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 I 型与 II 型的关键鉴别点本项研究显示,双相 I 型和 II 型患者在很多特征上并无显著差异,如双相障碍家族史、首次抑郁及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年龄、躁狂/轻躁狂平均发作时长等;研究评估的96个症状条目中,有80个在两组患者中的存在比例无显著差异。然而,双相 I 型患者在躁狂/轻躁狂发作期间出现妄想(77.8% vs. 21.4%)、幻觉(55.6% vs. 14.6%)、某些带有精神病性色彩的表现(如神秘体验,61.1% vs. 24.3%)的比例显著高于双相 II 型。躁狂/轻躁狂发作期间是否出现幻觉/妄想,这一变量或可视为最简洁的双相 I 型及 II 型鉴别点;这也与历史概念一致,即双相 I 型曾被称为「躁狂抑郁型精神病」。然而,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度、出现频率、时长等维度也应加以考虑。DSM-5及ICD-11的双相障碍诊断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临床实践造成了困扰,如躁狂发作与轻躁狂发作的区分。以DSM-5为例:诊断标准A,两者除时长要求不同之外,其他表述几乎完全一致;诊断标准B,两者在7个条目及诊断所需条目数量上完全一致。换言之,躁狂与轻躁狂缺乏明确的症状学鉴别点。两者或可通过四个维度加以鉴别,即症状持续时长、功能损害程度、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是否需要住院。ICD-11区分躁狂与轻躁狂的维度与DSM-5类似。例如,躁狂发作的持续时间较轻躁狂更长、存在精神病性症状等;双相 II 型患者的症状不应严重到「造成显著损害」或必须住院。即便如此,临床实际情况往往复杂得多,尤其是回顾性诊断时。研究简介AREDOC(DSM及其他操作性标准的评估、修订及评价)工作组由全球范围内的双相障碍领域知名专家组成。123名接到邀请的专家中,64名专家(来自14个国家)参与了该工作组的一期研究,即回顾DSM-5及ICD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局限性,并提出共识性的改良建议。一期研究结果已于2018年发表[1]。在一期研究的基础上,AREDOC工作组开展了二期研究[2],基于患者生成的数据探讨了以下两个话题:(1)双相障碍作为整体(如相对于单相抑郁症)的定义标准;(2)如何更好地鉴别双相 I 型与 II 型。二期研究在线发表于Acta Psychiatr Scand.。本文主要介绍针对第二个话题的发现。简言之,研究共纳入了178名能清晰回忆自己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双相患者,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波兰及新加坡,双相 I 型及 II 型分别为74人和104人,平均年龄43.1岁,男性48.3%。这些患者完成了涉及社会人口学、双相病史及临床特征、家族史、功能水平等方面信息的结构化问卷,并从96个备选症状中选出了自己发病时明确存在的症状。研究第一作者同时招募了33名单相抑郁症患者,这些患者也完成了同样的包含96个症状条目的问卷。理论上,如果某一条目能够很好地描述躁狂/轻躁狂状态,则该条目在双相 I 型及 II 型患者中的比例应很高,而在抑郁症患者中比例应很低或为0;如果某一条目能够很好地鉴别躁狂与轻躁狂发作,则该条目在双相 I 型及 II 型患者中的比例应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具体设计详见原文。研究结果研究纳入的74名双相 I 型患者中,86.5%因躁狂/轻躁狂发作期间存在精神病性特征而被归入 I 型之列,82.4%因需要入院治疗被归入此列,73.0%因症状严重被归入此列。7名(9.5%)双相 I 型患者未报告任何精神病性体验,而104名双相 II 型患者中则分别有32人(30.8%)和23人(22.1%)分别出现过妄想和幻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就业状态方面,双相 I 型与 II 型患者之间、双相患者整体与抑郁症患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临床特征双相障碍家族史,即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一级和/或二级亲属罹患双相障碍的比例方面,双相 I 型与 II 型均无显著差异。首次抑郁及躁狂/轻躁狂发作的年龄、平均抑郁发作时长、躁狂/轻躁狂最长发作时间、躁狂/轻躁狂平均发作时间方面,两组同样无显著差异。双相 I 型患者首次诊断双相障碍时的年龄显著小于 II 型(28.0岁 vs. 32.6岁,p=0.02),首次抑郁发作至诊断的时间更短(6.9年 vs. 11.4年,p=0.01),首次躁狂/轻躁狂发作至诊断的时间更短(2.0年 vs. 9.2年,p<0.01)。双相 I 型患者处于抑郁状态的时间比例显著低于双相 II 型(25.6% vs. 37.5%,p<0.01),处于心境高涨状态的时间比例也显著低于双相 II 型(14.7% vs. 23.4%,p<0.01),而心境正常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双相 II 型(52.2% vs. 32.6%,p<0.01)。此外,双相 I 型患者因躁狂/轻躁狂发作入院的比例显著高于双相 II 型(85.1% vs. 15.5%,p<0.01),躁狂/轻躁狂发作期间出现妄想(89.2% vs. 30.8%,p<0.01)、幻觉(64.9% vs. 22.1%,p<0.01)、妄想或幻觉(90.5% vs. 36.5%,p<0.01)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双相 II 型。