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癌种科普信息:高危对象、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高危对象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注: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筛查建议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预防建议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高危对象1.未生育,或≥35岁初产妇;2.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岁的妇女;3.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4.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5.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6.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注: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一级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筛查建议1.一般妇女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临床体检:20-29岁每三年一次,30岁以后每年一次;X线检查:35岁,拍摄基础乳腺片;隔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钼靶);>40岁,每1~2年一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查1次。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一次乳腺超声检查。2.乳腺癌高危人群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预防建议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高危对象1.有多个性伴侣2.性生活过早3.HPV感染4.免疫功能低下5.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筛查建议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1.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2.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3.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4.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5.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预防建议1.接种HPV疫苗;2.不吸烟或戒烟;3.安全与健康性行为;4.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5.增强体质。高危对象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1.吸烟≥20年包,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被动吸烟者;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注: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筛查建议1.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LD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2.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3.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注:LDCT:低剂量螺旋CT预防建议1.不吸烟或戒烟;2.对于有职业最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3.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4.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高危对象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1.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2.有肝癌家族史者;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4.药物性肝损患者。筛查建议1.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2.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预防建议1.接种乙肝疫苗;2.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3.戒酒或减少饮酒;4.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5.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高危对象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1.60岁以上人群;2.中重度萎缩性胃炎;3.慢性胃溃疡;4.胃息肉;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10.恶性贫血者筛查建议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预防建议1.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2.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4.戒烟;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高危对象1.年龄>50岁的男性;2.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3.年龄>40岁且基线PSA>1μg/L的男性;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筛查建议1.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2.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3.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4.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预防建议1.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2.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3.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4.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5.建议适度体育运动。高危对象1.