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房发育微创治疗图解第一步:胸壁前外侧约5毫米手术切口,通过该切口抽吸乳房范围内的脂肪组织第二步:旋切系统利用脂肪抽吸的切口切除乳头乳晕下方的腺体组织,使前胸壁,尤其是乳头乳晕下方达到平整第三步:放置引流管,1-2天后拔除,每侧精细缝合1-2针,胸部加压包扎。术后处理:术后10天门诊拆除缝线,弹力衣加压1个月术前术后对比:
男性乳房肥大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失调而导致的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临床病症。它的发病率逐年递升,大多与营养过剩、肥胖等因素相关。各家报道的发病率不一,从30%~70%不等,且不同年龄发病率有所差异。文献报告它的尸检发现率为40%~55%。Rohrich等报道它在男性群体的发生率为32%~65%。目前传统的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接切除法。采用乳晕切口,切除增生的腺体组织和脂肪组织。它的缺点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操作困难,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而且切除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切除的组织量,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局部凹陷。2)内窥镜切除法。内窥镜下切除的优势是操作视野清晰,便于止血等操作,缺点是操作步骤繁琐,缺少直观把握,容易局部不平整,另外手术开口较多,有多处手术瘢痕。3)脂肪抽吸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是仅能去除松软的脂肪组织,对于质地坚韧的腺体组织无法去除,往往在乳晕下方遗留腺体团块,影响美观。我们结合长期在该领域的治疗经验,将男性乳房肥大分为脂肪型、腺体型和混合型,其中腺体和脂肪混合型占绝大部分(95%以上)。因此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挑战,怎样做到微创切除腺体和脂肪混合组织?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抽脂结合旋切刀的微创手术方式。首先采用脂肪抽吸,去除乳房区域多余的脂肪组织,然后利用脂肪抽吸的抽吸孔,使用旋切刀切除致密的腺体组织。相比传统方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1、切口小,瘢痕少。仅需一个直径约3-4mm的小孔即可完成所有手术操作。2、操作简便,大大缩短手术时间。3、切除量容易控制,切除后的乳房区域平整,无传统方法的局部凹陷。4、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出现术后血肿或血清肿的概率大大减小,患者的体验明显提升。通过我们近几年的实践,该手术方式既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也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采用,为更多的男性乳房肥大患者带来福音。下图是该术式治疗效果的示例,上面一排为术前,下面为术后。咨询请微信扫描并关注我的好大夫公众号。
整形外科医生每天都要反复回答病人这个问题,对大部分的痣,一眼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切;另外一些则要谨慎对待,否则一世英名难免付诸流水,白茫茫大地一片好干净。 那么首先,什么是痣? 痣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命名方式也各异。简单说起来,都是由黑色素细胞组成的皮肤良性肿瘤,可以分布在全身任何地方,但好发于面颈部。 当我们看到一个痣的时候,包括医生和病人都是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它是不是影响美观,第二、它是不是恶性的? 因为痣多发于面颈部,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个人的独特标志,这种标志可能拥有美学的意义,比如美人痣,桃花痣;也可能拥有“面相学”的意义,比如下巴正中偏左的“伟人痣”,旺夫痣等等,以上是好的意义。不幸的是,更多的时候痣充当的是破坏面部美学和面相的角色,对有志男女心理造成一些负担,甚至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就业、择偶都造成困扰。那么,这种基于改善外貌美观的切除就是必要的。 另一个影响我们决定的因素是痣是不是恶性的以及它将来会不会变成恶性的。