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22岁,河北张家口,初诊2014年9月1日。主诉:发热6周余现病史:六周前发热、呕吐、腹泻,在当地诊所给予抗菌素静点热退。之后再次发热,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阿奇霉素等抗菌素治疗,仍发热,在当地医院查咽后壁脓肿,静点头孢他啶10天,咽后壁脓肿消失,但体温未降,仍发热(38.2-39℃),胸片未见异常。在301及协和医院就诊,多项检查(免疫、抗核抗体等)均正常。外周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及计数减少。就诊时见:发热(38.5℃),恶寒,肢体酸痛,乏力,偶有咳嗽,无咽痛,无流涕、无喷嚏,体温没有规律。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查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处方:金银花10 连翘10 荆芥10 薄荷10(后下) 柴胡12 黄芩10 清半夏10 生石膏30(先煎) 羌活10 独活10 葛根10 知母10 青蒿12 前胡10 桔梗10 蒲公英20 5剂患者服药第二天起体温逐渐下降,9月4号体温正常。自行抓药4剂续服。9月12日复诊诉自9月4日起未再发热。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尤其应该注意这个时期的防护,防止疾病的发作、加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急性加重一次,患者的肺功能就会直线下降,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入秋之后,天气转凉,首先要及时更换衣服,预防感冒。其次,饮食起居规律,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到了冬季,空气干燥,呼吸道粘膜的防护功能会下降,容易感冒、咳嗽,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呼吸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可以适当增加大家熟知的养肺之品,比如梨、荸荠、枇杷、银耳、莲子、藕等等。对于体制虚寒的人群梨和荸荠最好不要生吃。再次,最重要的事通过锻炼提高免疫力。包括体能锻炼,比如游泳、慢跑、散步;呼吸锻炼,比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会搜索到各种体位的呼吸操,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适宜的呼吸操,由简到难坚持练习;耐寒锻炼,比如冷水洗脸,早起出门前赶洗脸,等面部尤其是鼻口周围发热再出门;传统的体育锻炼,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配合呼吸锻炼。无论哪种锻炼关键是持之以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并且气流受限持续存在。COPD的主要症状是长期咳嗽、咳痰、气短,和/或伴有呼吸困难。一般COPD有危险因素接触史,比如抽烟、环境污染、有机染料等,抽烟是COP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有危险因素接触史,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和气短是,应该早期做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目前诊断COPD的金标准。COP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但COPD是可防可治的。一定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重视稳定期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定义,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息。慢性支气管炎不一定有气流受限,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气流受限时可诊断为COPD。慢性支气管炎是COPD最常见的原因,但不是所有慢性支气管炎均一定发展为COPD。换句话说,大多数COPD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但不是所有慢性咳嗽、咳痰的患者都会发展成COPD。
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出现胸闷憋气的时候,会想到的是“我是不是得哮喘了?”这里通过几个真实的病例,给大家进行分析:案例1.一位90岁的老人,突然出现了发作性的喘憋(发作的时候喘憋难忍,喉中有喘鸣音,症状缓解后和好人一样),在我的门诊诊断为老年性哮喘,用药后很久没有发作。几年前的一个冬天的夜晚,老人再次出现喘憋,端坐不能平卧,用哮喘的缓解药物不能缓解,在家扛了一天,喘憋难忍到急诊室就诊。根据患者的描述及既往病史,急诊按照哮喘急性发作处理,没有效果,通过心电图机血液检查诊断为急性心梗。这位老人这次的喘憋是因为急性心梗诱发的急性左心衰。分析:急性左心衰引起的心源性哮喘,临床表现与哮喘非常相似,而且都容易在夜间发生,很容易误诊漏诊,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治疗措施完全不同,不及时诊断可能危及生命。两种疾病的鉴别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哮喘病人一般有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病史,心源性哮喘病人一般有心脏病史,老年人很可能两种疾病共同并存,很难判断。