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T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骨和关节并发症的发生。MECT则大多数是肌痛、头痛、膈肌痉挛、一过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可恢复的记忆障碍、吸入性肺炎,呼吸延长是较重不良反应。TECT最大不良反应是引起骨折和关节脱位,MECT则极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这一不良反应。TECT 的不良反应明显重于MECT, TECT不良反应为程度不等的意识模糊、头痛、头晕及肌肉酸痛等。患者对TECT治疗易产生恐惧,依从性差。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认为MECT并无绝对禁忌症,MECT是在全麻下进行的医学操作中危险性最小的,比分娩的危险性还要小很多。随着现代麻醉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心、脑、肺等监护技术应用的条件下开展MECT,使得危险性降到极低的限度,临床上很少出现骨折、窒息等情况,因此MEC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文献表明,MECT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是迅速安全有效的。 然而近年来发现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在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室纤颤、心跳停止)是MECT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MECT使用的麻醉药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全麻诱导剂,对呼吸和循环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心率和血压均会产生影响,而司可林对呼吸也有抑制作用,对心血管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ECT 本身抽搐发作增加了心脏的收缩强度,从而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脑血流灌注增加200%,糖和氧的代射增加200%,还可引起血脑屏障一过性机能崩溃,脑血容积增加而使颅内压增高。在治疗中少数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其原因可能与通电后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抑制心脏活动有关。 FOLK等发现在MECT 而致死亡(发生率0.11%)的危险因素中,有麻醉问题、肌肉松弛药和低氧等,尤以心血管问题为常见,该治疗除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外,还可能导致心律发生变化,故在选择治疗对象时要慎重。 总之,近期有心肌梗死、颅内出血倾向者应避免使用ECT;伴有严重心、肺、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近期存在感染发热者也应避免使用ECT,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1、不配合治疗的,需住院治疗;2、精神症状严重的,需住院治疗;3、有冲动言行(打人、毁物等)、消极言行、自伤言行,需住院治疗。4、住院治疗的好处:可以全面系统进行综合性治疗,医师每天查房二次,可以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以及检测药物不良反应。5、科室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七科为普通精神科临床治疗科室,朱丽萍主任医师担任科主任,卢卫红主任医师担任科副主任。科室规模:本科室有三个病房:D2、D3和D4病房,共200余张病床,收治各类男性、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和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 收治各类急性发作和疑难杂症患者。科室医护力量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3人。临床特色:擅长急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等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以尽快提高疗效、恢复功能。根据每个患者特点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MECT以及中医中药治疗,促使全面康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宗旨,收治了大量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获得病家的好评。本科室重视临床科研教学,扎根临床,以科研教学促进临床业务水平提高,开展对各类精神疾病的相关研究。对早期精神分裂症、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了研究,并有多项市科委课题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合并中医中药治疗进行研究。同时本科室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及全国精神科进修医生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医疗护理技术骨干。6、医师介绍:朱丽萍主任医师具有26年的临床经验,长期从事精神和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主要负责D2、D3、D4三个病房,男女均收住。可短期住院。主要擅长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抑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等)、神经症(强迫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失眠症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如需要住院选择朱丽萍主任医师每周三上午专家门诊或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就诊地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上海市沪闵路3210号门诊2楼交通方式:地铁1号线莘庄站转地铁5号线颛桥站下,换乘公交徐闵线等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站向阳路下车,一站即到,也可步行10分钟。也可直接乘坐公交徐闵线到达。7、预约电话:021-52219155或021-52219036
