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拒绝上学--大型公益微课讲座(节选)在我的心理治疗门诊中,遇到过很多不上学的孩子。当我陪伴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走过那些心路历程时,不断的体会着孩子的痛苦、家长的焦虑和学校的为难,也不断的感受到陪伴他们走出来时的成功和喜悦。今天想从两方面跟大家做来谈谈孩子不上学这个话题:1.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怎么样来理解和看待孩子的不上学。2. 从家庭治疗的家度,怎么样去理解和看待孩子的不上学。“孩子拒绝上学”的专业名称叫“学校恐惧症”,因其主要表现为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恐惧并拒绝上学而得名。属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范畴,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群体中比较常见,在智商较高的儿童中多见,占门诊中情绪障碍的10%。儿童情绪障碍:是指在儿童发育期的情绪问题,是以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儿童分离性焦虑、儿童广泛性焦虑、儿童恐惧症、儿童社交恐惧症、学校恐惧症,儿童癔症、儿童强迫症和适应障碍等等;其中,分离性焦虑、恐惧性焦虑和社交障碍焦虑是儿童特有的。在国际疾病诊断标准中,儿童情绪障碍被描述为“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的行为与情绪障碍”;以前叫儿童神经症,但由于儿童情绪的分化不像成人那么明显,因此改称“儿童情绪障碍”。其发病率:在国外居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第二位,国内居第三位(排在前面的是儿童行为问题和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是一个生长发育中的个体,与成年人不同,他(她)的情绪发育和情绪障碍都有其本身的特点。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儿童情绪发育的三个特点:儿童情绪发育的特点:1、取决于遗传(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环境(依恋关系的质量)因素的共同作用; 2、儿童情绪的发育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3、儿童情绪的发展受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儿童情绪障碍的特点:1、临床表现较成人简单,往往是躯体症状或某一症状突出,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明显;2、学龄前儿童的情绪障碍类型难于划分,随年龄增长临床类型逐渐与成人相似;3、儿童期男女差别不大,少年期以后女孩增多;4、病程是暂时的,很少持续到成年;5、儿童情绪障碍与成人期的神经症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内在联系,它似乎只是情绪正常发展趋向的突出化,而不是本质上的异常。在我们将这些概念搞清楚了以后,我们对于儿童的情绪问题就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对其发展和预后也就比较乐观了。现在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孩子不上学(也就是学校恐惧症)。严格的说,学校恐惧症至今都没有被列在国际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体系中。1、临床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症状:一是精神症状:以焦虑症状为主。学校恐惧症的孩子普遍存在焦虑症状,惊恐/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也有的孩子伴有抑郁。二是躯体症状:表现为躯体的不适,包括各种各样的内科症状。那些早期以腹痛、头痛、头晕等躯体症状为主的表现为主时,确实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通常孩子的父母会带着孩子在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游走,并做大量的影像及实验室检查。我的一个小病人是以反复的咳嗽为主要症状的,起先以为是肺炎,在综合性医院住院一个多月,最后被诊断为神经性咳嗽,由呼吸科医生转介过来看心理门诊。起初,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孩子可以借头痛、腹痛或者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等述说得到父母的同情和关注,以后,每当父母要求其上学时,就会紧张、哭泣、吵闹、焦虑不安;如果孩子被送到学校,他(她)常常会出现退缩行为,比如低头走到自己的位置上、不与同学打招呼、上课时提心吊胆、无法专心、不敢正视老师、无法回答问题等行为,放学后如释重负。通常我们通过如下标准进行评估和诊断:1、上学非常困难,常常缺席;2、面临上学问题的时候,出现严重的不安情绪,包括极度的恐惧、发脾气或者抱怨,躯体各种不适;3、家长知情:与逃学不同,对于应该上学的孩子,他(她)的父母是知道其在家的;4、不上学的孩子没有反社会特征,如偷窃、说谎和破坏行为。最突出的临床症状就是拒绝上学。2、高发的年龄:学校恐惧症有三个高发的年龄。第一个高峰为4-7岁:上幼儿园、上小学。可能与分离性焦虑有关;第二个高峰为11-12岁:上中学。可能与升中学、功课增多、学习压力大、改换学校、重新适应新环境、在新环境中人际交往困难等广泛性焦虑有关;第三个高峰为14岁左右:青春期。可能与第二性征发育、对自身体像的焦虑有关。三个高发阶段都会与孩子离开父母、离家和独立面对世界有关。3、发病因素:对于孩子不上学的病因学研究,有这样几个因素:1、遗传因素;2、神经生物学因素:额叶(学习和复杂情感中枢)、颞叶、枕叶、基底神经节、边缘系统(调节情绪行为和情绪体验)、网状激活系统(计划神经兴奋的组织)等部位的局部血流改变、功能低下等。3、心理学因素: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对症状的解释不同。4、其他因素:个性缺陷:过分脆弱、过分依赖、胆小、顺从、老实、情绪不稳定等;环境因素:诱发因素:学业失败、老师严厉、批评、指责、体罚,家长期望值过高、责骂、养育方式问题,同学嘲笑等。下面,我们从家庭治疗的视角看待孩子不上学。家庭治疗认为:个人的症状行为是其所在的环境里各种关系交织所产生的结果,是因家庭系统目前的互动模式持续并外显出来的部分;通常,在症状的背后隐藏着家庭潜在的、未解决的矛盾冲突,所以,个人的症状行为不是仅仅属于他本人,而是代表了整个家庭系统的失功能。所以,就孩子拒学这个症状而言,一方面可能代表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它也是维系家庭系统平衡的一种策略。 (临床案例-1 略)家庭治疗的角度认为:家庭中的个体与成员间被强有力的、互惠的情感依恋和忠诚连结在一起。孩子生来就如同海绵,吸收父母的讯息,即使父母心底下最不为人察觉的忧虑也会成为孩子的不安;這一种互相牵引的自动反应,也许孩子自己以及父母家人都无法察觉、纠缠不清,沒有界限,难分难解。青春期的孩子离不开家,总是有原因的。每个孩子是忠诚于家庭的。当家庭出现问题,尤其是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分担父母的痛苦,来表示他们的关心;他们很难拒绝这个“诱惑”,甚至会用父母最害怕的方式—伤害自己来生活;孩子还会扮演“父母的照顾者”的角色来“照顾”父母,造成痛苦的延续。在现代这样一个焦虑的社会中,各种的不确定,如家庭中未解决的哀悼、未解决的婚姻冲突,焦虑的父母、害怕分离的孩子,混乱的家庭结构、三角化的孩子和代际间界限的破坏,家庭的移情和投射,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程度… …等都会引发家庭的失功能,从而导致家庭里出现了一个拒绝上学的孩子。(临床案例-2 略)有人说,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基于停留在某一阶段或时空的,孩子长大是一个与家庭、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正常离家过程。“离家”的本质,是孩子在心理上真正的自立;而家庭里未曾解决的矛盾和冲突,则是孩子离家时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和难题;拒学的孩子多半是如此。我们家庭治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与家庭一起面对和解决这些未解决的冲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长大离家。孩子真正的离家:是指在心理上、工作与经济上取得独立;既能区分出源生家庭的自我,又能发展出朋辈的亲密关系;既能和原生家庭保持联系,又能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从家庭获得必要的情感支持。守家不易、离家难。但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成功跨出离家这关键的一步。
