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秘是儿童最常见的排便功能障碍之一,分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90%以上属于功能性便秘。临床表现:大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时间延长,可伴有腹胀、拒食、烦躁、呕吐等,排便时有时会出现大便带血、肛裂、痔疮或大便失禁等。病因:1.饮食习惯问题,食物中膳食纤维过低 2.没有良好的排便习惯,往往因为贪玩而忘记排便,导致大便存储时间过长 3.心理因素,排便怕疼,生活学习习惯改变,父母过度干预等 4.运动量不足 运动少,肠蠕动慢 5.遗传因素,部分患儿有遗传倾向。诊断(罗马Ⅲ标准):1.每周排便≤2次;2.每周至少出现1次污粪或者大便失禁;3.有大便潴留病史;4.有排便疼痛或者困难病史 5.至车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马桶出口。治疗:1.调节饮食,改变大便性质;2.进行排便训练,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定点排便;3.药物治疗,胃肠促动力剂、益生菌、导泻剂应用;4.对患儿及家长进行教育,争取家长和患儿配合,树立信心;5.灌肠,清空患儿肠道存储大便;6.生物反馈治疗,帮助患儿建立排便动作,提高控便能力,特别适合有心理行为异常或排便不协调患儿;7.增加体育运动;8.手术治疗。本文系李延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小儿常见的肛门直肠感染性疾病,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初始阶段,肛瘘是其继发改变,同时肛周脓肿有时候会被冠以“致瘘性”。常见于小婴儿,男孩多见,个人感觉特别是肥胖患儿多见。病因:1.小婴儿大便不成形,常常伴发腹泻,造成粪便对直肠肛管及肛周皮肤侵蚀;2.一过性的雄性激素分泌增高,导致肛门腺分泌增多,若肛门腺堵塞,易发生感染;3.新生儿及小婴儿直肠肛周局部分泌型IgA和IgM含量减少,局部免疫力低下。临床表现:肛周红肿、硬结。触摸病变部位和排便时患儿哭闹。脓肿破溃或者切开引流后,部分患儿会继续形成肛瘘,而肛瘘又会进一步诱发感染。临床上简单肛瘘多见,复杂肛瘘少见,但是处理起来稍麻烦,笔者见过一个孩子最多形成5处肛瘘,需分期手术治疗。治疗:肛周脓肿早期还没有形成脓液的时候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坐浴等。但是一旦脓肿形成,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感时,需尽早切开引流,切口呈放射状,要足够大,方便引流,切开后及时换药处理。对于无症状的肛瘘可以保守治疗,若肛瘘反复感染,待患儿6月后可根据瘘管的长度行肛瘘挂线术,或瘘管切开术,或瘘管切除手术。目前最为常用的是肛瘘挂线术,安全有效,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复杂严重的肛瘘可能需要分期手术,且容易损伤肛门括约肌,影响以后排便控便功能,因此肛周脓肿和肛瘘也要尽早就医,接受正规治疗。
儿童原发性大便失禁是又叫做假性大便失禁,指4岁以上儿童,不伴有明显的神经或肛门直肠解剖结构异常的情况下,肛门括约肌对粪便和气体排出丧失控制能力至少1个月。原发性大便失禁多数为大便潴留型,且伴有便秘,往往不具备自限性,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转为真性大便失禁。症状主要是污粪,裤子上沾有大便,便秘,排便时肛门天疼痛原发性大便失禁诱因较多,包括排便习惯、饮食、环境和心理因素。由于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大多数家长容易忽视病情或者仅仅是吵罚患儿。给患儿带来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治疗:1.肠道管理,清空存储的大便肠道;2.肛门排便训练,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患儿重建排便动作和排便反射;3.药物治疗,乳果糖、番泻叶等导泻剂;4.心理治疗,多数患儿伴便秘,因排便时肛门疼痛而不愿意排便,越不排便大便越干燥,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帮助患儿重建排便信心;5.养成良好排便习惯,每天按时排便。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由于肠蠕动紊乱或者局部肠管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一部分肠管进入临近肠管中,临床上出现肠梗阻症状,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高发年龄多4-10个月,新生儿和年长儿也可发生。症状:患儿阵发性哭闹,呕吐,排果酱样血便,腹部腊肠样包块是典型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多为患儿每隔10-15分钟阵发性腹痛,突然哭闹,拒食,几分钟后可安静。