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刘陇黔 主任医师 华西医院 眼科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70605/u7ai6825670.html华西专家:让眼睛沐浴日光是目前唯一有效预防近视的措施2017-6-5 20:04:59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杨丹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杨丹)6月5日,华西医院眼科举行全国爱眼日义诊活动义诊现场,记者从义诊现场了解到,有研究显示,沐浴日光是目前唯一有效预防近视措施。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华西医院眼视光学系主任刘陇黔教授提醒广大家长:“近视不可治,不要轻信市面上一些非医疗机构宣称的能治好近视的说法。”据悉,今年爱眼日的主题“‘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主要为青少年近视患者及其家长提供义诊服务。今日的义诊现场,患者络绎不绝。华西医院眼科医务人员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回答,并发放健康护眼资料,就当前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预防和控制近视话题进行科普宣传,向他们说明了户外活动,即‘目’浴阳光,对于预防近视的重要性,眼科专家们强烈建议家长们为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即每半年进行一次屈光检查(包括睫状肌麻痹验光、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测量)。刘陇黔教授表示:据2016年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中,有大约4.5亿近视人群,其中又有约3000万是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眼底改变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丧失。“近视防控,刻不容缓。国内外的循证证据表明,坚持适度的户外活动、让眼睛经常沐浴在大自然光线下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户外活动与近视防控五问五答1.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产生吗?是的。而且,只需要户外强光暴露即可。近视保护作用与运动与否无关,与户外暴露的时间长短有关,比如每天累积达到2个小时,或者每周累积达到10个小时。2.户外活动可以控制近视加深吗?不能。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加户外活动能够抑制近视的发生,但是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讲作用是有限的,还需寻求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控制近视的加深。3.多巴胺与近视有关吗?是的。目前,对于户外强光暴露预防近视,比较公认的机制有两个,一个是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瞳孔缩小使景深加深,模糊(特别是由于离焦性而导致的模糊被减少)减少,所以能抑制近视的发生;第二,可能与多巴胺有关。据说有科学家正在研究注射多巴胺以预防近视,不过目前梦想还没有成真。4.看书多的孩子,只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也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吗?是的。Rose教授与France教授的研究提示,不管视近活动多少,只要在户外的暴露时间够长,近视的风险就能减小。所以说,看书多不怕,尽量增加户外暴露的频率,如在课间多户外活动,积少成多,预防近视的效果可能更明显。5.护眼灯能护眼吗?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全光谱光源,还是三基色光源,高强度光照都比低强度光照,更有利于抑制近视(或者说促进远视)的发生。至于光谱而言,其在近视的调控上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它们的光照强度是一样的,它们对近视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基本是一致的。近视防控误区1、认为青少年近视是因调节太强引起,因此仍以“调节放松”这种已淘汰的陈旧思路进行防控。主要表现在:1)认为儿童不用散瞳就能验出正确的度数,散瞳验光对眼睛有害;2)指导低度近视儿童戴矫正眼镜时,未考虑其调节和眼位情况,嘱予看远戴镜、看近不戴镜;3)验光后确定配镜处方时,依然运用“近视低矫、远视足矫”的陈旧原则进行处方配镜;4)不管儿童调节和眼位情况如何,一味采用渐进多焦点眼镜、双光镜、防近镜、抗疲劳镜等,作为儿童近视防控的主轴。要知道,渐进多焦点眼镜是为老年人设计、作为老花镜使用的。国外强调青少年近视慎配,而在我国泛滥成灾!5)许多近视防控的产品、药物及措施上,都标明“可使睫状肌放松”或“调节放松”的字样;2、重治疗,轻预防。儿童患有近视的情况,几乎都是家长在得知孩子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后才发现的。从眼球的发育而言,儿童都是从远视眼逐渐向正视眼过渡的,如果眼球发育过度即成为近视眼。所以在比较早些时候,如能发现小孩已存在近视易感现象,重点进行防控更有价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供图)