开学恐惧症?--2013年9月2日上海东方广播-《名医坐堂》节目访谈节选(一)、什么是“开学恐惧症”?几乎每个孩子在其心理发育的某一个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的反应。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如0-2岁的孩子主要害怕很响的声音、与养育者的分离、陌生人和大的物体;3-6岁:怕黑、电闪雷鸣、动物昆虫、独自睡觉、想象中的事务;7-16岁:害怕更为现实的事件,如损伤、疾病、成绩、死亡、自然灾害、暴力事件等。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恐惧会逐渐好起来,并不影响孩子的社会功能,如学习、交往,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就可以缓解。如果孩子对恐惧的对象表现出的情绪超过了该恐惧带来的实际危险,更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功能的时候,就称其为恐惧症,恐惧症是一种情绪障碍。恐惧症有不同的种类:动物恐惧、自然事件恐惧、对自身有损伤恐惧、社会交往恐惧等。学校恐惧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恐惧,主要表现为担心上学或回避上学的情绪。“开学恐惧症”, 不是一个专用的医学术语,也不完全同于一般的学校恐惧症,是因为近几年此类学生较多,社会上才形成了这样一个俗语,它的主要特点是对“开学”这个特殊的事件产生恐惧,导致孩子对适应学校或幼儿园的生活产生焦虑、恐惧、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唤醒;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部分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等五类学生是“开学恐惧症”的易发学生群。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对孩子学习的过分紧张是开学恐惧的常见的因素。(二)、“上学恐惧”的临床表现和易发情境早晨上学时情绪痛苦,要家长满足自己某些条件才勉强学习,或者被强行带到学校,到校门口时,紧张情绪更加明显,拒绝进校、大哭大闹,情绪强烈、说教无效,如果呆在家中,通常愿意看书做功课,在确认不上学时,行为表现正常。有些孩子不会直接表达情绪困扰,而以躯体症状为主:头疼、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腹泻、尿急、发热等,这些症状往往在需要上学的时间出现、明显,不上学的时候不明显;临床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严重的孩子可在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甚至全天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影响饮食和睡眠。上幼儿园困难的小朋友则为分离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哭泣、特别黏人、发脾气,恶梦,不能独自入睡,拒绝没有父母或主要抚养着陪伴的上学或上幼儿园;会有害怕、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等情绪;也会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慌等躯体症状。儿童害怕和拒绝上学的情形:1、 第一次上学,或进入新的学校;2、 因为生病或假期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3、 存在家庭问题: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生病、家庭暴力;4、 丧亲或遭遇创伤性事件,如遭遇虐待、暴力攻击;5、 自认为学习失败或不能融入集体,没有朋友;6、 有些儿童在学校相关场所出现惊恐发作,为避免发作而拒绝上学;7、 亲子关系界限不清,受到父母过度保护,或者父母焦虑、对孩子过度担心。(三)、孩子、父母和家庭如何应对?大多数孩子在开学前都会有不愿意开学,不愿意去学校的心情,尤其是孩子从轻松愉快的假期突然转变到紧张的学习中,更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新的环境,包括接受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和新的生活方式,而且要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作为父母,首先应该理解孩子,尽可能地了解孩子恐惧上学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分析产生恐惧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导,多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同时要帮助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开学前调整作息,让孩子提前进入上学时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预习新学期的功课,让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检查孩子暑假作业的完成情况;第三,家长要积极与老师学校取得沟通,得到老师和学校的帮助。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支持性治疗:详细了解情况,了解有利和不利因素,家长、学校、心理医生配合,关心孩子,倾听烦恼,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减少压力、树立信心,尽可能减少脱离学校、同学环境的时间;家庭治疗是解决孩子上学恐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家长是孩子应对上学焦虑的基础和保障,父母的行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要克服自身的紧张和焦虑,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父母要注意发现孩子积极的方面,多鼓励、表扬,父母双双一起呵护孩子的心灵成长,持续应对和处理亲子三角关系的演变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最有利;父母要夫妻间要相互理解、设身处地,善于发现家庭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家庭和睦、父母合力,一定会帮助孩子走出恐惧,拥抱快乐的学习生活。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药物治疗。
