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支原体肺炎流行,门诊大批病人是支原体肺炎,需要警惕。特点:发热咳嗽有痰,胸片可以有一大片肺炎或者散在分布的炎症,可以有肺不张肺实变,血常规的特点非常重要,白细胞正常,所以不要以为白细胞正常就没有炎症,咳嗽多的人需要及时拍胸片,很多支原体肺炎并不能听到湿罗音,医生耳朵听不出来的特别是早期或者一些听诊水平不好的医生。所以家长们需要警惕,及时用上阿奇霉素抗支原体一类的感染。头孢青霉素类抗生素没有用。实验室检测支原体抗体并不一定能阳性,需要结合临床特点来判断
因近期大量家长来咨询新冠疫苗接种问题,在此发两个微信公众号文章供家长朋友们参考。有不明白的欢迎咨询我。 https://mp.weixin.qq.com/s/6KeZFxFVMPH-w53-O5rGXA https://mp.weixin.qq.com/s/Ht0oPPenOUQwP8xMrFxfQg
室性早搏的基本原因包括自主神经功能因素、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性因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自主神经功能因素,包括过量的烟酒咖啡茶摄入、精神过度紧张、过度疲劳、长期失眠、进食过饱、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均可诱发室早。室早是早搏中最常见的。我们平时经常遇到小朋友体检时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听诊发现有早搏,心电图检查后发现是室早,然后需要做动态心电图来评估室早的发作情况,并完善心脏彩超、心肌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一系列相关检查,排查可能的病因。如有明确的病因,可以对因治疗后室早可好转。如并没有明确的病因,宝宝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或表现,那就不需要特殊治疗,可继续观察随访,定期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必要时口服营养心肌药物支持治疗。部分发作频繁、有明显不适症状的宝宝则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室间隔缺损可分为膜周型缺损、肌部型缺损、双动脉下型缺损三大类。其中以膜周型最常见,占60-70%。肌部型占10-20%,双动脉下型最少见。根据缺损大小又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缺损。小型的缺损直径小于5mm,左心室向右心室的分流量少,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临床可以没有症状。中型的缺损直径在5-10mm之间,左心室向右心室的分流量较多,肺血量增多。大型缺损的直径在10mm以上,左心室向右心室大量分流,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膜周型缺损和肌部型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性,双动脉下型很少能自然闭合。因此宝宝出生后如发现有心脏杂音,做心超检查后发现有室间隔缺损的话,就需要看是哪一类型的室缺及室缺的大小,小的膜周型和肌部型缺损可以再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心超,如不能自愈,可择期手术包括介入治疗及开胸手术治疗。大中型缺损和有难以控制的心衰,肺动脉压力高的宝宝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阿司匹林口服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这是经典的初始治疗方案。急性期,阿司匹林需要大剂量分次口服,一般每天30-50mg/kg,分三次口服,体温正常三天后减量至3-5mg/kg每天,顿服,维持6-8周,如有冠脉扩张,冠脉瘤时,需要持续服药,直到冠脉恢复正常,有的甚至需要终身服药。急性期用阿司匹林的同时还需要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2g/kg,一次性缓慢静脉输完,IVIG主张在发病10天内使用效果好,可迅速退热,防止冠脉病变。部分宝宝用IVIG无效,可再使用一次,或选择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用过IVIG的宝宝需注意6-11个月内不宜接种麻腮风和水痘疫苗。激素怎么使用呢?目前主张如果IVIG无效,或预估IVIG无反应和冠脉瘤高风险的宝宝可以尽早使用激素,一般先短期大剂量冲击治疗3天,随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激素可以缩短热程,降低冠脉病变风险。部分难治的病人还需要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来治疗。
川崎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身性血管炎,又叫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1967年由日本人川崎富作首先报导的。因川崎病容易累及冠状动脉,因此及时诊断治疗是很重要的。川崎病在亚裔人中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占大多数,男孩发病比例更高。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正在研究中。因为川崎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特征来诊断,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川崎病有哪些典型的临床特征性的表现。 1.首先是发热,而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2.有双眼球结膜充血; 3.有口唇红、口唇皲裂、草莓舌、口腔内粘膜充血; 4.有手足的症状,如手足硬肿、掌跖红斑、指趾端膜状脱皮; 5.有皮疹,各种形态的皮疹均可出现,肛周皮肤红,可有脱皮,卡介苗的疤发红; 6.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可有触痛。 上诉表现满足第1点后附加后面5点中的4点,排除其他疾病后就可诊断为川崎病。