http://jiankang.360jk.com/yiyuan/scdxhxyy/?tracker_u=oneboxhy3&kw=%25E5%259B%259B%25E5%25B7%259D%25E5%25A4%25A7%25E5%25AD%25A6%25E5%258D%258E%25E8%25A5%25BF%25E5%258C%25BB%25E9%2599%25A2#guahao
http://news.163.com/16/0303/11/BH7TNGO600014AEE.html3月7日起 川大华西医院门诊全面取消专家加号 2016-03-03 11:38:04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 3月3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川大华西医院获悉,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有效管理医疗资源,维护医院公平有序的就医及诊疗秩序,严厉打击号贩子,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诊。医院决定从3月7日(下周一)开始,实施新的挂号管理办法。 医院决定,所有专家门诊全部实行预约制和现场挂号制,额定号源数量根据去年各专家实际看诊平均值决定,不再进行加号;所有普通专科门诊全部实行预约制和现场挂号制,号源不限制。 同时,所有病人就诊必须实行实名制,如就诊本人与就诊卡信息不符的,医生有权拒绝看诊。病人卡号信息需要修改的,由门诊部安排专人专柜负责。由保卫部牵头负责对院内“号串串”的倒号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常常有家长咨询:我的宝宝在妇幼保健院筛查发现视力低下或有散光,怎样治疗?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筛查”。筛查,在医学是指,在一定的人群中通过一定的方法或仪器识别没有迹象或症状、看起来是正常的个体尚未确认的疾病的方法。所以,筛查应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也就是尽可能不要漏掉异常,但敏感性高就可能存在特异性不高或假阳性的问题,就是不正常的误报为异常。筛查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可能存在、但无任何征象的疾病或可能会患某种疾病的相关因素,再通过一定医学检查和手段达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也就说筛查的目的在于发现“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存在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风险,但不是诊断,更不可能是确诊。筛查发现异常后需要通过医学检查才能诊断“是否”患某种疾病,筛查的结果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目前,我国的婴幼儿视力筛查实际上是屈光不正的筛查。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由于婴幼儿时期异常高的屈光不正或双眼屈光度不等(屈光参差)是弱视、斜视的风险因素,筛查可能发现这些因素,并通过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早矫正以期预防或治疗弱视、斜视。同时,视力筛查也不能代替儿童视力保健,儿童的视力保健是在一定的医学机构里有具有一定眼视光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人为儿童进行系统的检查,包括眼部健康检查(外眼、眼前节和眼底)、眼屈光度、眼位和眼球运动等。而视力筛查仅仅是屈光度可能异常的识别。总之,视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可能的异常屈光不正、弱视和斜视的发病因素,但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我们的眼睛运动是由三对颅神经控制双眼的六对十二条肌肉施行的。当双眼在大脑的支配下协调一致运动时,就形成了良好的双眼视觉,包括空间知觉(立体视)和空间定位,以适应各式各样的生活工作环境。一旦双眼运动失去平衡,就会出现一眼注视目标而另一眼偏离目标的情况,同时双眼视觉也会受到破坏,这就是斜视。根据视线偏斜的方向,斜视常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什么叫内斜视?有哪些类型?