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并转为慢性很难完全治愈,并且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可能。因此,很多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特别担心会将肝炎传染给家人,所以经常询问“有乙肝会传染给家人吗?有肝炎需要和家人隔离吗?有乙肝需要和家人餐具分开吗?和家人一起生活需要注意些什么?”其实,乙肝虽然为传染病,但是它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包括皮肤粘膜微小破损)和性传播三种途径传染。母婴传播是指患有肝炎的母亲在怀孕及生孩子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目前我国新生儿发生母婴传播率为5%-7%。血液传播是指接触到乙肝患者血液后感染,而性传播是指与肝炎患者发生无防护性接触导致感染。除了以上这三个感染途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接触,比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公用办公用具),握手,拥抱,住同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公共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是不会感染乙肝的。所以,一般家庭生活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会传染给家人,但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乙肝患者怀孕及生产期间,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患有肝炎;备孕时也要找妇产科,传染科医生咨询注意事项。2.避免接触乙肝患者皮肤伤口(包括皮肤黏膜微小的伤口),避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因为剃须刀和牙刷容易造成皮肤和黏膜微小伤口。3.夫妻或伴侣一方患有乙肝提倡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或者另一方接种乙肝疫苗。4.家属每年复查乙肝五项,如果表面抗体低度偏低或阴性(HBsAb<10mIU/mL),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加强。5.餐具一般无须分开,如患者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问题,建议使用公筷或餐具分开。6.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是与病毒载量即HBV-DNA量有关,也就是HBV-DNA越高,传染性越大。所以乙肝患者要定期复查HBV-DNA,HBV-DNA偏高时及时就诊。总之,乙肝病毒传播有特定的途径,我们只要切断这些途径,同时通过保持家人表面抗体阳性,可最大成度保护家人。只要注意以上几点,相信乙肝病毒就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千万不要过于紧张,让乙肝病毒隔绝了友情和亲情。
我国是乙肝大国,目前我国的一般人群表面抗原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到3,000万例。我们平时所说的“小三阳”、“大三阳”、“病毒携带者”,都是慢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感染可发展为多种严重疾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的肝硬化年发生率为2~10%;不伴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癌的年发生率为0.5%~1.0%,伴有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癌的年发生率为3%~6%。所以当知道自己是慢性HBV感染,无论是“大三阳”、“小三阳”,“病毒携带”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重视定期体检。检查的目的是早期及时发现肿瘤,由于肝癌发病隐匿,不注重体检,等到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往往都是中晚期,治疗效果非常差。所以,建议肝炎患者定期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CEA,CA199),HBVDNA,乙肝两对半,B超,B超如怀疑有问题要进一步复查CT或磁共振。一般不超过半年复查一次,肝硬化患者甚至可以3个月复查一次。其次,要积极抗病毒治疗。目前对于抗病毒治疗的指证越来越宽,越来越多专家提倡早期积极抗病毒,将病毒复制抑制在最低水平,降低病毒复制对肝细胞的损害,减缓肝硬化进程,降低肝癌发生率。所以,千万不要担心以后需要长期吃药而不进行抗病毒治疗。第三,避免伤肝的生活习惯。饮酒,吸烟,高脂饮食,熬夜,饮用不洁水,发霉食物,不明来源及成份的中草药等,明显加重肝脏负担,甚至直接损伤肝脏。特别是饮酒,与病毒协同,更加容易导致肝脏损害。所以,建议乙肝患者戒酒,并禁用来源和成份不明的中药,避免肝脏损伤。另外,注意家人检查及防护。乙肝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导致往往家族成员也同时患有肝炎或有感染风险。所以,家庭成员要检查乙肝五项,明确是否感染,对没有感染并且抗体低度低的成员,进行补种乙肝疫苗,降低感染风险。只要注意以上几点,可以将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降到最低,我们也相信随着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总有一天会有治愈乙肝的方案,所以从现在开始,乙肝患者要保护自己的肝脏,做到定期复查,积极抗病毒,并注意生活习惯及保护家人。PS:更多肝胆胰脾疾病相关问题,欢迎在好大夫网上诊室与我沟通!
