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拿着超声报告单满脸愁容,说是自己的胆囊息肉长大了,担心发生癌变。其实很多大可不必担心,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息肉,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随访表明,胆固醇息肉是会缓慢增大的,但是其合并胆囊癌的概率和没有息肉的胆囊没有明显区别。
很多指南将>1cm的胆囊息肉作为可能需要切除胆囊的标准,原因是本质为腺瘤的息肉可能会癌变,但是很多胆囊息肉不是腺瘤,而是胆固醇息肉,这种息肉即使>1cm也不会癌变,因此对于>1cm的息肉很多不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随着对胆囊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我们发现胆囊癌差异很大,这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随着检查手段的进步以及常规影像学及血液学的探索,不同特点的胆囊癌可以在治疗前进行分类,我们已通过术前CT分类初步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对胆囊癌的手术治疗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作用;而随着手术技术及放化疗和靶向、免疫治疗的进步,不同特点的胆囊癌则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胆囊癌个体化治疗是发展的趋势,也会越来越可行。
胆囊癌不是常见病,很多患者是因为胆囊切除手术后意外发现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是否需要再做手术是需要具体评估的。在就医评估前带好手术前的影像资料、手术记录、切除胆囊的照片以及病理报告和切片,这些资料对于是否需要再做手术和什么时候做手术都有重要价值。
很多早期胆囊癌和少部分进展期胆囊癌通过单纯手术是可以治愈的,不一定都需要术后化疗。目前微创手术也不再是胆囊癌的禁忌,很多胆囊癌完全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治疗胆囊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所谓“功能性疾病”即没有明显结构异常,但却有明显症状的疾病。胆囊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以出现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说,胆囊不仅有最常见的结石引起的症状,也有功能异常引起的症状,而且功能异常引起的症状与胆囊结石引起的症状非常相似。 胆囊功能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胆囊排空功能不良,另一类是胆囊排空功能亢进,一般都是在胆囊症状(如胆绞痛)的基础上结合胆囊功能试验(核素扫描)来诊断。 目前胆囊功能性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微创胆囊切除手术两种方法,手术的方法是目前相对更有效的方法。
胆囊切除术后饮食恢复快慢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患者术后一两周即可恢复至术前状态,更多的患者则需要数月才能恢复至术前状态,也有一部分患者会长期存在消化不良或油腻饮食后腹泻。 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逐渐恢复,也就是说,没有哪个节点可以让你完全恢复,这个过程需要自己尝试。在恢复过程既有饮食量的循序渐进,也有饮食成分的循序渐进(可以遵循碳水、蛋白质及脂肪的顺序),如果在恢复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等表现,可暂时不再加量,无不适表现后再次尝试。
不做手术保留胆囊是很多胆囊结石患者的愿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药物溶石。 在评估恶变风险等全身情况的基础上,从胆囊及结石本身的角度来看,符合下述两种情况才可以考虑药物溶石:胆囊功能相对正常(脂餐实验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准确度相对较高),结石成分主要是胆固醇(平扫CT是相对准确的评估方法,CT值<60HU基本可以认为结石成分主要是胆固醇,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患者要接受X线照射)。
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形成有易感因素,也就是某些人和某些条件下容易得胆结石,那么如何自己测试呢? 首先,有的人天生就容易长结石,这是由遗传因素比如特定基因决定的,然而这些特定基因的检测远未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家族史来对这些因素进行大概推测,虽然准确性不是很高,但是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其次,有的条件下容易长结石,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这包括:体力活动、营养过剩和肥胖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可以自己观察到的,而且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控制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试主要是针对最常见的胆固醇结石;而且,胆结石的形成原因还远未研究清楚,这些仅是目前相对常见的测试角度,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况。
大多数胆囊切除患者的胆总管结石通过手术或内镜取石后不会再发结石,然而少部分患者却会复发,而且有的患者会反复复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这种反复复发的胆总管结石被称为“原发胆总管结石”,也就是胆总管自己长出来的结石,不同于从胆囊掉入胆总管的结石(此类最常见,称为“继发胆总管结石”)。 “原发胆总管结石”的原因有全身性的原因,例如代谢异常(高龄所致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也有胆道局部的原因,例如胆总管结构异常(乳头旁憩室)、胆道动力学改变(胆道成角所致等)和胆道细菌感染。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首次治疗包括内镜取石或微创手术切开取石;而对于反复复发的患者如果能耐受手术可以选择微创或开腹胆管十二指肠或胆管空肠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