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关于学术与医学伦理的问题,我思考了几年决定什么时候,怎样写这篇文章,才能让读者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才能让更多的孩子避免刀光之灾,还他们一个健康正常的人生。。。笔者虽仅为一区区二甲骨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在诊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方面有着为数不多的病例,但是看到众多三甲医院诊治的失败病例,看到他们的学术理念,专业态度,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导致众多患儿得不到及时、微创、负责的诊治,我不敢苟同。看到群里超过500名家长的病急乱投医、唯三甲医院是问,残酷的并发症,家长焦灼的心情,难以抚慰的后悔,我不得不以一个专业医生的良知,挑战世俗的行业和社会病态,提前写作这篇文章,履行科普的义务,说真话的责任。迄今为止,我一直随访的亲自诊治的非手术治疗患者,最长已经超过12年,效果肯定,与常人无异(下图)。不管你信不信,我都得告诉公众以下信息欢迎同行和家长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先髋”(基础知识请自己百度),发病率高,呈上升趋势,必须在3岁以前得到诊断和治疗方可无后遗症,但是被各地医院漏诊漏治、误诊误治者何其多也!以下是一名伤心的母亲发给我的一个盲目手术失败的典型病例,孩子两次手术遭受了巨大痛,发生了严重并发症,需要还要做至少两次补救手术,孩子父母后悔莫及。警醒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不必急着手术,我们已经掌握了非手术的微创治疗方法,患者最长随访12年以上,疗效肯定。我们的建议:1.所有婴儿在3岁前都应该得到“先髋”的筛查;2。X片是筛查的主要方法(筛查辐射量很小,完全不用担心);3.筛查阳性者应尽早进行治疗,此病一般无法自愈,拖延会耽误病情,导致病情不可逆的加重,会导致手术可能的增加,甚至失去痊愈机会;4.非手术是主要的的治疗方法,强烈建议不要草率手术!5.非手术治疗中,没有经验和研究的医生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等不可逆后遗症;6.不健康的怀孕过程有可能是此病的诱因,应该尽量避免巨大胎儿和羊水过少,长期不走动等不良习惯;7.没有经验的助产士和儿保医生、骨科医生等是导致该病发生和漏诊的重要原因!以下摘录一些患者家长来信以引起大家足够重视:你好潘医生:我想咨询一下,我女女3岁了,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失败了,治疗过程有切内肌,保守治疗过,也清除软组织,治疗了2年时间,现我知寻了很多医生他们说要截骨手术才行,帮我看看这片,你帮我看看还有跟好的方法吗·潘医生:带一号架和二号二那两张找不到了,其他的都在,你觉得效果很好吗,他们都说效果越来越差,特别是这次复出的效果,位置没以前好,左边髋臼也不好,沈通线也不连贯了,包容不好,刚脱架时是挺好的,群里xx说我家现在的情况的半脱状况,你觉得有那么严重吗?需不需要手术呢?一个月时发现左侧全脱,右侧半脱,二个多月时带支架,带四个月支架复查,左侧还是全脱,右侧半脱有好转。6个月左侧手术,切左侧内肌,手法复位。打三个月蛙式石膏,又三个月人字石膏。再带二个月支架。目前小孩一岁零三个月。2012.12.01日拍片,潘教授帮我看一下片子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存在着哪些问题能不能脱架了。麻烦潘教授百忙中抽空看一下。万分感谢。感谢!!潘医生:您好!我家宝宝1岁1个月了,上传的片子是我们上个月刚照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3个月的时候发现宝宝脱位,曾经穿过吊带衣,蛙式支架,治疗时间大概1个月左右,但是效果不佳,右腿显示全脱,我们这边河北省xx院的医生让我们做内切肌肉闭合打石膏手术,但是股骨头总是不发育,说怕造成股骨头坏死,后来医生就让我们做截骨手术。。。潘主任你好.我是群里一个先髋孩子的妈妈.我曾经去过你们医院(成都骨科医院),是那个xx医生看的.他比了我们CC两腿右边短一点点.不到2公分.外展做不到180度.然后他。。。。让我去儿童医院看看.儿童医院也没有B超技术.就照了片.医生诊断是右髋半脱位,左髋是好的.可是询问了其他的医生也有医生说是右髋全脱.左髋发育稍平直。。。最简单的家庭筛查方法——看娃娃的臀横纹是否超过1条,超过1条,务必到医院进行专业筛查。请爱心人士转播一下,普及知识,减少损失!您的每一次转发可能阻止一次不必要的手术,功德无量!
