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肛瘘线》一文中提到胡焕庸线如同北纬30度,和肛瘘线一样都是生命线。肛瘘的走向说白了就是厌氧菌在找寻生命线留下的痕迹,这痕迹肯定是缺少或低氧气的环境。我们团队曾尝试着给肛瘘创面持续给氧创造高氧环境以达到抑制厌氧菌,促进创面加速愈合。在AI时代,没有想法,只有遵循(服从)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氧气(O2)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空气体积的约21%。作为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氧气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参与绝大多数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和能量的产生。1772年,卡尔·威尔海姆·舍勒对空气进行研究后,首先发现氧气是空气的一种重要成分。20世纪60年代医学界就认识到了氧气对创面愈合的重要性。氧气是如何协助伤口愈合的?这主要与氧气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的如下关键作用相关。1氧气具有抗菌作用氧气的抗菌作用如同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生长,其中包括非特异性抑制和特异性抑制。氧气的非特异性抑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充足的氧供能够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杀菌活性,抑制伤口床细菌增殖。2氧气能够促进血管新生血管新生是伤口愈合增殖期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氧气在血管新生中起着矛盾的作用,即缺氧环境下能够刺激早期血管新生,但并不能维持此作用,而提高氧分压能够维持和加速后期血管新生。3氧气能够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和沉积、上皮细胞迁移胶原蛋白的合成和沉积是伤口愈合的基本步骤,为血管新生和伤口组织重塑提供基质。促进创面愈合是临床外科医生一直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主要有:灌注冲洗、负压引流、高压氧、红外线照射以及功能性敷料等。伤口愈合过程高度依赖于充足的血流灌注和氧气供应。在炎症期,充足的氧气有助于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抗菌活性,利于预防伤口感染。在增殖期,氧气能够促进血管再生和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的产生,其综合作用是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研究证明,当组织氧分压大于30mmHg(1mmHg=0.133kPa)时,肉芽组织能够正常生长,伤口能自然愈合;当组织氧分压处于13~30mmHg时,伤口出现坏死组织积聚,导致愈合缓慢甚至停滞;当组织氧分压低于13mmHg时,伤口无法支持最基本的细胞代谢而出现扩大或感染加重。所以“纠正伤口缺氧”已成为伤口治疗的新原则局部氧疗,即给伤口局部“吸氧”。1.临床上使用的:局部连续常压氧治疗;专用于下肢局部的小气室高压氧治疗;释氧敷料(能够在伤口上释放氧气供组织吸收的可分解敷料和凝胶敷料);携氧喷剂(血红蛋白喷剂能携带氧气在伤口中释放、弥散)等。2.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局部连续常压氧治疗主要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溃疡、压力性损伤、手术后难愈切口、冻伤和烫伤等居家和住院的伤口患者。我国从2016年开始报道:主要应用于各类创伤性伤口、压力性损伤和手术后难愈切口等。3.操作要领概括如下:①评估伤口类型、面积、渗液量等;②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和腐肉,清洗伤口和周围皮肤;③根据伤口面积紧贴伤口组织放置输氧管道,避免伤口上使用药膏、敷料等,以免影响氧气的弥散和吸收;④使用黏性薄膜敷料封闭伤口和输氧管道,妥善固定。4.与高压氧治疗比较有几个明显的优点:1)具有较低的氧毒性风险;2)成本较低;3)便携且容易使用。近年,局部氧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项目开始逐渐被用于肛肠科疾病的术后治疗。1.岳水娴等用局部氧疗驱动锡类散治疗肛瘘术后创面,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并有止痛作用。2.王昆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进行局部氧疗发现氧疗可以减轻肛门手术切口的炎症,有利于创面的愈合。3.有人用局部氧疗加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肛瘘术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湿润烧伤膏主要组成: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黄芩、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共用,清上中下三焦湿热,热退湿化则阳气通达,使腐肉去则新肉生;地龙通经活络,使损伤的经络、血脉通畅;罂粟壳收涩止痛,减轻患者痛苦。)总之,局部氧疗加换药对深部创面和难愈合的创面,如克罗恩肛周疾病的术后创面愈合一定会带来黎明前的曙光。
