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上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儿家长问宝宝吃牛奶拉肚子,吃母乳居然也拉肚子;最近吃了益生菌+思密达,查了好几次大便都没有问题,怎么还在拉肚子了.......目前是腹泻病高发季节,我们一起来聊聊乳糖不耐受,许多家长对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 一、什么是乳糖不耐受?乳糖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双糖,要先经过消化酶分解成单糖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乳糖不耐受正是由于乳糖酶数量不足或活性低下,不能分解乳糖,乳糖无法被身体无法消化吸收,导致一吃含有乳糖的食物就发生腹泻、腹胀等症状。 二、乳糖不耐受有哪些症状?腹泻: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由于肠道缺乏乳糖酶,不能完全分解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未被吸收的乳糖分子会通过渗透作用使肠道内容物的体积和流动性增加,引发腹泻,严重者甚至出现黏液血便。长期腹泻还可导致肠黏膜损伤,进一步诱导乳糖酶的丢失,引起腹泻加重且迁延不愈。 胀气:未被吸收的乳糖分子进入结肠,被微生物发酵产生乳酸、乙酸、氢气,因此肚子总是咕咕作响,爱放屁、排泡沫便,粪便有酸臭味。 三、乳糖不耐受的常见类型先天型乳糖酶缺乏:是一种严重且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生后即出现乳糖酶活性的缺乏,需终身避免含乳糖食物的摄入。 发育性乳糖酶缺乏:早产儿多见,由于错过乳糖酶发育的最佳时期,乳糖酶活性低,此类型乳糖酶缺乏为暂时性的,随着日龄的增长和肠道功能的发育完善,乳糖酶活性可逐渐增加。 原发型乳糖酶缺乏:人体乳糖酶活性在足月出生后达到峰值,可持续至2岁,后随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当进食高乳糖食品后就会出现胃肠道症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小时候喝牛奶没事,长大后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此种类型存在较大的种族差异,我国成年人乳糖不耐受的比例超过90%,欧美人群低于20%。 继发型乳糖酶缺乏:为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常见于感染性腹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导致黏膜中乳糖酶丢失,待绒毛病变修复后才能分泌足量的乳糖酶,此过程大约需要数周至数月。 四、乳糖不耐受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乳糖不耐受的方法,大部分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可以每天少量摄取含乳糖食品,促进机体乳糖酶的产生,提高机体耐受而达到缓解目的。 以下食物种类可以替代及营养补充 含单糖类食物:即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的食物; 含有乳糖酶的奶粉:吃此类奶粉,宝宝的消化吸收情况跟奶粉中含有乳糖酶的多少有关系; 去乳糖食品:如无乳糖/低乳糖奶制品、酸奶、奶酪等;羊奶:相对于牛奶来说,羊奶的乳糖含量比较低; 豆奶:其含有易被人体吸收的优质植物蛋白、植物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营养价值可与牛奶媲美,但钙、锌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儿童营养需求,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额外添加钙的强化豆奶。 再次感谢大家关注汤精华医生的健康号,希望这期科普能够解决大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疑惑,也希望大家能够转发!
频频清嗓子,很多家长一般认为是“咳嗽”或“坏习惯”,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延误治疗。 清嗓与咳嗽一样,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其目的是试图清除咽喉部感觉到的分泌物或缓解局部的不适感。清嗓常伴有咽部的其他一些症状,如慢性的咽喉痛、咽部烧灼感、异物感、咽部过多的黏液感(喉中痰鸣音),及声音的改变,如声音嘶哑,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 清嗓和咳嗽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但清嗓通常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一项关于112名慢性咳嗽患者的调查显示:73名(63%)患者伴有清嗓症状。而另一项关于60例以频频清嗓为主诉的儿童病因分析显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占(26.7%);口腔部慢性炎症占(41.7%);咽喉部良性肿瘤或囊肿(8.3%);胃食管反流(10.0%);其他(0.1%)。 由于引起“清嗓子”疾病很多,需要专业医师进行鉴别。尽管清嗓不是严重的症状,但因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涉及耳鼻喉、呼吸及消化多个学科,频繁清嗓、咳嗽令患儿和家长焦虑、不断求医。而在儿科门诊会经常遇到,常见原因: 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比较常见的原因,除清嗓外,可伴有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微痛、微痒、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痰粘着感或梗阻感等,时轻时重。