哮喘发作的时候可以用支气管扩张剂,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首选),或者口服氨茶碱,如果用几次沙丁胺醇气雾剂后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心脏病的患者如果发生了夜间喘憋,首先含服硝酸甘油,如果不能缓解也应该及时就医。案例2.某女,22岁,胸闷憋气一个半月,在多家医院就诊,来诊时检查提示:支原体抗体阳性(一个月前化验单,意思是患者感染了支原体,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菌),心电图:心动过速。因患者父亲有哮喘病史,所以来呼吸科门诊就诊,当天查气道激发试验阴性,排除了哮喘。追问病史,患者一个半月前发热,之后出现胸闷,考虑患者心肌炎可能性大,做了心肌酶检查,证实了心肌炎的诊断。分析:年轻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诱发心肌炎,胸闷、心慌是心肌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提醒大家如果胸闷出现在外感后,尤其是病毒感染,应该警惕心肌炎的发生。感冒后注意休息,多喝水,一方面促使感冒痊愈,一方面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案例3.某女,30多岁,产后辞职,在家带小孩,出现胸闷、失眠、咳嗽、咽痛反复发作两年,半年前出现左胸疼痛,咽痛加重,在多家医院就诊,胸片、心电图、肺功等检查能均正常。通过与患者沟通,分析胸闷原因,可能因为辞职带孩子心态没有完全调整好,给予中药疏肝健脾治疗,一剂药即症状明显缓解,两周后痊愈。分析:一部分胸闷患者没有器质性病变,也就是既不是心脏病,也不是哮喘,因为不开心,情绪因素导致胸闷憋气。这种病例非常多见,患者表现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胸闷,咽中有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症状随着情绪波动而变化。这部分患者的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主要是调整情绪,辅助药物调理。总之,出现胸闷憋气不一定是哮喘,如果不能自行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在门诊看病,经常有感冒发烧患者进入诊室就要求“大夫,给我输液”或者说“大夫,给我开点消炎药”。近期,有两位大夫朋友的家人生病,一位十三岁小朋友,一位82岁老人,发烧39度左右2-3天,在我看病人之前都用了强有力的抗菌素输液,结果白血球越来越低。仔细询问病情,两位患者其实都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老百姓所说的感冒),没有必要使用消炎药。 上呼吸道感染80%左右都是病毒性,辨证服用汤药或者中成药(前面已经发表过《感冒药您选对了吗?》),注意休息,多喝温水。如果病人高烧,不能吃东西,可以通过输液适当补液,但不需要输抗菌素。老年人感冒容易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脏病、脑血管病、重症肺炎等,要注意观察。 一般感冒发烧如果3天不退,嗓子越来越疼,要注意看看扁桃腺有没有化脓;如果咳嗽越来越厉害,需要拍胸片判断是不是肺炎,并且查血常规,如果真的合并了细菌感染,需要积极使用抗菌素治疗。 普通的感冒发烧不需要常规使用消炎药!
北京已经两个月没有降水,空气干燥,温度偏高,给病毒细菌可乘之机,感冒患者明显增多。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很多家庭都有小药箱,备着常用药物,但是,面对小小感冒,您的药物选对了吗? 感冒分风寒、风热两大类,应该选用相对应的药物。那么,怎么才能对症选药呢? 首先要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是:怕冷明显,发热比较轻,没有汗或者汗少,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疼,鼻塞,或鼻痒喷嚏,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口渴喜欢喝热水。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是:发热比较明显,微微怕风,有汗,但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口干咽燥,或咽喉肿痛,或扁桃腺肿大化脓,鼻塞,流黄稠鼻涕,口干口渴,想喝水。 再简单一点,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主要鉴别点在于嗓子疼不疼,嗓子疼是风热感冒或者风寒感冒转化成了风热感冒,或者寒包火类型的感冒(里面有热,外面又着凉)。 风寒感冒常用辛温解表药,常用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冲剂、感冒软胶囊、九味羌活丸等。 风热感冒常用辛凉解表药,常用的中成药有:银翘解毒丸(胶囊、冲剂)、桑菊感冒片、柴银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莲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维C银翘片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比如:清热解毒口服液(胶囊、冲剂)、清开灵口服液(胶囊、冲剂)、金莲花胶囊、蓝芩口服液、热炎宁颗粒等等,这些药物偏凉,一般用于风热感冒或者风寒化热的感冒,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但是,这些药物解表力量比较弱,需要和上述的具有解表的感冒药物共同使用,效果会更好。 如果得了风热感冒,但家里只有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药,那么可以和清热解毒药同时使用,也可以达到辛凉解表的功效。 感冒了,除了及时用药外,应该注意休息,多喝水,尤其发烧的时候,睡觉、喝水很重要! 感冒药您选对了吗?