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2.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3.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4.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5.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6.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7.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筛查建议1.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2.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3.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一次。4.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预防建议1.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2.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3.合理疏导情绪不良。高危对象1.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2.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3.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筛查建议1.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2.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3.上述临床体检包括以下项目: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③血常规。预防建议1.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2.健康生活,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3.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4.合理疏导情绪不良。高危对象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3.有食管癌家族史;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筛查建议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预防建议1.不吸烟或戒烟;2.少量饮酒或不饮酒;3.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4.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高危对象具备下述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肤癌高危对象:1.经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2.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3.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4.曾患有皮肤癌;5.持续增大或近期生长明显的胎记;6.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筛查建议临床体检,每年一次。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预防建议1.定期皮肤自查(以尺比对,拍照备用);2.户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3.足趾或皮肤色斑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4.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高危对象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1.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2.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3.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4.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5.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6.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筛查建议1.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2.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预防建议1.戒烟、控酒;2.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3.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4.提倡户外有氧活动;5.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高危对象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2.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3.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4.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5.胆囊腺肌症患者;6.慢性伤寒感染人群;7.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8.炎症性肠病人群;9.合并糖尿病人群。筛查建议1.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2.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预防建议1.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小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2.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高危对象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1.头痛,常常清晨发作,较剧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2.喷射状呕吐;3.视力模糊,视觉障碍;4.精神异常,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5.单侧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6.幻嗅;7.偏瘫或踉跄、醉酒步态;8.耳鸣、耳聋,多在打电话时,一耳听到,另一耳听不到;9.巨人症;10.幼儿发育停止。筛查建议重视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需要到神经科或相关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等)进一步检查。预防建议1.健康生活,避免熬夜;2.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3.合理饮食。以上是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肤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脑部肿瘤等14个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权威科普信息,希望每一个人更够重视健康,科学合理的做好早期筛查!文章来源于:医世象,微信公众号:肿瘤
