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 (1)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3剂次,其中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2剂在1月龄时接种,第3剂在6月龄时接种。 (2)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3)接种剂量:①重组(酵母)HepB每剂次 10μg,不论产妇HBsAg阳性或阴性,新生儿均接种10μg的HepB。②重组(CHO细胞)HepB每剂次10μg或20μg,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接种10μg的HepB,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接种20μg的HepB。 2.其他事项 (1)在医院分娩的新生儿由出生的医疗机构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由辖区预防接种单位完成后续剂次接种。未在医疗机构出生儿童由辖区预防接种单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2)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3)HBsAg阴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最迟应在出院前完成。 (4)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5)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在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100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6)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3.补种原则 (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 (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即可; (3)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
家族性传播: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性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尤以前者居多。 婴幼儿期感染病毒: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最重要的方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增强,疫苗接种工作落实较好,但部分偏远地区仍有待加强。 漏诊:出现尿黄眼黄的情况及时就医,查清病因,故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被发觉而及时休息和诊治。无黄疸型肝炎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未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易发生慢性化。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移植手术后、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长期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免疫抵制剂治疗者,降低免疫力,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原有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结核病等,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且预后较差。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是当前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2005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相继批准ETV用于CHB治疗。临床上恩替卡韦抗乙肝治疗的应用,你都清楚吗?01 恩替卡韦(ETV)的推荐用量? ETV为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盐活性成分,从三个环节抑制HBV的复制。ETV经口服后,可迅速吸收,约0.5~1.5 小时后达到血浆峰浓度。恩替卡韦与食物一起吃,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血液中药物浓度明显降低,所以需要空腹服用(服药前后2小时不应进食)。 成人:口服每天一次,每次0.5mg(1片)。拉米夫定治疗时发生病毒血症或出现拉米夫定耐药突变的患者为每天一次,每次1mg(0.5mg两片); 儿童:已有适合2岁至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称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依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3 类,其中HCC 占90%以上。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第六,死亡率位居第二。