作为整体(双相 I 型+ II 型),双相患者的最长抑郁发作时长显著低于单相抑郁症(328.8天 vs. 1180.3天,p=0.04)。功能水平双相 I 型患者中,52.1%认为心境紊乱对自己造成了显著的功能损害,而就医或住院有助于减少不良后果;46.6%认为心境改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功能变化或工作、人际、社交中的不良后果,但有时也会感觉自己更高产或更有创造力。双相 II 型患者中,上述两个比例分别为18.3%和81.7%。直接询问患者「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是否感觉自己功能水平更高」时,双相 I 型和 II 型患者回答「是」的比例均很高,且两组无显著差异(75.7% vs. 86.3%,p=0.11)。症状表现研究涉及的96个症状中,几乎所有症状存在于双相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抑郁症患者,且大部分症状在双相 I 型和 II 型患者中的存在比例无显著差异。具体而言,有16个症状在双相 I 型及 II 型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双相 I 型患者出现妄想(77.8% vs. 21.4%)、幻觉(55.6% vs. 14.6%)、某些带有精神病性色彩的症状(如神秘体验,61.1% vs. 24.3%)的比例显著高于双相 II 型。结论双相 I 型和 II 型在很多特征上并无显著差异。例如,两组患者双相障碍家族史情况类似,抑郁及躁狂/轻躁狂发作的起病年龄同样相仿。尽管分析显示,双相 I 型患者心境正常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双相 II 型,但这一现象究竟是自然病程的一部分,还是治疗的结果,目前并不明确。96个症状条目中,大部分在两组患者中的存在比例也无显著差异。研究者指出,最简约的双相 I 型及 II 型鉴别点或许是一个单一变量,即「是否曾出现妄想和/或幻觉」;这也与历史概念一致——双相 I 型曾被称为「躁狂抑郁型精神病」。然而,临床实际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如一些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时有时无,另一些患者早年有而此后再未出现等。作者建议使用维度概念评估精神病性症状,包括严重度、出现频率、时长等。文献索引:1. Parker G, Tavella G, Macqueen G, et al. Revising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criteria for the bipolar disorders: Phase I of the AREDOC project.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8;52(12):1173-1182. doi:10.1177/00048674188083822. Parker, G., Tavella, G., Ricciardi, T., Hadzi‐Pavlovic, D., Alda, M., Hajek, T., Dunner, D.L., O’Donovan, C., Rybakowski, J.K., Goldberg, J.F., Bayes, A., Sharma, V., Boyce, P. and Manicavasagar, V. (2020), Refin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he bipolar disorders: Phase Two of the AREDOC project. Acta Psychiatr Scand.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doi:10.1111/acps.13218
关注双相障碍共病焦虑的药物治疗 本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显示,相比于安慰剂,活性药物(主要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有效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效应量与治疗抑郁症状相当,且可接受度良好。然而,尽管真实世界中的双相障碍患者常常受到焦虑的困扰,但在大部分随机对照研究中,研究者的注意力仍集中在抑郁症状上;37项随机对照研究(RCTs)中,只有5项将焦虑症状作为主要转归,提示针对此课题研究的缺乏。近年来的指南及其他循证学证据提示,针对存在显著焦虑症状的心境障碍患者,喹硫平或可视为一种有效的选择。焦虑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相当常见,至少50%的双相患者在一生的某个时间满足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伴发焦虑与双相患者心境发作更频繁和严重、病程更长、物质滥用更常见、自杀风险更高显著相关,还可以预测锂盐疗效不佳。即便只是亚临床的焦虑,对双相障碍的治疗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双相障碍伴发焦虑的治疗很有挑战性。一般情况下,5-HT能抗抑郁药是焦虑障碍的一线治疗;然而对于双相患者而言,此类药物可能升高心境不稳甚至转躁的风险。苯二氮类药物是另一类常用的抗焦虑药,但双相患者共病物质滥用的比例又很高。针对双相共病焦虑的药物治疗,目前只有一项发表于十年前的综述,有必要加以更新。研究简介 在这一背景下,加拿大多伦多成瘾与精神健康中心(CAMH)Clare Cullen及其合作者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1],纳入了MEDLINE、Embase、PsycInfo、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the ISRCTN 2020年12月前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RCTs),旨在评估双相障碍伴发焦虑的药物治疗的疗效及耐受性。