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腘窝囊肿,与成人不同,一般不与膝关节相通,属于非关节内病变。临床上多无症状。腘窝囊肿在小儿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简单易行的诊断手段是透光试验(十)。彩超可明确提示囊性包块。核磁共振检查主要是除外软组织肿瘤。 手术时机: 绝大多数不需要治疗,囊肿通常在数月或数年内消失,约70%在20个月内消失。 儿童期腘窝囊肿观察2年以上,有明显临床症状(疼痛),有膝关节活动受限的,可考虑手术。 因儿童腘窝囊肿,多不与关节相通,故多采用开放手术,而不采用关节镜。 腘窝囊肿手术复发率较高(术中不易找到与膝关节相通处),约50%,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骨囊肿(单房性骨囊肿)为青少年期的良性肿瘤,多发于肱骨和股骨,约80%。根据距离骺板可分为活动性(小于0.5cm),静止性骨囊肿。 骨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2/3患者因病理性骨折而发现。 X线显示为单腔骨质破坏,有明显边界,无骨膜反应。 区别于动脉瘤样骨囊肿(多房样,膨胀生长,穿刺血液。) 较小骨囊肿,首选考虑经骨穿刺抽液激素注射,也可注射骨髓或人工骨,成功率40-80%,需多次。 骨囊肿刮除植骨,复发率高,约50%(成人期复发率较低)。目前结合髓内钉固定加人工骨,疗效会明显提高(髓内钉作用减压,有利正常骨干细胞进入,局部引流,预防骨折;人工骨利用高渗作用杀灭囊肿,促进局部新骨形成),手术是微创式的,采用穿刺小创口,首选推荐。 发生病理性骨折后骨折可愈合,但骨囊肿自愈性很低。 巨大的或动脉瘤样骨囊肿,局部切除,自身腓骨移植也可考虑。 动脉瘤样骨囊肿(复发) 再次手术,肱骨病变切除,腓骨移植
新生儿出生后,个别儿会有骶尾小窝,学名潜毛窦。有潜毛窦儿约20%合并隐性脊柱裂。 隐性脊柱裂,多见于腰骶部,是先天性神经管缺陷,有一个或数个椎骨椎板未全闭合,而无椎管内容物膨出。 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局部表面皮肤可表现一血管瘤或潜毛窦。 有潜毛窦的新生儿,如无下肢活动受限,无排尿便困难,不必处置。(如有上述症状需做CT核磁共振) 有潜毛窦学前学后儿童,个别出现间歇性尿频,遗尿,需做骶尾CT普检。可做功能锻炼,加强盆底肌肉力量。
我们知道,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器官。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小板降低导致的凝血障碍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于2019年11月1日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收治了一位患者:患者女,失代偿期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伴广泛皮下淤血,常规保肝治疗无明显疗效。我们团队首先对患者进行骨髓采集,经分离出有核细胞后,在B超引导下经肝内门静脉输注骨髓有核细胞,随后将骨髓血浆和红细胞从周围静脉输注,整个治疗过程顺利。11月7日,患者发来图片,我们看到患者腹部的皮下淤血已经基本消失,这表示她的肝功能好转,凝血障碍已经得到改善。让我们祝愿她早日康复。者治疗之前腹部皮下淤血照片一周后患者肝功能改善,皮下淤血明显消退我们原创经网膜右静脉插管埋置输液港建立通道,输注自体骨髓治疗4、600多例肝硬化,取得良好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升级完善了治疗方法: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内门静脉输注自体骨髓有核细胞治疗是我们原创的又一种治疗肝硬化新方法。目前已经治疗了200余例患者,不需要住院,比起通过手术建立通道,超声介入细胞治疗风险更小,效果良好。
