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本身的特点是活动水平高,不能持久地停留在一个地点。有15%的学龄期精力旺盛,活动水平高。鉴别要点:这些单纯好动的正常儿童没有社会功能受损,学习成绩和与小伙伴交往均正常,他们的活动过度常常是在环境允许的场合,且能够有效控制自己,没有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缺乏计划性、组织性的特征,可以与ADHD患儿鉴别。
一、特发性语言障碍 患儿语言能力明显落后于非言语认知发育水平,但不存在感知觉和神经系统的异常。可能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大脑发育在语言障碍儿童和典型发育对照儿童的额下回的左侧盖后角部、左侧后颞上回和皮层下纹状体三个区域中均观察到脑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二、继发性语言障碍 1.听觉障碍 听觉障碍在语言发育落后儿童中的检出率至少达1%。 轻度听力丧失者难以识别某些高频音,中度听力丧失者对大多数语音甚至全部语音的识别都有困难,重度和极重度听力丧失者基本无法听到语音。 2.智力障碍/发育迟缓 轻度智力障碍患儿的语言发育基本遵循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顺序,但发育速度比较缓慢;中度~极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常有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如遗传代谢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等。 3.神经系统疾病 各种累及语言中枢的器质性疾病如脑炎、脑血管病变、脑外伤、脑发育不全等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 4.孤独症谱系障碍 5.环境 家庭语言贫乏,词汇或句型过于单一,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应答。儿童过多使用屏幕媒介,如电视、电脑、iPad、手机等。
1.生理基础 2.认知基础 3.社会互动基础 1.生理基础包括接收声音的部件(耳朵)、整合声音的部位(脑子)、发声部件(嘴) 2.认知基础:说白了就是你不是傻子 3.社会互动基础:就是你得经常跟人接触而不是封闭的,只有跟人互动,你才有机会听到很多人说的话,你才有机会说。 所以,在遇到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我们一定一定要确定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而且还要明确负责整合声音信息的脑子结构和脑电波没有问题。 基于此,我们一般会给孩子做语言测评,明确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分别在多大年龄的水平;做发育商测评,以便了解孩子的“智力”是否正常,其实发育商不等于智力,它只是侧面地反应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否正常。做头核磁是为了排除孩子的语言中枢没有占位,做脑电图是为了明确脑电波没有异常。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步——看口腔,以明确发音器官的结构没有问题。 同时,我还会询问家长,孩子平时是否看较多的电子产品,因为孩子如果经常看电子产品的话就没时间进行社会互动了。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无法决定前两个条件,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好的语言环境,让他有机会与人互动,有机会听很多的语言,有机会开口说话。
1、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2、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 是的。孤独症的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孤独症和自闭症是英文Autism的两种译名,“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内地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使用汉语的国家所使用。 3、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孤独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问题,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 4、孤独症属于哪类残疾? 2006年起,我国将孤独症归类为精神残疾。 5、国际和国内首次诊断孤独症是什么时候?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儿童精神科医生 Leo Kanner 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孤独症的论文,里面列举了 11 个孩子的病例,并首次提出了孤独症的概念。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4例孤独症患儿,此后引起国内关注。 6、孤独症的患病率是多少?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62/10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从各国报告的情况来看,孤独症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据。 7、孤独症的发病有性别差异吗? 孤独症的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一般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6/1。 