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峡部裂定义腰椎峡部裂是青少年及儿童人群中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青少年腰痛患者中有近13%-47%由峡部裂所致。那么什么是峡部裂?峡部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如下图所示,在腰椎椎体的后方,上下关节突和椎板相交的部分就是峡部,英文为isthmus,原意是指连接两块大陆的狭长地带,两侧为海洋。引申过来,腰椎的峡部就是指连接椎板和前方椎弓根及椎体的结构。峡部裂即指腰椎峡部断裂,或称为峡部不连。如果双侧峡部断裂,则导致腰椎后方的椎板与椎体连接中断,使后方的稳定性丧失,容易导致腰椎滑脱。2.峡部裂的发病率及易患人群腰椎峡部裂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婴幼儿及不能行走的人群中几乎不存在峡部裂,青少年及儿童的发病率为约为5%,成年人群发病率为5%-7%。病理因素有多种,包括发育因素、站立行走、负重、体育活动、家族因素等。反复伸展和旋转腰部的活动是峡部裂的重要诱因之一,例如体操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军队士兵、跳水运动员、板球投手等相对高发,在一些专业运动员中其发病率可高达47%。峡部裂多发生在第四节和第五节腰椎,占90%以上。3.峡部裂的症状青少年及儿童的腰椎峡部裂起病比较隐匿,多数表现为活动后腰痛及腰活动受限,这些人可能经常参与高冲击力和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与慢性反复损伤或者急性外伤可能有关。出现神经症状的情况比较少见,当峡部裂导致腰椎滑脱较明显引起神经压迫时可以伴随下肢放射痛麻木等。也有部分峡部裂伴有腰椎滑脱患者表现为脊柱侧弯,侧弯程度往往不重,可能与肌肉痉挛或者不对称滑脱有关。因临床上导致腰痛的因素很多,当以腰痛为主诉就诊且检查发现峡部裂时,应当仔细鉴别有无其他因素导致的腰痛,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具体应咨询专科医师。4.峡部裂该如何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峡部裂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对于伴有腰痛等症状的峡部裂,首选保守治疗。总体而言,80%-85%以上可以保守治疗成功。治疗措施包括:暂停引起腰痛的体育活动、适当休息、应用消炎止痛药物、必要时也可以佩戴特制的防止躯干伸展和旋转的支具等,等症状缓解后逐步康复锻炼,包括强化核心肌群、屈髋肌群和腘绳肌拉伸等。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适当保守治疗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虽腰痛缓解,但峡部没有骨性愈合,此时也不必担心,因峡部缺损可能通过纤维瘢痕连接实现了稳定,大多无需进一步治疗。5.腰椎峡部裂什么时候应该手术治疗?多数学者认为保守治疗3-6个月以上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不绝对,有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职业特点(例如是否与体育特长、职业生涯等有关)、社会因素等来确定。主要的手术方式为直接峡部裂修补手术,能够保留节段的活动度。北医三院骨科腰椎专业组选择做峡部裂修补的标准一般是:椎间盘无明显退变(PfirrmannI级、II级),年龄<35岁,滑脱I度以内且进展风险低,无明显的椎间不稳定。修补方法一般为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固定+峡部清理植骨。对于间盘退变严重、存在不稳定或者滑脱迅速进展者建议行腰椎融合手术。小结:腰椎峡部裂是引起青少年及儿童腰痛的常见因素之一,需要反复伸展和旋转腰部的运动是峡部裂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在某些运动人群中相对高发,当有难以缓解的腰痛时应及时检查予以排除。绝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经适当保守治疗成功,对于保守治疗3-6个月以上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郭新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参考资料:1.CrawfordCH3rd,etal.Currentevidenceregardingtheetiology,prevalence,naturalhistory,andprognosisofpediatriclumbarspondylolysis:areportfromthescoliosisresearchsocietyevidence-basedmedicinecommittee.SpineDeform,2015,3(1):12-292.BridwellandDeWald’sTextbookofSpinalSurgery,Chapter60.3.AO脊柱外科学:脊柱外科手术精粹:17章腰椎峡部裂和滑脱(郭新虎李危石译)4.http://orthopaedicprinciples.com/2015/10/spondylolysis-spondylolisthesis/5.BeutlerWJ,etal.Thenaturalhistoryofspondylolysisandspondylolisthesis:45-yearfollow-upevaluation.
