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2 年4 月概念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 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UIP不同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 的其他类型,如特发性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DIP/RBILD)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和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 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女≈2∶1 ,儿童罕见。2. 起病隐袭,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明显。3. 本病少有肺外器官受累,但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疲倦、关节痛及体重下降等,发热少见。4. 50 %左右的患者出现杵状指(趾) ,多数患者双肺下部可闻及velcro音。5. 晚期出现发绀,偶可发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和右心功能不全等。二、X 线胸片(高千伏摄片)1. 常表现为网状或网状结节影伴肺容积减小。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直径多在3~15mm 大小的多发性囊状透光影(蜂窝肺) 。2. 病变分布:多为双侧弥漫性,相对对称,单侧分布少见。病变多分布于基底部、周边部或胸膜下区。3. 少数患者出现症状时,X 线胸片可无异常改变。三、高分辨CT(HRCT)1. HRCT扫描有助于评估肺周边部、膈肌部、纵隔和支气管- 血管束周围的异常改变,对IPF 的诊断有重要价值。2. 可见次小叶细微结构改变,如线状、网状、磨玻璃状阴影。3. 病变多见于中下肺野周边部,常表现为网状和蜂窝肺,亦可见新月型影、胸膜下线状影和极少量磨玻璃影。多数患者上述影像混合存在,在纤维化严重区域常有牵引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和/ 或胸膜下蜂窝肺样改变。四、肺功能检查1. 典型肺功能改变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总量( TLC) 、功能残气量(FRC) 和残气量(RV) 下降。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FEV1/ FVC) 正常或增加。2. 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 降低,即在通气功能和肺容积正常时,DLCO 也可降低。 3.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PaO2 、PaCO2 下降,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 P(A - a) O2 ]增大。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F) 检查1. BAL F 检测的意义在于缩小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ILD) 诊断范围即排除其他肺疾病(如肿瘤、感染、嗜酸粒细胞肺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和肺泡蛋白沉积症等) 。但对诊断IPF价值有限。2. IPF 患者的BAL F 中中性粒细胞( PMN) 数增加, 占细胞总数5 %以上,晚期部分患者同时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加。六、血液检查1. IPF 的血液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2. 可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丙种球蛋白、乳酸脱氢酶(LDH) 水平升高。3. 出现某些抗体阳性或滴度增高,如抗核抗体(ANA) 和类风湿因子(RF)等可呈弱阳性反应。七、组织病理学改变1. 开胸/ 胸腔镜肺活检的组织病理学呈UIP 改变。2. 病变分布不均匀,以下肺为重,胸膜下、周边部小叶间隔周围的纤维化常见。3. 低倍显微镜下呈”轻重不一,新老并存”的特点,即病变时相不均一,在广泛纤维化和蜂窝肺组织中常混杂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间隔增厚等早期病变或正常肺组织。4. 肺纤维化区主要由致密胶原组织和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局灶性增殖构成所谓的”成纤维细胞灶”。蜂窝肺部分由囊性纤维气腔构成,常常内衬以细支气管上皮。另外,在纤维化和蜂窝肺部位可见平滑肌细胞增生。5. 排除其他已知原因ILD 和其他类型的IIP。诊断标准诊断IPF 标准可分为有外科(开胸/ 胸腔镜) 肺活检资料和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一、有外科肺活检资料1. 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UIP 特点。2. 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药物、环境因素和风湿性疾病等所致的肺纤维化。3. 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 或气体交换障碍。4. 胸片和HRCT 可见典型的异常影像。二、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临床诊断)缺乏肺活检资料原则上不能确诊IPF ,但如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且符合以下所有的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3/ 4 的次要诊断条件,可临床诊断IPF。1. 主要诊断条件: ①除外已知原因的ILD ,如某些药物毒性作用、职业环境接触史和风湿性疾病等; 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减少,而FEV1/ FVC 正常或增加) 和/或气体交换障碍[ 静态/ 运动时P(A - a).O2 增加或DLCO 降低; 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网状改变,晚期出现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影; ④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 或BAL F 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2. 次要诊断条件: ①年龄> 50 岁;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进行性呼吸困难; ③病程≥3 个月; ④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 音。