年前各种聚餐多了,忌口这个话题应该要拎出来聊聊。因为进口与出口是个整体,不可能只进不出,貔貅毕竟是神话的故事。健康离不开进口和出口。所以,忌口就很重要。中医忌口最早可追溯于《黄帝内经》,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忌口”观点,是用“禁”、“不可服”、“无多食”、“无食”、“勿饱”、“无使”、“无越制度”、“制之”等字词来表达相同含义,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或是“病在肉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忌口”一词的正式诞生,是在《金匮要略》九痛丸方中,其言道“忌口如常法”,才将此说法明了化,然后一直沿用至今。西医对于疾病饮食禁忌的认识,虽没有提出系统说法,但每种观点都有客观循证的依据,这是中医忌口所缺乏的。《中医大辞典》认为:“患者服药,往往由于治疗的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中医实用名词术语词典》:“忌口,又名食忌。是指服用中药期间,为确保用药安全,对某些食物要禁忌,以防止因此导致身体偏差,甚至引起病变。其立论的依据主要是避免影响疗效,诱发原有病证或导致新病,产生不良反应等”。《现代汉语大辞典》则释为:“忌口,忌嘴。因病或其他原因忌吃不合适的食物”。《辞海》释义与之相同,涵盖范围较前两者更广,不仅包含服药治疗方面,疾病或其它方面也包含在内。亦有学者将“忌口”概念作广狭义区分:狭义的忌口是指病人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又称病中忌口;广义的忌口除病中忌口,还涵盖因年龄、体质、地区和季节的因素而忌服某些食品,以及忌服发物诱发宿疾。先秦时期,《周易·颐卦》:“君子以……节饮食”,指出病从口入,君子观察颐象,而知节制饮食的道理。孔子亦在《论语·乡党》中提出有关饮食宜忌的“八不食”礼制内容:“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黄帝内经》是最早论述饮食禁忌理论问题的书籍,在强调饮食五味均衡搭配保养生命的基础上,重视饮食不当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对疾病食忌内容作出具体阐述,是从针、药、病、饮食五味等不同角度系统的解答了为什么禁、禁什么、与什么禁等相关内容,并用“禁”、“不可服”、“无多食”、“无食”等字词来表达其忌食思想,以此立为相应的食忌原则。有学者发现亚马逊当地的医生会建议高危人群不宜食用“remoso”食物(即重口味猪肉制品、海鲜、鸭子、野生动物等),如术后患者感染、炎症或受伤的人,误食有增加组织损伤、产生脓液和加剧炎症过程的风险。中医忌口原则基本归纳为:据中医辨证论治行禁忌;遵五行的生克规律行禁忌;因病制宜行禁忌;因人制宜讲禁忌;因时、因地讲禁忌。1与疾病相关的忌口现代医学中有许多疾病与饮食禁忌息息相关,如痛风需减少摄入一些嘌呤高的食物,心血管疾病控制钠盐的摄入,过敏患者则要进行部分食物回避等。1)代谢性疾病的忌口现代人的饮食方式、营养结构发生改变,过度的高糖、高脂、精神压力等因素均可导致机体能量、脂肪、氨基酸代谢紊乱及内分泌失调一系列异常改变,而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高尿酸血症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美国的一项高血压研究计划提出的饮食模式,摄入低盐、低脂且含有丰富的钾、钙、镁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显著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同时还能够预防糖尿病的发病,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发病风险,除此之外,其它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素食饮食,韩国传统饮食、日本饮食和低血糖指数饮食,均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痛风非药物治疗的饮食管理,医生建议痛风患者避免食用含果糖的食物、啤酒、白酒和淀粉类碳水化合物等。2)免疫疾病的忌口(1)食物过敏据报道,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包括以下八类: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坚果、鱼和贝类,且花生和坚果的过敏更倾向于持续反应,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有学者认为避免摄入这类食物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长期、慢性关节炎症的自身免疫疾病,有学者认为,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饮食是其不可忽视的环境因素之一,其中,是以红肉、高盐作为较为明显的诱发因素。亦有研究报道,高脂饮食也是诱发因素。3)消化疾病的忌口(1)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种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血便。有研究表明,特殊的饮食成分或饮食模式的摄入与该病的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以肉类、高脂食物以及甜点为特点的饮食模式(西方饮食)可增大女性患克罗恩病的风险。一项对法国女性的研究发现,动物蛋白的摄入与炎症性肠炎的发病显著相关,特别是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去除炎症性肠炎患者日常饮食当中某些会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炎症的食物。”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2)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指除酒精以外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国内已经有相关实验证明,高脂、高糖饮食可诱导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这提示了不良饮食的摄入是促使脂肪肝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反观,对患者饮食的干预,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2.