癌患者家属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可以起很大的作用,这主要出于下面的原因:家属可以要求病人改变对疾病的看法,要求他接受自我想象力,要求他运动,引导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帮助他建立自信心,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因此,我们鼓励家属与患者经常地进行思想与感情的沟通。 一、与患者相互沟通,共度难关 一听说自己的亲人身患癌症,你可能孕育着各式各样的情绪:焦急、痛苦、害怕等。不管怎样感受,你迎须承认这个现实,力求找出对你所钟爱的人最有利的态度,与病人互相坦诚沟通。病人渴望表达他的内心感受,你和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准备好聆听,即使你非常不愿意听,也要勉强自己做到。病人知擅自己患有癌症后,可能悲伤得不能自制,为自己不久于人世而悲痛。家属应当知道,这种悲伤与难过是很正常的反应,家人一定要表现出和病人共度难关的意愿。除非病人要求独处,尽量地陪伴他,抚慰他,尽量和他贴近。 二、聆听倾诉,反应要适当 当病人在情绪上异常混乱时,家属一般都会急迫地想帮助他。如果是这样的话,最好是问一下病人:“有什么事想让我做吗?”然后仔细聆听。这个时候最容易引起误会,应设法听清病人要求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有时病人在自我怜悯。他可能会说:“别管我,反正我已经是这样了”等,由于他带有情绪,又讲得含糊不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问他:“你真的希望我不管你?”或“我还没有明白你的意思,你让我走还是留在你身边?”这样做,你可以确切地肯定你是否真正地理解了他的意图,病人也会知道你对他的要求,是否真正地理解。有时你会听到不可能做到的要求,有时病人淤积的情绪会爆发出来,你也不必一味地忍受,你可以试着讲这种话:“到了这种地步,我也明白你一定觉得难过,非常气恼,你情绪不好的严重程度,我到现在才知道,不过你这样待人,我可真的吃不消了。”这样说,表明你接受了病人的感觉,他会觉得你理解他的表现,同时也坦诚地表达了你自己的感受。至于对于那些无法做到的要求,要注意尽力维护你自己的心灵不受损伤。对于无道理的要求,你可以只道出你的能力极限,“要我做什么都行,你说的我正好做不来,请你再说一点别的事,看看我能否办到。”这样说,表明你依然爱看病人,又明确指出了你能做到和愿意去做的能力极限。 有的病人要求的内容,可能会让家属牺牲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到,这往往也可以通过小心的沟通,于双方充分明白病人的要求内容后获得解决。癌症病人一般是十分清醒与通情达理的。须记住的一点是:和病人相处,你是倾听者,切不可因为你自己的焦急而抢着表达。病人在病中本来就充满着许多追亿和自省,有时候相对无言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你相对无言而处之泰然,就毋需强迫自己谈话。只有当真有话说时再倾心相对,要允许对方和你有不同的感受,并让对方有真诚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又允许他自己沉默。 三、鼓励病人树立责任感,积极参与康复 家属在尽量支持病人、爱护病人的同时,应积极让病人对其自身的健康负责任,让他能主动地参与自己的康复活动。因此,在照顾病人时,要把他看成是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而不将他看成毫无自救能力的人。为此,我们的建议是: 1.对病人不能事事代劳 “一切包办”看起来似乎“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其实促使他更加萎弱以及令其有“无力感”。病人需要对自己身心健康负起责任来。事实上,再也没有比剥夺病人这种需要更容易摧毁他了。许多病人可能主诉疼痛、乏力,以前能轻易做的事可能做不来了,这时家人可能会尽量地设法帮助他,替他做这做那,包括病人想到的和未曾想到的,甚至连病人能做的也全部揽下来,实质上这种帮助方式正好孤立了病人,解除了他与疾病作斗争的最基本武器。有时候,为了不给病人增加心事,不告诉他家中所发生的一切。这样做并不好,病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需要加强参与,不可将他孤立起来。当然可以多一点“报喜不报忧”。来一些征求他看法的决策等,这样他的求生欲望便可更高涨。 2.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恢复健康,主张病人“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再次强调的是,在鼓励病人去做力所能及之事的同时,对于他不依靠别人的生活自理行动,要予以爱护、支持和鼓励,不要只在他身体虚弱时才这样对待他。如果对病人所有的关心爱护是出于他身体的虚弱,那么,疾病就会成为他的支柱,造成他的颓废,从而就不能激励他恢复健康。 下面这些建议,或许可指导你如何适当地帮助一个癌症病人: 1.鼓励病人自己照顾自己。病人应该被允许自己料理一些事情,家属应该鼓励病人坚强的表现。比如称赞病人:“你能自己于,真了不起”,或者说:“家庭活动你也能参加了,真好!”等等。 2.病人的身体看上去较好时,要及时告诉他,让他知道你也为他高兴。如:“你今天脸色好多了”,“医生说你的化验正常”等。 3.和病人一起从事一些与治疗无关的活动,让他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同时让他觉得他有能力从事治疗以外的活动,从而增强活下去的信心。 4.病情好转时,也要常常有人陪伴。喜欢别人的关怀是人的天性,即使他的病情好转,关怀与支持仍须继续下去。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限制精制糖摄入。总体原则应做到清洁、清淡、不油腻,食谱丰富多样,富含高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达到营养全面的标准。化疗期间应适度饮水,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吃生冷食物,应当戒酒。
我们患者朋友熟悉的“骨针”,医学术语是双磷酸盐类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转移及骨相关不良事件。当发生骨转移时,癌细胞侵蚀正常骨组织,导致破骨细胞活化,骨质溶解破坏,严重者导致疼痛,甚至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骨针”的作用就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化,减轻癌细胞导致的骨质破坏,促进骨质的修复,避免发生骨折,骨放疗等骨相关不良事件。但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也有副作用,常见的有:发热、寒战、暂时性骨痛、全身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过敏、皮疹、肾功能异常、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应用骨针期间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每次用药之前需要检测肾功能及血离子,肾功和离子正常才能用药;应避免一切有创性牙科操作,因为在用骨针期间的牙科操作会导致下颌骨坏死。如必须接受拔牙或根管治疗等牙科操作,必须停用骨针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并需告知主治医生且争得主治医生同意才能进行处理,应用骨针后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都应要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