以下康复动作均来自于患友设身处地亲身感受的反馈,如同泳调休的康复动作,由患友们集思广益反馈而来。希望大家在训练后积极反馈效果和建议,一起为骶管囊肿的康复治疗再上一个新台阶。1、直背屈髋(术后一个月开始训练)目的:练习时腰骶部伤口会反复进行延伸缩展,如同橡皮筋一样持续伸展缩短而产生弹性,以此来克服腰背肌瘢痕挛缩引起的很多不舒服。训练频率:一天3组,每组20次;可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分别练习。动作:坐位状态,挺直后背,大腿与腰部呈90度,双手合十;屈髋向前,直背起身,再屈髋向前,直背起身;(视频-直背屈髋)2、侧平板支撑(课件休息时可练习)目的:锻炼身体肌肉力量,加强腹部侧腰力量,改善屈髋屈膝的症状;训练时间:5~10分钟;根据身体承受能力循序渐进练习;动作:身体侧卧,单侧胳膊肘支撑地面,臀部抬离地面;如无法支撑可将膝盖着地练习;(视频2-侧平板支撑单膝着地)3、小燕飞-俯卧式(课间休息可练习)目的:预防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也是骶管囊肿锻炼腰背肌和竖脊肌的有效锻炼方式,有助于骶管囊肿术后伤口的柔韧性恢复。训练频率:一天3组,每组15次;可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段分别练习。动作:趴在地上(干净地板/瑜伽垫),呈俯卧位脸部朝下,头往后仰,双臂双脚轻轻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缩,持续3~5秒,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缓慢回归原位,休息5秒,再重复该动作。4、泳调休的“泳”目的:揉合了直背屈髋、侧平板支撑、小燕飞的作用,且满足泳条休姿势;训练频率:一周2~3次,每次30~40分钟。泳姿要求:蛙泳最好,尽量头仰起来,不潜入水下。除以上四种方式外,也可尝试通过普拉提中的“卧位动作”适量进行练习。期待大家反馈的训练效果。
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胃病有三类:功能性胃病,萎缩性胃炎(萎缩肠化),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患者往往存在困惑,比如功能性胃病到底要不要吃药?萎缩性胃炎的胃粘膜萎缩肠化要不要逆转?幽门螺杆菌杀了还会再感染,还用杀吗?不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治疗不足或过度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答一下。功能性胃病是怎么回事,到底要不要吃药治疗?胃病可以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比如发炎、感染、肿物、溃疡,而功能性胃病虽然有胃肠不舒服但做胃镜等检查没啥问题或者有些小的问题,比如浅表性胃炎、很小的息肉,不能解释临床症状。功能性胃病十分常见,门诊中遇到的大部分胃病都是功能性的,可以说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发生功能性胃病。功能性胃病往往和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有关,如果胃肠道蠕动慢,吃的东西下不去,就会胃胀不舒服,食物残渣在消化道中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太多,就会便秘。功能性胃病发生的原因有:l 先天性的胃肠道发育比较弱,或者胃肠道神经没有发育好,比较敏感;l 后天的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规律,烟酒辛辣刺激等。l 心态和心理的影响,在压力大,应激状态的时候就容易胃肠道功能不适。比如科研、财会这些职业,不允许出错,精神紧张,就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性问题。功能性胃病到底要不要吃药治疗呢?往往首先建议患者先进行自我调理,部分患者是可以恢复的。具体包括饮食调理、心态调整、运动康复、保证睡眠几个方面。饮食方面的原则,掌握均衡饮食、规律饮食、细嚼慢咽、少吃多餐这4个原则;心态要调整好,睡好觉对于胃肠道功能也非常重要,运动方面既不要不动,也不要过度运动,比较建议有氧运动,快走,慢跑等。如果经过上述调理症状还不好,就需要药物治疗,或者患者症状时间已经比较长,精神压力比较大,过度关注症状,可以服用一些药物:l 胃烧灼反酸,可以吃点抑酸药、粘膜保护剂;l 经常拉肚子、大便可以见到没消化完全的食物残渣,可以补充消化酶;l 对于肚子胀、便秘,可以服用一些促动力药;l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对于腹胀、腹泻和便秘,对于很有帮助,可以选择一两种交替使用。l 中药对于慢性功能性胃病的调理效果表现出色,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药毕竟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对功能性胃病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比较方便的是中成药,也是西医生经常使用的,临床中常见的情况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成药再加一两种对症的西药。中成药的选择要注意辨证论治,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来选择不同的药物。比如功能性胃肠病常见的一种证型叫做肝胃不和,常常表现为肚子胀,肚子两边窜着痛,性格比较急躁,烦躁,经常打嗝嗳气,口苦口干,气滞胃痛颗粒是一个很好的对症性药物。气滞胃痛颗粒对胃不舒服为主的消化不良,比如经常反酸;或者以肠道症状为主的肠预激综合征;以及胃肠道不适合并情绪焦虑抑郁症状,又不想吃一些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情况,都很适用。