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无创治疗(保守治疗)、外科手术 大多数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如绝对卧床休息、药物治疗、骨盆牵引推拿、按摩、理疗、脉冲、短波、封闭等。 药物治疗1.可尝试在疼痛部位外用氟比洛芬酯这样的非甾体镇痛痛膏药来缓解症状,但是缺点就是市面上膏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易出现过敏情况,需要患者根据自身的体质条件决定是否使用这些膏药,正宗的膏药,缓解效果还是不错的,不会有副作用,操作简单。 2.可以口服一些非载体镇痛药,比如洛索洛芬、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但保守治疗的复发率很高,当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反复加重,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1.微创手术、椎间孔镜下可以做的微创手术。 2.开放性手术治疗,椎管扩大成型,腰椎内固定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虽然是一种根治方法,但手术创伤较大,需切除椎板,可能会破坏椎体的稳定性,其手术并发症较多,而且并不是很多人都有手术适应症,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承担手术风险,那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又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该何去何从呢??? 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新决策微创介入较传统方法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安全有效等特点,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随着微创介入的发展,目前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案可供选择——腰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 腰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既能治疗突出的部位,又不损伤正常椎间盘组织,安全、高效、无痛苦、并发症极少,而且费用合理、恢复快。不过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也有相对的局限性,对于症状较轻,非巨大间盘突出的患者疗效较好。 腰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的特点①精确定位,安全性高:治疗过程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直接作用在病变的髓核上,全程操作可视,不会伤及周围正常的组织器官,射频温度可控,确保了治疗前后的安全,不感染,不存在热损伤。 ②创口微小,无痛苦,不开刀,无出血:整个过程约30分钟,术后不会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危险小,恢复快。 ③见效迅速,疗效确切:射频独具阻抗显示功能,能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钙化点、骨质和血管。能准确计算出要去掉的体积,靶点直接定位突出部位,精确热凝突出物,解除神经根压迫或刺激,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重塑纤维环,一步到位治疗腰颈椎间盘突出。 ④绿色疗法,年龄适应范围广:整个治疗不用麻药、镇痛药,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反应,使治疗更绿色化、更人性化,对高龄患者更安全。 常见问题汇总问:什么是射频热凝?答:是直接把突出部分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 小体积,解除压迫。很少伤及正常的髓核组织,同时直接阻断了髓核液中糖蛋白和B蛋白的释放,温热效应对损伤的纤维环神经根水肿,椎管内的炎性反应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症状立即消失或减轻。此外术中可通过神经电生理测试确定射频针处于靶点部位,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可有效规避风险。 问:手术要注射什么药物吗答:射频热凝后需向椎间盘注射25μg/ml臭氧、和消炎镇痛液(得宝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 问:臭氧的作用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答:从国内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来看,一方面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将髓核內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氧化分解,氧化后的髓核体积逐渐缩小、固缩,突岀物局部张力減少,神经、血管的压迫減轻,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另一方面,臭氧有对抗炎性反应中免疫因子的释放、使神经根周围血管扩张、減轻神经根水肿等作用;另外臭氧对其所接触的组织如椎间盘表面、小关节突及肌肉组织内的神经未梢都有很好的镇痛作用。抑制局部免疫反应,从而达到缓解腰腿痛的目的 问:手术创面大吗,需要麻醉吗,手术过程中疼吗答:手术属于微创介入手术,创面一般就是针眼的大小,视病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麻醉后一般不会引起疼痛 问:手术的流程答:明确责任间盘—明确突出卡压部位—将射频针穿刺到突出间盘内—加热—退针到腰椎间孔—臭氧和消炎镇痛液 1.明确责任间盘——明确突出卡压部位:在CT引导下确定治疗位置。射频针穿刺途径,并在皮肤穿刺点做标记 2.穿刺:在CT引导下,将射频针穿刺进入病变间盘部位 3.热凝 1)鉴别神经:精辩组织射频仪独具精确鉴别神经功能,可迅速测试到治疗范围1cm内的神经,保证不伤及神经组织;其还具有独特的阻抗显示功能,精确分辨组织,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2)消融髓核: 解除压迫射频热凝靶点术通过精确定位,选择适宜患者自身的热凝温度,迅速将病变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小病变髓核体积,解除其对周围神经、脊髓的压迫。 