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正在迈向更加微创和个性化的新时代。腋下单孔腔镜手术,不仅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还为追求美观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一.单孔腔镜手术:微创、安全、舒适1.单切口,隐藏于腋下切口仅约4厘米,术后几乎看不到瘢痕。不损伤乳房表面皮肤,保护乳房的自然形态。腔镜技术的精细操作使得在符合医学指征,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乳头乳晕复合体可以得到保留,为患者保留乳房的自然外形,具备术前的自然美感。2.精准手术,降低并发症腔镜设备提供高清放大视野,精准定位腋窝淋巴结和乳腺腺体。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快速恢复,疼痛轻微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日常生活更少受影响。4.适用人群乳腺癌早期患者,肿瘤位置与乳头乳晕区域有一定距离且没有乳头乳晕病变者。注重乳房外观和生活质量的患者。5.心理益处减轻患者因乳房外形改变带来的心理压力。保持女性身体特征,明显增强了患者与肿瘤斗争的信心和继续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自信。二.腔镜下I期乳房重建:美观与自信的双赢乳房体量较小的患者(A罩杯)通过腔镜下腺体切除即可达到患者满意的外观效果,避免额外创伤。保留了乳房表面形态,使患者术后自然美观。乳房体量较大的患者(B罩杯及以上)在腺体切除后,建议同时进行I期乳房重建。可植入假体或自体组织进行重建,以达到更好的对称性和美观性。三.传统手术与腔镜手术的比较在乳腺癌手术中,传统开刀手术和腔镜手术的差异显而易见:1.切口位置与长度传统开刀手术的胸前壁切口延伸到腋下,长度约20厘米,瘢痕明显,可能对胸部美观造成较大影响。腔镜手术采用腋下隐藏切口,长度仅约4厘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术后瘢痕隐蔽,更加美观。腔镜联合I期乳房重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术后乳房形态自然,满足患者对对称性和外观的需求。2.术后恢复与舒适度传统手术因切口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疼痛感较明显。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迅速,患者术后疼痛轻微。美容效果传统手术更注重肿瘤切除效果,但可能忽略外观的美观。腔镜手术兼顾肿瘤治疗与美容需求,尤其是联合I期乳房重建时,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术后乳房形态自然,对称性更好。3.手术适应人群乳腺癌早期患者:需要腺体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手术的患者。希望改善术后乳房外形的患者:特别适合追求美观的年轻女性。温馨提示腋下单孔腔镜手术和I期乳房重建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结合,不仅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更致力于为患者保留自然的美丽与自信。如果您正在寻找安全、科学且兼顾美容效果的治疗方案,欢迎预约咨询。让我们用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团队(邢鹏主任医师,刘群副主任医师,董慧婷副主任医师),为您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驾护航。
男性乳腺发育症是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临床问题,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乳房不对称或双侧乳房隆起,甚至伴有乳头敏感或疼痛。这种现象可能发生于青春期、老年期,或由内分泌紊乱、药物使用、肥胖等多种因素引起。男性乳腺发育的原因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病因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生理性:多见于青春期和老年期,由于激素水平的短暂波动导致,通常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2.病理性:如睾酮缺乏、肝功能异常、甲状腺疾病或肿瘤等。3.药物性: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抗精神病药、抗生素等)可能诱发乳腺发育。4.肥胖相关:脂肪组织堆积造成的假性乳腺发育需与真性乳腺发育区分。何时需要手术治疗?对于生理性乳腺发育症,一般无需干预;但以下情况可能需要手术:1.乳腺增生明显,对外观或心理造成困扰;2.怀疑病理性乳腺发育或存在乳腺癌风险。腔镜手术的优势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切口隐蔽性强:切口通常仅0.5-1cm,位于不显眼的部位,如腋窝区域。术后疤痕几乎难以察觉,非常适合因外观问题就诊的患者。对于注重美观的男性患者来说,这是腔镜手术最大的优势。2.微创效果显著:创伤小,手术后疼痛感显著减轻,恢复速度快。3.术中操作精准:借助高清腔镜技术放大视野,医生能够更清晰地分离并切除病变组织,降低误伤周围正常组织的风险。4.综合塑形效果优越:术中不仅切除乳腺增生组织,还可进行脂肪抽吸塑形,确保胸廓平整自然,美观度显著提升。5.降低并发症风险:相比传统手术,腔镜手术减少了术后感染和血肿形成的概率。减重是否能解决乳腺发育问题?很多男性患者尝试通过减重来改善乳腺发育问题,尤其是在合并肥胖的情况下。然而,减重通常只能减少身体脂肪,对于真性乳腺发育(乳腺组织异常增生)效果有限。更有甚者,体重降低后,胸部脂肪减少可能使增生的乳腺组织更加突出,导致乳房外观问题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手术是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腔镜手术,不仅能切除多余的乳腺组织,还可以结合脂肪抽吸塑形,确保胸廓平坦自然,同时避免因疤痕问题影响外观。