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胆囊结石会带来这么多严重的后果,看来这石头还真是疯狂,真像是一颗危险的炸弹呢,那还等什么,拆弹吧!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胆囊结石的治疗。 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样的结石需要治疗。如上文所说,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必须要治疗,一部分没有症状的,急性发作可能小的胆囊结石,是可以观察随访的。除了急性发作的患者,处于稳定期的需要治疗的胆囊结石概括来说分为三大类,一,胆囊失去功能的。二,有急慢性症状或者急性发作风险高的。三,一旦发作,后果严重的。再简单说,就是胆囊没用的,炸弹容易发生炸的,身体不扛炸的。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点: 1、结石大于2cm; 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 3、伴有胆囊息肉; 4、胆囊壁增厚; 5、胆囊壁钙化或者瓷性胆囊; 6、儿童胆囊结石; 7、合并糖尿病或有心肺功能障碍; 8、边远或者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 9、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我们还是推荐目前最主流,最经典的方式——胆囊切除术。该手术方式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痛苦小、恢复快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非常成熟。 又回到了很多朋友关心的话题,胆囊切除了以后有什么影响?我所收集到几种担心包括,会不会切了胆囊就没胆了,会很胆小?会不会切了胆囊就不能吃肉了?切了胆囊会不会容易胆管长石头?有人说切了胆囊容易得结肠癌,是不是真的。 我们来解释下。首先,切除了胆囊不会让人变得胆儿小,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其次,切了胆也不会不能吃肉,反而没有了胆囊结石的影响,大家可以痛快吃肉了。再有就是胆囊和胆管是两个系统,胆管结石的成因和其自身结构和胆汁循环特点有关,和有没有胆囊没有明确关系,反而没有了胆囊,也就没有了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的危险。至于胆囊术后好发结肠癌,更是没有科学的依据,无论是胆囊切后遗症研究还是结肠癌病因的研究,都没有类似结论。 胆囊切除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影响的,胆囊的储存胆汁的“水库”功能,会被扩张的胆管部分代替。仅有很少数人切除胆囊会有一段时间不同程度腹泻的表现,但一般三个月以后就会恢复。综上所述,手术切除胆囊还是我们推荐的首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拆弹”方案。 下面再说说保胆取石。无论医生怎么推荐解释,胆囊切除再安全有效,再微创便捷,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切除胆囊还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保胆取石术诞生了。顾名思义,保胆取石,就是保留胆囊,取出结石。听起来是不是更人性化,更微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保胆取石属于有争议的手术方式,很多主流的三甲医院,并不开展此类手术的,很多的肝胆外科专家对此也持否定态度。保胆取石的根本问题在于结石的复发风险。至于结石的复发率,和患者的结石成分,胆囊结构,胆汁特点有关系。如果患者选择了这种手术方式,应该做好面对结石复发的心理准备。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胆道镜技术的发展,保胆取石手术的微创性和取石的彻底性有了很大进步。 并不是所有的有保胆意愿的患者都适合做保胆取石术,什么样的结石可以尝试保胆取石呢? 概括如下,胆囊要有功能,胆囊没有用,保留没有任何意义;胆囊结石数目不宜过多,近期没有胆囊炎急性发作病史;患者自身强烈要求保胆,理解复发可能。同理,也就知道了什么样的患者不能考虑保胆取石。也就是说胆囊没有功能的,炎症明显的;结石数目多,体积小,容易落入胆管的;胆囊可能癌变的;有明确复发高危因素的,比如肝硬化等。 总之,保胆取石术目前属于探索性的尝试治疗方式,建议大家谨慎选择。即便有强烈的保胆意愿,也要权衡利弊,避免盲目保胆。 在很多人看来,不管是胆囊切除还是保胆取石,不管多么微创,只要是手术都是血腥而粗暴的。大家希望避免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兵不血刃的干掉胆囊结石呢?