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术 【适应证】 1.各种原因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并发脾功能亢进。 【禁忌证】 1.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伴原发性腹膜炎的病例。 2.肝硬化病人肝功能极差者,如严重黄疸、血浆白蛋白水平极度低下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3.对碘造影剂过敏者。 【操作方法】 1.置管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从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至腹腔动脉,然后以6ml/s的速度注入造影剂,同时快速连续摄片做腹腔动脉造影,作为选择栓塞材料和判断栓塞范围的依据,同时观察肝脏及胃左、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走向分布。 2.超选择性脾动脉插管 根据腹腔动脉造影片,明确脾动脉走向和分支后,借助X线透视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脾动脉。根据栓塞范围决定导管置入脾动脉的深度。 3.栓塞 (1)栓塞材料:包括吸收性明胶海绵、硅橡胶、不锈钢圈、组织粘合剂IBC、无水乙醇、自凝血块等。其中最常用的为吸收性明胶海绵,通常在使用前把它剪成1mm3大小的微粒,泡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之中。 (2)栓塞途径:将栓塞材料用注射器经导管注入脾动脉阻断脾动脉血流,当栓塞达到需要的程度即停止注入栓塞剂,根据脾动脉栓塞的部位和栓塞范围的大小,脾栓塞可分全脾栓塞、脾动脉主干栓塞及部分脾栓塞3种。 ①全脾栓塞。采用较小体积的栓塞材料将脾动脉所有分支栓塞称为全脾栓塞。除偶用于脾脏恶性肿瘤外,基本上被放弃。 ②脾动脉主干栓塞。用带有可分离囊的导管或大体积的栓塞材料(如不锈钢圈)栓塞脾动脉主干可减少脾脏血流,由于该法可迅速出现侧支循环,脾脏常不发生梗死,并发症少。 ③部分脾栓塞。用小体积的栓塞材料,经导管注入到脾动脉,随血循环流至脾动脉远端小分支,阻塞部分脾实质血流,常为20%~70%,同时保留部分正常脾组织,由于该法可达到栓塞的目的,术后并发症少,又可重复进行栓塞,是治疗脾功能亢进最好的栓塞方法。 【注意事项】 1.术中并发症 主要是穿刺部位血肿,常因穿刺技术不佳和(或)拔管后止血不彻底所致。 2.术后并发症 (1)左上腹疼痛和发热:为脾梗死所致,一般持续2~3d,应用止痛药可有效控制。发热可高达39℃以上,呈弛张热型,一般要持续3周左右,使用吲哚美辛(消炎痛)肛栓可控制体温。 (2)脾破裂:脾栓塞后如出现脓肿,可出现脾破裂,但较为罕见,如发生应立即手术治疗。 (3)脾脓肿:导管和栓塞材料可能带入细菌,门静脉血因脾循环阻断可反流入脾,门静脉循环中的细菌也可进入脾脏,加之正常脾血流阻断清除细菌功能下降,可能导致脾脓肿的发生。如出现脾脓肿,应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4)呼吸系统并发症:最常见为胸膜渗出和肺部感染,前者常因胸膜反应所致,后者常与栓塞后疼痛限制呼吸运动和支气管引流不畅有关,经抗生素治疗可恢复。 (5)脾外栓塞:导管插入脾动脉不够深或注射材料太快,致栓塞物质反流可引起脾外组织栓塞,全脾栓塞更易发生,大多数发生于胃肠道,因侧支循环建立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6)门-脾静脉血栓形成:栓塞后,门-脾静脉血流变缓及术后血小板骤升可能引起门-脾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加剧原有的门静脉高压,引起大出血。部分脾栓塞常可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第一:肝脏受到长期损害而导致转氨酶过高比较常见的就是肝炎,有一些人可能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这些人转氨酶通常都会过高,当然不一定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转氨酶就一定升高,这是乙肝病毒携带之后对肝脏造成了损害转氨酶才会升高。 第二:转氨酶过高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肝脏发生了纤维化,或者是肝脏有肝硬化现象,当然如果患有肝癌也有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得了慢性或者是急性的丙型肝炎,这样的人转氨酶也可能升高。 第三:有时候人们生病了可能会服用一些药品,有的药品对人的肝脏具有毒害作用,这种药品服用之后转氨酶就会升高,并且还有可能导致黄疸。转氨酶升高还有可能是发生了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者是长期大量喝酒导致了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硬化。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者的饮酒方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有关。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每日饮酒比间断饮酒的危害性大。饮酒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 临床表现 1.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以乏力、纳差出现较早,肝轻度肿大,质地结实或偏硬,脾轻、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有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厌食,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或腹泻。常有鼻出血、牙龄出血和胃肠道出血,还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女性可表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男性常有性欲减退、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3.体检患者面部、颈、上胸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可出现蜘蛛病或毛细血管扩张。在失代偿期肝脏可缩小变硬,脾脏轻、中度肿大,腹部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叩诊可发现腹水。 晚期症状 1、酒精肝晚期时基本症状为肝区疼痛、全身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腹泻等症状。 2、酒精肝晚期严重的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门脉高压及合并症,表现脾脏肿大、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蜘蛛痣、肝掌等症状。 1.休息代偿期患者宜适当减少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为主。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有腹水时饮食应少盐或无盐。禁酒及避免进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3.支持治疗失代偿期患者食欲缺乏,进食量少,宜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等,应特别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病情较重时应用氨基酸,白蛋白或鲜血。