8、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9、孤独症是由于父母不称职造成的吗? 不是。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理论”,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这种说法已经被科学和事实推翻,研究证实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 10、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吗? 不是。研究发现,孤独症是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有的起初表现与普通儿童无异,但功能逐渐倒退产生孤独症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虽然科学与及时的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 11、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出生时诊断出患有孤独症?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 (2)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孤独症忽略了。 (3)孤独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4)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孤独症症状才显现出来。 (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 (6)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孤独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轻微的小年龄的孤独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孤独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 12、如果第一胎是孤独症,第二胎有没有可能还是孤独症? 如果没有明确的基因检查,生第二胎确实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90%以上有孤独症孩子的家庭,也能生下正常健康的孩子;如果第二胎生女孩,患病的危险性更低;从世界各国的案例来看,连续两胎生孤独症孩子的例子很少。 13、孤独症症状一般出现在什么时期? 根据卫生计生委于2010年7月23日颁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其中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出现孤独症的症状,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出现了倒退,并开始出现孤独症症状。 14、孤独症会误诊吗? 因为孤独症的诊断是基于行为症状学指标,所以误诊难以避免。如果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误诊一般不会出现。最可能出现的误诊会出现在某些情况非常轻的孩子身上,他们的症状有可能被医生忽略了。另外,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经过系统的训练他们的情况会有明显的改善,也就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人或者家长会觉得孩子被误诊了,其实是由于孩子的整个状态恢复得较为理想。 15、孤独症主要有哪些表现? (1)社交发展方面 ◆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 ◆与人接触时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2)沟通方面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等。 (3)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 ◆兴趣狭隘,会非常专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对特定物品特别感兴趣; ◆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为等。 16、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表现都一样的吗? 孤独症儿童的表现每个人都不同。智力方面,从智商不足40到高于120的天才智商;语言方面,从毫无语言到机械仿说、雄辩甚至诡辩;社交兴趣方面,从对人毫无兴趣到对人感兴趣到烦死人家;兴趣行为方面,从瓶子盖到天文,从砖头瓦块到地图、交通路线,从广告到历史传记,从不识数到常人不能企及的推算万年历、开平方以及数字演算,从不识字到过目不忘的识记天才;除了孤独症孩子特有的交流和社交的特异性表现外,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相同。 17、孤独症儿童不会说话吗? 孤独症儿童“会”说话,但普遍缺乏语言沟通能力。现有数据表明,大约25%的孤独症儿童没有口语语言或仅有有限的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经过康复训练后,随着社会交往功能的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可以逐渐发展。 18、孤独症儿童智力有问题吗?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9年的调查,大约46%的孤独症儿童拥有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以上的智商。