3)微创无痛:安全高效整个治疗在局麻下进行,而射频的穿刺针只有0.9mm,CT精确定位及可控的消融温度,使治疗过程更安全、更精准,治疗后可迅速高效恢复。 4.退针:拔出射频热凝电极 5.注射臭氧和消炎镇痛液 图可见臭氧均匀分布 问:CT引导的话,会有辐射吗?手术需要大约要多长时间答:CT引导所产生的辐射与拍摄CT片的辐射是一样大的,手术一般需要30-45分钟 问:手术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答:术后常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绝对卧床休息72小时,可平卧,侧卧,俯卧,但尽量避免坐立站立等姿势 小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很多。 腰椎间孔注射可以立即解除神经根炎症水肿,对轻中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效果比较好。但对于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没能解决机械压迫问题。因此可以采用间盘靶点热凝的方法,通过对突出靶点的热凝治疗,使突出物回缩,解决机械压迫问题。但治疗时应注意,对于严重突出物脱垂的患者应避免此治疗,以免突出物坠落。椎间盘射频热凝术前必须行感觉及运动刺激测试,感觉刺激应大于1V,运动应大于2V。 对于高龄、身体状态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也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临床上我们碰到很多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经过椎间盘射频热凝术后也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是一种沿着人体神经走形出现在皮肤表面的疱疹样皮肤疾病。 蛇盘疮 很多人会问,这明明是皮肤科的疾病,为什么疼痛科医生要来讲解。因为这类疾病除了皮肤区域会出现条索状的集簇样的水疱还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这种疾病发病的根本在于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埋藏于人体内背根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作祟,引起该节段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出现大量的水疱,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皮肤破损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安静状态下的自发性剧痛,皮肤破损区域无法触碰衣物,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误认为,可能等皮肤的破损长好了,疼痛就消失了,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图为:疱疹皮损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及疼痛区域) 还有很多患者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医生,为什么我皮肤都已经好了,还这么疼痛呢,我是不是得了其他疾病? 其实带状疱疹这个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归根结底就是病毒感染。经过系统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皮肤破损都会愈合,仅仅留下一部分色素沉着,影响美观。而引起剧烈疼痛的元凶则是病毒破坏了神经,造成了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才会最终诱发患者出现经久不愈的神经痛,在临床中我们将这类后遗症统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更容易得后遗症呢?据医学文献和临床统计报道,超过60岁的老年人或者伴随其他疾病(糖尿病、风湿免疫类疾病、肿瘤患者等)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自身机体免疫力较弱,都是这类疾病的好发人群。他们得了带状疱疹后应该高度重视可能会残留后遗症的可能性。 疼痛科有哪些治疗手段呢?针对早期(一个月内)就诊的患者我们可以采用将治疗针穿刺到病损神经周围,注射消炎镇痛类药物,对受损的神经直接进行消炎镇痛的处理,这类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让药物与受损神经直接接触,充分浸润,快速达到消炎止疼的作用。这类操作在影像学引导下完成,操作安全可靠,位置精确,效果明显。 针对中期(1-3个月)就诊的患者我们往往采用脉冲射频的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这种治疗的理念是将裸端1厘米的可通电的射频针与受损节段神经的背根神经节相接触,通过电流的温和刺激来降低受损神经的兴奋性,让原本活跃的受损神经安静下来减少异常放电,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的疼痛。 最后针对顽固性疼痛的患者,疼痛科还有自己的终极治疗手段: 脊髓电刺激疗法这种方法针对于疼痛病程超过3个月或者已经尝试了注射疗法或脉冲射频疗法,疼痛不佳的患者。 该方法是通过患者后方腰背部,置入一根穿刺针到硬膜外腔隙中,通过穿刺针将一根细细的电极置入到患者体内,这跟电极可持续放电来抑制神经的异常放电及痛觉信号向大脑的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的 这根电极可以在患者体内放置7天,这期间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7天后就可以将电极拔除,不会留下任何切口。 以上三种治疗手段,均在局部麻醉下操作完成,操作简单、耗时短、患者耐受度高,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的老年患者。 出院之后用不用忌口呀?这类疾病发病的最根本原因是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所以我们并不建议患者忌口,反而主张患者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来补充自身的体力来帮助疾病的恢复。 针灸、拔火罐会不会对病情有帮助呢?在发病初期,我们是不建议患者做以上两种治疗的,因为上述操作均有增加皮肤感染的可能性,减慢皮肤的愈合速度,可能会短暂缓解疼痛,但无法从受损神经的层面上根本解决问题。 带状疱疹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治疗的时机与方法的选择不知道通过这篇科普小文章,您学会了吗?