鉴别诊断IPF 除了与其他原因引起的ILD相鉴别外,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的IIP 相鉴别。IPF 占所有IIP 的60 %以上,NSIP 次之,而DIP/ RBILD 和AlP 相对少见。与其他类型IIP 区别开来至关重要,因其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区别。一、DIP/ RBILD1. DIP :男性多发,绝大多数为吸烟者。起病隐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半数患者有杵状指(趾) 。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但不如IPF/ UIP 显著。影像学上早期出现双肺磨玻璃样改变,后期也出现线状、网状、结节状间质影像。与UIP 不同的是DIP 通常不出现蜂窝样改变。RBILD :临床表现同DIP。杵状指(趾) 相对少见。影像学上2/ 3 患者HRCT 出现网状结节影,未见磨玻璃影。2. DIP 显著的病现学改变是肺泡腔内肺泡巨噬细胞(AM) 均匀分布,见散在多核巨细胞。与此相伴的是轻、中度肺泡间隔增厚,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无明显的纤维化和成纤维细胞灶。在低倍镜下病变均匀分布,时相一致,与UIP 分布多样性形成鲜明对比。当AM 聚积以细支气管周围气腔为主,而远端气腔不受累时,这一病理便称为RBILD。3. 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二、AIP1. AIP 原因不明,起病急剧,临床表现为咳嗽、严重呼吸困难,继之很快进入呼吸衰竭。多数病例发病前有”感冒”样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发热。肺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网状、细结节及磨玻璃样阴影。急骤进展可融合成斑片乃至实变影。2. 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AD) 机化期改变。3. AIP 预后不良,死亡率极高,生存期很短,多在1~2 个月内死亡。三、NSIP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少数患者有发热。2. 影像学上表现为双侧间质性浸润影,双肺斑片磨玻璃阴影是本病CT特征性所见。3. 病理改变为肺泡壁明显增厚,呈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病变时相一致,但缺乏UIP、DIP 或AIP 的特异性改变。肺泡结构破坏较轻,肺泡间隔内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混合构成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是NSIP 的特点。4. 本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预后良好。IPF 的药物治疗一、推荐的药物和剂量迄今,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上述药物可以单独或联合应用,其使用剂量和疗程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推荐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具体方法如下(供参考) 。1.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其他等效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每天0. 5mg/ kg (理想体重,以下同) 口服4 周;然后每天0.25mg/ kg ,口服8 周; 继之减量至每天0. 125mg/ kg 或0. 25mg/ kg 隔天1 次口服。2. 环磷酰胺:按每天2mg/ kg 给药。开始剂量可为每天25~50mg 口服,每7 ~ 14 天增加25mg , 直至最大量150mg/ d。3. 硫唑嘌呤:按每天2~3mg/ kg 给药。开始剂量为25~50mg/ d ,之后每7~14 天增力口25mg , 直至最大量150mg/ d。二、疗程与疗效判定1. 疗程: ①一般治疗3 个月后观察疗效,如果患者耐受好,未出现并发症和副作用继续治疗至少6 个月以上。②已治疗6 个月以上者,若病情恶化,应停止治疗或改用、合用其他药物;若病情稳定或改善,应维持原有治疗。一般多主张联合用药。③已治疗12 个月以上者若病情恶化,应停止治疗或改用、合用其他药物治疗;若病情稳定或改善,也应维持原有治疗。④治疗满18 个月以上的患者,继续治疗应个体化。2. 疗效判定: (1) 反应良好或改善:①症状减轻,活动能力增强。②X 线胸片或HRCT 异常影像减少。③肺功能表现TLC、VC、DLCO、PaO2 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以下数据供参考: TLC 或VC增加≥10 % , 或至少增加≥200ml ;DLCO 增加≥15 %或至少增加3ml ·min - 1·mmHg - 1 ;SaO2 增加> 4 %;心肺运动试验中PaO2 增加≥4mmHg (具有2 项或2 项以上者认为肺生理功能改善) 。(2) 反应差或治疗失败; ①症状加重,特别是呼吸困难和咳嗽。②X 线胸片或HRCT 上异常影像增多,特别是出现了蜂窝肺或肺动脉高压迹象。③肺功能恶化。以下数据供参考: TLC 或VC 下降≥10 %或下降≥200ml ;DLCO下降≥15 %或至少下降≥3ml·min - 1 ·mmHg - 1 ;SaO2 下降≥4 % ,或运动试验中P(A - a) O2 增加≥4mmHg (具有2 项或2 项以上者认为肺功能恶化) 。三、疗效尚不能肯定,正处于研究观察阶段的药物1. N - 乙酰半胱氨酸(NAG)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作为抗氧化剂用于肺纤维化治疗。NAC 推荐大剂量(1. 8g/ d) 口服。2.γ干扰素、甲苯吡啶酮、前列腺素E2 以及转化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拮抗剂,对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3. 红霉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对肺纤维化治疗作用是通过抑制PMN 功能来实现的。主张小剂量(0. 25g/ d) 长期口服。4. 秋水仙碱可抑制胶原合成和调节细胞外基质,起到抗纤维化作用。口服剂量0. 6mg/ d 耐受性良好。但也有研究表明,秋水仙碱不能改善肺纤维化的预后。
