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美容不当、反而毁容者,作为感染科医生的我们可算是见了不少。埋蛋白线的、打溶脂针的、面部埋线提拉塑形的。。。各种各样的都有。重灾区是没有正规行医资质的所谓“小作坊”。一般来说,正规医院、按感控的要求消毒的美容操作,相对是安全的。我们接诊过的美容后感染,烂脸烂腿惨不忍睹的,基本都是在不正规的小作坊进行相关操作后发生的。常见的致病菌有哪些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属于我们皮肤的正常定植菌,也就是说,你、我、他,每个人的脸上、手上、皮肤上都有金葡菌。这是一种正常情况下与我们和谐共生的细菌。但进行有创操作时,如果不进行规范的消毒,就会将金葡菌带入皮下、甚至更深层的组织,造成感染。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例患者,他倒不是做美容,而是因为腰痛做了针灸,可惜他没有选择正规医院,而去了小诊所扎针,结果金葡菌感染并造成了严重的腰大肌、脊柱旁、盆腔内的脓肿(多发、范围广、治疗难)。在诊断及后续的治疗过程中,他可遭了不少罪,工作也受了影响,住院天天打吊瓶,真是后悔不迭。这个案例和美容后感染是道理相通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进行有创操作,无菌这两个字是多么重要。另外一个重要的致病菌就是脓肿分枝杆菌。这是一种非结核分枝杆菌,您可以把它理解为结核杆菌的远房表亲。这种菌常见于水体相关感染,在环境中(水、泥土等)广泛存在。有一些不规范的美容场所,对于器械的消毒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感控要求,就容易滋生脓肿分枝杆菌并造成感染,这一类感染往往是群聚性发病,比如同一个地点做过美容的同一批人中好多都感染。脓肿分枝杆菌耐药性强,治疗困难,疗程长(数周到数月不等),往往需要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而且由于广泛耐药,有时不得不联合静脉用药,给患者造成很大的麻烦。每天跑医院,看着伤痕累累的自己,真的是非常郁闷。所以在此写一篇小科普,建议爱美的朋友们,如果要做美容,相关操作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或机构,至少感控措施到位了,让咱们在变美的过程中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
我们的日常环境中,其实非常多的地方都存在霉菌。比如泥土/盆栽🎍植物里,犄角旮旯的杂物灰尘里,墙壁上的霉斑,扬起的尘土里。。。当这些霉菌经由呼吸道被我们吸入之后,就有可能引起肺部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比如常见的肺曲霉菌病,可以表现为咳嗽、咳痰甚至咯血,肺部影像学往往有空洞形成。您可以理解为霉菌在肺部生根发芽,繁衍生息,逐步侵蚀肺组织,最后烂成一个大洞,如果烂到了血管,就会造成咯血;严重的大咯血可以致命。肺部真菌感染难诊断、难治疗。这是一种慢性、顽固的疾病,大多数病人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的抗真菌治疗,根据具体病情不同,疗程长短不一,但总归是以月、甚至以年为单位来计。既然在环境中这么常见,那是不是每个人吸进去一点霉菌就会发病呢?并不是。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偶尔吸入少量霉菌,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反应,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纷纷出动,把霉菌吞噬杀灭。但对于免疫功能缺陷的人,比如器官移植的、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或者有糖尿病的人,这些脆弱人群就容易中招了。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应该着重加以保护,比如,家里不要养花花草草,毕竟泥土中有很多霉菌,霉菌孢子会飘散在空气中从而致病;再比如,家里注意清洁卫生,墙角的霉点、灰尘尽快清洁掉;大扫除的时候,如果必须参与,那就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因为普通口罩对于霉菌孢子的滤过能力不够),其实最好别参与,家里其他人打扫就行了;如果突然进入到那种长久无人居住的房子,尤其是老房子,一定要戴口罩,立刻开窗通风。正因为肺部真菌感染难诊断、难治疗,所以预防才显得格外重要。希望我写的专栏能帮助到大家。
处理生鲜需谨慎,小心美肴变“凶器”大家还记得《狂飙》里的冻鱼战神高启盛吗?我看追剧的时候就想到,鱼虾蟹这一类生鲜,处理起来本来就有点危险的,非冷冻的鱼也可能成为杀手,毫不夸张。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钓鱼时,或处理生鲜食材时被鱼虾蟹一类的水产刺伤手,随后发生感染,乃至重症感染、不得不截肢、危及生命者,屡见不鲜。这一类感染在医学上被称作“水体暴露相关感染”(Aquaticinjuriesandexposuresassociatedinfection)。大体上分成海水和淡水暴露。最常见的是被鱼虾蟹的刺扎伤,但也有那种去游个泳回来以后发生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可能本身皮肤就有微小的创面,游泳前没留意,细菌得以经过破损的皮肤入侵,这在海水浴中还是挺常见的。海水暴露相关感染的致病菌,最常见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创伤弧菌。它所造成的感染起病凶险,进展迅猛,一开始可以表现为受伤肢体的红肿热痛,可有发热,然后肢体可能很快就进入坏死阶段,有一些病例起病两三天就已经发展到不得不截肢来保命的地步;还有一些病例,即便用了针对性的抗生素,还是会进展为血流感染/脓毒症,细菌血行播散,甚至导致感染性休克和死亡。创伤弧菌强大的毒力和侵袭性,让人心惊,所以在江湖上也是威名赫赫。给大家放一点文献中的小图图,创伤弧菌造成的感染。