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新潮”的健康生活方式,很多说牛油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健康食品而当饭吃,又有人说坚果对心血管有好处,多吃预防冠心病,这些真正正确吗?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冠心病的“食补”冠心病、包括心肌梗
您可能做了冠状动脉增强CT,或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报告心肌桥。这是怎么回事呢?心肌桥有何危害,又如何治疗呢?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解剖异常,正常人的冠状动脉走行与心肌外面,不会被心肌纤维包饶。而有的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外科开刀可能是一个坎。血压控制不佳可显著增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等疾病的发病率。但术中低血压也同样危险。全麻手术中,因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肌松剂的使用、术中体液和血液
很多患者咨询,在当地医院做了一张心电图,医生就断言有心肌缺血。事实上,这些病例大都不是真正的心肌缺血!对于诊断心肌缺血、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来说,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无痛、无创、便宜且有效的辅助检查,特别适合筛查上述疾病。以我院常用的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为例,您需要在平板机上快速走动,增加心肌耗氧量,医生会在心电图上观察您是否有活动相关的心肌缺血。健康人在活动中,为了满足心脏的需求;冠状动脉会增加3-5倍的供血量,而心肌缺血的患者因为血管狭窄等原因,不能满足心脏氧耗需求,从而在心电图上显示为ST段改变,提示心肌相对缺血。平板试验结果阳性高度怀疑存在心肌缺血,建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疾病严重度平板试验结果阴性未见活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平板试验结果可疑阳性心电图发现可疑的缺血表现,需结合其他临床因素综合考量1.我院要求受试者年龄<70岁2.运动试验2小时内禁食,避免运动诱发呕吐、呛咳与窒息3.试验当天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4.运动试验中有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时,应要求终止试验5.我院运动平板试验需预约,请至门诊开具预约单,根据预约单约定的时间到检。1.大于70岁的患者2.走路不协调、跛行,不能快走或快走有跌倒风险的患者3.近期心肌梗死、心肌炎患者4.未控制德高血压、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5.合并各类严重基础疾病、急性感染、一般状况差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心脏梗阻性疾病概率偏低,如果仍高度怀疑心肌缺血(如合并长期糖尿病、吸烟、高血压、肾脏病),需做进一步检查;如没有上述危险因素,可随访观察。如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建议至开单医生处再次就诊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总院)心内科起搏器专病门诊就诊须知门诊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门诊楼5楼10号诊室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8:00-11:00是否可以预约:建议通过华山医院门诊小程序进行预约看诊需准备的资料:为了您就诊方便,如您已获得了起搏器植入卡,请您携带起搏器植入卡前来就诊。如您尚未获得植入卡或遗失卡片,请携带既往就诊时获得的起搏器程控单;如不能提供上述两种资料,您也可以携带您的出院小结或复印件就诊。如您拟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请在就诊中作出说明。
在整体人群中,卵圆孔未闭(PFO)很常见,甚至有报道1/4的人都有卵圆孔未闭。所有人在婴儿时期都天然有这个孔道。一般来说会随着发育过程逐步闭合,而少数人终身都具有这一“后门”。绝大多数卵圆孔未闭的健康人,终身不会因其受到影响。而有些人则没那么幸运:一些人的卵圆孔未闭和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与偏头痛有关。这是因为,有些静脉血栓可能通过这一“后门”进入左心系统,漂流到脑血管中。形成脑梗死。之前看诊过一例16岁的小姑娘,她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却在过年时坐了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后出现视野缺损(眼睛里黑了一块),同时出现肢体偏瘫、头晕的状态。到急诊诊察后才发现是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脑梗呢,我们做了详细的诊察,发现患者大脑的血管非常通畅,没有发现狭窄和斑块。新鲜的脑梗区域散在分布在大脑两侧。我们给患者做了右心声学造影和经食管心脏超声,才发现原来她有卵圆孔未闭。我们告知她,她的脑梗死极有可能来源于从卵圆孔溜过去的血栓。经过微创卵圆孔封堵后,随访至今,患者再未出现过脑梗再发。恢复了正常生活。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如果其颈部、颅内未见血管病变、或病变不符合脑梗死区域的位置、散布特点,不能解释此次发病。就有必要去筛查是否是心脏原因引起的脑梗。神经内科医师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是否合并有意义的PFO来判断患者是否为卵圆孔未闭相关的脑梗死。既然是和卵圆孔未闭有关,那把它关上不就好了吗?确实是这样。既往通过外科开胸手术,将补片封堵卵圆孔后,可避免相关脑梗死发作。现在对于绝大多数卵圆孔未闭,还可直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把小小的封堵器送到卵圆孔处,直接关闭卵圆孔。避免了开放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患者需在临床上考虑为卵圆孔未闭的脑梗死,在术前完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证实该卵圆孔有致病作用,且解剖上不具有封堵适应症。患者应可耐受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而不发生出血事件。在治疗中患者全程清醒,通过腿部打一根很细的针,把导管和封堵器送到卵圆孔处释放固定。一般来说手术时间在1-2小时。第二天即可出院。