结核病临床上有初、复治之分,病人有排菌和不排菌之别。因此,一个合理正规的化疗方案必然有合理的杀菌药和剂量、科学的用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才能治愈结核病。1、早期:对任何疾病都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特别对结核病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以免组织破坏,造成修复困难。2、联合: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3、适量: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副作用。4、规律: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5、全程: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最短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肠结核为消化系统结核中最常见者。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病,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据统计,25%~50%的肺结核病人可并发肠结核。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下,男女之比约1∶1.85。肠结核的来源主要是食入性的,由于咽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偶尔可以来自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亦可来源于血源性或腹腔、盆腔其他脏器结核的直接蔓延。肠结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因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略多于男。 肠结核引起原因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约90%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罹患年龄大多为20~4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结核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从口感染。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因经常吞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本病;或经常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共餐,忽视餐具消毒隔离,也可致病;若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也可发生牛型结核杆菌感染。 此外,肠结核也可由血行播散引起,见于粟粒型结核,或由盆腔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等直接蔓延而来。结核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人体和结核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经上述途径而被感染仅是致病的条件,只有当入侵的结核杆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大,并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局部抵抗力削弱时,才能发病。肠结核的好发部位为回盲部,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处,少数见于直肠,偶有胃结核的报道。结核杆菌易在回盲部引起病变,主要和下列因素有关:(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肠内容物在通过回盲括约肌前,滞留于回肠末端的时间较长,加之结肠近端反蠕动,使肠内容物在盲肠逗留的时间更久,这样就增加了结核杆菌对回、盲肠粘膜接触和侵犯的机会。(2) 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而结核杆菌最易侵犯淋巴组织。一般来说,肠结核可分为常见的溃疡型和少见的增生型两种,其病理变化随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与过敏反应的情况而定。如果人体过敏反应强,病变以渗出性为主,当感染菌量多、毒力大,可有干酪样坏死,形成溃疡,称为溃疡型肠结核。腹泻是本型结核的常见症状之一。如果机体免疫状态良好,感染较轻,则表现为肉芽组织增生,进一步可纤维化,称为增生型肠结核,本型常以便秘为主要表现。肠结核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典型临床表现归纳如下: 一、腹痛 因病变常累及回盲部,故疼痛最常见于右下腹,触诊时可发现局限性压痛点。疼痛亦可位于脐周,疼痛一般较轻,呈隐痛或钝痛,亦有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常于进餐时或餐后诱发。增生型肠结核并发肠梗阻时,腹痛主要为绞痛,并有肠梗阻的相应症状。二、腹泻与便秘 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之一,这是因肠曲炎症和溃疡的刺激,使肠蠕动加速、排空过快以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所致。排便一般每日2-4次,多为糊状便,轻者仅含少量粘液,严重者腹泻可每日多达10余次,便中有粘液及脓液,血便较少见。此外还可间有便秘,粪便呈羊粪状,或腹泻一便秘交替出现。三、腹部肿块 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肠壁局部增厚形成肿块。当溃疡型肠结核和周围组织粘连,或并有肠系膜淋巴结核等,均可形成肿块而被扪及。腹块常位于右下腹,中等硬度,可有轻压痛。四、全身症状 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如午后低热、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可有乏力、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状和体征,并可有肠外结核特别是结核性腹膜炎、肺结核等有关表现,增殖型肠结核多无结核中毒症状,病程较长,全身情况较好。肠结核治疗肠结核的治疗与肺结核一样,均应强调早期、联合、适量及全程用药。 一、休息与营养 合理的休息与营养应作为治疗结核的基础。活动性肠结核应强调卧床休息,减少热量消耗,改善营养,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二、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选择、用法详见肺结核。一般可分长疗程法与短疗程法:(一)长疗程法 此系标准疗法,用异菸肼、链霉素两药或加对氨基水扬酸三药联合应用。全程需12-18个月。(二)短疗程法 疗程缩短至6-9个月其疗效与复发率和长疗程法取得同样满意效果。一般用异菸肼和利福平二种杀菌剂联合,对严重肠结核或伴有严重肠外结核者,宜加链霉素或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 三药联合。疗程中需注意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及其他户作用发生。三、对症处理和手术治疗 腹痛可用颠茄、阿托品或其它抗胆碱药物。