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看懂心梗后心脏康复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常举例说:修理心脏就像保养汽车,也要有4S店,治疗之后要有全面、全程的管理和康复,而不能只看病、不管预后。 忽视心脏康复,很容易陷入"治疗-复发-再治疗-再复发"的恶性循环中。让我们跟着下面的视频,认识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了解心脏的"小秘密"。 要点 心梗后恢复的目标 1. 保持心脏健康 2. 避免下一次心肌梗死发作 影响心脏康复的因素 1. 心脏的受损程度 2. 个人的康复能力 3. 是否做过心脏手术等 如何避免下一次心梗发作 1. 遵医嘱: 按时服药 记录不良反应告诉医生 告知医生目前自己的全部用药情况 服用其他药物和保健品前跟医生商量 2. 调整生活方式: 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 不吃快餐 比较食品标签、选择低盐低钠食品 保持健康体重 戒烟限酒 术后四周保持心情愉快 保持睡眠,下午适当休息 逐渐增加锻炼量,避免干重活 3.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每天检查手术切口,出现发热、红肿、出血等及时就医 留意以下症状:胸闷胸痛、胸部紧缩感、压榨感或其他胸部不适,心绞痛症状还有可能放射至 以下情况需立即拔打急救电话:持续不能缓解的心绞痛,伴气短、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 4. 坚持复查 请记住:心脏康复需要时间,时间因人而异。请对你的心脏多一点耐心! 本文系成少永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超过一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持续的高血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动脉,从而造成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后果,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所以高血压的危害不可轻视[1,2]。那么,高血压到底会引起哪些危害呢?危害之一:高血压引起的脑损害高血压可引起脑损害包括脑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性痴呆等。中国人脑中风高发,高血压患者中发生脑中风的人数是心肌梗死的5倍[3]。中风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手脚不利、半身不遂、行走困难、不能说话、失明、智力障碍等。部分脑中风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就被夺去了生命,大部分患者遗留失语、偏瘫等残疾。危害之二: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高血压可引起多种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冠心病:为心脏供血的动脉叫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易发生病变之后,会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血压高,心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劳累或饱食时会发生胸闷、气促、心慌;随病情加重,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尿少、水肿等。·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常发生心律失常,其中房颤最常见,有的患者会感觉心慌,心跳有停顿,也有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发作时做心电图可确诊。房颤最终可导致脑中风。危害之三:高血压引起肾损害高血压可损害肾功能。早期可有夜尿增多、尿泡沫多、眼睑水肿等症状,严重者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或换肾,丧失劳动力,并且花费巨大。控制血压能保护肾功能。危害之四:高血压引起的其他血管病·外周血管病:下肢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走几百米路就出现腿部沉重、麻木、疼痛,严重者可在休息时下肢也发冷、疼痛、甚至溃烂。·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动脉壁形成血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腹部撕裂样剧痛。甚至血管破裂大出血,病情凶险,多数危及生命。·眼底病:高血压损害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失明。可以通过眼底动脉检查了解全身小动脉的硬化程度。高血压虽然危害大,却是可防可治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尽早进行治疗,才能有效的降低对人体其他器官造成的伤害。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科普读本2.李虹伟. 高血压危害心脑肾[J]. 老年健康, 2011, 12: 18-19.3.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委会.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6(12):1123-1149.
不要让心绞痛限制您的运动当心脏不能获得充足的含氧血液时,就会出现心绞痛,或者胸痛、胸部不适。胸部、手臂、肩膀或下巴可能出现疼痛、压迫感或紧束感。心绞痛是潜在心脏疾病的一种症状,当体力活动达到一定强度,心脏供血不足时,就会触发这种症状。心绞痛可能发生在运动过程中,甚至是上楼梯时。运动可以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有氧运动,如慢跑、划船、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刺激并加强心肺功能,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使休息和活动期间循环到心脏的血液量增加。在医生允许的条件下,开始在每周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加体育运动,有助于维持甚至改善心脏健康。有哪些适合的体育运动?如果你日常活动量不是很大,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增加体育运动。可以进行轻至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每天至少30~60分钟,每周至少5~7天。