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蛀牙 蛀牙医学术语叫做龋病,是牙齿在细菌和糖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脱矿破坏的结果。蛀牙发展缓慢,从肉眼看不到的损害到出现牙洞需要几年的时间。 二、蛀牙的不同阶段 蛀牙如果不治疗会持续不停的加重,从浅龋、中龋到深龋,进一步发展到牙髓(牙神经)引起牙髓炎,炎症慢慢扩散到牙根以及牙根周围的牙槽骨,从而转变成为根尖周炎。因此,蛀牙一般会从龋病发展到牙髓炎进而根尖周炎。 1、龋病:浅的龋洞一般遇到冷热酸甜稍微有点不舒服,没有明显疼痛。深龋遇到冷热酸甜或者嵌塞食物会有明显疼痛,但这些刺激去除后疼痛会立刻消失。 2、急性牙髓炎:有明显的自发性阵发性疼痛,遇到刺激疼痛更为严重,而且夜间疼痛重于白天,甚至整夜不能入眠。 3、急性根尖周炎:有自发性持续性疼痛甚至跳痛,患牙有浮出感,咬合疼,不敢咬合和触碰,后期会有根尖部或面部肿胀。 三、蛀牙的治疗 蛀牙在不同的阶段病变是不一样的,治疗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1、龋病:把龋坏的组织清理干净后直接充填或者垫底后充填起来,从而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而且避免了蛀牙进一步发展。 2、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牙医通过开髓引流首先解除疼痛,然后进行复杂的根管治疗,最后再把龋洞修补起来,患牙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正常磨牙的表面有很多点隙沟裂,这些裂沟点隙是最容易发生龋齿的部位。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发生的技术,其方法是在牙齿的咬合面、颊面、舌面的点隙裂沟部位涂布一层高分子材料,起到保护牙齿不受细菌及糖类形成的菌斑的破坏作用,从而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并不是所有的牙齿都需要或者都可以做窝沟封闭术,这主要是看窝沟的外形以及是否有龋齿发生的风险。有以下情况时需要做窝沟封闭术。 1、牙齿完全萌出且尚未龋坏:有可能发生龋坏的磨牙,牙齿萌出后达到咬合平面即可进行窝沟封闭,如果不及时封闭,牙齿即可能已经开始龋坏。窝沟封闭最适意的封闭年龄为,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第二恒磨牙11~13岁。 2、牙齿窝沟较深:深而窄的窝沟最容易发生龋坏,尤其窝沟能够插入或卡住探针,这种情况最适宜窝沟封闭。 3、有患龋倾向:如果其他牙齿特别是对侧同名牙已经龋坏或有患龋倾向,则尚未龋坏的牙齿也容易发生龋坏,因此应该做窝沟封闭术。 4、釉质发育不全:有牙釉质发育不全的情况且窝沟点隙有初期龋,亦需要做窝沟封闭术。 5、咬合面有充填物:如果咬合面有充填物但合面还存在窝沟点隙,一般也需要做窝沟封闭。 6、下列情况不适宜或无法做窝沟封闭术:咬合面没有深的点隙裂沟;全口患有较多邻面龋;患儿不配合,无法完成操作;牙齿咬合面被牙龈覆盖。
很多人经常闻到别人有口臭,但岂不知自己可能也有口臭现象,只是自己没有闻到罢了。为什么闻不到自己有口臭?为什么天天刷牙还是有口臭? 口臭的真正原因 口臭是指呼吸时呼出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它又分为暂时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两种:病理性口臭持续数月以上,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根据呼气异味的来源,将口臭分为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 80%以上的口臭源自口腔,其中近半数是由于舌苔,这是因为舌苔内有丰富的食物残屑和脱落细胞,有利于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从而分解产生硫化氢为主的臭味气体。 口臭第二位的原因是牙周炎。牙周袋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屑和脱落细胞而产生臭味;其他如龋齿、阻生齿、口腔溃疡、口干症、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也可以引起口臭。 非口源性口臭主要来源于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异常等。邻近器官的疾病如扁桃体炎、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部肿瘤、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晚期胃癌等,其分泌物腐败、发酵产生的臭味可通过口腔呼出,从而发出臭味。再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衰竭、肝硬化等疾病,由于代谢异常产生一些臭味物质进入血流,通过肺交流后从呼吸道呼出产生口臭。 暂时性口臭又叫生理性口臭。例如,晨醒时的口臭主要是由于睡眠时唾液分泌和口舌活动减少,细菌的分解代谢增加而产生臭味,这种情况一般在刷牙或进食后即可消失;吸烟、喝酒、服用某些药物(如甲硝唑)以及吃葱、蒜、萝卜等也可以引起暂时性口臭;饥饿时及月经前后有时也会有口臭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自述有口臭的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未能检测出异味,不是真性口臭,称之为假性口臭,甚至是口臭恐惧症,这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为什么闻不到自己有口臭? 口臭不仅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又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发现有口臭就应该找出病因,及时治疗,这样既阻止了病变的发展,又消除了口臭。 不过,有些口臭的人闻不到自己的味道,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臭味是通过口腔呼出来的,而口腔呼出的气体很少能被自己的鼻腔吸进去,所以平时自己是闻不到口中的气味的。