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时需行胃肠减压,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症表现者,对症用药。手术治疗主要限于完全性肠梗阻,或部分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未见好转者,急性肠穿孔引起粪瘘经保守治疗未见改善者;大量肠道出血经积极抢救未能止血者。此外,对增生型结核也可考虑部分手术治疗。肠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故应对原发病诊断,积极治疗,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患者避免吞咽痰液及不随地吐痰,牛奶应充分消毒。对肠结核的预防,应着重在肠外结核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广泛进行有关结核病的卫生宣教,教育肺结核或喉结核患者不要吞咽唾液,并保持大便通畅。日常生活应注意饮食卫生,在公共场所进餐时提倡用一次性碗筷进餐,牛奶应经过灭菌消毒。
胸膜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壁层和脏层的炎症。大多为继发于肺部和胸部的病变,也可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上胸膜炎有多种类型,以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 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 粘连。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渗出性胸膜炎一般较易确诊。临床表现主要为中度发热、初起胸痛以后减轻、呼吸困难。体格检查、X线检查及超声波检查可作出胸液的诊断。诊断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和细菌培养等为诊断的必要措施,这些措施可对75%的胸液病因作出诊断。 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为感染所致则予抗生素治疗。而结核性则主要作抗结核药物治疗。
再说关于肺结核空洞性的几个注意点1,空洞型肺结核常是肺结核传染源;2,一般保守治疗效果差,当今正规强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可治愈多数初治患者;3,如3---6未转阴者可考虑外科治疗;4,合并空洞肺结核患者临床易引起大咯血,是支气管播散的主要原因;5,目前肺结核空洞的分类大致可分为:薄壁空洞,干酪空洞,纤维空洞等;6,空洞型肺结核病变痊愈的方向:病变吸收,洞壁纤维组织收缩,残留疤痕组织;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萎陷,形成纤维化愈合;引流支气管阻塞,形成阻塞性空洞或结核球,有空洞复张或活动可能;7,开放性愈合:目前多数患者经有效抗结核治疗,可形成无菌性空洞即所谓“净化空洞”如无不适,已属治愈,不需作特殊医疗处理。
由于对骨结核认识的不足,致使对骨结核的治疗存在许多误区。正确认识骨结核,骨结核的治疗一定要采取规范的治疗。骨结核治疗易产生的误区总结如下:一:手术前、手术后不进行抗结核治疗。由于发病之初,体内的结核菌处于一种快速繁殖的状态,不仅菌量大,而且毒力强,加上手术引起免疫力的下降,原有结核病灶会很易于形成播散;仅在术前治疗术后不用药结核病必会反复。因此术前术后都需要接受正规的强化治疗。 二:手术后抗结核药量减少:有些患者认为手术已经把肿块切除了,可以减药了,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药量达不到治疗量,结核菌就不能被消灭,结核菌还可以很快适应药物,继而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因此术后不能急于减少药量。 三:单纯的手术就能治好:这也是不行的,手术不可能把病灶内所有的结核菌病灶全部切除,总会留有部分残留的结核菌在体内,如果不用药物来控制,很快就会复发的。 四:用药不够疗程或断续用药:有些病人在治疗中病情一有好转就认为好了而停药,结果反复复发,导致耐药。继之出现脓肿、瘘管的形成,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一定要坚持规律用药直至完成疗程。 五:害怕手术后伤口不愈合,就不去配合手术治疗,导致病情延误,产生不良后果。 六: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由于医生对结核病的认识或药物治疗经验不足,造成漏诊或误诊,延误病情。
骨结核是没有传染性的!骨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祖国医学因其病发于骨或关节,消耗气血津液,致使后期形体嬴瘦,正气衰败,缠绵难愈,故名骨痨。又因本病成脓之后,可流窜到他处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脓液常呈奶酪样物,故又称其为穿骨流注。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大多数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10岁以下,特别是3-5岁的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部位多数在负重大、活动多、容易发生劳损的骨或关节。发病于脊柱性骨痨最多,约占所有骨痨的一半,其次是膝、髋、肘、踝等关节。四肢张骨干、胸骨、肋骨、颅骨等则很少发病。
骨结核大多是由肺结核继发的,但也有患者没有肺结核病史,属于结核菌的隐匿性感染。结核菌核大多首先发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的传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统去,可以导致骨骼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所以骨结核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骨结核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影像学、结核菌培养、病理组织、血检查及流行病学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一)病史 1.骨关节结核起病多较缓慢,全身症状隐蔽,病人可有低热、倦怠、盗汗、食欲减退和消瘦等。仅有少数病例除上述症状外呈现急性发作,高热39度左右,易于其他急性感染混淆。既往或现在同时有肺结核、胸膜炎、淋巴结核或泌尿系统结核等者,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者家族有结核病患者等,将有助于诊断。 2.局部症状与体征 1)功能障碍 通常病人的关节功能障碍比患部疼痛出现更早。为了减轻患部的疼痛,各关节常被迫处于特殊的位置,如肩关节下垂位,肘关节半屈曲位。髋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足下垂位。颈椎结核常用两手托下颌,胸椎或腰椎结核者肌肉保护性痉挛,致使弯腰困难而小心蹲拾物等特有的姿势。 2)肿胀 四肢关节结核局部肿胀易于发现,皮肤颜色通常表现正常,局部稍有热感。关节肿胀逐渐增大,肢体的肌肉萎缩,患病关节多呈梭形。