该研究9月10日在线发表于Bipolar Disord.(影响因子 6.392)。 入组研究纳入的均为年龄18-65岁、基于ICD或DSM系统明确诊断为双相 I 型或 II 型障碍的患者,对活性药物相比于安慰剂或活性对照的疗效及耐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转归为活性药物针对伴发焦虑症状的疗效,次要转归包括药物对抑郁及躁狂症状的影响;全因停药率被作为可接受度指标。具体研究设计及统计学分析方法详见原始文献。研究结果研究者从4,031篇题录中筛选出37项符合入组标准的RCTs,但大部分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抑郁、躁狂或轻躁狂症状,仅5项RCT将焦虑症状作为主要转归指标。17项研究(4,695名患者)提供了可供计算至少一个转归效应量的信息,被纳入meta分析。焦虑症状13项研究(2,175名患者)提供了有关焦虑症状改善的数据,所涉及的活性药物主要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随机效应meta分析显示,活性药物的抗焦虑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但效应量较小(SMD = -0.22, 95% CI: -0.34~-0.11)。研究间异质性较低(I2=26%)。meta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焦虑症状更严重时,活性药物相比于安慰剂的抗焦虑疗效优势更明显(QM = 7.39, p = 0.007)。值得注意的是,活性药物的抗焦虑疗效与抑郁症状的改善存在相关性(z = 3.98, p = 0.046);调整抑郁症状因素后,活性药物的抗焦虑效应量进一步下降,但相比于安慰剂的优势仍有统计学意义(SMD = -0.15, 95% CI: -0.28 ~ -0.02)。具体到药物,卡利拉嗪、奥氮平单药治疗、奥氟合剂、喹硫平均拥有抗焦虑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的证据,但这些药物之间并无直接比较。抑郁/躁狂/轻躁狂症状13项研究(2,511名患者)提供了有关抑郁症状改善的数据。分析显示,活性药物的抗抑郁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但效应量较小(SMD = -0.21, 95% CI: -0.39~-0.03)。活性药物对躁狂/轻躁狂症状的影响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SMD = -0.12, 95% CI: -0.28 ~ 0.03)。可接受度针对28项研究、7,424名患者的分析显示,活性药物与安慰剂组的全因停药率无显著差异(OR=0.98, 95% CI: 0.91-1.06)。结论本项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显示,相比于安慰剂,活性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效应量与治疗抑郁症状时相当,且可接受度良好。尽管真实世界中的双相障碍患者常常受到焦虑的困扰,但在大部分RCTs中,研究者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抑郁症状上;37项RCT中,只有5项将焦虑症状作为主要转归,提示针对此课题研究的缺乏。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设计精良的RCTs,以进一步评估药物针对双相障碍各时期焦虑症状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喹硫平或可一用2018年CANMAT/ISBD双相障碍指南[2]指出,针对两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喹硫平在改善双相抑郁患者的焦虑症状方面优于安慰剂。一项今年发表于J Clin Psychopharmacol.的系统综述[3]中,研究者探讨了喹硫平针对心境障碍(双相障碍及单相抑郁症)焦虑维度症状的疗效,共纳入了27项RCTs。结果显示,在其中20项RCTs中,喹硫平针对焦虑症状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或活性对照;另外7项RCTs中,喹硫平未显示出显著优势。该研究的作者同样指出,尽管大部分入组研究并非以焦虑症状作为主要转归指标,但基于现有结果,对于存在显著焦虑症状的心境障碍患者,喹硫平或可视为一种有效的选择。文献索引:1. Cullen C, Kappelmann N, Umer M, Abdolizadeh A, Husain MO, Bonato S, Sharma G, Xue S, Ortiz A, Kloiber SM, Mulsant BH, Husain MI.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pharmacotherapy for comorbid anxiety symptoms in bipolar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ipolar Disord. 