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新书介绍《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原装书,畅销书,2022年10月第5次印刷,于12月中旬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官方渠道以及各个网上书店销售。本书2016年第一次印刷,封面为蓝色,2018年修改后印刷版为淡黄色,2019年再次修改后的印刷版为蓝色,2022年第5次印刷的版本为蓝色,关键标志是作者将理念、技术、医学进展更新到2022年。2022第5此印刷的版本更新了不少内容,请读者注意,能看到2022年的文字才是最新的版本。这是我们完成健康教育的“蓝本”,帮助大家管理吃喝、认识疾病诊疗方案。这是一本承载医生、患者、科学记者共同心血与智慧的书。全书有肠病医嘱、肠道传奇和医生手记3部分。第1部分“肠病医嘱”:主要是阐述各种肠道相关疾病的诊疗概念与自我管理,比如:肠道菌群、洗涤菌群移植、炎症性肠病、用药与怀孕、口腔溃疡、慢性腹泻、便秘、肿瘤、放射性肠炎、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症、痔疮、直肠黏膜脱垂、孤独症(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等,通俗易懂,非常实用,可谓用心良苦,晓之以理;第2部分“肠道传奇”:绝对具有冲击力,全是各种肠道疑难杂症患者讲述自己的就医故事,每个人的故事几乎就是碟中谍一般的小说,诊疗经历跌宕起伏,浓缩了中国患者的各种辛酸苦辣与绝处逢生,折射出医疗体制的诸多现象,以经典的健康教育案例,说之以事。第三部分“医生手记”:是张发明医生记录自己十年来对复杂疾病诊疗研究中的见闻和感想,对新技术的解读,是奋斗的汗水、为医的情怀和研究的志趣,精彩纷呈,动之以情。说明:张发明本人不从书的销售中分享收益,希望更多的人能读书,能懂其中的道理,能更健康。作者介绍张发明,男,博士,消化科医生,获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两次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做访问学者,专长诊治疑难复杂肠病,其团队的理念是“发明·发现·发展”。张晶晶,女,硕士,科学记者、文字及影像创意工作者,长期从事科研报道,重点关注与人类福祉相关的最新成果,好奇一切未知,热爱无限挑战。购买新书地址:京东、淘宝等网店查找《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出版。请注意鉴别,出版社现在发行的是2022年第五次印刷的版本,扉页有一行字:“精诚竭力,创微生态医学之序章,造福病患”。在6年期间的5次印刷版本中,只有最新的这一版本有这一行字。您还可以在国家的大型图书馆,比如上海图书馆借阅。
作为细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粪菌移植被认为是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腹泻持续半年,“便便”5天治愈郭奶奶,今年84岁,半年前因脑血管多发狭窄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开始出现腹泻、发热,每天解大便达20余次,先后使用多种高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查大便发现艰难梭菌(+),口服万古霉素治疗两个疗程,腹泻症状仍有反复,大便培养又发现耐药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期间还出现心衰转入ICU抢救治疗,半年内辗转多家医院,每天仍解粘液便约15次,间断发热。焦急的家属四处寻医,打听到南京张发明教授团队使用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腹泻疗效显著。随即,郭奶奶转到南京住院,当天清洁灌肠后完成肠镜检查,医生顺便在她肠道内放入一根细小的软管,管子的尾端通过肛门固定在臀部上。郭奶奶通过这根管子顺利完成粪菌移植治疗,此后,未再出现腹泻、发热,5天后康复出院。出院后郭奶奶的女儿发信息告诉我们,“漫长的半年治病旅途,经历了病痛折磨和生死考验,在张发明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下,仅用5天的时间战胜了其他医院半年腥风血雨的治疗历程,治愈了我的母亲,将我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郭奶奶是不幸的,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严重菌群失调,险些丧命;同时,也是幸运的,抗生素失守后粪菌移植的出现挽救了她的生命,她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与其类似的故事每天还在不断上演……到底什么是粪菌移植,为何具有如此神奇疗效呢?它的定义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至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故事中郭奶奶因为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细菌的过度生长,引起了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肠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这是粪菌移植的绝佳适应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作为细菌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粪菌移植被认为是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此外,多种疾病也能从粪菌移植中获益,包括但不限于炎症性肠病、肿瘤合并的肠道疾病、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肝病、糖尿病以及脑肠轴疾病(如:癫痫、抽动症、自闭症)等。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粪菌移植怎么啥病都能治,就像“万金油“一样,其实不然,粪菌移植从始至终只治疗一种疾病,那就是肠道菌群相关性疾病,同样,粪菌移植的疗效也取决于与肠道菌群相关的程度。新移植方法,消除你的忧虑人类利用粪菌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资料中都有相应的记载,但相比古代直接将粪水喂给患者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会用科技手段来提取粪菌。