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壁毛糙一般是胆囊炎的表现。但是也不能就一定确认为胆囊炎。还要根据您的症状。一旦发现胆囊壁毛糙不要过度紧张,但也不可疏忽大意,因为大多数人胆囊壁毛糙都是饮食习惯不良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过食油腻、辛辣、煎炸、烧烤食物。2.常顺时针绕肚脐揉腹,利于保持腑气通畅,防止胆汁淤积。3.适当多喝豆浆,吃豆芽等芽类食物,利于胆汁排泄。如果有腹部不适,可以服用消炎利胆片缓解,并积极普外科诊治。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胆囊是一个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器官,它并不分泌胆汁,而是由肝脏分泌胆汁,并储存在胆囊里,等到需要消化时,胆囊就会收缩排出储存在里面的浓缩胆汁。当胆囊切除以后,肝内胆管会代偿性的扩张,胆道储存胆汁的容量会增加,替代了原来胆囊的功能。但对于一小部分患者而言,胆管扩张的不够明显,肝脏分泌的胆汁未经浓缩,比较稀薄,直接释放,就会引起腹胀的症状。大部分患者通过饮食调节可以慢慢恢复正常。
胆囊切除以后,如何饮食是很多患者关心的事情。首先是吃一些清淡的流质饮食,比如说米汤、果汁等。如果吃这些流质饮食,没有出现发热腹痛症状,就可以慢慢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然后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其次是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它可以帮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最重要的是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这种情况不是说不能吃肉,而是要说少吃肥肉、肉汤、油炸类等食物,避免肥胖,避免造成体内的代谢紊乱。
胆囊作为人体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对消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到底胆囊切除术,对人体的生命是不是产生影响呢?实际上胆囊切除对我们的寿命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人担心胆囊切除出现并发症,而对于一些长期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如果不及时手术,反而有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胆囊癌变,所以,不必担心胆囊切除对生命有没有影响,而是要根据胆囊疾病自身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破伤风概念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 (如伤口、骨折、甚至木刺、锈针或钉子刺伤等)、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临床表现 病人先有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这些前驱症状一般持续12~24小时,接着出现典型的肌强烈收缩,最初是咬肌,以后顺次为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有牙关紧闭;面部表情肌群呈阵发性痉挛,使病人具有独特的“苦笑”表情。颈项肌痉挛时,出现颈项强直,头略向后仰,不能做点头动作。背腹肌同时收缩,但背肌力量较强,以致腰部前凸,头及足后屈,形成背弓,称为“角弓反张”状。四肢肌收缩时,因屈肌经伸肌有力,肢体可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在持续紧张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刺激,如光线、声响、震动或触碰病人身体,均能诱发全身肌群的痉挛和抽搐。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病人面色紫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流涎,磨牙,头频频后仰,四肢抽搐不止,全身大汗淋漓,非常痛苦。发作的间歇期间,疼痛稍减,但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强烈的肌痉挛,有时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手括约肌痉挛又可引起尿潴留。持续性呼吸肌群和膈肌痉挛,可以造成呼吸停止,以致病人死亡。疾病期间,病人神志始终清楚,一般无高热。高热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肺炎的发生。病程一般为3~4周。自第二周后,随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减轻。但在痊愈后的一个较长时间内,某些肌群有时仍有紧张和反射亢进的现象。 少数病人表现为局部破伤风。仅有受伤部肌肉的持续怀强直,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以后逐渐消退。但有时也可发展为全身性破伤风。局部破伤风的预后较佳。 