虽然目前尚无灵敏可靠的测试孤独症儿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数也仅代表一个估测,不过这个结果可以说明部分孤独症儿童拥有与普通人群一样或更高的智商。也有研究报道60%的孤独症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 19、孤独症患者会有攻击行为吗? 孤独症患者一般不会有意攻击别人,只是由于其沟通和表达障碍,有时会用异于常人的方式与人“沟通”,或人们不理解其需求和意愿的时候,会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孤独症患者全无“害人”之心,不会算计人,缺乏反抗行为,被认为是最真实的人。 20、孤独症儿童都特别聪明吗? 孤独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大部分没有特殊能力表现,只有小部分表现出“孤岛智慧”,在绘画、乐器、音乐、色彩、计算、机械记忆、方位辨别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如果加以合理引导与培养转化,这些能力对其职业开发会有积极意义。 21、孤独症儿童感觉方面有问题吗? 研究显示,56-9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所以大部分会有感觉方面的问题。如,听知觉敏感:喜爱某些声音,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触觉异常:不喜欢拥抱或触摸;痛觉异常:多不怕痛;视觉异常:对特别图像的喜好或厌恶、喜欢斜视、倒视;本体觉异常:喜欢坐车、怕坐电梯、喜旋转。 22、孤独症儿童运动方面有问题吗? 部分孤独症儿童在运动功能方面也存在着过敏或低敏的表现,比如不喜欢粗糙的地面,容易晕车、晕船,不喜欢被推,行动时总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还有些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活动状态等。 23、孤独症会合并其他疾病吗? 超过70%的孤独症患者会有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其他病症(共病)。常见的是精神障碍、感知觉异常、胃肠道问题、注意力障碍、智力障碍、癫痫、免疫失衡、焦虑抑郁等。这些病症对孤独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效果以及预后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24、孤独症有药可治吗? 由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手段,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抗精神病类、抗抑郁类和治疗多动类的药物对治疗相关症状会有帮助。 25、在公共场合应当怎样帮助孤独症儿童? 作为陌生人,看到孤独症儿童时,根据情况可以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他们主动和你打招呼,我们可以点头微笑做出回应。如果他们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可以忽视,不要给家长乱出主意,有时候忽视也是一种包容和接受。 26、“世界孤独症日”是怎么回事? 世界孤独症日全称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孤独症患者的关注。每年4月2日,联合国会发布孤独症日宣传主题,联合国秘书长会发表讲话,世界各地也会进行各种宣传倡导活动。
时长有家长来我门诊说:“大夫,给我开个微量元素吧!”我说:“为啥?”家长说:我家孩子睡觉总出汗,枕头都湿透了,所以我想看看孩子缺不缺钙。” 一、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孩子出汗咋回事? 1.代谢快、产热多。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比成人旺盛,而代谢就会产热,产热多就得散热多,而散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汗液蒸发释放热量。如果体内产生的热没有及时释放出来,那不就发烧了嘛?只有通过增加出汗散热才能保持体温恒定。 2.另外呢,小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我们知道,出汗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从兴奋到抑制间的平衡较差,这时也会出汗增多。所以,如果孩子除了出汗以外,吃喝拉撒睡都不受影响且没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那就属于正常现象,只需要及时把汗湿的枕头和衣被换掉即可。当然,如果孩子除了出汗以外,还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则需考虑是否为病理状态下的出汗。 哪些异常表现呢? 1.消瘦、干咳或者痰液里面有血丝,同时又总说没劲或表现得没劲儿,还伴有体温高于正常,则要考虑有没有结核; 2.吃得多、不长肉、易怒甚至眼球凸出,则要考虑是否存在甲亢; 3.出汗多、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缓慢,则要考虑是否存在免疫缺陷; 4.出汗多、手抖、脸色苍白,眼睑、嘴唇发白,平时吃饭又不好,则好考虑是否有贫血。 二、然后,我们再讨论一下,缺钙真得能从微量元素中体现出来吗?未必吧。 如何保证钙的充足呢?正常情况下,每天保证500ml的奶量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基本可保证钙的摄入充足,然后再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那么我们基本就不用担心宝宝缺钙了。另外,大豆及其制品、绿叶蔬菜也是钙的较好来源。维生素D每天需要补充多少呢?一般预防缺房的剂量为400单位/天,当然,如果宝宝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那么所需要补充的维生素D剂量就不止400单位了,具体要补充多少,则需要看维生素D缺乏处于何种程度。如果家长想搞清楚自己的孩子是需要补充预防缺乏