http://med.wanfangdata.com.cn/Author/info/A3727865.aspx
直立行走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实际上在貌似漫长的生物进化中,猿人的直立行走出现是很突然的,是某种原因带来的飞跃行为。这种飞跃带来了人类分枝在地球上的出现,同时也因为某些机体器官无法跟上这种直立行走的飞跃,导致了人类一些特有的易患疾病。到底哪些疾病与直立行走有关呢?潘医生认为,颈椎病,腰椎病,痔疮,流产,下肢静脉屈张,下肢骨关节炎,甚至髋部骨折都可能是直立行走带来的并发症。预防方法则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颈椎病:如果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归属颈椎病的话,那么直立行走给脑带来的问题是供血不足的问题,给颈椎带来的是颈椎失稳的问题。其中脑供血不足既有血压的原因,也有椎动脉的原因。颈椎失稳是因为从猿到人突然直立90度的体位要求,颈椎的进化跟不上,也因为人脑的发达带来的重量问题(与猴子比较,人类就像大头娃娃一样),人头的质量增加意味着摇头晃脑时惯性很大,颈部的肌肉如果反应不够迅速,力量不够强大,则不容易控制住头部的晃动。比如突然急刹车的时候,颈部会出现‘挥鞭’样损伤,后果非常严重--颈椎错位或截瘫。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加强颈部的肌肉力量训练,尽量使头部的晃动在极限范围内进行。看看舒马赫的粗壮脖子,你就明白为啥赛车运动不是一般人都可以去玩命的。人类颈椎的薄弱点在于寰枢椎的活动度,枢椎齿突的纤细,钩椎关节的平淡,上下关节突的水平,项韧带的退化,颈部后方肌肉的纤弱等。绞刑的设计正是利用了人类这些特点。许多人认为绞刑是因为窒息而死,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寰枢椎脱位截瘫的原因。为什么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多呢?潘医生认为主要原因是人在不断增加的低头学习和劳动中积劳成疾,手机和掌上电脑可能是最大的罪魁祸首,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颈椎的进化滞后的问题。*腰椎病:腰椎从来没有准备好会成为身体上半部分的‘顶梁柱’,也未进化到能胜任直立行走带来的种种负担,腰椎生理弯曲并非人类特有,在哺乳动物如猫狗的脊柱中也有,但人类好像挪作他用,成为上半身的减震器了,效果还不错。腰椎除了有颈椎相似的问题之外,还有椎间盘压力巨大,下位椎管内压力增高的问题,这些是其他动物基本不存在的问题。所以人类腰椎间盘容易退变,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黄韧带肥厚,腰椎椎管狭窄,脊髓神经受压综合症等。直立行走还带来了腰骶椎滑脱,椎弓根断裂等特有疾病,可以说人类现有的腰痛问题多半和直立行走有关,当然也与坐姿不当和开车等生活因素有关。*痔疮,盆腔淤血,下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等:这些与静脉曲张有关的疾病都发生在心脏以下,应该说都是因为直立行走抬高了心脏造成的,发病机理都很相似。静脉本身压力很低,加之这些静脉还没有进化到产生静脉瓣或者静脉瓣能适应突然提高的血液液压,所以就产生了静脉血管扩张膨大,血流速度减慢,就像一个个装满水的气球,血管壁变得菲薄,一旦破裂就造成痔疮出血等疾病。人类为何妇科疾病如此普遍?潘氏医家认为,除了抵抗力的下降,性行为的增多,人工流产等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恐怕就是直立行走带来的盆腔脏器静脉淤血和淋巴回流受阻的问题。