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骺炎,可发生于单一骨骺,偶同时或相继累及多个骨骺。确切病因不详,但有证据表明可能与创伤,感染,或先天畸形供血不足有关。 多见于学龄儿童(剧烈活动),好发于足部(跖骨,舟骨),胫骨。表现局部疼痛或触及局部骨性触痛结节,疼痛与活动有明显关系,表皮无红肿。 X线骨骺增大和碎裂,以及软骨与骨的交界处增宽。患骨骺炎儿童骨龄通常比实际年龄延迟1-2年。 骨骺炎易误诊为骨折,也要区别于籽骨,软骨瘤。 治疗:极少数需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应制动休息,也可石膏固定3-6周,症状逐渐消失,多数儿2-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症状减轻者可以观察2年。 如X线片有碎裂,疼痛2年以上,有严重影响功能,可手术切除骨碎片及变形的骨性突起,石膏固定2-3周,然后开始功能锻炼,但6-12周内不能剧烈运动。
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预后较差,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特征是股骨头缺血及不同程度的坏死,与修复同时进行。 发病时间:18个月到骨骼成熟之前均可发病,以4-8岁男孩最常见。双侧发病约10%,两侧发病间隔常超过1年。 病因不清,患儿多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个别有既往创伤史,另外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基因遗传等多种因素所致。 症状:避痛性跛行常为首发症状,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位于腹股沟、大腿近侧、膝关节,早期多很轻微。 体检:最早体征髋关节内旋受限,最突出表现关节僵硬,压痛点位于腹股沟中点下方2cm,大转子叩痛,受累肢体Trendelenburg征阳性,4字实验阳性,肌肉萎缩。 影像学检查:早期X线片可正常,以后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侧位片可见特异性透光区。早期核磁共振股骨头不规则信号,及骨扫描可提示。根据影像学分期: 1.一期缺血坏死期(骨骺轻度外移,软骨下骨折。骨扫描核素吸附减少,核磁可见信号减低) 2.二期碎裂期(股骨头变小且密度增高,股骨头分割成多个片段,干骺端囊性变,髋臼轮廊可能会改变)。本期可持续6-12个月。 3.三期修复期(X线片死骨吸收,多处片状去骨化,新骨形成,骨骺变得均匀)。可持续1-2年。 4.四期愈合期(股骨头过度生长畸形,股骨颈增宽,巨髋症) 治疗:年龄是最重要的首选考虑因素。 1.一期病人或小于8岁儿,首选保守对症治疗。外展位支具。 2.8岁以后二期病人,股骨头密度增高,塌陷碎裂,半脱位,是手术包容治疗的关键时机。包容手术包括:股骨截骨术,骨盆截骨,两者联合(9岁以后发病)。 3.愈合期及后遗症期,股骨头颈畸形与髋臼不对称已形成,手术治疗已无效果。如果髋关节活动较满意(外展至少20度)而且无疼痛,残余畸形是可以接受的。
股骨头骨骺滑脱,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大多数为肥胖的男孩,高发年龄13岁(女孩11岁)。双侧发病约25—40%。6岁以下儿,较少发病。文献有报道8个月儿发病,有癫痫史。 病因复杂,青春期骺板脆弱,肥胖,创伤,内分泌疾病等因素。 早期诊断较困难,延迟治疗并发症多,常见股骨头坏死,软骨溶解。长期滑移,患儿会典型外展式蹒珊步态,致残。 早期多误诊关节滑膜炎,原因: 1.早期股骨头骨骺滑脱,多表现膝关节疼痛(6岁以上膝关节疼痛应检查髋关节) 2.骨盆正位片不明显,易忽视。 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1.膝关节或髋关节疼痛时查体:髋关节外展正常,内旋受限。(髋关节滑膜炎外展受限,Tomas征阳性) 2.骨盆正位片如股骨颈上缘直线未通过股骨头,局部骨骺线变宽,均提示股骨头滑脱。 3.髋关节蛙式位放射线片,是最佳检查方法。 4.CT,核磁共振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分级:根据蛙式位片测量滑移角,分轻(小于30度),中,重(超过60度)三级。重度滑脱,往往会造成永久残疾,也是截骨矫形手术的指征。 治疗 1.建议闭合复位后固定术。复位时髋关节外展,牵拉,强力内旋。8岁以上用螺钉固定(8岁以下用钢针)。建议非病变侧也要固定,预防对侧病变,同时预防双侧发育不对称出现跛行(小腿发育对下肢增长占70%,股骨头骨骺影响较小)。效果良好。建议固定螺钉如无反应,不取出。 2.截骨矫形术。术后股骨头坏死机率较高。
