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作出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对于育龄妇女群体和有生育后代需求的家庭来说,如何正确、科学地看待生育,美满地实现生育愿望,做到优生优育,促进家庭幸福,今天,我从生殖的角度来谈谈AMH的问题。 在门诊,经常有病人问,我的AMH只有0.5了,是不是早衰了呀,AMH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么?今天我们先来讲AMH降低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AMH到底意味着什么? AMH是一种二聚体糖蛋白,由卵巢中的由窦前、小窦卵泡中有功能的颗粒细胞分泌。女性的AMH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分泌增加,青春期达到高峰,生育后逐渐降低。成年女性的AMH只来源于卵巢,因此有很好的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价值,可预测促排卵的效果。AMH在合理范围内,数值越高,卵巢储备能力越强;反之,储备能力有限或较弱。但AMH还有抑制始基卵泡被过度激活,防止卵泡过快过早消耗,从而保存卵巢储备的作用。此时,AMH又化身为卵子仓库的管理员,可以防止卵巢一下取用过多卵泡造成储备遭受浩劫。 二、AMH什么时候检查最准确? AMH只来源于卵巢,它不仅不受下丘脑的控制,而且还不受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因此在月经周期中变化不大,可以在月经周期中的任何时间,月经期与非月经期)都可以采血进行检测。 三、为什么同样的年纪,AMH会不一样呢? 女性的卵子储备在胎儿时期就已成定局,出生后不会再增多。因此,AMH生而不平等!卵巢储备功能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吻合,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也并不是高龄女性的专利,同样会发生在20出头的女性身上。 四、AMH低就一定怀不上宝宝吗? AMH值的降低会有两种情况: 1、随着卵巢本身的储备减少时,AMH值会降低。 2、卵巢整体的功能下降时,AMH会保护储备功能而降低「出库」的卵子,此时AMH也表现出降低。 事实上,AMH仅仅能够反应我们体内卵子的库存量,并不能反应出卵子的质量如何。充足的卵子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受孕的几率,但真正决定我们能否顺利怀孕的,还是卵子的质量。由于卵巢本身功能堪忧分化能力下降,比如睾酮,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等影响卵子分化的激素异常时,则可以通过调理来提高AMH值和提高卵巢募集卵泡的能力而提高卵泡质量。 女性的卵巢功能与年龄呈负相关,35岁以后显著下降,卵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在进行试管婴儿的治疗时,年轻患者即使AMH值相对较低,依旧比年纪大的准妈妈拥有更高成功率的原因。因此,生孩子这事儿,可是宜早不宜迟哦。 五、具体该怎么做呢? 从功能医学角度来说,如果AMH降低是因为卵泡分化功能不足导致的,那就还是有办法进行调理的。 1、GH GH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促进机体组织代谢的蛋白质激素,它是腺垂体中含量最多的激素,在高龄妇女中使用GH,可以上调GH受体,提高线粒体功能,从而起到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还有研究结果显示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 2、DHEA 雄激素主要由卵泡膜细胞产生后作为底物,经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雌激素。 服用DHEA,可以缓解卵巢纤维化、也就是卵巢衰退的程度,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卵巢的分化募集能力有所提高,AMH值自然会相应上升,尤其对于睾酮数值较低的女性而言非常有效。 3、改善甲状腺功能 很多育龄期的姐妹存在亚临床甲减的情况。当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新陈代谢及细胞的分化能力会受到抑制;而通过甲状腺功能的调理,可以加强卵泡的分化能力,从而提高AMH。 4、调整生活方式,加强代谢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觉都不能好好睡一个,更别提规律的运动了。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造成生长激素和睾酮的不足,进而导致AMH值出现不正常的降低。而改变生活习惯,比如低GI饮食、加强运动、改善睡眠等,都可以促进细胞的代谢功能。代谢恢复了,身体的各项激素就能正常分泌,AMH值自然也就会有所恢复。
准妈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当然非肚子里的宝宝聪明、健康莫属。为了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林林种种的孕妇补品、各式各样的胎教蔚然成风,无一例外地号称能促进宝宝脑发育,提高宝宝智商。 先不论这些方法是否行之有效,保证宝宝的聪明健康,最初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这其中甲状腺功能(以下简称:甲功)检查是医生要求孕期进行的必要检诊项目,那么究竟怀孕了为什么要查甲状腺功能?这可能是很多孕妇的疑问。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通过分泌适量甲状腺激素,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活动。