与诊断相关的忌口临床诊断无误是疾病预防、治疗有效的重要基础。临床资料的采集无误是保证正确诊断的先决条件。患者就诊前的不当饮食,可能会对某些检查结果产生干扰,造成参数误差。譬如摄入高糖饮食后检测,会使血糖升高;饮酒后,则多项结果提示异常,进食油腻食物后采集的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为防止这样的不利情况发生,患者应在就诊前尽量回避饮食对检查造成的干扰。患者进行空腹血糖、血脂、铁结合力、叶酸的测定等,采集标本前要求患者空腹12小时以上,空腹时间也不宜过长,不然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亦会引起某些化验结果降低。患者进行大便潜血试验取标本时,检查者3天前应该禁食动物血和肉类食物,以及禁服维生素C和铁剂,以防止出现假阳性,造成标本结果不准确。3.与治疗相关的忌口从疾病发病的机理而言,过度、不当的饮食行为促使机体代谢失调、异常,进一步引发疾病的发生,为中断逆转疾病的发展,一定的饮食措施是必要的,而从治疗角度来看,有节制的饮食模式是一个很好的疾病调治手段,譬如上述的谈到的饮食模式和饮食干预,可以说其既是病因又是治疗方法,可起到正负调节的作用。1)外科治疗临床择期手术前的禁食、禁饮的目的,在于促使胃充分排空内容物,以预防麻醉期间和手术阶段,发生呕吐、窒息或误吸等。常规方案,是禁食12小时和禁饮4小时,不宜时间过长,否则会造成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出现冷汗、脱水等不良反应。美国麻醉机构制定的术前禁食新方案,指出不同的食物禁食时长有所不同,清流质(水、淡茶、碳水化合物等)禁食2小时,哺乳禁食4小时,非母乳婴儿配方奶粉禁食6小时,清淡食物禁食6小时,正常饮食(肉类、脂肪、油炸食物)禁食8小时。有学者报道,消化道较大手术后,肠道处于低功能状态,需进行禁食,术后2-3天后,出现肛门排气,可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间隔几天后则可改为半流质食物。这期间,避免摄入难消化、刺激的食物,以免有碍机体恢复。当然具体要根据疾病和手术的难易程度等,由麻醉医生决定。2)药物治疗食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减效或加强药物的效应,而导致治疗失败或毒性作用增强,为避免这样的不良作用,应注意。如在服用抗酸类药物(化镁、碳酸钙、氢氧化铝)应忌饮茶。服用维生素C时,应忌食虾肉。呋塞米与食物同时服用,会降低其生物利用度,因此该药物宜空腹服用。保钾利尿药能阻止肾分泌钾离子,易导致高钾血症,患者服药期间,当尽量避免食用大量含钾的食物,如桔子、香蕉、菠菜等。中医的忌口必须要提到“发物”。中医所指的“发物”是:一些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加重的食物。哪些食物可能成为“发物”,还与人的体质遗传、所患疾病类型、病证、季节、年龄、情绪等诸多因素有关。如体质属热者,羊肉可称为发物,而寒性体质者却无恙;甜腻油脂类食物对痰湿肥胖者可成为发物,而对津液不足者则不然。再比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长期以海产品为主食,一般不会忌虾、蟹、生鱼;而生活在内陆的人,日常饮食中少有海鲜,生病期间当注意忌口。中医的忌口:1.动火发物多具有辛热燥烈之性,能助热动火、耗伤津液,如酒、葱、蒜、姜、辣椒、花椒、韭菜、芥、羊肉、狗肉等。素体热盛、阴虚火旺、诸热所致疾病不宜食用。2.动风发物多具升发、散越、火热之性,能使人阳气升散发越,内风亢逆,邪毒走窜。如:鱼、虾、蟹、鹅肉、椿芽等。荨麻疹、丹毒、湿疹、疮痈疖肿、中风、眩晕、惊风、行痹等不宜食用。3.助湿发物多具胶着黏滞、肥甘涩腻之性,能碍脾、助湿、恋邪。如饴糖、糯米、米酒、肥肉及甘甜滋腻诸物。黄疸、淋证、痢疾、带下、疟疾等诸湿邪所致疾病不宜食用。4.积冷发物多具有寒凉润利之性,能伤阳生寒,影响脏腑运化,如苦瓜、冬瓜、西瓜、梨、柿、苋菜、莴笋及各种生冷之品。素体阳虚、阴寒内盛、泄泻、冷痛、阳虚水肿等寒证虚证不宜食用。5.动血发物多具活血散血、辛热峻烈之性,能动血伤络、迫血外溢,如胡椒、辣椒、慈姑、烧酒等。痔疮、月经过多、崩漏、尿血、吐血、咯血、皮下出血等各种出血性疾病不宜食用。6.滞气发物为进食后妨碍脾胃健运、阻滞气机的食物,如土豆、莲米、芡实及各类豆制品,食积、脾胃气滞者不宜食用。7.痼疾发物进食后能诱发宿疾的食物,如鱼、虾、蟹、公鸡肉、荞麦等,有哮喘、牛皮癣等皮肤病病史的痼疾者不宜食用。8.疮疡发物进食后能诱发或加重疮疡的食物,如鹅肉、酒、蒜、椒、姜、鱼、虾、蟹。这些食物容易引起疮疡发散、疔毒走黄,有疮痈疖肿的患者不宜食用。民间所指的“发物”多指无鳞鱼及虾、蟹、海参、羊肉、牛肉、香椿等一些高蛋白质和高营养素的食物。“营养学家认为,这些“发物”可刺激机体产生激发反应,使机体免疫力被唤醒,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所以,中医的忌口大多是相对忌口。“中医忌口的近现代研究有助于去伪存真,可使传统的忌口观点被继承,或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被修正。”痔疮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避免并发症。以下是人工智能提供的痔疮术后需要忌口的食物,供大家参考:1.难消化的食物:如韭菜、蒜薹、豆类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增加肠道负担,不利于术后恢复。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流食或半流食,如面片汤、挂面汤、小米粥等。2.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包括冰激凌、冰饮、辣椒、芥末、麻椒、大蒜、烟酒等。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充血、水肿,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同时,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可能对伤口产生不良影响。