一、医师介绍:朱丽萍主任医师具有26年临床经验,长期从事精神和心理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主要擅长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抑郁症、躁狂症、双相障碍等)、神经症(强迫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失眠症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二、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需要住院治疗请选择周五上午的门诊。三、每周三上午,专家门诊,主要面诊复诊患者 就诊地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 上海市沪闵路3210号门诊2楼交通方式:地铁1号线莘庄站转地铁5号线颛桥站下,换乘公交徐闵线等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站下车,一站即到,也可步行10分钟。也可直接乘坐公交徐闵线到达。预约电话:021-52219155,52219036四、每周四下午,特需门诊,主要面诊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 就诊地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 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门诊2楼2号诊室交通方式:地铁4号线天钥桥路或东安路站下车,步行5分钟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也可乘公交218、104、144、50路到达。预约电话:021-52219036五、每周五上午,心理咨询特需门诊,主要面诊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需要住院请选择周五上午门诊。就诊地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 上海市沪闵路3210号门诊2楼交通方式:地铁1号线莘庄站转地铁5号线颛桥站下,换乘公交徐闵线等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站下车,一站即到,也可步行10分钟。也可直接乘坐公交徐闵线到达。预约电话:021-52219155,或021-52219036
美媒:研究称电击疗法可选择性删除记忆 美媒称,科学家们通过电击疗法以消除人们的痛苦记忆,这一雄心勃勃的探索部分是为了更好地治疗精神创伤、精神疾病和毒瘾。据《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22日报道,在一次试验中,病人首先看到一个用文字和图片呈现的令人心烦的故事。一周后,他们回忆这个故事并接受电惊厥疗法,即著名的电击疗法,这将他们对痛苦故事的记忆完全抹去。荷兰奈梅亨大学神经学家马赖恩·克勒斯博士说:“相当有效。我们在每位受试者身上都观察到了这一点。”克勒斯是这篇发表在22日《自然-神经学》月刊上的研究报告的主笔。这个试验使人想起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的情节,电影讲述的是一对不和的夫妻抹去关于对方记忆的故事。多年来,科学界一直在实践类似的想法。在暴露疗法中,以非威胁性方式使受试者反复暴露于一种恐惧中,目的是要帮助病人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恐惧,逐步减弱害怕的反应,这一过程叫“消退法”。科学家们过去认为,一旦大脑中有了某个记忆,它就会永远存储在那里,不可能有任何更改。那些焦虑症患者被教导通过建立新记忆来战胜他们的恐惧。然而旧的记忆依然存在,可能随时被激活。大约十年前,科学家们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演示,当一只实验室啮齿动物被给予某物从而唤起它曾经的恐惧时,对那件引发恐惧的事的记忆似乎反而变得模糊了。如果什么都不做,这件事的记忆则会再次恢复稳定并且变得牢固,这个过程被称为“记忆再巩固”。但是当直接给这只啮齿动物的脑部注射某些干扰再巩固过程的药物,这些药物完全清除了这只动物害怕的记忆。关键一点在于,其他记忆并没有被消除。至于能否干扰人类的记忆巩固过程,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向人类大脑注射药物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克勒斯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找到了避开这个问题的方法。他们的试验对象是39名因严重抑郁症正在接受电惊厥疗法的病人。治疗中,病人被注射了肌肉松弛剂和麻醉剂,并且他们大脑的某些部分通了电,引发可以帮助治疗抑郁症的短暂惊厥。至于治疗原理是什么,目前尚无定论。有科学家认为它改变了血流模式或大脑的新陈代谢,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它在大脑中释放了某些对抗抑郁症的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可升高妊娠及新生儿预后的相关风险,包括早产、新生儿低体重或高体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戒断反应、异常肌肉运动等。妊娠前建议停用所有抗精神病药物,若不可避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应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妊娠风险。一、美国食品约品管理局(FDA)对抗精神病药物与妊娠安全的分级说明:A、对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目前尚未发现一个抗精神病药物对妊娠没有任何不良反应。B、尚无证据表明对人类有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包括:氯氮平,丁螺环酮,安非他酮,马普替林,唑吡坦。C、不能排除存在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包括:奥氮平,帕利哌酮,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多塞平,曲唑酮,多奈哌齐,加巴喷丁。D、已经有证据表明存在不良反应。此类药物包括:丙戊酸钠,锂盐,卡马西平,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咪达唑仑,氯硝西泮,帕罗西汀,阿米替林,米帕明,丙咪嗪。X、妊娠期禁用。此类药物包括:艾司唑仑,三唑仑。另外,舒必利,氨磺必利与妊娠风险不详。二、妊娠前应做好充分准备:1、若确实需要怀孕,孕前即应尽可能考虑给予最适宜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形式。2、尽可能使用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3、尽可能发挥非药物治疗如心理治疗等的作用。4、患者应密切关注精神科、心理科和妇产科医师提供的建议,定期到这些科室随访。妊娠过程中应充分监测胎儿发育及母亲的精神状态。5、在基线时获取那些可能受到病情及药物影响的生物学指标。6、确定精神疾病复发的早期警示标志及复发后的医疗路径。7、是否母乳喂养应与精神科医师进行充分讨论,尽量避免抗精神病药物对哺乳的不良影响。