自测口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手罩住口鼻,口呼气后立刻用鼻吸气,这样就可检测出呼出的气体有无臭味了。 如何消除口臭? 口臭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由于口臭原因很多,因此治疗办法也不相同。 口源性口臭的病原是细菌,减少口腔内细菌的附着和繁殖代谢是防治口臭的关键,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跟烦人的口臭说再见。 加强口腔卫生:正确刷牙、漱口,使用牙线、刮刷舌苔,减少细菌和食物残留。 定期查治:建议每年做1-2次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如洁治、龋齿充填。 减少菌量:使用消毒防腐漱口药物可减少口腔细菌数量,从而减轻口臭,常用药物有氯己定、西吡氯胺等。 治疗相关疾病:及时治疗引起口臭的相关疾病,如牙周炎、扁桃体炎、胃炎等。
智齿牙龈肿痛是指智齿发生了冠周炎,是由于智齿不能正常萌出而导致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化脓性炎症。 一、智齿冠周炎发生原因 智齿冠周炎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盲袋形成:大多数智齿都不能正常萌出,在牙冠表面有部分牙龈覆盖,形成一个与口腔相通的盲袋结构,其内极易存积食物残渣等,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牙龈炎症,是智齿冠周炎的主要原因。 2、对颌牙咬伤:智齿牙冠表面的牙龈易被伸长和移位的对颌牙咬伤,促进了细菌对软组织的感染。 3、机体抵抗力下降:机体在某些状态下,比如感冒、精神紧张、疲劳、月经期等,牙龈局部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易致细菌感染。 二、智齿冠周炎临床表现 智齿冠周炎主要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疼痛、肿胀,严重时冠周脓肿形成,可伴开口困难、吞咽疼痛,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疼、发烧、乏力等。 三、智齿冠周炎治疗 1、冲洗:用生理盐水等反复冲洗盲袋并排出脓液,然后涂入碘伏或碘甘油,可以杀菌、消炎、止痛。 2、温热水含漱: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使炎症消散。 3、抗生素应用:肿痛较重或者感染有扩散趋势者,可以口服抗菌药物。 4、切开引流:若脓肿形成则需要切开排脓并引流。 5、拔牙:一般在急性期过后及时拔除智齿,以免再次发作。有学者主张急性期也可以拔牙,可能更有利于炎症引流。
口腔溃疡一般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如果在哺乳期罹患,是否会影响给宝宝哺乳?用药治疗对宝宝有无影响?下面就哺乳期口腔溃疡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做一简要说明。 一、哺乳是否会加重口腔溃疡? 尽管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但到目前为止口腔溃疡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也没有明确哺乳与口腔溃疡之间的关系。多数研究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功能异常、精神神经因素等有一定关系。 二、哺乳期口腔溃疡能否哺乳? 没有研究报道证实患有口腔溃疡的母亲,其乳汁对孩子有不良影响,哺乳也不会影响口腔溃疡的正常愈合。因此,哺乳期口腔溃疡不影响给孩子哺乳,哺乳对口腔溃疡也没有不利作用。 三、哺乳期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对孩子有无影响? 多数复发性口腔溃疡一般7~10天可以自愈,因此,如果溃疡疼痛不严重、溃疡面积不大(比如直径小于黄豆粒大小),则不必要使用药物治疗;在溃疡频繁发生、面积大、疼痛严重、超过两周还不愈合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促进愈合、减轻症状、防止复发的药物。 并不是所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对哺乳都没有影响,下面这些药物有可能通过乳汁对婴幼儿产生不利影响。 1、局部应用的药物:大多数局部用药对孩子没有影响,但西瓜霜对哺乳期妇女是禁用的;冰硼散也要慎用,因为它能引起婴幼儿腹泻。 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小剂量短期内用药不影响哺乳,但大剂量较长时间应用可能抑制婴幼儿生长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应该谨慎使用。
由于儿童牙齿以及自我口腔保健的特殊性,因此儿童牙齿更容易发生龋病。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及牙齿发育阶段不同,因此不同年龄阶段小儿口腔保健重点也不同。 1、预防奶瓶龋:奶瓶龋又称为喂养龋,是指6岁以内的儿童,由于不良的喂养习惯所导致的龋病,例如含奶瓶入睡、牙齿萌出后仍然喂夜奶、母乳和奶瓶喂养时间过长、饮用含糖饮料过多等,因此,去除以上不良因素以及提倡母乳喂养,即可预防喂养龋的发生。 2、氟剂防龋:氟化物具有良好的防龋作用,可以在出生6个月后开始补充氟化物,包括氟滴剂滴入口腔、牙面涂氟、含氟牙膏刷牙等。 3、定期口腔检查:应带儿童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除了能及早发现口腔问题并及时治疗外,还能让医生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措施指导。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口腔健康,需要保证儿童的营养需求及膳食平衡;限制糖及精致碳水化合物的食入也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 5、家长及老师的作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手的技能不健全,灵活性较差,因此需要家长帮助刷牙,并指导儿童逐渐过渡到自己刷牙;幼儿园及小学在培养孩子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窝沟封闭:儿童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期间,应带孩子去做窝沟封闭,从而可避免牙齿发生龋病。