一口牙拔光,还是治不了我的牙痛70岁的老李,从65岁起,一阵阵的牙痛就开始与他相伴了。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被这种痛折磨到精神崩溃,体重只剩下80斤;。 5年之间,被疼痛折磨的疲惫不堪的老李,几乎把所有能想、能做的办法都试过了,可牙疼却还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他,以为只是牙疼作祟的老李,甚至拔光了足足一整排的牙齿!然而拔了一排牙齿的代价还不够钻心的痛,痛到最后只剩牙龈了还是疼痛难忍。 “吃不好,睡不好。”老李说,明明退休后,该享清福了,“可我却每天都要和牙疼作伴。” 疼痛频繁发作,连刷牙、吃饭、洗脸都无法顺利完成,拔牙后的几个月仍也不见好转。 也就是这样,老李的三叉神经痛被误诊了多年。毛病也就越来越厉害,直到来了医大疼痛科,老李才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很常见的头面部神经痛,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病程呈周期性发作,疼痛可自发,也可因刺激扳机点引起。 三叉神经痛与其他的很多疾病类似,经常被误诊,三叉神经痛的疼痛范围多在三叉神经内,具体的发病部位是在眼睛上下、颧骨上下以及嘴部的上下。多数的三叉神经痛会被误诊为牙痛,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牙痛多会伴有牙龈肿痛,而三叉神经痛则不同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三叉神经痛分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 三叉神经痛鉴别诊断1.牙痛:门诊最常见。患者发病后多就诊于口腔科门诊,拔牙后无缓解 2.舌咽神经痛:疼痛性质相同 I.疼痛部位:扁桃体、咽部、舌后1/3、耳道深部 II.诱发因素:吞咽、打哈欠、讲话 III.丁卡因试验(+) 治疗方案1、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首选用药,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对肝肾损害极大,不建议长期服用,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 2、 外科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micor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 其它治疗效果差愿意接受手术者; 费用高,风险大 3、 微创介入:根据部位可以分为 ?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 (卵圆孔-I、II、III支)-神经节 ? 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圆孔-II支)-神经干 ? 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眶上孔/切迹-I支)-神经干 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方法,该技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风险低、可重复治疗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的年老体弱患者。其治疗机制为射频电流将传导痛觉的无髓鞘纤维加热到70~75℃时,无髓鞘纤维发生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鞘纤维则能耐受较高温度,保留触觉,达到止痛目的。该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卵圆孔定位的精确性及神经选择性射频热凝,直接影响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由于卵圆孔位置深、解剖变异大,通常需要多次反复调整进针路线才能到达目标靶点,因而增加穿刺风险及并发症发生。CT引导下穿刺可完全避免穿刺过程中进针的盲目和定位的不准确。首先通过薄层CT扫描精确定位卵圆孔,然后根据扫描层数再次计算通过卵圆孔后针尖进入颅内的深度,从而更准确地控制穿刺深度,降低副损伤。 *手术流程* 相关护理*术中常见问题汇总患者常见问题汇总牙疼其余哪都不疼1.口腔科就诊,排除口腔牙齿问题后再诊 2.提醒患者牙齿治疗无效后及时来疼痛门诊就诊 我就在家吃药行不行1.药物治疗只会缓解症状,但不会治疗疾病 2.卡马西平右明显的副作用 3.随着病情进展,药量会随之加大,疗效降低 4.若坚持口服药物,务必告知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我咋得的这个病啊1.年长患者:血管与神经并行,血管硬化后失去弹性,与神经产生摩擦,造成神经损伤异常放电。吃饭、刷牙、洗脸时可加剧摩擦诱发疼痛,夜间睡着后不影响睡眠。 2.年轻患者:血管包绕神经,异位卡压 得了这个病咋治啊1.口服药物(短期) 2.微创 3.外科开颅 4所有治疗方案都应告知,无需隐瞒,让患者自行选择,切忌强求 我做完这个微创手术会不会口角歪斜1.口角歪斜由面神经支配,我们只做三叉神经,不做面神经 2.但是手术会造成原有疼痛区域麻木感,至少半年以上,触碰可感知,咀嚼功能正常或轻微减弱,不会存食物 (微创手术后疼痛会被麻木感取代)麻不麻无所谓,我就想不疼1.明确告知患者麻木感也是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当疼痛消失后,麻木感所引起的不适极有可能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患者再次就医的第一诱因。疼可以治,麻只能等。 2.当麻木感逐渐消退后代表损伤神经逐渐恢复,可能再次出现原有区域疼痛 ? 我不想麻又不想疼1.口服药物 2.外科开刀 手术后复发率是多少1. 5年复发率为20%左右 2. 外科手术也存在很高的复发率,并不是一劳永逸 3. 复发后可再次行微创手术治疗,但不能再次开颅 费用多少1.以我院收费为标准:射频针1500;手术费3500;全麻880 2.入院常规检查、静脉用药及护理费用共计10000元左右 3.市保患者自付1/3左右 这个微创手术风险大不大,概率是多少1.每项操作都存在风险,比如颅内出血、复视等等,但是对于我们医生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做完手术无效,疼痛不缓解 2.自我科成立后还未出现过不可逆转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但是会不会出现在你身上我们不确定,出现了就是100%,不出现就是0 3.这项微创手术在全国范围内每年要做上千例,但尚无一例死亡报道,而开颅手术每年都有死亡病例 需要住多少天院(颅脑MR具备前提下)1.II支患者入院检查1天,治疗1天,观察1天 2.III支患者术后需平卧48小时,共计5天左右