哪些需要打破伤风针 首先是受伤时所处的环境及器具洁净程度如何、伤口的大小、深浅、污染情况,若受伤环境本身卫生条件极差,或所接触到的致伤器具有生锈污染等,那么依据破伤风杆菌广泛分布的特点,环境本身携带破伤风杆菌的可能性就极大增加。从伤口角度看,如果伤面窄而深,伤口开放程度差,形成低氧环境,一旦破伤风杆菌由伤口入侵,则很容易繁殖发病。相反,如果伤面宽而浅,伤口开放程度好,与空气接触充分,不构成低氧环境,那么破伤风杆菌定植存活的可能性就较小。例如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或伤口特别窄而深,就容易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而意外摔伤导致皮肤擦伤,这样的通常不会考虑破伤风杆菌感染可能。 选择什么时间接种 多数人认为,破伤风抗毒素要在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才有效,那么超过24小时接种是否还有意义呢?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1~2周,但也有长达数月的报道,以往认为伤后24小时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和神经系统结合后,就不能再被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中和,所以超过24小时接种疫苗的意义很小。 但是现有观点认为,部分患者在受伤后初期破伤风杆菌并没有大量复制,毒素释放也很少,而是随着伤口封闭或局部脓肿形成导致的缺氧环境才出现大量复制的,这就出现了长潜伏期的现象,所以此类患者即使超过24小时再接种破伤风抗毒素也是有效的,即使预防失败,其发病的症状也较未接种抗毒素的人群轻。因此,我们不能让24小时成为教条的界限,当然临床上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在2周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的。 破伤风针有哪些 包括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三种,破伤风类毒素就是俗称的疫苗,用来主动免疫,原理就是通过模拟破伤风杆菌的毒素(导致破伤风症状的就是这些毒素)来刺激人体主动的产生抗体,抗体能够破伤风的毒素,结果疫苗的刺激和训练,人体有了足够的中和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就能保护人体今后不收毒素的破坏了,疫苗的优点是效果维持时间长,缺点是需要提前接种,产生抗体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即使受伤后立刻打疫苗,也很可能是来不及产生足够抗体保护人体的。如果以前没打过疫苗,受伤后想临时抱佛脚,这个时候就需要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来帮忙了,这两个都是用来被动免疫的,优点是直接提供抗体(抗毒素)来对抗毒素,可以用来暴露后预防,缺点是维持时间比较短。 破伤风抗毒素、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有什么区别 一是价格,破伤风抗毒素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便宜,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贵;二是破伤风抗毒素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能会过敏,使用前要做皮试,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过敏,不需要皮试。 破伤风皮试阳性怎么办? 可以采用脱敏注射法;或者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打过疫苗了还要打针么 很大医师在接诊外伤患者时只评估伤口就开始免疫预防,一方面出于保护患者考虑,另一方面基于现有医疗环境而为了保护自己的角度考虑,但是实际上曾经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并且加强免疫的,一般可以获得20~30年的免疫力,但是出于谨慎考虑,一般认为破伤风疫苗的保护效力在10年以内有保证,接种疫苗超过10年的需要接种疫苗加强免疫。 我们也很理解医师处理时候的顾虑,例如很多患者不能准确描述既往接种史,患者过度焦虑给医生带来压力等,患者不能保证既往接种疫苗是否达到了免疫效果,目前大部分专家建议对曾经接受或完成全程免疫接种或加强免疫的患者: (1)若全程免疫或加强免疫在10年内,此时体内具有较高抗体水平。当伤口较小、表浅、清洁、无异物或坏死组织时,原则上可以不再给予免疫预防用药;当伤口较大、深、污染不洁、有大量异物或坏死组织或未彻底清创伤口时,可以予以加强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以提高体内抗体水平;如清创满意也可不予加强。 (2)若全程免疫或加强免疫超过10年,此时部分患者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所有伤口均建议加强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促使身体快速恢复抗体水平,以达到长期保护。