*自然流产:大家都会觉得现在的不孕现象在增加,孕妇都比较脆弱,生育能力远逊于四脚哺乳动物,稍不注意就会自然流产。除了男人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妇女生殖系统炎症的增加之外,潘医生认为还有重要原因,那就是直立行走带来的宫颈开口向下的问题。宫颈开口向下,**,受精卵或者胎儿由于重力作用都有流失的风险,所以不孕或者习惯性流产的妇女应该尽量避免站立,而应该多保持头底臀高位姿势。*下肢骨关节退变:人类下肢骨关节退变情况远严重于上肢,这和直立行走不无关系。当人的双上肢独立出来从事劳动以后,整个体重就全部由双下肢承担。但是我们说过,人的站立和行走在历史长河中属于很突然的飞跃现象,人类的下肢结构还来不及进化,所以骨关节承受不了这份工作,往往提前出现故障。就膝关节而言,人的膝关节和狗的膝关节结构差不了多远,但是人的膝关节经常需要负担更多的劳动强度,如果身体肥胖那情况会更糟,会很早就出现关节软骨磨损,半月板慢性损伤,膝关节骨质增生等关节退变疾病。所以潘氏医家推崇精瘦人生,鼓励肥胖者减轻体重。古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是很有健康价值的。
一般的养生著作都是在推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医生,我每天都能接触禀赋迥异的病人,有的体质壮实,偶尔感冒咳嗽,用药几次就痊愈,有的一看就知道是病家子,只要有点气候变化,准来就诊。这些病人非常痛苦,一般的养生学并未教授他们与众不同的羸人养生保健方法。想当年,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家传医学和自身学医,通过数年调养修炼,才让自己从弱不禁风的羸人,挣脱病魔的缠绕,由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基本成为正常体质,走向康复。世间想要增强体质的病家子,请跟我潘氏医家,养生立命,保全自己,造福家庭。*羸弱原因:先天不足(交合失宜,孕期失养,孕期患病,早产,难产),婴儿期失养,婴儿期患病,学龄前失养,学龄前患病,少年期失养,少年期患病。羸人为什么容易成为病不离身的病家?这不是他们的责任,就像我们投胎无法选择父母一样,羸人的出现基本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羸人的成因无非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其中后天失养这里指的是生长发育停止之前的喂养失当。最终会导致要么夭折,要么成年之后各器官发育情况以及器官功能低于正常人,成为易感人群,容易感染疾病。*羸人特征: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抗病力低下。从医生的角度,羸人很容易辨别。一般此类病人身材瘦弱,面色白光白,语音低微,少气懒言,四肢厥冷,衣着厚重,随时鼻塞流涕,咽痛声嘶。*羸人病机:羸人之所以易患病不易痊愈,是因为抵抗力低下或称抗体不足,而抗体的足量产生,需要有足够的原料和代谢速度。抗体的原料需要消化系统高效从食物中摄取,原料合成抗体需要代谢合成过程迅速,快速产生足够抗体浓度杀灭病原体。机体代谢降低同时也会使病原体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低效,而症状的持续就是病原体或者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浓度持续不降所致。*羸人养生法:调养脾胃,调补肝肾,冷暖将息,休养身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羸人患病,虽然经高明的医生治疗可能痊愈,但患病一次身体所受的损失和毒害,足以使身体抵抗力更加虚弱,随时可能感受新疾,人生几无宁日。