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咽喉反流的症状表现复杂多变,包括间歇性发声困难、慢性清嗓、喉部黏液过多、咳嗽、鼻后滴液感(PND)、吞咽困难、味觉障碍、口臭及咽球感等。而这些也都间接成了咽炎的症状。 咽喉反流关系最密切的内镜下所见体征包括:杓状软骨部红斑,声带红斑及水肿,后连合肥大,杓部水肿。此外,对咽喉反流有诊断价值的还有喉后部的鹅卵石样变、杓状软骨间隆起、充血、肉芽肿、接触性溃疡、声门下狭窄、声门后狭窄、声带病变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咽炎症状中咽喉反流表现很重要的原因,这些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诊断咽喉反流也是比较重要的,这种咽炎的症状的多样性及非特异性,是十分需要来进行有效的检查的,因此检查咽喉反流的方法也十分的重要。 因此,我们现在知道咽喉反流并不是什么小毛病了,弄不好会引起咽炎,而患者不自知,长此以往,这就形成了咽炎的症状。进而还会转变成慢性咽炎。
GERD原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轻和重不一,一些病症较典型性,如胃烧心和恶心想吐,一些病症则非常容易搞混,无异型性,进而忽视了对该病的医治。大部分病人呈漫性发作全过程。其临床症状可分成四组,即:血压GERD病症,如恶心想吐,反胃酸;血液因为返流物刺激性食道造成的病症,如胃烧心,胸口痛,吞咽时胸痛;补充食道之外的刺激性病症,如咳嗽、喘气及扁桃体炎等病症;负重病发症病症。 1.胃烧心和反胃酸 是GERD最普遍的病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想吐和不用劲的状况下涌进口腔通称为恶心想吐,返流物中偶含小量食材,多偏酸或带苦涩味,这时称之为反胃酸。反胃酸常伴随胃烧心。胃烧心指胸骨后灼热感或不适感,常由肩胛骨下段向上伸延。经常在饭后1h出現,特别是在在过饱后。平躺、低头俯拾姿态或用劲屏息时加剧,可于睡熟时扰醒。 2.吞咽疼痛与吞咽艰难 发炎加剧或高并发食管溃疡时,可出現吞咽疼痛,多在摄取酸碱性或过烫食材时产生。一部分病人有吞咽艰难,呈间断性,进餐固态或液體食材均可产生,每产生在刚开始用餐时,呈胸骨后堵塞感,可能是因为食管痉挛或神经功能紊乱引发。一小部分病人产生食管狭窄时则呈持续性吞咽艰难,特发性加剧,对干食尤其显著。 3.胸骨后痛 经常出现坐落于胸骨后的灼烧样不适感或疼痛,比较严重时能为强烈刺疼,可向剑突下、肩骨区、颈部、耳朵及臂部放散,神似心绞痛。大部分病人由胃烧心发展趋势而成,但仍有一部分反流性食道炎病人无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尤应留意辨别。 4.别的 有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有阻塞感,但无真实的吞咽困难,称之为癔球症,是因为酸返流造成上食道扩约工作压力上升的原因。危重症反流性食管炎因返流物吸进,可造成 慢性咽炎、声带炎发哑、哮喘发作或吸入性肺炎。
胃食管反流病(GERD) 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 和Barrett 食管(BE) 三种类型。常见检查方法如下: 一、内镜检查 鉴于我国是胃癌、食管癌高发国家, 因此对拟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一般先行内镜检查, 特别是对症状发生频繁、程度严重、伴有报警征象或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胃镜有助于确定糜烂性食管炎以及有无合并症和并发症:如食管裂孔疝、食管炎性狭窄、食管癌等,同时有助于诊断及评估糜烂性食管炎的严重性。目前糜烂性食管炎的内镜下分级标准采用最多的仍是1994年制定的洛杉矶分类:A级:一条或一条以上黏膜破损,长度≤5 mm;B级: 一条或一条以上黏膜破损,长度>5 mm,无融合;C级:两条或两条以上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周径75%。BE约占GERD患者的10%~15%。发生Barrett化生的上皮,抗酸能力高于鳞状上皮,也不引起症状。内镜检查时如发现上皮呈微红色,自胃延伸至食管腔,即可疑及此症。当长度>3 cm时,称为长段Barrett,<3 cm时为短段Barrett。温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叶毅 二、X 线检查 传统的食管钡餐检查将胃食管影像学和动力学结合起来, 可显示有无黏膜病变、狭窄、食管裂孔疝等, 并能显示钡剂的胃食管反流, 因而对诊断有互补作用, 但敏感性较低。 三、24h食管pH 监测 即将一微探头固定在食管LES上方5 cm处,记录24小时的酸反流活动。24h食管pH 监测能详细显示酸反流、昼夜酸反流规律、酸反流与症状的关系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使治疗个体化,推荐在内镜检查和PPI 试验后仍不能确定反流时应用。检测指标包括:①总酸暴露时间:24小时总的、立位、卧位pH100分为重度GERD。无线pH监测技术(Brava胶囊)可以分析48-72小时的试管pH变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酸反流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四、多导腔内电阻抗(MII) 可以不借助胃酸来确认食管内食物团块的存在,它可以同时检测酸、弱酸或非酸反流。MII通常与测压或pH监测相结合。当结合测压时,多导腔内电阻抗测压法(MII-EM)能提供食管收缩及食物团块输送的信息。当结合pH监测时,24小时pH-多导腔内阻抗监测法(MII-pH)可以检测到不依赖pH改变的胃食管反流信息(包括酸和非酸反流)。通过MII-pH检测,可以明确反流的分布及清除;依据pH值的变化可简单区分酸与非酸反流;根据MII检测可区分反流物为液体、气体或混合反流。MII-pH已成为诊断和治疗GERD的“金标准”,可以指导药物选择、手术治疗、内镜下抗反流治疗。 五、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 根据食管HRM的导管和测压原理,分为21-36通道的水灌注HRM和测压通道高达33-36通道的固态HRM。此后又发展出了3D- HRM技术。HRM除帮助食管pH电极定位、术前评估食管功能和预测手术外,还能预测抗反流治疗的疗效和是否需长期维持治疗。因此,食管测压帮助评估食管功能,尤其是对治疗困难者。GERD行食管测压的主要阳性表现包括:①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下降、一过性LES松弛(TLESR)发生频繁、合并食管裂孔疝;②食管体部动力障碍等。