九月,刚刚开学两周,不断的有同事、朋友受人之托要求加号看诊,最多的便是家里的孩子不上学、不想活。前几天,还接受了电视台的一个栏目编导的采访,一位因孩子不上学、打游戏的家长向电视台紧急求助,希望帮助“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们都怎么了?厌学、厌世,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吗?前不久,中科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受到广泛关注,他表示,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疫情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直观。疫情期间,大量的儿童青少年因为疫情隔离在家、沉迷游戏,生物节律颠倒、情绪低落、害怕见人、不愿意出门,因此无法正常地回到学校上课。今年3月,我先后主持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2022年第一场“益家之言”公益论坛和第一场“益家之学”学术论坛,主题分别为:“家庭环境与青少年自杀”、“面对厌学,更需要讲实证—青少年厌学成因的质性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厌学、厌世,已经成为当下比较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了!既困扰学生和家长,也困扰教育、卫生系统以及整个社会。根据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机制的国内外前沿研究:青少年自杀是急性-应激反应系统的失败,也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急速发展、缺乏成熟的情绪调节和抑制冲动能力的表现。天津大学的杨丽教授认为:青少年自杀是对环境的反应,“寻死”是为了更好地“觅活”。大多数自杀行为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对非常大的压力、强烈心理痛苦的应激,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是个体的主要应激源。当这个人没有归属感、没有价值感、存在身体难以承担的痛苦,会引发自杀意念。临床中发现,青少年的自杀往往呈现一种姿态,主要原因是释放痛苦,寻求关注。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杀的影响:高水平的亲子敌对性、情感回避、隐私侵犯以及养育者不能灵活处理家庭问题、沟通方式不被接纳时,青少年更会通过自杀行为与父母进行沟通,成为极端的沟通方式;如果孩子在家庭中被认为是家庭的敌对目标、诸事不顺的来源,甚至孩子在家受到虐待,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采取自毁行为;青少年自杀往往与生命中重要养育者的依恋有关,被视为一种不安全的依恋行为,他们借由自杀行为,或渴望和去世者的团聚,或通过毁灭自己来报复他人,试图获得忽视自己的养育者的重视,借此引发他们的痛苦。疫情长期居家容易引发家庭冲突、导致手机成瘾,使返校后的压力有所增加,增加自杀风险。关于厌学的话题,厌学、拒学、休学已成为困扰6-18岁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一个主要社会心理问题。有关厌学的形成和维持,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厌学的形成和维持是多生态系统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刘亮医生和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王艳波博士曾经对20位愿意参加研究的青少年进行访谈,通过质性研究发现5个引发和维持厌学的关键因素:第一,竞争导向的社会环境。包括竞争引发的焦虑和看重分数忽视孩子;第二,被冲突支配的家庭生存空间。包括父母的不稳定情绪激发孩子叛逆、不恰当的家庭期待、失衡的父母关系和缺陷取向的养育方式;第三,缺乏有意义支持的个人生存空间。孩子的人生被安排从而丧失动力、缺乏自我价值感、空心病;第四,医疗系统:让人矛盾与纠结的精神科诊断。“应当”和“不愿意”之间的冲突、被诊断与病耻感等情绪捆绑、心理问题的好处;第五,重新融入学校生活的困难。恢复学业、受到特殊对待、重建同辈归属感和存在意义。五个因素彼此关联。所有的孩子的症状或心理问题,都是期个体与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意义。需要多系统的合作,共同应对、助力孩子的发展。简∙尼尔森(JaneNelsen)在《正面管教》中描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四种心理需求:1、表达和寻求关注,包括父母、学校、老师、社会的关注,用症状来吸引外界的关注。2、获得某些权利,比如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但父母控制很强,青少年会用症状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权利。3、报复行为,尤其被打压、欺负、霸凌、忽略或被贬低时,症状表达的是一种报复行为。4、自暴自弃,青少年有一些困难,挫折,环境中也给与否定或者批评指责,就更容易自暴自弃。所以,无论家长、老师、社会以及专业人员,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症状背后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遇到孩子厌学、厌世等问题怎么办?既然是一个多系统的生态系统问题,需要一个系统的方式来解决。大量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家庭治疗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孩子的症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都需要做出调整。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系统性的多模式诊疗方案,即: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激活各种资源、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最重要的是针对问题孩子的家庭开展工作。第一,关注孩子个体发展。包括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导致厌学的诱发因素及是否持续存在,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学业压力,同伴关系,校园霸凌,依赖与独立的矛盾等等;根据孩子发展所处的不同时期,以及所在家庭的发展周期,依照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调整亲子关系,满足孩子成长的各种心理需要,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去年我带领家庭治疗专家团队写了一本书《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从个体发展和家庭生命周期两条主线,指导父母科学养育。第二,联结、激活各种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咨询、心理服务、精神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发展同类群体,利用家长团体、父母聚会、分享交流、互相支持;很多问题的发生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丰富的系统资源帮助问题孩子及家庭顺利地度过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关键的阶段。第三,针对问题孩子所在的家庭开展家庭治疗。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家庭治疗认为:症状是其所在的环境里各种关系交织所产生的结果,是其家庭系统目前的互动模式持续并外显的部分,是维系家庭系统平衡的一种策略,也是家庭寻求改变的契机。我们要帮助家长克服焦虑、克服面子问题,降低羞耻感,及时就诊,以免延误孩子就诊的最好时机;同时,要帮助父母降低紧张和焦虑,重拾自信,在亲子关系中提升与孩子相处的信心;还要帮助家庭解决长期以来未解决的冲突,打开家庭的“心结”;照顾家长的心理卫生,改善夫妻关系,加强父母合作,成为有安全感、有胜任力的父母。生态模型的心理干预理念告诉我们:关注个体、个体生存的微观系统、宏观系统,通过改善三方面的不良影响,达到改善孩子心身健康状况的目的。所以,厌学、厌世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多系统的合作一起面对;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与家庭治疗,完善学校的角色与功能定位,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从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可预见的健康环境。