一些轻至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1、以5~6公里/小时的速度快步走2、慢跑或跑步3、游泳或水中有氧运动4、徒步5、跳舞6、骑自行车7、园艺请在开始运动,或提高运动的强度前,咨询医生。开始运动后,会有什么益处?运动可以带来诸多益处,包括:1、加强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2、改善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氧气3、降低血压4、改善胆固醇水平5、改善血糖水平6、减少焦虑和抑郁如果遵守饮食营养建议,还有必要运动吗?营养和体育运动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共同改善血管功能,并最终转化为心血管系统的获益。一氧化氮是保护血管的重要物质,合成它的“原料”是L-精氨酸。L-精氨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最好的来源是豆类、鱼类、蔬菜、水果和坚果),而一氧化氮的合成需要由轻至中等强度的运动激发。营养结合运动仅1年,就可使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降低50%以上!体育运动会增加心脏的额外负担吗?许多人认为在心脏病发作、心脏手术,或血管成形术后,应避免运动,以防止心脏承受过大压力。事实正好相反。定期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肌功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并控制可能导致心脏疾病的问题,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有心脏病的患者,如果经常运动并做出有利于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寿命显著延长。我应该怎样开始运动?慢慢开始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健康状况的改善,再增加运动强度。例如,可以从让您感觉舒适的散步开始,逐渐增加每次步行的时间和距离。运动可以降低将来患心脏病的风险。这是术后散步计划的一个示例,散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如果愿意,每天可以外出2~3次。第1周:每次5~10分钟第2周:每次10~15分钟第3周:每次15~20分钟第4周:每次20~30分钟第5周:一周中大部分天数,尽量达到每次30~45分钟如果有关节疼痛或其他疾病/手术情况,可以咨询医生、护士或理疗师。标准的体育锻炼应该怎么做?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应由三部分组成。热身和放松与主要运动本身一样重要。热身:在开始运动前,一定要进行轻度运动帮助热身。这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例如:1、通过逐渐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它能够缓慢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这比突然增加负荷更安全。通过确保冠状动脉扩张,以保证心脏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助于降低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风险。2、进行可增加心率的活动,例如步行、原地踏步或低速骑行。3、随后拉伸运动肌肉,降低受伤风险。4、无论做什么热身运动,都应保持在较低运动量,即轻松且容易。5、理想的热身运动应持续15分钟,然后就可以开始主要运动了。放松:在运动结束时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适当放松是很重要的。在放松期间逐渐降低步速。放松的目的是让身体恢复到静息状态。1、如果你突然停止运动可引起血压突然下降,从而导致昏厥或头晕,彻底放松10分钟可以降低这种因血压突然下降而导致的昏厥或头晕的风险。2、放松还可以降低因突然停止运动导致的心律失常风险。这些因素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应认真对待1、在放松阶段进行肌肉拉伸有助于减少因活动引起的肌肉酸痛。2、在放松阶段应缓慢减小运动量,让身体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如何确定运动强度是否合适?运动的强度很重要,强度太低是浪费时间,强度太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在运动时,请听从身体的感觉。强度应控制在可以一边运动一边说话,这样可以确保自己始终在极限范围内运动。运动时出汗,肌肉感到酸累都是正常的。但胸痛、胸闷、气短、头晕、恶心、极度疲劳,或感觉要晕倒都是不正常的。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立即就医。我的目标活动量应该多大合适?可以将目标定为每周2.5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活动包括散步、骑自行车、划船和爬楼梯等。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我?发现你喜欢的运动。任何您会进行的运动就是最好的运动。如果是喜欢的运动,坚持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和医生讨论,哪些运动是安全的,然后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直到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利用零碎的时间运动。增加体力活动不仅是定期运动,而是转变为一种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抓住一天中任何能让自己活动的机会。这可能意味着将车停到离目的地较远的地方、走楼梯而不乘电梯,或午休时进行15分钟步行。更积极的生活方式,保持运动且安全的好方法。1、日常活动是指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所进行的活动。可能是步行取邮件、爬楼梯、园艺、修剪草坪或扫地。2、这些活动不会消耗大量能量或让心率剧烈上升,但却可以让您维持在活动状态,心率适度提高,也能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3、许多研究表明,结构化的有氧运动与增加日常活动带来的健康获益十分相似。因此,如果无法进行大量的结构化运动,或长时间运动,可以首先尝试增加日常活动。记录自己的进步。写下或用app记录每天的活动。参见本手册最后附上的运动日记示例,这会有助于追踪自己的进展。利用这些信息设定目标并保持运动热情,您会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骄傲。