如果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视线向内偏斜,称为内斜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对眼”。内斜视常发病于婴幼儿时期,应注意与假性内斜视相区别。假性内斜视,是指来自上眼睑的皮肤皱褶遮盖过多的鼻侧巩膜(白眼仁)而造成内斜的外观,由于仅仅是外观并不影响眼睛的功能,所以不需治疗。内斜视可分为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是婴幼儿过高的远视,为了能够看清楚,眼睛必须使用过度的调节,而过度的调节引起过度的集合,从而产生内斜视。什么外斜视?有哪些类型?如果一眼注视目标是,另一眼视线向外偏斜,称为外斜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瞟眼”或“白眼”。外斜视通常在2~4岁发病,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如果外斜是间歇出现,也就是在劳累、看远、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称为间隙性外斜视。如果任何时候都有外斜,并且不能集合(做对对眼),则称为恒定性外斜视。斜视有什么危害?1. 首先但不是最重要的是影响外观容貌;2. 导致弱视:婴幼儿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发生斜视后,斜视眼视力失去继续发育的机会,成为严重的弱视眼。年长(3岁)以后再治疗,疗效极差。3. 成为立体盲:成年后不能从事医生、驾驶员、工程师等精细工作。4. 心理发育异常:由于外观的影响,孩子不合群,性格内向、自卑、自闭。斜视怎样治疗?首先验光,根据验光结果配戴适当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或散光)。如果有弱视,先治疗弱视,待视力达到正常,或双眼视力相差不大,可手术矫正斜视。戴镜可以治疗斜视吗?除了调节性内斜外,其它斜视戴镜都不能矫正,只能手术。如果验光时散瞳后、或孩子配戴适当的远视矫正眼镜后,内斜消失,说明是调节性内斜视,只需坚持戴镜就可以了。但不是调节性内斜视,如果孩子有远视、近视或散光,也必须戴镜矫正视力,为孩子的视力发育或弱视的治疗提供基本的保证。斜视什么时候手术矫正好?由于双眼视、立体视是人类至关重要的视功能,关系到孩子生活质量和成年后工作的选择。尽早的矫正斜视可促进双眼视、立体视的发育,如果拖延太晚,孩子将终身称为立体盲。斜视矫正手术有什么危险?斜视矫正手术目前是一种成熟并相对安全的手术。由于手术在眼球外进行,所以一般不会影响视力。一般常见的问题是手术后的复视,但孩子视觉系统可塑性很强,所以复视一般都会消失,如果斜视完全矫正,复视可能促进孩子双眼视的发育。同时斜视是在白眼仁表面的结膜上切开进行,不会在眼皮上留下瘢痕影响外观。为什么有的孩子的斜视需要多次手术?因为有的孩子不但有内斜视,同时有上斜视或其它斜视,或者斜视度太大,需要在多条肌肉上进行手术,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需要分次进行。由于个体差异,手术后可能出现矫正不够或矫正过度,也需要再手术进行调整。
http://morning.scol.com.cn/new/html/tfzb/20130630/tfzb06.html#
http://morning.scol.com.cn/new/html/tfzb/20130626/tfzb660652.html
弱视是导致儿童视力低下的常见原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多病人的弱视是可以治愈的。治疗目的:弱视眼的视力达到正常;双眼视功能和其他视功能达到正常。1. 屈光不正的矫正远视、近视、散光,统称为屈光不正,也就是说它们导致外界物体不能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配镜矫正。屈光不正一般是眼球发育所致,所以只能通过配镜矫正,不能治疗。屈光不正的发育规律是:远视会逐渐下降,在9岁以后趋于稳定,散光可能有波动,但一般变化不大,近视逐渐增加,直到18岁,甚至20多岁。由于弱视与屈光不正密切相关,屈光不正的矫正,也就是配戴眼镜是弱视治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遮盖或者压抑疗法。如果配镜一段时间视力没有进一步提升,再考虑增加其他治疗。2. 遮盖疗法弱视的标准治疗方法。类型多种多样,其治疗策略因人而异。如果遮盖疗法有效的,应持续进行。如果连续5-6周视力无提高,才考虑添加使用其他治疗措施。副作用:可能发生剥夺性弱视的;双眼视功能的破坏;发生斜视。由于遮盖疗法的副作用,遮盖疗法仅用于单眼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较大的情况,应避免双眼交替遮盖,并在医师指导监控下进行。3. 压抑疗法为遮盖疗法的替代,可能疗效低于遮盖疗法,但可能容易被患儿接受。有以下方法:薄膜压抑:通过粘贴一定的树脂薄膜使非弱视眼视力下降,并比弱视眼至少低两行。药物压抑:使用阿托品麻痹了对侧眼的调节,使其近距离成像模糊而迫使患儿使用弱视眼。光学压抑:佩戴一定的镜片使非弱视视物模糊。4. 知觉学习知觉学习是指通过训练提高执行特异性知觉任务的能力。在遮盖对侧眼的基础上,对弱视眼进行训练,可能缩短治疗的时间。知觉学习可以显著提高弱视患者的视觉功能。5. 