2021 Sep 10. doi: 10.1111/bdi.1312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506075.2. Yatham LN, Kennedy SH, Parikh SV, Schaffer A, Bond DJ, Frey BN, Sharma V, Goldstein BI, Rej S, Beaulieu S, Alda M, MacQueen G, Milev RV, Ravindran A, O'Donovan C, McIntosh D, Lam RW, Vazquez G, Kapczinski F, McIntyre RS, Kozicky J, Kanba S, Lafer B, Suppes T, Calabrese JR, Vieta E, Malhi G, Post RM, Berk M.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polar Disorders (ISBD)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Bipolar Disord. 2018 Mar;20(2):97-170. doi: 10.1111/bdi.12609. Epub 2018 Mar 14. PMID: 29536616; PMCID: PMC5947163.3. Crapanzano C, Damiani S, Guiot C. Quetiapine in the Anxiety Dimension of Mood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 Support Clinical Practice. 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21 Jul-Aug 01;41(4):436-449. doi: 10.1097/JCP.0000000000001420. PMID: 34166261.
Malhi等在Bipolar Disord.的一篇社论中呼吁,锂盐在心境障碍患者中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一观点与本文作者两年前的观点一致。锂盐被广泛视为双相障碍维持治疗的一线药物,同时具有抗自杀、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效应。然而,锂盐的临床使用显著不足,一方面与其他心境稳定剂陆续上市及积极开展营销有关;另一方面,锂盐常被视为一种「有毒的药物」,而且不仅其他科医生这样想,主流精神医学界也存在这一观念,主要针对的是甲状腺毒性、肾毒性及认知副作用。作为资深心境稳定剂,锂盐长期治疗的临床经验超出其他心境稳定剂很多倍。双相障碍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属于「锂盐高度有效者」,锂盐单药治疗即可完全预防心境事件复发。这些患者往往具有一系列特征,如发作期与发作间期泾渭分明,发作间期处于缓解状态,没有或几乎没有精神科共病等。其他与锂盐疗效出色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情感增盛型人格(hyperthymic personality),起病较晚,以及较早使用锂盐预防复发。存在自杀风险的双相障碍患者很有必要考虑锂盐治疗,因为锂盐是心境稳定剂中预防自杀效果最好的。甲状腺毒性?本文作者开展的研究显示,使用锂盐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均显著高于未使用锂盐者。然而,两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比例相差无几(24% vs. 18%),提示双相障碍本身可能就是甲减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甲减,左甲状腺素疗效良好;并且,目前未发现锂盐长期治疗与抗甲状腺抗体之间的相关性。肾毒性?锂盐导致间质性肾病的风险也引发了广泛的顾虑。肾毒性可发生于锂盐治疗10-20年后,导致肌酐水平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临床常见的做法是停用锂盐,换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然而,停用锂盐时应谨慎,尤其是那些疗效很好的患者,因为其他心境稳定剂的疗效真的可能不及锂盐。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完全停用锂盐后复发风险很高,日后治疗的难度也会升高。因此,当患者发生锂盐相关肾病时,建议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如有需要则降低锂盐剂量。对于锂盐治疗高度有效的患者,即便仅保留非常低的剂量也可能很有效。认知损害?一些医生还认为,锂盐会导致认知损害。这个想法与研究结果恰恰相反,即锂盐其实可以增强学习及记忆功能。本文作者开展的研究显示,锂盐预防治疗的效果决定了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神经心理测验中,锂盐治疗无效者的认知表现显著劣于其他锂盐治疗组及健康对照;另一方面,锂盐高度有效者的表现优于其他锂盐治疗组,无异于健康对照。确保血锂水平适宜,避免过量中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锂盐对认知(也包括其他系统)的不良效应。与锂盐「金婚」的患者2016年,本文作者团队曾介绍了五名患者长期使用锂盐后的躯体转归情况——这五名患者包括两名男性患者及三名女性患者,目前年龄64-79岁,接受锂盐治疗均已超过40年,疗效相当理想。这些患者的病程均呈现显著的发作性特征,发作间期处于缓解状态,发作期与缓解期界线分明,且均未共病焦虑障碍、物质滥用等精神障碍。四名患者的血锂水平维持在0.60-0.65mmol/l,另一名维持在0.7-0.8mmol/l。两名男性患者均出现了慢性肾脏病的症状,但均无显著进展,维持在较平稳的状态。一名女性患者罹患桥本甲状腺炎,使用甲状腺素治疗。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均与健康同龄人相当,直到55-65岁时仍处于活跃的工作状态,可以胜任家庭与社会角色。这些患者普遍在病程早期即启动锂盐治疗,其中三名患者在病程头两年内即开始使用锂盐。