我国是肝癌大国,也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常见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据统计,目前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而死亡人数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对我国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肝癌起病隐袭,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达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即便是手术切除后也易复发,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晚期肝癌治疗棘手,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有“癌中之王”的称号。虽然介入栓塞化疗、全身化疗及射频消融等各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患者生存期改善还很有限,且远期疗效较差,如何提高肝癌的客观疗效和生存受益,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设计了一个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性和前瞻性研究,旨在为我国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一条有效治疗方案。入选标准下列标准用于选择适于本方案规定的受试者,受试者应全部符合以下标准才能进入试验:1.年龄:18~65岁;2.严格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临床诊断标准或经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的复发/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具有不能手术切除的证据(患者肝癌开放手术、TACE术或射频消融术后出现的单个或多发转移;有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部分Child-pugh分级B患者);单个HCC ≤3cm,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索拉非尼等分子靶向治疗失败或不可耐受的HCC患者。{注:治疗失败的定义: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或治疗结束后复发(接受索拉非尼等分子靶向治疗必须≥14天);不可耐受的定义:在治疗过程中出现≥Ⅳ级的血液学毒性或≥Ⅲ级的非血液学毒性或≥Ⅱ级的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4.一线系统治疗失败(或有残留病灶)距入组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时间)≥2周且不良事件基本恢复正常(NCI-CTCAE≤Ⅰ级);5.Child-Pugh肝功能评级:A级或B级(≤9分;6.BCLC分期为B-C期,《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2010》;7.入组前1周内ECOG PS评分:0-1分;8.预计生存期≥3月;9. HBV DNA<2000 IU/ml(104拷贝/ml);或HBV DNA≥2000 IU/ml,且正在进行有效抗病毒治疗;10.主要器官功能正常,即符合下列标准:(1)血常规检查:(筛查前14天内未输血、未使用G-CSF、未使用药物纠正)a.HB≥80g/L;b.ANC≥1.5×109/L;c.PLT≥70×109/L;(2)生化检查:(14天内未输ALB)a.ALB ≥29 g/L;b.ALT和AST<5ULN;c.TBIL ≤1.5ULN;d.肌酐≤1.5ULN(Child-Pugh评级中白蛋白和胆红素两项指标只能有一项为2分)e.AFP或者PIVKA阳性11.育龄妇女必须在入组前7天内进行妊娠试验(血清或尿液),且结果为阴性,并且愿意在试验期间和末次给予试验药物后8周采用适当的方法避孕。对于男性,应为手术绝育,或同意在试验期间和末次给予试验药物后8周采用适当的方法避孕;12.受试者自愿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配合随访。排除标准:1. 已知肝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及纤维板层细胞癌;以往(5年内)或同时患有其它未治愈的恶性肿瘤,对于已治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和宫颈原位癌除外;2. 准备进行肝移植的患者或者有器官移植史患者(既往进行过肝移植的患者除外);3. 有精氨酸或者曲美他嗪过敏史的患者;4. 肾功能不全患者;5. 体内缺乏精氨酸酶者禁用6. 先前存在眼睛黄斑病变的患者。7. 患有高血压,且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降至正常范围内者(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8. 患有Ⅱ级以上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包括QTc间期男性≥450 ms、女性≥470 ms);9. 按照NYHA标准(详见附件5)Ⅲ~Ⅳ级心功能不全或心脏彩超检查:LVEF(左室射血分数)<50%;10. 具有影响口服药物的多种因素(如无法吞咽、慢性腹泻和肠梗阻,明显影响药物服用和吸收的情况);11.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或具有明确的胃肠道出血倾向,如:有出血危险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局部活动性溃疡病灶、大便潜血≥(++)不可入组;12. 在参加本研究前的28天内出现过腹部瘘管、胃肠道穿孔或腹腔脓肿;13. 凝血功能异常(INR>1.5或凝血酶原时间(PT)>16s,APTT>43、TT>21s,Fbg<2g/L),具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接受溶栓或抗凝治疗;有临床症状的腹腔积液,即需要治疗性的腹腔穿刺或引流,或Child-Pugh评分≥2。14. 已经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已知的脑转移患者;15. 既往和目前有肺纤维化史、间质性肺炎、尘肺、放射性肺炎、药物相关肺炎、肺功能严重受损等的客观证据的患者;16.尿常规显示尿蛋白≥++或证实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 g;17.