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医疗机构脑电图专业队伍建设,推动脑电图专业快速发展,由省卫生健康委主办,兰大二院和甘肃省抗癫痫协会承办的“首届甘肃省脑电图读图技能大赛”在兰大二院举办。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伯荣、人事处副处长周宝峰,兰大二院副院长张德奎、神经内科主任张振昶,甘肃省抗癫痫协会会长、兰大二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癫痫中心)王天成出席会议,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30余家单位代表参加比赛。获奖合影经过初赛,15支参赛队进入团队赛复赛,50人进入个人赛复赛。经过为期2天的激烈角逐,最终兰大二院团队荣获团体一等奖,神经外科刘亚丽荣获个人一等奖。刘亚丽医生擅长癫痫的诊断与治疗,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与定位诊断,长程视频脑电图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判读,是甘肃省抗癫痫协会理事;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2篇,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本次大赛为甘肃省脑电图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兰大二院作为“全国脑电图培训基地”单位,将持续组织开展脑电图专业人员培训学习,提高医疗水平,为全省脑电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能有今天的健康生活,首先感谢咱们伟大的国家、感谢医保的报销政策,以前帕金森病患者做手术,最大的问题是手术耗材太贵,医保不报销,很多患者由于费用问题只能忍受疾病的折磨。现在脑起搏器手术耗材纳入医保,报销力度大,我当时来手术带了30万,最后报销后只花了5万。”57岁的王阿姨春节后来院程控,开心的说。帕金森药物治疗四年异动严重,脑起搏器给她恢复如初杨阿姨2018年开始服用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她主要的症状是肢体震颤、手脚不灵活,服用药物治疗四年,最大的问题是肢体震颤,吃药后抖动会缓解,但是也出现了严重的异动现象,给她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听说帕金森病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随后来到兰大二院神经外科就诊。杨阿姨用药治疗四年,也出现了药物并发症,已经入手术治疗的窗口期。目前手术治疗唯一推荐的方法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方法,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俗称脑起搏器手术,它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发放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使病人恢复原有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1、微创、安全性高DBS手术不需要开颅,仅需在颅骨上钻孔即能完成,损伤性小,恢复快,比较安全。2、疗效明确对帕金森患者的僵直、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减少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口服剂量;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的异动以及运动波动等并发症。3、可逆、可调节DBS手术不损毁神经核团,能避免因神经核团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并能在术后根据病情发展调节电压、电流、频率等,通过长期有效的程控,达到最佳症状控制。由于不破坏脑组织,脑起搏器治疗还为病人保留了今后接受其他新治疗的机会。术后已经半年的杨阿姨,状态非常好,经过兰大二院神经外科刘亚丽医生的程控,震颤消失,也没有异动了,整个身体都轻松了许多,仿佛回到了患病前的状态。感谢国家感谢脑起搏器手术医保政策关于手术费用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杨阿姨的手术报销了83%,她说,最想感谢的就是国家,感谢国家的医保政策,给了自己治疗的机会,也感谢医生团队的精湛医术。关于医保的报销比例,还是要根据各地的报销政策有关,各个地区有差异。
“23岁到35岁,人生最重要的时候,我却被这个病折磨了12年,脖子向左歪、整个身体都在扭,说话、吃饭、喝水、走路都困难,十几年的病程让我的身体都变形了,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后,让之前歪的脖子扶正了,身体不再有之前痉挛出现的疼痛,感觉解决了我一人生大事”白银市靖远县痉挛性斜颈患者李先生亲述。12年前,李先生感觉颈部里面好像有根筋变短了,左侧颈部被扯得很不舒服。到后来症状加重,就算头部正常向前看,脖子也异常难受,酸痛胀麻,使他不得不时常向左边歪着脖子。这些年李先生去过北京、上海、杭州,各大医院都去看了,没有好的办法,打的肉毒素,效果不好,“歪脖子”症状越来越重,颈部和头部每间隔几十秒左右就会突然左转,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近几年他的脖子连带着头部彻底呈“向左看齐”姿势,只能偶尔回正,正常走路都十分困难,吃饭、喝水、说话都困难。慢慢了解到在兰大二院神经外科可以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可以治疗痉挛性斜颈,随后决定手术。半年前手术治疗后,症状就歪脖子的现象就消失了,扭动的身体也恢复正常,完全恢复了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痉挛性斜颈是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种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颈部某些肌肉不自主地持续性或阵发性地收缩,引起患者头颈位于强迫性异常姿态或不自主运动。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约12%的病例呈现家族遗传史,是一种罕见疾病。痉挛性斜颈起病初期,患者常常反映自己颈部酸胀不适,头不自主地偏向一侧或抽动,颈部活动受限,常常误认为是落枕。当病情加重时,患者出现不可控制的强迫性偏斜或阵发性抽动,可出现肌肉抽动处疼痛,局部坚硬、增粗。头颈偏斜时可能伴有其他部位异常活动,如肩部上提、耸肩等。痉挛性斜颈一般起病缓慢,症状由轻逐渐加重至不能控制,转向定位时可出现颤抖。患者常常在情绪紧张、激动、劳累后症状加重,睡眠时消失。这种异常姿态和运动因参与肌肉不同,头颈部转向的方向各异,可表现向左或向右、向后仰、向前屈等等,甚至几种姿态和运动混合存在,呈无规律性状态,临床上根据肌肉受累范围可以分为四型:(1)旋转型:头沿身体纵轴向一侧作痉挛性;(2)后仰型:头向背部后仰,面朝天;(3)前屈型:头向前屈,下颌抵在胸前;(4)侧屈型:头偏离纵轴向左或向右,耳朵靠近肩部,常伴有同侧耸肩。当患者试图维持其头部正位时,大多有头部震颤。一般来说,痉挛性斜颈一旦确诊后是不能自愈的,大多数患者也是无法自行纠正头位的。所以,如果一旦确诊后,就需要尽快进行治疗。目前很少有自愈或症状自行缓解的患者,如果延误治疗还会导致疾病恶化和复杂化,以致治疗起来愈加困难。药物及肉毒素治疗效果甚微,慢慢会无效,对于保守治疗不满意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应用较多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方法。
