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为什么要拔牙?拔牙影响健康吗? 我们到正畸科就诊时,很多人谈“拔”色变,什么情况需要拔牙矫正呢?牙齿的周围是牙槽骨,俗称牙床,牙齿需要整齐地站立在牙床中才能高效行使功能,当牙床过小不足以容纳所有牙齿时,牙齿只能错位、倾斜地挤在牙床边缘,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需要通过拔牙腾出空间才能排齐牙列,使牙齿重新回到牙床中央。另一种情况,牙齿整齐但前突也需要拔牙矫正,这是因为前突的牙齿引起嘴突,为了改善侧貌,医生要通过拔牙获得空间来后移前突的牙齿,建立协调的侧面轮廓。拔牙影响健康吗?每颗牙齿都独立存在于自己的牙槽窝中,互不影响,拔牙不会危害相邻牙齿,且矫正中拔牙间隙会逐渐关闭,不会影响咀嚼功能和身体健康。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 口腔正畸科普问答——刘月华教授
来自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 李巍然教授的科普
值此2025新春,衷心祝您及家人:顺遂,安康,逸乐;所盼皆所期,所为皆所喜;岁岁有温馨,万事皆如意。新年牙口好,笑口常开!
乳牙列牙间隙普遍存在,有些宝宝乳牙萌出时就出现间隙,也有些宝宝乳牙列刚萌出时没有牙间隙,随着年龄增长,以后逐渐出现间隙。乳牙间隙的出现表明颌骨在增长,由于恒前牙比乳前牙要大,乳牙列间隙的出现有利于末来恒牙的萌出和排列。宝宝如果已经快要换牙了牙齿还没有一点儿缝隙,恒牙由于萌出间隙不足是有可能会换牙后就歪了(拥挤)哦。需要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儿童喂养特别精致,食物非常细软,这不利于牙槽骨(颌骨)的发育,建议在注意补充营养的基础上,根据牙齿的发育阶段,摄入一定硬度的食物,刺激颌骨发育。
我们通常说的牙齿不好看不整齐歪歪扭扭,拥挤或者有间隙,龅牙,地包天等都是错𬌗畸形。错𬌗畸形是指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错𬌗畸形的早期预防可从孕期的预防、婴幼儿时期的预防和儿童时期的防治进行。 1.孕期的预防虽说一般宝宝是半岁左右才开始长牙,但宝宝的乳牙胚从妈妈怀孕第2个月左右开始发育,怀孕4~5个月时,恒牙胚开始发育。所以,准妈妈要注意保持身心健康、注意营养,避免患急性发热性疾病、避免过量放射线照射,避免摄入过多的烟、酒、咖啡和化学药品等。2.婴幼儿时期的预防1)注意母乳喂养的姿势:母乳喂养姿势为45°斜卧或半卧位。人工奶瓶喂养应注意角度,不应躺着喝奶(可能造成乳牙地包天)。2)注意睡姿:避免婴幼儿头部长期处于一种睡眠体位,防止头部受压侧变形影响颌面部正常发育。3)注意婴幼儿不良口腔习惯,应注意婴儿有无吮指、咬唇、咬物或吐舌等不良习惯,需要及时去除。3.儿童时期的防治1)调整饮食结构:目前儿童喂养普遍比较精细,长期食用过软、粘食物,不利于牙颌的正常发育。在注意补充营养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根据牙齿的发育阶段,摄入一定硬度的食物,刺激颌骨发育。此外要控制糖的摄入。2)防治龋病:应养成良好的刷牙和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和防治牙齿龋坏。虽然正常情况下乳牙会被替换但是一但乳牙发生龋坏,应及时进行治疗。(龋坏牙使牙列空间变小可能会造成后续恒牙的拥挤,一侧牙龋坏引起疼痛塞牙会造成偏侧咀嚼)。3)气道管理:治疗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等疾病。鼻炎、腺样体肥大易引起张口呼吸形成腺样体面容,扁桃体过大可能导致地包天。参考书籍: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儿童牙齿矫正要在所有牙齿替换完成后?儿童牙齿矫正越早越好?矫正的黄金时间是在12-13岁?其实3-5岁、8、9岁或者12-13岁都有可能是矫正的最佳时机,矫正的最佳时机需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错𬌗类型有不同的最佳矫正时机。乳牙期(6个月-6岁)如果孩子出现了地包天(前牙反𬌗)、后牙反𬌗,锁𬌗等牙齿异常,这些牙齿异常会影响颌面部正常发育,我们建议3-5岁进行早期矫治。但我在门诊也经常遇到家长带着乳牙期的宝宝来问诊,说宝宝牙齿排列有点儿稀疏,牙齿之间有小缝隙、或者牙齿有点点拥挤不整齐,这些一般是不用矫正的。