参与研究前的7天内接受过强效CYP3A4抑制剂治疗,或是参与研究前的12天内接受过强效CYP3A4诱导剂治疗;18.怀孕或哺乳期妇女;有生育能力的患者不愿或无法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者;19.有精神疾病,或者精神类药物滥用史;20.已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在参加该研究前的4周内接受过姑息性放疗,放疗区域>5%骨髓区域。21.严重感染患者(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情况)22.近期(半年内)干细胞移植,免疫调节(包括PD-1等试验治疗方案)等影响该方案或者疗效不肯定的治疗史23.研究者认为任何不适合进入试验的其他因素。 注:国际临床药物研究注册号:NCT03278444.NCT03274427。如果需要参加研究的患者,可以联系到郑大一附院老院区12号楼四楼找李大夫或者吕大夫(电话:0371-67966941),或者新区医院7号楼13楼孙大夫(0371-66271131)联系。
肝细胞肝癌对于一个肝病患者可以说是一个噩耗,尤其对于这么一种悄无声息的杀手简直是“谈癌色变”,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在我们治疗这么多的晚期肝癌中,其实并不是更多患者想的那么糟,怎么正确对待晚期肝癌呢?有很多患者患者不停介入治疗,粒子治疗,不停化疗与放疗,最后直接相信偏方和名老中医了,造成很多患友绝望,甚至发现有些患者走上自杀的途径,实在可惜的很!1、晚期肝癌出现的原因 由于肝癌是进展速度较快的肿瘤,从发现肿瘤到结束,如果不进行治疗,一般维持1年左右,所以肝癌也有“癌中之王”之称。晚期肝癌的确悄无声息,尤其目前工作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加之劳累,喝酒,往往忙于工作,很少到医院去体检,一般有所感觉,才到医院检测,发现肝癌已经很大了,甚至转移了;也有一些患者对医院或者医生的恐惧心理,害怕就医,医院体检拖得太久,结果肝癌也扩散转移了;还有一些患者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盲目自信,结果发现也晚了。因此坚持每年2-3次到正规医院体检是预防和减少晚期肝癌最重要的方法,常规检测包括肝功,B超和AFP,尤其对于有肝癌家族史,男性,年龄超过40岁,有肝硬化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当然经济条件好的,每半年一次MRI平扫,更能很好的解决问题。2、治疗方案选择 说实在话,肝癌治疗进展还是比较快的,远不是网上说的或者患者想的那么悲观!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发现较早的肝癌,早期手术切除和射频治疗,很多患者都能够获得根治的效果,也能获得普通肝硬化患者一样非常长的生存时间。我曾经遇到多个早期肝癌患者,害怕治疗,相信“偏方”了。中期患者其实介入治疗效果也行。活个3-5年也问题不大;那么关键晚期肝癌,包括门脉癌栓,巨大肿瘤(10cm以上,多个肿瘤),淋巴结转移,或者肺转移,骨转移等,好像没有希望了,其实也不是。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只一块发力研究,已经也获得较大的进展,比如PD-1,索拉非尼,菲戈替尼等,国内的阿帕替尼等,也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临床研究方案也获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去年也有不少肝癌患者肺转移,骨转移的患者,治疗1年多,肺转移大大缩小,甚至还有患者有多个肿瘤消失;有的还进行手术根治治疗,因此我们也在国际临床药物注册网上注册了我们研究方案,希望更多的患者受益。因此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努力,只要不要走偏了,希望还是很大的,虽然治疗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前途还是光明。科学已经发展很快了,就像铁路发展一样,毕竟高铁的时代已经到来了。3、治疗过程的曲折性 毕竟肿瘤的发生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是人体内基因突变和体内微环境相作用的产物,也是来源于人体、寄生于人体的新型生命体。因此我们想根治它,的确很困难,不如学会“和平共处”。目前晚期肝癌的靶向药物的确有不少副作用,但多数人还是能够耐受,配合其他治疗,还是能够度过难关,也可能需要3个月,6个月,没什么大不了。想当年红军经过2万5千里长征,抱着一个必胜的信念,爬雪山,过草地,最后达到了光辉的顶点。其实与癌魔的斗争,也是如此。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减少副作用,大部分患者都会有比较的效果。在现在美好的生活中,有更多时间去享受家庭,享受生活,去尽一下自己的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什么不努力争取一下呢!4、治疗过程的科学性 刚才提到肿瘤发生的必然性和难治性,这里面必须提到治疗的科学性。目前治疗肿瘤信息,80%以上都是互联网和亲友诉说,而来自专业医生知识不多。最主要因为互联网的发达,好像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其实不然。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正真有效的方法,需要通过专业医学网站去查,而大部分都是英语的!也有一些互联网医院,倒是可以咨询,但患者需要一定专业知识了解它。因此向专业医生咨询,特别重要。当然不同医生会给你不同的答案,说明在科学上,大家有争鸣。你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千万不可随意更换治疗方案,因为HCC发展速度较快,没有更多二次选择的机会。科学抉择远比偏方,吹的上天的保健品,部分不靠谱的中医好的多。5、结语:治疗结果的可及性目前晚期肝癌治疗手段比较多,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尽人意,包括经济问题,药物副作用问题,药物有限性的问题等等,但是毕竟治疗肝癌的路已经铺开,虽然选择的路不多,但毕竟有了,那我们就应该勇敢的走下去。希望在我们陪同下,在全世界的科学家的努力下,相信不久将来,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平坦!