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家伊芙琳·杜瓦尔和鲁本·希尔将发展框架运用于家庭,将家庭发展划分为清晰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任务;后来,家庭治疗师贝蒂·卡特和麦妮卡·麦卡德里克深化了这一框架,加入代际视角,使“家庭发展周期”的概念更加完善,其临床价值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家庭在不同的特定阶段拥有普遍的规律,更在于提醒人们,在家庭发展周期发生转换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家庭发展分六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独立成人期”。 这是家庭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由青年人“离家”开始。在该阶段,青年人需要成功地区分出自己与父母的不同,接纳自己在心理和经济上需要承担的责任,与原生家庭分离,发展亲密的朋辈关系,在情感与经济上取得独立。 “离家”指的是既可以离开家庭独立地发展自己,又与家庭保持必要的联系,当在外部的世界里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也能够向家庭寻求必要的帮助。 在临床上,我们见到过很多无法“离家”的青年人。最困难的莫如家庭中父母之间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孩子卡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即使成功离家,情感上仍很难突破,甚至“千方百计”以“生病”的方式回到家中。在有些家庭中,父母之间长期存在沟通困难,他们会通过与孩子交流的方式避免夫妻间的直接冲突,而当这个青年人准备离开家的时候,家庭就会面临家庭结构的重大改变。如果父母没有能力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家庭组织及变化,家庭就会变得不稳定;能够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使家庭变得稳定的方法就是青年人继续待在家里。青年人会发展一些问题让自己变得“失败”,从而无法离家求学或工作,这个“失败”的功能是让父母借此可以继续保持交流、让父母有理由持续留在他的身边,家庭组织也因此能够维持原有的运作方式,家庭的发展周期就会受阻。 当年轻人自我成长分化的需求与牺牲自己维持家庭原有结构的需求相冲突时,“问题青年”就会产生。研究表明,家庭组织在有人加入或离开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青年人成功离家或者分化失败都是这个家庭重新调整运作的一部分,是一个新的家庭组织形成、新的沟通模式发展的过程;一个青年人成功离开家庭,不仅是个体的成功,也是整个家庭系统调整、分化的结果。 第二个周期“新婚成家期”。 从原生家庭里分离出来的年轻人开始建立和投入新的系统(婚姻系统),由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两人学习独处和共处、权力分配、积累物质财富和情感资源、共享亲密和平常的感情;双方需要不断地磨合,学习适应和接纳彼此的不同,满足各自的需要,处理二人之间的分歧,达成新的双方互动模式;协调何时睡觉、吃饭、打扮,协调节日安排、花钱、看电视、与原生家庭的亲密度以及面对彼此的朋友等。 在社会再适应量表中,重要生活事件引发的应激反应强度(生活变化单元):结婚为50、离婚为73、夫妻分居为65、复婚为45。结婚是个关键的节点,婚前的协商和调适、文化习俗、观念差异都会体现在结婚的具体程序和过程中,很多小的“裂痕”往往会在后续的婚姻生活中酿成“鸿沟”。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为建设一个能够共同生活的系统,两个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系统的人,至少需要磨合七年的时间,最常见的问题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双方仍然格格不入。有调查发现,导致夫妻激情泯灭的10件日常琐事分别为不追求时尚(4%)、花钱节俭(11%)、缺乏浪漫(8%)、个人卫生习惯(9%)、体重增加或缺乏锻炼(13%)、打鼾或睡觉时间不同(6%)、浴室习惯(4%)、加班(10%)、酗酒(7%)、过多或没有家庭亲戚间事务(9%)。如果夫妻在相处的互动模式中没能发展出一定的相互妥协与矛盾解决之道,很多婚姻跳不出“七年之痒”的魔咒。如果夫妻双方或一方自以为是、强求对方一定要听从自己的,或者一定要将对方改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那就会成为婚姻中的“死结”。 第三个周期“养育新人期”。 孩子的出生使家庭系统中增加了新成员,增加了养育孩子、财务支持及家务承担等方面的任务,原有的婚姻系统又要做出调整,以便给孩子留出空间,重组与延伸家庭的关系,包括接纳父母亲和祖父母亲的角色。在重要生活事件对家庭的影响中,家庭中新成员出现的应激反应强度是39。这个时期的家庭以照顾年幼的孩子为首要任务。孩子的来临可能让夫妻享受新的小家庭生活,也可能让夫妻变得陌生;此时夫妻需要学会进一步的相互合作,共同养育孩子。家庭系统对新生命到来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应对功效:如果一对夫妇很乐意成为父母,并且其工作没有太大的压力,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只会引起家庭系统扩展后的正常压力;如果养育孩子对家庭一员或者对配偶双方都是一种负累,且无法得到解决时,为人父母的角色转变会引发更大的焦虑,即使没有任何突出的根本性的家庭问题,孩子的存在也可能会潜在地消耗这个系统;如果孩子是在明显的社会动荡期间孕育,家庭还面临迁移、变化及文化适应等问题,那么出生的孩子就可能会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麻烦儿童多与其出生“不被家庭期待”有关。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母婴之间的互动在孕期就已经开始,婴儿大脑发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母体中。 孕妇产褥期的状态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孕妇面临生育带来的身体健康受损及照顾孩子的辛苦劳累这双重压力,使其情感也出现更多新的需求,家庭关系不和谐导致的负性情感体验、养育孩子的诸多不确定性、需要的不被满足,家庭支持度不够、缺乏理解和照顾,习俗遵守上与家人形成的各种冲突,重男轻女观念的压力,以及工作和经济压力等,使母亲罹患产后抑郁症的情况多有发生。而研究表明,母亲的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其他形式的慢性抑郁影响近10%的低龄儿童;婴儿则可以展现出难以安抚的哭泣、发育减缓、睡眠障碍等抑郁的症状。 第四个周期“孩子成长期”。 这个周期的特点是家有青少年。他们围绕自主与独立的议题展开挑战,父母不再有绝对的权威,孩子转向同伴寻求支持和指导,反抗父母是常有的事情,而父母则面临中年危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发展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家庭需要调整亲子关系,增加家庭界线的灵活性,以便允许孩子独立。青春期是孩子心理结构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孩子的发展有五项主要的任务:一是分离–个体化问题的再现,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有朝向独立的推力(接近/回避父母),也面临着寻求更多的独立和仍旧依赖于家庭的内在冲突;二是认同的产生,不断增强的社会的、教育的和亲密的关系让个体形成认同模式(自我认同、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种族的、民族的、文化的及宗教的认同);三是亲密感的建立,开始发展家庭以外的亲密关系;四是身体意象的稳定,从早期的身体改变,到对身体完整性和吸引力的关心,再到自我身体感受的稳定,都对社会的、性的和人际的互动至关重要;五是认知能力和结构的成熟,在生物、心理及环境的连续和动态的相互作用下,青春期的心理组织过程被感觉、知觉和情感体验的模式、强度和性质影响,能够看到/理解另一个人的观点,认知成熟与青春期大脑成熟和心理发育平行发展。