请注意,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运动诱发冠状动脉疾病发作的风险较高,不适合进行竞技运动。需要考虑哪些防范措施?1、如果你感到任何疼痛或不适,请停止运动。①如果你感到任何类型的胸痛、呼吸困难或胸闷,请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②停止运动后,请保持低心率。即使在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消失后,也不要重新开始运动。你应该休息一天。③如果你在第二天或下次运动时发现任何疼痛或不适,请立即就医。2、随身携带药物。许多药物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如果医生已经开具了硝酸甘油,请随身携带,特别是在运动时。3、考虑在运动时有人陪伴。有人陪伴是保证运动期间安全的好办法。当你无法处理时,他们可以帮你应对出现的任何症状或严重问题。4、随身携带手机。应该避免哪些类型的运动?1、需要避免过度劳累或导致腹腔/胸腔内压力升高的运动,如举重。2、最好避免突然的、无规律的运动。3、不要剧烈和长时间用力。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剧烈运动比适度时间的中等、温和、有氧运动的益处更大。4、最好不要在非常寒冷的天气或强风中进行户外运动,在出现胸痛时不要运动。5、在疲劳、发热、感冒或病毒感染时,请停止任何类型的运动。体育锻炼日记
阿司匹林是当今单个药物使用人数最多的药品,没有之一。据资料显示,全球服用阿司匹林人群每年总共吃掉了约1500亿片阿司匹林,按每人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折算下来全球约有5亿人在服用阿司匹林。因此,不论平时工作中,还是朋友们碰面时,潘医生常常会被问这样的问题:“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比较好呢?是空腹吃好,还是饭后吃好呢?早上起来吃好,还是晚上睡觉前吃好呢?”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一、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这主要是考虑到阿司匹林对胃的损伤。阿司匹林诱发胃肠道出血的机制主要有两点:1、阿司匹林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2、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胃肠粘膜保护因子前列腺素(PG)的合成,减少血栓素A2(TXA2)的合成,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容易引起出血。目前很少使用普通制剂,如果是普通制剂还是要饭后服用,让阿司匹林混合在食物中,这样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损害。但目前绝大多数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都是肠溶片。肠溶片外面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包膜,一般要在肠道内的碱性环境下才能释放,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直接刺激作用,但是也不是在胃内完全不分解释放,根据药典要求,在胃内释放量小于10%即合格,说明还是有少量在胃内释放。如果在饭后服用的话,进食后食物会稀释胃酸导致胃内PH升高,更接近于碱性环境从而使药物在胃内加快分解。此外如果饭后服用的话,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延迟了它的排空时间,在胃内呆的时间更久,释放也更多一些。餐前服用,由于空腹胃内酸性环境强,肠溶衣不易溶解且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从而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所以根据上述这些依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是餐前服用。对于合并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可以合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等),并注意密切观察腹胀、腹痛、恶心、呃逆等消化道症状以及黑便甚至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二、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阿司匹林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呢?”其实,《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和其他几份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专家共识,对这个问题都没有做出规定。有学者倾向于晚上服用。因为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为06:00~12:00,而阿司匹林在服药后3~4 h候才能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才服用本品,则不能起到最佳保护作用。18:00~24:00是人体血小板生成的活跃时段,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其作用更有时效性。也有学者倾向于早上服用者。前列环素具有血管扩张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早晨服用阿司匹林血液中的前列环素夜间比白天水平高。而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则血液中的前列环素白天比夜间高。而人体夜间凝血度最高,所以早晨服用阿司匹林对于血管扩张和抗血小板聚集的疾病效果更佳。其实,各有各的理由,到底早上吃还是晚上吃?目前专家们的意见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所有符合服用阿司匹林适应证的患者,服用期间没有胃肠道出血、哮喘发作等副作用,只要能耐受,都需要需要长期服用。另外,目前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的阿司匹林制剂是肠溶片,切记不能掰开吃,否则会增加胃肠道副作用。总结一下:阿司匹林肠溶片应该空腹服用,而早上吃还是晚上吃没有什么差别,关键在于长期坚持服用;所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们应该注意观察有没有胃肠道不适、出血或哮喘发作等不良反应,注意千万不要掰开吃!