化疗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人体正常细胞,尤其是对人体最重要的骨髓细胞,导致白细胞降低,容易引发感染、发热,还会影响下一疗程的化疗。在传统的化疗模式,通常我们都是发现了白细胞下降,再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成熟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入血,避免持久的白细胞下降导致对患者的伤害。那么有没有办法在化疗的初期就采取措施来预防化疗导致的白细胞下降呢?聚乙二醇包裹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也就是我们说的“长效升白针”就可以在化疗后24至48小时持续的刺激骨髓的粒细胞分化成熟,释放入血,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降低感染风险,是对化疗剂量和强度的重要保障。预防性应用长效升白针可以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保证化疗的周期和节奏。也是保证化疗疗效和化疗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许多医生一直在作着不懈努力,以便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疗效。然而,尽管如此乳腺癌的疗效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在诊断为乳腺癌后,与癌有关的其他忧虑也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困扰着患者和他们的家庭,乳腺癌对患者精神上的和身体上的巨大创伤,可能远远超过了疾病本身。此文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给患者以较多帮助与指导,使她们恢复精神愉快与心境宁静。1、及时调整心态继续原来的生活通常病人从发现肿块,怀疑是乳腺癌,到切除乳房只有几天时间,几乎没有时间自我调整心态。因此,当麻醉过后醒来时,就像做了一场梦,然而,这毕竟是事实。几天后,获悉还必须进行后续的放、化疗,可能使你再次意志沮丧,情绪低落。显然,你需要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学习患病后的生活,了解可能的后果。甚至过了好几周以后,你的情绪仍忽高忽低不稳定,有时钻牛角尖了“为什么是我得病?”从而不时感到绝望,这也是正常的。要允许自己表白你的悲痛及愤怒。当你的心情如此不好时,你甚至可以大哭一场而不必强迫自己抑制流泪,一定不要把不愉快的事闷在肚里。 一般情况下,伤口愈合结痂后就允许沐浴,它有利于恢复健康。沐浴的水温不要超过37℃~38℃。肥皂或类似肥皂的东西会刺激皮肤,尤其是伤疤上及腋窝下的皮肤更为敏感,所以少用或不用为佳。 若经历一阶段放疗后,在皮肤有渗出等湿性反应时,要避免因沐浴污染创面。乳房全部切除后,你会因此而感到自己残缺不全,心灵上蒙受刺激。手术这个事实已不能改变,但可通过做一些事情,恢复你的自信心。譬如精心地美化自己的外表,可使人精神焕发,其中佩戴珠宝饰物是美化的一部分。选择好满意的乳房假体可大大地增添你的自信心,这在康复过程中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得病后,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同时重新协调与周围,尤其是与家庭、朋友的关系。可以参加一些如抗癌乐园等自助组织,根据你的需要及你个人的情况,获取建议、信息等。 得乳癌后,还能继续干原来的工作吗?这主要取决于工作强度,要量力而行,可能的话,换一个不太紧张的工作。请记住,美好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及时开始并始终坚持术后康复锻炼。2、术后继续治疗问题手术不可能绝对肯定地彻底清除癌细胞,所以还应积极地进行术后继续治疗,至于要采取哪些治疗方式以及其中的利弊关系,应请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来帮助决定你的治疗方案。 放疗 现代医学知识提出,对于切除乳房肿块的妇女,为消灭可能残留在胸壁、淋巴结的癌细胞,需要术后进行放射治疗。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会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做到单独选择射线种类、射线的剂量以及放射面积等。为不使皮肤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放射部位不要冲洗。必要时,可在主管的放疗医生的指导下,小心地在皮肤上涂些药粉。为了保护放疗区的皮肤,贴身应穿柔软的棉质T 恤衫或短袖的汗衫。若接缝处摩擦皮肤,可将它们翻过来穿。 化疗 乳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大约有十几种。这些药物注入身体后,能向身上各处的肿瘤细胞进攻,但是目前尚无只杀癌细胞不杀正常细胞的化疗药,所以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也破坏正常身体组织,尤其是那些生长快的组织。例如: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损伤,导致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因此有出现感染和出血的风险;有的化疗药会使头发脱落;口腔黏膜和泌尿系统的黏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而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众所周知,尽管用同一种药,但每个人的反应差别很大,有的厉害,有的很轻,各人的耐药能力似乎部分取决于患者对治疗的态度。上述的化疗反应均是暂时的,况且现在已有很好的保护预防方法,一旦化疗结束后,血细胞的数量会恢复到正常值,大多数的不舒服感均消失,头发也会逐渐长出来,有的甚至比原来长得还好。内分泌治疗 总体来讲,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疾病,特别是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做内分泌治疗。世界范围的研究已证明,对有些妇女,内分泌治疗有着优于或等于化疗的疗效,而不良反应比化疗好受得多,像最常用的抗雌激素药三苯氧胺(他莫昔芬),许多患者服此药后,副作用很轻。但是务必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乳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都有好处,有些患者服用可能会有坏处。所以这里需要给予忠告:一定要请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来确定治疗方案。辅助用药和饮食指南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没有找到能保证治愈癌症的药物。疗效的好 坏主要取决于发现得早晚,治疗是否及时和科学,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如期完成应该接受的正规治疗,同时尽快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维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营养是头等重要的事情。