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调动,现就职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别名:广州华侨医院)
PS: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脑外伤后长期昏迷患者苏醒研究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情况进行总结。 昏迷是觉醒状态、意识内容和主动躯体运动完全丧失的严重意识障碍。觉醒状态分为意识觉醒—皮质性觉醒和无意识觉醒—皮质下觉醒。意识觉醒-皮质性觉醒是大脑皮质与非特异性上行激活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无意识觉醒- 皮质下觉醒是下丘脑生物钟在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作用所致。两者关系密切,如大脑皮质广泛而严重的病损可导致意识内容丧失但皮质下觉醒可存在。反之,如发生皮质下觉醒(意识内容)病损,皮质性觉醒就不存在了。 脑外伤是引起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因,长期昏迷患者的预后多数不良。因昏迷的持续时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故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清醒的预测对于神经重症监护的救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目前,脑外伤昏迷预后的研究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神经行为学与脑干反射,影像学表现,神经电生理学检测以及生理生化改变。1 神经行为学及脑干反射与昏迷的关系以神经行为学来研究昏迷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是否有自动睁眼、执命令、言语和肢体运动。临床上以GCS 评分为代表,但GCS 难以精确地反映大脑及脑干的功能状态。Gutling 等[1]报道GCS的预后准确率为72%。脑干反射是临床常用的评价昏迷状况的指标,共分10 种:掌颏反射、睫脊反射、额眼轮匝肌反射咀垂直头眼运动反射、对光反射、下颌反射、角膜反射、咀嚼肌反射、水平头眼反射及眼心反射,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脑功能平面。麦名裕等[2]研究得出中脑平面为昏迷可逆的临界线,中脑以下的病损呈不可逆性。刘先国等[3]发现脑干反射与GOS 呈等级相关,功能障碍平面越低,预后越严重。杨伯捷等[4]研究得出脑干反射的预后准确率为74%~89%,其分析是幕上损伤导致昏迷而脑干功能保存者终因幕上损伤而预后不良,故可出现假阴性。在临床实践中,脑干反射简单、快速、安全,对病人预后的判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学者将脑干反射与神经行为学联合制定了许多昏迷评分量表,如Glasgow- Pittsberg昏迷量表、Edinburgh 昏迷量表、Glasgow- Liege 评分等来评估昏迷患者的预后。2 影像学表现与预测昏迷患者预后的关系 CT 与MRI 是目前脑外伤后最常用的辅助检查,能从结构上对颅脑损伤程度进行直接评估,为预后作出判断。CT 主要从颅内血肿厚度、血肿量、出血部位、中线移位程度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进行分析[5],中线移位程度被认为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指标[6]。Marshall 等[7]通过对74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类研究,根据脑池是否受压、中线是否移位及占位性病变制定了CT 分类标准,且在国际上已得到普遍应用,其制定的CT 分类标准与临床伤情和治疗结果密切相关,可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长期昏迷患者MRI 检查可显示各受损部位高低信号的改变,明确受伤部位与性质,为判断预后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据研究,受伤6~8 周后MRI所见对意识恢复的预测有很大价值。3 神经电生理学检测的作用 如今神经电生理检测已成为评价昏迷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脑电图和诱发电位是最常用的方法。脑电图反映的是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可揭示CT、MRI、血管造影等难以显示的异常状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Lavizzari、Synek 和Young 等分级标准,对于哪种标准更适合脑外伤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还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Synek 于1988 年首先将脑电图反应性引入分级标准,并得到Gutling 等[1]研究证实,即脑电图反应性与预后关系显著,反应性的存在依赖于脑干网状结构和丘脑皮质通路的完整。Rae-Grant等[8]建立了脑电图二分法评分来判断脑外伤患者的预后。脑电图操作简单易行,可重复动态观测,因此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检测与评价技术。 上世纪70 年代,Greenberg 及其同事将各种诱发电位综合起来根据波形和潜伏期分为Ⅰ到Ⅳ级,并命名为“多模式诱发电位”,并研究比较了它与各个诱发电位与预后的关系。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两者都不受意识水平、睡眠、镇静药物等因素影响[9],因此非常适合昏迷预后的判断。 SEP 是目前评估昏迷预后的一项重要手段。SEP的分级标准大部分是根据N20 的存在与否及中枢传导时间是否延长或对称来划分,有时这样敏感性会降低,因为N20之后的皮质电活动经常被忽略[10],长潜伏期SEP(潜伏期≥70ms)是很有用的检测指标,它反映了非特异性丘脑皮质投射与皮质-皮质联系复杂的相互影响。有学者[11]认为SEP是电生理检测中预测性最准确的一项技术;Greenberg 在研究中得出SEP的预测准确性高于其他诱发电位。这也许是因为SEP 能反映脑干到皮质整个传导通路的功能,而患者的生存质量则取决于两者功能的整合。1981年Goldie 首先报道了短潜伏期SEP 双侧皮层原发反应缺失的昏迷患者最终会面临死亡或植物状态生存。Moulton等[12]认为如果单侧或双侧电活动消失。提示重残、持续植物状态生存或死亡;P15 之后任何电活动的缺失,则死亡的可能性很大。Schwarz 等[13]认为,如果一次双侧N20 的消失不是预后不良的绝对指标,那么N20 的消失只是代表大脑皮质功能严重受损,如不是永久性损害则是可以恢复的,尤其是患儿更要引起注意。在长期昏迷的患者中,SEP 预测预后的准确率达到80%[14],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各种电生理检测相结合可明显提高预测的准确率。