脊柱结核因解剖关系,早期体表可无异常发现,随着病变发展,椎旁脓肿增大并沿肌肉间隙移行至体表,寒性脓肿可出现于颈部、背部、腰三角、髂凹和腿根部等。如脓肿移行至体表,皮肤受累,可见表皮潮红,局部温度也可增高,有的甚至穿破皮肤形成窦道。同时病人多出现低热,局部疼痛加重。寒性脓肿出现时有助于骨关节结核的诊断。 3)疼痛 初期局部疼痛多不明显,待病变发展刺激或压迫其邻近的神经根,如腰椎结核的出现肋间神经痛;腰椎结核刺激或压迫腰丛神经引起腰腿痛;单纯骨结核或滑膜结核发展为全关节结核时疼痛加重,往往这时才引起病人的注意。为了减轻疼痛,患部肌肉一直处于痉挛状态,借以起保护作用。当病人体位改变时,尤其是在夜间熟睡失去肌肉痉挛的保护时,疼痛更加明显,小儿常表现夜啼等。 4)畸形 随着病变发展,骨关节和脊椎骨质破坏,上述特有的姿势持续不变且进一步发展,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而出现畸形,脊柱结核多出现成角后凸畸形。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病人常有轻度贫血(10克%以下),多发病灶或长期合并继发感染者,可有较严重贫血。10%病例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混合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 2.血沉 在病变活动期一般血沉都加速,但也可正常,病变静止或治愈者血沉将逐渐趋于正常,这对随诊有意义,但是本项检查非特异性,其他炎症或恶性肿瘤也可使血沉加快。 3.结核菌素试验 未接种过卡介苗的15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由阴性转阳性者,说明最近感染了结核病,由非典型抗酸杆菌感染也可阳性,但反应较轻。假阴性可见初病期,或重症者无变应性。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报告骨关节结核14%病例本试验为阴性,因此试验阴性时不能完全除外活动性结核包括骨关节结核。 4.结核菌培养 脓液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约需时3~8周,其阳性率为50%左右。Bactec快速生长平均9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经48小时可得结果,这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5.病理组织检查 采取病理组织标本时有报告认为在滑膜上取肉芽组织,骨骼上在x线片显示囊样病灶处取活体组织,其阳性率高。结核菌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互为补充核对,可提高其确诊率70%~90%。 (三)影像学检查 迄今X线常规摄片仍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但少数病例需要CT、CTM、MRI或ECT检查,以提高诊断水平。 脊柱结核尤其是腰椎的结核最早的症状常常是腰疼,但是很多别的疾病都可以产生腰疼,比如椎间盘病、腰部劳损等都可以导致腰疼。结核病的腰疼和其他疾病导致的腰疼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结核病的腰疼是一种持续的腰疼,尤其是在晚上睡着以后疼。 (一)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易发生于骨骺及干骺,可在骨质中央部分亦可在边缘部分,形成缺损,往往骨骺及干骺同时破坏,形成不受骺板限制的统一破坏区。骨结核关节骨质破坏,从两侧边缘开始,中央的关节板面较轻,是结核的特点。椎体结核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要表现。 治疗方法 骨结核包括脊柱结核有它一般的结核治疗原则,首先是支持疗法,要有充分的营养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热量要够,充足的休息等。另外就是抗结核治疗,也就是化疗,给予各种抗结核的药物,需要坚持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有些病发展到严重的程度了,脓肿、瘫痪等,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现在治疗结核多采用联合用药,一般是两种或三种以上,不能随便停药或减量服用。,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和品种,在强化抗结核治疗后继续巩固治疗半年至一年以上。目前常用的一线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二线药物包括丁胺卡那霉素、卷须霉素、卡那霉素、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和对氨柳酸等。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联合、规律用药。目前临床所用的联合用药方案很多,有人研究表明:INH、RFP和PZA三药联合使用能发挥各自作用和协同作用,作用于三种不同代谢菌群和细胞内外菌群,药物在不同pH值的情况下达到杀菌和灭菌作用,从而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毒副反应。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 手术治疗 在抗结核药物的控制下,及时彻底地清除结核病灶,可以大大缩短疗程,预防畸形或截瘫的发生,大大提高了颈椎结核的治愈率。同时应强调手术适应证。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对这一常见疾病并无太多了解。感冒大体上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由于病毒生存在人体细胞内,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药物可以直接杀死感冒病毒,所以较为有效方法主要是依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感冒以支持疗法为主,特别注意休息、大量饮水、饮食清淡。这可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体力支持。 感冒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但是绝不可因此就随意滥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在人体免疫功能战胜病毒后,绝大部分患者会自行痊愈。盲目使用抗菌素药物治疗陡然增强细菌抗药性,反易留下后患,也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如何治疗感冒?至今尚无特效疗法,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目前主要采取对症处理,依靠自身抵抗力逐渐自愈。在此,介绍了几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也可选用。 