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想达到自主和自我认同,他们要经历很多错误的起步、徒劳无功的过程以及激素分泌增加的冲动,这些都是人格发展的自然过程。如果个体进入成年期时具有稳固的自尊,有能力建立亲密关系,能做到一致性沟通,能担负起责任,那么,该个体青春期发展的目的就达到了。 处在此家庭发展周期的父母需要发展出更多适应性的策略,使家庭的发展需要与孩子的发展同步。很多在青春期出现问题的孩子或个体,都与在此家庭发展周期中出现的调适不当、失衡、僵化及固着等有关。 第五个周期“空巢期”。 家庭中的孩子长大后就要离开,如同长大的鸟儿纷纷离巢一般。通常,“空巢”对于长大的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面临空巢家庭的父母需要一个适应和调节的过程。父母从照顾孩子的责任中解脱出来,接受有人离开、有人进入家庭系统的状况;与孩子建立成人对成人的关系;重新认识二元的婚姻系统,开始加强夫妻的婚姻关系;重组与公婆、岳父母及孙辈的代际界限关系。这个周期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孩子离家使夫妻一起养育孩子时被掩盖的婚姻危机重新浮出水面,婚姻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或者孩子离家使家庭生活变得空虚、无意义,从而让父母感到孤单和沮丧。高质量的夫妻关系可以帮助“空巢期”家庭的父母彼此慰藉、相互支持、搀扶度过;不和睦的夫妻关系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家庭生活也会显得风雨飘摇。而家庭动荡与变故会导致已经离家的孩子重返家庭、继续守护。 第六个周期“夕阳晚景期”。 进入晚年生活,家庭成员需要面对退休、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丧失、自我认同转换、患病、祖父母去世等挑战,家庭成员需要接受辈分角色的改变,面对心理上的失落感,保持夫妻的功能和夫妻相互的兴趣:寻求家庭和社会新角色的选择,给中年一代更多的支持,给晚年的智慧和经验留出空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更年长的长辈,应对失去配偶、兄弟姐妹和其他同辈人的伤痛,对死亡做好准备。 家庭是一个与其所处的环境共同发展的动力系统,受到外部环境、文化、社群和其他系统的影响,所有这些外部事件都有其调控的规则,且随时发生变化;在家庭内部,家庭关系也受到家庭成员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改变的影响。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家庭始终处于波动的状态,家庭必须对来自外部或内部的波动和改变重新做出适应与调整。 像所有生命的整体一样,家庭处在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让我们对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增加了两个理解:(1)家庭必须重组以顺应成员的成长和改变;(2)家庭中每一代的发展都会对一位成员或所有成员产生影响。
带着孩子的问题而来,装满自己的反思而归--临床心理学家孟馥谈“家庭系统治疗”■记者 赵晓军(东方教育时报 家庭教育周刊)东方医院三楼特诊部的心理诊疗室内摆放着几张浅蓝色的沙发,柔软而舒适,仿佛家中的书房一样;走道的另一边是一间更大的访谈室,静谧而温馨,如同家中的客厅一般。多年来,临床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孟馥在此接待一波又一波“家庭问题”的“讲述人”,他们带着孩子的问题而来,却装满对自己的反思而归。让家庭意识到个人的问题与家庭系统和系统中的个人有关,是家庭系统治疗的前提条件。孟馥说:“我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症状,而是它如何从家庭系统中产生,并从个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中探究问题的症结。这情形好似‘头疼医脚’,却标本兼治。”“对个体或家庭持有最基本的尊重,相信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能量”是孟馥的工作守则。在她眼中,前来就诊的家庭都有渴望改变的愿望,他们清楚地知道孩子和整个家庭发生了什么,却不清楚为何会发生以及两者的关联。笼统而武断地将孩子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家庭制造”,会增添父母的心理压力和“内疚感”,但让其认识到孩子的问题与己有关,自己的变化会推动孩子的变化,却是切实可行的。“我的工作就是揭开罩在家庭上方的盖子,释放父母的能量,提升他们爱的能力,让孩子的情况随着家庭系统的改进而改善。”孟馥说。而在家庭关系中,能量却是动态守恒的,这或许是家庭系统治疗中颇有“趣味”的特点。某日早晨,一位任职企业高管的急性子妈妈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在儿子的催促声中,她缓缓起床,却没有照例走进厨房,而是慢条斯理地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浏览新闻。儿子扔下一句:“妈妈,你太慢了,这样下去,我今天上学要迟到了,我先走啦”,便出了家门。妈妈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孟馥的指导让“急性子”妈妈与“慢动作”儿子在节奏上发生了逆转。“家庭关系就是如此微妙,‘你急我不急’的问题随处可见。”孟馥说,“有些时候,孩子用慢对抗父母的急,就如同孩子们常用沉默不语应对父母的喋喋不休。”在推进家庭系统改进的进程中,加强父母间的一致性和合作性是特别重要的。父母间的分歧容易让孩子产生分裂感,一旦父母产生分歧、矛盾、关系恶化或感情破裂,双方都容易拿孩子说事,这样,孩子就成了父母迁怒的对象,从而掩盖了其家庭正面临的核心问题。在这些案例中,孟馥常做的就是唤醒父母、解放孩子,让他们透过孩子的症状看到家庭问题的本质。于是,闹得不可开交的夫妻为了中考儿子暂停了离婚诉讼;终日忙于生意的爸爸放弃应酬,辅导学习欠佳的女儿,安抚焦虑不安的妻子。“改变或许不容易,但不一定不可能。对一个人来说,困难的事,如果两个人或几个人能合作、配合着做就容易多了。”孟馥说道。如今,作为诊治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障碍、婚姻和家庭治疗专家,孟馥不仅在医院服务患者,而且还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的注册心理督导师、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临床督导,培养和训练专业心理咨询师与家庭治疗师,她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团队能为更多的家庭疗伤、陪伴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走过艰辛的发展之路。
--2008年4月答《心理月刊》记者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与母亲是否扮演了同样的角色,起到一样的作用?不一样。母亲是孕育生命的那个人,从怀孕开始,胎儿在母亲体内成长,直到10个月后出生。出生后的婴儿与母亲有一个“共生”阶段,只有依赖母亲的奶水和照料才能生存下来。而父亲是在后面阶段慢慢加入进来的。所以说,母亲与父亲的角色有第一、第二之称。在几个关键时期,父亲的作用尤其重要。第一个是在母子共生状态时,父亲是最早的第三者;第二个是孩子3~6岁阶段,也是俄狄浦斯情结时期,孩子完成性别认同,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崇拜,对同性父母的认同,也就是说,女孩学习妈妈做女人,男孩学习爸爸做男人;第三个是青春期,孩子要完成和母亲的分离,爸爸对孩子成长的支持尤为重要。父母的功能角色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男主外,女主内”。母亲对孩子在生活上照料多一些,关心起居、冷暖;父亲是精神层面上的,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理想、价值观、“超我”等等。一般情况下是这样。■ 所以,对男孩来说,“有一个父亲”就非常重要?“父亲”对男孩和女孩的成长都有影响。但对男孩的特殊意义在于,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比如果断、刚毅、坚强、有力量、保护性等等,对男孩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自我塑造,男孩不单需要一个现实中的父亲,还需要一个“内心的父亲”。