甲状腺激素主要是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也是孕妈维持正常生理代谢以及胎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激素。 一、甲状腺功能异常跟怀孕有何关联性 妊娠期是机体一个特殊时期,因体内雌激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发生改变。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包括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低T4血症、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疑诊甲亢(体重不随妊娠月数相应增加或怕热、多汗、四肢消瘦或休息时心率在100次/分以上)。 目前多研究发现,除亚临床甲亢外,其余的母体甲功异常均被发现可引起产科并发症和(或)胎儿的脑发育或智力障碍。因此,应重视对妊娠期甲功异常的筛查,并及时诊治。 二、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不孕的关系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孕之间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有明确定论,许多临床研究指出,甲减可能导致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对FSH的反应,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此外甲减患者常合并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对Gn的敏感性降低,使排卵和性激素合成受抑制,从而引起不孕。 三、孕期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有哪些?该怎么办? 1、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 若患者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上升,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下降,我们认为是临床型的甲减,需要马上进行左旋LT4治疗(服优甲乐片)纠正甲减,以免甲减对胎儿神经发育等造成影响。当TSH上升,而FT4没有明显下降,也没有甲减的临床症状(如乏力、水肿、反应迟钝等),则称为“亚临床甲减”: 若TSH>4mU/L,需补充甲状腺素。若TSH在2.5~4mU/L,只有TPOAb阳性合并既往不良孕产史(如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等)的孕妇需要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否则只需观察; 若TSH在1.0~2.5mU/L时,则可以继续观察,暂无需治疗。 我们建议在孕前就要明确孕妇是否存在甲减,因为往往孕早期(1~12周)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高峰期,若在不知晓临床甲减状态下怀孕、没有及时补充甲状腺素的话,将可能对胎儿神经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如智力发育缺陷等),以及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几率,后患无穷。 2、单纯低T4血症 这种情况指仅有FT4降低,无其他指标异常及无相关临床不适。通过研究及专家探讨,暂时认为无需对单纯低T4血症进行治疗,但仍需定期复查甲功,并找内分泌科医生协助查找有无铁缺乏、碘缺乏、碘过量等其他疾病。 3、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 当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下降,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上升,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太强,即为甲亢。甲亢可有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病种为GRAVES病,患者可选择服药或手术治疗。这里再次强调孕前检查,因为GRAVES病患者需在甲亢得到控制后再怀孕以减低风险,尽量避免意外怀孕;部分患者缺乏健康知识,也没有孕前检查,在甲亢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怀孕,用药及手术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甚至可能需要终止妊娠。若仍不治疗甲亢,会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增加母体心脏等器官负荷,危机母婴生命安全,可谓进退两难。 4、妊娠甲亢综合征 由于妊娠初期,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会影响TSH的水平,所以怀孕的不同时期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一般妊娠早期(1~12周)、中期(13~27周)的甲状腺素水平都会较正常人升高,妊娠中期升高的幅度可达10~15%。其中TSH也会受到负反馈抑制,所以从化验单上会发现甲功呈“甲亢”表现。但往往这种情况并不是真正的甲亢,而是高HCG水平引起的“生理变化”—— 即妊娠甲亢综合征。当然,你得先找内分泌科医生帮忙排除一下GRAVES病、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疾病。 妊娠甲亢综合征一般都是孕早中期出现的,而且经常和妊娠剧吐伴随出现,两者都与HCG有明显相关性。一般妊娠甲亢综合征的甲亢症状较轻,甚至部分患者根本没有甲亢症状,在孕中期HCG慢慢下降之后,症状、指标皆会慢慢恢复正常。