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和心梗其实是一个疾病的不同的一个阶段。我们说冠心病如果频繁发作,我们就要建议他上医院做一些检查,看看血管的情况,如果血管狭窄到99%了,这时候我们就要给他一些建议,比方说做支架预防心梗的发作,心绞痛就是说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会发生心绞痛。 心梗就是说血管狭窄已经闭塞了,闭塞了以后,这个心肌都会受影响,心梗病人我们最好的治疗就是把这个闭塞的血管就要打开,我们就要给他做个冠脉造影,必要的时候安支架。如果特别重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给他冠脉搭桥,这个心绞痛再往下发展如果不预防这个危险因素,血管狭窄逐渐逐渐地加重,最后就是心梗,所以我们治疗心绞痛,其实是预防心梗,它是冠脉疾病的不同的一个表现。 心绞痛和心梗最大的区别是,心绞痛的症状是心前区不适,出现疼痛的感觉,心绞痛时可以吃点复方丹参滴丸;而心梗是心脏周围血管大面积坏死。心绞痛可以治愈,心梗是不能治愈的,严重的心梗应该是没有抢救时间的,所以平日里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控制冠心病的要害在于预防。 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因此,加强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重视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不可忽视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 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预防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1个或1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吸烟等)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目前公认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现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四周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冠心病病变始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 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大力宣传戒烟活动,特别是要阻止儿童成为新一代烟民。
生活里有很多人把打鼾(打呼噜)认为是睡得香的标志,但其实打鼾是睡不香的表现。睡眠时,打鼾是呼吸不顺畅的表现,说简单了就是“缺氧”。 本来睡觉时是身体修复充电的时候,这个时候呼吸不顺畅、氧气不够,身体器官都会变得“疲倦”。 打鼾则引起人们睡眠浅、深睡眠减少等会使人越睡越累,因此打鼾者白天嗜睡、疲惫、乏力、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就不难理解了。 打呼噜的危害不仅仅是长期感到疲劳,打扰周围人的睡眠,更重要的是长期缺氧导致对机体各脏器的严重损害,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心肌梗塞、脑溢血、内分泌紊乱,甚至可因长时间的呼吸暂停而发生猝死。 我们为什么会打鼾? 打鼾,在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上呼吸道(鼻、咽部)狭窄的基础上,如肥胖、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短小等因素诱发。 当我们进入睡眠时,舌头、咽喉和口腔根部(软腭)的肌肉群会松弛。这种肌肉松弛会使咽喉部组织下垂。当人呼吸时,下垂组织会使气道变得狭窄,并发生振动或颤动,便会发出打鼾声。正因为气流不畅,才会发生响声。 本文节选编译自UpToDate临床顾问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概述” 专题,描述如下: 引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需终生治疗。 本病在成人中的基本特征包括: ●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或与用力呼吸相关的觉醒。 ● 由睡眠障碍导致的日间症状,例如困倦、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 ● 睡眠障碍的体征,例如打鼾、烦躁不安或复醒性鼻息(resuscitative snort)。 OSA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因为此类患者的神经认知行为欠佳和内科疾病的风险增加,这是由于经年累月睡眠过程中存在反复觉醒和/或低氧血症。发生这些后遗症所需的OSA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此外,未经治疗的重度OSA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有关。 推荐内容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基本特征包括:睡眠过程中不规则和异常呼吸模式(例如,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与用力呼吸相关的觉醒)、睡眠过程中高声打鼾和鼻息、睡眠障碍的症状(例如,困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睡眠障碍的体征(例如,打鼾、烦躁不安、复醒性鼻息)。 ● 如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定义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于5次/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是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则在普通成年人群中本病的患病率大约为20%。相比之下,如果定义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大于5次/小时,并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至少1个症状或体征,那么患病率仅为2%-9%。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明确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颅面异常和上气道软组织异常。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大声打鼾、遗传、吸烟和鼻充血。 ● 打鼾和日间困倦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常见表现。其他症状和体征包括睡眠不安、安静睡眠周期被高声鼻息或打鼾终止、夜间心绞痛、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伴噎塞感、喘息感或窒息感的觉醒。尽管常有肥胖、血压升高、气道狭窄和大颈围,但体格检查也可是正常的。当怀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时,实验室内多导睡眠图是首选的诊断性检查。 ●有数种干预手段可能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受益。这些包括行为矫正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特异性治疗(例如,气道正压通气、口腔矫治器和手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治疗将在别处讨论。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可能后遗症包括:由于过度日间困倦、缺乏注意力或疲劳所致的灾祸,以及全身性高血压、轻度肺动脉高压和心血管疾病。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即,AHI>30次/小时)的全因死亡风险似乎增加。 伴着一个睡觉打呼噜的人睡觉是痛苦的,这种痛苦可能刻骨铭心。 而现实是,面对打鼾,很多患者选择不就医,以为仅仅是睡眠不好,于是自行购买安定、镇静、安神类药物服用,这万万不可。“一些安定类药物会加重患者上气道肌肉松弛的情况,从而使异常打鼾和呼吸暂停更严重,尤其是老年人,加大猝死的风险。”