到底什么较下肢静脉曲张呢?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静脉慢性疾病,早期可以引起下肢酸胀、乏力,或出现足背及踝周水肿,病程较长而曲张明显者,常可在小腿下段及踝部出现红色或蓝色,如“青筋”、“蚯蚓状”外观,静脉曲张的下肢就会逐渐出现小腿水肿、皮肤色素沉着、脂质硬皮病、淤积性皮炎、慢性湿疹,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皮肤溃疡,经久难愈,成为“老烂腿”。 什么样的人好发下肢静脉曲张呢? 下肢静脉曲张只是一个症状,主要是静脉壁薄弱、静脉瓣缺损及静脉内压增高所致。很多原因可引起静脉曲张,如:原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布加氏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血管畸形、肿瘤压迫等都可以造成单侧下肢或者双侧下肢静脉曲张。其中,最常见的因素是在未防护情况下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工作,导致下肢静脉淤血、静脉高压,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因此,下肢静脉曲张与职业有关,如农民、厨师、教师、外科医生等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 如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压力治疗:患肢穿静脉曲张专用压力袜,可以改善静脉曲张引起的肢体酸胀、沉重感、水肿和瘙痒等相关症状,可以有效限制和减缓静脉曲张的进一步发展,但效果仅限于此,不能除根。专业的静脉曲张袜必须从足趾穿到膝盖或者大腿根部,穿上后会对患肢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从足部至膝盖(或大腿根部)压力逐步递减。切莫贪图便宜,买一些压力设计不科学或长度不适宜(例如从踝到膝盖)的压力袜,不仅不会起到治疗作用,还会加重足部静脉回流负担。静脉曲张一般起床后白天穿,晚上睡觉脱掉。 压力袜不仅可以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保守治疗,也可以用于静脉曲张术后压迫止血和预防复发。大规模数据统计显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坚持穿压力袜3周以上,可以明显降低静脉曲张的复发。 2.硬化剂注射治疗 硬化剂注射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向曲张静脉内注入化学硬化剂,造成静脉内皮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使静脉管腔闭合,并进一步纤维化,最终形成纤维条索使静脉腔永久性闭塞,以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目的。 该疗法优点是创伤小,只需要多点穿刺,无需切口,美容,费用低,缺点是复发率相对较高。 该疗法主要适用于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或直径3mm以下的静脉曲张。对于中重度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治疗后静脉炎可能会比较重,因此在我院主要将其应用于激光和剥脱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的“补刀”,可以进一步减小创伤,降低术后复发率。 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经典和标准的手术方法。方法是在大腿根部作切口,将大隐静脉近端及其5大属支分别予以结扎,然后采用专用器械或者分段作切口,将大隐静脉全程剥脱。 该方法优点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缺点是每隔几公分就需要作一个切口,手术创伤较大。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尤其适用于直径特别粗大和成团的静脉曲张。 4.激光闭合术 激光闭合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我院率先在国内开展该项技术,至今已积累数千例病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原理是通过光纤头端释放能量,在静脉腔内产生蒸汽泡造成静脉内皮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使管腔闭合并进一步纤维化。 该方法优点是创伤小,只需要多点穿刺,一般无需切口,美容,缺点是费用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皮肤烫伤概率。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但对于直径特别粗大或成团的静脉曲张,激光治疗后静脉炎可能会比较重,因此个人不推荐单纯激光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如何预防? 1.平时要多做双腿上下摆动或蹬夹练习,多作腿部按摩。 2.站立时,不要总用两条腿一起支撑全身重量,可有所侧重,让两条腿轮换休息。站立时,要经常踮起脚来,让脚后跟一起一落活动,或经常进行下蹲练习。上述动作都能引起小腿肌肉强烈收缩,减少静脉血液积聚。 3.挑担负重前,先将腿脚垫高,用弹性绷带将小腿绑扎,能防止下肢静脉淤血扩张。绑扎时,应从踝部向上绑扎,并尽量扎得稍紧一些。 4.每晚睡觉前,要养成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忌用冷水洗脚。