杨伯捷将BAEP 与SEP 相结合研究预测昏迷患者的后,据报道准确率近100%;余洪俊等[15]研究得出BAEP 与SEP 均消失时死亡率为86%,SEP 为主要的判定依据。Gutling 等报道对外界刺激的脑电图的反应性对预后预测的准确率达92%,中枢传导时间预测的准确率为82%,两者结合准确率可达98%,这是任何单一检测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各个检测所对应的解剖径路不同,相互结合更能全面反映大脑的功能状态。诱发电位与临床数据相结合也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率。Narayan 等[16]发现多模式诱发电位预测预后的准确率为91%,25%的可信区间大于90%,与临床数据相结合后准确率为89%,而64%的可信区间大于90%;Kzrnaze、Weiner 与Marshall 等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4 生理生化指标与昏迷患者预后的关系 颅脑损伤时可在损伤区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和5- 羟色胺,它们作用于周围的脑微血管,引起血管痉挛,损害其调节功能,一部分递质弥漫入血,促发血小板凝聚,使血流淤滞,加重脑损害。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证实脑损伤患者血液和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水平明显升高,且与伤情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的变化可作为判断伤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17]。近年来,兴奋性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门冬氨酸和N- 甲基- D-门冬氨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脑外伤时,它们大量释放到突触间隙,过度持久地兴奋其受体,引起神经细胞死亡。谷氨酸的升高幅度与损伤程度成正比,它是反映脑损伤程度较为敏感的指标[18]。5 展望 综上所述,对昏迷患者预后的预测在临床上还是一重大课题,它是需要多种检测数据综合评定才能得出的结论,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中不断摸索和认识。每种检测手段在技术上都会有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如何将神经行为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各种生化指标有机地结合以提高脑外伤昏迷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1 Gutling E, Gonser A, Imhof HG, et al . EEG reactivity inthe prognosis of severe head injury [J]. Neurology, 1995,45: 915~918.2 麦名裕,李秉权. 脑干反射在昏迷过程中的价值[J]. 中国精神病杂志,1984,10(4):1031.3 刘先国,魏东,刘彩琴,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脑干神经反射对昏迷病人预后判断的价值[J]. 临床脑电学杂志,2000,9(1):44~45.4 杨伯捷,李盛昌,徐启武,等. 多种诱发电位评估急性昏迷病人的预后[J]. 复旦学报,2001,28(5):416~418.5 Zumkeller M, Behrmann R, Heissler HE, et al . Computed tomographic criteria and survival rat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J]. Neurosurgery, 1996, 39: 708~712.6 Marshall LF, Marshall SB, Klauber MR, et al . The diagnosis of head injury requires 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 [J]. J Neurotrauma, 1992, 9(Suppl1): S287~S292.7 Marshall LF, Marshall SB, Melville BSN, et al .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head injury based 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J]. J Neurosurg, 1992, 75: S14~S20.8 Rae- Grant AD, Barbour PJ, Reed J. Development of a novel EEG rating scale for head injury using dichotomous variables [J]. Eletroencephalogr Clin Neurophysiol, 1991,79: 349~357.9 Newlon PG, Greenberg RP, Enas GG, et al . Effects of therapeutic pentobarbital coma on multimodality evoked potentials recorded from severely head - injured patients [J]. Neurosurgery, 1983, 12: 613~619.10 Moulton RJ, Konasiewicz SJ, O'Connor P. A new quantitative measure for monitoring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 -tials J]. Can J Neurol Sci, 1994, 21(2): S17~S22.11 Lindsay K, Pasaoglu A, Hirst D, et al . Somatosensory and auditory brain stem conduction after head injury: a comparison with clinical features in prediction of outcome [J]. Neurosurgery, 1990, 26: 278~285.12 Moulton RJ, Shedden PM, Tucker WS, et al . Somatosen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monitoring following severe closed head injury [J]. Clin Invest Med, 1994, 17(3): 187~195.13 Schwarz S, Schwab S, Aschoff A, et al . Favorable recovery from bilateral