一、什么是肝衰竭? | 症状 当受到多种因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引起严重损害时,肝细胞会发生大量坏死,导致上述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出血、皮肤颜色发黄(黄疸)、精神异常甚至昏迷(肝性脑病)以及腹水等,我们就称为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过程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 分期 肝衰竭被分为四类,分别是: 急性肝衰竭(ALF):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SALF):起病较急,发病15日-26周内出现肝衰竭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CLF):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二、什么原因会导致肝衰竭?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首要病因是乙肝病毒(HBV),它引起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最为常见。 但目前仍有15%的患者病因不明。 | 病因 肝衰竭的常见原因包括: (1)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等); (2)药物及肝脏毒性物质(化疗药物、乙醇); (3)细菌或寄生虫的感染; (4)妊娠急性脂肪肝; (5)自身免疫性肝病。 少见原因包括: (1)代谢相关疾病(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糖代谢障碍); (2)缺血、缺氧; (3)肝脏肿瘤。 三、遇上肝衰竭怎么办? | 药物治疗 1. 内科基础治疗原则:早诊断、早治疗。 (1) 一般支持治疗:卧床休息、严格消毒隔离、保证每日能量和液体供给、维持内环境稳定、动态监测肝功能、血生化、凝血项等变化。 (2) 针对病因治疗:乙肝患者,尽早酌情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 临床研究显示,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近期可遏制肝衰竭的炎症过程,远期可抑制炎症发作,延缓肝纤维化,降低肝癌发生。但应注意后续治疗中,病毒变异和停药后,病情加重的可能。对于药物或酒精所致肝衰竭,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和严格戒酒。 1) 激素治疗: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降低急性肝衰竭(尤其是酒精性肝衰竭),病死率有显著效果。但糖皮质激素,对乙肝所致慢加急性肝衰患者,应用存在一定争议。 2) 营养支持、促肝细胞再生治疗: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l(PEG1)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认。 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必需量、均衡的营养底物,是肝脏再生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3) 肠道保护及其它:机体的免疫状态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保护肠道至关重要。口服肠道益生菌、乳果糖等,有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 (3) 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治疗:针对各种并发症产生的诱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特点,选择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 1. 人工肝支持治疗 包括种类很多,目前最为常用的是血浆置换,通过将肝衰竭患者血浆与新鲜血浆进行置换。 达到清除有害物质,补充机体必需物质的作用,暂时替代衰竭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2. 肝移植治疗 肝移植是内科→人工肝→肝移植综合(肝衰治疗流程),治疗肝衰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晚期肝衰竭,经积极内科和人工肝治疗,仍呈不可逆转的急性肝衰竭者,应及早考虑肝移植。
一、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 1.肝脏衰竭 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衰竭进展期。原则上以早、中期应用为好,PTa20%—40%之间,血小板>5*109者为宜。 2.肝功能不全 肝脏损害与肝功不全表现明显,如有严重或快速上升的黄疸,明显恶心、乏力的症状。 3.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治疗 患者虽然处于肝衰竭晚期,甚至有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等并发症 二、人工肝治疗的禁忌症 1.严重活动性出血和DIC患者,出血及DIC未得到控制 2.对治疗过程中所有药物如肝素、鱼精蛋白过敏者 3.休克、循环功能衰竭 4.心、脑梗死非稳定期患者 5.有严重全身感染、晚期妊娠及其他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 6.临床医生认为不适合人工肝治疗的情况,或不能耐受治疗着。
乙肝两对半 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HBV-DNA HBV-DNA检测主要用来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数量,从而可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肝功能系列 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 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 甲胎蛋白(AFP) 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少超过200ng/ml。但是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400ng/ml。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400ng/ml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胃镜 当无法根据化验结果判断是否有肝硬化时,可以作胃镜,了解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如果静脉曲张情况存在,说明肝硬化已发生。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 抽血检查血清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等等,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乙肝病毒学指标 包括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 血糖、尿糖、尿常规 主要了解是否存在乙肝相关性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肝穿刺检查 当其他手段和检测方法不能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或存有疑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肝穿刺,取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诊。