李女士,30岁,是一名警官,最近单位进行体能测试,比较劳累,感觉有时心脏会咯噔一下,就像突然踩空了一脚,心脏突然不跳了,脉搏停停跳跳了几下,十分紧张,急忙赶去医院求诊,做了心电图,发现是早搏。沈先生,48岁,有室性早搏,24小时心电图检测有两万多次,早搏多时经常感到胸闷,需要深呼吸,心里十分顾虑。在门诊还会经常碰见这样的患者,平时没有任何不适,在体检时医生告诉他有早搏。因为他们不知道早搏是什么,他们往往十分紧张,甚至焦虑,害怕自己得了心脏病。那早搏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就是心脏病吗?该怎样去应对呢?1 什么是早搏? 人体的心脏是一个泵血器官,靠一收一放的搏动有节奏地泵出血液,供应人身脏器的代谢需要。心脏电活动的起源点──窦房结。在正常成人休息时,窦房结有规律地每分钟发出60-100次电脉冲,向整个心脏传布,这就是我们常在心电图报告上见到的“窦性心律”。如果窦房结之外的心脏组织,控制心脏的电活动,就会使心脏在没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提前收缩一次,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期前收缩或早搏。如果搏动的产生部位在心室,即为室性早搏;如早搏产生在心房,就是房性早搏。2 早搏等于心脏病吗?笼统地说早搏等于心脏病是错误的。一些流传的说法,如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可能突然死亡,那更是无稽之谈。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如果用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约60%的人可记录到早搏。有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已。因此临床医生将早搏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不合并心脏病的,我们称之为良性早搏。多发生在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更年期、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炊料时。另一种是合并有心脏病的早搏。多发生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膜病、甲亢性心脏病等。把年龄与早搏相结合作病因诊断缺乏科学根据,如有人把年轻人与儿童的早搏归因于心肌炎,当没有任何心肌炎的证据时,便归因于"心肌炎后遗症"。把老年人的早搏归因于冠心病。这种臆测性的诊断使得大量预后很好的良性早搏病人长期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丢失了心爱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甚至贻误终生。3 早搏该怎么样的防治呢?发现有早搏的病人应当到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通过现有检查手段包括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等。如果没有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这种早搏就是良性早搏。许多有早搏的患者本无自觉症状,平常身体很健康,而是在升学、就业或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早搏。这些患者的早搏一般是良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疗。正如文章开头提及那位李警官经过检查发现是良性早搏。良性早搏对人的影响是很小的,一般不会发展,也不会造成其他心脏病,也不会增加心源性死亡的危险性,预后良好。主要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过度疲劳及紧张等。如果病人症状不明显,良性早搏可以不治疗,但是如果对病人生活影响很大,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适当控制早搏。实际上也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抑制早搏,而且对于良性早搏的没有必要长期甚至是终身用药,而且用药还会有副作用。一般来说早搏的人只要是感觉可以耐受,那么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过正常的生活,进行正常的日常工作,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每日不停触摸自己的脉搏,越摸越紧张。其实早搏的次数与心脏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少医生或患者反复使用费用较高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早搏的多少,又没有正确认识早搏的意义,既浪费医疗资源,也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对于合并有心脏病的早搏,往往需要治疗,这种治疗首先是对原有心脏病的治疗,比如有冠心病,心脏供血不好,就应该首先解决心脏供血的问题;比如甲亢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搏,首先要控制甲亢。有时针对早搏会使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是应该在有经验的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也不主张针对早搏长期给予药物治疗,因为研究发现所有的治疗心律失常药物都存在引起新的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和猝死率的风险。部分有症状的早搏病人,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消除早搏,成功率约在90%左右,但手术费用较高,也存在一些手术风险。沈先生24小时心电图检测发现有两万多次室早,在我们医院检查后没有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经心理辅导消除焦虑,及短时间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症状控制仍不佳。采用射频消融方法,沈先生室早已经完全治愈。 总之,绝大多数都会有早搏,包括正常人。关键弄清早搏的性质:良性还是病理性。良性早搏一般不需要治疗,避免引起早搏的诱因;而病理性早搏,首先治疗基础性心脏病。很少针对早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在心内导管室给患者放了多年支架,这 13 个问题医生和患者都会关注,你一定要清楚。 一、心脏支架,放还是不放? 心脏支架治疗是把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这就要具体到每个患者而言了。 