也就是说,他需要内化父亲角色的功能和作用。“父亲角色”不仅仅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象征,象征力量、规则、权威;“父亲角色”还是一种言传身教,父亲用自身作为儿子效仿的模板、超越的目标,激发儿子成长的动力,用无声的权威指引儿子的未来。对于一个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生命历程来说,“父亲和父亲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持久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亲、尤其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可能是他一生的遗憾,是他需要终生成长的重要课题。■ 怎样做父亲,才能对男孩产生积极的影响呢?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父亲带孩子玩游戏,都是自发的、本能的,比如走“勇敢者”道路,玩滑梯……父亲喜欢什么运动,就会带孩子去做什么。如果孩子与妈妈出门,妈妈一般会说“系好鞋带,不要走丢”;而爸爸则会粗旷些—“走,上车。”孩子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得出不同的经验,看到不一样的行为方式。当然,如果爸爸不爱运动,喜欢看书,孩子认同这个男人形象,以后也会喜欢看书。另外,如果爸爸与妈妈关系融洽、亲密,对孩子来说,父亲更容易接近。否则就会人为拉开孩子与父亲的距离。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母亲起作用。孩子与父亲的联系倘若被阻断、减少,父亲的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那是因为母亲与父亲的关系出了问题。■ 有些父亲工作忙或长期在外地工作,父子见面机会不多,这是否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父亲在家或不在家对孩子都有影响。父亲在家的影响要多一些,一个活生生的人,坐在那里,有语言、动作、表情,等等。不在家也是一种影响。那个位置是空的,给人想象的空间:他不在,去了哪里……重要的是妈妈对父亲不在家的解释是什么,是用什么情绪说的。如果妈妈笑咪咪地说:“爸爸在外面忙着很重要的事业”,或者抱怨说:“谁知道他又死到哪里去了!”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包括其中的情绪,对孩子都会有不同影响。地域上的分别只是空间距离,心理空间与地域空间有差别。如果父亲与孩子关系亲密,虽然相隔遥远,孩子知道父亲在,父亲角色功能的发挥照样可以很好。父亲平时工作忙,每天回家很晚,只能一星期陪孩子一次,如果每次都是全身心投入,感觉很开心,这也很好,比每天同孩子在一起却冷冰冰的没有互动更好。■ 有的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父亲角色缺失,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父母是影响下一代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人物(Key person)。在社会化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很多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因此,仍然有机会在家庭以外适度补偿缺失的父亲功能。 只要能承担起父亲角色的重要他人,师长、偶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等,都能部分地替代,起到补偿的功能。关涉到自我成长的部分,我们可以找咨询师进行长期工作,把咨询师内化成内心的父亲。助人者(心理咨询师、社会保障机构人员)是可以起到这个作用的。当然,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即便父亲在,父亲角色发挥到75%的作用,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父亲不在,替代部分起到60%的作用,这也很好。父亲角色没办法发挥到100%,因为没有非常好的父亲。 我们了解这一点,就能让潜意识的需要变得清晰,有意识地去寻找替代的人。不了解这一点,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比如梁朝伟,成长在单亲家庭。他在银幕上塑造了不同的男人角色,很有男人味道。他是通过演绎角色来满足自己内心那部分需要,完成成长。他的内在动力非常强大,所以会比别人做得更努力,更出色。在现实中,他是很单一、古板的人,但在银幕上却很深刻,有张力。他通过这些塑造,在弥补缺失的过程中,把自己巨星般的东西呈现出来。 在男孩不同的成长阶段,父亲角色的功能和意义都有不同 男孩的童年时期,甚至一辈子,父亲都可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孩子们会为拥有强壮的父亲而感到骄傲。父亲是儿子身份的象征,内心安全的保障,力量的所在。■ 婴儿时期:父亲是母子分离的加速器和稳定剂 婴儿大约在出生后2个月走出“自闭状态”,与母亲逐渐形成一个积极的、新的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圈”。在这个阶段,婴儿以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高度依赖母亲在精神上、情感上以及生活上的照顾;4~5个月以后,婴儿慢慢学会爬和直立行走,身体发展带来的视野和空间的拓展使他感受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个体化(即内在精神自主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持续2~3年。 如果母亲在这个过程中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并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孩子就可以较好地从与母亲的共生圈中走出来,顺利开始他的个体化与分离进程。然而,这种母子的分离过程并不容易,母亲和孩子都要面对分离的焦虑。而父亲在这个阶段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整个“共生”过程中,父亲可以分享母亲与孩子的亲密,并把分享逐渐转变成独特的、具有第三者功能的角色。父亲——这个处于外界且特别的人,可以帮助母亲和孩子从共生的二元体中解放出来,顺利进行分离。■ 幼儿时期:父亲是权威的象征和规则的代表 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以惊人的速度将看到、听到及接触到的事物一一吸收。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开始关注自己从何而来,人的身体器官为什么会有不同?这个时候告诉儿子“你有一个父亲”,就等于让他知道他不是由母亲一个人生出来的,需要一个男人来共同完成这件事。这就弱化了他认为母亲万能的想法,同时让他了解,母亲生活中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别的男人,有一片他不能进入的区域,他不能成为母亲的“全部”。 他学习从两人关系(他和母亲)走向三人关系(他、母亲和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就是他和母亲之间的第三者,而且是一个有权威的第三者。 父亲为了自身的生存,有权力禁止孩子占有母亲,让他到别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让他了解脱离母亲、长大成人的必要性。正是因为父亲具有这个独特的地位,拥有原始的权力, 对孩子来说,他就代表着权威和规则。 婴、幼儿期父亲角色的存在,使家庭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孩子处于父母的联合保护之下,更有安全感,而安全领地的不断扩张,为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安上了助推器,在兴趣的引导下去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龄期:父亲是崇拜的英雄和效仿的偶像 男孩的童年时期,甚至一辈子,父亲都可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孩子们会为拥有强壮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当孩子们被问及谁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时,绝大多数拥有父亲的男孩都会说:“我爸爸。”