正常工作生活。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核磁共振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封堵器含有金属。很多其他科室医生和患者都会犯嘀咕:装了封堵器还能做核磁共振吗?不同的封堵器对核磁共振的规定不一样。目前我中心设备均可兼容核磁共振,在植入6周以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且做核磁共振前无需到心内科调整或访视。2022年刚发表的美国心血管影像与干预协会SCAI对卵圆孔封堵发表了指南,指南推荐:1.已有PFO相关脑梗病史,年龄在18-60岁的,强烈推荐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2.已有PFO相关脑梗病史,年龄≥60岁的,如有条件也应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进一步降低卒中风险。3.解剖形态高风险的卵圆孔,如合并房间隔瘤,强烈建议封堵。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应规范抗凝及针对房颤进行手术治疗,不建议卵圆孔封堵。疾病情况瞬息万变,如有病情较为复杂或者其他需要咨询的问题,也请通过网上或线下诊间进行咨询,获得个体化的这了意见。
随着年龄的增大,几乎所有人的血管内膜都会行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则会导致斑块增长加速,直至引起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后果。斑块会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步变大,一般来说,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年龄越大,斑块越显著。同样不良因素下,年轻患者的斑块负荷一般小于老年患者。绝经期前女性的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显著低于男性,这是因为雌激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同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您是5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不良嗜好。临床诊断为心肌梗死,您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心肌梗死: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coronarydissection,SCAD)并不罕见,多发于年轻女性;有人报道占50岁以下女性心肌梗死的1/4.其本质是血管内膜撕裂或外膜血管出血造成血肿;挤压正常血管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甚至导致患者猝死。如何诊断: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可确诊夹层存在病因:肌纤维发育不良,结缔组织病,炎症性疾病如动脉炎、川崎病、服用激素或妊娠状态诱因:血压搏动、外界撞击、心肌桥、剧烈活动、情绪搏动冠脉自发夹层需要需要植入支架吗?大多数冠脉夹层经药物保守治疗后可自发吸收愈合,如造影中显示TIMI血流III级,无需常规植入支架高危患者如:症状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左主干病变不能等待自我愈合(在愈合前有生命危险的)需植入支架保命要紧装了支架能预防夹层再发吗?不能,有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支架治疗/搭桥治疗后仍然复发自发夹层的保守治疗包含哪些注意点:1.急性期等同于其他心肌梗死类型,由于患者有短期死亡风险,需加强监护,建议观察至少5天,及时处理识别心梗并发症,避免患者死亡2.抗血栓治疗仍建议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不建议溶栓治疗3.他汀类调脂治疗患者如没有斑块形成,无需服用4.β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可使用5.其他改善心脏重构药物:无禁忌下可以使用
在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术后早期随访:术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第十二个月进行前几次的随访,此时起搏器系统刚刚植入不久,需查看伤口情况、排除是否存在并发症、故障异常并且根据您的身体状况调整起搏参数。术后中期随访:此后每间隔12个月随访一次,主要目的是确保剩余电量处于健康状态,同时查看起搏参数是否异常。起搏器寿命晚期随访:随着时间推移,起搏器电池将濒临耗竭,此时按照需要每3个月甚至每1个月来随访,直至更换起搏器。ICD,S-ICD及其他特殊类型植入性电设备:无放电事件下,可每6个月随访一次,具体情况具体调整。对于出现放电事件的患者,建议尽快至心内科门诊就诊。总院起搏器专病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为节约您的时间,建议患者携带出院小结或起搏器识别卡或既往就诊记录前来。
很多患者会询问,起搏器的盒子(脉冲发生器)长在锁骨下,我还能拎东西吗?还能参加体育锻炼吗?本文就通过一些现有的证据尝试解答这一问题。(不包括除颤器)一般来说,我们的脉冲发生器埋置在筋膜层;当病友做较大
有患者和其他科室的同仁问:“我植入的除颤器/起搏器能兼容核磁共振,我可以直接去检查吗?”答案是否定的。兼容磁共振的上述器械其内使用最低限度的铁磁性材料,以减少可能的电磁干扰和热效应。但实际上如果您关注到起搏器说明书或者包装盒,就会发现上面写的是MRI-Conditional即部分情况下可以使用磁共振检查;而不是MRI-safe。也就是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方能接受磁共振检查。此时接受MRI检查对患者来说是安全的。对每一位患者而言,明确您将接受的磁共振检查符合条件是必须的。1.植入起搏器术后至少6周后方能接受MRI检查;2.原则上来说,一整套设备:包括起搏器脉冲发生器、电极等最好是来自于同一厂家,因为在测试MRI适用性时未考虑到更换电极厂家的问题。所以如果电极和脉冲发生器不是一个厂家的,不能保证安全。(有国外研究表明可能是安全的)3.您需要知道自己起搏器兼容多大场强的磁共振。不同起搏器或除颤仪对MRI的耐受性是不同的,其必须通过食品药品监督局C-FDA认证。部分产品只能兼容1.5T场强的核磁共振;而一些新型号可兼容最大3.0T场强的核磁共振。原则上来说,兼容1.5T场强的起搏器接受3.0T的检查不能确保其安全。3.我忘记我的起搏器能不能兼容磁共振了,如何查询?可登录www.MRIsafety.com4.患者接受检查前应先由心内科医生进行程控,调整至MRI模式;医生可打印出程控结果单证实已确实打开MRI模式。患者拿着起搏器MRI标识卡和程控单再去接受指定的检查。5.接受检查后应请心内科医生关闭MRI模式,测试各项参数正常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