2016年美国肝病年会在2016年11月10日在美国文明发源地波士顿召开,来自世界各地共计1万3千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也有300名左右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5位代表作了会议交流或者口头报告,表明我国肝病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我们肝癌研究团队这一次会议期间也向美国医学研究最高机构---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相关专家进行汇报,也得到高度赞赏。这次会议内容丰富,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会议, 我就这次会议的内容与同道或者患友共享一下。1、丙肝治疗方面:这次大会重点推出了丙肝和乙肝治疗专场,尤其在本月14日一天时间重点全球在乙肝和丙肝最新进展。尤其对DAA药物治疗进行重点推荐。这一次对于公众常知的3月治疗方案(SOF+DCV),对于基因1型,可以达到97%以上的SVR率了。本次会议重点推出了8周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基因型,并且合并HIV治疗方案效果很好(SVR率95%左右)。对于丙肝干扰素治疗复发,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肾功能,HCC等都有明确推荐,长期研究表明利用DAA药物可以明确降低HCC发生50%以上,延缓肝硬化发生。 在这次会议也提到了部分DAA治疗患者出现耐药或者复发问题,总体耐药风险不到1%,因此与乙肝耐药不能相提并论。但是长久是否造成耐药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耐药主要由于天然耐药形成,而选择性耐药很罕见,因此国际上很少推出丙肝耐药检测试剂盒,多停留于科学研究阶段。2、乙肝方面:乙肝临床研究远远没有丙肝进展快,估计让广大乙肝患友又一次失望了。目前还没有新的临床药物上市 ,这一次最大希望”箭”公司RC-520已经被FDA叫停了,不过有点小收获,那就是TDF升级产品TAF已经上市了。这个药可以大大降低TDF肾脏等毒性,这也是近10年来唯一上市的新药,不容易呀。不过这次会议也对目前乙肝临床前免疫治疗进行了重点总结 ,主要包括CRT疗法,PD-1或者配体的单抗,抗乙肝包装药物等,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中国一位学者通过ETV或者TDF与干扰素序贯治疗乙肝也获得大会的肯定,对于表面抗原定量较低的患者或许有了另外一个选择。 3、肝病合并细菌感染 这一次也有会议专场描述。指出肝衰竭发生,尤其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关。另外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昏迷的升级药品也有论述。对于肝腹水后合并细菌诊断和细菌耐药的机制进行分析,会议也对肠道微生态对门脉高压,脂肪肝,肝硬化发展,HCC发生,消化道出血预防等提出重要意义。4、脂肪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本次会议对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肝硬化发生,HCC相关性进行多场重点汇报,表明他们之间发生概率和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到通路,HCC筛查的重点。尤其在NASH与HCC的关系,包括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之间信号通路,也进行重点研究和报告。外国人这类人群比较多,但中国合并脂肪肝比较多,很少出现HCC发生,相反心血管事件比较多,也许与种族遗传背景不一致有关吧。5、AIH,PBC和PSC 临床研究没有获得重大突破,多数研究集中发病机制,部分药物也进入临床前研究,还需要一段时间。6、肝细胞肝癌研究:国外对肝癌研究并不重视,可能由于HCC在美国或者欧洲地区属于罕见病。会议上研究多集中于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研究较多,但治疗研究很少见,估计在外科年会会多一些。由于HCC在中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杀手,其致死率和恶性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肿瘤。在这次会议期间,我们向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NIH)相关专家汇报了我们在HCC研究发生机制,转移和复发的原因和初步治疗结果,受到了NIH专家高度评价,当即决定中美合作推动HCC研究进一步深入:美方负责HCC机制研究,我方负责临床研究,双方定期派员进行交流。协议达成是我这次美国肝病年会的最大收获,也许能够对于我国HCC,包括晚期HCC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7、遗传代谢和肝脏罕见病:关注较少 。8、其他欧美地区健康卫生问题:没有关注。