骨关节炎(O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和脱失而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和手等部位。OA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O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OA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临床表现有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骨摩擦音(感)、肌肉萎缩。 疼痛是OA最主要的症状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其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OA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 OA疼痛包括外周感受性疼痛和中枢敏化性疼痛,外周水平的痛觉感受来源于关节组织、外周神经和神经根等,而中枢水平的痛觉感受来源于大脑和脊髓。外周感受性疼痛的主要机制为局部炎症介质的释放,中枢性疼痛主要机制为中枢敏化即脊髓背角伤害性突触信息传递增强可直接致痛觉敏感。 OA疼痛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口服NSAIDs、抗抑郁药物、糖皮质激素、软骨保护剂、阿片类药物等。 外用非甾体抗炎药 如吲哚美辛栓、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凝胶膏、双氯芬酸钠二乙胺乳胶剂等,NSAIDs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外用NSAIDs可作为膝关节OA疼痛的首选治疗药物,尤适于合并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身体虚弱者。 与口服NSAIDs相比,外用NSAIDs治疗OA疼痛的有效性相近,而胃肠道不良事件显著降低,且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同时外用NSAIDs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皮肤,经皮肤渗透到达病痛组织而发挥镇痛作用,有起效快、局部浓度高、系统暴露量少及全身性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外用NSAIDs剂型选择方面,外用软膏只有10%-20%的药物能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而经皮贴剂可通过添加促渗剂的方式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时还有更好的依从性。此外,对口服NSAIDs疗效不佳的部位可加用外用NSAIDs以增强局部镇痛效果,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外用NSAIDs疗效不佳时,中重度疼痛可外用NSAIDs联合口服NSAIDs。 注意事项:外用NSAIDs一般耐受性良好,较少发生口服NSAIDs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用药部位轻度或一过性红斑、瘙痒、干燥和光敏性等。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口服NSAIDs包括非选择性NSAIDs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布洛芬、洛索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双氯芬酸、氟比洛芬酯、酮咯酸、塞来昔布、艾瑞昔布、依托考昔、帕瑞昔布等。《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OA疼痛症状持续存在或中重度疼痛者可口服NSAIDs,胃肠道反应风险高者如需口服NSAIDs,建议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非选择性NSAIDs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而心血管风险较高者及身体虚弱者,不建议将口服NSAIDs作为首选药物。 注意事项:口服NSAIDs的胃肠道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胃肠道溃疡病史、凝血障碍、肾衰竭、脑卒中或脑缺血发作史者慎用,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禁用。NSAIDs有天花板效应,避免过量及同类重复或叠加使用两个NSAIDs。 阿片类药物 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曲马多等,通过作用于中枢或外周的阿片类受体而镇痛。《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不推荐阿片类药物(含曲马多)作为缓解OA者疼痛的一线药物。 注意事项:口服阿片类药物(速效或缓释剂型)可能会增加胃肠道不良事件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且有一定的成瘾性。 抗抑郁药物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如度洛西汀,通过抑制5-HT和NE的再摄取,提高两者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在疼痛传导途径中的下行通路发挥作用,度洛西汀在改善睡眠方面有显著效果。《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长期、慢性、顽固性全身广泛性疼痛或伴有抑郁的OA疼痛者可使用度洛西汀。此外,度洛西汀可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能改善中枢性或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的麻木样痛、灼痛。 注意事项:度洛西汀不良反应有镇静、恶心、便秘、共济失调、口干等。慎用于胃肠道排空慢、有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病史、躁狂或有躁狂病史(特别是双相情感障碍者)、癫痫或癫痫病史者,或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机械操作、高空作业、驾驶者。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者;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和5-羟色胺强化剂联用,因会出现中枢五羟色胺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抗炎、缓解疼痛,并减少渗出,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滑膜、关节囊的充血水肿,松弛痉挛或挛缩的肌肉,关节腔内注射起效迅速,短期缓解疼痛效果显著。《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重度疼痛或经治疗后疼痛无缓解甚至持续加重的OA者,可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短期缓解疼痛,但不宜多次注射。 