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 2、喝鸡汤: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3、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4、糖姜茶合饮:中医学认为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5、少吃食盐:少吃点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有一定益处。 6、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7、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 8、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到40摄氏度,加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 9、桔皮冰糖饮料:鲜桔皮50克,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10、多睡觉: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在减轻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当然,感冒期间要注意若出现以下并发症,就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一)高烧不退(超过三天以上)、耳朵痛、幼儿烦躁、搔抓耳朵:中耳炎? (二)流鼻涕超过十天没有改善迹象,且黄绿色的浓稠鼻涕伴随咳嗽、严重鼻塞、头痛:鼻窦炎? (三)高烧不退且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食欲减退:肺炎? (四)颈部僵硬、剧烈头痛、呕吐、怕光、、持续高烧、甚至意识不轻:脑膜炎?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流行性感冒 - 疾病简介该病系流感病毒引起,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直径80-120nm,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症状: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流行性感冒和感冒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後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病徵。一般的感冒是指「鼻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所有徵状都与鼻有关,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一般数天後便可痊愈。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徵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1]。流行性感冒 - 定义及流行病学概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病毒分子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中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级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流行病学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4、流行特征: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流行性感冒 - 临床表现概述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临床分型1、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啰音。 2、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 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1、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2、Reye综合征 Reye综合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3、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发烧流感的其中一个病状就是发烧,体温有时可高达摄氏39至40度。此时许多人会服用退烧药,或使用酒精擦身,或冰敷退热。其实,在摄氏37至40度高温下,流感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可以说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准备打仗的讯号,若强行压抑,只会削弱自身的抵抗力,帮助病毒繁殖。也有人提议少穿衣服散热,其实不论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患者,都有畏冷表现,即使有高热在身也如是。所以,应当做的,是穿足够衣服保暖,不随便吃退烧药(尤其是自行服成药),否则反为误事。流行性感冒 - 中、西医面面观西医的看法 按西医理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西医按病毒的类型区分,分流感A型和B型(见流感ABC)。中医的看法 中医学上并没有病毒这个概念,对於流感或感冒,一律统称为“外邪入侵”,因为病毒发源地不论是鼻黏膜或呼吸道,都属脏腑以外,因此称为“外邪”。中医按病症的表徵和身体反应分类,大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症状:喉痛、发烧、没胃口、流鼻涕(浓稠、黄绿色)、有浓痰。风寒感冒症状:畏寒怕风、疲倦、流清鼻水、没有食欲。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A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须屠宰150万只鸡。A型病毒可再分为A1、A2型,并按结构再划分,例如A型H5N1毒株(香港禽流感病毒)。A型H3N2(1995年在武汉发生)。A型H1N1(1995年在德国发生)等。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B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C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H、N是指什么?流感病毒有一层脂质囊膜,膜上有蛋白质,是由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濲(N)组成,均具有抗原性。A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H和N的变异。一般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有H1、H2和H3叁种。