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像蝴蝶一样的小腺体,它默默地躲在喉结下方,守护着我们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健康,这个小腺体就是甲状腺。但有时候,甲状腺也会遭遇一些“误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桥本甲状腺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这个“误会”的神秘面纱。什么是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里有一支“警察部队”,叫做免疫系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我们不受外来病菌的侵害。但有时候,这些“警察”会误伤好人,把身体里的正常细胞当成敌人来攻击。在桥本甲状腺炎中,这些“警察”就错误地把甲状腺细胞当成了入侵者,不断发起攻击。桥本甲状腺炎的症状得了桥本甲状腺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些“信号”。最常见的就是甲状腺肿大,你会发现脖子前部变粗了,摸起来可能还硬硬的。除此之外,由于甲状腺受到损伤,它生产甲状腺激素的能力也会下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减的症状很多,比如感到疲劳、体重增加、便秘、怕冷、记忆力减退等。当然,也有少数患者在早期会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症状,如心悸、手抖、体重减轻等。桥本甲状腺炎的原因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首先,遗传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你的家族中有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那么你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其次,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长期的精神压力、碘摄入过量或不足、某些病毒感染等都可能触发疾病的发生。另外,肠道微生物的失调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病风险。如何应对桥本甲状腺炎?虽然桥本甲状腺炎不能根治,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症状、保护甲状腺功能。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非常重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减轻免疫系统对甲状腺的攻击。其次,合理饮食也很关键。适当限制碘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护甲状腺的健康。此外,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语桥本甲状腺炎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怕,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积极应对它,就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保护甲状腺功能。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桥本甲状腺炎这个“甲状腺的误会”。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了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哦!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做颈部彩超后大多会在自己的彩超报告单上看到结节后带着一串“字母+数字”,这其实是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DS)分级,最后的数值越高代表该结节恶性概率越高。比如根据最新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内推荐使用最新版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对结节进行评分。对应表格如下:由此可见3类以下的结节恶性可能性极低,可认为是良性结节。如果在报告上发现4a类以上的结节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甲状腺结节非常常见,甲状腺彩超是筛查甲状腺癌最简便有效且准确的方法,如果您的彩超报告上出现以下字眼,要警惕是甲状腺癌,您“集齐”的特征越多,风险越高,要记得进一步找专科医生检查评估。一、实性低回声结节二、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三、结节纵横比大于1四、沙砾样钙化/点状钙化/点状强回声/细小钙化五、丰富/杂乱血流信号六、可疑/不正常淋巴结
作为头颈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我被患者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颈部术后的各种不适感是否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愈合、身体康复,但颈部不适感却长期相伴,挥之不去,甚至引发焦虑、影响心情。这里开宗明义可以直接回答大家:颈部术后的各种不适感99%都是正常现象,99%的患者和你一样都在经历,99%的情况甚至不需要任何干预,请放99%的心。下面请大家对号入座:一、“医生我的脸怎么肿了”——颈部术后肿胀症状:颈部手术切口周围肿胀,下颌肿胀,面颊肿胀,肿到甚至出现左右不对称。成因:颈部术后组织炎症反应、水肿,手术范围越大越明显。部分做了大范围的侧颈淋巴结清扫患者还可能因为颈部淋巴回流受阻进一步加剧面颈部肿胀。应对措施: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肿胀自术后2-3天开始可能持续几个月慢慢自行消退。如肿胀严重,可到我院淋巴水肿护理门诊进行一些手法按摩,或可进行理疗等,有助于消肿。二、“医生我耳朵没感觉”——术后麻木感症状:手术切口周围的麻木感,手术范围越大麻木范围也越大。做了侧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如侧颈II、III、IV区清扫)还多会出现以耳垂为中心的颌面部麻木感。成因:因颈部手术操作导致的皮肤感觉神经分支被破坏,这种情况往往难以避免。尤其是做了侧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因为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神经等各类皮肤感觉神经受到影响,会出现较大范围的皮肤麻木。应对措施:无需特殊处理,皮肤感觉在几个月内会逐渐自行恢复,但可能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理疗、针灸等措施可能有帮助。