药物治疗目前用于弱视治疗的药物有: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胞苷二磷酸胆碱。药物治疗是前面前述治疗的补充,尤其是大龄儿童弱视或难治性弱视。单独使用无效。6. 伴有弱视的斜视手术的时机1)短时间视力恢复达到正常;2)视力提升进入平台期;3)双眼视力相差两倍以下;4)较长时间弱视治疗无效。7. 双眼视功训练双眼视功能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的依赖的重要功能。尤其是现在社会驾车成为生活的基本手段,欣赏3D电影和电视成为重要生活方式。没有双眼视功能是完全不可能。当弱视治疗视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或正常,应应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双眼视功能的正常也有助于预防弱视的复发。8. 营养由于目前没有发现营养缺乏与弱视的关系,补充营养或使用其它的营养添加对弱视的治疗没有任何帮助。如果孩子由于全身疾病导致营养不良,应在儿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9. 其它目前没有证据说明任何眼药水、中药、针灸、按摩对弱视有效。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这些方法可以治疗近视、远视和散光。依赖这些方法治疗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只会耽误孩子的弱视治疗。
2012年07月25日 03:23来源:成都日报 条主评论 条总评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保健操现在开始……”,很多人对这一段抑扬顿挫的女声并不陌生。这两天,一则关于“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的微博引来网友热议。眼保健操果真有此危害?专家表示,认为眼保健操导致我国近视率上升的说法很牵强,眼保健操的较为明显的功效仍是舒缓眼部疲劳。争议 眼保健操推行49年有害无益?7月15日,网友“直播上海”在微博中称,“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全世界仅中国做眼保健操,按摩毫无作用的穴位,49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升至世界第二,达3.6亿人,做眼保健操无法改善视力,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这条微博发出后,截至昨日,其转发量达到一万多次,评论超过两千条,眼保健操再次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网友“化妆舞会masquerade”评论说:“我觉得眼保健操是有用的,直到高三前,我都认真做眼保健操,双眼一直保持1.5的视力,高三时只管学习,没有做眼保健操,只一个学期,视力就下降到0.6。我一直认为我的视力是因为没坚持做眼保健操,没有及时缓解眼睛疲劳而下降的。”而“有我在幸福啰”则持相反态度:“我一直觉得这个东西做来没用,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调查 学校坚持执行 少数学生不当回事2008年,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对成都市区及周边县区的中小学生近视做过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眼的检出率分别为42.1%、69.5%、82.9%。其中高二、高三年级基本在80%以上,最高达90%。记者随即联系了成都市娇子小学,据该小学李老师表示,全年级学生分别在每天上午10时15分,和下午第二节课上课前做眼保健操。由于每天做眼保健操的时间都有老师或者学生巡视,学生做眼保健操普遍较为认真。不过,不少学生坦言,做眼保健操的时候常常不太认真,动作做得不到位。“比如有时候会装装样子,手只是轻轻碰下眼眶,不太用力。有时候还会睁开眼睛做。”据了解,除了由教育部推行的这套最广泛的眼保健操外,许多专业人士也推出了不同的眼保健操。比如由程红峰创立的程氏眼保健操,共分为运目、熨眼球、舒颈、远眺和揪耳五个小节;以及根据传统易筋经的保健原理,结合医疗体育编创的新易筋经眼保健操等。但这些眼保健操也被质疑为“效果不大,不能改变视力。”专家 将眼保健操与近视相提并论很牵强“认为眼保健操增加近视发病率的观点很牵强。”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视光学专业主任刘陇黔教授表示,导致近视的根本因素在于遗传基因。他说,近视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近视600度以上的,其发生完全由遗传决定;而在小于600度的低、中度近视或单纯性近视中,遗传因素也占到60%,只有40%的原因来自后天性环境因素。“而在这40%的后天环境因素中,主要还是由于室内活动太多、户外活动减少,与是否做眼保健操无关。”刘陇黔教授说,在室内,眼睛调节范围明显减小,尤其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我们眼睛的调节被维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眼球为了适应环境,眼轴变长,最终产生近视。