(一)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是最常见的纤维性骨肿瘤,多发生儿童长骨干骺部,股骨远端及胫骨约占80%,腓骨占10%。常为偶然发现,无症状。 典型放射线表现:在干骺端偏心性皮质缺损,多房性,扇形的硬化边缘,边缘界线清楚。 多观察,不必过度治疗,1-2年后可自愈。 (二)非骨化纤维瘤 较大纤维性皮质缺损,称为非骨化纤维瘤,可伴有胀痛。 病变超过皮质一半,易病理性骨折。放射线表现同上。 治疗: 1.无明显症状可观察,成年后自行消失。 2.如病理性骨折,需石膏固定可愈合。 3.胀痛加重,病变范围增大,或反复出现病理性骨折,手术切除植骨,效果好,术后极少复发。 病变切除植人工骨术后
肢体不等长,即由于一侧肢体短缩或过度生长导致双下肢不对称发育。超过1cm以上的不等长有临床意义。 导致肢体不等长的原因有很多,短缩可由先天发育不全、肿瘤、创伤和感染等造成;过度生长可由先天异常、血管畸形、外伤和感染后刺激导致。下肢各关节慢性损害也可引起下肢外观异常。 假性肢体不等长主要因躯干倾斜、不稳及背部疼痛。双下肢全长片可鉴别。 步态特点:避痛步态(重心偏向健侧),马蹄步态(以足趾—足跟顺序着地),划圈步态,倾斜步态(骨盆向健侧,肩向患侧倾斜) 治疗 1.双下肢长度差小于0.5cm,步态无明显表现的患儿,不需要临床治疗。 2.双下肢长度差在2cm以内的患儿,通过垫增高鞋垫来修正,改善平衡及步态。 3.双下肢长度差大于2cm,需考虑手术。 手术治疗 1.临时骨骺阻滞手术适应症 a肢体过度生长导致肢体不等长。b下肢长度差2-5cm。c骨骺未闭。d同时合并下肢成角畸形。 2.截骨短缩术。 适用于生长发育成熟后,骨龄成熟肢体不等长超过2cm。原则上股骨最大切除5-6cm;胫骨最大切除2-3cm。 3.肢体延长术(股骨或胫骨) 适应于双下肢长度差大于5cm,年龄大于6岁,骨质正常,无肢体麻痹患儿。家长要有心理承受延长失败可能。相比较短缩术更易成功。 胫骨延长约10cm
肾输尿管重复畸形,是指一侧肾有两套相互独立的肾盂肾盏输尿管系统,往往有输尿管开口不在膀腕三角区,或有输尿管囊肿突入膀胱。90%的输尿管囊肿和异位输尿管与上肾输尿管有关。女孩多于男孩。可分为发育型、积水型、发育不良型。 临床表现多样,可无明显症状,多因B超检查而发现;部分因发烧腰背胀痛、尿频尿急尿痛而检查发现。小于5岁尿路感染患儿、所有发热性尿路感染患儿、学龄期女孩患2次以上尿路感染及所有尿路感染男孩,应检查除外肾输尿管重复畸形。 检查: 1.泌尿系B超。病变初筛以及随访的首选手段。 2.核磁共振。明确肾盂输尿管扩张,肾皮质情况。 3.排尿性膀胱造影。明确输尿管返流,输尿管囊肿是否造成尿道出口梗阻。 4.利尿核素肾图。明确肾功能。 治疗 1.无症状重复肾伴较小输尿管囊肿,可以观察并定期复查。 2.如囊肿增大,合并感染及尿路梗阻,应立即手术。 3.肾功能好,应保留肾;可行半肾切除术(发育不良肾)。输尿管囊肿切除。
婴儿呕吐,胃食管返流是最常见的原因,多内科保守治疗;而食管裂孔疝也是胃食管返流的重要外科疾病之一。但食管裂孔疝仅有5%出现明显症状。 婴幼儿出生后频繁呕吐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且11个月体重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儿,应考虑食管裂孔疝。放射线胸侧片,心影后方合气阴影。钡餐透视及胃镜有利于诊断。 食管裂孔疝特点:可生后第一周出现呕吐,轻微的仅溢乳,严重呈喷射性,平卧或夜间比较频繁。可有呕血或便血,及返流性食管炎(年长儿)。 治疗: 1.保守治疗:将患儿床头抬高30-60度,或半卧位。睡眠时应左侧卧位,防误吸。以稠厚食物为主,少量多餐,人工喂养可在奶中加入淀粉类食物或进食谷类食品。年长儿睡前至少2小时不予进食,避免酸性饮料、高脂饮食、巧克力、辛辣食品。药物如抗酸抑酸药、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 疗程通常3个月。 2.外科治疗:多经腹手术,游离食管下端,修补膈肌裂孔,同时胃底折叠包绕食管下端。食管粘连严重,必要胸腹联合手术。