支架治疗的好处是救命,改善心肌缺血受损,消除胸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坏处是增加血管内膜增生和血栓的风险。 但是由于近年来一代一代新的科技出现,例如药物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高效抗血栓药物、抗增生药物等的应用,只要患者能够按医生要求规范用药,规范一级预防,这种支架带来坏处的几率只有 3~5%。 二、冠脉狭窄多少,要放支架? 这要看患者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网传狭窄 70% 也好,75% 也好,都是很片面的。原来指南要求,冠状动脉狭窄达到 70~75% 以上,有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可以放支架。 现在又有研究提出稳定型心绞痛狭窄达 90% 以上可以放支架,但是这都是模式化的理论。 我们要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干预。 我们常说「优势血管、重要血管、重要部位要偏积极些,非优势血管、非重要血管、非重要部位要偏消极些」。 所以,是否放支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放了支架,冠心病能否治愈? 冠心病是个可防可控,但不能治愈的进展性疾病。支架起不到治愈冠心病的作用,支架只是解决冠脉局部管腔狭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所以,积极的进行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才是最基本的。如果诊断了冠心病,无论放不放支架,都需长期服药。 四、支架术后,能做磁共振吗? 第一代支架是不锈钢的,核磁共振的强磁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更多的支架是钴铬合金、镍槔合金、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等,核磁不会对其造成影响。所以目前推荐,市面的支架可以在 1.5T 磁共振场强下进行检查,不受影响。 五、支架,会移位吗? 支架植入是用高压球囊(16~26 个大气压)把金属支架丝挤压嵌入血管内膜斑块组织内的。 刚刚植入时,支架金属丝的血管一面是暴露的,一般 3 个月后就可以完全包埋在血管壁内,即使剧烈活动、突然的体位变化、剧烈咳嗽等都不可能会引起支架移位。 六、冠脉支架有寿命吗? 支架没有寿命。如果支架植入成功,患者又预防控制做得好,也不是容易增生的特殊体质,也就是说支架不发生血栓或再狭窄的副作用,那可能一辈子就是畅通的。 但如果放完支架,症状好转,但没有规范服药,积极预防,那有可能随时就会发生血栓事件,出现心梗,支架也就废了。 七、支架保质期是多久? 支架生产包装后严格消毒,这个消毒后的支架是有有效期的,一般金属支架是 1.5 年。但生物可降解支架要求低温保存,有效期更短一些,是一年。 支架植入体内后就不存在保质期的问题了,因为随着时间推迟,血管内皮增生,会覆盖支架。 八、金属支架在体内会发生排异、过敏吗? 早期支架的材料以不锈钢为主,目前更多的支架材料是钴、铬、镍、槔等合金,这些金属的组织相容性都非常好,很多的医疗植入物都采用这些材料,比如骨科常用的固定板、关节等,几乎不会发生排异。 所谓的支架后过敏,最常见的是支架后的必须用药过敏,比如阿司匹林、他汀等,并不是金属过敏。真正金属过敏的发生率只有百万分之一。 九、支架术后多久需要复查? 支架术后复查有三个目的: 1. 有没有服药后的药物副作用发生,比如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肝脏、肾脏功能损伤; 2. 有没有出现支架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血栓、再狭窄等; 3. 有没有规范服药。 所以我们一般要求,如果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1 个月、3 个月常规复查,6 到 9 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造影复查。 不管什么原因,如果出现胸痛、胸闷等可疑心脏症状,就要随时复查。 十、支架技术是国外淘汰的技术? 用数字说话:我国心脏支架手术在 1988 年时只有 52 例,2000 年突破 10 万例,2016 年 67 万例;我国是 14 亿人口! 美国支架例数每年高达 100 万例;而美国的人口为 3 亿! 十一、有了新技术,不需要支架了? 有人问现在有了更新的融化血栓、取出血栓技术,也有了旋磨、激光、超声消融等打通血管技术,就再也不需要支架了? 网传很多溶栓、取栓、旋磨、激光、超声等新的冠状动脉开通技术的动画,而且大多还夸张地说「再也不需要支架了,支架大夫要失业了」。 这些所谓「新技术」,其实早就有了。 首先说溶栓药物是上世纪中叶就有的,比如尿激酶。但溶栓是有条件的,必须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6 小时以内才有效,而且溶的必须是「血栓」,冠脉内膜的「斑块」是溶不开的。 取栓、抽栓技术也早就应用于临床,但对象也必须是「血栓」,不能是「斑块」。 急性心梗往往是血管内膜斑块造成狭窄的基础上,斑块又破裂诱发血栓。所以即使溶掉或取出了血栓,也仍然需要支架解决冠脉狭窄的问题。 旋磨、激光、超声消融技术等确实是消除斑块的技术,这些新的技术可以把血管内膜的斑块碎化分解成比血细胞还小的颗粒碎片(一般小于 10 微米),随血流冲走或被吞噬细胞吞噬,或者使斑块气化消失。 但是这些技术的实施,仍不能使血管达到原有的血管直径,也不能使血管内膜光滑如初,而且这些操作都是通过瓦解内膜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仍然有血管内膜的损伤和残余的狭窄,这就仍然需要支架来完成最后的任务。 所以这些新技术是针对冠脉病变的复杂程度应运而生的,是开通血管的不同利器,它们并不能代替支架。 十二、支架超过三个,必须搭桥?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这么一种说法,超过三个支架就不好了,而且很多地方的医保审核也以三个为界,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毋庸置疑,支架放的越多(严格来说应该是支架覆盖越长),血栓和再狭窄的发生几率就越大。但是,我们还必须针对个体患者,全面权衡支架、搭桥和保守治疗的利弊。 一般情况下,多支血管需要放支架,数量在三个以上,又没有外科手术的禁忌证,我们常规会建议去做搭桥。 但是如果一支血管需放三个支架,我们一般不会建议去搭桥。 因为解决一支血管的问题,支架一般可以达到目的,而且相对创伤和风险更小、花费更少,没必要大动干戈去搭桥。 十三、支架还能取出来吗? 很多患者会问「我冠心病好了,支架还能取出来吗?」。 答案是不能! 支架是高压嵌入到血管内壁的,而且一段时间后完全被血管内膜所包埋,与血管形成了一个整体,所以这种金属丝是永久遗留在体内的。 不过,目前有一种生物可降解支架上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做成的,一段时间后可以完全降解吸收成血管结构,体内不会存留任何异物。 本文首发:心血管时间 本文作者:夏牧 丁香园