三、“医生我感觉有人在勒我脖子”——术后颈部牵拉感症状:颈部明显的牵拉感、束带感,可能还有吞咽不适感、异物感。用患者的话说就像是有人用绳子勒自己脖子的感觉。成因:颈部术后的瘢痕形成、组织黏连等原因导致的,多数患者还存在慢性咽喉炎。因术区瘢痕会在术后几个月开始逐渐硬化,这类牵拉感可能在术后几个月或者几年都还存在。应对措施:无需特殊处理,放松心情。一般术后若干年后瘢痕逐渐自行软化,症状会逐渐改善。四、“医生我胳膊抬不起来了”——术后颈肩部运动障碍症状:颈肩部活动受限,胳膊上举受限,甚至没办法自己梳头。成因:做了II区和V区清扫的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这类症状。系因副神经被分离解剖后导致的暂时性功能能障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等肌肉暂时性功能障碍。颈部术后的水肿同样影响颈肩部活动。应对措施:颈部伤口愈合后自己坚持做康复锻炼,一般在半年内都可恢复正常。理疗、按摩、针灸等可能有助于恢复。五、“医生我脖子疼”“医生我脖子刺痛”——术后疼痛症状:各种颈部疼痛、刺痛、隐痛、胀痛等等。成因:因为你做了手术。应对措施: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疼痛明显可对症应用止疼药物。理疗按摩或许有助于缓解症状。到门诊和医生话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我院核医学科门诊已正式开诊,碘131治疗预计将于下个月正式开始,有需要碘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不需要再跑去别的医院了。如需预约碘治疗请关注核医学科挂号信息。
闲着无聊画的手术切口处理流程图,好多人关心手术切口的问题啊。手术瘢痕重在预防,一旦增生出来就不好处理了。参考资料来自各个指南、共识、文献和个人临床实践经验。这里要着重强调抗瘢痕治疗也要个体化,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到个人治疗的方案选择请咨询专科医生
鄢丹桂主任本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出诊,预计每周二下午门诊,需要的病友可以关注一下医院挂号信息。
据本人多年门诊经验,甲状腺结节被发现的常见方式有以下几种(排名分先后)。👉🏻体检“超”出来的目前最常见的检出方式,患者多因常规体检做甲状腺b超发现结节。目前常规的体检或商业体检大多包含了颈部b超项目,随着颈部b超体检的普及和超声设备精度的进步,甲状腺内小到1-2mm的结节都无所遁形。👉🏻“看/摸”出来的此类检查方式多为患者自己或身边人无意中看见或者摸到颈前的肿物,进一步就诊做颈部b超证实。此类被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多体积较大,容易被触及甚至已经造成了明显的颈部隆起,普通人也可以一眼看出。👉🏻“颈部不适”发现的患者多因颈部不适就诊,不适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脖子痛、脖子涨、自觉脖子肿、嗓子疼、异物感、热气等等,此类患者多伴有精神焦虑感,门诊广撒网式检查,多因颈部b超发现甲状腺微小结节。但其实甲状腺结节99%是没症状的。👉🏻做其他检查意外发现的此类患者多因其他部位疾病做检查意外发现了甲状腺结节,例如颈椎病做颈部MRI发现甲状腺结节、肺结节做胸部CT意外发现甲状腺结节、鼻窦炎做颌面部CT意外发现甲状腺结节。因为这些影像学检查都或多或少包括了颈部。👍🏻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现了甲状腺结节,均建议进一步复查甲状腺b超,因为对于甲状腺结节来说,b超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率是最高的,没有之一。不过记得找一位有经验的靠谱b超医生。
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院的头颈外科医生,曾经的我想当然地认为:“头颈外科”是如此简单明了的词语,应该不会让人产生误解,简直可以说是一眼就看得明白我这个医生是看什么病的了。但随着门诊有越来越多的颅内肿瘤患者前来挂号就诊,我终于在某一天顿悟了:原来“头颈外科”四个字是如此容易被人误解! 我们肿瘤医院这个“头颈外科”并不能简单理解为“脑袋+脖子”外科,其专业诊疗范围是上至颅底部、下至锁骨、颈椎以外的良恶性肿瘤,可以说我们只看部分“脑袋+脖子”的肿瘤性疾病。这样看来,颌面部、口腔、咽喉、颈部食管、气管、甲状腺、涎腺等出现了肿瘤,可以求助于我们头颈外科医生。而颅腔内出现的肿瘤如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等,应该去找神经外科医生诊治。如果颈椎或者脊髓出现肿瘤问题,则应该去求助于骨肿瘤科医生。 头颈外科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亚学科,是基于解剖学相关学科并脱胎于普通外科而发展起来的。这个科室相对“冷门”,大家往往知之甚少,接触不多。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头颈外科在美国成立。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头颈外科在肿瘤专科医院成立,其中中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就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头颈外科之一,是中国头颈外科事业的先驱。90年代以来,国内各大、中型医院的耳鼻喉科陆续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至此逐渐形成了在综合医院头颈外科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个亚科,而在肿瘤专科医院则为独立的头颈外科的双线发展格局。随着学科不断发展,普外科、甲状腺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头颈外科医生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专业上也互有交叉,但狭义上的头颈外科就是专门处理头颈部肿瘤的外科科室。 头颈外科目前与诸多其他科室存在业务重叠和交叉,但头颈外科医生有其独特的优势。以甲状腺癌这类常见肿瘤为例,患者就诊是既可以选择普外科、甲状腺外科,也可以选择综合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或者肿瘤专科医院的头颈外科。头颈外科医生精通头颈部解剖,往往具有更强的处理复杂头颈肿瘤的能力,我们除具备常规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能力,还可以独立完成喉、气管、食管的手术治疗。这就意味着局部晚期的甲状腺癌如果侵犯了喉、气管等相邻的颈部重要器官,头颈外科医生有能力独立做到肿瘤的根治性完整切除、同期进行其他器官联合切除及功能重建。所以在面对晚期、复杂的甲状腺肿瘤时,我们头颈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可能会更加从容一些。 希望通过这次的简单介绍,大家能对我们头颈外科有个简单的了解,在就诊时能少走弯路。希望以后能少碰到几个挂错了号耽误时间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