注意事项:关节腔反复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加速膝关节OA者膝软骨量的丢失,建议同一关节不宜反复注射,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4-6个月,每年应用最多不超过2-3次。 软骨保护剂 透明质酸(玻璃酸)可保护软骨细胞、半月板及软骨下骨,并抗炎、镇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且促进蛋白聚糖和糖胺聚糖合成、机械润滑、减少组织间的磨损与促进内源性玻璃酸钠分泌,同时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关节软骨愈合与再生,还可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轻中度疼痛或经治疗无缓解甚至持续加重的OA者,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头痛、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和关节出现轻微或中度疼痛和肿胀积液、注射后关节化脓性感染等。禁用于关节内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者,禽类和蛋类过敏者慎用。最好不与糖皮质激素及局部麻醉药物在体外混合后一起注射,但可分管先后注射,联用。 双醋瑞因是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通过抑制其产生和活性及后续的作用,而抑制软骨降解、促进软骨合成,并抑制滑膜炎症,可有效减轻OA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还可能延缓OA病程进展。其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无心血管事件风险,并抑制白细胞介素-1的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需长期给药的OA慢性疼痛者可口服双醋瑞因镇痛。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严重腹泻、肝损害等。禁用于有肝脏疾病或既往有肝脏疾病、炎性肠病、肠梗阻或假性肠梗阻、腹痛原因不明者。不推荐用于髋关节炎快速进展期的治疗。避免与泻剂同用;与利尿剂联用,可能引起脱水与低钾血症;与强心苷类药物联用,警惕低血钾的发生,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世界老年人口(>60岁)的比例将大幅增加。201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世界人口的12%,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1%(>20亿),不足为奇的是,被诊断为癌症的老年患者的数量在未来也会继续上升,因为癌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癌症患者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增加。 从目前来看,老年癌症患者的困境一直没有得到医学界的有效处理。研究者于199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疗养院住院的癌症患者中,38%的人每天都有疼痛迹象,其中26%的患者没有接受止痛治疗,年龄>85岁的患者有可能都没有接受镇痛,只有一半的癌症相关疼痛的老年患者接受了阿片类药物。 在过去的十年里,老年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许多老年患者由于错误地认为他们的疼痛不会从治疗中得到缓解,或者认为疼痛可能预示着潜在恶性肿瘤的,所以忽视了癌症疼痛,伴随而来的疾病,如痴呆症,使得从老年癌症患者那里获得准确的疼痛病史变得更具挑战性。 疼痛是患者最害怕的癌症症状之一。管理不善的癌症疼痛会影响情绪和焦虑水平,在一些研究中,老年癌症患者中临床相关抑郁的患病率高达25%,持续的疼痛可能会降低患者参与癌症治疗的动力。总体而言,它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也有负面影响,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化疗的主要目标可能不是治愈,而是实现功能状态的提高。疼痛、疲劳、失眠和情绪障碍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并对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年人癌症疼痛的最佳治疗需要一个包括肿瘤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疼痛内科医生和老年病学家在内的多学科团队的投入,采取全面的方法。 老年患者的癌症疼痛管理不善也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成本。在美国对1000名癌症患者的调查中,那些经历突破性疼痛的人比那些疼痛控制得更充分的人付出了更高的医疗费用。这种额外的经济负担是由于疼痛控制不佳的患者中与疼痛相关的住院、急诊科就诊和门诊预约的增加。 由于诸多原因,老年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可能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理想情况下,应该有一个有专家意见的多学科方法来优化疼痛控制,同时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药代动力学改变、多药联用、合并症和认知损害的可能性都应该考虑在内。这些因素,连同患者的肿瘤学诊断和预期的治疗轨迹,对于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止痛方案非常重要。
有一种腿脚疼痛,叫糖尿病神经疼 糖尿病性神经病是糖尿病的代谢障碍及血管病变所致的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变主要见于周围神经,亦可见于脊髓后索及肌肉组织等部位。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初期以双足远端受累多见,后逐渐向近端发展至小腿和上肢。 常见的疼痛包括自发性疼痛和刺激诱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灼痛,间断刺痛、撕裂痛、电击痛等;刺激诱发性疼痛包括痛觉过敏和痛觉敏感。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情绪。 特别是在四肢尤其是下肢,这种病变程度大了,会导致病人的敏感度下降。例如当有外界伤害时不能及时规避,烫伤了也不知道,有伤口了也不能及时发现等等。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因此我们建议大家,一旦出现下肢腿脚疼痛的情况,一定要重视!