于是,溶石和排石成为大家追求的治疗方案。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遗憾的说一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还是建议大家谨慎尝试。下面说说本人对胆囊结石溶石排石的看法。 先说溶石。目前有科学研究支持的临床常用针对胆囊结石的溶石药物只有一种,即熊去氧胆酸,我们常见用舒逸,优思弗等都是这类成分。它指针对于胆固醇结石有效,对胆色素结石无效,作用机理简单说就是让胆汁中的胆汁酸饱和,胆固醇不饱和,胆固醇结石里的胆固醇被溶解,从而溶解结石。而且,该类药物肝损害较大,疗程最少半年,有效率仅仅20%。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医生建议谨慎选择。 至于排石疗法,本人更是建议大家不要轻易选择。所谓胆囊结石的排石,就是把结石经过胆囊管排到胆总管,在通过十二指肠镜乳头排至肠道。胆囊管及十二指肠乳头都是相对狭窄的部位,排石过程中可能导致结石嵌顿胆囊颈,引发急性胆囊炎发作。如果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则可引起急性胆管炎和/或急性胰腺炎,后果严重。 总有一些打着过国药准字,知名专家,国医圣手,祖传秘方的针对胆囊结石的中药溶石广告,基本都不可信,说白了,没有影像学检查,没有解剖手术基础,传统中医根本没有发现胆囊结石的途径,没有对这个结石的认识,怎么会出现所谓的溶石秘方,不符合逻辑。当然,我只说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情况不同,请不要混淆。 有些中医排石广告更是展示了一堆堆的结石,说是自己排石成功的标本,这瓶是张三的,那瓶是李四的,有的甚至跟鹌鹑蛋那么大,触目惊心啊,这丫要是能从胆囊排下来,估计鸽子都能把鸵鸟蛋下出来了。还有,这结石咋收集来的,想想吧,咦。。。恶心死了。所以遇到这种广告,千万要躲开。 中医中药对于胆囊结石的主要作用是消炎利胆、控制症状、减少胆绞痛发作等。 总结下,对于胆囊结石的患者来说,目前最规范,最可靠的治疗方案还是胆囊切除手术。对于强烈要求保胆,有保胆条件的患者,可酌情考虑保胆取石术。胆固醇性胆囊结石可尝试熊去氧胆酸溶石治疗,需要密切复查并监测肝功能。至于排石治疗,相当于虎口拔牙,建议大家不要选择。 建议胆囊结石于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听取并信任专业外科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祝大家身体健康。 本文系乔永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们之前把胆囊结石比作炸弹,那么炸弹就有爆炸的可能。当然,我们说的爆炸,就指的是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时给身体带来的损伤和痛苦。那么,这个炸弹爆炸都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呢?相信经历过胆绞痛的患者会刻骨铭心的牢记那痛不欲生的感觉。不少患者本来坚定的想要守护自己的胆囊,经历过一次急性发作后,立刻坚定的要求切除胆囊,毫不犹豫。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胆囊结石这颗炸弹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第一,急性胆囊炎。结石刺激胆囊壁面膜,引起慢性炎症反应,一旦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形成梗阻,将诱发急性胆囊炎发作。引发剧烈的胆绞痛,如不能有效缓解,继而引发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胆囊坏疽,穿孔,导致严重后果。 第二,继发胆管结石。胆囊与胆管靠胆囊管相同,部分胆囊结石在胆囊收缩时,可以经胆囊管排入胆管。一旦结石引发胆总管梗阻,将会导致急性胆管炎,如果梗阻严重,引发重症胆管炎,将会快速发展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第三,急性胰腺炎。胆石症引发的胆源性胰腺炎是我国胰腺炎最要的类型。胆囊结石经胆囊管排入胆总管,形成十二指肠镜乳头的梗阻,引起胰管梗阻,继发急性胰腺炎,如果胰腺炎发病重,即重症胰腺炎,将容易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第四,胆囊癌变,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黏膜,形成慢性炎症增生,增加胆囊壁发病率。 第五,结石长期刺激压迫,可形成胆囊胆管漏,胆囊十二指肠镜漏,胆囊结肠漏等并发症。 第六,影响生活质量,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带来精神、心理压力。