近日,我院感染科余祖江教授科研团队受邀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13届国际生物电年会并做特邀学术报告。第13届国际生物电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生物电专业学术大会。该学会致力于将生物电领域的最新研发的微秒脉冲、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等生物电场技术的转化应用,其中基于高电压脉冲技术在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国际肿瘤微创治疗的新方向。本次会议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各国学者对生物电技术在医学领域热点问题及争议进行分析,消融仪器的设计,手术操作技巧及新进展。专家们针对当前生物电的医学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精彩的学术演讲,围绕肿瘤电治疗的新理论、新技巧、新设备进行多场精彩学术报告;尤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纳秒脉冲消融技术使实体肿瘤消融手术变得日益简化和精确。这次国际盛会除了一如既往的盛大精彩,最振奋人心的是在熠熠闪光的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和身影。我院感染科余祖江教授在阚全程院长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秉承我院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发展宗旨,推出了多名中青年学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他们以自信的面貌和充分的实力赢得国际同行的赞誉和认可。我院感染科余祖江教授科研团队数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肝衰竭和肝癌治疗的新靶点及新药物,通过与美国NIH病理实验室、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两家单位的共同合作,已经初步寻找到治疗肝衰竭和肝癌有效的新型药物(目前已经申请到国内专利2项,两项正在进行国际PCT专利申请),目前已经完成肝衰竭临床新药的临床试验和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文章已经完成撰写工作,准备冲刺顶级医学杂志。同时肝癌新药已经在临床上显示出令人振奋的疗效,目前处于进行机制验证阶段和大样本临床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薪火相传,代有人才出,而此次余祖江教授培养的年轻学者孙冉博士、任志刚博士的研究工作以其创新性引起了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的特别推荐,作为特邀报告与其他3名国际著名学者同堂作全体大会发言。他们汇报的内容是脉冲电场消融肝癌的有效性及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前大动物安全性评估研究。孙冉博士和任志刚博士是本次大会最年轻的特邀报告学者,两场特邀报告被安排在此次国际大会开幕式的当天上午进行,青春满溢自信阳光的年轻学者以标准流利的英文做大会发言,受到国际同行的热烈称赞和广泛关注,标志着我国在脉冲电场治疗肿瘤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期两天的大会圆满落幕,这次学术盛会让我院与会代表满载而归,不仅把握了学术最新动态和进展,拓宽了思路,也学习到了更多的手术技巧,同时充分了解到了我国在该领域厚重的学术基础和传承、发展、创新的良好局面。与各国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增强了学科发展的动力。 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是最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横跨生物电磁学、高电压和微电子等领域的新技术,被评为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成为肿瘤物理治疗中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基于微秒脉冲电场技术而研发的纳米刀(Nanoknife)其中基于一代技术研发的“纳米刀”已经在国内广泛应用。余祖江教授团队通过与浙江大学合作在纳秒脉冲治疗肿瘤消融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目前已经应用国内首台基于纳秒脉冲二代技术的“纳秒脉冲消融仪”,同时正在进行大动物安全性实验及临床前试验论证工作。近年来,在阚全程院长“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正确思路引导下,在余祖江主任的带领下,我院感染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开设五个病区(河医院区4个,郑东院区1个),具有225张固定床位,在规模上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并且在科研和临床领域勇于探索,积极尝试研究肝病的新型治疗手段。在原有的感染性疾病病区、普通肝病病区、重症肝衰竭病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基础上,新成立的肝病微创治疗病区(12号楼四楼,感染三病区)已经成功开展肝癌射频消融、经导管动脉肝癌化学栓塞、消化道出血介入诊疗等多项肝病微创治疗技术,已经成为河南省内首家具备感染病及肝病综合诊疗能力的感染性疾病综合诊治中心。感染科团队将继续在科研上勇于创新、在临床上积极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医学与科学技术的密切结合和互动发展,促进医学与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和创新,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和提高我省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的科研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 本文摘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部网》
