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也称应变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病发和很多原因有关,家族遗传、气候条件和相关疾病的感染是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临床数据显示,家族有病史的人,患上过敏性鼻炎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许多。此外,如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造成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了解这些原因,我们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患上过敏性鼻炎的可能。1遗传因素过敏性体质是可以遗传的,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人是天生的过敏体质。父母是过敏体质,那么下一代患上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就比一般的孩子要大。当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需要在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会诱发过敏性鼻炎,因此不能说有过敏性的体质,就一定会感染过敏性鼻炎。2季节差异过敏性鼻炎和时节有着最为直接、密切的关联,春季是过敏性鼻炎最常发的季节,春暖花开,空气中的花粉成为了很多人的过敏原;其次是秋冬交替,昼夜温差大,鼻腔脆弱。3生活环境预防过敏性鼻炎对环境的清洁度有着较严苛的要求,床上用品一定要保持洁净,窗帘、沙发垫等等也需要及时清洁,不滋生尘螨,要定时打扫。4饮食含过敏性的食物可以导致过敏性鼻炎的病发。有一点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即使都是过敏性体质的人,每一个人的过敏原也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有的人可能对海鲜过敏,有的人却只对蛋类过敏,所以拥有过敏体质的人,需要做过敏原检测,才能确定哪些食物是自己的禁忌。5宠物对于容易犯过敏性鼻炎的人而言,养宠物也是一大忌讳。猫、狗的毛发,身上带的尘螨都是过敏性鼻炎的潜在致病因素。6内分泌突发性或规律性改变女子经期身体的抵抗力比较低,此时往往让过敏原有可乘之机。7疾病感染鼻部疾病,尤其是鼻腔类炎症,大多时候都不是单独发生。如鼻窦炎、肥厚性鼻炎,很多时候都与过敏性鼻炎互为因果,关联紧密。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经常性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会使嗅觉和味觉逐步退化,导致哮喘、咽鼓管功能障碍、鼻息肉、鼻窦炎、中耳炎和结膜炎等并发症的产生。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及时到院就医,尽快接受规范治疗。
五一过后,“咽喉炎”登顶热搜,很多小伙伴都说嗓子疼,是咽喉炎?还是收假后遗症?其实,喉咙的保养很有必要的,尤其在五月。它能够带来更好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想要保护喉咙,首先需要了解咽和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咽和喉紧密相连,但是位置不同,各司其职,咽腔位于上部,可以分为鼻咽、口咽和下咽三个部分,喉腔位于下部,连接气管,主要负责声带发声和呼吸作用。如果出现咽喉有异物感、灼热感、甚至疼痛吞咽不适等表现,那就说明咽腔出现了炎症,就是通常所说的咽炎。采取措施:1.避免烟酒等不良嗜好及环境污染刺激,这些都可能损伤到咽喉部。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咽喉局部黏膜的充血,引起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发作。3.如果有原发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刺激性的胃液损伤咽喉部黏膜。4.缓解心理因素,如果工作压力大、情绪较为焦虑,也会加重咽喉部不适,需要注意放松心情或缓解焦虑感。5.要避免过度发声,喉部是重要的发音器官,如果长时间大量讲话,导致用声过度,也会造成咽喉部的干涩感,甚至出现声音嘶哑。因此,科学用声是保护声带的重要措施。
在给宝宝喂奶的道路上,许多新手妈妈遇到的问题可谓是多种多样,其中,就有因喂奶姿势不当而引发宝宝中耳炎的病例。因为,躺着给宝宝喂奶的时候特别容易呛奶,奶水从鼻腔或口腔流出,鼻子和耳朵间有个导管叫咽鼓管,呛奶后,顺着导管呛到中耳腔内,则会刺激引发中耳炎。所以想要预防呛奶引发中耳炎疾病,应当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临床上,小儿中耳炎症状表现为爱挠耳,对外界声音不敏感、反应迟钝,烦躁哭闹、伴有发烧等症状。小儿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痛不适、但通常表达不清,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婴幼儿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小儿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若出现以上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一般在发现宝宝存在中耳炎后,要通过检查确定病情的程度、病因,积极针对性用药治疗,在治疗期间,也要避免感冒着凉或大声哭闹,以防刺激加重病情;避免治疗不及时引起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耳聋,颅内感染、耳后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妊娠期是女性敏感而特殊的一段时期,当鼻炎、鼻窦炎发作时十分痛苦,尤其睡眠时长时间鼻塞引起呼吸困难,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影响发育,甚至引起产前子痫,多数治疗鼻炎的药物为抗过敏、收缩血管、激素类,怀孕后孕妇体质特殊,一旦用药不当,严重就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甚至有流产的可能性。