胃酸反流加重哮喘症状 根据国外的研究,哮喘患者中有50%~80%病因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其中有10%左右是胃食管反流病直接导致的。 也就是说这部分患者所谓的“哮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哮喘,而是胃食管反流的一种临床表现。 另外,一些患者可能恰好是过敏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两种病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只是其中的一个加重或激发因素,反流的酸水刺激气管会使哮喘变得严重。上述情况可称为反流性哮喘。 气管和食管是相通的。正常情况下,由于气管存在保护机制,吃进去的食物一般不会进入气管。但是在疾病状态下,像张先生的胃食管反流病,胃里的胃酸和食物就可通过食管反流至咽喉并进入气管,甚至肺部。 由于气管黏膜对这种酸性反流物毫无抵御能力,一旦接触会立即引起气管平滑肌的强烈痉挛和分泌物大量形成,导致严重的咳嗽、呼吸困难或哮喘发作,严重者由于喉痉挛甚至丧命。 反流性哮喘与普通哮喘可区分 一般来说,普通哮喘往往有致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且病情会随季节或环境的变化加重或减轻,发病主要是支气管痉挛所致,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肺部可闻及哮鸣音。 而反流性哮喘则往往找不到明显的致敏原,长年发病,没有季节分布,多在夜间发作,主要以喉部和大气管痉挛为主,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闻喉鸣,肺部哮鸣音多不明显。 哮喘患者如果伴有明显的反酸、胃灼热、嗳气等消化道症状,那么哮喘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可能性极大。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情绪变化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心理模式逐步引起重视。精神刺激、情绪波动,通过神经体液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可以诱发或引起消化道分泌和运动的异常。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反复,也有这方面因素的参与。做好情绪调整,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缓解症状,预防复发,意义重大。那么该如何调整情绪呢? 首先,要树立信心。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病程长,症状反复出现,治疗有一定难度,患者往往由最初的积极治疗到逐渐信心不足,到最后心灰意懒,放弃治疗。也有病人因短期疗效欠佳,频繁的更换主治医生,导致心烦气躁,焦虑不安,反而加重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充分认识疾病,尤其对自身疾病的轻重程度、发展趋势及预后要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遵守医嘱,规范治疗,按疗程服药。 其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平和心态,尽量避免过度、不良情绪刺激。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人总有七情六欲,难脱凡尘,关键是要理智的处理问题,控制好情绪。或过喜、过悲,或过怒、过恐,或郁郁寡欢、思虑不结,或寝食难安,试想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呢。当然每个人都有隐私,对于难以言喻的痛苦,难以对人倾诉的心结,适当更换环境、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也是很必要的。 最后,应加强与亲朋好友的情感交流,与医生的沟通。胃食管反流病病程长,期间难免病情反复,很多时候会出现焦虑、烦躁、信心不足,而此时亲人的抚慰与理解,医生的有效沟通,是患者坚持治疗、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持。
1.清淡低脂 反流多在饱食后、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应坚持清淡、低脂饮食,减少进食量,减少反流发作的次数。 2.忌辛辣刺激食物 食管反流患者胃肠容易受刺激,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加重胃酸反流。应少吃花椒、生姜、大蒜等食品。 3.少吃高脂食物 高脂食物会促进小肠粘膜释放胆囊收缩素,促进胆汁的分泌。所以食管反流患者应少吃高脂食物,如奶油、高点、肥肉、芝麻花生等富含油脂的坚果。少吃或不吃煎炸油炸食物。 4.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可以使胃泌素分泌增多,可以减轻食管反流的症状。应多吃瘦肉、牛奶、豆制品、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反流症状没有相关性。也就是说不反流不代表食管炎不严重,经常反流也不一定很严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当出现上腹部消化不良、胃酸反流等症状时,应积极治疗,死扛会更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