易消化、高蛋白及热量分配平衡的饮食,保障了人们身体健康。患者应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奶制品以及易消化的各种肉类。对含有大量的糖、脂肪的食品尽量少吃,少饮咖啡、红茶和含酒精的饮料。虽然尚未证明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加快乳腺癌病情的发展,但无论如何,平衡的饮食对你提高体质有好处。 在工作中,我们遇到许多乳癌患者,得以了解她们对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想要了解的各种问题,深知她们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对乳癌患者有所帮助,也衷心地希望患者千万不要被术后问题和不利影响搞得灰心丧气,而应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正规的治疗,尽量做些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并使自己成为一个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乳腺癌与生育内分泌~得了乳腺癌,还能要孩子吗?怀孕生子对于大部分女性及家庭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对于肿瘤患者,在肿瘤治疗后能否像正常人一样怀孕生子,是目前医学界及患者都颇为关注的事情。乳腺癌有其他肿瘤不具有的一些特点,即乳腺癌治疗效果比较好,大多数患者在肿瘤治疗后长期健康生存。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及越来越多女性推迟首次妊娠的年龄和乳腺癌发病的年轻化,越来越多有生育要求的乳腺癌患者最关心的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怀孕生子对我的健康有影响吗?第二,乳腺癌需要接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这会影响我怀孕和孩子的健康吗?传统观念认为,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与女性激素水平异常(特别是雌激素的异常)有关。很多患者的肿瘤情况受体内激素水平的调控,而怀孕必将扰乱体内正常的激素水平。妊娠期间,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会明显升高,可能会刺激雌激素敏感型癌细胞增殖,促进肿瘤复发,这也是导致很多乳腺癌患者治疗后不敢生孩子的主要原因。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提示乳腺癌治疗后怀孕会增加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和对怀孕生育的孩子存在健康的隐患,甚至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认为妊娠对预后有改善作用。肿瘤权威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先后两次报道了长期观察随访的结果:不管是雌激素受体阳性还是阴性,怀孕均不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对于雌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怀孕可以改善他们的总生存率。因此,该研究者呼吁乳腺癌患者只要接受正规综合治疗,妊娠是安全可行的,只要患者有生育需求和意愿,均应给予鼓励。2018年美国《癌症》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乳腺癌患者在放化疗治疗结束后1年内妊娠患者与无癌女性相比,早产风险增加,但是1年后怀孕患者与正常无癌妇女相比,早产风险无明显差异。但对这些胎儿的长期随访缺乏报道,因此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提示乳腺癌治疗后怀孕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也没有明确的证据提示乳腺癌治疗后怀孕生育的孩子会有健康隐患。但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乳腺癌患者,我们的建议是:1.乳腺癌术后生育建议人群为中早期复发风险低的中早期乳腺癌患者(0期、I期、II期),对于III期以上甚至已经晚期转移的患者,术后的生存期不稳定,不建议怀孕。2.对于接受了乳放化疗等治疗的患者,建议2~3年后再怀孕,这主要是因为乳腺癌治疗结束最初2~3年内复发风险相对比较高,但是对于导管原位癌等不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妊娠时间可以酌情提前。3.服用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需要至少停药3~6个月后怀孕。4.为避免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化疗刚结束后或者在靶向治疗期间或者靶向治疗结束后6个月之内不建议怀孕。5.对于携带BRCA1/2突变的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不建议妊娠。6.最重要的一条,建议乳腺癌患者在备孕前至乳腺专科和妇科医生那里咨询评估病情及卵巢功能状态后再进行妊娠。保护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力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全身治疗,治疗方式除了手术外,还有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特别是化疗,化疗对于乳腺癌来说是非常重要、有效的方案之一,但有些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如蒽环类、铂类,特别是烷化剂对卵巢有一定的毒性,会影响卵泡的生长,导致月经紊乱、性功能障碍、闭经甚至不孕。曾经有这样一位患者,在乳腺癌治疗前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生孩子,等乳腺癌治疗结束几年后,觉得自己病情稳定,准备要怀孕时,却发现自己卵巢功能已经不好,月经迟迟无法恢复,很难再受孕。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前,我们必须考虑到患者的生育意愿,根据不同患者不同个体情况,联合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妇产科医生、生殖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生育咨询并尽早制定合理的方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合理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目前医学上主要有三种方法来保存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功能。1.第一种是卵子(医学上称卵母细胞)或者胚胎的低温冻存。这是乳腺癌患者进行生育功能保护的首选方法,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辅助生殖技术,对于已婚患者,可以在B超引导下获取卵子,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冷冻保存,待患者度过乳腺癌治疗及高风险期后,可以通过胚胎移植进行妊娠。胚胎的低温保存是迄今为止成功率最高的,因而受到国际组织的推崇。