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病人说他某个时刻曾经“昏过去了”,医生的脑子里就会开始冒出许多小问号:到底是不是晕厥?原因是什么?危险程度高不高?需不需要进一步检查?怎么治疗? 首先,晕厥是指脑部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它的特点是:发生迅速、发作时间短暂、自限性、能够完全恢复。晕厥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但并不是所有短暂意识丧失都属于晕厥。短暂意识丧失包括了颅脑外伤所致、癫痫、精神心理因素、其他原因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锁骨下窃血等,只有排除了这些原因,才考虑真正意义上的晕厥。真正的晕厥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反射性晕厥,其中最多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比如闷热环境下晕倒。第二,直立性低血压,比如长时间站立后晕倒。第三,心原性晕厥,比如心脏忽然停跳3秒以上、或本身有肥厚型心肌病、或突发肺栓塞等导致晕倒,这一类是最危险的、有时甚至是“死亡警告”。 医生需要根据晕厥时的特征,既往病史,体格检查,立卧位的血压测量,心电图等各个方面判断晕厥的严重程度。 如果能判断是反射性晕厥,首先需要告诉患者疾病虽然可能复发,但是良性疾病,需要尽量避免诱发因素,避免跌倒带来的外伤风险。如仍有严重的、复发的晕厥,要根据不同形式进行相应处理:如低血压为主的患者,进行氢化可的松、米多君治疗(倾向于年轻患者)。如有前驱症状的患者,进行肢体反压动作及倾斜试验锻炼。如无前驱症状者,考虑植入式循环记录仪(ILR)指导下的治疗。如为降压药相关的,要进行药物的减量或停用。如为心脏抑制型,需要起搏治疗。 如果能判断是直立性低血压,也需要进行患者教育,以及叮嘱保证足够的水和盐的摄入,扩血管药物的减量或停用,如症状仍持续存在,考虑肢体反压动作、紧身衣、头高位睡姿、米多君、氢化可的松治疗。 针对最为严重的心原性晕厥,就需要在病房中,由心血管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决定。心律失常所导致的晕厥,需要考虑导管消融、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安装适合不同患者的起搏器。结构性心脏病、大血管或肺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以及相应的手术治疗。 只有解决了这所有的问号,“昏过去了”才会不那么可怕。
王阿姨患有心肌病,但在规范的药物治疗之下,心功能状态还比较稳定,还是可以唱唱卡拉OK,跳跳广场舞的。 不过前不久,王阿姨感冒了。感冒过后的一个星期,王阿姨晚上躺不下去了,躺下就咳嗽、气喘,需要坐起来才能好些,上医院才知道,她的心功能恶化了。 心力衰竭的首要诱发因素,就是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本身就增加心肌耗氧、心脏做功,容易诱发心衰,加之,感冒或肺炎时一般我们都会“多喝热水”,或进行补液,可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如果入量增加了,就要特别关注出量,也就是尿量、出汗量等,如果体重出现短期内明显增加,也是容易诱发心衰的。 当然,还有一些因素,例如心律失常、妊娠、情绪激动、高盐饮食等,都是心衰的诱因,对于本身有心脏基础病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都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