3.温补类食品:如龙眼、荔枝、胡桃、蚕豆、板栗等。虽然这些食物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在痔疮术后,它们可能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伤口恢复。可以选择核桃、莲子、大枣等滋补类的食品,但要适量食用。4.油炸、甜腻的食物:如炸丸子、油条、油饼、炸薯条、炸麻花、蛋糕、糖果、巧克力、奶油、奶酪等。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增加肠道负担,不利于伤口愈合。建议选择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5.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肠道胀气,增加术后不适感。6.海鲜类食物:如甲鱼、螃蟹等,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组胺成分,容易刺激肛门部位,影响术后恢复。昨下午,在钱塘院区门诊与科室的潘大夫聊起了忌口话题,忌口在医疗保健或者说在人体健康方面完全可以独立形成一门学科一一《忌口学》,需要填补的空间很大。今天就匆匆聊个“框架”先。
“一碗饭被人吃了,经过消化被排泄在厕所,这就是命;另一碗饭没有被吃,放在厨房里,但时间久了,会馊、会长毛,最终还是会被扔在厕所,这就是运。”说明万物的命运是不可逃避的,也是不可抗拒的。最终都在“厕所”里相遇。人体肠道内约有100万亿个细菌,占据了人体总微生物量的95%。这些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左右,基因数量更是人体基因的100倍,因此肠道菌群被视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在粪便中的重量占比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一般来说,细菌的重量几乎为粪便干重的1/3左右。结肠中的细菌种类可达400~500种,重量约为1kg,这些细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粪便菌群分析中,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厌氧菌通常占总量的80%左右,而过路菌、酵母菌等则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根据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肠道菌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优势菌群:主要是肠道专性厌氧细菌,如类杆菌属、优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等,这些菌群数量大,持续存在,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其中,双歧杆菌在健康婴儿肠道中的占比可高达98%,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数量会逐渐减少。次要菌群:主要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等,流动性大,有潜在致病性,大部分属于外籍菌群或过路菌群。这些菌群在肠道中的占比虽然不如优势菌群高,但同样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无法培养的细菌:根据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发现,人类肠道微生物中大约有60%以上是目前技术无法成功培养的。这意味着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比我们目前所了解的还要丰富和复杂。按照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的分类,肠道菌群的大致占比为:20%的有益菌,70%的中性菌(条件致病菌),和10%的有害菌。这些菌群之间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分类的致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细菌万万想不到人类竟然把它们归于有害菌,这日子就法过了。1942年,青霉素进入临床使用,对细菌的家族来说,灾难扑面而来,如同世界末日。“抗菌治疗效果极佳。”当时,医学界一片雀跃,是这样认为的。细菌为了能活下去,本能地改变了自己,对低级生物来说这过程易如反掌。1945年,有学者发现院内感染出现了耐药菌株,之后链霉菌素上市后,同年该药的耐药菌当即出现;同样地四环菌素上市后四年其耐药菌出现;甲氧西林上市后两年其耐药菌出现;头孢噻吩上市后两年其耐药菌出现;庆大霉素上市三年后其耐药菌出现;头孢噻肟上市两年后其耐药菌出现;87年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属,当即同年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有着耐药性;96年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三年后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上述例子都遵循一个规律,当一个新抗生素上市后,大约1~3年的时间就会出现其耐药菌。又说明了一个事实,细菌变得强大耐药,都是人类的功劳。1857年,法国著名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现了乳酸菌,这是益生菌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俄国科学家伊利亚·梅契尼柯夫在1907年提出了“乳酸菌长寿理论”,奠定了益生菌产业的基础,因此,1907年被称为“益生菌元年”,梅契尼柯夫也被誉为“益生菌之父”。于是,益生菌家族的其他成员益生元、合生元和新兴的后生元都加入了调整肠道微生态。对肠道菌群来说是多了个朋友,还是多了个对手?