冠心病的症状要根据心脏缺血的程度而定。可以表现为心慌,胸闷,突然发作的心前区和胸骨后疼痛,牙痛,左肩疼痛,左小指疼痛,恶心,呕吐,腹痛,焦虑等。平时要注意戒烟戒酒,适当体育锻炼,监测血压、血糖,少食多餐,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冠心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食欲不振,浮肿等情况。冠心病患者平时要低盐低脂饮食,少吃油腻油炸食物。要保证心态平稳,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困扰。要保证睡眠充足,别熬夜。也要保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加重心脏负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避免各种感染。避免进食过饱,注意劳逸结合。 对于存在冠心病症状的患者,首先要注意进一步明确目前患者是否是冠心病,以及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先建议患者行心电图、胸片以及心脏彩超的检查,必要时可以行冠脉CT,甚至冠脉造影检查。 如果确实是冠心病所引发的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还要注意运动减肥,多吃新鲜瓜果蔬菜,保持心情愉悦,才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同时还要注意吃预防病情进展的药物,比如建议患者可以按时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万爽力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最佳的用药治疗方案。
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往往会出现心绞痛,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造成的,冠心病早期有哪些症状。 1、劳累或情绪激动紧张时,会出现胸骨后或心脏前区闷痛,或者说紧缩样的疼痛,并且会向左肩或者是左臂辐射。 2、运动后或运动中会出现头痛、牙痛甚至脚痛,休息一会就可获得缓解。 3、睡觉的时候高枕头好,低枕头会让人觉得胸闷、憋气,熟睡的时候或者白天平卧的时候会出现胸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这个时候立即坐起来,站起来就会获得缓解。 4、听到比较嘈杂的噪音时会出现心慌、胸闷。 5、反复的出现心律不齐或者不明原因造成的心跳过快或者心跳会缓慢。 6、进行体力运动的时候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的时候就会变的缓解,跟正常人一样。 7、吃得过饱或者过于寒冷、看惊险刺激的影片的时候容易出现胸部疼痛、心悸,可能患上冠心病。 8、性生活或者是排便用力的时候,会突然出现心慌、胸闷、气促或者胸部疼痛,这就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如果患上冠心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去治疗。
有很多朋友们在平常生活中突然就会有心绞痛的现象,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心绞痛的症状就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突然心绞痛的原因。 原因一:过度体力劳动 当人体的活体力活动较大的时候,会导致心肌的供氧量出现一定的失衡,冠状动脉不能够扩张,这样会导致人体的心肌有缺血的症状。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多见于一些老年朋友们。老年朋友们的机体代谢出现了一定的退化,如果是突然从事一些过重的体力劳动会导致心肌氧供血。 原因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绞痛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据不完全统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人体的血流量减少,人体的心肌组织会有大量缺血的现象,这样就会形成心绞痛。 另外,高血压以及血检异常等都会导致人体的血脂沉积在动脉管壁上,这样也会形成粥样斑块也会导致人体的血管形成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也会引发心绞痛症状。 原因三: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也会导致人体出现心绞痛的现象,其实我们人体是通过一系列的激素和神经系统,支配整个生理系统的。一旦发现人体的冠状动脉出现痉挛现象,这个时候人体的心肌的血液供应量就会不足,同时还会导致人体出现心绞痛的现象。 原因四:饮食不当 突发性的心绞痛也与饮食不当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现在人在过节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聚餐活动,每次聚餐就会吃一些含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还会过量的酗酒,这些都是会导致人体出现心绞痛的身上痛。 尤其是在节假日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在这里不得不提醒大家在过节的时候也应该要为个人健康着想,饮食还是需要均衡。
医生提醒: 注意药物“打架” 华法林是常用的抗栓药,房颤、换了心脏瓣膜、长期卧床的人都需要长期服用,以防出现血栓。 这个药剂量大了,有出血风险;剂量小了,容易形成血栓。在服用期间,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规范使用抗凝药物,定期复诊和严密监测凝血功能。 临床上会和华法林“打架”的药很多,在“华法林治疗专家共识”中专门列了一整页。其中风险最大的就是芬必得、西乐葆、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非甾体抗炎药,它们和华法林会出现“酶代谢竞争”,使其血药浓度陡增,大大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另外,常见的如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抗菌素、他汀类的降脂药、名字中带“地平”的钙拮抗剂降压药、促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以及解热镇痛类感冒药,都容易和它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 拔牙后请注意这些事项 拔牙后30~60分钟之后,将纱球吐出。 拔牙24小时内不要刷牙不要漱口 饮食宜清淡 最后,辟个谣 拔牙不瘦脸!不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