loss of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J]. Crit Care Med, 1999, 27(1): 182~187.14 Amantini A, Grippo A, Fossi S, et al . Predicion of ‘awakening’and outcome in prolonged acute coma from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evidence for validity of short latency SEPs [J]. Clin Neurophysiol, 2005, 116(1): 229~235.15 余洪俊,费军,侯岷,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116~1117.16 Narayan RK, Greenberg RP, Miller JD, et al . Improved confidence of outcome prediction in severe head injur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multimodality evoked potentials, CT scanning,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J]. J Neurosurg, 1981, 54: 751~762.17 徐如祥,肖华. 现代临床昏迷学[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 51~52.18 Baker AJ, Moulton RJ, MacMillan VH, et al . Exitatory amino acid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injury in humans [J]. J Neurosurg, 1993, 19: 369~372.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残余,累及斜坡与骶尾部赏餐见的硬膜外肿瘤。肿瘤分经典型与软骨型。肿瘤组织学上相当良性,生长缓慢,但临床上以恶性肿瘤对待。因其以肿瘤局部侵犯,高复发率及偶发远处转移特征表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对周围神经及组织的侵犯。1、骶尾部,常以骶尾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肿瘤较大压迫骶尾部神经可出现便秘,小便障碍。2、发生在斜坡下端及颅颈交界处,常以头痛。3、发生在胸部,肿瘤可侵犯相应椎体结构,经过椎间孔突入胸腔,破坏肋间神经可引起节段性灼性神经痛。甚至引发肺部胸膜刺激症状。检查:CT和MRI治疗:单纯手术治疗难治愈。根治性手术切除在治疗脊索瘤过程中起主要作。术后放疗常有不同结果。对于分块切除或非根治性切除,绝大多数术后需辅以放疗,但脊索瘤对放疗不敏感。总的预后不佳。本文系王向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松果体瘤症状治疗疾病名称:松果体瘤疾病别名:pineal tumor,pineocytoma疾病代码:ICD:D35.4疾病分类:内分泌科疾病概述 人类的松果体形似松果,长宽厚约7mm×5mm×4mm,质量为140~200mg,位于中脑上丘之上,胼胝体后部覆盖其上,通过一条细柄与第3 脑室相连。该肿瘤发生在下丘脑和第3 脑室前部,可以侵入下丘脑和脊髓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到皮肤、肺或肝者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1%以下,多见于男孩。疾病描述 人类的松果体形似松果,长宽厚约7mm×5mm×4mm,质量为140~200mg,位于中脑上丘之上,胼胝体后部覆盖其上,通过一条细柄与第3 脑室相连。松果体主要受颈上节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NE)通过渗透方式作用到松果体,动物实验证实:光照刺激抑制NE 的释放。嗅觉、听觉、温度觉等刺激都可以影响松果体的功能。本征于1972 年由Pellizzi 提出,又称性早熟综合征、早熟性巨生殖器巨体综合征。系指松果肿瘤引起的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分泌增多(松果体的分泌功能上与腺垂体有拮抗作用)。常见的肿瘤有成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成胶质细胞瘤、畸胎瘤、生殖细胞瘤、精原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异位松果体瘤等。约占颅内肿瘤的1%以下,多见于男孩。症状体征(查看内容) 松果体区域的肿瘤其临床表现因病灶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临床表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瘤灶大小及对周围神经结构的侵入程度。 1.脑水肿 松果体区域的肿瘤侵入第三脑室,致使阻塞,引起颅内压升高,常见症状为昏睡、头痛、呕吐、精神异常。一般来说,阻塞越急剧,症状发生越突然,越明显。 2.神经系统症状 松果体瘤的神经症状与浸润压迫的神经和传导路有关。丘脑浸润可导致偏侧不全麻痹,间歇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侵蚀内囊引起偏侧不全麻痹。累及基底节引起锥体外系综合征或运动障碍,视野缺损。压迫四叠体的松果体区域的肿瘤可引起帕星诺(Parinaud)综合征,此综合征包括向上凝视的瘫痪,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汇聚麻痹,宽步态。 3.下丘脑垂体低功表现 松果体部位的肿瘤引起下丘脑损伤而发生尿崩症,多食、嗜睡、肥胖及行为异常,还可伴有视野损伤、水调节和体温调节失衡及垂体低功表现。 4.性早熟 松果体肿瘤常可引起性早熟,绝大多数发生于男性,松果体肿瘤发生钙化,则颅骨摄片可见钙化点。引起性早熟的可能原因是由于肿瘤破坏松果体产生和释放一种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物质,抑制作用消失,发生性早熟。亦可肿瘤超过松果体区损害下丘脑而引起性早熟。松果体瘤引起青春期延迟较少见,也有性腺低功的个别病例与松果体瘤有关。 5.褪黑素的分泌和调节异常 可导致许多临床疾病。正常人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晚10 点以后至清晨前血清褪黑素水平最高,而老年性痴呆病人的褪黑素节律性分泌消失。褪黑素的抗氧化、抗谷氨酸兴奋毒性以及直接调节凋亡基因表达的作用,可防止神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有助于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脑损伤、中风、癫痫的治疗。疾病病因(查看内容) 松果体的畸胎瘤的绒毛组织和生殖细胞瘤都可以分泌HCG,分泌的激素足够引起性早熟。这样的肿瘤具有绒毛膜癌的组织学和功能特征。