这位大哥在海水暴露后2天就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可见创伤弧菌的威力,简直是死神的镰刀。淡水暴露感染相关的致病菌,常见的有嗜水气单胞菌、海分枝杆菌、迟缓爱德华菌、猪红斑丹毒丝菌等等,虽然不像创伤弧菌那么恐怖,但也可以造成非常严重的感染,不容忽视。所以告诫各位朋友们,下厨房处理生鲜食材的时候,要戴个手套,大大降低被扎伤随后感染的风险。如果不幸受伤了,尽早去医院,如果医生判断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尽早用,比如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一类的药物,有的时候,早一天、哪怕早半天使用,对病情发展来说都可能造成很大差别。万一是比较凶险的感染,比如创伤弧菌或者气单胞菌,拖个两天,手没了,再拖几天,命没了。这都是很多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面前的,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曾经碰到过一个病人创伤弧菌感染后三进手术室不断清创+部分截肢的,在监护室住了好久,也花了很多钱,效果还不好,医生很艰难,病人和家属很痛苦。当时就想着,他如果早点来看,也许是另一个故事了。
每当我和病人谈起“结核”,不少病人都会有类似的反应:“现在还有结核病吗?这种菌不是已经灭绝了吗?”让我感到,对这个历史悠久的疾病,不少读者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结核,是一种古老的细菌,与人类纠缠了数千年历史。它的表现多样,大多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在疾病的早期,有的人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消耗症状,有的人甚至没有任何不适;但也有部分病例表现为快速进展型(常见于免疫缺陷患者)。结核可以感染全身各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肺部,“肺结核”大家耳熟能详,可以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肺外结核其实也很多见,比如腹腔结核,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皮肤结核,眼结核,甚至于肝脏结核、食管结核、胃结核,我们科都遇到过、诊治过。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就更加多元了,比如腹腔结核:可以有发热+腹痛腹胀,严重者发生肠梗阻;淋巴结结核:常见淋巴结肿痛,破溃,严重时需要外科手术清创,内科外科协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以有发热、头痛、呕吐、认知功能障碍等,凶险,难治,预后较差;结核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源源不断的水(积液)呀,要尽早诊断,把水放掉,否则会造成粘连,影响功能;眼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致盲哦,千万要当心。。。结核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如果您的身边有肺结核患者,要注意感控措施,比如房间里多通通风,肺结核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如果在疾病的活动期、传染性比较明显的时候,建议肺结核患者最好戴上口罩。从全球来看,结核病高发于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非洲、印度、中国。我们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结核大国,到现在发病率依然不低。我们遇到过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来的患者,平时不注意检查身体,等到来看病的时候,很多都已经结核全身播散,很严重了。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上海本地)的患者,工作辛苦,学业劳累,抵抗力下降,得了结核病的,绝不少见。大多数结核病患者经过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可以康复的。但万事要早,看病千万不能耽误。拖到后面,等结核菌把各个器官都侵蚀完了,就难办了。如果您有发热(反复低热更常见)、盗汗、乏力、明显消瘦,甚至有咳嗽咳痰、腹痛腹胀、淋巴结肿大,不妨筛查一下结核病。
尿路感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曾经发生过尿路感染。常见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征),如果不严重,通过多喝水、勤排尿,抵抗力比较好的人可以自行康复;如果比较严重,大多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缓解。但少数情况下,尿路感染可以从下尿路(尿道+膀胱)向上侵袭,感染播散至上尿路(输尿管+肾脏),细菌甚至可以进一步血行播散,造成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脑脓肿,肝脓肿等迁徙性感染灶)。给大家讲讲我经历过的一个案例。曾接诊过一个老伯伯,六十多岁,刚发病的时候曾经有一过性尿痛、发热,查了尿常规,尿白细胞很高,他也没在意,不规范地用了点抗生素,过了几天复查尿常规恢复了正常,但还是有反复发热。拖了好久,老伯伯屏不住了,因为他不仅发热,还出现了头痛,来到我们科就诊。收治入院后,他的头痛越来越明显,我们怀疑尿路感染细菌已经全身播散,引起了细菌性脑炎,于是做了腰椎穿刺,果然,脑脊液里蛋白、白细胞都明显升高,脑脊液里也检测到了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相关的最常见的细菌。这下子可就不是简单的“尿路感染吃吃抗生素就行了”。细菌已经播散,出现了中枢感染的并发症,情况变得严重许多。老百姓都知道,脑炎是大毛病,搞不好是会死人的。就算能活下来,万一变傻了可怎么办。好在经过四周的静脉抗感染治疗,老伯终于病情缓解,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康复出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位老伯今后可不敢忽视尿路感染这个“小毛病”了。