益生菌很容易诱导人类认知的错误,因为好听的名字占了先机。近年来,随着益生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毒副作用,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越来越多。Hempel等报道,益生菌的毒副作用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服用剂量无关,可能与菌种相关。1.感染益生菌可能导致菌血症、真菌血症及脓毒血症的发生,其引发感染的危险程度不仅与剂量相关,也与个体因素及益生菌种类有关。应用乳酸菌的患者菌血症发生率为1/100万;应用酵母菌的患者菌血症发生率为1/560万,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酵母真菌血症。益生菌导致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为0.05%~0.40%,在感染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免疫受损的成人。目前尚无关于双歧杆菌引起全身感染的报道。2.基因转移大部分乳酸杆菌对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乳酸杆菌属中的嗜酸乳杆菌、李氏乳杆菌等对万古霉素有耐药性。因此推测,益生菌可能具有转移抗生素抗性基因到致病菌种的能力。3.促发有害代谢活动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乳酸,可能会导致乳酸酸中毒。当人类靠“吃屎”来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只能说明人类的肠道排泄的屎,连屎克螂都嫌弃。如同五水共治,因为生态环境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吃屎不好听,就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粪菌移植。粪菌移植核心步骤:包括从健康捐赠者粪便中提取功能菌群,并通过相关医疗技术将其安全、有效地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以达到重建肠道菌群的平衡,进而实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新建的肠道菌群还是原来的菌群吗?如同五水共治后的水还是原来的水吗?现代人类肠道菌群就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爹,不是原来的爹;娘,不是原来的娘。
昨上午,龙井的老戚送来灵隐寺的腊八粥。今上午,杭外的杨老师在朋友圈发了:鹧鸪天•甲辰腊八文火慢炖腊八香,如来成道送贞祥。寒梅初露黄金瓣,鸥鹭相期无有乡。临水岸,沐春阳,心随柳絮任飞扬。岫云韵入西山雨,潮水歌催棹月郎。于是,就抓紧写一篇与腊八粥有关的科普。农历⼗⼆⽉,⽼⼈们习惯称为“腊⽉”。据说秦始皇统⼀天下后,下令将每年⼗⼆⽉改称为“腊⽉”。之所以把农历⼗⼆⽉称为“腊⽉”,《祀记》上⾯解释:“蜡者,索也,岁⼗⼆⽉,合聚万物⽽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的⺠俗很多,最⼤的节⽇之⼀是⼗初⼋,古代称为“腊⽇”,俗称“腊⼋节”。据说,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也在⼗⼆⽉初⼋,因此,腊⼋也是佛教徒的节⽇,称为“佛成道节”。腊⼋这⼀天有吃腊⼋粥的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百姓家都要做腊⼋粥。现在的⼈们⼤都不信奉“神灵”之类,这样做只是沿袭古代的某些习俗,或者徒增生活趣味罢了。“腊⼋粥”的主要原料为⾕类,常⽤的有粳⽶、糯⽶和薏⽶。粳⽶含蛋⽩质、脂肪、碳⽔化合物、钙、磷、铁等成份,具有补中益⽓、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渴、益精等功⽤。糯⽶具有温脾益⽓的作⽤,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对于虚寒泄利、虚烦⼝渴、⼩便不利等有⼀定辅助治疗作⽤。薏⽶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纤维的薏⽶可以缓解便秘,有预防⾼⾎脂、⾼⾎压、中⻛及⼼⾎管疾病的功效。⾖类是“腊⼋粥”的配料,常⽤的有⻩⾖、⾚⼩⾖。⻩⾖含蛋⽩质、脂肪、碳⽔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素、硫胺素、核⻩素、尼克酸等,营养⼗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中胆固醇、预防⼼⾎管病、预防⻣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含蛋⽩质、脂肪、碳⽔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素、尼克酸等。具有健脾燥湿、利⽔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肿有⼀定的辅助治疗作⽤。“腊⼋粥”中果仁,如花⽣和核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花⽣有“⻓⽣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益智健脑、强筋壮⻣的作⽤,还能够增进⻝欲、乌须⽣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药物。如果在“腊⼋粥”内再加⽺⾁、鸡⾁等,就更使腊⼋粥营养滋补价值倍增。对于⾼⾎压患者,不妨在粥⾥加点⽩萝⼘、芹菜。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加点⻰眼⾁、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安神的作⽤。加入何⾸乌、枸杞⼦具有延年益寿的作⽤,对⾎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是⽼年⼈的⻝疗佳品。燕⻨具有降低⾎中胆固醇浓度