那么羸人应该怎样养生呢?首先是冷暖将息,休养身心,调养脾胃,调补肝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具体如下:*冷暖将息:羸人由于整个机体工作不正常,抵抗力低下,对寒冷和酷热潮湿等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导致体内条件致病菌或者被外界病菌入侵而致病。李清照词曰‘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故每到冬春,秋冬之交,病人最多,多是将息不慎染病。所以羸弱之人要勤于增减衣物,躲避风寒,切勿早起感受寒气,导致发病。羸人也尽量不要清晨骑车出行或兜风跑步,风为百病之长,汗出则气虚。一般而言,舒适的环境温度适度,机体抵抗力会处于正常状态。这里说到空调的问题,潘氏医家赞成使用空调等机械电子的方法调节局部环境,不过需要注意通风和温度的恒定,羸人不要过多出入空调房间感受温差,实际上空调并不致病,致病的原因在于空调过冷,空气浑浊以及室内外温差过大。*休养身心:为什么是休养而不是修养?这是因为对于健康,休息远比修行重要。羸人一般身体储备较差,不耐劳累,所以首先应该多休息,并避免劳心,不要象常人一起活动,旅游,跋涉,冒险,熬夜,喝酒,吸烟,麻将等。这些运动,娱乐都比较耗费精气神,不适合羸人从事。羸人应该抓住机会,做一些睡觉,转悠,厨艺,园艺,钓鱼,风筝等低强度的活动,休养身心。也可以做一些书法,绘画,手工,乐器等娱乐,但要注意均不可持续太久,因为‘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坐伤骨。。。’,若出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更为得不偿失。*调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只能利用后天调补康复。可以说,调养脾胃是所有人最重要的养生方法。所有生命活动全赖后天水谷之气入于脾胃,转换为生命的动力,生物化学的解释则是消化系统对食物能量的摄取和生命蛋白质的合成。那么羸人怎样调理脾胃呢?首先我们研究了正常人和羸人脾胃的差异,我们发现,羸人的消化道要比正常人薄弱,不能耐受消化液,酒精,辣椒,热食,冰块等刺激,孱弱的脾胃蠕动消化能力弱,也不能耐受整块食品。羸人消化腺功能低下,消化液分泌不足,饮食宜清淡细软,摄入宜细嚼慢咽。潘医生曾在日志《豆浆机与微波炉》一文中指出,豆浆机是最好的电胃,能将食品加工成泥狀,利于脾胃虚弱者消化吸收。羸人养生食品,潘氏医家首推温热八宝粥和粗粮最为得当。为了调养脾胃,增加能量和合成代谢,修补组织器官,羸人应该多研究自己的饮食结构,食谱应非常讲究,不得摄入农药残留过多蔬菜,激素残留过多肉蛋奶,速食食品,加工保鲜食品,转基因食品,陈饭陈菜等有毒食品,而应该经常摄入亲自选料制作的安全食品,如动物内脏,精瘦肉(牛肉最佳)末,蒸蛋,非转基因油脂,豆制品,高蛋白鱼虾,高铁高钙食品。而且可以使用香料卤汁制作的食品,健脾利湿。潘医生曾大力推荐中老年人进食卤猪耳朵,因为其中软骨对补充关节软骨来源最为有用。羸人更应该多饮白开水,增加消化和血液运送功能。最好不要进食过热过冷食品,食品过热可能灼伤消化道造成溃疡,过冷可能导致消化道血管闭塞,影响消化功能。卤制食品最健脾胃,卤料属于香料有除湿健脾之功效。羸人脾胃如消化不良,可在食品中加入黄芪,人参,山药,芡实,薏仁,山楂,健胃消食片等中药,亦可服用维生素B,钙剂,锌剂,陈皮酊,多潘立酮,低聚果糖,乳酸菌等助消化药物。所以羸人在难得的‘正常’(或状况相对较好或非急性病)期间,应该抓住时机调养身体,增强抵抗力,脱离苦海。*患病康复:正常人患病由于有正常的免疫力,一般能够正常康复。