腔镜手术的适应症腔镜手术适用于真性乳腺发育症且乳腺增生较严重的患者,尤其是希望通过手术改善外观并尽量减少疤痕者。不适用于假性乳腺发育或合并乳腺恶性病变的患者。手术流程概述术前评估:包括血液检查、乳腺超声或MRI,必要时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测,明确乳腺增生性质和范围。手术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下进行。腔镜操作:通过微小切口插入腔镜,分离并切除增生的乳腺组织,同时进行脂肪抽吸塑形,确保胸廓平整。术后护理:术后佩戴弹力衣物帮助塑形,避免剧烈活动。结语男性乳腺发育症虽然并不罕见,但由于涉及外观和心理健康,许多患者往往羞于就医。现代腔镜手术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且美观的治疗方案。如果您或身边人有类似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意见,切勿忽视自身健康。希望这篇科普能让大家对男性乳腺发育及腔镜手术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呼吁社会对这一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根据最新的全球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居首。尽管发病率逐年提升,但随着诊断时间更加提前以及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提升,乳腺癌的病死率却是有下降趋势的。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综合治疗手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早期乳腺癌,乳房手术主要包括全乳房切除术、象限切除术(保乳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全腺体切除术以及更多的乳房再造等(腋窝术式要根据术前触诊及影像学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对独立处理)。具体是否能够行保乳术,主要根据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与乳房整体容积比率、是否是多灶型(乳房同一象限内多个病灶)、是否是多中心病灶(乳房不同象限多个病灶)、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患者的保乳意愿。肿瘤大于5cm,多灶,多中心,病理类型是较为弥漫的导管内癌,伴发肺脏和心脏等基础疾病不能耐受保乳术后的放疗是保乳手术的禁忌(因为处于这些情况的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举典型案例说明,一位35岁的女患者,查体、乳腺超声、钼靶以及增强磁共振均提示右乳10点钟方向距离乳头乳晕复合体4cm的大小为1.8*1.5*1.5cm的单一病灶,粗针穿刺病理或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具有保乳意愿。在术中病灶周围多点组织安全缘均未见癌细胞的情况下这个患者就可以行保乳手术。反面案例,一位65岁的女患者,查体、乳腺超声、钼靶及增强磁共振提示左乳10点方向距离乳头乳晕复合体1cm的大小为5*4*3cm合并左乳5点方向距离乳头乳晕复合体2cm的大小为4*3*2cm的多发病灶,粗针穿刺病理或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两枚肿物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伴发左肺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等慢性疾病不能耐受放疗,患者因担忧复发风险不愿意保乳,以上条件具备其一则为保乳手术禁忌。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面对的实际问题其实是患者具备保乳手术的条件却不愿意保乳!!! 不愿意保乳的原因主要归结于: 1.惧怕保乳术后局部复发风险高,影响生存时间??? 针对这一困惑,目前最新的研究数据,美国《肿瘤外科年鉴》在线发表了涉及20余万例乳腺癌患者的大数据分析报告,该报告利用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近10年来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数据,对他们的5年、7年的总生存结局进行了对比分析。共计431899 例早期乳腺癌数据,其中302299例进行了乳腺癌保乳治疗(乳房肿块切除术+放疗), 129600例进行了乳房全切除术。研究结果显示,保乳治疗组与全乳切除组5年总生存期对比(92.9%vs.89.7%,p
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随着卵巢功能的衰竭,乳腺腺体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但这不意味着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乳腺肿瘤最典型的体征是无痛肿物,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痛却成为了大多数患者延误就诊时间最主要原因。在门诊会遇到很多患者会将可触及的乳房无痛肿物误认为是年轻时哺乳后残留的“奶盒子”。中老年女性也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这也成为这类患者不愿意来医院就诊的原因。还有一个社会因素是现在很多老年人处于独居状态,这也造成了这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肿物的无痛,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的心态造成了延误就诊时机。 