突然晕厥的急救方法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根据不同晕厥发作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可能的原因然后做相应的处理。如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只要患儿及时躺下平卧,就能很快恢复正常的心率及血压,意识很快能自行恢复,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的措施。如果患儿发作时有呕吐,需要把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而窒息。如果患儿血压仍低,心率仍慢,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难受,那可以静脉输液补液,必要时使用阿托品改善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如为癫痫引起的晕厥,常常伴有抽搐发作,我们称为惊厥,急救时同样首先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呕吐物,把头侧向一边,有条件时可以吸氧,如惊厥持续发作,需用镇静剂抗惊厥治疗。如为心源性晕厥,那是最严重的危重急症,需要及时行心肺复苏,并呼叫120,尽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氧合,同时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的治疗。
小孩子突然晕倒的原因主要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境遇性晕厥和颈动脉窦敏感综合征。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引起的晕厥。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不明原因的晕厥,需要后续继续临床观察分析来协助诊断。让我们来看一下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发生的场景有哪些吧,那样大家会更清楚哪些情况可能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首先是长时间站立的时候容易发生,比如学校里的升国旗仪式,在操场上列队军训列队的时候,站着唱歌排练的时候,小朋友站着梳头的时候,站着看别人玩耍的时候,在超市里、车站上站着等候的时候。还有体位变化迅速的时候,比如上课回答问题从坐位快速站起的时候,早上起床从平卧位迅速坐起站起的时候,上厕所下蹲位迅速站起来的时候,都有可能发生。还有在拥挤闷热的环境中,在紧张的环境中,在疼痛刺激时,都会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
房间隔缺损3.6mm不严重。5mm以下的单纯的房缺都不严重,属于小房缺。我们只需要继续临床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随访复查心超、心电图就可以了。因为小房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也就是小房缺的宝宝左心房的血向右心房分流比较少,对于体循环的血容量以及肺循环的血容量影响不大,所以宝宝的生长发育一般不受影响,也不容易肺部充血,不容易肺部感染。小房缺的宝宝往往没有临床表现,通常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喷射性收缩期杂音,然后做心脏彩超才发现的。小房缺的心电图、胸片往往也是正常的。房缺里面最常见的是继发孔房缺,约占75%,小的继发孔房缺有15%的几率可以自行闭合,大多发生在4岁以前,尤其是在1岁以内。因此,如果遇到自己的宝宝体检时发现有一个小房缺,尤其是继发孔的小房缺,不用担心,可以继续观察,定期复查心超,一般我们要求宝宝半年复查一次心超观察变化,及时根据变化情况来制定后续诊疗方案。
宝宝房间隔缺损5mm需要根据年龄、临床表现、房缺的类型及位置来酌情干预治疗,包括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开胸手术治疗,及继续密切观察随访,及时根据临床变化来择期手术治疗。5mm的房缺已不再是小房缺,会有相对明显的左向右分流,也就是左心房的血向右心房分流较多,右心血流量增加,右心符合加重,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充血,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体循环血流量不足,生长发育会受影响,且有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故需要择期手术治疗。5mm的房缺自然闭合的可能性小,如果宝宝暂时没有症状,年龄又小,那可以继续观察,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心超观察变化。如年龄大于两岁,缺损位置及边缘符合一定条件的话,可以做微创手术,即心导管介入封堵术,如不符合条件则需要外科开胸手术缝补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