DBS术后半年的帕金森病患者老林(化名),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术后的他“扔掉了”拐杖,行走腿脚灵活自如,再不用担心药物治疗效果衔接不上,有效时间短的弊端。肢体震颤、僵直、嗅觉减退可能不是“老了”69岁林先生(化名),24年前左侧肢体出现震颤、僵直的现象,走路腿迈步感觉困乏,走路的步伐也变小了,以前灵活的身体变得“迟钝”,感觉一下子“老了”,除了运动方面的症状,还出现了明显的嗅觉减退、便秘、翻身困难等现象,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老林患的是帕金森病,开了安坦进行药物控制,吃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六年后单侧的肢体僵直与震颤发展至双侧,而且药物治疗的效果逐渐变差,还出现了严重的冻结步态,调整药物美多芭治疗,刚开始调药后效果还可以,慢慢的出现了症状波动、药物起效没有之前迅速了,有效时间也从之前的四五个小时,缩短到两三个小时,还出现也严重的异动现象。随后将美多芭药物的次数增加一次,加服金刚烷胺治疗,调药后的老林明显感觉到身体轻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林之前调整的药物方案也不好使了,半年前,药物起效时间越来越短,异动症影响到正常生活,并且出现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听说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差还可以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脑起搏器、DBS)治疗,兰大二院神经外科帕金森病诊疗组的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能够精准的定位靶点位置,解决了框架定位的弊端,并且患者不用忍受上头架的痛苦。DBS手术治疗,持续刺激治疗效果更佳帕金森病早期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而长期治疗疗效明显减退或出现严重的症状波动或异动症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是通过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器,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了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病人恢复自如活动和自理能力。DBS因其相对无创、安全和可调控性,作为主要选择。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较好,但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对非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手术的禁忌症。手术对肢体震颤和/或肌强直均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可明显改善运动症状。
“我的父亲患有帕金森病14年了,手术前手抖、腿抖,身体僵直,行动迟缓,走路拖步,严重的时候无法行走。特别是晚上非常难受,自己翻不了身,穿衣服一些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需要家人长期照顾。这十几年他受帕金森病的折磨,脸上好久没有笑容了,为了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能力,让父亲能够恢复健康的生活,2022年5月进行了DBS手术治疗,手术后现在已经4个月了,感觉他就像换了个人一样,不抖了、不僵了,走起路来腿脚轻松了、人也精神了,生活能自理了,自己生活完全没有问题,开启了新的生活。”帕金森病患者伏先生女儿亲述。开机前与开机后视频14年帕金森病折磨,抖、僵、慢让他生活难自理天水市秦安县56岁伏先生,肢体震颤、僵直、行动迟缓14年。14年前右侧上肢出现静止性震颤,休息或者紧张的时候手就会出现4-6Hz搓泥丸样的动作,刻意控制时症状会减轻,因为没有其他的不适,当时没有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右上肢的静止性震颤症状加重,震颤幅度增加,逐渐也出现行动迟缓及全身肌张力障碍,身体僵直,特别是躺床上翻身、起立时明显,已经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后到北京求医,确诊为帕金森病。开始服用美多芭、苯海索及金刚烷胺治疗,回家服用药物后,身体变得轻松了,震颤与僵直的现象有明显的改善,服用一次药物能够改善4-6个小时,以为找到“灵药”的伏先生很高兴。可是好景不长,药物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起效的时间越来越长,患病的第十年,下肢也出现了抖,颜面部的表情僵硬、流涎、流汗、便秘等症状也出现了,随后为了求医,去过北京、去过西安等各大医院,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基本没有变化,可以说是已经走投无路,最后药物的有效时间仅仅能维持1-2个小时,药效过了后生活无法自理。DBS术后不抖、不僵了,4个月的生活太幸福2022年5月份,伏先生来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帕金森病、神经调控门诊,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脑起搏器,DBS)治疗,术后身体不抖了、不僵了,行动灵活自如,4个月的生活如常人,脑起搏器已经成为他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神经外科刘亚丽医生介绍:随着病情的进展,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及肌张力障碍的患者,生活质量因运动并发症而严重受损,内科医生常常束手无策。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脑起搏器)治疗改变了内科药物治疗的现状,兰大二院神经外科帕金森病、神经调控专家组,对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患者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术后90%的帕金森病症状能够改善,非常有效的提高了其生活质量、降低服药剂量、降低病残率。