事实上,我国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与室内学习时间长、电子产品增多是密不可分的。刘陇黔教授补充说,人在正常用眼时眼睛都能够自我缓解疲劳,这就如同走路,只要是健康的人,走几步路都不会感到疲劳。眼保健操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最多只能说是可能具有缓解视疲劳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成都市中医名医馆眼科副主任医师宇成达也表示认同。他说,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眼保健操改善视力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刺激与视觉相关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使视力产生短暂的升高。只不过这是一种暂时性的作用,并不会对眼球的生理结构造成什么影响。“顾名思义,眼保健操最大的意义在于‘保健’二字。”宇成达医生说,眼保健操对于舒缓视觉紧张、减少疲劳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他说,按摩眼部周围穴位,有助于推动局部经络气血流畅运转,避免气滞血瘀,“但这和预防近视眼发生的机理不是很贴切”。追问 5年前的争议为何至今仍有市场?事实上,关于“眼保健操能否防治近视”这一话题,早在2007年就由科普作家方舟子掀起了讨论热潮。当年他在博客里就指出,“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世界第二,小学生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国,近视率却只有25%。”“为什么时隔5年之后,相同的问题还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四川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2014级专业学生赵凯祥搜索到了2007年时的多篇报道,双方的争论与辩解与近日的分析如出一辙。“这从另一方面为中医人敲响了警钟。”宇成达认为,从前些年的所谓取消中医的论调,到今年的打通任督二脉事件,都暴露了社会层面上一些民众对中医的隔膜,此次所谓眼保健操无用论同样反映了这样的问题。不过,让赵凯祥感到很意外的是,这样的讨论只持续了几天,就没有了下文。通过百度指数记者找到了这场讨论的百度用户关注度统计表,记者看到,今年7月16日之前,用户关注度比较平稳,波动很小,一直在1200点附近徘徊;而从7月16日到7月18日,突然上升并达到8517的极值点。从7月19日到昨日,用户关注的又开始滑落至1200点左右。“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这场争论又将以无言的结局收场?”支招 这几招防治近视最有效谈及如何如何保护视力,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视光学专业主任刘陇黔教授首先建议尽量减少室内的近距离用眼活动,多增加自然光下的户外活动,比如打打乒乓球。他说,省教育厅近日要求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初中学生不超过7小时,并保证学生在学校期间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从保护孩子视力的角度来说,这有助于减少近视发生的几率。“到目前为止,近视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刘陇黔教授表示,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有两种,一是矫治,即科学合理地验光配镜;二是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他建议,发现近视后马上就去配镜予以矫正,而不是要等到寒暑假才去配,对于每天用眼较多的学生来说,只会使近视进一步加深。四川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博士曾凯宏博士建议,为更好地保护视力,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首先要做到营养全面均衡,此外可增加蛋白质、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钙的摄入。她说,人体眼球中的巩膜部分由蛋白质组成,适量摄入蛋白质将有助于眼组织的生成和修复。而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避免角膜软化、眼干燥症等症状。她表示,在平时,还可以摄入一些富含胡萝卜素的深色蔬菜,牛奶中的钙对眼睛的发育也有着重要作用。