2010年,第六届益生元和益生菌国际科学协会把益生元定义为:通过选择性发酵时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或)活性发生特异性改变,赋予宿主(人)健康的成分。 可作为益生元的物质是:菊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乳果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膳食纤维、焦糊精、抗性淀粉及其他不被消化的低聚糖。 总的来说:益生元是不能被人体的胃酸破坏,也不能被我们的肠道分解,但它却能被我们肠道的有益菌群利用,为这些有细菌提供食物。 而我们肠道当中的有益菌群(即益生菌)可以对抗那些侵犯我们肠道的有害菌。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益生菌+益生元是有利于我们肠道健康的。
一、铅中毒的诊断标准 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200μg/L时,儿童有铅暴露的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当血铅水平100~199μg/L时,儿童有铅暴露的高危因素,即使无任何临床表现,仍可诊断儿童高铅血症。铅中毒的分度铅中毒血铅水平高铅血症100~199μg/L轻度200~249μg/L中度250~449μg/L重度≥450μg/L 二、铅中毒的病因 1、儿童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神经系统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极易受到铅毒性的损害。同时,儿童手-口动作较多的生理发育特点,使儿童易将铅摄入体内;儿童消化道、呼吸道吸收率比成人高5~10倍,肾脏排泄的能力显著低于成人。因此,儿童是铅毒性的高危人群,特别是0~6岁儿童。 2、铅的污染源: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印刷、造船、电缆制造、不规范的蓄电池和电子垃圾回收等工业都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行业。此外,由于铅化物有止惊、化痈和收敛作用,这些铅化物包括四氧化三铅(红丹)、氧化铅(黄丹)、碱式碳酸铅等。此外,某些爽身粉中也含有红丹粉(又称桃丹)或黄丹粉。 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超过100μg/L多可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超过250μg/L时,部分儿童可表现为躁动、冲动、易激惹等;超过400μg/L可表现为失眠、情绪不稳等;超过700μg/L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超过1000μg/L,可出现惊厥甚至昏迷。 2、消化系统:腹痛、便秘、腹泻、恶心等;高于700μg/L可出现严重腹绞痛。 3、造血系统:超过200μg/L可出现轻度贫血;超过400μg/L贫血加重。 四、铅中毒的高危因素 生活在工业性铅污染环境的儿童,特别是0~6岁手-口动作较多的孩子;父母或家人从事铅相关的职业;或有生活性铅暴露机会的儿童。 五、预防 1、手-口动作多是儿童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正常行为之一,所以要勤剪指甲、勤洗手。因为指甲不仅是细菌、虫卵藏匿的部位,也是大量铅尘藏匿的部分。 2、经常清洗玩具,因为玩具表面可能落有铅尘;此外,木制玩具表面的油漆也可能含有铅,故不宜作为年幼儿童的玩具。 3、食品和儿童食具不宜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从事铅作业的工人下班回家后要按规定洗澡,其衣服要与家人的分开洗;燃煤家庭应将厨房和儿童睡觉及玩耍的地方分开;不吃含铅较高的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用锡壶盛放食物或酒等;不用爽身粉;不用偏方给孩子治病。早上应将水龙头打开约1~3分钟(自来水管道可能含铅)儿童膳食中的钙、锌和铁可减少铅的吸收。 (本科普参照《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诊疗规范》,本书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1.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即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IgE或非IgE介导。表现为一疾病群,症状累及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心血管等。 2.常见的食物过敏原由哪些? 婴幼儿时期,90%的食物过敏与鸡蛋、牛奶、大豆、小麦、花生、鱼、虾、坚果类等8种食物有关。花生、坚果类过敏可持续数年,甚至成年后。 3、哪些孩子容易发生食物过敏? 特应性疾病家族史阳性者和曾经发生过食物或环境过敏原致敏的儿童为食物过敏的高危儿。特应性疾病包括哪些呢?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什么是特应性皮炎呢?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与遗传过敏性体质相关的以湿疹样皮疹和瘙痒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另外,父母或同胞对花生过敏者,其患病的危险性将上升7倍;若同卵双胞胎之一对花生过敏,则另一个对食物过敏的风险较正常人高10倍。 4.食物过敏的表现有哪些? 轻-中度过敏可有以下表现:(1)胃肠道:反复反流(可表现为与体位无关的干呕)、呕吐腹泻、便秘、便血、缺铁性贫血;(2)皮肤:湿疹、嘴唇或眼周肿胀、荨麻疹;(3)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鼻涕、打喷嚏、慢性咳嗽及喘息,此外,过敏也会加重腺样体肥大;(4)其他:夜眠不安稳、不明原因哭闹。重度过敏的表现:(1)胃肠道:由于腹泻、呕吐或反流造成的生长障碍、拒食、中到大量便血造成血红蛋白下降、蛋白丢失性肠病、内镜或组织学证实的肠病或溃疡性结肠炎;(2)呼吸道:喉头水肿或支气管水肿阻塞;(3)循环系统:过敏性休克。