脑起搏器手术过程体现一个“准”字,在精确地定位系统的支持下,精准地把电极放在犹如蚕豆大小的神经核团之中最恰当的位置,成为手术的关键。兰大二院采用先进的机器人系统辅助脑起搏器手术治疗技术,这个技术解决了立体定向框架系统脑起搏器治疗的缺点,术中二次注册,模拟靶点校正,手术规划精准避开血管,术中容易调整手术路径,机械臂动作幅度可控精度0.1mm,手术时间短、手术更微创、术前准备简化,避免安装框架/组装弧弓/人工调整坐标及角度复杂操作等优点,更合适一些异动比较明显、年龄比较高,难以配合框架手术的病人。兰大二院帕金森病、神经调控专家组,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精神心理及康复科多学科的优势整合,让患者在一个门诊就能享受一站式的诊疗、精准的评估、用药方案的优化、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及术后程控,以及建立了全程管理模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重塑生活信心。我们开设“帕金森病、神经调控门诊”,旨在实现专病专医,精准诊疗,以期改善我省及周边地区脑起搏器手术治疗知晓率低、术前评估率低、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法保障基本生活能力的局限性,进一步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用药存在联合用药、用药不规范,正确的用药需先单药、一天的血药浓度要均衡且足量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一般到中晚期患者会感觉到吃药效果不好,即使频繁调整用药也无济于事,这跟疾病的进展性、用药的抗药性、药物并发症都有关,这个时候唯一可以治疗的方法就是手术,术后结合用药、康复训练,可以保障帕金森病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如何增加帕金森手术治疗效果呢?术前精准评估与准备至关重要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医生要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年龄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通过运动症状评估、美多芭冲击试验、心理评估、认知评估等,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同时手术前还需要进行核磁共振、CT等影像检查融合,制定精准的手术入路及植入靶点。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做好术前准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此外,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稳定情绪,避免因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入路及靶点定位很重要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具有微创、可调节等优点。它能通过在脑内特定靶点植入电极,发放电脉冲刺激神经核团,从而改善运动症状。为了增加手术效果,在进行DBS手术时,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利用先进机器人技术,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精确确定电极植入的位置,确保刺激靶点的准确性。这就好比射击时瞄准靶心,只有靶心命中率高,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要确保患者术后有配合程控的能力手术一个月进行开机后,才是治疗的开始,由于疾病的进展性,症状会持续加重,因此就需要随着病情的进展不断进行程控,调整参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对治疗效果的反馈,适时调整电极的刺激频率、脉宽、强度等参数,让手术效果不断优化。此外,药物治疗也不能忽视,左旋多巴制剂等药物与手术治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通过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与手术治疗相互配合,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例如,对于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仍需持续服用一定量的左旋多巴药物,以维持治疗效果。术后康复训练一定要跟上康复训练在增加手术治疗效果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如站立平衡、行走平衡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减少跌倒摔倒风险;运动功能训练,包括上肢和下肢的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提升运动能力。例如,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心理关怀与生活管理相结合帕金森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情的逐渐加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心理关怀至关重要。家属和社会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我管理,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根据身体情况合理安排生活节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通过以上多方面的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增加帕金森手术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陈女士患帕金森病已经8年时间了,主要症状是震颤与僵直,近两年症状加重,腰弯到了接近90度;手抖到饭吃不到嘴里,腿脚僵直行走困难,从病床都走不到病房门口,就腰痛到满头大汗、直不起来,脚无法抬高。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开机后,她说:确实可以、效果很满意,以后可以出门陪孙子了。那一刻,我也很温暖!
癫痫患者这些事情不要做,避免诱发癫痫发作的可能,比如熬夜、激动、疲劳、刺激性饮食等
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的常见药物,但是服用不能会有副作用:癫痫患者丙戊酸钠治疗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