注意休息,避免感冒、避免情绪激动,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并保持大便通畅;支架植入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至少联合使用12个月,阿司匹林建议长期服用,服用期间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牙龈有无出血点及大便有无带血,如有异常及时就诊;他汀类药物也建议长期服用,因他汀类药物有肝脏损害、肌溶解等副作用,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肌酶,建议出院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复查肝功能、肌酶及血脂,如出现明显肌肉酸痛或者乏力及时就医;低密度脂蛋白(LDL)在1.8mml/L以下,才算达标;倍他乐克如无禁忌症也建议长期服用,减慢心率、减轻心肌耗氧,达标心率为55-60次/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复查心脏彩超,以了解心脏功能变化及心腔有无附壁血栓。本文系艾永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 危险因素:1、主要因素:年龄性别(>40岁男性)、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2、次要因素:职业(体力劳动少)、饮食(高脂、高胆固醇类)、肥胖、性格、遗传、体内缺乏一些微量元素、用药二、 自救:1、静卧:镇静、冷静、安静,尽量放松、避免精神刺激;采用平卧或半卧位,避免用力,不随意搬动2、服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及阿司匹林(方法是不喝水、不下咽,让药在舌下融化),原因在于舌下静脉非常丰富,药易于吸收3、呼救(拨打120电话),有条件者吸氧三、 预防与保健:冠心病的常见诱因包括:情绪激动、饱餐、过度劳累、寒冷、用力排便、吸烟、饮酒,要想很好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必须尽量避免诱因的发生1、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任何事都有良好的心态2、饮食(1)少量多餐,禁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少吃冷饮(2)睡前勿进食,防止超重(3)改善饮食结构:忌高脂、高胆固醇、高盐饮食,宜多吃鲜新的蔬菜、水果(苹果、甜橙、香蕉、山楂)、豆类(大豆、豌豆、蚕豆、赤豆、绿豆)、黑木耳、蘑菇、洋葱、玉米、冬瓜、鸡蛋(每天一个为宜,勿过多),适量饮茶(不宜在睡前饮用)、喝酸奶(其内含有大量牛奶因子,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牛奶(低脂)等。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3、控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常备可以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以备急需4、适当活动:例如散步、打拳、做操等,以循序渐进为原则5、注意保暖6、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促进肠蠕动的方法:每餐进食后1-2小时按摩腹部20分钟可促进肠蠕动。同时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7、戒烟戒酒,不喝咖啡或浓茶8、遵医嘱服药9、睡姿:血压高者——加枕平卧、枕高15cm 有心脏病者——右侧卧,严重者半卧位,不能左侧卧或俯卧睡前不宜多看书报或写作,更不宜看惊险或紧张的电视、电影四、运动锻炼:对于冠心病患者,宜作定量耐力运动,主要指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大肌群参加的持续性周期性运动 1、步行:以步行为锻炼项目者,每次可散步45~60分钟,或每日步行1000~2000米,中间穿插快速步行(每分钟100步以上的快速步行,可使心率达100~110次/分)。步行时要步态稳定,呼吸自然,防止跌倒 2、慢跑:慢跑时应先做好准备运动,穿合脚的运动鞋,跑步时保持轻松的步伐,注意地面和周围环境,防止失足跌伤,慢跑中也可交叉进行步行,跑完步后可缓步慢行,或做肢体活动、体操等运动 3、骑自行车:锻炼时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上身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宜在运动场内锻炼。如有条件可应用功率自行车在室内进行运动锻炼,它的优点是运动量标准化,便于观察比较 4、游泳: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可以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这项体育锻炼,但应做好准备运动,并应避免运动时间过久,以防止肌肉痉挛其它锻炼项目还有太极拳、体操及气功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5、注意事项: 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病人有益,但进行不当,给冠心病病人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等两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一小时内进餐(2)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4)大运动量锻炼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沐浴,至少应在休息15分钟后,并控制水温在40℃以下,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而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6)高温高湿季节应减少运动量心绞痛患者一、 心理指导: 告知病人需保持良好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食、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诱发和加重病情。病人常因不适而烦躁不安,且伴恐惧,此时鼓励病人表达感觉,告知尽量做深呼吸,放松情绪才能使疾病尽快消除二、 饮食指导: 减少饮食热能,控制体重;少量多餐(每天4~5餐),晚餐尤应控制进食量,提倡饭后散步,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饱;减少脂肪总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单糖和双糖摄入量,供给适量的矿物质及维生素,戒烟戒酒在食物选择方面,应适当控制主食和含糖零食,多吃粗粮、杂粮,如:玉米、米仁、小米、荞麦等;禽肉、鱼类,以及核桃仁、花生、葵花子等硬果类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可多食用;多食蔬菜和水果,不限量,尤其是超体重者,更应多选用带色蔬菜,如菠菜、油菜、番茄、茄子和带酸味的新鲜水果,如苹果、桔子、山楂,提倡吃新鲜泡菜;多用豆油、花生油、菜油及香油等植物油;蛋白质按劳动强度供给,冠心病患者蛋白质按2克/千克供给。