父亲是儿子身份的象征,内心安全的保障,力量的所在。父亲不同于母亲的思维模式,父亲的冒险精神以及独特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留下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孩子遇到困难时,就要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力,因而他的意志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这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非常有利。父亲角色还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接受社会准则的限制和约束,在父亲的指导和带领下,孩子从父亲身上学习怎样成为男人。父亲身上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强的男性特征,给予孩子更大的生命激情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青春期:父亲是逆反的对象和超越的标杆 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身体的生长发育迅速成熟,心理的发展相对缓慢,人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辨证思维开始萌发,但认知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人格上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足,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面对困难、挫折时,很容易退缩到家庭里。他们强烈追求成熟和独立意识,一方面渴望像成人一样得到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又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以及其他成人的意见。这种既反抗又依赖的矛盾心理,使他们对父母采取一种对抗、逆反的态度;而代表权威和规则的父亲角色(包括其他有类似象征意义的人如教师、长辈等),就成为男孩反叛、攻击的主要对象——他们挑战权威、挑战规则,有的甚至付出相当大的成长代价。 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渐渐成熟,这意味着他们开始按照成人和社会所制定的规范生活,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更多运用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衡量和评判许多社会现象,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因此,父亲角色也成为孩子发展的标杆和超越的对手。
亲子鉴定爆棚的日子里爱情淡了?日期:2011-02-23 作者:朱砂 来源:新民晚报◎采访:朱砂◎专家支持: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婚姻与家庭治疗专家专家调查档案某某明星被曝带自己和前女友的孩子去做亲子鉴定;某某明星未婚先孕,生下孩子后,婆婆要求先做亲子鉴定方可成婚……很多人最初了解到亲子鉴定,是在一些明星、名人的新闻中。而如今的情况是,很多普通人成为了亲子鉴定个案的委托人。如此种种,让人们在感慨现代人的感情越来越淡薄的同时,也让人对婚姻的品质多了一分担忧。我们的婚姻质量如何?有没有一把尺子可以度量?事件回放据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该中心收受的亲子鉴定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近万件,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个人委托,余下的是公检法机关委托。在法院委托的鉴定中,民事案件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庭法官陈昶屹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亲子关系存在怀疑与不安。这种状况反映到司法领域,直接造成申请亲子鉴定民事案件的“爆棚”。“有的离婚案件,双方势同水火,一方纯粹为了‘恶心’另一方,故意提出亲子鉴定的要求。”陈昶屹说,这种案件的当事人应该多想想,一时之气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来源:法制日报)A如何看待婚姻冲突中的亲子鉴定?亲子鉴定就是利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婚姻与家庭治疗专家孟馥认为,亲子鉴定表面上看是一项医学鉴定技术,实际上却涵盖了法律、伦理和家庭等多方问题;随着社会的开放,外遇、包二奶、婚外性行为等社会现象日益增多,使得婚姻中的夫妻关系变得脆弱起来,人们对感情的忠诚失去了信心;亲子鉴定数量的增加就是家庭关系不稳定的一个征象,也是夫妻之间信任度降低的具体体现。提出亲子鉴定多涉及:1.有婚前或者婚外性行为或同居史;2.婚姻双方缺乏基本的了解或出现信任危机;3.为离婚时财产的分割做准备;4.为孩子讨还抚养费;5.作为婚姻冲突双方相互攻击的杀手锏等等。B对等原则决定婚姻幸福度一段婚姻里最重要的主角就是夫妻双方,夫妻关系的质量,决定着婚姻的质量。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可以给人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婚姻中,婚姻的对等原则决定了婚姻的幸福度,即社会地位与财富相当的人生活在一起容易得到幸福,不同阶层的人常常有不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特点,这些构成了婚姻生活的文化元素,爱情是维系婚姻生活的动力,彼此的熟悉也是维持婚姻不可缺少的因素;夫妻两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依赖,也就是夫妻之间能否形成深层次的依恋,这些都和彼此的信任、尊重、包容与接纳不无关系。这个可以成为衡量夫妻关系的重要指标。C从点滴开始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心理学把婚姻关系看成人际关系的一种。当在婚姻中遇到问题时,双方能否很好地解决问题,也是评估夫妻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姻中不能有效沟通,就会让矛盾积累。在夫妻治疗中,孟馥认为有几种比较典型的夫妻沟通模式,在影响着婚姻质量。“有的夫妻互动模式是非常敌对的,他们在沟通时互相指责、互相攻击,他们无法平静下来,理性地解决问题,你强、我更强,只会让矛盾愈演愈烈;另一种情况是,夫妻中有一方非常强势,总是在追逐、迫使对方,而另一方则表现得十分退缩,逃避,不回应,你越强、我越弱;第三种情况是,夫妻双方在面对问题时都是退缩的,谁也不主动解决问题,都采取回避的方式,即无法解决问题,又会使问题旷日持久。这种情况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沟通模式,会使得问题积累,直到最后爆发,无法挽回。”夫妻的沟通模式和各自的原生家庭也有关。家庭关系以及被父母诠释出来的婚姻关系会在人很小的时候被无意识地内化到精神世界里。夫妻双方都会从自己的父母那里潜移默化地学到有一些处理问题的方式和习惯,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两个人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是一对夫妻进入婚姻后首先需要协调的问题。人格上的差异也会构成双方行为特征上的不匹配,在婚姻中出现认同困难。因此,在一段婚姻中,夫妻之间的沟通模式建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D别因为工作推卸在家庭中的职责夫妻互相的吸引力——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影响着婚姻的品质,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很多人并不觉得自己会在婚姻中遇到。