相信很多人都有疼痛的经历,腱鞘炎、肩周炎、足底筋膜炎、鹅足炎、颈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肌肉慢性劳损……是不是看着这些疾病的名称,自己就感到了各种疼痛?尤其45岁以上的人,大都有过上述疾病导致的疼痛。 保守治疗除了选择吃药、贴膏药、热敷、在疼痛科,还有一种“体外冲击波止痛治疗”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多项研究证实 冲击波 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激活骨与软骨细胞活性等作用,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慢性疼痛性疾病,如肩周炎、钙化性肌腱炎、足底筋膜炎、伤口不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和膝骨性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机制介质(空气或气体)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该设备将气动产生的脉冲声波转换成精确的弹道式冲击波,通过治疗探头的定位和移动,可以对疼痛发生较广泛的人体组织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层肌肉按摩系统可用于各种骨肌疾病所导致的肌肉疼痛,通过机械振动作用于深部肌肉组织,刺激其本体感觉功能。改善病痛组织,刺激组织释放止痛因子,进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又被称为“不流血的手术刀”、“非手术治疗疼痛的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众多科室都在广泛应用。冲击波疗法具有无创、副作用小、效果显著等优势,优化治疗过程、加速疾病康复、达到治愈目的的同时又能减少创伤,令病人降低治疗代价。 病人在接受冲击波治疗期间一定注意休息,而不是加大活动量,因为冲击波是一种微创微损伤的疗法,治疗后要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让机体组织进行自行修复。 体外冲击波治疗后,会有口渴现象,过3小时左右,可能出现酸痛,或者原有疼痛症状稍有加重,这是细胞自我修复进程被激活、局部代谢加快的缘故,也是一种治疗效应。 治疗后可能出现以下短时间副作用,如瘀斑、红肿、组织敏感、水肿和红斑等。大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并不会产生短时间副作用,对治疗的耐受性也非常好。 任何治疗都不是万能的,看似容易的体外冲击波疗法,蕴含着深奥的软组织损伤治疗理论,不适当的治疗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查体、诊断、评估,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逐一筛查,直至确定病因为止,再加以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见效快、疗效好,目前已经成为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类疾病非创伤治疗的首选方法。
舌咽神经痛是指在舌咽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呈针刺样、电击样、烧灼样。疼痛常发生在一侧舌根、咽后壁、扁桃体、耳内深部及下颌后部,历时数秒到数分钟,骤然发作,突然停止,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常由进食、吞咽口水、咳嗽、说话或打哈欠诱发。往往在咽后壁、扁桃体、舌根部存在扳机点。本病好发于35岁以后,性别无明显差异。 发病病因可能为神经脱髓鞘变引起舌咽神经的传入冲动与迷走神经之间发生“短路”的结果。也可见于颈静脉孔区、颅底、鼻咽部、扁桃体等的肿瘤,局部蛛网膜炎或动脉瘤,这些称为继发性舌咽神经痛。近年来显微血管外科的发展,发现有些患者舌咽神经受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的压迫。 分类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舌咽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舌咽神经痛和继发性舌咽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舌咽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继发性舌咽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之外,同时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或茎突过长等。 临床表现(1) 疼痛 发生在一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及下颌后部,有时以耳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发作情况和疼痛性质 同三叉神经痛、疼痛通常骤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为数秒或数十秒,一般不超过两分钟。亦可呈刀割、针刺、撕裂、烧灼、电击样剧烈疼痛。 诱发因素 常于吞咽、说话、咳嗽或打哈欠时诱发疼痛。 (4)扳机点 往往有扳机点,部位多在咽后壁、扁桃体、舌根等处,少数可在外耳道。 其他症状 吞咽动作常会诱发疼痛发作,虽然发作间歇期无任何异常,但惧怕诱发疼痛而不敢进食,患者常有消瘦、脱水、喉部痉挛感、心律不齐及低血压性晕厥等症状。 (6)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诊断1.病史中询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饮食有无关系,疼痛是否向耳部放射。 2.嘱患者进食,观察诱发疼痛的情况。扳机点是否在扁桃体陷窝处,用可卡因溶液涂患侧咽部,了解疼痛是否缓解。 3.鼻咽部及后组脑神经系统检查有无阳性体征。 鉴别诊断舌咽神经痛因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需与其鉴别。可通过疼痛部位、诱发因素、扳机点位置、丁卡因试验来进行鉴别。 丁卡因实验:将1%的丁卡因喷雾喷到咽后壁和扁桃体窝等位置,如果能够使疼痛停止发作,则说明患者得的就是舌咽神经痛。如果患者喷药之后,舌咽部位的疼痛消失,但耳朵部位仍然疼痛,则可以封闭颈静脉孔看其是否能收敛。若能收敛则患者不仅存在舌咽神经痛,还可能有迷走神经的耳后支参与。如果患者呈持续性疼痛,或者有阳性神经体征,则应当考虑是否为继发性舌咽神经痛 治疗药物治疗 (1)苯妥英钠口服。 (2)维生素B、B等。 (3)卡马西平口服。药物治疗在发病初期常能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随着疼痛的加剧,药物常在数月或数年后逐渐失去效果。 