羸人患病,由于免疫低下,机体各项储备不足,疾病缠绵难愈。怎样尽快康复减少身体损失呢?潘氏医家的经验是标本兼治。由于羸人急病多为虚实夹杂,治疗时理应补泄兼施。患者此时应卧床静养,进食易消化之食品,大量饮水排便,并可以聆听舒缓音乐或修炼气功内功,配合医生治愈急病。由于羸人平素免疫低下,抗病能力弱,且患慢性疾病消耗身体储备,一般很难对新患急病产生免疫应答,故而缠绵难愈。最后两种转归,要么将息得当新病最终痊愈,要么将息失当转为慢性疾病,雪上加霜。羸人养生法的要点就是抓住脾胃消化系统,通过适合羸人消化系统的食品药品,尽量持久维持其基本正常的生化营养功能,并提高转化效率,修复不足的脏腑,恢复正常水平。
“如果你希望他健康,就送他豆浆机;如果你希望他早死,就送他微波炉。”我认为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众所周知,微波炉有较强电磁辐射,而且功率很大,不然怎么能加热食物呢?无论怎样防护,总有一些漏磁可以到达你这个鲜活的点杀品。呵呵,不然大家咋都用小灵通......说说豆浆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易生病的人,脾胃运化功能一般较弱,只能消化糜状食物。从医学的角度看,豆浆机可以赋予另一个名字“电胃”。随着220V交流电机的轰鸣和震动,坚硬的豆类和难以消化的粗纤维,肌纤维,腱,都纷纷落马,合为稀泥。对于牙齿不好,胃肠功能衰退导致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这简直就是已经消化的“半成品”了,再加入各种营养配料,调成自己喜欢的口味,那完完全全就是养胃纤体的好东东,岂不美哉!潘医生养生理论告诉您:吃自己的粥,让别人嚼干饭去吧!
思米健康教育频道健康教育讲座(免费)课题: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上课时间:12月11日(今晚)20:00教师:成都骨科医院潘良春副主任医师试听步骤:1.登录网站:www.thinkme.cn2.注册健康教育频道用户,身份选择“学生”。3.选择“思米健康教育频道”,准时进入网络教室。请提前30分钟在网上进行网络环境测试,以便和老师现场互动交流。主办单位:农工民主党锦江区支部公益活动,请转发。谢谢!
提起骨科美容手术,绝对不能忘记外固定支架,它也许就是常规切口骨科的终结者。徘徊在中西骨科之间的外固定支架,有着针孔固定器的美称。以我最近一例胫骨骨折手术为例,看看它的工作原理: 通常,长骨骨折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入内固定钢板或其他内固定材料,内固定材料的尺寸决定了切口的长度,一般在10cm以上。半年到一年后骨折愈合,一般需要再次切开皮肤,拆除内固定物。所以采用内固定术会不可避免遗留10cm以上瘢痕,如果出现切口感染或是瘢痕体质,则皮肤最终会留下非常难看的“蜈蚣”。外固定支架由于不需切开断端置入内固定材料,故避免了皮肤切口,而采用4~6根固定钉穿过皮肤固定,整个固定器对皮肤的损伤呈分散的点状,美容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外固定支架堪称美容骨科利器,是除了非手术疗法以外对皮肤损失最小的治疗方法,必将被广大珍惜美丽的医生和患者接受。(更多内容)