一部分妊娠期患者有过敏性鼻炎,没有规避过敏原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加重哮喘等下呼吸道疾病,需要耳鼻喉科医生早期干预,给予正确诊治。鼻腔内通过纤毛摆动正常情况下能清除吸附在粘膜上的过敏原、有害颗粒、尘埃、病原体等,但病理状态下的鼻腔自洁功能会减退。妊娠期鼻炎及鼻窦炎可采用鼻腔清洗、弱激光理疗,消炎、消肿帮助恢复鼻腔纤毛正常功能,可以避免局部或全身用药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近日,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在《鼻腔盐水冲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共识》中提到,除规范佩戴口罩外,鼻腔盐水冲洗作为常用的局部鼻腔物理疗法,能减少病毒感染并加快炎症康复,成本低且无副作用,可作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具体操作可咨询耳鼻喉科医生。值得注意的是,鼻腔冲洗也有禁忌,中耳炎、鼻腔敏感易出血患者请慎用;短时间内有鼻出血、耳痛、耳闷等情况发生,需要暂停鼻腔冲洗,及时就诊;低龄儿童患者需要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鼻腔冲洗正确的操作。
2到7岁是儿童腺样体肥大、增殖的旺盛期,出现鼻塞、张口呼吸症状的概率很大,加之长期伴随过敏性鼻炎,鼻腔内粘膜的功能差,免疫力低更容易感染病原体,鼻腔广泛炎症作用下会加剧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导致患儿出现鼻塞、涕多、咳嗽,尤其夜间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宁、常不时翻身的情况,严重时往往会发生呼吸暂停!因睡眠缺氧、睡眠深度异常,会导致儿童生长、智力发育迟缓,长期张口呼吸、面骨及牙齿发育异常会形成“腺样体面容”。近日,一位山东日照的年轻妈妈专程赶来开泰医院看诊,孩子4岁,家族没有遗传史,5个月前便开始出现反复鼻塞与流涕,夜间常常睡眠不宁,伴张口呼吸和偶尔打鼾的情况。该病例呈现出儿童腺样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明显特征,但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在开泰接受腺样体检查没有麻醉和空腹的环节,2.3毫米柔软的纤维鼻咽镜探测入鼻腔后部,彩色动态视频影像清晰直观可见,保存病例录像可复诊与转诊使用。很快,过敏原检测系统也出具了检测报告,经开泰耳鼻喉专家最终诊断,确定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及过敏性鼻炎,腺样体阻塞后鼻孔已达80%。最令孩子妈妈倍感焦虑的是,孩子现在的口腔状况也十分令人堪忧,她带孩子不知看了多少牙医,都因孩子年龄太小,时常哭闹,恐惧看牙,几次三番都看牙无果……面对孩子家长迫切地需求,开泰特有的口腔儿童诊室就能完全满足,为家长解决孩子此类疾患的所有问题,这种耳鼻喉与口腔的联合治疗在青岛也很少见得,孩子在这里看牙非但不紧张反而很放松,还特别愿意配合。当撑开这个4岁孩子口腔的时候,牙齿龋坏程度达到了深龋,龋洞已经突破最外面坚硬的牙釉质层,进入牙本质层,距离破坏牙髓仅“一步之遥”。当即,开泰耳鼻喉科专家联合口腔科专家针对孩子的病症迅速做出综合性地诊断对策与手术方案。在鼻内镜下行微创腺样体手术,采用吸切和等离子联合手术模式,可在避免周围组织损伤和局部微创的前提下精细化消除腺样体,创伤小、恢复快,解除患儿健康危害、预防腺样体面容形成。日间手术模式极大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和医疗费用的负担。看到孩子的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无明显不适感、进食水正常,当天就办理了出院手续。轻松解决了孩子的两个健康问题,这位妈妈终于如释重负。
孩子老剧烈咳嗽、甚至呼吸困难,检查结果不是过敏性哮喘,不是咽喉炎,也不是支气管炎,而是喉痉挛,这令许多家长倍感疑惑,什么是喉痉挛?喉痉挛和这些疾病有什么区别?喉痉挛是喉内肌反射性痉挛收缩,声门部分或完全关闭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喉痉挛,多见于2到3岁的婴幼儿,常在夜间突然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喉喘鸣,与血钙过低有关,大多因为营养不良、体弱,还有肥胖以及肠道寄生虫、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都可能诱发,有突然发病、突然缓解的特点。过敏性哮喘大多数都是由过敏性鼻炎迁延而来,过敏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属“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表现为反复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咽痒、咳嗽、喘憋等症状,迁延不愈及治疗不当会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咽喉炎会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小儿急性喉炎典型表现阵发性、犬吠样的咳嗽,严重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支气管炎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分泌物粘稠,可伴随上呼吸道炎症表现如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喘息、憋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儿童频发喉痉挛应该前往正规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及时处理以保证生命安全。