上篇科普写的有点不接地气,与菊花勉强搭上一点边。后台有人反馈:留下更多的思考。务虚的,才可能无住生心,这是成人的游戏。说句实话,写自己不熟悉的更费气力。今天的科普就直指菊花,没有转弯抹角。痔疮术后的并发症。在我国,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8岁以上的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0.1%,远高于普通疾病,痔疮发病率为49.14%,占肛肠疾病的绝大部分。中国有句俗话“十人九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肛门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消化道最低点,长期承受着器官的重力和压力。肛门血液回流阻力很大,肛门静脉没有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这使得直肠末端的粘膜很容易淤积血液,导致静脉迂曲、扩张,形成软组织团块,详见科普《比技术更重要的是理念》。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痔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人类遗传、年龄、性别、生活饮食习惯、原发疾病、直立行走等等。尤其久坐久站已成为现代大多数人生活和工作常态,这也成为诱发罹患肛肠疾病的重要因素。首先把并发症简单介绍一下:《现代手术并发症学》将并发症定义为:“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由另外的因素引起的新的疾病的称谓。”这一定义认为,并发症应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患者本来就存在原发疾病;二是有新的因素;三是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由于新的因素的刺激而产生了新的疾病。《斯特德曼医学词典》将并发症解释为: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另一种疾病或症状。从这个定义中看出,并发症的成立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存在原发病;二是在原发病发展过程中引起;三是新疾病或症状与原发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手术是治病,也是致病的。病人接受手术,经历麻醉、手术创伤和身体应激状态。出院后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作息等改变,这些都可能成为并发症的原因。痔疮无论采用哪种手术方式,都无法完全避免术后肛门疼痛、出血、肛缘水肿、尿潴留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尤以“疼痛、出血、肛缘水肿、尿潴留”较为常见,这些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痛苦以及心理上的恐惧。1.疼痛。术后疼痛是机体正常的应激反应,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有效呼吸,选择舒适的体位,并通过听音乐、看书等转移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痛阀,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于严重的患者适当给予止痛药,但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和使用剂量。2.出血。肛门周围血运丰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少些的出血,便后即不再出血都是正常的现象,只要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饮食即可。如果出血多的话,要及时联系医生,尤其是术后第二周(术后7天一14天)缝线脱落期间,更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3.惧便。术后疼痛使患者害怕排便,从而不愿意进食、不愿意排便,导致大便残留,从而出现惧便现象。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并鼓励患者积极排便,可使用缓泻药,灌肠和开塞露等。此外,提醒患者保持肛门卫生清洁,可以通过坐浴盐水,促进肛周血液循环,促进创口的快速愈合。4.肛周水肿。术后患者肛肠黏膜受到一定的损伤,加之疼痛刺激会使肛门括约肌痉挛,影响肛周血液循环,从而出现肛周水肿、血栓。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疼痛的同时,可以给予中药熏洗措施,促进肛周水肿的消散。5.尿潴留。尿潴留通常在术后24h内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卧床、补液过多、麻醉和肛门创口纱布塞的过多等引起的。护理人员使用温毛巾热敷其腹部、会阴,促进括约肌的扩张,并且可通过听流水声刺激训练患者的排尿反射,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导尿。1.痔疮术后疼痛与水肿的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和止痛行气。连翘败毒汤:取生大黄30g、当归20g、黄柏30g、制草乌10g、苦参30g、赤芍20g、天花粉30g、红花25g、连翘30g、金银花30g、蛇床子30g,以上药材两煎后,将药液混合约400毫升,每次熏洗坐浴用200毫升,加适量的开水,熏蒸肛门部位,当药液温度降至约40℃时,可直接坐于坐浴盆中,约15-20分钟,每天二次。2.音乐特色疗法:在《灵枢·五音五味》中就有宫、商、角、徵、羽的描述,古人那时便把五音归入五行,利用音乐来治疗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音乐疗法是一种可行的镇痛方法,音乐兴奋听觉中枢,进而大脑感知痛觉的中枢相应地就会受到抑制。