松果体瘤导致性早熟可能由于肿瘤压迫或破坏影响下丘脑的调节功能或HCG的分泌。神经内分泌解剖结果认为,由于脑的其他肿瘤扩大延伸到松果体引起性早熟。引起性早熟的另一可能原因是由于松果体产生一种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物质,如松果体被破坏,抑制作用消失,产生性早熟。也可能肿瘤超越松果体区域,引起第三脑室积水或损害下丘脑,从而引起性早熟。病理生理(查看内容) 松果体与性功能和性发育有关。松果体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破坏动物的松果体可发生性早熟,褪黑素可使正常人血浆LH 水平降低和抑制GH 的分泌。黑暗可刺激褪黑素激素分泌,推测是催人瞌睡的物质。 松果体的节律性活动可概括为3 种:①近日节律:指MLT 合成分泌呈24h 周期性变化,影响松果体MLT 近日节律的主要生理因素是光照的刺激。受夜间暗光刺激信号使MLT 高峰值在夜晚。②月节律:女性血中MLT 波动与月经周期同步。月经来潮时,MLT 升高至排卵前5 倍左右,排卵前LH 达高峰,MLT 水平则降到最低。MLT 下降对排卵可能起“允许”作用。③年度节律:生殖年度的特点是生殖力的高潮与垂体,性腺系统静止交替出现。这一交替现象可能由于日照期长短通过松果体影响生殖系统而实现的。诊断检查(查看内容) 诊断: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必须以病理组织学分类为依据,因为各型肿瘤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别很大,而最大的困难还是很难获得组织学标本,因而强调立体定向松果体区病变活检的重要性(图1) 。 实验室检查:垂体激素的测定及其动态功能检查有助于垂体腺瘤,尤其是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鉴别。血和脑脊液HCG 测定有助于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应用敏感的放免法测定AFP 和β-HCG 作为诊断松果体瘤的常规方法。 1.松果体区激素分泌性生殖细胞瘤患者脑脊液内HCG-β、AFP 水平增高。 2.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生殖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最有价值,因这两种肿瘤细胞易脱落,出现脑脊液内种植,如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病理细胞,即可明确诊断。脑脊液内种植可刺激脑室脉络丛分泌过多脑脊液,导致交通性脑积水,故肿瘤很小即可合并显著脑积水。 3.羟基吲哚-氧-甲基转移酶(HIOMT)是褪黑素生物合成最后步骤的关键酶。Tsumanuma 等对3 例松果体母细胞瘤与5 例松果体细胞瘤进行原位杂交分析发现这两类肿瘤细胞保存了表达HIOMT mR-NA 的功能。MIOMT 水平升高有助于诊断松果体实质瘤的程度。 其他辅助检查: 1.以往采用的气脑造影术因并发症多、敏感性低而被淘汰,现多根据临床表现选择CT 或MRI 检查。CT 是松果体肿瘤的首选检查,可做增强及冠状面扫描。CT 引导活检可于病灶局部获取组织,明确病理诊断。Fedorcsak 等在1989~1996年期间进行523 次CT 引导定向活检术,认为本法完全有效,对颅内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很有必要。 2.MRI 对松果体母细胞瘤诊断有独到优点,松果体母细胞瘤起源于松果体腺,恶性程度大,具浸润性,生长快,易转移,病人存活期短,因而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MRI 显示松果体肿瘤区域的高信号以及清晰可见肿瘤侵入第三脑室的程度。 3.头部放射线摄片显示大块(>15mm)的絮状松果体钙化或脑水肿征象。鉴别诊断(查看内容) 鉴别诊断应注意区分位于松果体区以外部位发生的肿瘤,如脑膜瘤、血管瘤;邻近部位,如脑干、小脑蚓部等的肿瘤;松果体囊肿等。这些疾病与松果体肿瘤的区别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若有性早熟则生殖细胞瘤可能性大。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案(查看内容) 松果体部位肿瘤手术治疗有14%~37%的死亡率。放射治疗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松果体肿瘤病人。然而,对于该种肿瘤标准放射治疗还没有统一意见。化学治疗被优选于松果体肿瘤患者,研究表明松果体不存在血-脑脊液屏障,尤其在治疗肿瘤再发或转移的病例更适宜。临床上常采用顺铂、博来霉素、长春碱(或长春新碱)等化疗方法。对于松果体的生殖细胞瘤、绒毛膜癌化疗更是有效的方法。并发症(查看内容) 1.如果肿瘤压迫大脑导水管,可以引起颅内高压,肿瘤压迫四叠体可引起Parinaud 综合征(不能上视,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双眼不能聚合及大步幅步态) 2.松果体部位的肿瘤 可以引起下丘脑损伤而发生尿崩症。预后及预防(查看内容) 预后:松果体母细胞瘤、畸胎瘤和生殖细胞瘤对化疗敏感。畸胎瘤对放疗不敏感而化疗却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如CEB 方案为卡铂(carboplatin)、依托泊苷(etoposide)、博来霉素(bleomycin)用于治疗畸胎瘤与生殖细胞瘤、依托泊苷(etoposide)和顺铂(cis-DDP)治疗放疗后的畸胎瘤;长春新碱(vincristinum)、卡铂(carboplatin)、依托泊苷(etoposide)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治疗放疗前的松果体母细胞瘤;ECOMB 方案治疗畸胎瘤等。化疗只是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患者常需另外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少数生殖细胞瘤患者在接受高剂量化疗后再予以骨髓移植(HDC/BMT),可显著延长患者的寿命。 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预后因其组织学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不同而异,生殖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好(有报道5 年存活率为83%),而松果体母细胞瘤和混合性胚细胞瘤患者的预后较差。Jouvet 等根据松果体实质瘤的组织学特征将其预后分为4 级:松果体细胞瘤为Ⅰ级;光学显微镜下发生有丝分裂的细胞少于6 个且神经丝免疫标记为阳性的松果体实质瘤为Ⅱ级;光镜下发生有丝分裂的细胞大于或等于6 个,或神经丝免疫标记为阴性的松果体瘤为Ⅲ级;松果体母细胞瘤预后最差,为Ⅳ级。 预防:目前无相关资料。流行病学(查看内容) 松果体肿瘤的发病率各国家颇不一致,美国报道占脑瘤的0.2%~1%,日本4%,脑部的肿瘤可发生各种各样的脑损害。其发生的肿瘤为畸胎瘤(胚细胞肿瘤)、松果体瘤、神经胶质细胞瘤和囊肿。松果体瘤属于实体性细胞性肿瘤。最常见的松果体肿瘤是卵巢生殖细胞瘤。该肿瘤发生在下丘脑和第3 脑室前部,可以侵入下丘脑和脊髓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到皮肤、肺或肝者少见。