1.“敏”宝儿越来越多 最近我门诊上过敏的宝宝越来越多,一天当中几乎一半是跟过敏相关的,要么是已经确诊为食物过敏,要么是怀疑食物过敏。而食物过敏中最常见的就是牛奶蛋白过敏。我们知道,市面上售卖的配方奶大多数都是通过牛奶蛋白制作而成,所以,问题来了——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能否喝羊奶粉或者豆奶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牛奶和羊奶、豆奶及其他动物奶都容易发生交叉过敏,就像青霉素跟头孢容易发生交叉过敏一样。 2. “敏”宝儿该咋办?听到这个消息,妈妈们慌了:“啥?宝宝啥奶都不能喝?那俺孩儿的生长发育怎么保证?”家长莫慌,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以选择水解奶粉替代治疗。对于母乳喂养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妈妈规避各种兽奶及奶制品,同时适当增加肉的摄入以补充蛋白质(如果宝宝和妈妈对肉都不过敏的话),同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因为奶是最好的钙源,而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于吃奶粉的孩子,建议喝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3.何为水解配方? 水解配方包括适度水解配方奶粉、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和氨基酸配方奶粉。这里主要介绍后两者:氨基酸配方是将普通配方奶中大的蛋白质完全水解成小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的),原则上不含任何过敏原(因为做工工艺的问题,有些厂家生产不合格,氨基酸奶粉中也可能混有致敏成分);深度水解奶粉是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从而降低了奶粉的致敏性。90%以上的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可耐受深度水解奶粉。 4.水解奶粉有营养吗? 很多宝妈“听说”水解奶粉没有营养而千里迢迢来向我咨询。所以,我觉得有责任科普一下。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宝宝喝奶的目的是什么?获取蛋白质、矿物质和能源物质等,而奶粉中导致过敏的是什么?是蛋白质。而水解工艺的结局是什么?是将蛋白质分子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而不管是羊奶粉还是牛奶粉,喝到肚子里之后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利用。而深度水解奶粉就是在体外就把蛋白质分子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氨基酸奶粉就是把蛋白质直接分解成氨基酸,人体只需要吸收即可。所以水解奶粉和普通配方相比,有营养吗? 希望这篇科普能让众位敏宝家长少走弯路。
1、辅食什么时候添加合适?一般在婴儿满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原因是这个月龄的宝宝:①对别人吃东西感兴趣,并且能够自己拿食物;②喜欢将一些东西放到嘴里;③能更好地控制舌头,使食物在口中移动;④开始通过上下颌的张合运动进行咀嚼。添加辅食的年龄一定要满6月龄吗?否也。当宝宝同时出现以下2种情况时,可提前添加辅食,但不应早于4月龄。①婴儿有进食欲望,看见食物会张嘴期待;②婴儿口咽已具备完全地接受、吞咽辅食的能力。过早(4月龄之前)、过迟(8月龄之后)添加辅食均会造成不良影响。(1)过早的危害:①因添加辅食而减少了母乳或奶粉的摄入;②因给予方便喂养的稀粥或汤而导致营养素不足;③因母乳中的保护因子减少而增加患病的危险;④因婴儿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非人体蛋白而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危险;⑤因母乳喂养次数少而增加母亲再次怀孕的危险。(2)过迟的危害:错过婴儿味觉敏感期,导致以后的喂养困难;儿童未能得到所需额外食物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儿童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素而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 2、第一口辅食应添加什么?原则上应该是铁强化米粉。 3、辅食的添加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顺序?①由一种到多种:刚开始添加辅食时要一种一种逐一添加,当婴儿适应了一种食物后再开始添加另一种新食物。这样有助于观察婴儿对新食物的接受程度及其反应,特别是对食物的消化情况和过敏反应。一种食物一般要适应5~7天后再考虑添加另一种新的食物。②由少量到多量:开始添加的食物可先从每天1次开始,之后逐渐增加至每天2~3次。每餐食物的数量也由少到多,逐步增加。③由细到粗:所添加的辅食要与婴幼儿的咀嚼、吞咽能力相适应,所以应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经历小颗粒、碎末状直至块状。 关于辅食添加,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