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 1.选择性肝动脉灌注(TAI)治疗 是通过导管以等于或小于静脉给药的剂量动脉内灌注药物。这样可使靶细胞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和延长药物与病变接触时间,并且减少全身的药物总剂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常用的主要是化疗药物,化疗药物的疗效与肿瘤所在部位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2.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 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选择性注入肿瘤血管和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供血,封闭肿瘤血管床,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相当于把肿瘤“饿死”。常用的栓塞剂有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海藻酸钠微球等。 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就是经导管既给化疗药物,又给栓塞剂。通过两种途径消灭肿瘤。 肝癌介入治疗副作用 1、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肝癌介入治疗主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升高,发生率7%~100%,多是由于化疗药物、栓塞剂的细胞毒性及治疗后坏死组织吸收所致。 2、胃肠道反应 多是由于介入治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降低等等。 3、血象降低 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一般发生在手术后2周。 4、疼痛 主要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发生率3O%一l00%,多是由于栓塞后肝脏局部缺血,致肝局部血管肿胀刺激肝包膜或造影剂、栓塞剂直接刺激引起,一般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5、发热 多是由于肿瘤组织急性缺血、坏死、脱落、吸收所致,一般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出现,体温在37.5-38℃之间,可持续5-7天,但也有个别患者体温在38.5℃以上,持续时间为9~14天。 6、穿刺部位的损伤 表现为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动、静脉痉挛或血栓形成等等,多是由于病人凝血机制障碍、术中应用肝素或术后止血压迫过度等原因所致。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各种急性损伤因素作用下,肝功能相对稳定的慢性肝病患者迅速恶化的肝衰竭综合征。按从发病到出现肝衰竭综合征的时间(以2周为界),ACLF可分为慢加急性和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也可统称为ACLF。 1.感染因素 嗜肝性和非嗜肝性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其他部位的感染和炎症。 2.非感染因素 酒精、肝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外科手术、静脉曲张出血等,多发生于静止期或活动性肝硬化,部分发生在慢性肝炎基础上,不包括单纯性脂肪肝。 临床表现: 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恶心、食欲缺乏、呕吐)、皮肤黏膜黄染进行性加深、尿色进行性加深、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等)为主要共同临床特点,还可有低热及各种并发症相应的表现等,具体临床表现因肝衰竭的分类不同存在一定差异。 检查 1.超声或CT 评价肝脏大小、损伤程度及血管、胆管内径,同时除外肝脏恶性梗阻性病变。 2.胃镜检查或钡餐造影 了解食管静脉曲张、胃黏膜情况,尤其是既往有慢性肝病史及长期酗酒史者。 3.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4.肝组织活检 在慢性肝病病理损害的基础上,发生新的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性病变,坏死肝组织发生强烈的再生反应。大部分肝细胞发生水样变性,部分结节内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以小泡性常见。 诊断 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诊断依据为:①极度乏力,有明显消化道症状;②血清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天上升≥17.1μmol/L;③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④可有失代偿性腹水;⑤伴或不伴肝性脑病。 治疗 1.识别并去除肝衰竭的原因。 2.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内环境和提供器官功能支持,为肝脏再生提供条件。 3.积极防治并发症。 4.早期识别肝脏不能充分再生者,及时进行移植登记以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
(一)一般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十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联系。 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大便潜血阳性表现,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储留时间较久,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蒙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发病的原因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 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此外上消化出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一般在出血的情况下,氮质血症可持续3~4天以上。 (二)不同病变的内镜表现 1.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表现 通常接曲张静脉的形态,大小(直径)、部位及有无红色征(RC)。 2.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表现 PHG内镜表现为胃锦膜呈淡红色细斑点或猩红热样疹,镶嵌黄白色微细网状结构衬托间隔呈蛇皮状,即M……ale病变。胃内有出血的病例,往往在蛇皮状病变中有出血性红斑点。 3.消化性溃疡新近出血的内镜表现 新近出血的单纯性溃疡有不同的内镜表现,对判断是否再出血有重要的意义。内镜表现通常分为:A、活动性出血;B、见到非出血性血管;C、黏附血凝块;D、非血管渗血:E、扁平斑点;F清洁基底。
1.肝损伤 最常见的表现是腹痛,向右肩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血时可导致休克。肝损伤继发感染可导致肝脓肿等。 2.肝感染性疾病 常见症状有黄疸、发热、上腹部绞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阿米巴性肝脓肿患者可表现为腹泻和黏液血便、食欲缺乏、营养不良等。肝结核患者多有长期低热、盗汗、乏力、食欲缺乏、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等。 3.肝癌 肝癌早期表现多不明显,肿瘤较大或病程进展至中晚期时可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发热、乏力、恶心、食欲缺乏、腹胀、黄疸、腹水等。 4.肝良性肿瘤 常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没有特异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