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琐的临床工作中,随着大家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开始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开始享乐人生,结果就导致现在就诊病人的疾病已经远远不是以前的那些单纯了,很多时候都是纷繁交错。今天我就慢性咽喉炎一病和大家谈谈。 病因:慢性咽喉炎主要就是因为咽喉部神经过度敏感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此为最主要病因); 2.上呼吸道慢性炎症、鼻炎刺激; 3.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等刺激及喜食刺激性食物等; 4.职业因素:如教师和歌唱者; 5.全身因素:贫血、消化不良、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等; 6.过敏因素; 7.肥胖:肥胖会造成睡眠打鼾,打鼾时会带走肺部和咽喉部的水分,造成干燥,而造成咽炎; 分类1.慢性单纯性咽炎:多见,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粘液性肥大增生,粘液分泌增多: 2.慢性肥厚性咽炎:黏膜充血肥厚,黏膜及黏膜下有结缔组织增生; 3.慢性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少见,粘液性分泌减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 4.慢性变应性咽炎:又称过敏性咽炎; 主要表现:慢性咽喉炎的全身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的局部症状:如咽部不适、异物感、瘙痒、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有微痛、咳嗽、咳痰、偶伴出血等; 治疗:1.开头说到此病为神经过度敏感所致,所以治疗的第一步就是要放松心态,不要去总是想它,慢慢淡化它; 2.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少喝酒吸烟、清淡饮食、多饮水、适当锻炼; 3.去除病因:如减肥、治疗鼻炎等; 4.药物及其他治疗: 慢性单纯性咽炎: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2%硼酸液漱口,保持口腔干燥清洁;或服用蒲地蓝、喉咽清、蓝芩口服液改善局部情况;雾化等; 慢性肥厚性咽炎:除上述办法外,还可以化学药物或电凝固法、冷冻或激光疗法等; 慢性萎缩性咽炎:除上述单纯性咽炎的办法外,可以物化或服用维生素A、B2、C、E,可促进黏膜上皮生长(如合并萎缩性鼻炎,需进一步治疗萎缩性鼻炎); 慢性变应性鼻炎:避免接触过敏原,抗过敏治疗(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激素等; 总结:慢性咽炎并不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的疾病,也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能解决的,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常说的咽喉炎是没办法治疗好的误区,我希望通过我的文章能让各位对这个疾病有了新的认识,也愿天下的各位身体健康。
鼻出血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下至几个月的毛毛,上至古稀老人,可以说是全面覆盖各类人群,今天就此病我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和大家谈一谈。 鼻出血可以为鼻腔疾病引发,亦可以有全是疾病引发; 常见鼻腔局部原因有: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鼻炎、鼻腔异物等; 全身原因:急性发热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出血热 等)、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动脉压增高、静脉压增高、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肝肾疾病、中毒、维生素C、K、B2、P、钙缺乏等; 就临床经验而言,儿童、青少年及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 第一:儿童鼻出血处理方法 最常见原因:为鼻腔前端利特尔区粘膜破损所致,此处血管丰富,表浅,吻合支多,易受外伤及干燥空气刺激,可能为人为挖鼻孔或鼻腔干燥等因素造成; 其他原因: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凝血系统疾病、鼻腔异物、鼻中隔偏曲等; 处理方法:取坐位或者站立位,低头,用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腔前端,1-2分钟后松开,一般情况下出血可停止,但需要进一步去医院抽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如不能停止,则考虑出血点靠鼻腔后端,需立刻医院检查治疗;(有异物先入医院取出;鼻中隔偏曲需成年后手术治疗); 错误方法: 用纸巾堵塞鼻腔等,会进一步造成鼻腔黏膜的破损,加重出血或者感染。 