近日,其中一名患者前来复诊。该患者已使用锂盐成功治疗长达五十年之久,可视为锂盐高度有效者的「样板」。如上文所述,该患者属于情感增盛型人格,且在病程早期即开始使用锂盐。长期使用锂盐并未对其总体健康状况造成影响,甚至消除或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该患者口唇疱疹的复发。事实上,锂盐的抗病毒效应也可能与其改善双相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效应有关。文献索引:Rybakowski, J.K. (2020), Lithium the benefits of long‐term treatment. Bipolar Disorders.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https://doi.org/10.1111/bdi.13033
一般来说,宗教信仰可能与更好的心理健康有关。宗教信仰的一些相关特征,比如宗教群体带来的归属感和互相支持,以及很多宗教中的类似冥想训练的方法可能都有助于缓解焦虑、沮丧、孤独、无助感等不良情绪。某些宗教观念可能也能帮助人们克服失去亲友的哀伤,更好地面对死亡相关议题。但有时过高强度的冥想练习(如每天多个小时),尤其在缺乏指导下的单独训练,也可能诱发幻觉等精神病性体验;某些高水平道德准则的宗教观念也可能加剧抑郁者的自责、负疚感,而使抑郁情绪进一步加剧,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更为固执、刻板和过分自我控制的方式。同时,有调查发现,极端宗教主义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往往较低。 心理治疗的目的往往是帮助患者理解、面对和处理这些负面情绪,而非简单的转移、压抑。所以宗教信仰并不能替代心理治疗。如果存在心理问题的困扰,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可能很难。他们可能变得很被动,或变得很缠人,或脾气变差,原先能做的事都做不好了,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状态也同时会影响到你,你的情绪,你的生活。要帮助同您一起生活的抑郁症患者,并同时照顾好自己,您应该知道:1)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种性格弱点。避免指责和过多地要求他“坚强、努力”。2)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采取何种治疗方法以及需要治疗多少时间取决于严重程度。3)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恢复。恢复需要时间,所以必须有耐心和毅力。4)压力可能使抑郁症恶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刘登堂您可以做的:1)清楚表明您想帮助他,只倾听不判断,多用耳朵少用嘴,主动提供支持。2)了解更多关于抑郁症的知识。3)可能情况下,鼓励患者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不只是口头提议“你该去看医生”,而是主动陪患者一起赴约。4)如果决定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按处方服药。务必耐心,一般需要几个星期才会有所好转。5)帮助患者履行日常事务,安排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6)鼓励患者经常运动和参加社会活动。7)鼓励患者关注积极的方面,而不是消极的方面。8)如果患者有自伤念头,或已经故意伤害了自己,不要将他们单独留下,要及时向专业医务人员寻求进一步帮助。同时,拿走药物、尖锐器具等物品。千万要注意:同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您可以帮助他们恢复,但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尽量设法放松并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森田心理治疗简称森田治疗,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治疗主要的适应症是所谓“神经质”,大致包括当今分类中的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森田认为发生神经质的人都有疑病素质。他们对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极为敏感。而过敏的感觉又会促使进一步注意体验某种感觉。这样一来,感觉和注意就出现一种交互作用。森田称这一现象为“精神交互作用”,认为它是神经质产生的基本机制。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患者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患者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患者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由于精神科药物服药时间较长,许多人会担心精神科药物是否具有成瘾性。事实上,大多数精神科药物与治疗其他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物类似,都没有成瘾性,只有很少部分药物具有成瘾的潜力。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药物成瘾是患者为了获得服药后特殊药物效应(如放松、快感等)而不断增加用药剂量的失控性或强迫性用药行为,并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学习工作等。