回顾粪菌移植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在2014年以前,大多数临床研究是将手工制备的菌液通过多种途径给入肠道,这种手工制备的过程对操作者是一种挑战,制备方法粗糙,安全性不稳定、质量不可控。此外,受美学、对粪便中所含病原体的担忧以及尊严等因素影响,很多患者、医生不愿意去接受或者开展这项治病救命的技术。张发明教授团队在2012年开始致力于全新方法学的研究,2014年起,基于智能粪菌分离系统和相关的新移植途径方法逐步取代传统手工制备粪菌移植的方法。这种基于自动化设备及相关洗涤过程的粪菌移植被称为洗涤菌群移植,2020 年 7 月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杂志发表了《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这是粪菌移植的全新发展。最近的研究证据表明,通过量化和质控移植的洗涤菌群,可以大幅度降低粪菌移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了解菌液的提取方法后,洗涤的菌液又是如何给入肠道的呢?郭奶奶采用的是通过结肠植管的途径输入菌液,这个结肠植管技术全称是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简称为TET。TET的出现不仅让菌液最大程度上实现生理渠道给入,而且可以方便、快捷、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完成多次新鲜菌液的输入,也避免了从上、中消化道途径输入给患者带来的心理不适。针对 2000 至 2020 年全球粪菌移植安全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结肠 TET 是最安全的粪菌移植给入途径。2020年发表的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和同年在国际权威杂志《Gut》发表的指南均推荐结肠 TET 作为移植新途径。研究还发现结肠 TET 可作为低龄儿童以及不能耐受麻醉重症患者首选移植途径,结肠带管状态不影响活动、排便,多数情况下,你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结肠带管可以保留7-10天,完成治疗也可以提前拔除。汝之粪便,吾之良药 粪菌移植应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证据在近几年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粪菌移植的治疗价值,这也会导致粪菌移植的发展可能进入另一个极端,粪菌滥用、商业逐利,“魏则西事件“的再现。在2013年美国一度曾出现过热炒明星粪便的现象,体育、影视明星的一泡粪便,可以炒至数千美元,这是伦理过度放纵导致的严重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随即对粪菌移植做出严格监管又导致一些临床救治被耽误,一些能够救治的生命不能及时被挽救,这又是伦理的过度限制。粪菌移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本质只能是医疗技术而不是药品,只能由正规医疗机构的医生来实施。伦理管制太松太紧都不利于新生事物的发展,在我国,粪菌移植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正在逐步建立、健全。但是,近年来一些商业公司开始将粪便菌群测序作为临床收费服务、将提供“超级供体”和“供体受体配型”作为技术服务,这是虚头诱导。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持微生物组测序技术具有用于临床决策的价值,也没有临床专家共识、医学指南推荐使用测序结果指导临床决策。国内外专家都呼吁,积极提升大众的专业化科学普及,提醒广大群众需提高认知,主动拒绝这种商业趋势诱导的消费,行业内的从业者也需要冷静思考。当前,洗涤菌群移植作为医疗技术,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推进标准化的菌群移植技术,规范行医,让整个行业稳健、有序的发展,更多患者才能从中受益。
张发明团队门诊:1、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张发明(高级专家门诊)一号楼4楼高级专家门诊区周二上午:崔伯塔消化内科“肠病门诊”一号楼2楼24A区7号诊室周三下午:崔伯塔(专家门诊)一号楼2楼22区2号诊室周四上午:温泉(消化内科普通门诊(姜家园))一号楼2楼22区4号诊室医院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姜家园121号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家园院区)预约挂号途径1)微信预约首先扫描左边二维码关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2)电话预约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姜家园院区:025-58509722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门诊时间:张发明教授:周三上午(微生态治疗中心门诊)关注微信公众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并从其中挂号,或者拨打以下电话咨询预约:门诊服务中心025-87115710/87115712。医院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9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敲重点:必须提前预约!必须用病人本人姓名预约!据政府要求实名看病,请携带身份证。预约的好处多,若门诊临时取消,医院会电话通知到您,避免您白跑一趟。此外,非病情紧急,感冒期,为减少可能的麻醉风险,请暂缓就诊。线上问诊请从“好大夫在线”问诊团队医生:张发明、崔伯塔、温泉异地医院就诊急需菌群移植怎么办?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作为非营利性公益计划,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核心推广项目,我们向全国所有医院难治性肠道感染等患者提供菌群移植异地救援治疗。您须与主诊医生沟通,由主诊医生提交救援申请,申请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菌群平台”公众号,在全国救援中填写资料提交救援申请,我们团队专家会对救援申请进行审核。更新于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