尽量多食用黄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干、百叶等,其他如绿豆、赤豆也很好禁忌食物:忌烟、酒、咖啡以及辛辣的剌激性食品;少用猪油、黄油等动物油烹调;禁用动物脂肪高的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脑髓、贝类、乌贼鱼、蛋黄等;食盐不宜多用,每天2~4克;含钠味精也应适量限用三、 作息指导: 制定固定的日常活动计划,避免劳累。避免突发性的劳力动作,尤其在较长时间休息以后。如凌晨起来后活动动作宜慢。心绞痛发作时,应停下所有活动休息。频发或严重心绞痛病人,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应卧床休息四、用药指导:1、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1)心绞痛发作时可用短效制剂1片舌下含化,1-2分钟即开始起作用,持续半小时;勿吞服。如药物不易溶解,可轻轻嚼碎继续含化(2)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时可能出现头昏、头胀痛、头部跳动感、面红、心悸,继续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3)硝酸甘油应贮存在棕褐色的密闭小玻璃瓶中,防止受热、受潮,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期,每用6个月须更换药物。如果含服药物时无舌尖麻刺烧灼感,说明药物已失效,不宜再使用(4)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所引起的晕厥,用药后病人应平卧片刻,必要时吸氧。长期反复应用会产生耐药性而效力降低,但停用10天以上后,复用可恢复效力2、对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 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时,应指导病人(1)不能随意突然停药或漏服,否则会引起心绞痛加剧或心肌梗死(2)应在饭前服用,因食物能延缓此类药物吸收(3)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3、钙通道阻制剂 目前不主张使用短效制剂(如心痛定),以减少心肌耗氧量五、特殊及行为指导:1、寒冷刺激可诱发心绞痛发作,不宜用冷水洗脸,洗澡时注意水温及时间。外出应戴口罩或围巾2、病人应随身携带心绞痛急救盒(内装硝酸甘油片)。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保持安静。及时使用硝酸甘油制剂,如片剂舌下含服,喷雾剂喷舌底1—2下,贴剂粘贴在心前区。如果自行用药后,心绞痛未缓解。应请求协助救护3、有条件者可以氧气吸入,使用氧气时,避免明火及急剧碰撞4、病人洗澡时应告诉家属,且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门不要上锁,以防发生意外5、与病人讨论引起心绞痛的发作诱因,确定需要的帮助,总结预防发作的方法六、病情观察指导:注意观察胸痛的发作时间、部位、性质、有无放射性及伴随症状,定时监测心率、心律。若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者,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先兆,应立即就诊七、出院指导:1、减轻体重,肥胖者需限制饮食热量及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避免采用剧烈运动防治各种可加重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亢等。特别要控制血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2、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大多数可继续正常性生活,为预防心绞痛发作,可在1h前含服硝酸甘油1片3、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用,病人及家属应熟知药物的放置地点,以备急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心理指导:本病起病急,症状明显,病人因剧烈疼痛而有濒死感,又因担心病情及疾病预后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护士应陪伴在病人身旁,允许病人表达出对死亡的恐惧如呻吟、易怒等,用亲切的态度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解释先进的治疗方法,监护设备的作用二、饮食指导:急性心梗2~3天时以流质为主,每天总热能500~800千卡;控制液体量,减轻心脏负担,口服液体量应控制在1000毫升/天;用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蛋白质高食物纤维饮食,脂肪限制在40克/ 天以内,胆固醇应<300毫克/天;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过热过冷,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用力过猛;病情稳定3天后可逐渐改半流质、低脂饮食,总热能1000千卡/天左右。避免食用辛辣或发酵食物,减少便秘和腹胀。康复期低糖、低胆固醇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钾的食物,伴有高血压病或心衰者应限制钠盐摄入量在食物选择方面,心梗急性期主食可用藕粉、米汤、菜水、去油过筛肉汤、淡茶水、红枣泥汤;选低胆固醇及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可食用的有鱼类、鸡蛋清、瘦肉末、嫩碎蔬菜及水果,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病情好转后改为半流质,可食用浓米汤、厚藕粉、枣泥汤、去油肉绒、鸡绒汤、薄面糊等。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或进软食,如面条、面片、馄饨、面包、米粉、粥等。恢复期饮食治疗按冠心病饮食治疗禁忌食物:凡胀气、剌激性流质不宜吃,如豆浆、牛奶、浓茶、咖啡等;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限制食盐和味精用量三、作息指导:保证睡眠时间,2次活动间要有充分的休息。急性期后1-3天应绝对卧床,第4-6天可在床上做上下肢被动运动。1周后,无并发症的病人可床上坐起活动。每天3-5次,每次20分钟,动作宜慢。