为了给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更科学诊疗的依据,减轻疾病负担,中国肝炎基金会发起“e点e滴,达标之路”公益项目,在全国29家三甲医院共招募2000例患者,我院参与入组60例。项目内容:为入组患者免费提供5次HBeAg定量检测(进口检测试剂)入组要求: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拟开始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年龄<40岁患者优先)入组时间:2015.6.1~2015.8.30联系人:付医生联系电话:18538232200联系地址:郑大一附院12号楼感染科注:目前这个项目适合正在应用干扰素和长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药的患者,可以参加试试。
郑东新区是郑州市规划建设的城市新区,2000年6月,时任河南省长李克强提出加快开发郑东新区。2002年12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郑东新区概念规划荣获中国首个“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郑东新区建成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0余万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目前国内医疗规模最大的医院,拥有河医院区、郑东院区、惠济院区三个院区。郑东院区是国内规划设计最先进、硬件条件最齐备的医院,位于郑东新区北三环与龙湖中环路西南侧,占地345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郑东院区按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标准规划设计,设置病床位3000张,于2016年9月16日投入使用。 郑大一附院派出了医院各个科室的精英团队与骨干医生,确保郑东院区设计规划最先进、硬件设施最一流、诊疗技术最精湛、护理服务最贴心。郑东院区的投入使用,将极大程度地缓解目前一附院河医院区看病拥挤的现状,缩短各种检查和治疗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升就诊体验。 作为郑大一附院的一分子,作为河南医者,很开心也很欣慰,我们感染科也在郑东院区设立有一个感染科病区(郑东院区7号楼13楼南区),由我组织了我科刘艳民、申珅、邢霁远、张英英、张致淏等几名骨干医师负责平常的临床工作。当然,老院区我们也一如既往的为大家的健康服务!门诊时间也暂无调整。 为了方便患者的就医,现将就诊路线总结如下:一.高速自驾路径(行驶中可以参考高德导航、百度导航等)1.自连霍高速107国道出口(东三环北站收费站)--107国道向南--平安大道向西--龙翔七街向西--郑东院区。注:下高速后约5.9公里到郑东院区,此路线较近,但107国道高架桥正在施工,通行有所不便,预计下高速后10-20分钟到达。北三环与107国道立交也在施工,完工后交通将更为便捷。2.自连霍高速柳林出口--沿中州大道向南--北三环向东--出北三环隧道龙湖中环路右转--到郑东院区。注:此路线约11公里,均为建成快速路,较为通畅。预计下高速后15分钟到达。3.自京港澳高速郑东新区出口---金水路向西--文苑南路向西北--平安大道向西--龙翔七街--郑东院区。注:此路线下高速后约8.3公里,正常行驶约20分钟到达郑东院区。4.建议选择上述三个高速出口,更为便捷。如果从西南站下高速,可行驶到西三环向北--北三环向东--郑东院区。如果从南站下高速,可以中州大道向北--商务外环向东北--平安大道向东北--龙翔七街向西--郑东院区。二.经火车出行到郑州1.郑州站西广场出站:公交车50、41、70路等多条公交车到医学院站,即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在河医院区门诊部乘坐郑大一附院专线区间公交车前往郑东院区。2.郑州东站出站:乘坐出租车,约5.8公里,10-15分钟达到郑东院区。花费约15-20元。三.经公共汽车到达郑州1.郑州长途汽车中心站(郑州火车站东广场),乘坐公交108、76等多条公交路线达到医学院站,即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在河医院区门诊部乘坐郑大一附院专线区间公交车前往郑东院区。2.郑州汽车客运总站,乘坐277、904、63等公交车到达医学院站或中原路大学路站。到达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在河医院区门诊部乘坐郑大一附院专线区间公交车前往郑东院区。3.郑州客运北站,乘坐郑汴城际公交101路,到达郑东院区(城际公交公交招呼站)。