音乐疗法还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状态。3.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干预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是目前临床兴起的一种延续性护理方法,实行“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对痔疮手术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过渡期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情绪及术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4.奥马哈系统由美国奥马哈家访护士协会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能通过子系统分析患者问题、需求,并提供护理干预和成效的评价框架,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的效果。有学者借用奥马哈系统理论,参考国内外文献及痔疮术后患者特点,设计包含了4个领域39个问题的综合性评估系统,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借助微信平台,从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随访跟踪几个方面,动态、实时为患者提供术后康复相关知识,在线解答患者疑问,从而为其提供计划性、个性化的健康咨询与指导,有助于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使个体、精准的术后护理成为可能。总之,痔疮术后并发症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还是有许多方法去预防和治疗的。
有人问我科普是怎么写的,不瞒你说,我也说不好,都是在手机里写的。问题和题材是从哪里来的?一部分查房时病人的提问,另一部分在看专业论文时,觉得有必要普及这个知识点。然后在专业论文尤其是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中,寻找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在电脑上逐篇阅读,将重要的内容复制在word文档上,再转发到自己手机文件传输助手里。于是,就有了出差动车上,见缝插针写科普的习惯。前几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实施。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先看看其中的几个条款:第三十一条国家推动新技术、新知识在全社会各类人群中的传播与推广,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新知识开展科普,鼓励在科普中应用新技术,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应用创造良好环境。第三十五条组织和个人提供的科普产品和服务、发布的科普信息应当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不得有虚假错误的内容。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制作、发布、传播虚假错误信息,或者以科普为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没收违法所得,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五十七条骗取科普表彰、奖励的,由授予表彰、奖励的部门或者单位撤销其所获荣誉,收回奖章、证书,追回其所获奖金等物质奖励,并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每年的9月份为全国科普月。不难看出国家对科普是重视了,更是规范了。科普立法肯定会起到“二八定律”的作用。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根据大量数据统计后发现,即20%的人口享有80%的财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二八定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人们在付出努力的同时,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八定律背景下,努力和收获、投入和产出、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均衡关系。二八定律堪称管理学公理,被描述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这个定律已经被企业界奉为信条。“二八定律”的意义:首先,在理念上,“二八定律”之所以得到普遍性的推崇,就在于其提倡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略。“二八定律”指出: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衡关系:20%的关键投入决定了80%的产出;20%的主要起因决定了80%的结果。其次,在方法论上,按照是“二八定律”的原理,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要抓住关键的少数因子。二八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在任何一组事物中,重要的部分往往只占少数,大约20%,而其余80%尽管占据多数,却是次要的。这一原则揭示了现实世界中许多现象的共同规律,即少数关键因素对整体产生重大影响。所以科普立法是少数的关键,也就是说是关键的20%。“二八定律”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不平衡但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篇科普文章80%的内容是为20%服务的,20%是这篇文章的精髓,同样,按着这个定律百篇科普真正有价值的只有20篇。