而对于未婚女子,则可以在B超引导下获取成熟卵子,将卵子冻存,等待将来需要生育时再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卵母细胞或胚胎的冻存都涉及一个促排卵的过程,但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为避免对卵巢的过度刺激导致激素水平的明显变化,可采用改良的微刺激促排卵方案,即使用来曲唑结合促性腺素,来曲唑可以降低血清雌激素水平,同时将颗粒细胞中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既能避免过度刺激卵巢引起内分泌紊乱影响乳腺癌病情,又不会影响获卵率和受精率。2.第二种方法就是卵巢组织的低温冻存。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是目前新开展的一项低温冷冻技术,通过腹腔镜获取部分卵巢皮质或者整个卵巢并冷冻保存,需要时再将其解冻,进行原位或异位移植,可以一次保留大量原始卵泡。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不需要进行卵巢的促排卵刺激。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早期乳腺癌是否容易转移至卵巢,但有学者认为,该项技术理论上仍存在潜在的卵巢组织可能存在乳腺癌转移时癌细胞再引入的可能,因此不建议携带有BRCA1和BRCA2突变基因的患者应用该方法。目前国际上已有开展该项方法成功生育的案例,但大部分医院仍处于试验阶段,不过该方法对青春期前女孩的生育力保存是最优的选择。3.第三种方法就是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具有较强的性腺抑制作用。它能够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现性轴,抑制卵巢组织产生雌孕激素,从而阻止卵巢内原始卵泡发育。使用方法就是每28天皮下注射一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皮针”。化疗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生长增殖比较活跃的细胞(除了肿瘤细胞外,也包括一些正常生长活跃的细胞,如血液中的白细胞、头皮的生发层细胞),对于生长缓慢的细胞影响较小。使用GnRHa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生长中的卵泡也能受到化疗药物的损伤,但是如果在化疗前将所有的卵泡细胞抑制于原始卵泡的阶段,就可以逃避化疗药物的伤害。待化疗结束后,这些原始卵泡逐渐恢复并继续发育为成熟卵泡,为受精怀孕作准备。目前已有研究证明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同时给予GnRHa可以保护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功能,尽早恢复患者月经功能,提高生育的机会。更年期激素替代与乳腺癌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烦躁易怒、失眠出汗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精神异常或性格改变等,严重影响这一阶段女性的生活质量。给予小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类的症状。但是,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药物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增加与患者本身的个体情况、激素药物的类型及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也是相关的。对于一部分患者,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对乳腺癌的风险可能低于肥胖对乳腺癌风险的影响。2019年最新发表于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来自英国牛津大学代表的国际乳腺癌内分泌因素研究协作组的研究报告显示:除了阴道雌激素外,各种类型的绝经期激素替代与从未使用相比,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都有所增加,且雌激素+孕激素与仅用雌激素相比,风险也有所增加。5年绝经期激素疗法,如果使用雌激素+每天孕激素制剂,可使50~69岁乳腺癌发病风险大约增加1/50,使用雌激素+间歇性孕激素制剂风险增加1/70,而仅使用雌激素制剂风险仅增加1/200。不过这些研究都是针对国外发达国家女性的研究。也有研究报道显示,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所致的乳腺癌风险远远低于女性本身绝经后由于肥胖带来的乳腺癌风险。因此,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也不需要因噎废食,只要做到以下几点,既可以安心度过更年期,又能保护乳房的安全。首先,在进行激素替代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乳腺体检,排除潜在的恶性病变或有恶变风险的乳腺疾病。全面的体检包括乳腺全科医生病史询问、详细的体格检查及一些辅助检查包括乳腺B超、乳腺钼靶检查甚至有些患者还需要进行乳腺磁共振的检查。病史上对于携带有有遗传基因突变、既往有恶性病变病史的患者不推荐激素替代治疗。体检B超或钼靶、磁共振发现的一些较小的良性结节(如乳腺囊肿、小的纤维腺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定期随访观察,但是对于生长较快的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甚至可疑的恶性钙化灶则需要进一步通过穿刺、手术等切除病灶,病理明确诊断。良性疾病手术后一般也可以继续激素替代治疗,乳腺癌、不典型增生则一般不推荐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其次就是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期间别忘记做定期的乳房体检。每3~6个月做一次乳腺B超的检查,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的检查,如果发现可疑病变必要时给予活检。最后就是激素替代的女性要注意个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至少20~30分钟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非常重要。同时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远离烟酒、低脂肪饮食,不要服用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文章来源于 医学界肿瘤频道,Oncology学术在线
患有乳腺癌的病人在最早发现时,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最初的怀疑诊断,到逐步相信诊断,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但是几乎所有的病人最终都会挺起胸膛、积极谋取手术治疗。然而有时医生反而不愿意尽早手术,建议在手术前先做化疗,让很多病人感到疑惑、焦急、甚至抵制。于是,一些病人就一边承担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一边承受内心的煎熬,期盼尽早手术。其实,如果你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目的与意义,你可能就不需要同时承受躯体和内心的双重煎熬,坦然面对,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化疗就叫作“新辅助化疗”,有时也叫“初始化疗”或“诱导化疗”。这种治疗方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些不能手术的病人经过化疗,使得乳腺肿瘤缩小,重新争取到根治性手术的机会。