常作“吭、喀”声,需将分泌物排出,重者可发生刺激性咳嗽,或咳出少许黏液,容易恶心作呕;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加重,咽后壁慢性充血,呈暗红色,毛细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有时在滤泡上可见小白点。咽后壁常附着黏(脓)性分泌物。 2.鼻后滴漏综合征,是由上呼吸道结构中的鼻、鼻窦、腺样体、扁桃体等部位的疾病引发的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常以清嗓子样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咳痰,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明显,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有咽后壁黏液附着感。 3.咽喉反流,胃酸可以刺激远端食管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使支气管收缩,使患儿反复清嗓、咳嗽使咽喉部黏膜损伤,咽喉反流还可能通过影响儿童喉软骨发育,诱发中耳炎、皇炎而导致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加重儿童慢性咳嗽。儿童咽喉反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与年龄密切相关,无特异性。学龄期患儿及青春期患儿咽喉反流主要表现类似成年患者,包括慢性咳嗽、清嗓、声音嘶哑、咽异感症、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遇到疑似病例,可行24h食管pH监测或24h咽喉pH监测。 4.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时除有咳嗽、喘息症状外可伴有清嗓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献报道,清嗓可能作为唯一的症状预示儿童咳嗽可能存在哮喘的可能。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发现部分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可出现咽喉部症状,最常见的是声音嘶哑,其次就是清嗓。 5.发声性抽动症,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到儿科呼吸科就诊的患儿多表现为频频清嗓、干咳、吭声、咕声、嗤鼻声,此外还伴有眨眼、点头、咧嘴、耸肩等症状,上述症状在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多种多样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可触发或加剧此症状。这些应激因素包括:学校恐惧症,对成绩的认知性压力,以及身体上遭受虐待。 6.心理因素,心因性清嗓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多见,日间明显,频频清嗓或伴有咳嗽,表现夸张,可呈雁鸣样高调的咳嗽,此症状在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常伴有焦虑症状。儿童心理因素所致清嗓咳嗽必须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多发性抽动症,并且经过行为干预或心理治疗后清嗓咳嗽得到改善才能诊断。 以上科普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下一期科普将重点聊聊“发声性抽动症”的综合治疗,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
脱敏治疗前,若有下列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随时进行剂量调整! 1、过去1周内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 2、过去3天由于暴露于过敏原而使过敏症状明显加重; 3、治疗前3~4天哮喘或皮疹,荨麻疹恶化; 4、PEF下降低于最佳值的80%; 5、剧烈运动、熬夜、桑拿、饮酒、喝咖啡等影响应激行为; 6、近期预防接种情况:在过去2周内,接受过其他疫苗治疗(如抗病毒或抗细菌疫苗)。 脱敏治疗后,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脱敏治疗后需要留院观察30分钟,高危患者甚至需要观察更长时间; 2、脱敏治疗24小时内不能剧烈运动; 3、脱敏治疗24小时不能长时间洗热水澡 4、脱敏治疗24小时不能熬夜、桑拿、饮酒、喝咖啡等; 5、脱敏治疗后若出现迟发反应请及时就医; 6、脱敏治疗后至少1周后方可接种其他疫苗,其他疫苗接种至少2周后方可继续脱敏(如新冠疫苗)。 脱敏维持治疗时间、剂量规律如下: 开新瓶,剂量为前一次剂量的一半(0.5ml)→间隔1-2周(不超过2周)(0.75ml)→时间间隔1-2周(不超过2周)(1.0ml)→间隔4-6周(1.0ml)→间隔4-6周(1.0ml) (药液注射完毕)。 (此剂量仅供常规情况参考,具体注射剂量以医嘱为准)。
一、服药方法:将药瓶倾斜,将液滴滴于舌下,含1-3分钟后吞咽,每日1次,每日固定时间用药,最好早饭前给药。如一次用药滴数过多(比如10滴)可分多次在同一时间段内先后服用(比如先含5滴,吞咽后再含5滴)。 使用剂量,递增期与维持期: 儿童(4-14周岁):递增期用畅迪1-3号,4号维持。儿童前三周分别使用1,2,3号。 第一周使用1号,7天的量分别是1,2,3,4,6,8,10滴。 第二周用2号,第三周用3号,用量同第一周。从第四周开始进入维持期,使用4号,每日一次,每次3滴。 青少年及成人(≥14周岁):递增期用畅迪1-4号,5号维持。 二、注意事项目前推荐疗程为3~5年。疗程越长,疗效越巩固。 主要注意事项:1、目前国内的标准化脱敏治疗全品都是针对尘螨过敏的,因此必须先进行过敏原检查,确诊之后才可脱敏; 2、急性哮喘发作期,肺功能检测不合者(FEV 1<70%预计值)不能进行脱敏治疗;3、服用含有β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成分的药物时,需更换药物之后才可脱敏; 4、脱敏过程中出现感冒发烧等超过38.5度时需要暂停脱敏; 5、患有严重的精神紊乱的患者不适宜进行脱敏治疗; 6、儿童接种疫苗前后建议各停止脱敏3-5天时间; 7、停药再服药①停药时间小于4周:按停药前剂量继续用药,如重新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耐受反应,1、2、3号退三级使用,耐受后再继续递增;4、5号出现不耐受反应退到1滴,耐受后再递增。②停药时间大于4周:一般建议从1号1滴重新开始。