少部分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太高,引起相关的电解质失衡等情况,此时可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对症处理。 综上,孕前及孕期都要注重甲功的筛查,最晚要在孕8周前完善甲功(TSH、FT4)、TPOAb等指标检查,虽然甲状腺问题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但大家也无需太过担心,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子宫内膜息肉是很常见的妇科问题,查出内膜息肉,总是一件让人心烦的事情。 也有人担心:要是不管它,会不会癌变?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子宫内膜息肉到底是个什么鬼!? 1、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所谓息肉,就是在原本平整、光滑的组织上,有一块肉它破坏队形,凸出来了。专业上称为人体黏膜表面的赘生物。其命名原则也是简单粗暴,在哪里长出来的,就叫什么。比如,鼻腔中的叫鼻腔息肉,胆囊中的叫胆囊息肉。同理可知,子宫内膜息肉就是在子宫内膜部位长的息肉。其表面被覆子宫内膜,质地柔软,可变形,表面光滑,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可继发出血、坏死,长蒂息肉可脱出至宫颈外。且病因不清,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高有关炎症以及年龄、遗传等有关系。比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或者长期有妇科炎症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 2、子宫内膜息肉会有什么表现? 小于1 cm的息肉,基本上没啥感觉,做体检的时候才被发现,等慢慢长大了,它就开始作妖了……比如月经失调、月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围排卵期出血……如果是较大或突入宫颈管的息肉,除了会出现前面所说的出血及不规律表现外,还可能有恶臭的血性分泌物,这是因为继发了感染,存在坏死的可能。 3、子宫内膜息肉是否会癌变? 多数情况下,息肉都是乖巧的、老实的,静静等待被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要变坏,也不容易,通常发生率为0%~12.9%,且取决于研究人群。通常情况下,年龄>60岁、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肥胖或者有合并多囊卵巢的人,癌变风险会比较高。所以,一旦发现有息肉,要重视起来,跟医生沟通,让医生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4、子宫内膜息肉要不要切除呢? 如果发现有了息肉,到底要怎么治疗呢,需要切除吗?其实,这些都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没有症状的较小的息肉(直径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生娃之后,性欲下降,是卵巢早衰吗?或许手机屏幕前的你也遭遇了类似的问题,有过这样的疑问。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科普一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性欲下降并不是卵巢早衰。 夫妻性生活是否和谐对稳定夫妻感情十分重要,据调查,造成性生活不和谐的原因是一些夫妻性欲减退,归纳起来,可使性欲下降的有以下十大因素。 1.情绪 人在情绪不佳时,性欲容易暂时减退,尤其是在极度悲伤、恐怖、消沉和绝望等恶劣状态下,性欲会受到显著影响,甚至可完全丧失。鉴于此,在爱人情绪不佳时,首要的问题是帮助他或她消除不良情绪,做好心理保健,此时不应过性生活。假若爱人勉强应付,非但激不起快感,还容易导致性冷漠,而且会损害夫妻感情。 2.营养 营养是性爱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和锌等重要元素的缺乏,可引起性功能减。相反,充足、齐全的营养,特别是多吃些含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和锌的食物,可维持性功能的正常水平。 3.药物 长期或大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致性功能减退,甚至可以引起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影响性功能的药物种类很多,其中重要并常见的有:利血平、萝芙木、心得安、氯丙嗪、普鲁苯锌和一些抗癌药物。如长期接受放射治疗,也可导致性欲下降。 4.季节气温 据调查,在气温偏低的冬春季节,多数人性欲较强,尤其是春季被认为是求爱季节,而汗流浃背的盛夏,性欲常暂时减弱。一部分妇女的性欲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常在月经来潮前几天性欲增强,一部分则在来潮后一周左右较强。多数妇女在妊娠期间性欲有些减退。男子的性欲也有周期性变化,但多数不甚明显。 5.年龄 这是影响性欲的重要因素。男子多在青春期之后性欲达到高峰时期,30~40岁时开始减弱,自50岁左右起,减弱明显,但多数能保持至70岁,甚至更长。女子的性欲到30~40岁时才达到高峰,绝经后逐渐减退,60岁左右开始显著减弱。 6.感情 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性欲的产生并不是单纯的生物本能,多由爱情所引发。因此,夫妻间感情出现障碍,特别是若已达到破裂的程度,对对方产生厌烦心理,性欲大多下降。所以,性生活和谐,源于夫妻间感情和谐。 7.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对性欲的影响既重要又复杂。因为,只有身心都健康的人才能长期保持较高的性欲水平。但是,确实有一些患有较重疾病的患者,也和健康人一样保持着较强的性欲。