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腹股沟斜疝是什么?一般认为鞘状突未必是腹股沟斜疝的起病基础;但是鞘状突未必出现疝气;在手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大概30%,其中只有5-7%会变成疝气,约有20%的婴幼儿具有无症状鞘状突未闭,甚至其中19%持续到成年;腹内压升高是腹股沟斜疝形成的促成因素;简单描述如下图;2、我家小孩发现腹股沟斜疝,到底要不要手术?着不着急?发现了就应该手术,尽快手术的原因在于长时间等待增加嵌顿的风险。一直有说法说腹股沟斜疝可以等过了半岁或1岁,据说这之前均有可能自然愈合,但笔者追溯文献并未发现相关文献,同时发现大部分文献以及指南中均未提到这一点。应该正确看待手术,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便利性以及手术风险极低,国家良好的医保政策也使费用报销后比较低,手术就成为最好的选择。3、如果我家小孩有疝气,因为各种原因或者我们不想做应该怎么办?首先建议尽早手术,如果确实有困难和顾虑,你至少需要确保两件事;第一:密切观察小朋友的情况,及时发现嵌顿(小孩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腹痛都要小心;小朋友有不舒服第一时间看看疝气怎么样,和它有没有关系),第二:你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小儿外科医生的帮助,在嵌顿时能够及时手法复位或急诊手术。有一些小朋友时间长了以后可能反复突出并能够自行回纳并不嵌顿,往往这个时候家长就觉得这不是一个事了,但是长期的突出会对腹股沟管里面的精索和精索血管以及睾丸造成挤压,影响睾丸发育。综上来说:发现就去小儿外科门诊就诊,找小儿外科医生评估。有什么疑问可以线上联系我。
临床表现大便表面带血,拉大便的时候疼痛哭闹;检查的时候一般看见肛门周边皮肤纵向撕裂,一般在6、12点方向。定义和分类定义为肛管远端部分肛管上皮撕裂。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一般持续时间长于6周;急性肛裂可以看到肛管皮肤裂开,像被纸割伤一样;慢性肛裂一般可以看到前哨痔和肥大乳头(这个是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的表现)病因便秘与腹泻;儿童便秘导致的肛裂更常见;并且肛裂后会排便疼痛,导致儿童憋大便,大便更加干硬,下次排便加重肛裂,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也认为肛门内括约肌痉挛也是导致肛裂的原因;也导致肛周血供变差,使肛裂难以愈合。治疗治疗最重要的是打破循环+促进愈合;1、打破循环的关键在于解决便秘①接受大便软化剂/轻泻剂:首选是聚乙二醇3350和乳果糖,一般来说剂量需要调整,调整到能够每天排一次软大便,期间注意灌肠患儿大便情况(很多小朋友的大便是刚开始一截又粗又硬,并不是都硬);一般用药时间要到6周左右,在肛裂愈合后还要再维持使用一段时间;②局部镇痛药:2%利多卡因软膏,让小朋友不害怕排大便;③纤维疗法: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年龄+5-10g/天,纤维素含量高的水果有:梨、桃子、西梅、豌豆、李子/黄豆、西兰花等,纯果汁:梨子汁、苹果汁、葡萄汁等,特别注意橙汁不行,要直接吃),注意如果小朋友憋大便的习惯没有改变,并不建议额外吃太多纤维素。市场上可以买小麦纤维素。④喝足够的水(不是过多喝水)⑤注意不要喝太多牛奶,牛奶喝太多也会导致便秘⑥排便习惯养成:在吃完饭后不久如厕,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每日应在同一时间如厕;如果坐在马桶上双脚不能接触地面,可以用凳子来垫脚,或者买小朋友用的马桶。(在用药确保儿童排便不会疼痛的基础上)2、促进愈合①最重要的是温水坐浴(10-15分钟每次,一天2-3次);不要添加肥皂、泡沫等等一些东西,就温水就好;②注意擦屁屁的方法,如果擦屁屁让小朋友觉得痛,可以用水洗,而后用干毛巾蘸干或吹风机吹干;③外用药物:硝苯地平、硝酸甘油、地尔硫卓,这些药物都是让血管扩张剂,增加局部循环,其中首选硝苯地平(副作用小);个人一般建议急性的不需要用;通过前面一系列措施不管用是再用;3、手术相关数据较少,儿童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如果对上述治疗无效,并且对小朋友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和医生商量安排手术,决定要慎重,因为手术可能会有失禁的可能。
如教科书一样的分离操作,出血少,无副损伤;远端处理干净,每1mm都需要主刀的责任心和耐心;手术之前要完善胆道系水成像(MRCP),手术当中胸有成竹,肝管成形边缘连续顺滑;吻合顺畅,每一针都差不多,吻合口平整干净。
7月份最多的还是阑尾炎,选一些分享1、可以看到除了最后一个,阑尾化脓了腹腔内就会有脓胎,因为小朋友大网膜不发达,发炎的阑尾不容易局限包裹;如果穿孔脓液容易满肚子跑;2、从最后一个病例来看临床医生要结合临床查体和检查检验结果制定下一步方案;3、阑尾炎也不简单,临床工作如履薄冰;收线结扎内环口,结合我上一个图文,注意看输精管不会结扎进去,也不会牵扯到它,这个特别重要。肠套叠要及时就医,时间长了钻进去的部分就可能坏死,手术中就要切到坏死的部分。
儿童腹股沟斜疝要做到解剖层次清晰,避免损伤精索输精管以及精索血管,结扎确切。