晚期肝癌的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就是指针对病灶局部进行的治疗,常见的方案有:介入治疗(动脉化疗栓塞、动脉灌注化疗等)、放疗、射频消融等治疗;靶向药物多是口服或静脉滴注的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简称TKI),是抗肿瘤血管生长、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免疫治疗指通过药物抑制PD1\PDL1\CTLA4等肿瘤免疫逃逸分子,使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再次激活,从而杀死肿瘤。局部治疗、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是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局部治疗常被比作治疗肝癌的常规武器,是在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未出现时,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为新武器,具有副作用小等优点,但价格较贵,随着多种靶向药物已进入医保,目前以降价很多,并有很多患者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中获益。目前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效果,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是患者以及医生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常见的肝癌靶向药物有很多,目前报道的靶向药物及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见图片,每种药物或者连用方案的ORR(客观缓解率)是指肿瘤用药后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比例,ORR越高,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这时可能会有人说,那我直接选择ORR最高的治疗方案不就好了吗。理论上是对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研究中的ORR的比例仅仅是个概率,对于单个病人来说,用药前无法确定哪个治疗方案有效。通常可以选择一种药物或者联合用药方案,根据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及反应来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治疗后有效则继续用药,如果无效则更换药物。目前的治疗策略的选择趋势有:1、更倾向于联合,无论是TKI与免疫的联合,还是双免疫联合,联合的效果优于单药;2、局部治疗的作用不可忽视,局部治疗与靶向、免疫的联合有时会有好的效果;3、无论如何联合,副作用仍然需要密切关注,有时副作用才是限制药物选择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肝癌的靶向药物选择,需要充分评估肝脏功能以及全身条件,在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联合治疗,在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治疗的副作用,根据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的药物选择。
现在网上就医患者越来越多,网上就医相对方便,只要上传检查结果就可获得初步治疗建议。但是对于有一些疾病的诊治,不单纯要检查报告,还需要CT、MRI等片子的图片,尤其是肝胆疾病的诊治,医生需要判断病变部位,范围,血供情况,周边脏器的情况,以便于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这时候必须要看到CT、MRI的影像片子。有些医院网络建设比较齐全,报告上会有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原始图片;有些医院有附赠光盘,光盘数据可在电脑中读取,也可获得高质量的图片;但是大部分医院没有这些,仅仅提供给患者胶片,这时如何将胶片拍成高质量图片进行网络就诊呢?网上学习的2种方法给大家。附近医院借用阅片灯(图1),在阅片灯下用手机或者相机拍照,会得到较为清晰的照片,以图片上小字清晰为标准,并且保证小字没有颠倒,防止片子放反。(图2)但是,如果没有阅片灯怎么办呢?网上流传的另外一种方法我来教你。首先,将电脑屏幕亮度调到最大(图3)第二,在桌面新建PPT文件(图片4)第三,打开PPT文件新建空白PPT(图片5)第四,点击幻灯片放映,从头开始(图片6)第五,电脑模拟的阅片灯出现(图片7)第六,准备拍照,胶片紧贴电脑屏幕,必要时关掉室内灯光(图片8)第七,开始拍照,可整体拍,或以4-8个小图片一张,保证小字清楚,方向正确,没有颠倒或放反(图片9)这样就可以上传至网上就医平台进行网上就诊了。当然,即使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有时也是达不到医生诊疗要求标准,这和胶片质量、或者检查设备精度等有关系,这时还是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的。本方法非原创,是从微信及网络上学来的,希望会对大家有帮助,这样就能更加方便地把影像学的图片提供给医生,方便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给出更加合适的诊疗建议。
各位患者朋友们你们好,我已开通好大夫在线网上看病服务,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咨询服务。 在使用好大夫在线之前,我一直使用电话或者微信进行门诊后或者治疗后的随访,尤其是微信,患者朋友们可以直接发检查报告给我,这很方便。但是随着病人量的增加,我越来越发现微信的缺点:首先是微信发消息的人太多,有时看过之后没有时间回复,后面就忘记了;第二,微信发过的图片或者咨询的问题随着微信空间整理,随时都有被删除的风险,有时想再找了看一下,发现微信照片已被清除;第三,每次发微信咨询问题时,我已记不得患者情况,之前做过哪些治疗?效果怎么样?有时一点都记不得,更都没有前后的对比,病历资料不连续,交流起来很困难,我必须去查就诊记录、出院小结什么的才能了解具体情况,浪费时间并且十分不便。 后来我开始尝试用好大夫在线,我发现他完全可以克服微信咨询的所有缺点:首先,患者提交咨询信息,如果没有回复,好大夫在线会不断的进行提醒,直到回复后提醒才消失,避免了忘记导致的回复不及时;第二,经过上传的病历资料照片等,甚至是交流记录都会保存,不会因为清理手机被清理掉;同时也记录了整个就医治疗的过程,随时可以打开查询病情。所以我强烈推荐我治疗过的病人上传病历资料的照片,检查的结果等,这样方便我查看,更有利于对病情的判断。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我看过的病人中,如果需要长期随访的。 我一般会发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小纸条,患者或者家属用微信扫描一下二维码,关注好大夫在线后,点击诊后报到,填写姓名,电话,疾病情况等信息即可。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进一步上传所有病历资料(出院小结、手术记录、病理报告等)、检查报告单、甚至是CT或磁共振片子的照片,并且写一下什么时间做过什么治疗(例如2020-12-08手术,2021-01-08 介入,2021-01-10仑伐替尼,2021-01-12 艾瑞卡第一次,等等)。这样病人情况一目了然,方便提供更加准确的建议。另外,诊后报到后可以有免费咨询,十分方便。 总之,好大夫在线很好的解决了患者就诊后需要的咨询服务,尤其是家住较远的病人或者外地病人,咨询起来非常方便。希望大家都能利用好这个看病的好助手,祝大家早日康复!