下面表格是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及有效剂量范围,供大家参考。分类及药名过度镇静 体位性低血压 抗胆碱作用 锥体外系症状 剂量范围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 高 高 中 中 25~600 mg/日奋乃静 低 低 低 中 4~40 mg/日三氟拉嗪 低低 低 高 5~45 mg/日氟奋乃静 低 低 低 高 2~30 mg/日氟奋乃静癸酸酯 低 低 低 高12.5~50mg/2~3周氯丙噻吨 高 高 中 中 50~600mg/日癸酸氟哌噻吨注射液低 低 低 高 20/2~3周氯哌噻吨 中 中 中 高 5~40 mg/日氟哌啶醇 低 低 低 高 2~40 mg/日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 低 低低 高50~100mg/2~4周五氟利多 低 低 低 高 20~120mg/周舒必利 低 低 低 中 200~1200 mg/日哌泊噻嗪棕榈酸酯注射液低 低 低 高 50~200mg/2~4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利培酮 低 中 低 中 1~10 mg/日齐拉西酮 低 中 低 低 40~160 mg/日氯氮平 高 高 高 低25~600 mg/日奥氮平 中 中 中 低5~20 mg/日喹硫平 高 中 中 低150~800 mg/日阿立哌唑 低 中 低低 5~30 mg/日氨磺必利 低 中 低 中50~1200 mg/日帕利哌酮 低 中 低中3~12mg/日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低 中 低 中 25~50mg/2 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 低 中 低 中 25~150mg/月
自知力指患者对其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察觉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异常,对自己异常的表现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不完全,神经症患者的自知力多数存在,精神病患者的自知力如能逐渐恢复,是疾病趋向缓能的主要指征之一。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病理状态称为“有自知力”,认为自己的精神病理状态不是病态称为“无自知力”,介于两者之间为“有部分自知力”。判断有无自知力有四条标准1、 患者意识到出现别人认为异常的现象。比如当别人谈论到自己的乱语,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情况。2、 患者自己认识到这些现象是异常的。虽然患者能够意识到自己情况,同时应该意识到自己这种情况不同于以前,知道是异常的。3、 患者认识到这些异常是自己的精神疾病所致。有些患者仅仅认为这些异常是高血压或者其他躯体疾病造成,不认为是精神疾病所致。4、 患者意识到治疗是必须的。虽然认识到自己的异常的事情,而且知道是精神疾病所致的,但不愿去治疗。
患者和家属都怀着同样的希望,希望遇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好医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最有效的治疗,能够早日康复,重新走上工作和学习的岗位。 然而医生和大家的心情也是一样的,但是疾病是复杂的,每个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诊治思路是不同的,尤其是精神科,就更为特殊。精神科不像其它的科室,有很多的检查手段可以使用。如脑器质性疾病做脑CT或MRI;肺炎拍胸片;肝病做B超或化验血指标。这些检查会给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带来有利的证据,可以明确诊断。对于精神科,最常用的检查是心理测试,仅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明确外,绝大多数的精神障碍病因不明确。所以,精神科或心理医生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主要通过和患者交谈,进行面对面的精神科检查,分析患者存在的精神症状,结合家属提供的病史,为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精神检查是精神科医生的基本功,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需要多年临床经验积累。医术高超的医生,对精神检查的精神症状分析经验丰富,并且可以引出和挖掘精神症状,得出正确的诊断,并及时治疗。如果诊断不准确,可能会延误病情,还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首次就诊作出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有的医生往往会把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误诊为抑郁症,把抑郁症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进行治疗。然而这二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完全不同的,选择的药物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患者治疗了一年至二年病情还没有好转,换了医院换了医生重新进行精神检查及详细分析病史,明确了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后,病情就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已走了弯路,耽误了病情。 