另外比较常见的还有脾胃湿热、脾虚气滞、脾胃虚寒等,症状表现各有特点,脾胃湿热表现为中上腹胃胀胃痛,感到昏昏欲睡,头重脚轻,口里发粘发苦,大便老拉不干净,小便黄;脾虚气滞表现为胃口不好,容易拉稀,脸色不好;建议咨询医生后合理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逆转吗?如何合理治疗?什么是萎缩性胃炎?在胃的表面有一层腺体组织,这些腺体有的分泌胃酸,有的分泌黏液,有的分泌消化酶,用来消化食物并保护胃粘膜的表面。在一些原因作用下,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些腺体数量慢慢地变少了,就叫萎缩。有时候胃粘膜萎缩之后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还会生出肠道表面的腺体,就叫肠化。由于萎缩和肠化属于癌前病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往往想逆转这种病变,一些患者到处求医问药,吃过无数的药物,包括中药。其实不用过于恐慌,并不是只要是萎缩肠化都一定会变成癌症,萎缩肠化也分为轻中重度,再到不典型增生、癌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轻度萎缩肠化转变成癌症的可能性很小的,我们只要及时发现了萎缩肠化,通过治疗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比如根除幽门螺杆菌,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上建议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其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逆转病变,而腌制、熏制、烤制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因为这些食物含有亚硝酸盐,会进一步破坏胃粘膜。对于重度萎缩性胃炎可能会用两三个月的胃粘膜保护剂,之后也可以用一些中成药来治疗,不必过度药物治疗,反而会损伤胃粘膜。对于复查胃镜,也不必每半年就做一次胃镜,轻度患者可以两三年复查一次,根据严重程度不同,1年复查一次,半年复查一次都有可能,谨遵医嘱复查即可。幽门螺杆菌必须要杀吗?全家都要杀菌吗?幽门螺杆菌感染带来的长期危害是巨大的,所以建议只要不是存在特殊情况不能用药的,都要做杀菌治疗。有患者说,平时难免和朋友聚餐吃饭,杀菌后还会再次感染,还有必要杀菌治疗吗?研究发现,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成年人并不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杀菌治疗后,每年只有大约1%的人复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主要是长期的密切接触,比如家庭成员之间,那么是不是全家都要做杀菌治疗呢?建议家里的成年人都做一下幽门螺杆菌检查,检查结果阳性又无禁忌的都做杀菌治疗。对于儿童则不必检查治疗,因为杀菌治疗的药物对儿童不宜使用,且儿童尚未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次感染的风险比较大。对于老年人,只要无用药禁忌,最好都做杀菌治疗,尤其是一些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甚至是抗凝血药物的老年人,一旦消化道有溃疡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出血,幽门螺杆菌杀菌治疗可以减少胃溃疡的发生。
“动作要领:双手叉腰,闭眼,上身保持直立,脚尖朝向前方,膝关节与第二脚趾方向一致,缓慢抬起一侧下肢,屈膝屈髋90度,保持身体平稳,不要晃动。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将踩踏平面变成不稳定平面。视频资料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康复中心提供。
寰椎枕化、颈2-3分割不全、寰枢关节脱位,形成A型颅底凹陷。 俯卧位、10公斤颅骨牵引下施术。 透视见寰枢侧块分离了。 在双侧枢椎椎弓根安置螺钉,螺钉尾端接枕骨板,枕骨板先做了预弯曲度。枕骨板的滑动孔应尽量多地露出(黄色箭头所指) 枕骨板与枕骨的距离就是枢椎向前下方倾倒的行程。此时寰枢侧块是平行相对的。 将枕骨板压向枕骨,用短螺钉在枕骨上将板固定。透视观察复位情况。 认为复位满意后,将6枚枕骨钉全部固定好。 将椎弓根钉尾部的螺母松开,使病人的头颈稍后仰,闭合滑动孔,将螺母再次紧固。 再次透视,见枕骨板相对于椎弓根钉下移了,寰枢侧块的后缘相互接触了。寰枢侧块形成了前凸角。这个角度就是斜坡枢椎角的增量。 枕枢钉板装置将A型颅底凹陷矫正了。
今天是节前最后一天,今天迎来的是一场手术恶战。患者因胆肠吻合口狭窄,反反复复在其他医院手术治疗,此前已经进行了4次手术。第三次和第四次均是在很有名气的医院进行的。术后病人仍然发生了胆肠吻合口狭窄,病人反反复复腹痛,反反复复发热,反反复复去医院。病人有一摞片子,几本病历复印件。最后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术前我们对病人的病情彻彻底底地复习了一遍,全面为病人做了手术前的检查和化验。昨天上午,专门进行了手术前的讨论,设计好了手术方案,和出现意外的预案。大家对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家属和病人本人非常好,非常配合,使得我们放手拼搏。今天的手术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精心解剖和显露,我们发现患者的胆肠吻合口狭窄处只有3毫米(正常应该1厘米以上),顺利的进行了胆肠吻合口扩大成形,至3厘米以上(10倍),相信这次能够解决病人的根本问题了。尽管手术后很疲劳,内心还是很高兴。祝愿病人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