H4至H14则只会感染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如鸡、猪及鸟类。N只有N1及N2两种。流行性感冒 - 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2、病毒分离:急性期病人口咽含漱液接种于鸡胚可分离出病毒。3、血清抗体检测:患者早期(发病头三天内)和恢复期(2~4周后)2份血清,抗体效价四倍以上为阳性。4、快速诊断: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流行性感冒 - 鉴别与诊断诊断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流感早期散发病例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1、流行病学史: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2、临床表现为??较轻微。3、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3)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4)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抗原检查阳性。5)鼻咽分泌物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阳性。6)可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诊断分类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2)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病原学检查2、3、4、5中一条。鉴别诊断1、普通感冒: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2、流感伤寒型钩体病:夏秋季多发,有疫水接触史,临床除发热外,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显凝实验检测抗体,若抗体效价为1:400以上增高,考虑该病,通过血培养可诊断。3、链球菌性咽炎 该病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WBC 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 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5、支原体肺炎 也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流行性感冒 - 治疗办法一般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流行性感冒1、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2、药物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h内用药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3-4天;副作用: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副作用少。3、注意事项: 孕妇、神经、精神异常、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禁用,且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4、防治各种并发症。中药治疗中医医治流感的方法中医学上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若身体强健,便不受外邪(病毒)干扰。因此中医着重治本,一方面会用草本消炎解毒,另一方面会提升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若只是消除感冒的不适而不提高体质,很容易又会再度受病毒入侵。因此经常感冒的人须加注意,表示他们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必须适当作出调理。用药方面,变化很大,例如:消炎杀菌、提升免疫力:可用板蓝根、连翘、银花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可用白芷、荆芥、菊花 。清热退烧:可用桑叶。纾筋活络、解热:可用葛根、桑枝、丝瓜络。民间食疗:热柠乐煲姜。 感冒初起,很多人习惯到茶餐厅来一杯热柠檬可乐煲姜,纾缓徵状。据说,效果颇佳。到底此“乐”何解灵验?按中医理论,姜可行气活血,如属风寒型感冒,乍冷乍热,作闷没胃口时,来一杯「劲」姜可乐,确可暖胃驱风寒,算是对证下药。还有一条食疗方,是用陈皮加姜煲粥,代替三餐,对於病毒入胃者,特别适宜。至于橙汁,据闻可加速感冒痊愈,是否属实?平时多补充维生素C,的确可以减低感染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水果属性偏凉,容易引起咳嗽,因此有咳时不宜多吃。只有苹果勉强可吃,或者将橙炖热才吃也可,不过食味当然不同。反而热柠乐不妨一喝,因为新鲜柠檬含丰富维生素C,开胃提神,蜜糖又可滋润,热呼呼的喝下,喉头的痕痒不适确会减轻。另有一条简单配方,对收鼻水甚有功效,惟一缺点是味道欠佳:先将姜煮20分钟,其後加入淡豆鼓和叁条宂白,以及1钱(3克)薄荷叶,再煮约2分钟。流行性感冒 - 预防措施(一) 控制治疗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二) 切断传播途径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三) 疫苗预防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减毒活疫苗:采用喷鼻法接种。(四) 药物预防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五)洗鼻+洗手洗鼻法:以清洁温水兑不含碘的优质食盐,浓度为0.9%。通常以4.5克盐兑500毫升温水。灌入专门的洗鼻用具,如洗鼻壶中,分别对两边的鼻孔进行冲洗,直到鼻腔无异物为止。此法可重复数次,以保持鼻腔无过多分泌物为度。洗手法:涂抹普通肥皂或杀菌皂,搓洗双手各个部位。然后以流动不循环使用的水将水清洗干净。预防原理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染。这两种传播途径最主要的入侵点都在鼻腔。流感病毒随空气或被污染的物品和手在接触到鼻子时进入鼻腔。正常情况下,鼻腔本身具备一定的排毒能力,能够及时将流感病毒清理掉。在出现诱发因素的情况下,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情况下,鼻腔排毒能力减弱,流感病毒长时间停留在鼻腔内,并大量繁殖侵入人体,从而感染上流行性感冒。洗鼻法,可帮助人体在出现诱发因素的情况下,将流感病毒清除出鼻腔,从而极大降低感染几率。预防流感的几种常用小措施: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4、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5、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6、注射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 - 预防饮食通过饮食来提高免疫力、远离流感的9种食物:酸奶益生菌保护肠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长。