对股骨颈前倾角的再探讨潘良春 贵刊2001年第13卷第一期第12页刊载了石福明等撰写的“股骨颈前倾角定义的几何学探讨”一文(以下称石文),李凤春等的类似文章刊摘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8(1):92(下称李文),其观点新颖,敢向诸多权威著作挑战,实属可嘉。但其观点是否正确,令人质疑。在复习了石文列举的部分原著后,我认为是石文曲解了作者的原意。为了再次澄清大家头脑中前倾角的概念,避免误导误用,特撰此文并摘录部分文献与诸君商榷。1.部分文献对前倾角的叙述和图解1.1《外科学》“在矢状面上,骨股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的额状面又成一个角度,称为前倾角”;《中医骨伤科学》“股骨头与股骨干不在同一个冠状面上,股骨头居前,因而股骨颈向前倾斜,与股骨干之冠状面形成一角度,称为前倾角”;《中医正骨学》“自股骨头中心沿骨股颈画一条轴线,与股骨两髁间连线,并不在一平面,正常时,前者再后者之前,两者成一夹角,名前倾角或扭转角”;《中医伤科学》“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点间的联线形成一个角度,叫前倾角或扭转角”。(以上图解均同图1)1.2如图2:《临床骨科解剖学》“自股骨头中心沿股骨颈画一条轴线与股骨下端两髁间的投影连线,并不在一平面上,正常情况下,前者在后者之前,它们之间成一角度,称为前倾角或扭转角”。1.3如图3:《骨与关节损伤》“下肢在中立位时,股骨头与骨股干部在同一个状面上,股骨头居前,股骨颈向前倾斜,与冠状面形成一个角度,称为前倾角”。2.石文中的错误2.1前倾角的认定错误左图4为石文中所附示意图,认定角DOE为前倾角,但被石文肯定的《骨与关节损伤》一书中,其配图如图3所示:角AOB为前倾角,相当于图4中的角DAE。其实在所能找到的文献配图中,均暗示角DAE为前倾角(图1,2,3中以角AOB示意)。如果说很多文献图文有出入的话,那可能是辞不达意的问题,因为解剖学是以图形表达为准。我认为,前倾角的提出,主要是展示骨股头相对股骨冠状面的空间位置,它与颈干角及股骨颈长度一起使用时,股骨头相对股骨的解剖位置是唯一的,并容易被理解和想象。李文中关于前倾角的定义“所谓前倾角即人体某部位轴线与人体冠状面的夹角”,没有指出这句话的出处,能否作为新观点的依据?2.2前倾角与扭转角的问题(更多内容)
静力法——关节功能恢复的安全疗法潘良春目前骨科理论对理筋手法的认识尚停留在种类和操作过程上,并未对关节功能恢复的手法或疗法进行过认真的力学和病理学分析。对关节功能的恢复,多采用手法推拿运摇关节或使用关节功能康复器,作关节的被动曲伸。因关节在短时间内进行往返运动,我们暂称之为动力疗法。当然,患者主动的关节曲伸是有益的,在此我们不作探讨。就动力法为准,我提出与之有一定区别的关节功能康复疗法——静力法的概念。如果以关节被动曲伸一次作为一个周期,那么静力法使关节被动曲伸的频率就低得多。如我们被动曲或伸某一关节,持续作用一段时间,那么我们就将这种手法或器械模式认为是静力法。 为什么要引入静力法的?这是因为在关节功能恢复中,静力法的作用要较动力法安全,有效。 关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定之后,关节周围软组织(Soft tissues around the joint)即STAJ发生粘连,挛缩。当关节的骨结构稳定后,解除STAJ的粘连、挛缩就成为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治疗。STAJ主要由关节囊,滑囊,韧带,腱等组成,以挛缩为主,粘连为次。对付挛缩的办法就是牵张,对付粘连的办法就是拔络。关节被动曲伸其实质是张力侧STAJ的牵张。传统的运摇、曲伸等手法其实施频率一般不会低于1Hz ,而扳、压等手法可以低于1HZ,我就将其归入静力性手法类。在动力性手法中,STAJ往往在被动曲伸末期,其形变尚未达到最大值。软组织作为粘弹性体,有蠕变的特性,要想使形变进一步加大,就必须有足够时间的持续作用力。而静力性手法由于周期很长,就能够达到牵张挛缩的目的,这说明静力法是有效的方法。 对粘连的剥离,可以通过直接的方法——拔络法和间接方法——牵拉法。牵拉法中,由于结蹄组织的破坏和毛细血管的破裂会导致出血,而动力性手法在短时间内的往返活动,可以使散在的出血点汇集成血肿,并与骨膜相通——这也是目前对骨化性肌炎的原因推测。静力性手法相对而言不容易使散在出血点汇集成血肿,从理论上可以减少和避免骨化性肌炎的产生,这种特点说明静力法的安全性。 要实现静力性疗法,可以有两种方式:(更多内容)