首先声明: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咨询专业医生是最好的。答:溶血性疾病(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肥胖、高脂饮食、快速减肥、胆道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药物(雌激素/头孢曲松/非甾体类抗炎药/潘生丁)答:很大一部分小朋友是没有不舒服的;常见的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如果结石掉到了胆总管导致胆汁排不出去可能会出现剧烈腹痛、眼白皮肤变黄等一些症状,如果出现后者需要紧急到医院就诊;增加患胆管癌的概率,大概2倍左右(数据并不确切)。答:目前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处理方式。第一步:先筛查有没有溶血性疾病;如果有应该先去血液科门诊就诊治疗原发病;第二步:筛查小朋友最近有没有吃特殊药物,如果有先停掉;第三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症状,并查血常规、转氨酶、胆红素、胆汁酸等一些指标。如有没有症状没有异常,一般建议观察,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减肥、适当减少油脂的摄入,规律饮食等等。目前考虑有用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但个人不建议吃(首先是需要长期吃的,可能有副作用;同时吃了也不定有用;停药后石头有可能再长);第四步:如果有症状,并且肝功能收到了损伤还是建议手术治疗,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存在争议:有医生认为如果没有症状并不建议,胆囊切除手术也有风险,很少一部分人切除胆囊后也有可能出现胆囊切除后综合征(和没有手术前类似的腹痛、饮食不耐受等的风险);再者有一部分结石可能会自行消退。所以不建议没有症状就切切切。而且随着国家医疗的发展,找个地方做B超检查已经很方便了,也没有辐射,在很多地方检查随访都是比较方便的,密切观察就好’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排除其他问题引起的胆囊结石应该早做手术处理,避免出现胆囊炎或者胆总管结石黄疸后再行手术治疗。如果已有症状出现那么手术难度和手术并发症的概率就会升高。
阑尾术后的最重要的部分在于抗感染补液镇痛等,这些在于医生们用药。但家长们常常想的是自己需要做什么。查阅文献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个人经验来说家长能够做到的有。1、饮食上以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多餐;2、督促小朋友下地活动,能够促进胃肠道恢复,减少肠粘连;3、安抚小朋友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先说结论:1、腹痛持续小于两天2、白细胞低于18,000/μL3、C反应蛋白正常4、B超/CT显示没有粪石5、B超/CT显示阑尾直径小于1cm6、阑尾没有破为什么要满足这些条件呢,因为如果达到了以上标准,阑尾存在穿孔破裂的风险。特殊情况:如果小朋友已经不舒服5天以上了,而且有阑尾脓肿,刚开始也可以保守治疗,不做手术。但也有医生认为应该早期做阑尾切除术。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证据证明哪种更好。但是如果选择保守治疗(单纯使用抗生素或联合经皮穿刺外引流),我们要特别的关注小朋友的症状,如果肚子痛、发烧、食欲和肠胃功能慢慢好起来了就没问题。如果没有,可能要及时手术治疗。为什么都脓肿了还保守治疗,是因为立即手术的并发症(术后感染、肠瘘、小肠梗阻和复发)的发生率会高一些。最后还是要再次重申:阑尾炎的推荐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如果要保守治疗,一定要和主管医生充分沟通后决定。
阑尾在结肠(大肠)上的一个小尾巴,当他发炎的时候就叫阑尾炎。阑尾“堵住了”一般认为是发炎的基本原因,比如说有一点点大便(粪石)掉进去了,如果能在排出来就没事了;如果这个时候小朋友同时感冒了、发烧了或其他不舒服的时候,阑尾可能会像淋巴结一样肿大;或者小朋友精神紧张、胃肠道不舒服导致阑尾抽筋;以上情况导致那点大便排不出去卡住了,阑尾里面就容易长细菌,就容易得阑尾炎了。即使没有粪石,阑尾肿的太厉害也可能会发炎。那么怎么减少阑尾炎的发生一般来说,婴幼儿的阑尾像个漏斗,不容易堵,所以阑尾炎一般发病年龄在6-10岁,5岁以下的就少了,小于一岁的就更少了。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餐后剧烈运动等等一些导致胃肠道抽筋的因素都可能会增加阑尾炎的发生概率,所以一些节假日是阑尾炎发病的高峰期。还有小朋友在感冒发烧或者太劳累免疫力下降的时候也容易得阑尾炎。各位家长要注意:1、让小朋友保持规律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2、一些重要节日得时候适当控制小朋友的饮食;3、带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不要把行程安排的太紧,让小朋友不要太累;4、最后当小朋友不舒服的时候记得及时来医院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