我们首先要知道如果是恶性的痣对身体健康会有什么影响。从这个角度,可以将恶性的痣分成两类,一类是痣细胞转化的鳞癌、基底细胞癌这些皮肤癌,它的发生率高,但恶性程度相对低,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可以根治,只有极小部分晚期皮肤癌可能带来致命危险;另一类是痣细胞转化的黑色素瘤,这是极度恶性的肿瘤,看过《非诚勿扰》的观众可能还有印象,里面孙红雷饰演的角色患的病就是一个小小的足底痣转化成的黑色素瘤。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疗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国人的就医意识差,发现时多数已进展到4期,其死亡率高达70%~90%,预期寿命只有几个月到一两年,而1期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可达94%,有极高的治愈率,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切不切一个痣,我们最主要考虑的是它会不会恶变成黑色素瘤。好在仍然有一些线索,医生可以追寻并作出评估诊断,要强调的是早期诊断即等于挽救生命。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随时随地方便地就医,而且痣在一生中又不断变化,因此自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我要介绍的是自查的方法,首先要介绍的是ABCDE原则: A (asymmetry):即不对称,如果痣的外观不是中心对称的,意味着痣细胞向外不对称生长,那么它就可能有恶性的变化了。 B(border):即边界不规则,像地图的边界一样,边缘犬牙交错,也是说明痣细胞向外不规则生长。 C(color):即颜色变化,痣的颜色加深或变浅,或者呈现深浅不一,中间深,边缘一圈浅;或者先变深又消退变浅。这常常见于恶变的黑色素细胞处于快速生长和自身免疫细胞对其杀伤的过程。 D(diameter):即直径大小,直径大于5~6mm的痣恶变可能性高。 E(enlargement or evolvement):即变大或进展,如果痣变大达到5mm以上,或以上几点的变化之一,都是只恶变的前兆,应及时就医。 其次,则是在黄种人,黑色素瘤好发于肢体末端(42%),因此对于发生在手足的痣要特别留意,另一个部位则是发生在粘膜(23%),因此对口唇、生殖道等粘膜的痣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影响美观的痣由患者自行考虑要不要切,有恶变风险的痣,医生推荐尽早切除做病理检查。 那么问题来了,痣要怎么切,切了会不会留疤?做激光可以吗? 后附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拥有一对美丽的乳房一直是人类的追求,它是女性美的主要特征之一。许多文学经典都对乳房之美进行了描述,它包括许多词汇,比如圆润、高耸、挺拔等等。但无疑,乳房下垂严重破坏了乳房之美,犹如被风干的水果,失去了它本来的饱满和紧致。同时,下垂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含有坠落的意思,显然坠落的乳房不符合乳房的美学标准。 乳房下垂是个常见的问题,通常由怀孕哺乳、体重变化、年纪增大以及发育畸形等因素引起。乳房下垂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除了先天畸形,大多可以被归纳为扩张和老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体重改变、妊娠哺乳、假体隆乳都会导致乳房软组织的变化,伴随着乳房韧带、筋膜和皮肤组织的整体改变,这些改变的本质是组织扩张。支撑结构如Cooper韧带和乳房浅、深筋膜失去其本身的弹性,皮肤组织变得菲薄且容易拉伸。这样,在长期重力的作用下,乳房就会逐渐下垂。而随着年纪增长发生的老化会进一步加重这些改变。同时,年龄增长会伴随着软组织的流失,乳房内软组织萎缩后,最终形成干瘪下垂缺乏美感的乳房。 按照下垂的程度,乳房下垂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它是以乳房下皱襞作为参考线进行的严重程度分级。乳房下皱襞是乳房下半部与胸壁间的交界线,呈一弧形曲线,是乳房美感的重要部分,它是乳房的下界。从美学角度,它应是乳房的最低点,但是当发生乳房下垂时,乳房组织会向下越过下皱襞。轻度的乳房下垂指乳头位于乳房下皱襞下1cm以内;中度下垂时乳头位于乳房下皱襞以下1-3cm,且仍在乳房最低点以上;重度下垂时乳头位于乳房下皱襞以下3cm以上,且为乳房的最低点。还有一类特殊类型的乳房下垂,叫做假性乳房下垂,它是指乳头位于乳房下皱襞以上,但是大部分乳腺组织位于乳房的下极,呈现独特的下垂外观。 乳房下垂普遍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乳房腺体组织缺乏,另一个是乳房被覆的皮肤过多。