抬头捏鼻:会造成血液流入咽喉部,有窒息的风险; 凉水拍颈部:无特殊治疗用处; 第二:青少年鼻出血处理方法 最常见原因:同样为鼻腔前端利特尔区粘膜破损所致; 其他原因:鼻中隔偏曲、肿瘤(如血管瘤等); 处理方法:同儿童处理方法一致,如果反复出血或出血不止,需进一步医院检查排除肿瘤所致疾病;鼻腔肿瘤需尽早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需成年18岁以后待鼻腔发育完善后手术根治。 错误方法: 用纸巾堵塞鼻腔等,会进一步造成鼻腔黏膜的破损,加重出血或者感染。 抬头捏鼻:会造成血液流入咽喉部,有窒息的风险; 凉水拍颈部:无特殊治疗用处; 第三:中年人及老年人鼻出血治疗方法 常见原因:为鼻腔内血管破裂,如高血压所致的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脆或血压过高等; 其他原因:肿瘤(如血管瘤、鼻咽癌、出血性息肉等); 处理方法:低头、捏鼻,立即去医院就诊,行鼻内镜下视频检查查找出血点后电凝或者填塞止血;如为肿瘤则进一步手术治疗。合并高血压,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错误方法:用纸巾堵塞鼻腔等,这是错误的,会进一步造成鼻腔黏膜的破损。会为医生行鼻内镜下探查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加重术中填塞部位出血的可能性; 总结:鼻出血治疗方案 止血:捏鼻或医院行鼻内镜检查 查找原因,治疗原发病:如鼻中隔偏曲行偏曲矫正、鼻腔肿瘤行肿瘤切除或放化疗等、高血压积极控制血压; 预防:保持空气湿润、不要挖鼻孔、积极检测控制血压、定期体检;如为肥胖或打鼾病人,亦会造成鼻腔干燥,建议适当减肥并入医院治疗鼾症。
耳朵前小孔:是胎记?还是其他的?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会像欣赏艺术品一样仔细斟酌自己的孩子,而就在这斟酌之中,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耳朵前的小孔。但没有医学知识的父母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胎记、有些甚至迷信的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因而在不知不觉中耽误了治疗。今天我就以一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的角度给你讲解------耳前小孔的秘密; 一:案例分析 此为一种名为“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疾病,为第一、二腮弓在耳廓原基生长过程中闭合不全所遗留的残迹。换言之就是耳朵的根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没有完全生长好,所残留的一个痕迹。这种病有遗传倾向、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例:1:4)、单侧多发,双侧亦可见。 二:疾病表现 这种病可表现为终身不发病,长期为当前状态,有时候挤压小孔可有灰白色粉刺样物质溢出;但更多的表现为小孔周围、耳周的红肿、剧烈疼痛、流脓的炎症表现不适,且一旦发生有反复发作、愈演愈烈的倾向。 三:疾病的治疗 目前的治疗指南中认可的治疗方案为:如果长期不发生炎症感染,则可继续观察,一旦发生感染,则行抗感染治疗,形成脓腔后在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并在炎症完全控制一个月后行手术切除。就我从医路途中观察到的病例而言,我总结出患者及家属最顾忌的三个问题:美观、复发、麻醉方式;就此我对这个治疗指南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1.我们需要查看小孔的大小,如果十分小或者表浅,可先予以观察,一般来说这种病例的感染几率不高;如若发现小孔较大或者较深,最好选择在未感染发炎前手术切除。原因如下: a.没有感染的瘘管,我们做手术切口一般为下图中里面较小的红色梭形切口,这种切口小,恢复快,如果加上良好的缝合技术可以让疤痕非常小,几乎看不出来;如果是感染后的瘘管,则需做外侧较大的梭形切口,甚至更大都有可能,需根据感染时感染的面积及瘘管在面部的走形方向和范围来确定,这样做出来的切口就较大,疤痕亦随之增大。 b.此病在皮肤内为一盲管,即终末端为封闭的管道。未感染时其完整性较好,方便一次性根治,复发几率小;感染后其完整性可能中断,术中有残留可能性大,一旦残留,再发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二次手术切口会更大,疤痕亦随之增大; c.感染后的伤口,周围组织会瘢痕化(即感染后伤口较原来组织硬),手术切除时较未感染伤口难以分离,切除时难度加大,无形中会导致伤口不规则(伤口不规则会导致缝合后伤口疤痕大); 此图为感染后瘘管术后伤口,从中可以看出切除面积较大,已经对耳廓形成牵拉,可能导致耳廓畸形; 2.查看小孔所在的位置:如在耳前可先观察,如在耳后或者耳廓上则尽早手术切除;因为这些位置的耳前瘘管发病率不高,手术难度较大,一旦发生感染再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且切除范围较大,可能影响耳廓外观造成耳廓畸形。 3.可以尝试挤压小孔,如果能挤出分泌物,或者伴有臭味,及早手术切除; 4.麻醉方式:本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但对于小朋友而言,很难配合局麻,临床中很多家长则难以接受全麻(其实目前全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小朋友损伤甚小)。可临床中很多家长心里还是接受不了。所以在此我的建议如下:如果孩子较小,又不想做全麻手术,注意保持面部干燥清洁,勿搔抓瘘管,减少其感染几率;孩子较大,能配合局麻,则可选择局麻手术;一旦发生感染,尽早手术,必要时全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