已是晚期。作为胸外科医生看到这种现状也只能扼腕叹息:来的太晚了呀!这一现状主要还是归因于癌症的“小聪明”以及肺部结构的特殊性。我们的肺部分为左肺和右肺,而肺功能的实现依赖的是肺叶的完整性。左肺有两个肺叶,右肺有三个肺叶,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早期肺癌没有任何症状,毕竟五个肺叶同时工作,现在即使有一个肺叶罢工了,另外四个努努力,还是可以把它的功能代偿的。但是肿瘤的可怕之处往往在于它的侵袭能力以及转移能力。随着早期肺癌的进展,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并向周围组织侵犯,或向远处器官转移,肿瘤可以展现出一些非特异性的肺部症状,比如咳嗽、胸闷等,也可以展现出相应的压迫症状比如面部水肿等。而这些症状的非特异性并不会让人们第一时间联想到肺癌,往往误以为是简单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最近没有好好休息而将这些预警症状忽视。随着症状的持续存在以及不断加重,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想到去医院检查时已为时已晚,只能悔不当初。那么,既然早期症状这么隐蔽,而越早发现对于肺癌的根治又显得至关重要,广大的潜在群体如何实现自救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体检! 介绍体检之前先谈谈胸外科医生的临床工作现状。目前胸外科就诊的疑似肺癌患者大多数就诊原因是单位体检发现结节。由此可见,体检在早期肺癌诊断发现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体检也并不是说随便体检就可以发现,也并不是说选越贵的套餐越好。癌症的发现与项目的数目、价格的高低都无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选对项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病友有这样的疑惑,我明明每年都参加单位的体检,之前都好好的,怎么一到医院检查就发现了大毛病?这里并不是说医院的仪器有多精细,而是归因于常规体检项目检查的不同。目前常规体检检查项目中很多用胸片X线或者普通CT来对肺部疾病进行筛查,而肺为软组织结构,往往错综复杂,交替重合,胸片X线对于这种结构的显像能力比较差,而普通CT因为层距较厚,在早期诊断方面能够提供的价值有限,对于1cm以下的早期肺癌检出率低,容易漏诊。而医院检查用到的往往是高分辨率的薄层CT,它可以清晰的呈现肺部结构中的蛛丝马迹,让可疑结节无处遁形。但这种高精尖CT也确实存在问题,那就是放射剂量问题。人们往往认为它辐射太大以致望而却步。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在精确性与接受剂量方面实现双赢呢?答案是:有的!目前国际推荐的肺癌筛查手段为低剂量CT(LDCT),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低剂量CT,顾名思义,就是在普通CT基础上将仪器的放射剂量大幅降低,相当于一个人全年自然环境放射总量的二分之一。其实对于大部分人常规一年一次的体检来说,薄层CT和LDCT一样都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多大影响,而清晰度的话前者更胜一筹。所以我们建议每年一次常规体检选择薄层CT即可,不用在意这一点点辐射的差异。如果是发现结节后一年内要频繁复查随访的话可以考虑采用LDCT,这样可以在辐射和检查精准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随着AI技术在影像诊断上的应用,肉眼极易忽视的结节也可以在屏幕上准确提示,极大的降低了漏诊率。得益于全民医疗保障措施与健康中国战略,越来越多的地区有了可以肺癌早期诊断的工具!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数据显示,LDCT年度筛查能发现85%的Ⅰ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10年预期生存率达92%。美国全国肺癌筛查试验证明,LDCT筛查可降低高危人群20%的肺癌死亡率。而以上这些数据无论对于临床工作者的我们还是广大求医者来说都是最好的福音。既然体检的重要性已经明确且有了安全几乎无负担的检查措施,多久复查对于人们来说是合适的呢?建议间隔的时间一年比较好,对于平时吸烟或已经发现有肺部结节的朋友,听取专业胸外科医生评估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体检的保驾护航,希望每一位朋友都可以自由呼吸,无忧无虑的享受健康完美的生活!