红薯增强皮肤抵抗力。皮肤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员,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食物中获取β胡萝卜素,红薯是获得这种营养的最快途径,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且热量低。茶抗细菌防流感。哈佛大学的免疫学者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五杯红茶的人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的人的10倍,这种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同时,还可以减轻食物中毒、伤口感染、脚气甚至是肺结核和疟疾的症状。当然,喝绿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鸡汤美味的抗感冒药。鸡肉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半胱氨酸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乙酰半胱氨酸非常相似,有盐分的鸡汤可以减轻痰多的症状,因为它与咳嗽药的成分很像。炖鸡汤时加些洋葱和大蒜,可让效果更显著。牛肉补锌增强免疫力。锌在饮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白血球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即使是轻微缺锌,也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牛肉是人体补充锌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冬季,适当进补牛肉,既耐寒又预防流感。蘑菇促进白血球抗感染。长久以来,人们就把蘑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现在,研究人员们找到了这样做的理由:吃蘑菇可以促进白血球的产生和活动,让它们更具防范性。鱼和贝类补硒防病毒。英国专家研究指出,补充足够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数量,进而帮助清理体内的流感病毒。硒主要来源于牡蛎、龙虾、螃蟹和蛤蜊等海鲜类食品。鱼类如大西洋鲑鱼中的欧米伽-3能够帮助血液产生大量的抗流感细胞,也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大蒜大蒜素抗感染和细菌。英国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几率降低2/3。经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结肠癌和胃癌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天生吃两瓣蒜,并在烹饪菜肴时加入一些大蒜末。燕麦和大麦康纤维抗氧化。燕麦和大麦都含有β葡聚糖,这种纤维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食用燕麦和大麦,可以增强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还能帮助抗生素发挥更佳效果。流行性感冒 - 流感禁忌容易被疏忽的禁忌包括:经常吃煎炸食物:会令喉头充血,增加黏膜表面伤口及感染机会。关窗闭户保温:关了窗,空气流通受阻,室内空气易趋混浊,微生物含量上升,对呼吸道更不利。另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切勿吃药消除病徵就当痊愈:很多人吃药止住鼻水、不再头痛或不再发烧时就就当已痊愈,继续工作,这样做其实很不智,因为感冒实则还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於削减自身的免疫能力。少吃肥腻食物:猪肉汤、鸡汤等油腻之物,平日食用可能没大问题,但感冒期间饮用,可能会令外感传里,病情加倍严重。避免病中行房:耗用精力过甚,不宜。洗澡洗头慎防着凉:热水澡後,血管扩张,体温降低,容易再次着凉。洗头后,应避免吹风或开空调,因为头发湿漉漉的,很容易头部受寒。流行性感冒 - 历史爆发大事记1917年-1919年欧洲爆发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 H1N1)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1957年-1958年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爆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其後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的疫症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1968年-1969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1976年新泽西一名青年染上猪流感,引致恐慌会爆发新疫症,於是大规模推行疫苗注射。1986年-1993年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数宗人类染上猪流感的病案。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原本只影响鸡只的病毒亦令人类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只鸡。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流行性感冒 - 用药连花清瘟胶囊●全面抗病毒,有效抑菌实验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对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3型和7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抗甲型人流感病毒作用,并且实验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可抑制禽流感病毒。连花清瘟胶囊对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截断病势,全面拦击抗感冒临床研究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可明显消退感冒患者的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截断感冒诱发的肺炎、心肌炎、肾炎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全面提高抗病康复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