所以,对这个问题,应该区别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8.内分泌异常 在我们体内,可能会影响性欲的激素还是非常多的,例如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等。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当雌激素以及雄激素水平降低,孕激素以及催乳素水平升高,都会产生抑制性欲的效果。而大家关心的卵巢早衰,因为会导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导致女性出现性欲的减少。 由此可见,卵巢早衰可能会导致性欲下降,但导致性欲下降的因素远不止卵巢早衰一种。 一、什么是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POI)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因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卵泡功能障碍而导致的闭经现象。医学上称为卵巢功能不全,简称卵巢早衰(POI)。近年卵巢早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15-29岁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0.1%,在30-39岁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3%。 二、卵巢早衰的常见病因? 包括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目前,半数以上的POI患者病因不明确,称为特发性POI。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占POI病因的20%~25%,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变异。 2、医源性因素 常见的医源性因素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引起卵巢组织缺损或局部炎症、影响卵巢血液供应而导致POI。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失调可能造成卵巢功能损伤,但是免疫因素究竟为原因或是结果目前尚无定论。 4、其他因素不良的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不良嗜好)也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三、如何预防? 从前面的发病因素大家可以看出,有很多因素其实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例如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卵巢早衰的预防我们真的无计可施。 1、起居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选择适当运动方式,控制体重。 2、性生活频度适当。每周2-3次性生活 妊娠几率最高 注意性生活卫生。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注意健康饮食。 4、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无医生指导的阴道冲洗,避免穿过紧内裤。 5、注意月经情况(月经过多、过少、周期不规律、不正常出血等),有异常请及时就诊。 6、不要轻易流产,适时生育。 7、手术创伤有可能危害卵巢 ,应与手术医生沟通,注意保护卵巢功能,必要时可做生育力保存。 8、育龄女性坚持定期健康查体及卵巢功能的评估(生殖健康查体)。
多囊是育龄期的女性经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是造成不孕的一大凶手。患有多囊卵巢的人大多是胃气不足,气血虚,肾气不足。和多囊的这场“持久战”,已经有人大获全胜,也有人胜利在望,更有人信心满满,早已做好了迎接好孕的准备。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习惯会损耗气血,非常影响多囊卵巢的恢复,那么这些“坏毛病”都有哪些呢? 1、不规律的生活方式 不少女性都习惯熬夜,有时候是工作,更多的时候是追剧且乐此不彼。但是长期熬夜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还有很多人的三餐饮食不规律,还爱吃一些油炸食物和外卖。所以一定要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禁止熬夜。 2、相信补品 不要乱用药物或保健品,进行不当的激素补充和不良保健。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卵巢的过度刺激,结果适得其反。如需用药,必须遵从医嘱。 3、不吃早餐,零食不断 早上这顿饭,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且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五谷杂粮、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重中之重:别吃零食,尤其是甜食。 4、长期抽烟 每天吸一包以上的女性或者每天呆在二手烟的环境里呆着,发生月经失调的几率是不吸烟女性的3倍。 5、久坐 久坐姿势直接影响盆腔生殖器官卵巢的血液微循环,阻碍卵巢组织的营养供给。长期久坐也可使卵子的质量下降。 6、不注意保暖 有些女性很不注意经期的保暖,如在月经期间吃寒凉食品。很多办公室女性在刚开春为了美丽穿的很单薄。殊不知,这些行为都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了解了上述坏毛病,我们再来谈谈好习惯。很多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尤其是胖多囊的患者经常会被医生建议减重,那么减重对于对于病情是否真的有作用呢?