目前,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最新的国内恶性肿瘤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罹患肺癌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63.1万例。随着体检及低剂量CT的普及,肺癌多能够在早期阶段被发现,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就是外科根治性的肺癌切除术。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胸外科手术也不断朝着更加微创、更加精准的方向发展,胸腔镜手术(VATS)已取代传统开胸成为主流术式,并且从四孔到三孔再到目前逐渐成为主流的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VATS)不断发展和优化。目前胸外科手术量在全国领先的上海市肺科医院95%以上的肺部手术均已采用单孔胸腔镜。随着微创的不断发展,快速康复外科(FTS),也称术后加速康复(ERAS)的概念逐渐兴起。ERAS是指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为目的,控制炎症,减少应激反应,并应用一系列具有循证医学依据且多学科参与的围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医生通过对常规治疗方式及流程的改良来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而患者也有三件法宝可用来加快自身的康复,即多吃多走多咳嗽!第一件法宝:多吃。肺部术后第一天清晨,许多患者会紧张地咨询医生术后饮食注意事项。其实,胸外科手术区域一般不涉及胃肠道,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一天早晨即可正常进食,且没有忌口。患者在手术当天因全天禁食加上手术消耗,营养处于失衡状态。此外,术后胸腔不断有胸水渗出,其中也流失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我们会建议增加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的比例,及时补充营养满足机体需要。胸外科手术多为全麻手术,由于不同的患者对麻药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患者在术后第一天体内麻药还未完全代谢,胃肠道功能暂未完全恢复,故而容易出现食欲差甚至呕吐的症状。此时,对呕吐症状严重者可予对症止吐药物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进食。当然也有极少数的特殊情况,术后医生会告知患者一些饮食禁忌,一般多是因为术中损伤了淋巴管或者消化道。在肠道黏膜的小淋巴管负责吸收脂肪和脂溶性物质(如一些维生素),成为所谓的乳糜,这些营养经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肺手术中淋巴管的损伤多出现在淋巴结的清扫过程中,清扫过深有可能损伤到淋巴管的侧支,引起淋巴液渗漏至胸腔形成“乳糜胸”。富含油脂的淋巴液不断积聚,是胸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并且淋巴液的不断渗漏也会限制淋巴管的愈合。因此,对于此类病人,我们需要通过让患者去油饮食来限制淋巴液的渗漏量。乳糜量较大者往往要绝对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营养来维持患者的营养及热量平衡。也有极少数患者术中淋巴管损伤严重,造成渗出量过多难以通过控制饮食令淋巴管愈合,此时可二次手术缝扎处理。此外,也有部分患者在手术中有食道的损伤,为保险起见此时医生会让患者禁食,或者留置胃管予以流质饮食数日。第二件法宝:多走。肺部术后患者如无活动性出血,要尽早下地走动。下地走动一来是锻炼机体,使其恢复正常的状态,更重要的原因是预防术后的血管栓塞。在所有的术后并发症中,胸外科医生最担心的就是三梗,即脑梗,心梗和肺梗。梗塞发生的诱因多是长期不活动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液瘀滞进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在血管中流动,如果堵到了脑血管就诱发脑梗,堵到了冠状动脉就是心梗,堵到了肺动脉就是肺梗。无论是哪一种梗塞,若不能及时发现并干预,严重者有生命危险,这些都是前人血泪的教训。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强有力的预防手段,尽量降低这种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知道,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双下肢深静脉距离心脏远,血液流速慢,是最易形成血栓的部位。早期下地活动可使双下肢肌肉不断收缩舒张运动,挤压下肢血液,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当然,一切的活动应当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例如,同样是由于麻醉药物代谢速度有差别,有些患者术后第一天可能会有头晕体虚等感受,不太愿意下地活动,强行下地活动容易引起跌倒及心律失常等后果。此时,可以坐在床边或扶床走动,待自我感觉身体条件慢慢改善后再进行更远距离走动。此外,围手术期穿戴弹力袜也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第三件法宝:多咳嗽。除了补充营养和预防梗塞,胸外科患者特有的快速康复重要策略是通过主动咳嗽促进术侧胸腔内剩余肺组织的复张。肺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让患侧肺萎陷而健侧单肺通气,术后若肺未复张完全加上手术切除了一部分肺组织,术侧胸腔会留有残腔。残腔的存在会造成胸腔内积气和积液,增加感染的风险。为此医生通常会在术侧胸腔放置引流管,外接负压水封瓶以辅助排出积气和积液。