但实际情况却是肿瘤的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的三早原则是肿瘤治愈的最重要原则。老年乳腺癌相较于年轻乳腺癌,进展相对缓慢,并且多为ER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亚型。这种亚型的乳腺癌患者对于内分泌治疗是敏感的。通过相对低毒性的口服药物控制肿瘤的进展(进一步降低雌激素或者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效应)。对于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但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多数伴随着身体其他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因此,手术治疗是采取根治性的改良根治术还是肿物扩大切除,是否需要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要结合患者的病期,年龄,身体整体状态来决定,相较于年轻患者,整体的治疗方案要相对温和一些。简而言之,权衡投入与收益比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很多女性在体检或日常生活中发现乳头出现溢液,尤其是单侧浆液性溢液时,都会感到紧张甚至害怕,担心是否患上乳腺癌。事实上,大多数乳头溢液是良性病变,并不需要手术处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科学地面对和处理这种情况。乳头溢液,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乳头溢液是乳腺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单侧浆液性溢液常与乳管扩张或乳管内的小病变有关。以下是可能的原因:乳管内乳头状瘤这是导致单侧乳头溢液的最常见原因,属于良性病变。乳头状瘤通常是因为乳管内长出小的“乳头样”组织,刺激乳管产生分泌物。尽管大多数乳头状瘤是良性的,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恶性潜能,因此需要进一步评估。乳管扩张经产妇女,特别是有过哺乳史的患者,在哺乳期间乳管扩张分泌的乳汁才可以通过乳头排出。停止哺乳后有一些女性由于乳管复建不全,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乳管扩张;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乳管可能出现轻微扩张,导致乳管分泌物排出。这种情况通常是良性的,无需特殊处理。其他情况极少数情况下,乳头溢液可能与乳腺癌有关,但这种可能性非常低,尤其是在溢液是清亮或浆液性的情况下。还有一些情况是患者没有乳头溢液,例行超声检查时发现乳管扩张,并且扩张的乳管内有沉积物。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扩张的乳管会形成一定的分泌物,分泌物时间久了会固化沉积下来,有些时候很难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相鉴别。但导管内乳头状瘤大多数血供比较丰富,而沉积物则不会。并且通过定期三到六个月的超声复查可以鉴别。发现单侧乳头溢液,我该怎么办?第一步:不要恐慌!乳头溢液是乳腺科门诊的常见主诉,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病变引起的。第二步:做好评估通过以下简单的检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溢液的原因:乳腺超声检查超声能直观显示乳管的扩张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乳管内小结节或其他病变。钼靶检查这里并不是说钼靶检查比超声检查对导管内病变的敏感性更佳!超声检查和钼靶检查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对于中国女性,超声检查对结节样病变敏感性更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更高)。钼靶检查对于钙化检查有着独特的优势。两者相辅相成。如果在超声发现的可疑病变区域发现较密集簇状钙化是确切的手术指征。但实际临床中,我们发现由于中国女性普遍腺体密度较高,有些时候密度较低的钙化我们钼靶的敏感性也较低。真的需要手术吗?很多患者会问:是不是一发现乳头溢液,就要做手术?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大部分情况,我们提倡“观察优先,手术次之”。大多数情况下,只需定期随访如果超声检查仅提示乳管扩张,没有发现其他异常,我们建议3~6个月后复查超声,观察乳管扩张是否有变化。这种方式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也减少了患者的焦虑。什么时候需要手术?如果溢液中发现血性溢液,或者超声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存在乳管内乳头状瘤或恶性病变的高风险,这时可以考虑进行可疑病变区域切除术,以明确诊断。手术有些时候需要两次进行,原因在于病理科对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否发生恶变存在一定的诊断难度,很多是否需要进行免疫组化鉴别诊断。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导管内乳头状瘤即使发生恶变,恶性程度通常都比较低。温馨提示:大部分乳头溢液是良性的乳头溢液虽然令人担忧,但您需要知道,大多数情况下它是良性问题,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通过规范的检查和随访,我们可以清楚地掌握病情进展,避免不必要的治疗。记住:早发现、早评估、科学随访,比过度治疗更重要!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随时与乳腺科医生沟通。我们会和您一起面对,帮助您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让您的健康得到最好的守护。