神经阻滞射频热凝毁损舌咽神经是临床中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如舌根部或咽部持续性感觉异常、咽反射减弱或吞咽困难,且发生率较高,往往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副神经伴随,从颈静脉孔内出颅,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射频热凝技术不仅容易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在加热时还可引起毗邻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导致晕厥、心搏骤停,还可损伤颈动脉窦支而影响机体血压和呼吸调节。高电压长时程双极脉冲射频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该技术具有创该技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可重复治疗等优点,适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的年老体弱患者。脉冲射频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改进后的射频治疗方法,其主要优点为改变脉冲模式,通过控制低于40V电压,脉宽20ms的脉冲电流,将治疗范围内的温度控制在42℃左右,研究资料表明温度低于45℃时不会对神经造成明显的纤维损伤,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 总结舌咽神经痛发病率不高,但是由于有严重的吞咽疼痛,患者常常无法正常饮食,非常困扰生活,口服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常常无效。舌咽神经从颈静脉孔出颅后,一般会伴茎突走行一段,因此影像引导下在茎突周围寻找能够定位舌咽神经。舌咽神经附近常伴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走行,若采用射频热凝术极易造成副损伤、出现严重并发症,即使精确操作行舌咽神经射频热凝术,术后患者也会出现舌根部或咽部持续性感觉异常、咽反射减弱或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脉冲射频治疗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我科采用高电压长时程双极脉冲射频术的改良方法后,治疗效果最大化,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复发后再次治疗依然有效。治疗前要注意和三叉神经痛、颈椎病、咽部肿瘤等进行鉴别。
在中国,头痛患者已是越来越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对中国18岁~65岁人群调查显示,在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最常见的是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也属于原发性头痛,虽少见,但是头痛程度最重,其中,紧张性头痛占10.77%,偏头痛约占9.3%,丛集性头痛发病率低于偏头痛。 WHO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偏头痛就诊率很低,53.4%的头痛患者未就诊。 许多基层医院并不具备接诊疑难头痛疾病的能力,有的患者头痛后,医生诊断后也无从下手。“他们只会开出一堆基础治疗的报告单不了了之,这也造成患者只能拿着病历满世界跑。” 如此,随着现代社会脑力劳动不断加强,在14亿中国人背后,头痛已经成为困扰国人的一大重要疾病,年轻群体更是成为头痛新一族。 病例分享52岁男患,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眶周围肿胀样疼痛,呈持续性针刺样剧痛伴压迫感。数分钟内可放散至同侧额部、颞部及枕部,夜间加重,每次发作持续60分钟左右,发作频率每月2次,间歇期无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头痛”,口服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略有缓解。近1个月上述疼痛逐渐加重,疼痛发作时伴有左侧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发作频率增加至每月4次,口服多种镇痛药疗效不佳。VAS评分8分。 诊断: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是什么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可于任何年龄发病,但青年较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最主要的特点是在发作期间存在特征性的生理节律和周期性节律,中间可有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基本固定于头部一侧,常位于眼后方及眼眶周围,发作时呈爆炸样、极剧烈的难以忍受的单侧头痛,疼痛性质为烧灼样、刀割样或针刺样锐痛,常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头面部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患者常表现为烦躁、坐卧不安,疼痛难以忍受。常在一天内固定时间发作,可持续数周以至数月。体格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 疼痛特点丛集性头痛患者每次痛是固定在一侧,不会左右交换。发病后,持续时间约15分钟-3小时。在犯病时,患者会出现头痛侧瞳孔缩小、流眼泪、流鼻涕、眼睛充血、痛的一侧鼻塞等自主神经受刺激的情况 丛集性疼痛诊断标准:治疗病例中该患者入院后于疼痛发作时行丁卡因试验(+):经左侧鼻道插入充分浸润丁卡因液体的长棉签至根部,10分钟后头面部疼痛缓解程度超过50%。反复3次治疗均有效。完善围术期检验及检查,无手术禁忌。拟CT引导局麻下行左侧蝶腭神经节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 拟CT引导局麻下行左侧蝶腭神经节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图 射频针到达蝶腭神经节位置 疗效评估术后观察3天,原有左侧头面痛消失,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出院时VAS评分0分。术后随访3个月疼痛缓解良好,无复发 总结脉冲射频技术因其安全性高,创伤小且不毁损神经,成为介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用手段。国外有报道对蝶腭神经节行脉冲射频术成功治疗3例丛集性头痛患者。国内有报道对40例丛集性头痛患者行脉冲射频治疗,术后均未服用预防性药物,88%患者的丛集期疼痛得以迅速控制。术后随访27个月,仅2例复发,再次行脉冲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 蝶腭神经节阻滞、射频脉冲甚至射频热凝治疗丛集性头痛,如果疼痛诊断明确、神经节定位准确,治疗效果多数较好,并且可以保持长时间的疼痛缓解。治疗前应该注意鉴别颈源性头痛、鼻窦炎等。