仅仅咳嗽也会是哮喘病吗如果您的咳嗽表现为以下特征,则提示您可能得了咳嗽变异型哮喘(CVA):(1)慢性咳嗽,即咳嗽长达8周以上;(2)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3)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4)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这时应该配合医生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什么情况应该考虑是否得了哮喘:(1)有过喘息发作或反复发作;(2)有夜间顽固性咳嗽;(3)运动后有喘息或者咳嗽;(4)接触空气中的过敏源或者污染物时出现喘息、胸闷或者咳嗽;(5)感冒时感到“胸部”不适,或者感冒症状需要十几天才能消失;(6)当上述情况按照哮喘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出现喘息、憋气症状,是否就是得了哮喘病除了哮喘发作时可以出现喘息、憋气症状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癌、心源性哮喘等疾病也可出现喘息、憋气症状,根据既往病史,其他症状、体征,肺功能、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线、CT或纤维支气管镜、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等理化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得到鉴别。因此,如果出现喘息、憋气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哮喘患者的居室安排应当注意什么?在世界范围内,尘螨和真菌孢子都是哮喘患者最主要的过敏原。为此,减少室内尘螨和真菌孢子的存在量,是积极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措施。除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湿润和流通外,在家居布置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床铺:哮喘患者的床铺应不要铺草垫;不要以毛毯作卧具;不要用鸭毛一类的动物羽毛装枕芯。被褥、枕头要经常在阳光下晾晒,被套、床单、枕芯等每周要清洗一次。枕芯内容物至少每月要更新一次,或倾倒出来暴晒后再次使用。(2)装饰品:尽量减少居室内可存污藏垢的装饰品,墙上的壁挂、镜框、壁钟要垂直悬挂,不要倾斜,以免积存灰尘,利于尘螨、真菌孢子的生长繁殖。室内不要摆插鲜花,不少患者哮喘发作与花粉有关。(3)地毯:每平方厘米地毯上可储藏尘螨数千只,真菌孢子更不计其数。因此,哮喘患者房内不宜铺地毯。(4)沙发:内有弹簧、棉花或泡沫塑料。起坐时其伸缩范围较大,伴随压力对沙发的伸缩,大量尘螨、真菌孢子可以远距离播散开来。因此,沙发(尤其是布艺沙发)是哮喘患者房间忌放的家具之一。(5)窗帘:拉动窗帘时可脱落灰尘、花粉、真菌孢子等污染空气。因此窗帘应以薄纱制品为好,每两周清洗一次,避免挂长绒毛窗帘。(6)玩具:儿童哮喘者,原则上不宜玩布制或毛制的各种玩具。
人们的气道吸入刺激性气体或物质时,都会产生支气管收缩,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和咳嗽等气道痉挛症状,这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气道存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是哮喘的气道炎症与引起一般呼吸道感染的炎症有区别)时,气道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增高,他们的气道在受到正常人无反应的刺激时也会产生支气管收缩反应,出现不适症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道高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