如果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完全性肠梗阻症状,甚至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嗜睡,精神萎靡,高热,脱水,甚至死亡。辅助检查:1.X线常提示低位肠梗阻表现 2.彩超是确诊肠套叠最准确,最方便,最便捷的手段,彩超上提示右下腹同心圆征或者靶环征,3.CT常提示圆形或者类圆形靶环征诊断:病史+体征+辅助检查,诊断率较高治疗:一、非手术方法,病史在48小时以内,最好是在24小时以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腹胀、脱水等者,通常采用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术和B超引导下水灌肠复位术,两种方法,但是X线有放射危害,现被逐渐B超引导下水灌肠复位术取代,方便,安全,无辐射损伤,复发率低。二、手术治疗,对于灌肠复位失败,或者出现穿孔,或者是患儿套叠时间较长,一般情况差,有明显腹膜炎症状怀疑肠坏死或者合并器质性病变者,选择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复发:肠套叠有一定的复发率,文献报道手术受复发率为2-3%,彩超引导下水灌肠复发率为5%左右,空气灌肠的复发率为6-12%。临床上复套的病例,甚至多次复套的病例,通常会选择保守治疗。多次复发,怀疑合并其他疾病如梅克尔憩室、回盲部肿物的患儿,建议手术探查。肠套叠的治疗越早越好,如果时间过久,可能会出现肠坏死,肠穿孔,腹腔粘连,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系李延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也是最容易被误诊的疾病。文献报道,6岁以上患儿穿孔的概率为19.3%,而5岁以下穿孔率为52.6%,明显高于成人。病史:右下腹痛,发热,呕吐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腹肌紧张,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者呈板状腹辅助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彩超提示阑尾肿大,可发现粪石,阑尾周围脓肿,或者阑尾穿孔,以及后期可见下腹部炎性包块影,均可提示阑尾炎。C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更有助于诊断阑尾周围脓肿或阑尾炎性肿块。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1.单纯性阑尾炎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积极手术治疗2.合并粪石的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合并有肠梗阻症状者,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者,需积极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和腹腔脓肿引流。现多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创伤小,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是首选治疗方法,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漏斗胸是儿童常见的胸廓畸形,发病率一般为1%-4‰,这种畸形一般难以自行修复,而且随着年龄增加胸壁畸形产生的心理问题常常比生理问题更加严重。临床表现:前胸壁的凹陷畸形,常是第4-8肋软骨从肋-软骨连接的内侧或者外侧向脊柱方向凹陷而构成漏斗状。症状轻者无压迫心肺功能的症状,随着症状的加重可出现特殊的“胸廓姿势”,斜耸的肩膀,过度弯曲的脊柱,可出现压迫心肺的症状,如活动后心悸气喘,体格消瘦,容易呼吸道感染等。患儿喜静而不好动,性格内向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大龄患儿多出现情绪波动,缺乏自信,感情不稳定,过于害羞等。诊断:主要依靠查体,CT,X线胸片诊断。治疗:手术年龄以3-6岁为宜,6岁以上也适合手术治疗,现国内外多采用胸腔镜下漏斗胸NUSS矫形术,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美观、术后恢复快、矫形满意。少数患儿有术后复发的可能。本文系李延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开始通过自己的手、嘴来探索外界的事务,往往会吃一些能够拿到的东西。吃手能够拿到的物品,通过嘴对外部世界认识。一些大的孩子可能是在玩耍的时候会不自觉得把一些东西放进嘴中玩耍或者是不小心吞咽下去。甚至还有以下孩子因为好玩将一些东西喂食给更小的孩子。这就会造成了消化道异物。1.常见的能吞下去的异物有什么?常见的吞下去的异物大概可以分为几类:1.钝性异物,如硬币、拉链、吊坠、游戏币、钥匙、发夹、指甲剪、戒指等;2.锐性异物:针、铁钉、鱼刺、骨头、枣核、灯泡芯、玩具铁剑、回形针等;3.磁性异物,如磁力珠、磁铁、磁棒等;4.腐蚀性异物:纽扣电池、电池、管道疏通剂等;5.其他,如水养球等,6.