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多囊的症状呢? 1、减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降低代谢综合征等发生。通过减重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减少,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的功能增强,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脂肪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增强,导致细胞内胰岛素作用加强。 2、减重使SHBG和 IGFBP-1水平增加,减少卵巢雄激素的合成和循环中游离睾酮,改善高雄激素血症及高雄激素临床表现。 3、减重使FSH分泌可能增加,促进卵泡发育而排卵,同时改善生殖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减重越多,胰岛素下降越明显,恢复排卵的概率越高。北京协和医院有研究显示,减重5%后有1/3患者恢复月经,高于1/10患者恢复排卵。 4、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大部分研究显示减重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科学的“减重”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减少能量摄入”或“增加能量消耗”,使体内脂肪减少的过程。多囊患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堆过度累积的脂肪,更是体内激素的紊乱,所以多囊患者如果选择采取减重疗法,最好能去专业的机构,避免自己胡乱减肥导致激素紊乱加重、肥胖加重等情况的发生。
生殖繁衍是生命的基本形式,关系到人类的延续。我国是人口大国,生儿育女的事关系国计民生。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的不孕不育相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中,每四对夫妇中就有一对不孕不育,2012年我国人口协会数字统计,我国不孕不育人口已经超过4000万。 这个数字与全球生育年龄的变化密切相关,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0%的女性在30岁后初次生育,超过35岁的妇女中,三分之一在生育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10~15%的育龄夫妇遭受不孕不育之痛,复发流产和多种妊娠并发症危害30~40%育龄女性及其后代的健康;另外,人口寿命的延长、健康水平的提高、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使人们对高龄生育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更多的妇产科医务人员对此深表忧虑,希望通过普及高龄生育力评估及生育风险相关知识,使高龄女性正确选择和规划个人家庭生育计划,更好地进行妊娠期并发症预防管理,预警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出生缺陷等问题。 几个案例: 1、某女性42岁时,希望生育二孩,备孕了1年没有怀孕。跟随广告先去了一家医院,做了输卵管造影、宫腹腔镜、输卵管疏通手术、中药调理了2年,直到45岁才到生殖中心,经检查卵巢已近衰竭,几年的折腾,错过了试管婴儿助孕的最后机会。 2、某女性第二次怀孕时已经43岁,28岁怀孕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孕期曾经患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病,重度先兆子痫,经抢救才脱险。这次不顾医生的劝阻再次妊娠,孕28周时再发重度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病情凶险,医生只好剖宫取胎,早产儿在保温箱里住了一个月,几乎倾家荡产。 3、某女性开始治疗不孕的时候已经38岁,在生殖中心因卵巢功能减退做试管婴儿,3次取卵4次移植都没有怀孕,因为对治疗结果失望和不理解,又辗转境内境外多家医院,先后做了5个周期的试管婴儿,又服中药1-2年,到43岁回到最初的生殖中心,继续治疗4个自然周期试管婴儿,前后历经6年最后成功足月分娩一个男婴。 高龄妇女准备生育之前的医学考量 对于年龄超过35岁,仍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无论是第一个还是第二个孩子,生育都是一场人生的重大课题,毕竟生育后代不仅是完成生育过程也要完成抚养和教育过程。除了社会家庭的因素,还有一些医学方面的考量: 一、首先,高龄夫妇生育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生理方面的挑战,40岁的母亲和25岁的母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高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增加、出生缺陷风险升高、及产力异常等产时和产后并发症多见。 因此,高龄夫妇在生育前,应该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的评估,特别对女性应该进行以下评估: 1、甲状腺功能评估,因为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与不孕症直接相关,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对孕妇和胎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孕前和妊娠期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2、贫血筛查,女性平素因月经丢失少量血液,体内铁存储量偏低,而妊娠阶段铁的需求量增大,因此易造成缺铁性贫血;食物摄入中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和吸收不良可能造成巨幼细胞贫血,因此定期检查体内铁存储量。