用热水洗脚,能消除疲劳,有利睡眠,更能活血化淤。 5.不要暴力按摩或拍打小腿部静脉,容易使脆弱的静脉损伤破裂出血。 6.千万不要采用放血疗法治疗静脉曲张。此法不科学,严重者导致休克和贫血。 7.维持理想的体重。超重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负担,进一步加重下肢静脉壁的压力。 8.饮食方面注意少吃高脂、高糖、高盐食物;避免抽烟和酗酒。 9.避免一个姿势长期站立。需要长期站立及早期静脉曲张患者,建议穿戴预防性弹力袜,梯度弹力袜能有效促进血液回流入心。 10.长期站立时,要经常踮脚,让脚后跟起、落活动,或不时下蹲,能使小腿肌肉收缩,避免小腿静脉内血液淤积。 11.站立工作者在休息时,建议平卧,抬高下肢高于心脏平面30厘米以上15 分钟,缓解血液对下肢静脉的压力。 12.怀孕往往会促发静脉曲张,分娩后会缓解。但多次怀孕是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 13.需要过长时间的坐位工作或蹲位工作,须经常活动腿部和足背部;需要变换姿势或活动踝关节和足趾。 14.保持正确的坐位姿势。不要翘二郎腿。坐位时一腿交叉压在另一条腿上,会延缓静脉内的回心血流,增加下肢静脉内压力。 15.避免穿高跟鞋,平跟鞋有助于预防静脉曲张;在条件许可时, 赤足或穿拖鞋,体育锻炼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 16.含雌激素的避孕药扩张静脉,使静脉瓣膜关闭不严,发生静脉曲张。尽量避免服用。 17.不要穿紧身裤。紧身裤限制腰臀部和下肢,促发或加重静脉曲张。在下肢缠绕弹力绷带力度不合适可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 18.负重长途跋涉前,先将腿脚垫高,穿戴合适的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将小腿绑扎。绑扎时应从踝部向上均匀绑扎,适当扎得稍紧。 19.适当体育锻炼 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但不增加静脉内压力。每日坚持步行,每次15 分钟,每日4 次。
概念: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丹毒致病菌的浸入途径:皮肤或粘膜破伤,细菌由伤口侵入,鼻炎,掏鼻陶耳,脚气感染是主要诱因。 易感人群: 1、体表有慢性病灶的人:颜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处的病灶引起,特别是鼻炎患者以及经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多由足癣或下肢外伤引起。 2、机体免疫力降低的人:营养不良、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的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患上本病。 3、曾经患过丹毒的人: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患病日久,还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也成为橡皮腿。 临床表现: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体温可达38~40℃。初起患部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片,中间较淡,边界清楚,高出皮面,灼热疼痛光亮,压之红退,放手又复,基本是单侧,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由于反复发作,皮肤淋巴管常有阻塞,可继发淋巴水肿和皮肤革化增厚,状如象皮,称为“象皮肿”。 检查: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 反应蛋白升高。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疗程10~14天,一般用药2-3天,体温恢复正常,但仍需要用药2周左右。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根据病情需要磺胺类药物可以与青霉素联合用药。 复发性慢性丹毒:1.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2.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两周1次,共3-4次。3.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 局部治疗:1.皮损表面可抗生素软膏。2.局部可外涂20%~30%鱼石脂软膏。3.呋喃西林液湿敷,外用抗菌素类软膏:如百多邦软膏等。4.可用适量芙蓉或蒲公英叶捣烂外敷,或用醋酸铝溶液、雷夫奴尔溶液或马齿苋煎湿敷,可减轻充血程度及疼痛,肢体部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5.发病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行走等增加下肢淋巴液回流压力增加。6.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淋巴液回流。丹毒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下肢丹毒可用枕头将小腿垫高35度—45度角;头面部丹毒的病人可取半卧位。