肠闭锁和肠狭窄,是新生儿外科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致高位和低位肠梗阻。 高位肠梗阻症状:生后第一次喂养或生后第一天出现呕吐,多含胆汁,进行加重,腹不胀。 低位肠梗阻症状:生后2-3天出现大量呕吐,含胎粪样并带臭味,全腹呈一致性膨胀,进行加重。 检查首先考虑腹直立位平片,再选择碘剂上消化道造影对明确诊断意义重大。钡剂灌肠显示胎儿型幼稚结肠,也可辅证。产前B超对诊断小肠闭锁很有价值。 小肠闭锁为完全性肠梗阻,确诊后立即做术前准备,尽快手术。小肠狭窄为不全梗阻,症状反复,腹平片可见大小不等液平面,钡灌肠显示胎儿型结肠而确诊后手术。 手术近侧肠段切除10-20cm,远侧肠管切除2cm,肠吻合术。 术后常见并发症: 1.吻合口梗阻,最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往往需再次手术。 2.吻合口瘘,需急诊造瘘处置。 3.肠粘连梗阻 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多发肠闭锁,螺旋形肠闭锁(预后较差的肠闭锁),肠管切除过多,短肠综合征。 6.其他如肺炎,呼吸窘迫,败血症,硬肿症等。
肠旋转不良是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最常见疾病,可合并其他严重畸形,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肠扭转坏死),致死致残率极高。 肠旋转不良生后一周发病率约50-60%,生后一个月发病率80%,正常人群中约0.2%有未被发现的肠旋转不良。 病理改变:盲肠及升结肠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正常在右下腹),有腹膜束带压迫十二指肠或空肠起始部。 肠旋转不良主要症吐为有胆汁性呕吐,腹胀不明显。腹平片双气泡征或三气泡征。钡灌肠显示盲肠位置异常(右上腹)。 治疗:有高位肠梗阻症状,怀疑肠扭转肠坏死,尽早确诊尽早手术。术中多用上腹横切口(术后不易裂开),中肠复位,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束带完全松解,阑尾切除,小肠置右侧,盲肠升结肠置左侧。 术后肠再次扭转(先天因素如肠系膜上动脉细长,没系膜,不固定),肠坏死过多,早产儿免疫低下儿感染,多发畸形死亡率增加。 腹腔镜术中操作困难,术后较开放手术更容易再次扭转,故还需长期研究。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疾病之一,早期内科保守治疗,但50%需要外科干预,术后死亡率20-50%,累及全小肠的NEC死亡率高达100%。 NEC发病高危因素: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 2.有缺氧病史,如妊娠高血压、官内发育迟缓、窘迫及生后窒息。 3.肠道喂养时间、奶量过多过快、配方奶渗透压过高。 4.感染因素。 5. 其他因素,先心病、糖尿病、甲减、特殊药物(氨茶碱,维E,浓缩红细胞,大量丙球)。 典型症状:呕吐,腹胀,血便,休克。 分期 一期轻度肠道和全身症状 二期肠鸣消失,放射线肠壁积气或门静脉积气,B超腹腔少量渗出。 三期严重全身症状(休克),肠穿孔,腹膜炎。 内科治疗 1.轻者禁食5-7天,腹胀消失,肠鸣正常,大便隐血转阴,X线正常后3天试进糖水。 2.胃肠减压。 3.抗感染。 4.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 5.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进展二期及三期病人手术,行肠坏死切除吻合或肠造瘘。术后远期后遗症,短肠综合症(小于80cm),肠狭窄。NEC后肠狭窄好发于结肠(多见)和末端小肠,确诊后外科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