多年在门诊坐诊,一提到肝癌,几乎是谈癌色变。加之大量无良广告的宣传,把慢性肝炎患者进行划分三部曲:肝硬化,肝腹水和肝癌三部曲,每一个肝病患者都逃不过这三部曲。其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仅河南省有肝病患者就有肝病患者1000多万,如果都是三部曲人都死了,把所有医院改成殡仪馆+教堂得了:安慰完了,直接送走。当然从目前的科学角度来看,肝癌的确是癌中之王,如果一个肝细胞肝癌患者,不进行治疗,从发现到生命结束,一般都在6-9个月,也就是6-9个月走完生命的历程,尤其目前肝癌的化疗和放疗基本没有效的情况下,对于一个肝病患者恰当的治疗和体检还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对于肝病患者来讲,怎么才能让肝癌远离自己,或者不幸患上肝癌又是如何处理呢? 一、 那么我们首先看一下肝癌的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与发病原理迄今尚未确定。多认为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近年来研究着重于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及其它化学致癌物质。1.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肝癌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高发有关。近年来,丙型肝炎发展成肝癌受到重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90%,多为乙型病毒或者丙肝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肝硬化发展为肝癌者约为10%。肝硬化细胞再生,通过肝炎病毒诱导突变和重新排列,宿主染色体损伤,激活细胞致癌基因而致癌。2.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有强烈的致癌作用,粮食或食品受黄曲霉素污染是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3.其他化学致癌物或者免疫功能 紊乱亚硝氨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等均是可疑的致癌物。另外免疫性性肝炎,脂肪肝和酒精肝发展成肝癌受到重视。主要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包括组织内缺氧,诱导细胞原始化,促进HCC发生。4.寄生虫 华枝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上皮增生,为导管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因之一。从上面机制可以看出,肝癌发生诱导原因非常多,降低这些暴露因素存在,肝癌的发生几率会大大降低。 总结:肝癌不能预防,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抗病毒治疗(或者抗炎治疗)能够降低HCC发病率。 二、怎样发现早期肝细胞肝癌 本病起病隐匿,早期基本没有任何临床表现。部分早期病例,仅甲胎蛋白检测阳性(包括PIVKA、ALP、γ-GT、DCP、AFU及 CA19-9 等)而无症状和体征,称亚临床肝癌,它的发现主要依赖于血液检测,包括AFP,PIVKA等,尤其影像学资料很重要,包括B超,SCT或者MRI。尤其有肝硬化病史或者HCC家族史尤其重要。 一般出现临床表现后大部分都是晚期肝癌 1、临床表现:包括:①肝区疼痛。呈钝痛或锐痛,间歇性或持续性,可延散至右肩或右背。若癌续发包膜下出血或破裂,则可有剧烈腹痛,重者伴发休克(容易与胆囊炎等混淆,见本人相关文章)。②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有的有明显腹泻。这些症状往往与肝炎活动或肝硬变的症状不易区别。③全身症状。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晚期呈恶液质。④发热。有些肝癌患者伴随发热,其与肿瘤组织坏死有关。⑤伴癌综合征。有的因肝癌组织异位,分泌胰岛素或分泌B细胞刺激因子,以致发生低血糖症。有少数病人可发生红细胞增多症,多因血循环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有关。2、体征 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可触到结节。边缘不齐,上腹部可因癌肿而隆起,如向上肿大,可使横膈抬高。肝癌内血管丰富纡曲,有时在腹壁可闻及血管杂音。黄疸多在晚期出现,或由于肝细胞坏死所致,或因胆管受癌肿压迫。肝门部的肿瘤压迫,可致进行性显著黄疸。因肝癌多伴发肝硬变,故可有肝硬变的体征,如腹水、静脉侧枝循环、脾肿大,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容易发生肺、骨、脑转移。 总结:定期体检非常重要,根据感觉走是错误的! 三 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HCC 诊断HCC并不困难,主要依赖于病史,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测。当然有些不典型的HCC需要活检进行确定,尤其对于早期HCC(小于3cm)确定非常关键,它决定着治疗方案和预后。