畸胎瘤是一种胚胎性肿瘤,常见于躯体中线,骶尾部最多见(骶尾部有多能干细胞),80%良性。 巨大骶尾畸胎瘤可致新生儿贫血,压迫尿道致排尿困难,下肢活动受限(多恶性侵及椎管)。 可分外生型,内生型(盆腔),混合型。也可根据骶尾外露,盆腔生长分四型。 彩超CT核磁有利于区别脊膜膨出,脂肪瘤,脓肿。血清甲胎蛋白也有利于初步判断良恶性,病理确诊。 骶尾畸胎瘤巨大,有坏死破裂可能应于生后1周尽早手术。 小的骶尾畸胎瘤,生长很缓慢,无其他症状,可于两个月后手术。 手术多采用骶尾倒V切口,完整切除肿瘤,切除尾骨,骶中动静脉结扎确实,保护直肠及外括约肌。如盆腔生长,需加腹部切口。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原因考虑拇指屈肌腱鞘紧张与拇长屈肌增大有关,并非先天性的。分期:一期局部结节,关节屈伸活动无弹响。二期主动活动有弹响。三期不能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有弹响。四期不能被动活动。 1岁内自发缓解率高于50%,故1岁前不考虑手术。可以手法屈伸活动,局部按摩,100-300次/日,可坚持半年(无痛操作,如痛局部伸直固定2-3周)。手法治疗适用于一期二期病人;三期四期病人不建议手法按摩。 大于1岁四期患儿需要手术。 2岁后经手法治疗半年,不缓解,二期以上,即手术。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关节1-2次/日,防止粘连。 掌指横纹切口,术后恢复。
新生儿呕吐是最常见症状之一。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呕吐。 生理性呕吐多见,也称吐奶,吐量小,次数少,精神状态好,生长发育不受限,月体重增长大于0.6kg。常见原因喂养不当,胃解剖学发育因素,药物刺激等。生理性呕吐随年令增大,症状逐轻,6个月内多完全自消(胃横位改变,贲门膈肌作用,胃食管夹角发育)。 病理性呕吐少见,呕吐进行性加重,吐量大,多喷射性,超过10余次/日,多含胆汁,精神状态不好,体重不升或反降,应高度重视,及早会诊。病理性呕吐也分内科和外科原因。内科常见:胃食管返流,呼吸道感染,颅内高压,代谢疾病等。外科常见:幽门肥厚狭窄(吐物不含胆汁),肠旋转不良梗阻,肠闭锁,肛门闭锁等。 新生儿呕吐,应急方法 1、防误吸,侧头,吐物清理干净。 2、观察口唇有无青紫。 3、暂不进食。 4、取立位或头高30度,右侧卧位。
婴幼儿阑尾炎的临床症状极不典型,且病变发展很快,可在数小时内发生化脓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婴幼儿不能明确表达病情,加上腹部检查不配合,早期B超CT检查未提示,临床上常把早期阑尾炎误诊为消化不良、肠炎,肠系膜淋巴腺炎等病症。 另外,婴幼儿抵抗力太弱,受腹腔的炎症和脓液刺激,很快形成严重的肠粘连而导致粘连性肠梗阻。有的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而危及患儿生命。 需严密观察腹部情况,结合检查血像提示细菌性感染,B超CT有腹腔渗出,回盲部肠壁增厚,尽早手术。观察最好不超过24小时。发烧右下腹痛,腹胀硬拒触(安静下),化验检查提示细菌感染,发病6小时怀疑阑尾炎,建议探查手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是小儿下肢最常见的畸形。女性多见,左侧多见。 其危险因素:遗传(家族史)和宫内因素(臀位,羊水过少)及生后体位等。 早期可表现为,臀纹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走路后跛行。 早期筛查很重要。四五个月一般可选B超。α角大于60度,β角小于55度,发育良好。α角43-60度,β角55-77度,发育不良。α角小于43度,β大于77度,半脱位。x线骨盆正位片为诊断金标准,生后四个月做检查(4个月时股骨头出现)。 治疗: 0-6月组,用屈曲外展支具,确保复位后每周骨盆平片复查;如3-4周仍没有复位,应放弃支具治疗。夜间也要佩戴。连续24小时佩戴支具6-8周可使髋关节稳定。至少佩戴2个月,直至X线片正常。 6-24月组,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上述治疗,约有30-40%股骨头坏死。 18个月以下由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关节挛缩症所致的髋关节脱位,可手术。建议内侧入路切开复位。 2岁以上手术复位,股骨旋转截骨,骨盆截骨。 髋关节半脱位,沈通线不连续,Sharp角大于45度,髋臼覆盖小于80%,也应考虑手术。 双侧髋脱位术后
小儿骨折较常见,不同于成人,骨折多青枝骨折,移位小,多非手术治疗。 如果开放性骨折,有重要神经损害症状,骨骺损伤,经关节面需手术治疗。 开放性骨折最佳时间为伤后六小时内。 骨骺损伤,经关节面骨折,易造成骨骼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疼痛。 小儿肱骨外上踝,股骨颈骨折,被称为必须手术的骨折。 小儿股骨干骨折,6岁以内多保守牵引,时间长,并发症多。现在用弹性髓内钉固定,小切口,创伤小,恢复快,年龄3岁以上,非常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