如果在按照医生指导规范使用药物,目的是为了控制或者缓解精神疾病的症状,而不是因为非治疗目的滥用药物,剂量控制在临床用药剂量之内,就不属于成瘾。需要说明的是,许多药物长期使用后如果立即停药,可能出现一些躯体不适或精神症状,这是躯体因长期用药产生了适应性反应,突然停药后躯体的“反适应症状”,或撤药症状,并不是成瘾后的“戒断症状”,只要不符合药物成瘾的特点,即使停药后出现“撤药症状”,也不是成瘾。精神药物一般大致分为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心境稳定剂、中枢神经兴奋药、认知增强剂、抗震颤麻痹药等。在这些药物中,只有部分药物,如一些抗焦虑药及镇静催眠药、中枢神经兴奋药(如利他林)具有成瘾潜力,其他药物都不具有成瘾性。在使用这些具有成瘾潜力的药物,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师的建议,不能自行调整药物的用途与剂量,定期到门诊随访,评估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使用无成瘾性的精神科药物则无需担心成瘾问题,应按照医师的建议方案规范用药,保持病情的稳定。
失眠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大多数的失眠都是由心理生理因素有关。失眠是许多心理疾病的临床症状,如抑郁症患者的常见表现之一就是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欠或早醒,焦虑症患者也常常伴有失眠症状。因此当出现失眠时,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与建议,如果医生经过详细评估与精神状态检查后,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有可能您的失眠症状只是抑郁障碍的一个症状,即您的失眠症状是由于抑郁情绪所致,经过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您的睡眠障碍也会相应好转,如果仅用镇静安眠药就是“治标不治本”了。需要说明的是,抗抑郁药一般需要1-2周方能起效,早期也会联合使用一段时间镇静安眠药。 人是“身心合一”的,很多情绪没有表达出的东西,身体会通过生病的方式如躯体疼痛、失眠等“表达”出来。因此在身体出问题的时候,也是我们审视自己内心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原来这是“情绪在说话”呢。
双相障碍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终生复发率达90%以上。因此,双相障碍的治疗,需要巩固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治疗。双相障碍的治疗目标,不仅仅只是控制病情,更需要关注预防复发、社会功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根据《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双相障碍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治疗发作间隙期亚症状、提高心理社会功能、防止新的躁狂/轻躁狂或抑郁发作、维持持续的心境稳定。对于患者而言,仅有症状缓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全面功能的恢复。因此,在预防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辅以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干预传递药物相关知识和理念,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另外,在预防复发的过程中,由于药物潜在的伤害可能,有必要去评估个体治疗过程中的利弊风险,以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急性期治疗一般6-8周,巩固期治疗一般建议2-3个月(躁狂发作)和4-6个月(抑郁发作),而维持期治疗时间,需要医生仔细评估,包括症状特点、发作次数、心理事件、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社会支持系统等多种因素。一般情况而言,维持期治疗最短2-3年,或者5年,甚至有些复发风险很高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或终生服药。
抑郁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如果是双相障碍的抑郁相,虽然抑郁的表现和普通的抑郁无异,但治疗方法却差异悬殊。 首先,双相抑郁的治疗,不一定都要用抗抑郁药。医生需要评估多个因素,包括抑郁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既往发作特点 以及转躁风险等多种因素,从而建议是否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物。 其次,双相障碍的治疗,要以心境稳定剂为主。所谓“抗躁狂药”应该指的就是心境稳定剂。按照目前国内外双相障碍治疗指南,双相障碍患者,不论处于何种类型的发作,都建议以心境稳定剂为主要治疗药物。 临床中常用的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拉莫三嗪等都是常用于双相障碍治疗的心境稳定剂。此外,除了上述心境稳定剂外,近年来的研究也充分证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具有较好的心境稳定剂的作用,因此也常备用于双相障碍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