此时,患者通过主动咳嗽,在咳嗽的瞬间增加了胸腔内的压力,使得胸腔内积的气体和液体可以被“挤”出胸腔并沿引流管进入水封瓶,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冒出而液体则被收集在水封瓶里。胸腔积存的液体和气体排出后,剩余的肺就能得到充分的复张并代偿性的增大以消除残腔。很多患者因怕疼而不敢用力咳嗽,此时可用手捂紧伤口以减少咳嗽冲击产生的痛感。需要注意的是,主动咳嗽促进余肺复张的前提是余肺不漏气并且胸管通畅。一方面,术后余肺表面有破损导致肺漏气时,重咳瞬间胸腔压力快速增高,胸腔积气不能及时排出,其中一部分便挤向皮下疏松组织形成皮下气肿。皮下气体经切口向上游走可致面颈部及上肢肿胀,向下可致腹部气肿。严重者胸腔里的气体可被挤向纵隔的疏松组织内形成纵隔气肿压迫心脏大血管等重要脏器,危及生命。另一方面,拔除胸管或者夹闭胸管时也不能重咳,咳嗽的瞬间胸腔内压力激增而无处释放,会有胸腔内未愈合牢固的手术切缘及血管残端松动破裂的危险。胸外科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不仅需要医生在术中及术后的专业诊疗,更需要患者自身主动进行康复相关锻炼。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将多吃多走多咳嗽这三件事牢记心头并努力保质保量完成。患者手握此三件法宝,和医生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一定能达到快速康复的目标!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创建于1953年,目前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至今已实施各类胸外科手术10余万例。2021年手术量超过2万例,目前是世界上手术量最大的普胸外科中心,微创手术量国际首位。本中心以胸部肿瘤的临床诊治为重点,在肺癌、终末期肺病外科治疗、纵隔肿瘤、肺结核、气管外科、食管良恶性疾病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近几年在肺癌的综合治疗、微创胸外科手术、机器人胸部外科、肺移植、气管外科以及难治性脓胸等领域取得了新的成绩,确立了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临床创新技术(单孔VATS、剑突下VATS、气管外科、纵隔肿瘤、胸壁外科)、专利获批、国际会议发言、国自然基金、临床研究数量均居国内前列,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2010-2020均位列普胸外科前三名,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2018-2020年位列全国前三,2016-2021年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胸外科第一名。正因我科的良好口碑和业内声誉,全国各地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以致门诊量巨大,往往一号难求。疫情期间,各位病友出行就医诸多不便,为了提高就医效率、优化就医体验,让每一位病友都能及时得到最专业的治疗,特将我科就医流程分享如下:一、挂号1、关注公众号:“上海市肺科医院”,具体操作如下:2、好大夫APP等第三方平台3、加号有特殊情况需要加号的患者,可通过好大夫平台与我联系,经线上初诊后凭身份证或社保卡至诊间加号。注:线下就诊请带好相关检查报告,最好是1个月以内胸部CT报告及胶片,部分1cm以下肺结节在胶片上阅读困难,条件允许者请带可以阅片的手机或笔记本就诊。如需门诊复查CT,最好挂延庆路门诊。可以当天做CT当天读片,省去预约和重复挂号的烦恼。号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先挂便民门诊,做好CT后再找我就诊。门诊时间:周二全天:政民路507号肺科医院总院门诊4楼 周三全天:延庆路130号肺科医院门诊部1号楼2楼 二、入院经门诊诊疗决定收治入院手术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以下两种入院方式之一:1、日间病房:适用于病情简单、可以做微创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的肺部小结节患者。在门诊付好手术前检查费用后,会有医生助理帮您预约好各项检查并安排入院时间。入院当天即手术,48小时内即可拔管出院。节省时间和费用,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2、常规病房: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如行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纵隔肿瘤手术等患者。看好门诊后会有医生助理主动联系您通知入院时间。入院当天抽血、检查,第二天手术,第四天即可拔管出院。注:一般入院等待时间为1周内。如需1-2人间,可选择特需病房。 三、术后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引流管需留置1-2天。出院3周后门诊复查、拆线、查询病理报告,并指导下一步治疗。如果外地来沪不便,可在当地医院做好正位胸部X片和胸水B超定位后把报告通过好大夫发给我,出院后如有特殊情况也请及时通过好大夫与我沟通、咨询。 柳刀凭妙手,白衣秉丹心,小杨教授及团队将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