以我23年的临床诊断经验,我认为:首先,根据采集的病史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是纵向的诊断依据。其次,与患者面对面进行详细的精神检查,分析精神症状的内容,这是横向的诊断依据。再结合一些辅助检查,如心理测试,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做出患者正确的诊断。有了正确的诊断就可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患者的病情就有明显的缓解。所以面诊的精神检查和患者家属提供详细的病史是非常必要的。有的家属或患者不愿意面诊,这是不可取的。另外,有的家属汇报病情不全面、不客观,甚至有的家属和患者隐瞒病情,不可取的。这样,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在检查过程中引出精神症状,可能会误诊,耽误治疗,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医院和好的医生,正确诊断精神或心理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2011年8月10日
请问一下医生身体不舒服与心理疾病有关吗?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身体不舒服,如感觉莫名其妙的身体某部分疼痛、麻木或者胸闷、气短,甚至有人突然间就瘫痪,但经反复检查,却又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许多人都不明白,明明有病为什么又检查不出来呢?难道身体不舒服与心理疾病有关吗?实际上,这些症状可能与心理疾病有关,可能你患有躯体形式障碍。下面介绍一下有关躯体形式障碍的知识。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患者常半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了解症状的起因都很困难。病人常有一定程度寻求注意(表演性)的行为,并相信其疾病是躯体性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若病人不能说服医生接受这一点,便会愤愤不平,此时更易伴有寻求注意的行为。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等多种形式。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组障碍的确切病因尚不明。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该病病人往往拙于探究自己内在心理,因此常坚持某种躯体性病因。认为该组障碍症主要由心理因素造成。1、遗传 有一些研究认为躯体形式障碍与遗传易患素质有关。如Cloninger等(1984)和Sigvardsson等(1986)的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与功能性躯体症状的发病有关。但就目前的资料,尚不能做出遗传因素对此类疾病影响力度的结论。 2、个性特征 不少研究表现,这类患者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渡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3、神经生理 有人认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存在脑干网状况结构滤过功能障碍。个体一般不能感受人体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因为它们在网状结构或边缘系统等整合机构中被滤掉了。以保证个体将注意力指向外界,而不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所纷扰。一旦滤过功能失调,患者的内激感增强,各种生理变化信息不断被感受,久而久之这些生理变化就可能被患者体会为躯体症状。4、心理社会因素 父母对疾病的态度、早期与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在一起是发生躯体化障碍的易患因素。躯体化障碍和疑病症成人患者的症状常常是他们儿童期所看到的慢性疾病家属的症状模式。儿童早期的疾病、同年期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助于成年后躯体化障碍的形成。5、文化因素 对躯体化症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是语言影响,其次某些文化不太接受公开的表达情绪,关怀和照顾给予那些有躯体症状的人;此外,多数国家对精神病人持有偏见和歧视,这潜在地鼓励人们表现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障碍。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躯体症状是个体对自身内部或外部环境害怕的替代,是一种变相的情绪发泄。Parsons(1951)提出了病人角色的概念,强调社会得病人角色的特权、补偿等强化效应,即通过患病,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并取得关心和照顾,又称继发获益。6、认知作用 由于病人具有敏感、多疑,过于关注自身的人格特点,很多病人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自己患有某种尚未诊断出来的疾病。接着是焦虑的增加和频繁地看医生,这种增加的焦虑导致患者对躯体状况的感知选择性增强,患者能感受到他们心跳、胃肠蠕动。这可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选择性感知增强导致患者反复求医、自我监测血压、脉搏、大小便等,一有异常又引发更多的焦虑,而焦虑又可能导致更多的躯体不适。二、临床表现1、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ü 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ü 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ü 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ü 病人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阳性发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ü 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很少能够完全缓解。