胆囊结石患者因为害怕诱发急性胆囊炎,通常会控制饮食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机体营养摄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另外,由于胆囊结石不定期发作,如同我们开头的比喻,患者自觉是带着炸弹过日子,往往不能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压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会引起症状,一部分胆囊结石终生不会出现症状。正因如此,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需要治疗。 本文系乔永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胆囊里这些结石就像我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这是一次门诊时,一位患者对自己胆囊结石的比喻。我认为还是比较贴切的。 很多胆囊结石的患者被这颗炸弹反复折磨着,结石带来的急性胆绞痛绝对可以让人刻骨铭心,不定时的急性胆囊炎发作更是让人痛苦不堪。可是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多数患者一片迷茫,犹豫不定。患者都想拆掉这颗炸弹,也就是大家解决掉结石的意愿是明确的,为难的是选择何种方式。大多数医生会建议患者切除胆囊,也有一部分医生建议保胆取石,甚至还有一些溶石、排石的治疗方法。切掉胆囊最彻底,可是要牺牲掉自己的胆囊,很多患者无法接受,担心手术的并发症及胆囊缺失后对身体的影响。保胆取石似乎是个好办法,可是很多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并不建议这么做。还有些溶石、排石的说法,在主流的医疗机构更是不被推崇。患者大呼,我该如何是好!对于伴有胆囊炎的患者来说,好比是抱着炸弹过日子,提心吊胆,不知道这炸弹啥时候爆炸。相当一部分患者采取的得过且过的战术,也就是发作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时候,就去打针输液,消炎止痛,症状好了就继续观察。更有甚者,因为坚定的拒绝手术治疗引发了严重后果,炸弹彻底爆炸了。比如几天前,笔者进修学习的北大医院,收治了一名胆囊穿孔术后发现胆管结石的年轻女性患者。我问她,为什么会等到胆囊穿孔才手术?她尴尬的说。我之前坚决拒绝切胆囊,后来再不做就没命了才没办法。我很替她惋惜,本来微创能解决,结果只能开腹了。 其实,对于胆囊结石选择何种治疗方式需要因胆而异,因石而异。换句话说,这颗炸弹要不要拆?怎么拆?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胆石症的基础知识。 第一,说一说肝胆系统的走形布局,专业一点,叫解剖关系和生理功能。 网上随便能找到胆道解剖示意图,肝脏分出左右肝管,汇合成肝总管,胆囊在肝外,由胆囊管和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通过十二指肠乳头与十二指肠镜相通。解剖基本就是这样了。肝脏分泌胆汁,通过各级胆管收集,在胆囊储存并浓缩,等我们进食时,通过神经反射刺激胆囊收缩,排除胆汁,通过胆总管进入肠道从而对食物起消化作用。换个方式解释下。肝脏好比大山,有很多山泉形成水源,也就是胆汁。各级肝内胆管相当于小溪,把水源收集起来,汇成一条大河,也就是肝外的胆管。胆囊呢,就是河边上游的水库,把水存起来。等下游的农田需要灌溉时,就开闸放水。 第二,我们还要知道胆石的一般性状。顾名思义,胆囊结石当然就是长在胆囊的石头,胆管结石就是长在胆管的结石,这个不难理解。 按照结石成分不同,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以及混合型结石。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结石多见,胆管内形成的结石,以胆色素结石多见。当然上述说法并不绝对。胆囊内可以是一枚结石,也可以是多枚结石,有的结石体积大,有的结石体积小。以上介绍的这些内容,都对我们选择胆囊结石治疗方案有决定意义,所以要明白理解。 有的好学的朋友会问,胆囊结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想说,这个大家没必要深究。因为胆囊结石的具体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考虑与脂类代谢、胆固醇过饱和、成核过程异常、胆囊功能异常、细菌和基因片段等多种因素密切关。目前多认为胆囊结石与下列因素相关: 喜静少动、高胆固醇血症、雌激素水平高、体质肥胖、不吃早餐、多次妊娠、餐后零食、肝硬化者、遗传基因因素等等。 本文系乔永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