什么是痛风痛风是由于尿酸盐在关节部位沉积导致的关节炎症,体内尿酸水平过高是引起痛风首要原因。尿酸是核酸氨基酸分解而来,其中含有的嘌呤物质氧化形成尿酸。人体是由60万亿以上个细胞组成的有机体,每天都有大量细胞死亡,当细胞死亡时,细胞里的嘌呤物质会被氧化为尿酸。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尿酸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即男性为210~416?mol/L;女性为150~357?mol/L。 需要明确的是 如果一个人血尿酸水平高,但是没有痛风发作,就叫高尿酸血症。 如果一个人因为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因此导致局部红肿热痛,这个就叫痛风发作。 不是尿酸高就会痛风,也不是每个痛风的人尿酸水平就会高。 目前认为,痛风发作是因为人体的血尿酸水平的剧烈波动血尿酸忽高忽低也容易诱发痛风发作。血尿酸突然升高,尿酸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针状尿酸盐结晶;而血尿酸突然降低,则可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出针状尿酸盐结晶。 在某些条件下,比如酗酒、关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局部pH降低、疲劳等,促使尿酸在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痛风到底有多痛呢?痛风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痛”。有人将痛风描述为:“凌晨两点光景,他在大脚趾的尖锐疼痛中惊醒,起初尚和缓的痛感愈演愈烈,一会儿是韧带的剧烈拉扯撕裂,一会儿是噬咬般的疼痛,一会儿又是压迫感和收缩痉挛。与此同时,患处的感觉如此尖锐切肤,就连被子的重量都变得难以承受,若有人在房间走动发出声响,也会感觉忍无可忍。”相信有过痛风经历的人都会有这种撕心裂肺的感受。 痛风发作的典型过程是呈间歇性的发作,且间歇期越长(有的可长达10年以上),对身体的损害就越小。反之,间歇期越短(有的在1个月内发作数次)、发作越频繁,对身体的损害就越大。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严重者还可出现头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有时还被误认为感染。绝大多数痛风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大脚趾的关节。严重者逐渐向上蔓延,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也经常发生。由于足部血液供应较差,皮温较低,组织液pH低,而趾骨关节承受压力大,容易损伤,尿酸容易在足部关节形成结晶,所以痛风性关节炎多发生在足部关节。 痛风治疗原发性痛风无法根治,治疗目的为尽快终止急性发作,防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一般治疗调整饮食结构,低嘌呤饮食,限制热量摄入,限制果糖饮料摄入,戒酒,避免动物内脏、肉类、海蟹等高嘌呤食物,减轻体重,避免应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 合理运动是痛风治疗的保障。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也就是:低强度 长时间的运动。运动应以自觉舒适而不疲劳为度,推荐步行、快走、慢跑,不习惯步行的人,中低强度的游泳、骑车也是很好的。运动前应适量饮水,防止因出汗多排尿减少引起的尿酸升高。不建议进行无氧锻炼(高强度 短时间:如健身房常见的硬拉 卧推等等),否则新陈代谢加速、肌肉破坏会引起尿酸增加,汗出过多引起的尿量减少及乳酸堆积可造成尿酸排出减少,这些均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嘱咐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采取局部冰敷(或硫酸镁湿敷),这样可以降低温度,缓解红肿和疼痛。此外,外用扶他林乳胶剂也有助于减轻局部疼痛。切记,不可在此时进行按摩和热敷,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局部肿胀及疼痛。应在24小时内使用抗炎镇痛药物。有研究显示,超过36小时再服用秋水仙碱效果较差。欧洲痛风诊疗指南认为最好在发作后12小时内开始药物治疗,并强烈推荐痛风患者随身携带治疗痛风发作的药物。 抗炎药物 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的特效药,越早用药,疗效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具体用法:开始口服2片(0.5mg/片),1个小时后用1片,12小时后再用1片;以后每次1片,每天2~3次。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长期使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低,肾功能损害等。 降尿酸治疗 使用降尿酸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能防止和逆转尿酸盐沉积,长期控制血尿酸能够控制痛风的临床表现,当血清尿酸盐降至低于细胞外液单钠尿酸盐饱和浓度以下时,尿酸盐沉淀开始溶解。通常将血尿酸控制于<300 μmol/L。如通过控制体重、停用利尿剂、戒酒、增加液体摄入、低嘌呤饮食等仍不能使血清尿酸值达标,则应开始降尿酸治疗。 排尿酸药 用药期间建议多饮水,因增加肾结石风险,不建议有肾结石的患者应用。包括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 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生成,主要包括别嘌醇和非布索坦,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其他 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可行理疗,痛风石较大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关节腔注射治疗痛风:对局限于 1~2 个关节的持续痛风发作,为快速有效缓解症状,可关节腔内注射长效甾体类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或曲安奈德),以减少激素的激素的全身反应,但应先排除合并感染的可能;对于多关节或严重的痛风急性发作,可口服、肌注、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不宜过低,剂量过低可能无效。为避免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痛风症状出现反复,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 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好尿酸水平,好好吃药,让血尿酸缓慢稳定地下降,远离痛风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