一些药品。2.吞下去的异物有什么危害大多数异物能够通过消化道自然排泄出去,比如说硬币、戒指、游戏币,甚至是一些钢针,铁钉都可以排出来。但是一些不能排出的异物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如一些可能卡顿在食管,造成食管穿孔,甚至压迫气道。一些磁性异物或锐性异物可能会造成消化道穿孔,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较大的钝性异物,膨大的水养球可能嵌顿在消化道狭窄处,引起梗阻。腐蚀性异物可能会腐蚀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穿孔或者狭窄。管道疏通剂则会引起大范围的消化道腐蚀,同时具有肝肾毒性,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危机生命。误食一些药品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危险3.如何处理消化道异物不同类型的消化道异物的处理方案不同。首先如果发现孩子吃下了这些东西不要慌张,要判断吃下去的东西和数量,能够给医生提供正确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治疗方案。1.对于能够排泄出去的消化道异物,我们需要定期定时观察患儿的腹部情况、异物的变化位置及大便的情况,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每次排便都要排到便盆中,进行寻找异物是否排出。2.如果异物嵌顿在上消化道,可以通过胃镜监视下取出。3.如果是磁力珠、枣核、水养球等导致肠梗阻或肠穿孔者,往往需要尽快安排手术,以免引起生命危险。4.如果是药品,需立刻带着误食的药品救诊,给医师提供正确的病史,必要时洗胃或者进一步对症处理。总结,所以看护孩子最重要是的不单单是吃饱穿暖,而是要把一些危险的物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杜绝危险才是预防最好的方法。
儿童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那么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呢?1.阑尾炎术后是可以正常生活和上学的,但是需要避免剧烈活动,同时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和饮食类别2.饮食习惯需要注意什么呢?很多家长认为做手术期间患儿禁食或者是手术伤了元气,出院以后就会大鱼大肉的补一补,但是这种补一补很容易就会出现肠梗阻,所以饮食习惯格外重要,要少量多次,可以多吃几顿,但是一次不能暴饮暴食,餐后适当的活动是有助于消化吸收,但是避免距离活动。3.饮食类别需要注意什么?通常家常便饭是都可以吃的,比如说发面馒头,挂面,小米粥,大米粥,奶粉,蒸鸡蛋,蔬菜等等都是可以的,适当的水果是有助于改善大便,避免便秘的。优质蛋白比如说鱼肉是好消化的,其他的肉尽可能炖烂一些再吃,而且都是需要注意量的。那么那些是不好消化的呢,举一些常见的引起肠梗阻的食物的例子:生冷刺激及辛辣食物;不好消化的炒菜,如炒鸡蛋等;死面的面食如饺子、死面饼子、包子、烩面、卤面、拉面等等;凉调的肉类,如牛肉等也是不好消化的;豆类如八宝粥、豆腐、豆浆等等都不好消化。总结一下,阑尾炎术后饮食是重中之重,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可而止,避免暴饮暴食,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游走脾是由于脾脏韧带发育障碍引起的脾脏不在正常解剖位置。典型的游走脾是脾脏仅与脾门血管及少部分脾胃韧带相连,因而脾脏在腹腔内的活动范围很大。游走脾常常无症状,摸肚子时可以在腹腔内触及移动性包块,一般在下腹部多见,活动度较大。当游走脾牵拉胃部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嗳气等症状;当压迫肠管或与腹膜形成粘连时,可能发生肠梗阻;当游走脾发生扭转时脾脏充血水肿,甚至发生脾梗塞,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引起腹部疼痛、急腹症甚至休克。治疗:无症状的游走脾是无需治疗的。当发生脾扭转者需要手术治疗,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可能性脾脏复位、固定术,脾脏切除术等。术中根据情况决定,如存在副脾,可能保留副脾,如无副脾,可在脾脏切除术后行自体脾脏组织移植。
脐疝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早产儿多见。主要是因为生后脐环处筋膜未闭,留有空隙,当哭闹、用力、便秘、腹胀、腹水等引起腹压增加时,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通过脐部突向体表,形成脐疝。脐疝很少引起崁顿,一般没有症状。多数在生后1年半内逐渐缩小,最终愈合,因此有脐疝者不必急于手术,可以观察,等待自愈,也可以门诊上固定加压包扎,促进其愈合。当脐疝发生崁顿或者绞窄,引起肠梗阻者,应手术治疗;年龄超过2岁,脐环直径仍大于2cm者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