饮食宜清淡,不宜刺激性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发热者可给予酒精擦浴或退烧药;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物理疗法:紫外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丹毒的预防:避免皮肤、粘膜外伤;治疗控制鼻炎、脚气,掏鼻陶耳时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在雨季足部浸水后一定要用流水和肥皂将脚冲洗干净,擦干后再换干净干燥的鞋袜;如果浸水时间过久,可以用1%盐水泡足,有足部伤口的禁止趟水;浓度为1/5000~1/10000的高锰酸钾每天浸泡20分钟可以有效预防丹毒。位于面部腔口皮肤黏膜交界处的感染要及时处理。
首先打消大家顾虑的是,肝囊肿与肝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肝囊肿不会变成肝癌,肝囊肿是一个良性病变,无需特别担心!! 要是有肝囊肿到底怎么办呢,门诊遇到好多患者,都会问一个一个共同的问题,大夫,这个囊肿是癌么,会不会恶变呢?我可以负责告诉大家不会的,不会恶变的! 要是有肝囊肿的话,应该怎么治疗呢?大部分患者是不需要处理的,需要随访即可,那么哪些需要手术,哪些需要观察呢? 下面的观察即可: 1、肝囊肿较小而无症状,一般无需处理,定期随访即可。2.对于年老体弱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不宜手术,可行B超或CT引导下肝囊肿穿刺引流+无水乙醇注入。 下面的要尽早手术: 1.肝囊肿位于肝脏表面直径大于5cm小于10cm,短期内快速增大或产生压迫症状的肝囊肿最佳治疗方式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对于合并感染、囊内出血、囊液有胆汁者可行肝囊肿开窗术后置管引流。3.广泛的多囊肝可做肝移植。4.肝囊肿直径大于10厘米,不管有无症状,均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肝囊肿治疗方式有: 1.肝囊肿去顶开窗引流手术;2.肝囊肿穿刺硬化手术;3.肝切除手术;4.其他治疗。 有这么多治疗方式,那么优缺点如何呢? 肝囊肿去顶开窗引流手术 全麻后,腔镜下找到肝囊肿,将“脑顶帽”去掉,开一个大大的窗口,肝囊肿囊液经腹腔引流而治愈。 简单讲,就是把“水泡”刺破,开一个大口子,水泡里面的水流出来就好了。 优点:仅仅处理囊肿壁,不伤肝。理论上如果开口足够大,效果会很好,短期复查就会达到理想中的治疗效果(囊肿明显变小)。 缺点:需要全身麻醉;肝囊肿囊腔还在,还是会分泌囊液,如果开口被周围的器官组织(比如网膜)覆盖而堵住,囊肿又会变大。 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用超声显示出肝囊肿的位置,局部麻醉后,在超声实时监控下放一根穿刺针到肝囊肿的中心,抽吸完肝囊肿的囊液,再通过穿刺针向肝囊肿囊腔里面注射一定量的无水酒精或高渗盐水,无水酒精或高渗盐水使肝囊肿囊腔壁凝固性坏死,破坏肝囊肿产生囊液的囊腔壁。如果囊腔壁被破坏彻底,就不会产生囊液,肝囊肿就治疗好了。 优点:局麻就可以,不需要全身麻醉;仅仅在腹部打一个小洞就可以完成,手术简单,风险和费用较低;创伤小,恢复快,病人痛苦小。 缺点: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后,一般要3-6月才会达到理想中的治疗效果(囊肿吸收或明显变小);部分病人可能对酒精过敏;如果无水酒精意外进入血管和胆管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果囊腔壁被破坏得不彻底,仍然产生囊液,肝囊肿就会复发。 肝切除术 优点:囊肿和部分正常的肝组织一锅端,治疗彻底,复发概率最低。 缺点:需要全身麻醉,中等偏大手术,麻醉、手术风险、费用较高。 肝囊肿会复发吗? 肝囊肿如果彻底切除了不会复发。如果切除手术后复查发现其他部位又长了肝囊肿,这个新长的肝囊肿与原来切除的肝囊肿没有任何关系。 肝囊肿的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吃药能使肝囊肿变小吗? 手术以后的饮食要听主治医生的指导,一般从水、稀饭、牛奶、蒸蛋、鱼肉、瘦肉(鸡、鸭、猪、鸽子)、普通饮食过渡。优质蛋白、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患者平常的饮食注意: 肝囊肿患者的饮食没有特殊的限制,但尽量不要吃伤肝的食物和药物。 目前没有治疗肝囊肿的药物,所以吃药不能控制肝囊肿变大,更不能使肝囊肿变小。
胆结石现在发病率很高,而且有不少年轻人,甚至小孩也有胆结石,这主要和过食油腻饮食有关。那得了胆结石怎么办?吃药还是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大部分无症状年轻人的胆囊结石,可以每半年复查肝功能及彩超随访。 但是对于以下情况需要尽早手术的: 1.结石直径≥3cm。 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 3.伴有胆囊息肉>1cm。 4.胆囊壁增厚。 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 6.儿童胆囊结石。 7.合并糖尿病。 8.有心肺功能障碍。 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 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