如果孩子得了“发声性抽动症”,一般需要综合治疗: 一、一般护理1.患儿的居住环境要安静,减少噪音。 2. 避免感冒和劳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3.避免多看电视,特别是一些恐怖、刺激性的节目;避免玩电子游戏。 4.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挑食、偏食;适宜多吃的食物,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动物脑子及骨髓、鱼、牛奶、粗粮、核桃、莲子、百合、新鲜水果等;不宜多吃的食物包括含防腐剂、添加剂、调味剂的食品,煎炸、烧烤、油腻食品及滋补品、饮料等;不吃、不喝容易使大脑兴奋的东西如巧克力、茶、咖啡等。 二、行为疗法1.包括正性强化法,消极训练法,集结联系法,自我监督法,放松训练和习惯逆转训练,可以咨询心理医师进行专业指导。 2.学会放松训练,适当运动散步等,避免激烈对抗运动,家长记记,观察并记录诱发及加重因素。 3.对于重度发声、清喉咙的行为治疗中,可以采取“习惯反向训练”对抗“前兆冲动”。清喉咙是最常见的“前兆冲动”,就是喉咙痒或觉得喉咙有异物,小朋友非得用力清一下喉咙,用力咳一声他才会觉得比较舒服。这时候看采取“对抗反应训练”,经吸入空气接着缓慢地经鼻排出空气。于吸入空气时,孩子的腹腔会变大,但其肩膀应保持平稳。于吐气时孩子的腹腔会收缩,但其肩膀也应保持平稳恒定。 三、药物治疗1.首选药物:可选用可乐定、硫必利、舒必利、阿立Z哌唑等,从最低剂量起始,逐渐缓慢加量至目标量; 2.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1-3个月,予以强化治疗 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 3.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量,减量期至少1-3个月。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 4.联合用药:当使用单一药物仅能使部分症状改善,或有共患病时,可考虑联合 用药;难治性抽动症也需要联合用药。 四、推荐药物治疗主要成分:可乐定 1.适应症:适用于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用量用法:外用。可乐定透皮贴片,揭去保护层,贴于清洗干净的上胸部无毛完好皮肤上,夏季也可贴于耳后乳突处或上臂外侧,用手轻轻按紧,特别注意应将边缘按牢。每7天在新的皮肤更换1次。 2.用法: 贴敷部位:背部肩胛骨下(首选)、上胸部、耳后乳突或上臂外侧等无毛完好皮肤处。更换新贴片即更换新的贴用部位,以利于皮肤呼吸,从而降低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 3.使用步骤: (1)用清水洗净敷贴部位。 (2)取出本品,揭去保护层,敷贴于已洗净、干燥的贴用部位。并用于轻压以确保贴片粘附牢固。 (3)每7日更换1次。进餐与否不影响本品的贴用。 (4)换下旧贴片时,将粘贴片对折弃于儿童、动物触及不到的地方,以防止人畜误食。 4.用量:青少年患者用药应从1.0mg/片/天的小剂量开始,按体重逐渐增加给药剂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0mg/片*3片。20公斤
几天前我上门诊,一个哮喘的孩子(8岁)找我复查,患儿家长对我说,哮喘治疗近一年,恢复的不理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询问孩子什么时候做过肺功能检查,家长说,一共只做过一次,是一年前生病的时候做过,后来再没有检查过。经过复查肺功能,我发现,孩子的肺功能确实没有一点改善,最后我帮孩子找到了原因,是孩子的吸入方法不正确,药物压根没有吸进去。 因为不少家长对该项检查知之甚啥,不明白该检查在哮喘治疗当中的重要性。今天我总结一下,希望家长们对该项检查要了解和重视。什么是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哪些人适宜做肺功能检查?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复查——监控病程发展n 季节性咳喘发作——看是否患有哮喘n 有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息、胸闷等表现的病人——明确原因n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观察肺功能是否有损伤n 吸烟并长期咳嗽,或长期大量吸烟者——看小气道功能是否改变n 胸片异常——判断肺功能损害程度n 麻醉、外科手术前——评估手术风险,以及术后恢复的预测n 呼吸疾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疾病进展评估n健康体检肺功能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良好的配合对肺功能检查至关重要。为了使您尽快掌握检查方法,正确配合医生的操作,获得可靠的结果,请您按如下要求进行准备:n 检查前安静休息15分钟n 练习用口深吸气后,再快速用力(爆发力)吹气并持续6秒不中断的动作(如:吹蜡烛)n 需按医嘱要求停用相应支气管扩张剂,如茶碱类、b2受体激动剂、激素类,抗过敏药等,如不明白请向医生咨询。n 当天可以如常进食早餐肺功能检查会有不适吗?肺功能检查对我有没有伤害?肺功能检查主要了解人的呼吸能力,一般是很安全的。但有些项目偶尔会引起一些不适,如咳嗽、胸闷、气紧、喘鸣、心悸、轻微手颤、声嘶、咽痛、头晕、头痛、面红等,一般可经药物治疗或休息后自行缓解。部分病人检查前需注意排除不适宜检查的情况。请咨询您的医生。哪些病人不适宜做肺功能检查?n 近周内有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心功能不稳定者;n 支气管扩张剂过敏者;n 喉头或声带水肿、中度或以上通气功能异常者不宜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您的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儿童可以做肺功能吗?