结合我国的国情、既往的国内标准和临床实际,专家组提议宜从严掌握和联合分析,要求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1)+(2)a两项或者(1)+(2)b+(3)三项时,可以确立HCC的临床诊断:(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阳性)的证据;(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Arterial hypervascularity),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Venous or delayed phase washout )。①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②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则需要CT和MRI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3)血清AFP≥400μg/L持续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HCC中,5%-20%的患者并没有肝硬化背景,约10%的患者无HBV/HCV感染的证据,约30%的患者血清AFP始终<200μg/L(必要时穿刺活检);同时,影像学上HCC大多数具有有富血管性特征,但是确有少数表现为乏血管性。另外,在欧美国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发生HCC(NASH相关HCC)。因此在诊断也要高度重视。 总结:现代科学的发展,为肝癌诊断提供很好的敏感性,肝癌能够早期发现。 四、科学的治疗 1、外科或者介入治疗(巴塞罗那标准)HCC分期肿瘤特点肝功能/临床表现治疗方式自然病程(生存)极早期单一病灶<2cm< strong="">无微血管受累/扩散Child-Pugh APST 0治愈性切除术5年生存率几乎100%早期单一病灶或3个结节,<3cm Child-Pugh A-BPST 0治愈性切除术肝移植经皮消融术5年生存率50%-75%中期体积大/多个病灶大血管受累/肝外转移(-)Child-Pugh A/BPST 0肿瘤相关症状(-)动脉栓塞化疗3年生存率50%晚期大血管受累/肝外转移(+)PS 1-2肿瘤相关症状(+)新药临床研究1年生存率50%终末期广泛转移Child-Pugh CPST >2对症治疗中位生存期<3个月< p="">2、内科治疗:肝细胞肝癌的内科药物治疗 较为棘手的原因在于同一器官两种并存的疾病:癌症和肝脏疾患。多数情况下,肝细胞肝癌确诊时已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对于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 pugh C级),最佳支持治疗是常用和唯一的治疗选择,中医药也是可以选项之一(但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实)。最近生物靶向治疗(索拉菲尼等临床研究也获得国际公认)也可以延长HCC生命周期。对于肝功能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Child pugh A级或Child pugh B级)无外科手术治疗指征者,可行系统全身治疗。目前认为,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晚期患者,系统化疗优于一般性支持治疗。主要适应症:(1)合并有肝外转移的晚期患者;(2)虽为局部病变,但不适合手术治疗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者;(3)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者。总结:只要早发现,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五、科学研究最新进展肝癌常发生在硬化肝中,两种疾病都表现的非常难治疗,因此科学家们都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尤其肿瘤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新技术应用,也为肝癌研究带来迅猛发展,为肝癌精准治疗带来技术理论基础。另外肝细胞肝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例如肝细胞凋亡药物,抑制血管生成药物等都在临床研究之中。利用T细胞对肿瘤抗原敏感性的免疫治疗已经用于预防肿瘤切除后的复发,并且有望能推广到其他方面,最近在肺癌中获得突破性进展的CRT疗法,PD-1单抗等都获得可喜的结果。通过将基因转移到干细胞来诱导肿瘤特异性效应T细胞的免疫基因治疗在固体肿瘤上已经得到有希望的结果,其他类型的基因治疗如在肿瘤内免疫刺激细胞因子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肝细胞肝癌的致死性,我们在完成7年的肝衰竭研究后(我们科学发现:使用新的临床新药(专利化合物)可以使肝衰竭患者三个月生存率从原来50% 左右提高到78%),我们把更多的科研经费也投入到HC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中。近期我们初步研究表明,利用临床新药(独有专利化合物)也能够使小于2cm的HCC或者单独AFP升高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我们观察到短时间(3个月)也能够快速降到正常,因此我们也希望为HCC预防和早期HCC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未发表资料),最终也希望在临床对那些HCC患者提供有益的帮助。结语:大家都在努力研究,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