听神经瘤常见于成年人群,发病高峰为30岁至50岁,没有显著的种族和性别差异,多数单侧发病,早期患者会时感单侧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突发性耳聋的情况。城市中青年特别是白领人士,由于工作压力大、睡眠少、应酬多,发生耳鸣耳聋的现象也是逐年增加,单纯的耳鸣耳聋要积极进行治疗,同时也要警惕有无听神经瘤可能,以免延误诊治。听神经瘤是一种发生于内听道和桥小脑角的良性肿瘤,呈进行性缓慢发展,不会消失、不会自愈。肿瘤较小时可无任何症状,逐渐增大会引起患者听力下降、耳鸣、平衡功能失调、面部抽搐或面瘫,进一步生长压迫脑干则会引起脑积水、颅内高压时可剧烈或频繁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相应症状,所以听神经瘤一旦确诊后需要密切观察随访、积极治疗,必要时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面、听神经的功能,需要及时通过手术遏制病情恶化。
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常因急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逆行感染导致,中耳炎炎症部位主要在中耳腔内,乳突炎由中耳炎症蔓延所致,范围更广、病情更重,大部分的中耳炎不需要手术,但乳突炎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中耳、乳突的急、慢性化脓性炎症如果没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向邻近或远处扩散,由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称为“耳源性并发症”,主要与脓液引流不畅、骨质破坏严重、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分为颅内和颅外两种,其中最危险的是颅内并发症,是耳鼻喉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可在数小时内致人死亡。耳痛、耳流脓症状逐渐加重;全身中毒、颅压增高症状,如全身高热、寒战,持续剧烈头痛、恶心伴喷射状呕吐;小儿可腹泻、惊厥、抽搐;脑膜刺激征,表现颈抵抗、甚至角弓反张等;晚期患者出现谵妄、昏迷,进一步恶化会发生脑疝、出现相关的颅神经麻痹,最终可导致死亡。常发生在大脑颞叶,会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肢体瘫痪及失语等症状;发生在小脑会出现同侧肌张力减弱、站立不稳及眩晕、眼震等症状。起病期,耳部溢浓、头痛、畏寒、发热、呕吐,轻度脑膜刺激征;潜伏期,低热、轻微头痛、反应迟钝、嗜睡或易兴奋,许多人因此放松警惕;明显期,一般症状如出现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嗜睡,食欲异常等,颅压增高症状如持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意识障碍、性格及行为异常等;危重期,极易因脓肿破入脑室致暴发性脑膜炎而陷入深度昏迷,导致呼吸心跳停止。
乳突是一个特别的骨性结构、呈锥状突起,位于耳垂后、构成颞骨后下部,乳突发育良好呈蜂窝状、有很多气房,用手摸耳垂后边缘突起的骨头就是乳突。鼻部或咽部有炎性病灶、致病菌经过咽鼓管逆行感染会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处理不当或抵抗力差等,炎症侵入乳突、蜂窝状的气房内积聚脓液,就会引起急性乳突炎,伴有耳后乳突部皮肤红肿、疼痛及发热、头痛等不适,积极通过全身和局部用药控制炎症、改善引流,保守治疗不佳、乳突气房脓液较多时需通过手术进行引流。急性乳突炎引起中耳骨质破坏,炎症扩散会导致颅内、颅外多种并发症,如炎症侵及面神经致面瘫,引起迷路炎会出现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向外可造成耳后脓肿、颈部脓肿,颅内可引起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要积极对症治疗,许多患者不以为然,对耳部健康状况一开始没有引起十足重视,任由病情发展,使病情拖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或没有去正规医院得到专业、系统、全面的诊断处理,直至发展到急性乳突炎,若处理不当会引起颅内、颅外多种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超过6~8周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后没得到及时治疗或用药不当,迁延不愈会发展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表现为反复耳道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症状,长期炎症刺激下中耳内可生长肉芽或息肉,同时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粘连、硬化等病变,严重可引起中耳外并发症。中耳的化脓性炎症分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反复发作产生的危害往往比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更为严重,鼻腔、鼻窦、咽部存在慢性病灶易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变范围更广,除中耳的黏膜炎症外,炎症可侵及骨膜、深达骨质引发慢性骨炎,造成听小骨、鼓室、鼓窦及乳突区骨质破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中耳骨质破坏、缺损,炎症扩散可累及脑部、面神经、内耳等部位,造成颅内感染、面瘫、眩晕、听力下降等,在脑部进一步扩散引起脑脓肿,危及生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大部分能够治愈,通过局部用药,可控制中耳内炎症,改善引流。要积极治疗中耳炎诱因,如鼻腔、鼻窦、咽部炎症病灶,平时要保持耳内干燥、谨防中耳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可行手术治疗,避免引起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及严重中耳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