一般5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配合做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肺功能检查项目。对于个别配合良好的儿童,年龄还可适当放宽至4岁。3岁以下婴幼儿肺功能检测则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才能进行。哪些儿童需要做肺功能?n 反复咳嗽或伴有喘息;n 咳嗽持续2-3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n 反复“感冒”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n 哮喘患儿病情评估;n 急性发作的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n 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与哮喘的早期鉴别;n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孩子儿童肺功能检查多长时间做一次? 为此问题,我专门在全国肺功能群咨询全国专家,大家的共识如下:初次就诊孩子,一旦确诊哮喘,最初需要一个月复查一次。病情平稳后,每两到三个月做一次评估。肺功能检查便于评估哮喘控制程度,是否减量,减量后一个月再次复查肺功能,观察孩子撤药后情况。此外,及时的复查,如果患儿药物吸入方法不正确,影响小气道的恢复,医生也能通过肺功能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孩子用药,利于孩子恢复。本文系刘海燕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孩子睡觉磨牙并不少见,很多时候,父母都认为是孩子肚子里长虫子了。其实,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孩子在睡觉时把牙齿咬得咯咯响。宝宝睡觉磨牙的6大原因1、肠道寄生虫肚子里有蛔虫。蛔虫寄生在孩子的小肠内,不仅掠夺营养物质,还会刺激肠壁,分泌毒素,引起消化不良。孩子的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就会造成失眠、烦躁和睡觉磨牙。另外,蛲虫也会引起磨牙。蛲虫平时寄生在人体的大肠内,孩子入睡以后,蛲虫会悄悄地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孩子睡得不安稳,出现磨牙。应对策略:给孩子驱虫。平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晚餐吃得过饱晚餐吃得过饱,或者临睡前加餐,不仅影响营养素吸收、利用,而且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为入睡时,胃肠道里还积存着大量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整个消化系统就不得不“加夜班”,连续工作,甚至连咀嚼肌也被动员起来,不由自主地收缩,引起磨牙。应对策略:不要在临睡前让孩子吃得过饱,吃饱后稍微待上一会儿再让孩子上床睡觉。3、缺乏维生素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睡觉磨牙。应对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钙片,平时多晒太阳,夜间磨牙情况会逐渐减少。4、睡眠姿势不好如果孩子睡觉时头经常偏向一侧,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受压的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因而出现磨牙。孩子晚上蒙着头睡觉,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引起磨牙。应对策略:如果发现孩子睡姿不好,帮助他及时调整。平时不要让孩子养成蒙头睡觉的习惯。5、牙齿排列不齐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而且,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他的咀嚼肌的位置也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夜间磨牙。应对策略:定期带孩子去看牙科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牙齿矫正和治疗。6、精神因素有少数孩子平时晚上并不磨牙,但如果临睡前听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或刚看完恐怖、紧张的电视或动画片后,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也会出现夜间磨牙。另一个原因是压力大(通常表现为神经紧张或愤怒),如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害怕班里的某个小朋友、与父母或者家人争吵等,都会令孩子的精神紧张,导致孩子晚上睡觉磨牙。此外,一些过度活跃的孩子也会发生夜间磨牙。应对策略:睡前不要让孩子看那些过于刺激的电视。经常和老师、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有心结,及时帮他解决,解除他的心理压力。* 如果经常磨牙的话,应该去口腔科检查一下,因有些口腔疾病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有些孩子的磨牙症与其成长和发育关系密切;另一些孩子磨牙实际上是他们对疼痛(如耳痛或牙痛)的一种反应。和搓揉酸痛肌肉一样,孩子磨牙也是缓解疼痛的一种本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动消失。* 对于顽固的磨牙症,可使用牙垫,以保护牙齿,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临睡前服小剂量镇静剂,以降低大脑某区域的兴奋性,抑制磨牙。* 夜间磨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只有排除上述各种原因,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宝宝磨牙才会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