肝癌术后注意: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活动,不要长期卧床不动),加强营养(出院后一月高蛋白低脂饮食,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肝硬化伴胃底食管静脉患者以软食为主)。2.术后辅助治疗: 2.1保肝:在我院一般肝脏手术术后7天左右出院,此时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会配些保肝药,如天晴甘平、谷胱甘肽等,一般肝功能复查正常后即可停用保肝药; 2.2 抗肿瘤:肝肿瘤术后可适当予以槐耳颗粒、金龙胶囊等抗肿瘤药物; 2.3预防性介入治疗:对于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肿瘤直径较大、多发性肿瘤、大血管癌栓、病理可见肉眼癌栓或者微血管侵犯、切缘不足等),术后建议行预防性介入治疗(TACE),以减少复发可能;预防性介入一般术后1月进行,具体时间根据肝功能恢复情况而定; 2.4预防性靶向药物:对于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同时建议应用靶向药物(仑伐替尼,索拉菲尼等)预防复发,尤其是伴大血管癌栓患者。靶向药物一般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肝功能恢复后开始应用。靶向药物由于费用较高,患者应根据具体经济情况选择; 2.5抗病毒药:对于有肝炎肝硬化建议长期服用抗病毒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韦立得等),并每3-6月复查HBV-DNA。根据我们的经验,抗病毒治疗能显著降低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所以强烈建议术后抗病毒治疗。3.定期复查: 3.1术后1月建议至我院复查:增强MR(或增强CT),肿瘤标志物(AFP,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肝肾功能、血常规、乙肝五项和HBV-DNA等; 3.2术后2年内每三个月复查增强MR(或增强CT),肿瘤标志物(AFP,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 3.3术后2年后如无复发,可将复查周期延长至每4-6月复查一次,但不建议超过6月; 3.4如复查有异常或复发,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4.尽量避免服用中药,特别是来源不明、成分不明的中药,首先中药治疗肿瘤有效性缺乏证据,另外很多中药有肝脏毒性,服用反倒增加肝损伤的风险。5.出院后病历资料注意保存一份,尤其是出院小结,手术记录,病理报告等,可以复印或拍照,这样复查时有治疗前后的对比。不要认为手术医生会将每个患者情况都记得。其实,可以把每次治疗或复查的情况拍个照片上传至网上就医平台,这样每次治疗或者复查情况都会有记录,方便医生全面掌握病情,以便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IMbrave050研究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专注于肝细胞癌(HCC)的辅助治疗。这项研究针对的是那些在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消融治疗后,仍有高复发风险的肝癌患者。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简称“T+A”方案)作为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与主动监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中期分析时,使用“T+A”方案辅助治疗的患者与主动监测组相比,无复发生存期(RFS)有显著改善,其中“T+A”组的12个月RFS率为78%,而主动监测组为65%,显示出“T+A”方案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然而,在最终分析中,RFS的获益出现了降低,两组各有49%的患者发生了RFS事件,中位RFS分别为33.2月和36.0月(HR=0.90,95%CI0.72-1.12),两组的RFS曲线最终合拢。安全性方面,接受“T+A”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但大多为1-2级,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且有9%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止治疗。尽管IMbrave050研究在中期分析时显示出积极的结果,但最终分析并未维持这一趋势,且总生存期(OS)的数据尚未成熟,因此,目前的数据还不支持将“T+A”方案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研究者建议,对于高危复发患者,手术后的规范密切随访依然最为重要。这项研究的成功对于肝癌辅助治疗领域研究者的鼓舞无疑是巨大的,它打破了既往HCC术后无标准辅助治疗方案的困境,并可能对肝癌的整体治疗策略、格局和结局带来极大的改变。尽管如此,对于“T+A”方案的辅助治疗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全面评估其风险-效益比。
仑伐替尼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其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等途径发挥作用。然而,和所有药物一样,仑伐替尼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措施:1.高血压仑伐替尼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是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2.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患者应采取适当的补液和止泻措施。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治疗。3.肝功能异常仑伐替尼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指标如ALT、AST升高。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并在必要时采取保肝治疗措施。4.皮疹皮疹通常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前几周,可使用局部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考虑减量或停药。5.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可使用局部应用药物如氟羟泼尼松龙治疗。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6.