乳腺超声检查时,看到“BI-RADS3类结节”的结果,许多患者会感到焦虑,尤其是当报告中描述结节“形态不规则”或“界限不清晰”时,这种不安更是加剧。然而,绝大多数BI-RADS3类结节是良性的。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科学的解读,帮助您了解这些结节的特点以及正确的应对方式。举一个我院实际超声报告的案例向各位患者说明“双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内呈片状低回声区。右侧乳腺腺体内可见数个低回声,大者位于1点方向,范围约0.870.62cm,形态欠规则,水平位,边缘欠光整,其内未见明显血流显示”1.什么是BI-RADS3类结节?BI-RADS3类指的是“可能为良性”的结节,这意味着恶性的可能性非常低(<2%)。尽管如此,为了确保安全性,建议在6个月后进行复查,以观察结节是否有变化。2.如何理解“形态不规则”和“界限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形态不规则”指的是结节的外形不是完全圆形或椭圆形,而可能稍有不对称或特殊的形状。这种现象在良性病变中很常见,例如纤维腺瘤或乳腺囊肿,并不一定提示恶性。所谓所见即所得,超声图像上看到小结节就是这样的,超声科医生也就这样描述了,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小结节而担忧。界限不清晰:“界限不清晰”是指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够明显。这种模糊的边界通常与乳腺增生、脂肪组织分布或者超声技术的限制有关,而非恶性肿瘤的特征。3.BI-RADS3类结节需要担心吗?请放心,BI-RADS3类结节的定义就是“可能为良性”,大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忧。即使报告中提到“形态不规则”或“界限不清晰”,这也可能是乳腺生理变化的正常表现。4.面对BI-RADS3类结节该怎么做?坚持随访观察:按照医生的建议,在6个月后复查超声。通过对比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血流是否发生变化,能够进一步确认其良性性质。关注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乳腺的整体健康状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和过多咖啡因。规律运动,减轻乳腺组织的压力。保持心情平和:科学的随访是完全可以保障安全的。请不要因为“形态不规则”或“界限不清晰”的描述而过度焦虑。遵医嘱进行必要检查:如果复查中发现结节发生变化,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穿刺活检。这是一种快速、安全的诊断方法,可以及时排除问题。5.传递温暖与信任作为医生,我们希望您知道,乳腺结节是许多女性都会遇到的健康问题,而BI-RADS3类的随访观察是一种既科学又温和的应对方式。我们理解您的担忧,也愿意用专业和耐心陪伴您一起走过这个过程。通过定期监测和健康管理,您可以放心生活。温馨提示:如有任何疑问或发现新的症状,请随时咨询乳腺专科医生。相信科学,相信自己,我们将共同守护您的健康。
如何应对乳腺超声BI-RADS4a类结节?在乳腺影像学中,BI-RADS4a类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分级,它提示病变具有轻度恶性可能(约2-10%)。但需要强调的是,一次超声显示的4a类病变并不等于癌症,绝大多数病变可能是良性的。因此,科学、冷静地应对非常重要。什么是BI-RADS4a类?BI-RADS(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将乳腺病变按照恶性可能性分为不同等级,其中4类进一步细分为:4a类:轻度恶性可能(2-10%)。4b类:中度恶性可能(10-50%)。4c类:高度恶性可能(50-95%)。4a类病变通常表现为影像学上轻微的不典型特征,例如结节形态稍微不规则或血流信号稍有异常。4a类结节的科学应对方法1.首次发现4a类结节:无需恐慌,定期复查更重要根据临床经验和指南建议,对于BI-RADS4a类病变,一次超声检查结果不能作为最终依据。复查时间:建议患者3个月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复查重点: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血流是否有变化。如果结节稳定无变化,可继续随访观察。如果结节出现明显变化(如增大、不规则加重、血流丰富),再考虑进一步检查。2.何时需要进行穿刺活检?对于稳定的4a类结节,通常不急于进行活检。而对于复查时有变化的病变,可选择:真空辅助活检(VAB):适用于较小或形态不规则的结节,可一次性获取更多组织用于病理分析。创伤小,病理结果准确。核心针穿刺活检(CNB):适用于定位清晰的病灶,可快速明确诊断。在大多数情况下,3个月的复查观察期足以判断病变性质,避免了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3.为什么不建议立即活检?避免过度医疗:BI-RADS4a类病变绝大多数是良性,如纤维腺瘤或乳腺囊性增生。如果没有充分依据进行活检,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不必要的医疗负担。观察期安全:即使少部分病变存在恶性可能,3个月的观察期一般不会延误治疗。温馨提示:正确面对BI-RADS4a类病变1.保持良好心态乳腺4a类病变的恶性概率很低,大多数患者最终的病理结果是良性的。2.选择专业机构确保影像检查由经验丰富的乳腺影像科医师进行,必要时寻求乳腺专科医生的第二意见。3.注意健康管理定期筛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乳腺影像学随访。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关注心理健康:如有过度焦虑,可咨询心理医生或乳腺科医师。总结乳腺超声BI-RADS4a类结节并不可怕,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立即进行活检。通过3个月的超声复查观察结节变化,绝大部分病变都可以得到清晰的判断。如果病变确有变化,再采取进一步措施也完全来得及。请相信科学评估和专业医生的判断,冷静应对,保护好自己的乳腺健康!