ü 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最早的症状可能与性方面的困难或婚姻、恋爱问题有关。有的病人因经常接受治疗,可致药物依赖或滥用(多为镇静剂和止痛剂)。2、分化躯体形式障碍如果病程短于2年,临床表现符合躯体化障碍或者不典型,均应诊断本型。3、疑病症疑病症是指病人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疑病观念)。病人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病人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优势观念,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优势观念也属本症。本障碍男女均有,无明显家庭特点(与躯体化障碍不同),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具体表现如下:ü 常在躯体疾病或精神刺激诱因作用下发病,表现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病人为自己认为罹患的某种疾病感到苦恼,而非对疾病的后果或继发性社会效应感到苦恼。ü 常有敏感多疑、对健康过分关切并要求较高的个性特征,对日常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如心跳、腹胀等)作出疑病性解释。ü 病人的疑病观念很牢固,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因为病人知道自己的疾病证据不充分,才迫切要求检查和治疗。ü 病人的上述表现不尽相同。如疑病性躯体不适明显,伴有焦虑或抑郁者称为感觉性疑病症。疑病观念明显,但躯体不适,心境变化不明显的为称观念性疑病症。身体变形疑病症主要见于青少年,病人坚信自己身体外表,如鼻子、嘴唇等部位。存在严重缺陷,要求施行矫形手术,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如果这类观念不为解释所动摇,带有明显情绪色彩,就病人文化背景而言并不荒谬,可以认为是一种病理性超价观念。病人对有关疾病的各种读物十分注意,阅读后往往对号入座,加强疑病观念。ü 虽经反复就医或医学检查,但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ü 起病大多缓慢,病程持续,症状时轻时重,常导致社会功能缺损。较好的预后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急性起病;与某一躯体疾病相伴出现;病程在3年以内,无严重人格缺陷者;不存在继发性获益等。4、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该紊乱主要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病人在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经检查这些症状都不能证明有关器官和系统发生了躯体障碍。因此本障碍的特征在于明显的自主神经受累,非特异性的症状附加了主观的主诉,以及坚持将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具体临床特点如下:ü 症状是主要或完全受自主神经支配与控制的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所致。ü 最常见最突出的是累及心血管等系统(“心脏神经症”)、呼吸系统(心因性过度换气和咳嗽)和胃肠系统(“胃神经症”和“神经性腹泻”)。ü 症状通常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特点是,以自主神经兴奋的客观体征为基础,如心悸、出汗、脸红、震颤;第二种类型的特点是,更具个体特异性和主观性,而症状本身是非特异的,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等。ü 病人把症状归于特定的器官或系统(与自主神经症状相同的系统)。但任何一种类型症状,都无法找到有关器官和系统存在器质性病变的证据。ü 本病的特征临床相在于以下三方面的结合:明确的自主神经受累、非特异性的主观主诉,以及病人坚持将之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ü 许多病人存在的心理应激或困难和问题。ü 有时可有生理功能的轻度紊乱,如呃逆、胃肠胀气、过度换气,但这些本身并不影响相应器官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5.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该障碍主要表现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经过检查未发现相应主诉的躯体病变。病程迁延,常持续6个月以上,并使社会功能受损。三、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凡病人以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医学检查却不能发信相应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或虽然有躯体疾病的存在,但与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或持续的时间很不相称者,就要考虑到躯体形式障碍的可能。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征,另外,还要考虑病前个性特征。不同的临床类型虽然各有其相应的突出症状,但在做出各不同亚型诊断时,均需要符合以下CCMD-3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总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①对躯体症状过分关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②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想。(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顾虑。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躯体形式障碍要求至少2年、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和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要求至少半年以上。4、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偏执性精神障碍等。