不仅要补,更要清楚补充的效果; 3、避免出生缺陷,通过简单的筛查(母血无创DNA、超声颈部透明膜厚度、两联或三联或四联的血清唐氏筛查),尽量避免此类出生缺陷的发生; 4、传染病和妊娠期特发疾病,排查母体携带的传染病病毒,避免母胎垂直传播将传染给胎儿; 5、其它,根据妊娠前疾病史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甲亢等进行预防和治疗。 二、其次,高龄夫妇生育力处于快速下降阶段。尽管随着医学发展,人类对生殖过程的认识不断完善和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仍无法解决生殖细胞数量不可逆的减少和质量下降的问题。 女性比男性生殖老化发生更早。女性一生中产生的卵细胞数量是有限的,生育能力衰退是不可逆的。 生育能力受年龄、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出生时始基卵泡数量恒定且缺乏增补机制,每次月经周期中有大量中小卵泡随优势卵泡出现而闭锁凋亡,卵泡池是不可再生并不断耗竭,直至进入绝经期。 绝经是女性卵巢储备耗竭的标志,据最新调查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50岁,但在绝经前的若干年,女性已经处于卵巢功能减退状态,正常生育能力处于极低状态,生殖医生的标准包括:女性年龄≥40岁,和/或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指标,即超声检查卵巢窦卵泡数(AFC)<5~7 个,抗苗勒氏管抑制因子(AMH)<0.5~1.1μg/L。 另外,男性生育力主要通过精液分析结果了解精子密度和活力。 三、对于一些希望自然怀孕但未避孕未孕半年的高龄夫妇(≥35岁),建议积极进行生殖功能的评估,除卵巢功能和精液分析外,还应该进行女性生殖道的超声检查,了解宫腔结构,特别注意内膜的损伤和剖宫产瘢痕对生育结局的影响。 尽管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给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希望,但辅助生殖技术也并非万能的, 对于卵巢储备降低,卵细胞的质量降低和数量减少的女性,一旦卵巢中的存留卵子数量降到阈值以下,辅助生殖药物治疗将无法恢复卵泡生长、获得优质卵子,而无法完成助孕治疗。 总之,对于有生育要求的高龄夫妇要积极进行身体和生育力评估,充分了解自身生育力现状和生育风险,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做好风险预防,为顺利怀孕、平稳妊娠和安全分娩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作者:李蓉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
流产,是女性非常不愿意面对的一件事情。有人是因为胚胎质量不佳,有人是因为避孕措施不当,导致流产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流产无疑会给女性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拂去流产带来的沮丧与遗憾,女性朋友更应该积极地面对未来。流产后该如何调养身体呢?流产后什么时间能怀孕呢?面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要分情况来说。 临床上,流产情况分为很多种类型,比如生化妊娠、自然流产、复发性流产等,医生通常是按照流产的原因和其他情况,来确定女性再次怀孕时间的。 一、生化妊娠 正常怀孕时,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大约在受精的第七天,受精卵分化出滋养层(就是未来的胎盘),并植入子宫内膜。然后,滋养层的细胞就开始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在早孕期间,HCG的分泌迅速增长,约2-3天增长1倍。在受精后的14天即停经30天左右,就可以在血中检测到HCG,或者用早孕试纸就能测出来。 正常妊娠不但能检测到HGG,而且B超可见孕囊。生化妊娠虽然血HCG大于25 U/L或者尿中HCG检查阳性,但超声下检查不到孕囊,妊娠已经终止。正是由于生化妊娠的这些特点,又被称为亚临床流产、亚临床早期胚胎丢失。 这个过程非常短(孕后5~6周内),很多妈妈都还没察觉到自己怀孕了,往往会把生化妊娠误当成一场迟到的月经。 不过,生化妊娠对子宫内膜的创伤很小,所以有过一次规律月经,第二个月就可以试孕。而反复多次的生化妊娠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查找原因。 二、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是指没有主观意愿及操作,胎儿自行从阴道排出,是病理现象,即自然流产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非人为流产。大多数是与胚胎染色体缺陷有关。因为胎儿的问题,或是小部分母亲的原因,不能让孩子在子宫里继续呆着,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物质,比方说前列腺素,催产素等等。这些物质促进子宫收缩,排出胚胎以及子宫的内膜。这就是最朴素的流产的全过程。 自然流产后何时可以备孕: 一般来说早期自然流产后需休息3个月,如果月经比较规律、不良体质因素得以纠正、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后,即可再次怀孕;而对于晚期自然流产的女性,应该检查宫颈机能,如果是宫颈机能不全,可以考虑再次妊娠时在12-14周行宫颈环扎。 三、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三次以及三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复发性流产大多为早期流产,少数为晚期流产。