目前这一目的仍然是新辅助化疗最主要的目的,并且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最规范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的发展,保留乳房的手术得到肯定与欢迎,新辅助化疗的作用也随之得到扩展。有些病人初次诊断时乳腺肿块已经很大,这些患者即便能根治性切除,但也失去了保乳手术的机会;或者即使勉强行保乳手术,但是术后乳房的外形严重畸形,达不到美观效果。针对这些病人,如果手术前先做新辅助化疗,使得乳腺肿瘤显著缩小、甚至消失,这时病人就争取到保留乳房的机会。因此,目前新辅助化疗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为大肿块的病人争取保乳手术的成功率。当然,还有一些乳腺癌恶性度特别高,很快出现转移,甚至部分病人在术后恢复期就发现已经出现转移。这种病人手术治疗效果很差,化疗的全身控制是这些病人的首选,这些病人目前也成为新辅助化疗的获益人群。通过化疗先全身控制肿瘤,避免血行转移,等待全身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争取切除乳腺局部肿瘤,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新辅助化疗还有一个附带的作用,就是直观判断化疗疗效,指导术后化疗。手术前的病人化疗,由于肿瘤没有被切除,就可以通过测量肿瘤大小直观判断化疗方案对病人的疗效。手术后的化疗,由于没有肿瘤直观判断疗效,化疗药物和方案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直观疗效恰恰可以指导手术后化疗的选择。由于以上目的,我们对新辅助化疗有一些要求。首先就是严格掌握适用人群,并不是所有乳腺癌病人都适合新辅助化疗,这需要专科医生根据病人的疾病分期、生物特性、身体状态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慎重选择。其次,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要尽可能选择有效率高的化疗方案,甚至联合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最后,一旦开始新辅助化疗,就要戒急戒躁,因为化疗的疗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新辅助化疗的周期为4-6周期,甚至可以到8周期,当然如果治疗中发现没有疗效,就需要及时更改治疗方案。乳腺癌强调综合治疗,需要团队服务,这中间需要乳腺外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协作,需要医生、病人及其家属的通力合作。通过综合治疗,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已经明显高于多数其它肿瘤,但是仍然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能够彻底根治乳腺癌。
很多患者接受化疗后出院回家,仍然会有一段时间饮食不振、厌食反胃、甚至茶饭不思,恶心呕吐。这里提供您一些日常生活的注意点,帮助您顺利度过化疗后“反胃”的那几日。避免进食高脂、油腻或辛辣食物生姜(姜饼、姜啤)可以帮助减轻不适症状避免过量进食、过少进食,应当少量多餐,适当增加吃点心的次数睡前床边准备饼干,如果次日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感觉反胃不适,先吃些饼干再起床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保持窗户敞开(尤其是炒菜时)避免油烟味食物,清淡饮食、素食为主。
经常有参加体检者或非肿瘤专业的医生会有这样的疑问: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患癌吗?关于肿瘤标志物的几个问题,事实是这样的……几个实事1)肿瘤标志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恶性肿瘤的确诊依赖于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病理检查、肿块穿刺或标本切除活检等)或影像学综合诊断。单项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确诊癌症。标志物升高,可以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例如,PSA升高,除了前列腺癌外,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前列腺按摩和灌肠后,均可升高;AFP升高,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2)部分良性疾病和生理状态,特定肿瘤标志物也可以升高。3)并非每个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都会升高。4)正常范围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低变化没有多大意义。有些体检患者发现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增高,很是紧张,其实没有必要。5)不同医院、不同器材和不同试验试剂,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可能有一定偏差。6) 判断肿瘤放疗、化疗疗效的方法,主要是依据肿瘤体积、大小(CT、MRI、彩超等影像学)、病理学的变化,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只是评价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7)有肿瘤家族史、有血缘关系的家属,肿瘤标志物升高,要引起重视。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是指伴随肿瘤出现,在量上通常是增加抗原、酶、受体、激素或代谢产物形式的蛋白质、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及其相关产物等成分。这些成分是由肿瘤细胞产生和分泌,或是被释放的肿瘤细胞结构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存在于肿瘤细胞内,而且还经常释放至血清或其他体液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体内肿瘤的存在。从细胞水平分析,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膜表面、胞浆或胞核中,所以细胞内、外各种成分均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尤其是细胞膜上各种成分:包括膜上抗原、受体、酶与同工酶、糖蛋白、黏附因子、胞浆内所分泌的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抗原(TAA)、酶及转运蛋白和细胞核内有关的基因等。这些物质可以分泌物到循环血液和其他体液(胸水、腹水、痰液)或组织(癌性肿块)中,通过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和方法测定其表达的水平或含量,从而应用于临床,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监测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判断预后的监测指标。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 敏感性高;2) 特异性强;3) 肿瘤标志物与肿瘤转移、恶性程度有关,能协助肿瘤分期和预后判断;4) 肿瘤标志物浓度与肿瘤大小有关;5) 肿瘤标志物半衰期短,有效治疗后很快下降,较快反映治疗后的疗效,较快反映体内肿瘤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6) 存在于体液内中的标志物特别是血液中,易于检测。遗憾的是,至今发现的100多种肿瘤标志物,很少能满足上述要求。