躯体形式障碍鉴别诊断1、躯体疾病有些躯体疾病在早期可能难以找到客观的医学证据,因此,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要求病程至少要3个月以上,有的甚至要求2年以上,以便自然排除各类躯体疾病所引起的躯体不适。临床上,对年龄超过40岁而首次表现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者,一定要谨慎,不要根据病人有心理诱因、初步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有一定的暗示性等就轻易做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而要仔细观察,以免误诊、误治。 2、抑郁症抑郁症常伴有躯体不适症状,而躯体形式障碍也常伴有抑郁情绪。鉴别时一方要考虑症状发生的先后;另一方面,要分析症状的特性。如为重性抑郁,尚有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症状,如早醒、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体重减轻及精神运动迟滞、自罪自责,自杀言行等症状,求治心情也不如躯体形式障碍者强烈而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等,可鉴别此病。3、精神分裂症早期可有疑病症状,但其内容多离奇、不固定,有思维障碍和常见的幻觉和妄想,患者并不积极求治,可鉴别此病。4、其他神经症各种神经症均可出现躯体不适或疑病症状,但这些症状均系继发性的,也不是主要的临床相。四 、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的治疗比较困难,应采取综合性治疗。(一)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医患关系治疗开始时要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以耐心、同情、接纳的态度对待病人的痛苦和诉述,理解他的确是有病,而不都是“想象的问题”或“装病”。因为多数病人有过漫长的求医经历,其症状和痛苦可能层被其他医生否定过。事实上,确有不少病人是带着被其他医生否定后的愤怒心情前来再次就诊。2、重视早期的医学评估对于这类病人的处理,早期阶段应做彻底的医学评估和适当的检查,医生应对检查的结果给予清楚的报告并给予口头的补充说明。如果轻率地要求病人去看精神科医生,只可能引起病人的反感。治疗可以从药物开始,但要重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评估。3、尽早引入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的话题一旦确诊为躯体形式障碍,医生应尽可能早地选择适当的时机向病人提出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关系问题的讨论。要鼓励病人把他们的疾病看成是涉及躯体、情绪和社会方面的疾病。4、给予适当的解释、保证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给予解释和保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保证应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不能在各项检查之前和病人未能适当诉述他们的苦恼之前就轻易做出。5、适当控制病人的要求和处理措施医生要避免承诺安排过多的检查,以免强化病人的疾病行为。医生可以定期约见病人,提供必要的检查但不能太频繁,这样一分析可以避免误诊,另一方面可减轻病人的焦虑。要对病人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因为家庭成员也可能强化病人的疾病行为。(二)心理治疗ü 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病人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ü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ü 认知治疗: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有疑病性格的病人,予以认识矫正治疗,有远期疗效。ü 森田疗法:使病人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症状的态度,继续工作、学习和顺其自然地生活,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三)药物治疗可用苯二氮桌类、抗抑郁药物及对症处理的镇痛药、镇静药等。用药时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应向病人说明可能的副作用及起效的时间以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四)其他 中医药治疗、针灸、理疗、气功等对部分病人可能有一定的疗效,可以试用。五、 预防目前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还未明确,但疾病发生则可截然不同提示个体特性在疾病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为防止发生这一类疾病,倡导提高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使之能够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第一培育机体整体包括脑功能的发育并扶植其经常处于健康状态使人的体魄健壮,精神饱满;第二培养个性健康发展并加强锻炼使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相统一。
盐酸苯海索(安坦,benzhexol dihy—drochloride,Artane)是精神科的常用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解除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震颤,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等)。在目前的精神科临床上该药的应用可见于大多数服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从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就对苯海索的预防性用药和长期联合使用问题进行过探讨,许多学者在不宜预防性用药方面达成共识。一、先介绍苯海索的药效、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本品为中枢抗胆碱抗帕金森病药,作用在于选择性阻断纹状体的胆碱能神 经通路,而对外周作用较小,从而有利于恢复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多巴胺和乙酰 胆碱的平衡,改善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可透过血脑屏障,口服1小时起效,作用持续6~12 小时。