虽然复发性流产的定义为连续三次或三次以上,但是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两次流产,就应该引起重视,并且给予评估,因为其再次流产的风险与三次很相近。应该行复发性流产的系统检查,比如: 1、遗传因素:双方染色体情况; 2、内分泌因素:包括女方排卵情况,卵巢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等; 3、感染因素:有无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无风疹病毒、弓形体、疱疹病毒感染等; 4、免疫因素:比如封闭抗体、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查等。 5、男方因素:精子活动率、液化时间、酸碱度、DNA碎片率等。 复发性流产该如何调养: 流产后一个月不要性生活,可以口服抗生素消炎。一个月后复查彩超,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注意补充营养,应进食鸡蛋、牛奶、排骨、鸡、鱼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禁忌用冷水洗漱。应格外注意卫生,勤换洗内衣、内裤每日清洗外阴,经常更换、消毒卫生纸,血未净者绝对禁止灌洗阴道、同房及坐浴,以免引起上行性感染。建议检查相应指标如无异常休息3~6个月可以做怀孕计划。
新春佳节来临,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对于备孕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好时机,春意盎然,心情舒畅,可使精子和卵子同时达到更佳的状态。如果,你正在备孕或是想要备孕,那么,这篇文章,你值得拥有! 01、孕前检查,优生优育 孕前检查是很多人忽视的一项保健项目。很多人认为有产检就可以了,要什么孕前检查?但事实上,孕前检查对防治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女性,男性也需要。 通过孕前检查,评估生育能力,医生不仅能够针对性指导备孕,有效降低自然流产率和缺陷新生儿出生率,还能够及时发现一些影响生育力的疾病并进行对症治疗,治好疾病后再针对性备孕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建议夫妻双方在怀孕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遗传学检测,以减少遗传性疾病的风险。 02、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备孕女性来说,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饮食规律健康。特别是饮食习惯,比如应多吃富含钙和铁的食物,以免在怀孕后,发生钙和铁的缺乏;注意高糖食物的摄入,过量食用高糖食物,容易引起糖代谢紊乱,甚至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春节期间,要抵制腌制食品诱惑。譬如腊肠、腊鸭、腊鱼等腌制食品含大量亚硝酸盐、苯丙芘等,对身体很不利。记得尽量避免食用过多。 03、叶酸不要忘 补充叶酸是必需的,因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每日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当然要从计划怀孕前3个月开始吃更好,这样体内叶酸水平到怀孕后会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胎儿器官发育,怀孕3个月后,因为胎儿叶酸需求量增多,就可以补充含0.8mg叶酸的孕妇维生素。 有人问:我吃了很长时间叶酸了,还没怀孕了,叶酸还能继续吃吗?大家放心,可以继续补充叶酸一直到怀孕,但是得给这些朋友提个醒,正常备孕一年还未孕,要及时来生殖科检查不孕原因啊。 04、体重适当 备孕的小夫妻要一起戒烟、戒酒及咖啡、可乐等软饮料,尽量不要熬夜,规律生活作息时间。如果女方体重太重的话一定要减肥,怎么算肥胖呢?就是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如果大于24就属于肥胖了。 减肥不仅仅是为了美,更是为了自己身体的健康,更有利于怀孕。很多肥胖的患者都是好几年不怀孕,下定决心,持之以恒的减肥了,就不去纠结怀孕的事了,一段时间后就自然怀孕啦。 05、找准时机 抓住妻子的排卵期,掐准时间“进入”,让你们的备孕之路事半功倍! 自测排卵期: 1、如果月经周期一直很规律,一般来说,排卵期是在下一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左右。如果情人节这天刚好是排卵期,那就要先祝福你们啦,如果不是也不要气馁,这么甜蜜的日子,开开心心一起庆祝一番,也是一次增进感情的大好时机。当然,如果刚好处于经期,要严禁同房的哦。 2、如果月经周期不是很正常,可测量基础体温来确定:每天清晨醒来时先不要起床,用体温计测量体温,一般在排卵期前后体温会出现一个小波动,下降再上升,波动范围在0.3"C以上,此时就是排卵期了。 3、想要快速怀上宝宝,监测排卵是个好办法!从本次月经开始到下次月经的第一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排卵通常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但是不同的人的月经周期会有所差别,同一个人每个月的月经周期也有着细微的变化,相比较掐点同房,监测排卵可以更加准确的知道排卵时间,还能了解卵泡、卵子发育情况,大大增加受孕几率。 要让受孕发生,你就需要在排卵的24小时内进行性生活。 因此建议在排卵日之前每隔一天就进行性生活,特别是排卵的前一个星期,这样的话就能保证在你的每个生理受孕时期都能够进行性生活,而且还能保持丈夫精子的活率,因为过于频繁的性交会导致精子的数量减少。 所以,把握好最佳时间,可以适当提高同房的频率。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放松心态、放松心态、放松心态!春节期间,双方父母难免“催生”,要学会减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轻松受孕就是,有时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心态平和,心情愉悦不仅容易怀孕,且对健康的胎儿发育也尤为重要。 祝大家新春佳节,一击即中!!!