(《中医正骨》2001年6期发表) 医学界对颈椎病、腰腿痛的认识,常常停留在诊断与治疗上,对预防医学的研究较少深入,未能体现未病先预防的原则。对于占人生1/3的时间——睡眠的状态对脊柱疾病的影响,还缺乏认识。我们就床面性状对发病学和治疗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报告如下: 1、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改变与脊柱疾病的关系人体脊柱的生理弯曲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它的存在使人体在直立行走运动时,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受到良好保护。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看来,它是一种良好的减震系统,并且以椎间盘及小关节微动结构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多关节联合体。但是这种结构进化得并不完美。首先,我们比较了具体有相同结构的大型爬行类哺乳动物,如猪、狗、羊等,发现其脊柱的生理弯曲与人类相似,仅只有腰段前凸不明显。这说明一个问题,我们人类的颈曲并不是直立行走的进化结果,而是爬行状态的适应结构。这说明颈曲的现状并不如我们平时想象的完美。而且爬行哺乳动物的颈韧带以及颈肌力量、棘突的大小长短与人类相比要坚强、稳固得多,当然这又与人类颈腰部的灵活性相矛盾。但是由于人类对灵活性的要求同时导致了脊柱的稳定性退化,因而容易出现失稳、退行性性变、劳损等普遍的病理变化。其次,颈部及胸腰部的生理弯曲的改变是脊柱疾病的原因和结果。腰曲的出现体现了人类进化中的适应原则。应该说,人类现有的生理弯曲在目前是最为合理的,因为这种结构提供了最大的椎管空间。一般说来,脊柱后凸弯曲使位于椎管后方的椎间孔截面积相对增加,而前曲相对减小。所以在退行性变发生后,生理弯曲的变直部位无一例外地是颈曲和腰曲,甚至出现反弓(即后曲)。这说明两点:其一是后曲所提供的神经根出口空间较前曲的大;其二是后曲的出现或前弓的变直是一种病因同时也是结果。 2、对各种床床面性状的认识长期以来,包括许多骨科医师在内的医务人员对骨科“平板床”的概念模糊不清,更多人认为平板床就是“硬板床”。于是由于医生的原因,对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的医嘱交代不清,不但没能很好利用卧床休息的治疗作用,反而加重了脊柱的非生理形变,甚至出现更多的褥疮。现就各种常见床的床面性状作一说明,以便区别和应用。2.1硬板床以钢性材料制作的平台或大致平台,属平板床的一种。如川人的凉板床,北方人的炕台等。2.2床垫以弹簧竖列为主或海绵为内容物,外绷柔性面料的平台,因弹簧的倔强系数,密集程度及海绵的密度、厚度分为软、硬、中三种。2.3绷床以棕榈、弹簧等弹性材料制作的平面,其特点是延展形变的方向是平铺而不是竖列。如市售的钢丝床、吊床、绷床等。2.4形变床这种床面性状综合了2。2和2。3两种床的特性,其内部形变有多向性,其弹力单元的分布是均匀和多面连接的。如气垫床、水床和海绵床垫等。2.5平板床在受到正压力时,其底部平台仍不变形的床面(在一定范围之内)。其中2。1的硬板床和有硬支持平台的形变床属于平板床。骨科病员使用的平板床主要指的是有钢性支持平台和形变床垫的床面。 3、床面性状对脊柱生物力学的影响(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