乳牙期宝宝家长需要关注孩子是否有吸吮手指,咬嘴唇,偏侧咀嚼,吐舌这些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牙颌面部正常发育,建议进行积极的干预。替牙期(6—12岁)孩子如果出现牙弓狭窄、反𬌗、偏𬌗、牙齿阻生、下颌功能性后缩及上下颌间关系、面型异常等一般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因为这些异常会妨碍骨骼发育或是牙齿正常替换。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不整齐一般不会影响颌面部发育,我们建议替牙结束、大概12-13岁左右再进行矫正。需要注意的是牙齿替换早期通常会经历丑小鸭阶段:新长出的门牙是外八字形,中间有一定缝隙,前牙有轻度拥挤。这种情况一般会随着牙齿替换、面部生长自行解决不必急于矫正。由于大多数家长无法非常准确的判定孩子牙齿的情况,我们建议家长3岁和7岁左右带孩子到口腔正畸科进行专科检查。
错𬌗畸形是指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它不仅仅影响美观,带来的危害也很多,包括局部危害和全身危害。局部危害:1.影响牙颌面的生长发育。比如地包天不及时治疗会形成月亮脸,一侧牙齿反𬌗会造成面部歪斜。2.影响口腔健康。错乱排列的牙齿不容易清洁,滞留的食物残渣容易滋生细菌而产生龋病、牙龈炎症,牙周病。3.影响口腔功能。降低牙齿咀嚼效率,影响咀嚼功能;前牙咬不上的开𬌗,下颌前突可影响正常的发音;严重的下颌后缩使气道变窄,会造成呼吸功能异常;严重下颌前突会造成吞咽异常;错𬌗畸形出现牙齿咬合干扰时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异常。 全身危害:1.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胃肠道疾病,影响营养吸收。2.颜面畸形影响美观,影响社交,导致孩子自卑不爱笑,造成心理和精神障碍。 因此易芳医生呼吁错𬌗畸形患者需要及时去矫治,不让小问题发展成为大问题。参考文献:[1]赵志河,周彦恒,白玉兴.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72-73.
牙套脸并不是正畸学科中的专业名词,只是一种流行说法。一般指在牙齿矫正的过程中,面部表现出面颊凹陷、颧骨突出、太阳穴凹陷等状况。可能原因是矫正戴上牙套后口内不适、疼痛等导致进食变少、以及固定矫正期间不能咀嚼硬的食物使咀嚼肌群萎缩,脸部脂肪减少。一般来说在适应矫正状态、恢复正常进食咀嚼习惯以后,面部丰满度也将随之改观。另外一个原因是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出现牙套脸的正畸患者是25岁以上的女性。正畸的治疗需要2—3年,随着年龄增长,面部胶原蛋白流失,颧部颊脂垫也会因为重力下垂,颧骨部位自然会显得突出。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肌肉萎缩是主要原因,那就多锻炼咀嚼肌,减少面部肌肉的萎缩。矫正期间虽不能吃很硬的食物,但是正常的咀嚼还是要维持。不要只吃非常软的软食,还可以使用咬胶棒多锻炼咬肌。隐形矫正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咬胶,对于所谓牙套脸的预防有一定优势。此外保持正常的体重,因为由于减肥导致的过于消瘦,也有可能造成“牙套脸”。
湘雅口腔医院正畸科牙齿矫正基本流程
1.刷牙的顺序建议按照一定的顺序刷牙,做到面面刷到。牙刷放置的位置一般占1~3颗牙面的距离,每个部位至少刷5~10次,两个刷牙位置之间应有重叠。2.刷牙的时间有临床研究显示,人们感觉自己刷牙的时间通常比他们实际的刷牙时间长。人们在刷牙的初始两分钟内,牙菌斑去除量超过80%,两分钟后刷牙效率明显降低。所以,普通人群建议每次刷牙时间至少为2分钟。3.刷牙的次数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何种牙膏刷牙,在采用已经习惯的刷牙方法刷牙之后8小时,牙面残留的菌斑均已重新恢复到刷牙前的水平。说明刷牙8小时之后需要再次刷牙。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4.难刷的部位上下最后一颗牙、上下牙的舌侧和腭侧面、排列不齐的牙、异位萌出的牙等。这些部位容易被忽视或牙刷难以达到,在刷牙时都应给于特殊的关照,需要补充一些刷牙动作或需要用牙线或牙间隙刷加以补充。口腔清洁应包括舌面,清洁舌面可减少口腔食物残渣与微生物数量,延迟菌斑形成与总菌斑沉积,有助于整个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