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因右侧面部不自主抽动2年余,加重6月余入院。查体:右侧眼周、颊部、嘴角不自主抽动,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治疗中术中内镜下准确显露责任血管,Teflon棉片分割神经及血管。几乎无出血。治疗后治疗后0天患者清醒后,面部不自主抽搐立即消失。术后至出院未再出现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
神经内镜及显微镜在手术过程中主要起到照明及观察的作用,但是两者观察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神经内镜具有视野广,抵近观察的优势,能够在尽量少的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辨认并对 责任血管进行操作。当然神经内镜对显微镜 也非是压倒性优势,神经内镜成像为2D图像,简单说就是你闭着一只眼睛去做事情,当然经过严格训练的医生可以很安全的去完成这些操作。显微镜的3D成像能力比较强,但是其受景深及进入术区光线的影响,导致难以观察很大范围。我本人2013年下半年在美国Pennysylvania Hospital学习半年神经内镜 下颅神经减压手术,14年回国后一直开展此项手术。下面一张照片,可以直观地显示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的区别。
Pennysylvania Hospital 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家医院,其手术室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间手术室。我参观了保留下来的手术室,也充分体会了照明对手术的重要作用。当时的手术室只能在晴天上午11点到下午两点开展手术,照明条件极差,而我所学习的神经内镜却是具有良好的照明和观察效果,当时美国老师带我参观时感慨万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是原卫生部首批3家神经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之一,我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了基地申报及历届的学习班,并在学习班上担任讲师及带教老师。今年因为疫情原因,第22届培训班改为线上模式,面向全国并在神外咨询上直播,最多同时有4000余人观看。本次培训班我负责的内容是神经内镜下经乙状窦后入路颅神经减压术,现将课件分享给大家,请批评指正!
门诊上经常碰到一部分非泌乳素垂体瘤患者惧怕手术想通过口服溴隐亭控制肿瘤,但被否定后这样反问医生。 这就涉及到一个知识点——垂体柄切割或垂体柄效应。泌乳素的分泌主要受来自下丘脑的多巴胺控制,多巴胺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各种病变导致垂体柄受压,下丘脑分泌的多巴胺不能有效控制垂体前叶的泌乳素分泌,导致高泌素血症。 这是一张垂体血供的示意图。
治疗前患者因突眼、心悸,指趾肥大2年入院。查体指端肥大面容,查血生长激素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后7天患者术前生长激素升高明显,术后恢复正常。术前高血糖,应用胰岛素泵,术后胰岛素用量减少,考虑停用胰岛素。
治疗前患者既往面部电击样疼痛4年口服卡马西平,逐渐加量,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副作用。治疗中行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内镜下可见患者内听道结节较大,三叉神经根入区小脑上动脉形成的血管袢压迫。麦克氏囊开口处蛛网膜及静脉卡压。内镜下分离动脉,松解蛛网膜卡压,电灼处理静脉。治疗后治疗后0天术后患者疼痛立即消失,无面瘫及耳鸣症状。
当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服用多巴胺激动剂后,若其泌乳素水平正常,接近90%患者的不孕症状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垂体微腺瘤及鞍内大腺瘤患者,一旦性腺轴功能恢复就可以建议备孕。 侵袭性的大腺瘤患者,除了要求性腺功能恢复正常,尤其鞍上扩张的肿瘤,必须肿瘤缩小至鞍内。 分享一个病人的故事。患者来就诊时泌乳素高,鞍区发现5mm左右病变,一胎后一直想要二胎,多次妊娠后流产病史。来就诊时患者要求手术,我就给她分析:肿瘤很小,手术对周围正常垂体损伤比较大,可能导致垂体功能低下,更难怀孕;泌乳素高,虽然不能诊断泌乳素腺瘤(具体参照泌乳素高,鞍区发现病变能确诊泌乳素腺瘤吗?),但流产可能与它有关。所以我建议她口服溴隐亭,很快泌乳素正常了,保险起见,让她正常了三个月才备孕。结果顺利的生下了一个胖小子,也算圆了她二胎要个男孩的愿望。 总结一下,泌乳素腺瘤导致不孕的通过正规治疗,怀孕生子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也是目前治疗的首要方法。
男性: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性欲减退、性功能异常。睾酮水平下降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男性性征减退,可见乳腺发育,但较女性患者泌乳症状少见。 女性:月经不规律、泌乳、不育。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现性欲减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骨质疏松。
垂体微腺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