入院程序1.你可以选到门诊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门诊号(周一上午);或是直接提前联系后直接到住院部神经外科病区找医生开住院证;2.拿医生开的住院证到住院部一楼办入院手续;然后即可入院。出院手续1.出院前一天通知医生;2.出院当天护士通知患者到住院部一楼办理出院手续;
很感谢好大夫提供这么一个平台给我,能和远在千里的患者零距离的交流,谢谢你们为我们医护工作和病人的需求提供方便!另外一个要感谢所有新老患者对我们医院及我本人的信任,因为有你们的信任,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
[病因病理] 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后髓帆外颗粒层的残余胚细胞,好发于小脑蚓部,占所有原发颅内肿瘤的1.84%-6%,主要发生于小儿,是儿童第2位常见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5%-20%,40岁以上罕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大体病理因肿瘤血管丰富而呈紫红或灰红色,肿瘤界限比较清楚,质地较脆。可见坏死,钙化囊变少见。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是头痛、呕吐、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复视和视力减退。体检可发现视乳头水肿、眼球震颤、轮替运动障碍、闭目难立、斜颈和外展神经麻痹。脑脊液分析常见蛋白增高。病情发展较快,一般为半年至1年。对放疗敏感。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①平扫示颅后窝中线有一圆形或类圆形的高密度肿块,边缘较清楚,病灶周围环绕有低密度水肿带。 ②10%-15%可见斑点状钙化,有较小的囊变区和坏死区,但大片出血者少见。 ③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一致的中等至明显强化。 ④第四脑室前移可呈弧线形变扁。 ⑤80%-90%伴幕上脑室明显扩大。 2.MR表现: ①小脑蚓部好发。 ②T1加权为较均匀的低信号、T2加权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边缘清晰。 ③钙化、出血、坏死较少,可有小部分囊变。 ④大多数为明显均匀的强化,少数呈中等强化。 ⑤常压迫第四脑室,继发幕上脑积水。 [鉴别诊断] ①室管膜瘤:两种肿瘤常难以鉴别,但室管膜瘤位于第四脑室内,CT上可见肿瘤周围有环形线状脑脊液密度影包绕,肿瘤的密度不及髓母细胞瘤高,而呈囊性变多见。 ②星形细胞瘤:儿童最常见的脑肿瘤是星形细胞瘤,而且好发于小脑,但多为囊性。当表现为实性肿块时,与髓母细胞瘤相似。其主要区别点是:髓母细胞瘤在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密度均较星形细胞瘤高;其次是部位不同,髓母细胞瘤80%以上居中线,星形细胞瘤可位中线或在小脑半球,但继发性幕上脑室扩大相对少见。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CT平扫(左图)示小脑蚓部圆形高、低混合密度病灶,边界尚清,周围伴轻度水肿。第四脑室闭塞。增强后(右图)示实质部分明显强化,低密度区物强化。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MR示小脑蚓部类圆形病灶,横断面T1加权为略低信号,T2加权为略高信号,中间伴不规则形囊变,周围水肿轻微。增强(中图)后病灶明显强化,边缘清晰。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变形,幕上梗阻性脑积水(下图)。 病例一: 女性10岁反复呕吐三个月伴头痛半个月,双下肢肌无力。 影像表现:第4脑室区可见有一占位性肿块,T1W为低信号,T2W呈高信号.MR增强示肿块明显强化. 最后诊断:小脑髓母细胞瘤 讨论:髓母细胞瘤起于第4脑室顶部的原始外胚层细胞,是小儿后颅凹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小脑星形细胞瘤。75%发生在15岁以下,该瘤几乎全部发生在小脑,75-95%在小脑中线,成人多见于小脑半球。肿瘤可向各个方向生长。肿瘤在充满第4脑室之后,经外侧孔可伸入脑角池,经导水管可抵第3脑室,肿瘤细胞容易经由脑脊液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转移。典型的髓母细胞瘤边缘清楚,大小约4~5cm(直径),可囊变,但很少钙化,髓母细胞瘤的血供很丰富.MR表现:较特征性的表现是肿瘤的部位,由此而引起的间接征象对于肿瘤定性至为重要。髓母细胞瘤如未发生囊变或坏死,信号强度均匀;如发生囊变或坏死,在肿瘤内部可见较肿瘤更长T1更长T2的囊变或坏死区。如作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显著异常增强而囊变或坏死部分通常不显示异常对比增强。肿瘤居第4脑室顶部时,导水管被撑开且向上移位,四叠体板由正常的直立位置变为近乎于水平位置。80-90%伴幕上脑室明显扩大。髓母细胞瘤易顺脑脊液发生种植转移,因此扫描方向宜包括矢状位或冠状位;对于常规扫描有可疑者,应尽量进行Gd-DTPA增强扫描,种植灶同样会发生显著对比增强。鉴别诊断髓母细胞瘤需与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以及脑干胶质瘤鉴别诊断。有人报告,在质子密度加权像上,髓母细胞瘤的边缘有一高信号环,而室管膜瘤或星形细胞瘤则无此征象。室管膜瘤系脑室内肿瘤,与髓母细胞瘤不一样,其后方亦可存在新月形脑脊液信号,同样,脑干胶质瘤位于第4脑室前方,它不会出现肿瘤前方有新月形脑脊液信号。如果不发生囊变或坏死,髓母细胞瘤的信号强度很均匀,很少有钙化。 病例二: 女性,3岁。头痛1周,无呕吐.检查:神经检查阴性,脑积液检查阴性. 影像学表现:后颅窝中线(第四脑室后方)有一略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匀,CT值45HU左右,边界尚清,第四脑室受压,四脑室以上积水。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手术病理:小脑髓母细胞瘤 [center]成人髓母细胞瘤的CT、MR影像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第16卷第2期 林燕高培毅[/center] 摘要目的研究成人髓母细胞瘤的CT、MR影像表现,并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髓母细胞瘤41例。并与135例18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进行了对照。结果41例中,15例(36.6%)发生在小脑半球,位于四脑室者19例(46.3%),位于小脑蚓部7例(17.1%)。1例肿瘤最大径大于5cm,31例肿瘤大小为3~5cm之间,9例肿瘤小于3cm。17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24例为不规则半圆形。18例边缘略显模糊,23例边缘相对清楚。29例肿瘤内或肿瘤边缘可见囊变、坏死灶。1例在肿瘤内可见散在斑点样高密度钙化灶。29例可见因肿瘤压迫四脑室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静脉注入对比剂后,3例未见肿瘤增强,31例肿瘤表现为非均匀性圆形或类圆形增强,7例为均匀性圆形或类圆形增强。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并非少见,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仔细分析发生部位以及影像征象,多数情况下可在术前作出影像学诊断。