服用量的56%随尿排出,肾功能不全时排泄减慢,有蓄积作用,并可从 乳汁分泌。 【适应症】 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也可用于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疾患。【功能主治】 对中枢纹状体胆碱受体有阻断作用,外周抗胆碱作用较弱,约为阿托品的1/10~1/3,因此不良反应轻。临床用于:①震颤麻痹,脑炎后或动脉硬化引起的震颤麻痹,对改善流涎有效,对缓解僵直、运动迟缓效较差,改善震颤明显,但总的疗效不及左旋多巴、金刚烷胺。主要用于轻症及不能耐受左旋多巴的患者。常与左旋多巴合用。②药物利血平和吩噻嗪类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迟发运动失调除外)。③肝豆状核变性。【用法用量】口服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开始一日1~2mg,以后每3~5日增加2mg, 至疗效最好而又不出现副反应为止,一般一日不超过10 mg ,分3~4次服用, 须长期服用。极量一日20mg。 药物诱发的锥体外系疾患,第一日2~4mg,分 2~3次服用,以后视需要及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5~10 mg。 老年患者应酌情减量。 【不良反应】 常见口干、视物模糊等,偶见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等。 长期应用可出现嗜睡、抑郁、记忆力下降、幻觉、意识混浊。 【禁忌症】 青光眼、尿潴留、前列腺肥大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慎用。 【儿童用药】 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长期应用容易促发青光眼。伴有动脉硬化者,对常用量的抗帕金森 病药容易出现精神错乱、定向障碍、焦虑、幻觉及精神病样症状。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合用时,可使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2、本品与金刚烷胺、抗胆碱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帕吉林及丙卡巴肼合用 时,可加强抗胆碱作用,并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3、本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导致高血压。 4、本品与制酸药或吸附性止泻剂合用时,可减弱本品的效应。 5、本品与氯丙嗪合用时,后者代谢加快,可使其血药浓度降低。 6、本品与强心苷类合用可使后者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吸收增加,易于 中毒。 【药物过量】 中毒症状: 超剂量时,可见瞳孔散大、眼压增高、心悸、心动过速、排尿 困难、无力、头痛、面红、发热或腹胀。有时伴有精神错乱、谵妄、妄想、幻 觉等中毒性精神病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循环衰竭。 处理: 催吐或洗胃,采取增加排泄措施,并依病情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和支 持疗法。二、在临床上使用后的一些危害苯海索为中枢抗胆碱抗帕金森病药,抗胆硷能副作用(anti-cholinergic effects)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中枢性作用,包括记忆认知减退,幻觉和谵妄;周围性作用,存在于多个系统,如口干,心动过速,视力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 并可引起一系列合并症,如尿潴留,麻痹性肠梗阻,狭角性青光眼加重等。1、下面谈谈苯海索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认知功能减退近年来受到重视;精抻活动的认知过程包涵广泛,而通常所说的认知功能减退,主要指称注意记忆智能方面的障碍;认知功能减退可见于多种情况:精神疾病本身有认知功能的障碍,近发现精神药物可致认知功能减退,称为药源性认知功能减退,主要与药物的抗Ch作用有关;另外药物的镇静嗜睡作用也起一定影响;除上述具有明显抗Ch作用的药物外,BDZs(尤其是三唑仑)也可导致认知功能减退.认知功能减退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注意减退、集中思想困难、短时记忆减退和定向障碍,甚至意识模糊或谵妄。2、苯海索抗胆硷能药物的撤药反应:在临床上,有些医生会一次停用苯海索。但抗胆碱能(苯海索)突然停药时,会有胆碱能反跳现象,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全身不适和腹泻流涕,会出汗、焦虑、激动、失眠。也可出现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静坐不能、巴金森氏症),有的医师可能会误认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长期并用安坦可能导致滥用(1994,方贻儒): “撤药反应”以精神方面症状突出,包括抑郁、焦虑、 敌对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而躯体症状较少,安坦主要造成是心理依赖,患者为求得医生处方, 往往会使出各种解救,临床医生误为精神症状加重或是存在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而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医源性滥用。3、抗精神病药物合并安坦可能降低抗精神病药物的血浓度。 有文献报道:合用安坦可降低氯丙嗪血浓度,抗胆碱药物能降低胃肠功能,改变药物吸收 。另外,安坦为肝药酶的诱导剂使氯丙嗪代谢增加,药物血浓度下降,影响药物疗效。4、临床上注意二药合并会导致以下躯体疾病:加重狭角性青光眼 尿潴留→肾衰竭 肠麻痹、大便嵌塞 胃炎老年病人影响更大,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询问是否有胃肠道疾留? 膀胱颈阻塞? 青光眼? 心脏病? 认知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安坦的长期联合使用宜慎重,尽量不用或不长期合用抗胆硷能药物,即使要使用,也应在三个月内逐步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