当前临床所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在鉴别特异性及敏感性方面,还没有任何一个能达到很理想的程度。(敏感性sensitivity,即肿瘤患者表达均为阳性,可理解为肿瘤患者均能筛查出来;特异性specificity,即健康人及良性疾病患者表达均为阴性,可理解为非肿瘤患者不被错筛选为肿瘤患者)。肺癌肿瘤标志物举例:标志物正常值灵敏度特异度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25ng/ml55%-90%85%-97%CYFRA21-12.1-3.6ng/ml19%-68%89-96%CEA(癌胚抗原)0-5 ng/ml18-55%54%LDH(乳酸脱氢酶)120-240U/LproGRP(前胃液素释放肽)>100pg/mlTPA(组织多肽抗原)>100U/L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1.5ng/ml不同种类标志物(23种)在临床中的应用标志物提示其他因素和注意事项△1CA242(糖蛋白类抗原242)在结直肠、胃、卵巢、子宫及肺癌,头颈部肿瘤等较特异和敏感。对胰腺癌和胆道肿瘤的诊断比CA199-9更特异。良性肝胆疾病也升高,但低于界值。良性消化道疾病中假阳性率低。与CEA结合诊断直肠癌敏感性提高35% .△2CA19-9(糖蛋白类抗原19-9)胰腺癌、胆管癌敏感标志物,联合AFP、CEA利于诊断胃肠道肿瘤。卵巢癌、淋巴瘤、胃癌、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有一定阳性率。胆结石、胆管炎、卵巢囊肿、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子宫内膜异位症。AFP阴性肝癌。个别消化道出血患者轻度升高。△3CA153(糖蛋白类抗原153)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均可升高。与CEA联合判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乳腺癌肝/骨转移、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转移性卵巢/结肠/肝/胆管/胰腺/支气管癌等。△4CA125(糖蛋白类抗原125)以浆液性卵巢癌为主。胰腺癌、乳腺癌、肝癌、肺癌、胃肠道恶性肿瘤、子宫癌均可增高。卵巢上皮/输卵管/子宫内膜/间皮细胞/宫颈腺癌。子宫内膜异位/胰腺炎/胆囊炎/行经期/肝炎/卵巢囊肿轻微升高。5CA72-4(糖蛋白类抗原72-4)乳腺、胃肠道和卵巢癌的标志物。黏液性卵巢癌升高明显。6MG7-Ag55%胃癌升高,假阳性5%轻度升高时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7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小细胞肺癌、成神经细胞瘤、APUD系统肿瘤均可升高。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也会升高。8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非小细胞肺癌/肺鳞癌/膀胱癌常用于疗效监测。结肠/胃癌轻度增高。非肿瘤疾病一般不升高。联合CEA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符合率可达78%9TPA(组织多肽抗原)用于膀胱、乳腺、肺、结直肠、宫颈、卵巢及肝胆癌的辅助诊断,反应肿瘤增殖状态。轻度升高时应动态观测,结合临床。10TPS(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反映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活性。与肿瘤容量指标CA153、CA125、CA199、CEA、PSA等联合,可反映肿瘤增殖活性及负荷。>160时应注意与容积指标相参照并动态观测,>250时应特别注意肿瘤与肝病等的鉴别诊断。△11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疾病最佳指标。大于10ug/ml时前列腺癌敏感性达99%,特异性47%。早期前列腺癌有增高早于临床症状出现6个月以上。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48小时内灌肠和前列腺按摩。前列腺癌骨转移PSA值会更高。△12f-PSA(游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PSA比值与癌可能性有反比关系。比值<0.1提示前列腺癌,>0.25提示增生。前列腺癌f-PSA/PSA比值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患者。13UBC膀胱癌、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常可升高升高时应检查泌尿系统。△14CEA(癌胚抗原)结直肠癌CEA升高与分期有关,术前血清水平与术后复发时间及生存期相关。乳腺、肺、胰腺、前列腺癌也可升高,脑膜瘤者脑脊液中100%升高。宫颈癌、小细胞及肺小细胞肺癌、甲状腺/ENT肿瘤、吸烟者。肺//乳腺/膀胱/卵巢癌CEA明显升高显示肿瘤浸润转移。恶性肿瘤胸腔积液。△15AFP(甲胎蛋白)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与hCG和TPS联合便于鉴别诊断。良性肝脏疾病瞬时升高。35%患者特别是小肝癌患者呈阴性或低浓度。△16Ferritin(铁蛋白)肺/乳腺癌。血液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沉着,肝炎等炎症。胃/肠/食管/鼻咽等癌若无转移少升高,转移胃/髓/肝/淋巴/脾后升高。△17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敏感性:滋养层恶性肿瘤100%、非精原性睾丸癌70%、精原细胞10%.乳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hCG阳性,AFP阴性;内胚窦瘤则hCG阴性、AFP阳性。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囊肿等。18β2-MG与浆细胞瘤数量Cheng正比,与骨髓瘤分期相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胆管、肝、胃、结直肠、肺、食管、膀胱癌、宫颈等实体瘤。肝脏病、肺炎、肝硬化、肾移植急性排斥、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升高。脑膜白血病的脑脊液中升高。19S100恶性黑色素瘤晚期升高明显,反映疗效和转归及预告复发转移。脑胶质瘤。急性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神经系统损伤和炎症升高。20SC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用于宫颈鳞癌、肺和头颈部鳞癌诊断、疗效和复发监测。食管、膀胱肿瘤。扁平上皮部位良性疾病。21EBV-IgA(EB病毒抗体IgA)反映EB病毒感染和致癌,辅助诊断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阳性时应注意检查鼻咽部等。22EBV-IgM(EB病毒抗体IgM)反映近期EB病毒感染和致癌性,辅助诊断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阳性性应注意检查鼻咽部等。△23HGH(人生长激素)垂体腺瘤/肺小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质瘤/胰腺内分泌肿瘤等。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带“△”即C12项目,肿瘤(Cancer)12项,为临床较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参考文献:八年制 肿瘤学 教材 第二版本文系胡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