发展概况 微健袭是神经外科手术总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它要求在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神经血管组织。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是医师根据影像学检查获得的信息,再结合解剖学知识,综合分析后对病灶进行定位、设计骨瓣和手术入路。其局限性和盲目性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脑深部或体积小的病变以及病变组织与正常脑组织外观相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立体定向技术始于1906年,其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术中定位和定向,但框架式定向仪笨重,操作规程费力费时,影响手术暴露和操作,不能随时向手术医师反馈术中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其应用主要限于功能神经外科。术中超声仪的引入虽可便利对脑内病灶进行定位,但图像分辨率低,超声探头不能置入深部肿瘤残腔,难以获取肿瘤切除的准确界限和范围。 计算机导航技术是近十年新出现的一种无框架、智能型的立体定向系统。70年代以后,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象技术相继出现,计算机,无线电和信号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促成了计算机、导航系统这种更精确、更灵活、更方便、应用范围更广泛的智能化的立体定向技术的诞生。1986年,美国Dr。Roberts首先将计算机导航系统应用于临床。此后十余年,此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国内已有五家医院具备该设备,我院是省内首家从国外引进计算机导系统的单位。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原理和使用方法[ 现应用较多的导航系统有无框架机械臂导航系统、无框架无臂的红外线导航系统、电磁导航系统、超声导航系统等。其原理基本相同,均是在虚拟的数字化影像与实际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之间建立动态的联系。计算机导航系统通常都是由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图形显示系统、信号接受传递系统、信号源等部分组成,信号接受器接受到信号源发出的信号,并输送到计算机,计算机可随时计算出信号源在术野的方位,显示在计算机屏幕的图像上。 计算机导航系统的应用包括三部分:1、影像学资料的获得与输入。2、术前计划的制定。3、术中定位及计划实施。本文以我院使用的美国Stealthstation导航系统为例简要说明之。为获得完整的影像学资料,病人术前应先行头颅CT或MRI轴位薄层扫描,层厚要求在l—3mm;扫描前,根据病变的大致位置在病人头部放置7—lO枚基准标记物(Fiducial),这些标记物将作为术前和术中影像配准(Registration)的基准点。CT或MRI影像学资料输入系统的计算机工作站,计算机将所获得的影像学资料分析的数码化处理后进行二维图像及三维立体图像的重建和柔顺化处理,并运用其复杂的影像显示功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轴位、冠位、状位二维及三维的立体图像。立体图像的头皮、颅骨、脑皮质、脑室系统、病变等可配以不同的色和透明度,并可在不同方向、角度对三维的立体图像进行“楔形剖切”,去除一部分结构以突出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在三维立体图像及病变透视图上设计各种头皮切口、颅骨骨瓣的位置和大小,模拟各种手术入路和病变切除范围。由于神经系统解剖及神经外 科手术的复杂性,术前的计算机辅助模拟手术技术无论对于有经验的医师还是新手都是很有益的。手术时,先以病人头部标记物作为配准的基准点,计算机鼠标依次认正上述基准点,这些标记后的基准点与病人头部的实了示标记物相一致,使误差控制大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水平,标记配准的完成意味着术前的影像学资料与病人的手术空间相互关联在一起。当导航系统的探针手术器械或显微镜等在病人头部移动时,病变与探针等之间的关系将动态的显示在计算机屏幕的影像学资料上。并且在不同的平面计算出探针等与病变之间的三维距离。从而帮助手术医师确定病变的界限和方向,选择手术入路,术中明确病变切除的范围,从而更精确、快速地切除病变组织,避开功能区,尽可能地保护正常的神经血管组织,达到微侵袭治疗的效果。 临床应用 原则上讲,计算机导航系统可用于各种神经系统病变的手术治疗。但由于该系统较复杂,价格昂贵,所至普及面不广,现在其主要用于颅内肿瘤、脑血管病、颅底手术、脑室内手术、脊髓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等。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颅内肿瘤(包括炎性病灶)的切除。特别是颅内深部、体积较小肿瘤以及与正常组织肉眼无法分辨的肿瘤。对于脑深部肿瘤(如脑干、丘脑及其它中线附近肿瘤),导航系统的术前应用有助于切口和骨瓣的设计,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入路既可以设计成直线,也可以设计非直线。手术中应用可为肿瘤定位定向,指导手术迅速找到肿瘤,同时避开脑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区。对于颅内小肿瘤,特别是位置表浅的(如面脑膜瘤,炎性肉芽肿、脑脓肿),主要在于精确定位和小切口术式的选择。我们对多例这样的病变采取直线切口、环钻开颅,均定位准确、创伤极小。而对肉眼无法分辨的肿瘤主要在于确定肿瘤的边界,尽量在减少损伤正常组织的同时完整切除肿瘤。 系统精确度 良好的精确度是导航系统准确定位的保证,影响精确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影像设备的机械误差;(2)导航系统的机械误差,如金属对磁场的影响可以影响磁场导航系统的精确度,机械噪音可能影响超声导航系统的精确度;(3)配准误差,如基准标记物在头皮上的移动也可以形成误差,把标记物固定在额顶或乳突等头皮与颅骨附着相对紧密处可以减少该项误差;同时标记物配准完成后,辅以头皮多点配准可以进一步提高精确度。