有心脏基础疾病时更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比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退行性瓣膜病(老年人),既往心脏动过手术、换过瓣膜,等等。这些高危人群,要尽可能避免发生菌血症,比如小心一点,避免磕碰擦伤,如果要拔牙或者进行口腔科有创操作,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您可以想象,细菌的大本营在心脏里,随着每一次心脏的跳动,细菌就会不断地释放入血,随着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的各个角落,这些细菌的小块块叫做菌栓。一旦菌栓栓塞到关键部位,比如脑、脾脏、肾脏等,就会造成相应部位的梗死(脑梗、脾梗死、肾梗死),病情也会更加严重。心脏瓣膜结构被细菌侵蚀破坏、毁损,造成难以纠正的心衰,严重者死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发热,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情隐匿,没有明显的发热,这时疾病就容易被掩盖,等到病情加重、再诊断出来时,往往已经发生了脑梗、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都不一定有心外科手术的机会了,非常可惜。如果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因素,又有反复发热的情况,建议做一下超声心动图(简称心超)筛查,没有辐射、绿色安全,便捷快速、经济实惠,如果真的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您也可以来线下感染科门诊咨询。
感染性疾病里,有一些种类大家耳熟能详,比如肺部感染,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但很多人不了解,心脏也可能会感染。我们心脏的结构像一个房子,分成四个房间(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这几个房间的门就是心脏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情况导致细菌入血,比如我们的口腔里有丰富的菌群,如果刷牙或使用牙线的时候牙龈出血,就会有少量细菌进入血液循环;遇到外伤(摔跤擦破皮)时,皮肤屏障被破坏了,细菌也可以入血;如果有拔牙甚至口腔科手术这一类大动作,那出血量会更多一些,细菌入血的风险也更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过性的细菌入血没什么关系。一过性、微量的菌血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一旦发生,我们血液循环系统里的卫兵-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会及时出动,吞噬和杀死细菌。同时,心脏内部的血流速度极快,有文献显示,心室内的血流速度最高可达60km/h,在如此快速的流体环境下,又有白细胞的保护和加持,心脏瓣膜一般不会被感染,细菌在瓣膜上甚至都站不住脚,哗啦啦被冲走然后被白细胞吃掉了。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等等),这时由于心脏结构的畸形,心脏内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局部形成湍流,损伤内皮,有时会有血流淤滞,您可以理解为,在心脏内的局部,血流从一泻千里的瀑布变成了一汪安静的湖水,这时如果有细菌入侵,那可就麻烦了,细菌可能会在心脏内安营扎寨、繁衍子孙后代,附着在瓣膜上或房间隔/室间隔的侧面,形成赘生物,类似于我们的房间泡在脏水里,随后房门锈蚀了。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病死率高,治疗困难,而且起病隐匿,容易被漏诊。下一篇给大家接着讲讲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科是一个“从头管到脚”的专科。各器官、各系统的疾病,只要可能涉及感染,都可以来我们感染科咨询。比如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女性盆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植入物感染(主动脉支架感染,起搏器相关感染,各种假体植入后的感染等)。。。除去这些明确的感染性疾病以外,还有很多“不知是什么病”、“不知去什么科看”的疑难杂症,也欢迎来我们感染科咨询,比如发热待查(最高体温超过38℃,时间持续超过3周,找不到发热病因)。这些疑难杂症,可能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诊断并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在当今医疗极其细分的环境下,绝大多数科室都已经细分到专科和亚专科,甚至某一类病种,专注于一个小的赛道,这种猛一看“四不像”的“怪病”、“难题”,往往无处可去,这时就体现感染科的价值了。正因为感染科医生“从头管到脚”,往往具备“全科”的视野,见多识广,诊断思路也会比较广阔,适合收治这一类疑难病例。这也是我们科的优势所在。不少来我们科就诊的病人,已经辗转过三四个城市,五六家医院了,做过的检查好几沓,摞起来比实用内科学还要厚。这类病例,难度高,病人和医生都很苦恼。需要更细致和全面的排查。这就需要到线下就诊了,下一篇我给大家讲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的就诊小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