乳房疼痛:别担心,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作为乳腺科医生,我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因乳房疼痛来就诊的患者。许多女性会担心这是否是乳腺癌的征兆,其实,大部分乳房疼痛并无严重病因。以下内容将为您详细解答乳房疼痛的常见原因,并提供科学的缓解方法。乳房疼痛的常见原因1.周期性乳房痛: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通常在经前1-2周加重,经期后缓解。原因多为激素波动(如雌激素和黄体酮变化)。2.非周期性乳房痛:不与月经周期相关,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局部疼痛。原因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炎或良性肿瘤等。门诊中,许多患者因乳房疼痛而担忧自己是否罹患乳腺恶性肿瘤,但其实乳腺肿瘤引起乳房疼痛的情况非常少见。3.乳房外原因:胸大肌拉伤、肋软骨炎或颈椎神经病变等。极少数情况下,心血管疾病或胃食管反流病也可能引发类似乳房的疼痛。4.心理或生理因素:压力、焦虑或情绪波动可能加重乳房疼痛。生理性疼痛常见于青春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如何缓解乳房疼痛?1.生活方式调整:选择合适的内衣,特别是在运动时佩戴专业运动内衣,以减少乳房震动的不适。减少咖啡因、巧克力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E和B6的食物,如坚果和香蕉。热敷或冷敷可以有效缓解乳房胀痛。热敷适合缓解周期性胀痛,而冷敷更适合炎症性疼痛。2.药物治疗: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快速缓解疼痛。局部涂抹消炎药膏,如双氯芬酸凝胶,副作用较小。对于严重周期性乳房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调节药物。3.中成药的辅助作用:平消胶囊:适用于乳腺炎性疼痛或增生病,但需在明确病因后服用。乳癖消:缓解乳腺囊性增生引起的胀痛。逍遥丸:适合伴随情绪波动的周期性乳房痛。注意:中成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或盲目服用。更多时候,这类药物的效果可能更多体现在心理安慰上,建议能不用则尽量避免。4.心理支持与压力管理:适当的放松练习(如瑜伽、冥想)和保持充足睡眠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减轻乳房疼痛。何时需要就医?以下情况需尽快就医:乳房疼痛持续时间较长(>2周)或逐渐加重。伴随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头异常分泌物等症状。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或药物治疗无效。温馨提示乳房疼痛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严重疾病的表现,但科学评估和细致处理仍然至关重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及心理支持,大多数乳房疼痛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请记得,您的健康值得被关怀。若有疑问或症状复杂,请及时咨询专业乳腺科医生,我们始终在您身边,为您的健康护航。
超声引导下的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微创诊断以及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物的切除以及部分早期可疑癌变的活检切除。手术步骤1.术前结合超声以及钼靶检查明确病灶的大小以及位置。医生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手术路径。2.局部麻醉手术中仅在病灶部位注射局麻药物,患者全程无明显疼痛感。3.旋切肿物操作精准引导:在超声实时引导下,术者将旋切针头插入病灶区域。通过释放刀槽确认肿物契合在刀槽内。4.可视化旋切:通过针头的高速旋转,完整切除病灶,同时利用负压吸引系统迅速移出体外。全程在超声影像监测下操作,确保切除范围精准、操作安全。5.术后切口无需缝合,仅需粘合。术后切口隐蔽,恢复快,对乳房外观无明显影响。患者关注的问题1.是否会影响乳腺功能?微创旋切仅切除病变组织,对乳腺结构和功能影响很小,术后对哺乳功能不能说绝对不影响,但概率极低。2.术后复发可能性?对于良性肿物,彻底切除后复发概率很低。但需定期复查排除其他新发病变。以上为微创手术的流程简介。对于乳腺良性可能大结节,优选观察,次选微创,再次选开刀手术。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原理及出现副作用后应对措施。早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属于慢性疾病治疗范畴,然而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慢性病,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阶段患者承受着长期的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全身不适。然而根据全球范围及本人对所在医疗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完成规定时间的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要明显长于没有完成规定时间内分泌治疗患者。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才为内分泌治疗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