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延长。第2周起开始床边站立→床旁活动→室内活动→完成个人卫生。根据病人对运动的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第2周后室外走廊行走,第3—4周试着上下一层楼梯四、用药指导: 常见治疗及用药观察如下:1、止痛 使用吗啡或哌替啶止痛,配合观察镇静止痛的效果及有无呼吸抑制,脉搏加快2、溶栓治疗 溶栓过程中应配合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注意胸痛情况和皮肤、牙龈、呕吐物及尿液有无出血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时处理3、硝酸脂类药 配合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疼痛有无缓解,有无头晕、头痛、血压下降等副作用4、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 药物宜餐后服。用药期间注意有无胃部不适,有无皮下、牙龈出血,定期查血小板数量五、行为指导:1、大便干结时忌用力排便,应用开塞露塞肛或服用缓泻剂如口服果导等方法保持大便通畅2、接受氧气吸入时,要保证氧气吸入的有效浓度以达到改善缺氧状态的效果,同时注意用氧安全,避免明火3、病情未稳定时忌随意增加活动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肌梗死4、在输液过程中,应遵循医护人员控制的点滴速度,切忌随意加快输液速度5、当病人严重气急,大汗,端坐呼吸,应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两腿下垂,有条件者立即吸氧。并应注意用氧的安全6、当病人出现心脏骤停时,应积极处理六、病情观察指导:注意观察胸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有无向他处放射;配合监测体温、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及电解质情况,以便及时处理七、出院指导:1、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作息定时,保证充足的睡眠。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6周后可每天步行、打太极拳。8-12周可骑车、洗衣等。3-6个月后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工作。但不应继续从事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或工作量过大2、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服3、饮食宜清淡,避免饱餐,忌烟酒及减肥,防止便秘4、坚持按医嘱服药,随身备硝酸甘油,有多种剂型的药物:如片剂、喷雾剂,定期复诊
【营养指导】 1、控制能量的摄入,每日三餐最好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将体重指(BIM控制在25以下。(BIM=体重kg/身高的平方m,正常范围值20—24) 2、限制脂肪的提入,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烹调时,尽量选用植物油。限制盐的摄入,每天应该控制在5克以下(普通啤酒盖除去胶垫后,一瓶盖食盐约5克)。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淡水鱼类。 3、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纤维素卖食物以预防便秘。便秘时,不可过度用力,以防诱发心肌梗死。 4、戒烟,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吸烟者需即戒烟。限酒,有饮酒惯者,每周4—5天,可适当饮用红酒30毫升/日。不饮咖啡,浓茶。 【康复训练指导】 1、根据年龄病情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极拳等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一般每周3—5次,每30—60分钟。如有运动诱发不适,立即停止运动,联系医生复诊。 2、外出运动时请随时携带硝酸甘油,如出现胸胸痛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就地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如症状10分钟后无法缓解即到医院就该或呼叫120 【生活工作中注意事项】 1、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紧张焦虑,紧张和情绪激动,多参加益于健康的娱乐活动,每天做些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身心轻松、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和用脑过度,生活有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不宜用过冷、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门不应该反锁。 3、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并注意监测血压及血糖。 4、就诊其他疾病时应该正动告知医生自己所患疾病及服药情况。 【用药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替格瑞诺十分重要,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停用也应咨询医生,术后应定期门诊随访,如有症状立即联系医生就诊。 他汀类降脂药物需长期服用,定期监测血脂,肝肾功,肌酸激酶,如出现肌肉疼痛门诊复诊。
正确的测量方法是:(1)先休息15—20分钟。测量血压时,安静、舒适地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两腿自然分开,全身自然放松。避免喝咖啡,茶等.(2)一般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脱去上臂衣袖,气囊袋紧缚于上臂,其△标记应对准肱动脉(肘窝血管搏动处)处;袋的下缘应在肘窝上2~3cm。(3)上臂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冬日注意保暖防止颤抖。(4)使用合适的袖带,上臂周经>32cm,应换用16cm×65cm的大号气囊袋。袖带松紧适合,为插入两指为宜。(5)自动测压过程,患者不能有动作,不要说话。(6)测量1-2次,取平均值。两次测量中间间隔3分钟以上,并且部位、体位要一致。 每日可早晚各测量一次,认真记录数值,以便观察血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