据我院使用的美国Stealthstation导航系统经验,标记物配准完成时,精确度在4mm以内,补充头皮多点配准可以把精确度提高到2mm以内;(4)影像飘移也是影响精确度的一重要原因,术中颅骨开瓣、肿瘤的部分切除、脑脊液的释放等不可避免地造成术中脑内结构相对位置与术前影像学之间的偏差。尽管手术医师术中可以采取——系统列措施来减少该项误差,但是完全消除其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与现有的导航系统配合(如术中B超或术中CT等),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检测。此外,术中病人头部的固定也相当重要,患者头部与手术床或头架的位置发生变化时,虽然大多数导航系统有自动校正功能,但校正后其精确度会下降。计算机导航系统自临床应用到现在短短十几年内,其精确度已经得以大大的提高,由最早的声波—显微镜导航系统的6mm左右的精确度已经发展到现在的无框无臂导航系统的2mm以内的精确度。基本达到传统立体定向系统的精确度水平,可以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 展 望 计算机导航系统是神经外科领域新的飞跃。实现了准确性、灵活性、微创伤性及快速性的高度统一,必将为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其应用范围也必然越来越广泛。但是该系统仅能作为神经外科手术的一有力的辅助工具,而决不能替代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师的精心细致手术操作。计算机导航系统的发展方向有:(1)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如术中实时B超或术中CT扫描的引入,实现真正的动态监测,消除影像漂移等因素造成的误差等。(2)与其他技术进一步结合扩大应用范围,如与DSA、MRA等结合实现颅内脑血管系统重建。与内窥镜结合完成脑室内或脑深部病变的微侵袭手术等。(3)发展脑功能数据输入,使定位功能化。(4)进一步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及现代网络信息传递技术结合,实现虚拟手术仿真系统及远程遥控手术系统。
什么是烟雾病? 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 病或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扩张的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故日本人形象地称之为烟雾病。 烟雾病有哪些症状? 烟雾病的症状表现为因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缺血和代偿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诱发的脑出血两种类型。根据颅内供血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流量减少的速度与代偿性血管扩张形成增加脑血流的速度的情况从轻到重分为6型,轻者表现为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头疼、癫痫、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及视力视野改变等,重者则以脑梗塞或脑出血起病而危及生命。具体情况参见下表:成人及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症状(烟雾病 松岛善治著) 儿童(%) 成人(%) 运动障碍 44(35.2) 16(15.5) 感觉异常 8(6.4) 10(9.7) 颅内出血 2(1.6) 23(22.3) 头疼 8(6.4) 11(10.7) 癫痫 14(11.2) 3(2.9) 语言障碍 15(12.0) 8(7.8) 不自主运动 8(6.4) 2(1.9) 视力障碍 6(4.8) 6(5.8) 智力减退及精神症状 13(10.4) 8(7.8) 意识不清 3(2.4) 12(11.7) 头晕 2(1.6) 2(1.9) 吞咽困难 1(0.8) 1(1.0) 烟雾病如何诊断? 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CT和 MRI 影像可见脑缺血或脑出血性改变。应行MRA 或DSA检查,如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伴有烟雾状血管形成即可确诊。 烟雾病的发病率 烟雾病是日本人最早发现的曾被认为是日本人特有的一种疾病,随着1962年Subirana报告第1例非日本人烟雾病患者以来,世界各地均有烟雾病发病的报道,但主要发生于黄种人,发病率最高的是日本、其次是韩国和中国等东南亚地区。日本现有烟雾病的患者达6000例以上,每年大约有150-450例新发病人,男性略少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为1比1.8。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一是在4岁左右的儿童期,二是在30-40岁时的中年期,儿童较为多见,儿童与成人发病率之比为5:2。 烟雾病的病因 烟雾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因其在同胞间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出42倍,患者子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37倍,最近又发现烟雾病的发生与3号染色体3p24.2-26;6号染色体D6s441及17号染色体的基因异常有关。故有些学者认为烟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过去也有人认为头颈部的感染如扁桃体炎、结膜炎是烟雾病的诱因,但大宗病例统计学分析显示,烟雾病的发生与这些局部感染没有相关性,而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局部反映。烟雾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主要病理改变是颈内动脉内膜弹力纤维增生,逐渐使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最终发生闭塞。血管内膜的病变多发生在颈内动脉的末端,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的起始段,偶尔波及到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主干以及颈外动脉,乃至身体其它部位的血管。因这些颅内供血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脑血流量减少,为补偿脑血流量的减少,脑底及脑表面的细小血管代偿性扩张,形成了烟雾状血管。当代偿性血管扩张形成增加脑血流的速度小于因脑供血动脉狭窄脑血流减少的速度时,即产生了脑缺血症状、出现脑梗塞、脑萎缩、脑软化等。