对于前一个问题,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法,第一种是补充乳房的组织量,常规是应用假体,就是在乳房提升手术的同时放置假体;第二种是不增加乳房的腺体组织,单纯进行乳房提升手术。这两种解决方案的根本还是取决于患者的需求,如果患者对自己乳房的大小不满意,希望增大乳房,那么应该选择第一种;反之,如果不希望改变乳房的大小,那么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案。而第二个问题,即乳房被覆的皮肤过多,则通过切除多余的皮肤来解决。乳房下垂的治疗核心是根据下垂程度、乳房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目前的手术分类是根据手术切口的形态进行的概括性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环乳晕技术,也就是俗称的双环法或双圈法;垂直短瘢痕技术,又被通俗地称作棒棒糖法;以及倒T技术。这种分类方法满足了直观的理解,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的术式,因为在同一个切口下,含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它超出了根据切口来进行分类的范畴。双环法最适合轻中度乳房下垂且乳房组织量充足坚实的患者。最大的优势是切口位于乳房皮肤和乳晕皮肤的交界处,术后瘢痕更隐蔽。它的缺点有3个,一是难以精确评估皮肤切除量且乳头向上移位常常不够充分,二是环乳晕的褶皱形成以及术后瘢痕可能增宽,三是会降低乳房突出度可能导致乳房扁平。棒棒糖法适合从轻度至重度的大部分乳房下垂,它的应用范围更广,术后获得的乳房形态也更好,它的缺点相比双环法增加了一条垂直切口,另外在皮肤赘余非常多的情况下,它不能很好地去除乳房垂直方向上多余的皮肤。棒棒糖切口在实际中应用最多,而且有各种改良术式,尤其是对乳腺组织的重塑来保持长远的效果。倒T技术适合存在大量多余皮肤和中等量乳腺组织的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优点是能够切除所有多余的皮肤,缺点一是手术切口长,瘢痕明显,二是因为乳房组织本身没有进行塑形,张力都靠皮肤支撑,远期乳房下垂有可能复发。手术的方法能够使患者恢复紧实挺拔的乳房外形。那么也常常会有患者来问亮哥,说就没有一种不做手术,简简单单的方法吗?当然也存在这样保守的方法,也简单,也方便,也不用手术,唯一的缺点就是:也没有效果。
患者头皮后枕部的菜花样肿物3个月。按照治疗的原则需要扩大切除达到安全的边界。这既包括切除的范围要扩大,切除的深度也要足够,才能保证肿瘤彻底切除,减少复发的概率。那么,一个问题是,扩大切除后头皮的缺损很大,没办法直接缝合。也就是说我能切,但是怎么补呢?这是很多时候医生和患者遇到的困境。如果没有足够的修复手段,很多情况下医生就只能牺牲肿瘤的安全性,以能缝合为标准进行切除,或者以深度能够植皮为标准进行切除。这样的结果就是要么切除的范围不够,要么切除的深度不够,还有就是切除范围和深度都不够。那么这个病例我们按照规范切除之后,它遗留一个大约8厘米6厘米大小的枕部头皮全层缺损。这样的一个缺损,我们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考虑的是枕部的特殊性,它是睡觉承重容易摩擦的位置,一个柔软,厚实,耐摩擦的皮瓣是最合适的。患者住院1周,术后2周拆线,快速康复,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
患者颅骨缺损,行钛网修补后伤口破溃,头皮缺损钛网外露3年。钛网外露必然伴随着感染,所以这三年里患者靠长期换药维持,辗转多家大医院求诊也没得到有效治疗。这三年患者既没法工作,也没法正常社交,非常痛苦。这是患者来时钛网外露的情况,缺损头皮的大小约22厘米8厘米,长期外露的情况下,钛网下方硬脑膜已经变成了厚厚的纤维板,表面是感染的分泌物,有比较浓烈的气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神经外科医生探讨后,计划神经外科去除整个钛网,刮除硬脑膜表面的感染灶,彻底清创。然后我设计了背阔肌皮瓣来修复这个头皮缺损。根据缺损的大小设计皮瓣,手术中仅带胸背血管最前缘的一个分支,所以仅仅携带宽约3厘米的背阔肌肌束,同时精细解剖,将胸背神经和血管分离开,保留剩余背阔肌的神经支配。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减少背阔肌皮瓣的厚度,使其匹配头皮缺损的厚度,不至于太臃肿;二是保留了背阔肌大部分的功能,最大限度减少背阔肌功能损失。后背的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患者非常满意,解决了她长达3年的难题,恢复了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