01、孕妇为什么容易情绪不好? 在很多人眼里,怀孕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孰不知,不少孕妇在孕期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暴躁,敏感,易发怒等,更有甚者患上抑郁症。其实,孕妇情绪不稳定是个正常现象,只要我们积极应对,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孕妇不仅需要生理上多加呵护,心理上同样需要细心呵护。 整个孕期,由妊娠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和生活角色的转换会使准妈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怀孕的不同阶段,心理压力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孕早期:担心流产;意外妊娠,没调整好心态,没有做母亲的心理准备;早孕反应带来的疲劳;与工作的矛盾,怕影响工作、职位 孕中期:担心胎儿健康;孕期各种并发症带来的烦恼;夫妻生活上的冷淡 孕晚期:担心分娩过程有意外、怕痛;宝宝出生后的养育问题;与家人(主要是长辈)在坐月子、孩子喂养方面的观念冲突 造成准妈妈心理压力的原因,除了上述社会环境因素 以外,生理上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孕期,准妈妈体内的雌激素会出现明显变化,而雌激素的高低对女性的情绪有很大影响:当雌激素降低时,女性的情绪就容易波动、不安、低落。孕期雌激素的大起大落,导致准妈妈很容易产生各种异常心理表现,她们常常会为一点小事而感到委屈,甚至伤心落泪。有时候,家人会觉得怀孕后女性会变得比较“作”,就是这个原因。 02、孕期心情不好对胎宝宝的危害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准妈妈经常哭泣或情绪低落,在孕早期可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容易引发胎儿畸形的风险;在孕中、晚期易引起宫内缺氧,胎儿心率增快或减慢,胎动出现异常,甚至还会造成胎儿停止发育。 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 在孕早期,如果准妈妈一直焦虑、烦躁或情绪低落而哭泣,可能会导致神经内分泌严重紊乱,从而增加发生流产、胎盘早剥的情况;在孕中晚期,可能引发母体血液循环不畅、缺氧等一系列变化,长时间情绪波动太大,还容易出现早产。 影响宝宝日后成长发育: 准妈妈在孕期的情绪变化,胎宝宝在肚子里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期处于情绪焦虑的母体中的胎宝宝,出生后容易躁动不安、好哭闹、睡眠不好、消化功能紊乱、适应能力也会较差。 所以,准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调节自身的情绪,为宝宝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03、孕妇的自我调节 (1) 装扮自己:不要因为体态变形而忽视打扮。漂亮的装扮会带来好的心情,也会给丈夫好的感觉。 (2) 多想怀孕的好处:认识到怀孕是美好的、是自豪的,将要做妈妈了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事情。 (3) 增加适合孕妇的几种运动:如散步、做保健操、听音乐、保持适量的工作。 (4) 多交流:与丈夫、家人、朋友交流,说出自己的担忧和困惑,最好能有机会与有过妊娠经历的朋友或其他孕妇交流。 (5) 了解孕产知识,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增强自己能够养育好孩子的信心,缓解对孩子出生后教养问题的忧虑。 (6) 选择快乐:多看看喜剧,小品,漫画笑话,找出生活中的笑料,分享开心故事。 (7) 适度表达情绪:非常气愤时也不要过度压抑,应该适度表达内心的感受,找好友倾诉或者写情绪日记。 (8) 换个角度看问题:男士与女性的脑部结构不一样,思维角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04、准爸爸们该怎么做? (1) 多花时间陪陪妻子,聊聊育儿的话题:说一些开心的事情,讲讲以后生了孩子可以一家三口出去旅游,或者想象带孩子温馨的场景。 (2) 注意妻子的饮食:查询哪些食物孕妇不宜吃。 (3) 陪妻子一起去买母婴用品:虽然准爸爸可能不是很懂这些,但能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或者周末的时候,陪着妻子出去散散心,为小宝宝准备一点用品,妻子肯定是很开心的。 (4) 尽可能的制造浪漫氛围,营造宽松的孕育环境:买些星空投影灯,晚上一起躺在床上,听着音乐,思考未来。或者一起做个照片墙,记录生活的美好时刻。 (5) 多做家务:孕妇在孕早期的时候比较敏感,这时候尽量不要去厨房,因为油烟机会分泌有毒物质,对于胎儿不好。孕中期的时候不能拖地了,容易滑倒。孕后期不要提重物,容易造成宫缩。准爸爸就应该主动承担起家务活。 (6) 与准妈妈一起写孕期日记,记录孕期生活的点滴。 (7) 与准妈妈一起学习孕育知识,参加一些孕妇沙龙,准爸妈的讲座。减少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慌和忧虑。也更清楚的明白孕妇情绪的来源,找到缓解情绪的办法。 孕育是一场最美的旅行,这对准爸爸准妈妈们来说都是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做好孕期的情绪管理和疏导,积极乐观的相互沟通,走好这段旅程的每一步。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家人永远是你最温暖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