“以前,我们都觉得,年轻夫妻精力充沛,性生活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可现在很多年轻夫妻都遇到这方面的困惑。”孟馥说,“在个案咨询中,如果来访的夫妻在性生活上有问题,我可能会在给他们的婚姻质量评估时打一个比较低的分数;如果性关系上比较和谐,那么即使他们存在其他的矛盾,我给他们的婚姻质量评估的分数也会打得比较高。”夫妻在家庭中的责任和职能是另一个重要指标。在一些家庭中,我们发现,为人父母者并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比如,全职妈妈照顾孩子的生活,爸爸忙于工作,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和孩子相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是缺席的。这样的状况,会对家庭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夫妻在伴侣关系中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也会造成夫妻关系的紧张和家庭关系的失衡,如妻子不能从丈夫那里得到支持和安慰,有的妻子就会透过以额外地照顾孩子、溺爱孩子,来弥补这种缺失。老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话里多少透露出经济状况对婚姻家庭的影响。而如今,在不少亲子鉴定的个案中,都会涉及到钱的问题,比如,给孩子的抚养费。“虽然没有做过严格的数据统计,但是在临床的个案中,我们发现,家庭的经济会跟婚姻的满意度呈现某种相关性,经济相对富足的家庭,婚姻生活的质量较高,但是经济状况达到一定程度时,婚姻满意度未必会再上升,反而会下降。”孟馥说。专家支招婚姻中也要未雨绸缪婚姻的痛苦大部分是人们观念冲突的痛苦,为此,孟馥建议,夫妻面对有可能发生的情感危机要有所准备。比如,在婚姻中保持自我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觉察能力,拥有自己的决策能力和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份良好的职业和社会身份,保持良好的社会张力、平等的地位、社会生存技能以及必要的经济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在遇到危机时有能力求助并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最后,保持生活的兴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享受生活的快乐也是可取的生活方式。
Z女士这两年饱受身体不适带来的痛苦。去年,Z女士开始胃酸胃胀,时有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经常喉咙口有异物和堵塞感,医生给她开了些胃药,服了半年未见改善。去年,Z女士做了全面体检,未查出任何阳性结果;今年,她再次做了胃镜,也未发现有什么明显病理改变;体重倒是下降几斤,失眠、无力,经常发脾气。三个消化专家看过了,没什么问题,建议她到心理门诊。心理医生问了很多与上述症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似乎都没什么相关,当问起:您的孩子们都好吗?Z女士迟疑了一会说:“长子去年做了个手术,医生诊断他得了肿瘤。”Z女士还说:“没有什么比这更痛的了。”儿子病了以后,Z女士感到十分内疚,她认为孩子的生病与自己有关。心理医生认为:Z女士将无法忍受儿子生病的痛苦转向对自己的攻击,用躯体症状引发的痛苦来转移自己无法接受儿子生病的事实。很多心理因素引发躯体症状,很多躯体疾病合并心理问题。很多胃肠道的症状,都是心身疾病的常见表现。有人认为:胃肠道肿瘤是长期心理压抑的结果;很多肠功能的紊乱,是心里焦虑的具体表现。当那些无法用医学来解释的症状反复出现的时候,多要开始考虑是否存在心身疾病。
很多家庭在面临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家长很难把握与孩子的关系,甚至为孩子的逆反、对立所苦恼;为此,很多网友提出的问题都与孩子处在青春期有关,因此,专门写下这篇小文,供有需要的家长和孩子参考。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原则:1、父母应该多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只要孩子的想法、行为不是非法的、非道德的或导致罪恶的,家长就该学习接受;只要孩子是恰当的,家长就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实在不行才说“不”,这样才有好的效果。无论是处理大的或者小的问题,都要具备正面的想法,只要我们看到希望,问题就解决一半了。2、人性和关怀的态度:基于每个人原有的人性和关怀,家长与孩子相处最成功的方式就是与孩子建立正向的关系;青少年需要关爱和接纳,一种很重要的技巧是:一方面接受这个人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帮他矫正自己的行为;任何企图通过威胁和控制去改变孩子,几乎是徒劳无功的,惟有视孩子为一个有价值的、独立的个体,才能发生真正的改变。3、帮助孩子学习控制能量:学习控制能量是青少年的成长目标,这种能量需要安全的、适当的、以及自我实现的方式以便得到表达。如:运动、体能活动以及启发性的身心活动都是有效和有益的方式;有组织的计划和有目的的工作是另外两种方法。4、父母是孩子的领航人:青春期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和独立意识,他们很容易以相对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与父母的不一致,因此,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这种冲突的实质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权利和控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你赢我赢;孩子首先要超越父母才有可能超越他人。5、诚实是最好的致策:青春期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去发现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成年人必须支持这个发现的过程,双方可以冒小险而享有最大的成果;与其用一大堆的限制和约束来限制青少年,不如以诚实、幽默和切合实际的准则为基础,致力于发展关系,要取得孩子的信任。总之,青春期孩子拼命地想达到是独立、自主和自我认同,他们要经历很多错误的起步、徒劳无功的过程,以及荷尔蒙的风暴,这些都是人格发展的自然过程。如果一个人进入成年期,带着一份强烈的自尊,有能力建立亲密的关系,能做到一致性的沟通,担负起责任、甘冒风险,那么,他青春期的目的就达到了。青春期逆反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是孩子长大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患者: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在高中时候爱上我的老师,她有家庭了,孩子在那时都2岁了,我的烦恼是我老担心她真的爱上我,我私下问我的好友,它们都说她对我没感觉。我的焦虑是她爱上我她的老公家人会愤怒的,她老公会杀了我的。其实我感觉她也不爱我,可我老担心万一她爱上我怎么办呢?我害怕我焦虑 。我是一个外向的人,善于交流。给人感觉很阳光,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痛苦。我问过我的好友,他说她有家庭不会爱上我,甚至我也这样认为。我没向她表白过,她有时也在班上说她可爱的孩子。可我老焦虑万一她爱上我怎么办?我没有安全感。我担心。上海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孟馥:你可能不是真的爱上了你的老师,而是老师身上的某些特质吸引着你.不知道你和你母亲的关系如何?可能在你的潜意识里有恋母情结,而恋上母亲可能会间接地攻击了父亲,担心得到惩罚,所以你担心"她的老公会杀了你".你是一个刚从家庭里分离出来走向独立的青年人,这需要一个过程,当你依赖一个人而又要离开她的时候,可能会"没有安全感";需要在分离的过程中有个象征意义上的陪伴.建议你多在大学生活中寻找同学,在朋辈当中找到可以正当恋爱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