记者昨日从市教委了解到,2008年9月4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重申了“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防控学生近视,力图使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市教委还对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作了科学的规范,提出要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要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护眼小食谱芝麻核桃乳蜂蜜饮原料:黑芝麻50克,核桃肉50克,牛奶(或豆浆)一杯,蜂蜜一匙。制法:黑芝麻炒香研末,核桃肉 微炒捣烂,分贮瓶内。每次各取一匙,冲入牛乳(或豆浆)一杯,加蜂蜜一匙调服。功效:可滋补肝肾、明目润燥,可用于食疗近 视及双目干涩、大便燥结诸证。教你这样做有助保护视力的8个小方法1、多做“斗鸡眼”动作,锻炼眼肌。2、经常远眺夜空,可放松紧张的眼部肌肉。3、多运动,增强体质,游泳、打乒乓球有益视觉发育。4、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看看远处。5、读写姿势良好,头正身值,眼距离书本30厘米,指尖距离笔尖2到3厘米。6、不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写字,不在走路坐车的时候看书,不躺在床上、伏在桌上看书。7、尽量少玩电脑、电子游戏,少看电视。杨天 实习记者 黄鹏 本报记者 关义霞
经检测 大框近视眼镜光学中心偏下偏外2012年7月30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医生为记者标注瞳孔直视点 大框眼镜比一般眼镜宽,镜片的光学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宽,造成瞳孔与镜片中心对焦偏差 如今,眼镜已不仅是矫正视力的工具,还成为年轻人装扮自己的时尚利器。在春熙路,随处可见售卖大框镜架的小饰品店。不近视的买副镜架修饰自己,近视的人买完镜架后,再去眼镜店里配副镜片。 然而,这种大框近视眼镜在带来时尚感的同时,也在悄悄损害佩戴者的健康。成都商报记者近日采访专家并试验发现,大框近视眼镜的佩戴者容易感到视力模糊、视觉疲劳、头晕,严重的可导致斜视。 病例 戴大框眼镜 头晕恶心 今年25岁的袁女士最近觉得浑身不对劲儿: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头晕恶心……到医院一查,眼科医生告诉她,病根就在她所戴的大框眼镜上。 原来,看到朋友戴大框眼镜后,觉得时尚又美观的她换下自己常规的近视眼镜,也去配了一副大框眼镜修饰脸型。没想到,大框眼镜戴了没多久,就出现了视力模糊、头晕恶心的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又换回了自己原来的眼镜,所有不适的症状逐渐消失了。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华西医院、市三医院了解到,类似袁女士的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两家医院的眼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这种病例。华西医院视光学中心主任刘陇黔解释,人的瞳距是固定的,两个眼睛的瞳孔要与各自镜片的中心在一条轴线上。而大框眼镜比一般眼镜要宽,两个镜片的光学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宽。这样,就会造成眼睛瞳孔与镜片中心对焦偏差,形成棱镜效应,导致视力模糊、视疲劳,很容易引起近视。 原理 眼镜光学中心须与瞳孔成一线 华西医院视光学中心主任刘陇黔告诉记者,人的晶状体是一个凸面镜。当光线射入晶状体时,从瞳孔经过的光线不会发生折射,直接落到视网膜上;而从晶状体其他位置经过的光线,会发生折射。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起到的是聚拢作用。这样,光线最终落到视网膜上成像。 人近视后为什么看东西模糊呢?刘陇黔解释,人近视后,晶状体会被拉长,对光线的聚拢作用减弱。当平行光线经过晶状体,光线发生折射后所成的像就在视网膜之前,所以人看东西会模糊。近视镜片属于凹面镜。佩戴近视眼镜相当于光线先经过凹面镜发散,再经过晶状体,让光线折射后落在视网膜上,使近视的人看清楚。 刘陇黔强调,无论如何,眼镜的光学中心和瞳孔(也就是晶状体的光学中心)必须在一条轴线上,这样才能保证佩戴眼镜后能看清楚。 试验 现场佩戴 镜片光学中心偏6.5毫米 在春熙路一家饰品店,摆放着很多大框装饰镜架。成都商报记者挑选了一副镜架后,来到玉沙路一家眼镜店,为大框镜架配镜片。 眼镜店的老板表示,大框眼镜可以配镜片,只是刚开始戴会觉得头疼,习惯了就好了。这位老板告诉记者,不少年轻人到她店里配大框眼镜,“你还好,才200多度,(我给)近视几百到一千度的都配过,只是要降低度数。”配制完毕后,成都商报记者带上大框眼镜,感觉一阵眩晕。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光学中心偏离的距离,医生让记者戴上大框眼镜,用激光笔照射瞳孔,用黑色笔在眼镜片上标注出了瞳孔在眼镜片上的落点。成都商报记者发现,瞳孔在镜片上的落点,明显靠上,而镜片的光学中心则明显向下、向外。测量发现,二者的距离为6.5毫米。成都商报记者 祝迅 摄影实习记者 鲍泰良 实习生 陈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