【概述】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指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因外伤破裂直接与静脉交通,形成动、静脉瘘,其原因常为颅底骨折而致,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约为2.5%。由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其出入口处的硬脑膜牢牢固定,故当骨折线横过颅中窝或穿行至鞍旁时,即可撕破该段动脉或其分支。有时亦可因骨折碎片、穿透伤或飞射物直接损伤而造成。据统计75%以上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均为外伤所致。受损的动脉或当即破裂或延迟破裂,故伤后至动、静脉瘘症状出现的时间不一,急者立刻出现,迟者数日、数周不等,常有一无症状的间歇期而后发病。【诊断】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较易,但对瘘口类型和部位的确定却不简单,从治疗的角度看,诊断的目的和要求还应包括瘘口的部位、大小、盗血程度、瘘口供血来源、脑底动脉环(Willis Circle)情况及静脉引流方向等,便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因此,常须采用股动脉插管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除了对患侧颈内、颈外动脉造影之外,还要在压迫患侧颈动脉,暂时阻断血流的情况下,拍摄对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像。能源在患侧颈内动脉造影像上,只见海绵窦内一团造影剂阴影,远端脑血管充盈较差,瘘口的确切部位难以确定。采用椎动脉造影同时压迫患侧颈动脉,使造影剂由后交通支逆行经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口溢出,则往往清晰可见。同时行健侧颈内动脉造影也可了解Willis环是否完整,估计脑动脉代偿情况,有助于判断患侧颈内动脉血流是否可以中断。另外,通过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能显示有无颈内动脉的分支与海绵窦底部脑膜中动脉、脑膜副动脉及咽升动脉相吻合,形成颈外动脉供血。Parkinson(1967)曾将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分为两类:其一,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本身破裂所致;其二,为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的分支断裂所引起。后者采用单纯球囊栓塞常难以奏效。【治疗措施】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自愈机会不多,仅有5%~10%,偶尔可通过压迫患侧颈动脉试验(Mata's Test)减少瘘口血流促其愈合而获成功。绝大多数都须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在于恢复海绵窦的正常生理状态,解除所属静脉系统的压力,裨使突出的眼球得以回复,挽救视力,消除杂音,防止脑缺血。手术方法颇多,对单纯颈部结扎患侧颈内动脉的方法,现已基本放弃。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两类,即手术栓塞和血管内栓塞。一. 手术栓塞治疗:系指采用开颅手术施行瘘孔的孤立术、铜丝栓塞术及直接瘘口填塞修补术。不论何种手术均须于术前作好Mata氏训练,行脑血管的交叉充盈检查,确保侧枝循环已建立之后,始能施术,否则,一旦阻断颈内动脉,即有瘫痪、失语的危险。1.孤立栓塞术:即于颈中和颅内分别结扎颈内动脉瘘口的近端和远端,使瘘孔孤立而闭合。不过此术完全阻断了颈内动脉的供血,故只有在侧支循环已建立,健侧单眼视力良好的情况下,始能考虑,因为患侧眼动脉的供血往往不能保留故有失明的危险。另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其他分支,如有旁路供血时,动静脉瘘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尚须经颈部注入肌栓,闭塞瘘孔,以提高疗效。手术方法:全麻下,先经患侧颈部切开,显露颈内动脉,作好断流准备工作备用。然后以翼点为中心经额颞部骨瓣开颅,切开硬脑膜排出侧裂池脑脊液,沿蝶骨嵴向内显露视神经,切除部分眶顶及视神经管上壁即可见眼动脉起始部。在阻断颈内动脉时最好将眼动脉一并夹闭,以减少逆流供血的机会。如果进行颅内操作时,由于静脉怒张影响显露,则可将颈部颈内动脉暂时断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颅部手术完毕后,如常关闭颅腔缝合头皮各层。然后重新回到颈部术野,将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暂时断流的情况下,切开颈内动脉插入一4mm内径的塑料管,再用粗丝线扎紧以免漏血。随即向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注入肌栓,堵塞瘘孔。术毕,拔出塑料管,结扎颈内及颈总动脉,如常缝合颈部切口。2.海绵窦瘘铜丝栓塞术:即利用裸铜丝带有正电,经开颅手术将之插入海绵窦漏孔区,使带负电的血球及纤维蛋白附着栓塞。此法的优点是不影响颈内动脉的通畅,无远端缺血之虞,故适于双侧海绵窦瘘患者。手术方法:全麻下,经额颞骨瓣开颅显露颅中窝海绵窦外侧壁,必要时可将颞尖部分切除,以利操作。将事先准备好的灭菌细铜丝(0.15~0.2mm直径)4~5cm长,用铜丝导引套针刺入窦壁膨隆处。然后将铜丝连续插入1cm左右,至有阻力时剪断,另换其他有震颤或膨隆部位再行穿刺插入铜丝,直至海绵窦平服、坚实、震颤消失为止。二. 血管内栓塞治疗:系通过血管直接注入栓子或采用介入神经放射学,通过特殊导管栓塞瘘口。后者是70年代以来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治愈率高达90%以上。因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巧,故短期内尚难普遍推广。下面简单地介绍颈内动脉栓子注入术及可脱性球囊栓塞术两种方法,以供参考。1.颈内动脉栓子注入术:即经颈部暴露颈内动脉,在暂时阻断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情况下,于颈外动脉起端处作小切口,将稍小于颈内动脉横径的肌肉栓,用剥离子推入颈内动脉,然后夹闭颈外动脉切口之近心端,开放颈总和颈内动脉,则肌栓被冲至瘘孔区。如此重复2~3次常能堵塞瘘孔。由于此法有闭塞颈内动脉或肌栓逸人远端之弊,现已少用。亦有人采用放风筝的方法,用尼龙单丝缚住肌肉栓,并夹一根夹作标记,将肌栓放入颈内动脉后,在尼龙丝的控制下,用X线透视调整肌栓的位置直至满意为止。然后将尼龙丝固定在血管外的软组织上,如常缝合颈外动脉切口及颈部切口。2.可脱性球囊栓塞法:通过股动脉逆行插管,在X线透视下将特制的导引导管插入患侧颈内动脉,然后选择合适的可脱性球囊导管,经导引管插至瘘口部位,注射少量造影剂使球囊呈半充盈状态,以便血流将球囊冲出瘘口。当确认球囊位于海绵窦内之后,用等渗碘水造影剂缓缓充满球囊至杂音消失、海绵窦不复显影而颈内动脉血流保持通畅时止,最后轻轻持续牵拉球囊显微导管,使球囊自动与Teflon导管分离。术毕,退出导管,穿刺处压迫10~20分钟以防局部血肿形成。本文系王向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