怀孕后由于孕妇激素水平和体质的改变,因此怀孕后更容易发生口腔健康问题及使原有的口腔疾病加重,甚至影响到胎儿身体及口腔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孕前应该治疗所有的口腔疾病,如果有龋齿、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孕前应完成治疗;反复发生冠周炎的智齿及无法保留的患牙,应该及早拔除;龈上洁治术(洗牙)彻底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从而防治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孕期口腔保健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孕妇的口腔健康,二是促进胎儿的口腔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孕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口腔健康指导:怀孕后应提高口腔保健意识,让牙医指导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通过有效的刷牙,彻底清除牙面上引起龋齿和牙龈炎的牙菌斑及防止其再次形成。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孕期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预防胎儿畸形的发生。包括不用或少用药物,如果必须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戒烟戒酒;避免接触环境有害因素。 3、定期口腔检查:孕妇应尽早做口腔检查,由医生来清除对牙齿和牙周的不良刺激物,指导并掌握牙菌斑控制方法,及早发现口腔问题并及时处理,尤其要防治妊娠期龈炎的发生。妊娠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一般只治疗口腔急症,避免做复杂的治疗及拍摄x光片,以预防流产、早产及畸形的发生;妊娠4~6个月期间是处理口腔问题的适宜时期。 4、促进胎儿口腔及全身健康:孕妇营养缺乏可导致胎儿的营养不良及发育障碍,因此孕妇的合理营养及膳食平衡对胎儿身体及口腔正常发育极为重要。 5、产前口腔保健咨询:孕妇应在产前咨询口腔科医生有关婴幼儿的口腔保健问题,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婴幼儿口腔保健方法等。
牙齿疾病一般分为三种情况,即智齿、牙体牙髓疾病和牙周病,这些牙齿疾病包括龋病、非龋性牙病、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牙龈炎、牙周炎、牙齿缺失等。很多人同时患有多种牙病,到底应该先处理什么问题?这个是有一个治疗计划和程序的,下面介绍一下治疗的先后顺序。 1、治疗急症患牙:如果患有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冠周炎,应该首先治疗这些疾病,例如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先行开髓引流术以减轻疼痛,然后再做根管治疗术从而完成该患牙的治疗;如果是急性冠周炎,则需要进行冠周冲洗和涂药,如果肿胀不严重,也可以直接拔除,从而使炎症得以引流。 2、拔牙:拔除没有保留价值的患牙,例如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重度牙周炎患牙、有害的智齿。 3、治疗其他患牙:还没有发展到牙髓的龋病和其它非龋性牙体疾病。 4、治疗其他牙髓病患牙: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应该在这个阶段治疗。 5、牙周病治疗:口腔内所有牙体牙髓组织疾病治疗完成后,即可开始牙周病的系统治疗,一旦患有牙周炎,即是一个终身的治疗过程,需要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牙周手术以及定期复查复治。 6、修复缺失牙:如果有缺失牙,经过初步的牙周病治疗后,可对缺失牙进行修复,包括活动义齿、固定义齿,也可做种植牙齿。
一、根尖周炎的概念 根尖周炎是指牙齿根尖部牙周膜、牙槽骨等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是根尖周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脓液聚集在根尖部并向周围扩散,可以穿破骨头向外引流,形成黏膜下脓肿并溃破流脓。患者牙齿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的自发性、持续性跳痛,并逐渐出现面部和牙龈的肿胀。 2、慢性根尖周炎:大多数是急性根尖周炎转变而来,又分为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囊肿和致密性骨髓炎四种类型。慢性根尖周炎没有明显自发症状,只有慢性根尖周脓肿可能有轻微疼痛,或者牙龈上有瘘管反复流脓。 二、根尖周炎的诊断依据 根尖周炎通过自我症状和检查也可以有一个初步印象,尤其是急性根尖周脓肿和慢性根尖周脓肿不需要特殊检查就容易确诊的。 1、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检查不难确诊。患牙有剧烈的自发性跳痛并逐渐加重,有伸长感,不敢用其咬东西,检查时发现牙齿一般有龋洞,叩击疼痛明显,有松动。 2、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一般都没有明显疼痛,如果发现牙龈表面有瘘道口并反复溢脓,即可确诊为慢性根尖周脓肿;其他三种情况只有通过X线片才能确诊,根尖周囊肿或根尖周肉芽肿的X线片表现为根尖部牙槽骨内有一个圆形的低密度透影区,致密性骨髓炎为根尖部牙槽骨内有一高密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