乏力/疲劳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适当运动可帮助缓解疲劳。在症状严重时,应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7.手足综合征手足综合征表现为手和足部的疼痛、红肿或脱皮。日常护理包括使用保湿霜和避免摩擦。必要时,可使用对症治疗药物。8.蛋白尿仑伐替尼可能会导致蛋白尿,应定期检查尿蛋白。若蛋白尿水平较高,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停药。9.甲状腺功能障碍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10.QT间期延长应监测心电图,特别注意有心脏疾病风险的患者。若QT间期显著延长,需考虑暂停治疗。仑伐替尼的副作用通常可以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进行控制。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以确保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支持和护理。此外,患者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副作用表现,因此治疗应个体化,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参考文献:1.伦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相关副作用及症状群管理的临床意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3,22(2):167-180.2.仑伐替尼肝癌全病程应用中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3,22(2):167-180.3.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相关副作用及症状群管理的临床意义-论文-万方医学网.4.仑伐替尼(乐卫玛)说明书中篇:警告注意事项及药物相互作用_治疗.5.仑伐替尼的副作用及副作用对应处理方式汇总.6.肝癌靶向药“仑伐替尼”的副作用和常用处理方法,家属和患者来看怎么做!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的HIMALAYAIII期研究的报道。这项研究关注的是曲美木单抗(tremelimumab)联合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在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uHCC)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相比于索拉非尼,STRIDE(曲美木单抗单次给药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定期间隔给药)在初步分析中显著改善了总生存期(OS)。2,5年OS率的数据显示,STRIDE组为19.6%,而索拉非尼组为9.4%。3,在达到疾病控制(DC)的患者中,5年OS率进一步提高,STRIDE组为28.7%,索拉非尼组为12.7%。4,在肿瘤大小和肿瘤缓解深度(DpR)方面,STRIDE组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这项研究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并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双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可能超越传统治疗方法,为uHCC设定了新的治疗标准。如果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或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肝炎,顾名思义,是指肝脏发炎的一种疾病,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组疾病。肝炎主要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大类。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目前已知的肝炎病毒有五种,分别称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这些病毒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1.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也就是所谓的“粪口途径”。比如,如果食物或水源被甲肝病毒携带者的粪便污染,健康人食用后就可能被感染。2.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包括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具、性接触、母婴传播等。因此,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使用公共剃须刀和牙刷、不与他人共用针具等。3.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类似,也是通过血液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制品输注(现在由于筛查严格,这种情况已很少见)、静脉注射药物使用、不安全性行为等。4.丁型肝炎:只能发生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它需要乙型肝炎病毒的帮助才能复制,因此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5.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类似,也是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饮用水或食物传播。非病毒性肝炎则包括了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它们的病因各不相同:1.酒精性肝炎: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2.药物性肝炎:是由某些药物的肝毒性引起的。3.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脏的疾病,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预防肝炎的关键在于了解其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和污染的水源,可以降低甲型和戊型肝炎的风险;对于非病毒性肝炎,减少饮酒、合理用药、定期体检则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了解肝炎的种类和传播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您对自己的肝脏健康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