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的话,写出一篇好文章就如同厨师做出一盘好菜,这盘菜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要想实现这盘菜的色香味俱全,主菜是核心、是关键。比如说做红烧鲤鱼,鲤鱼就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鲤鱼的质量不好,加入十种乃至二十种的配料,这盘菜还是不成功的。但在实施中往往会变味,举个自己熟悉的例子:现在的中国医生不仅要懂得看病,还要懂得经济学,法律什么的,比如看病的费用核算,药占比,住院率,床位周转率,课题,处理医患关系,夜里还要做强国梦等等,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无效”的工作中去。二八定律要求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对当代中国医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办法做到的,因为医学早已经不是纯粹的医学。又比如有人用一篇科普拉选票获了大奖,于是什么荣誉好处都有了。“我是国家一级演员。你不会说相声。我拿了四个一等奖。你不会说相声。我录了二十年晚会。你不会说相声。”郭德纲说。这就引出另外一个理论一长尾理论。有人认为长尾理论“像一些年老色衰的女人,偶尔遇到某个恋母情结的爱好者,于是获得一种‘无心‘插柳的结果。”难道现实不是这样吗?
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大便出血,写了几篇科普,而老年人大便出血更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这里说的高度重视是指疾病的性质,也就是说老年人大便出血恶性的疾病更常见,再加上老年人脏器的机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弱和退化。随着内窥镜技术发展,消化道从传统的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划分,变为:1.从食道开始到十二指肠乳头的消化道称为上消化道。2.从十二指肠乳头至回盲瓣的消化道称为中消化道。3.从回盲瓣至大肠到直肠肛门的消化道称为下消化道。下消化道出血是世界范围内老年人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报道,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70-80岁人群中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较30岁以下成人高30-50倍。研究发现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前5位病因依次为结直肠癌、肛周疾病、结直肠息肉、大肠炎症、缺血性肠病。1.结直肠癌引起的出血可表现为鲜血便、黑便或粪便隐血阳性,可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等)。据报道近年来年轻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每年上升1.5%。年轻人发病率的上升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2.结直肠息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约半数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引起肠道刺激症状和便血。肠道刺激症状表现为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便血可因肠息肉部位及出血量而表现不一,但出血量通常较小。出血原因可能为粪便摩擦息肉,引起息肉表面损伤出血。据相关报道显示,结直肠息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结直肠息肉以腺瘤性息肉居多,目前认为腺瘤性息肉是典型的癌前病变,当腺瘤直径大于2cm时,癌变率甚至可达50%。3.缺血性肠病是由于肠壁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缺血性结肠炎三种类型,缺血性结肠炎是最常见的类型。缺血性肠病的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急性肠系膜缺血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的、痉挛性腹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严重的腹痛与体征不成正比。4.肛周疾病多为痔疮,文献表明中老年人痔疮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其肠道蠕动减慢,长期便秘有关。5.炎症性肠病好发于中青年人,国内有研究指出随着年龄增加,炎症性肠病发生率显著下降,结直肠癌发生发生率明显增加。下消化道出血作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重症之一,与非老年人在病因、病情及转归预后方面不甚相同。老年人由于衰老,消化道黏膜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使消化道黏膜的总体防御功能降低。老年人的修复能力差,黏膜糜烂、溃疡的愈合缓慢。老年人常用的药物(如氯吡格雷、华法林和非甾体抗炎药),询问病史可以帮助判断下消化道出血可能的病因。老年患者身体虚弱,多数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肝病、肾病、脑血管疾病等,出血后老年人机体代偿功能差,可以进一步诱发各器官功能不全。老年人普遍肠道蠕动、分泌、吸收功能下降,血液供应及自我修复能力差,因此,他们出血及再出血风险较高。除了询问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外,以下检查是很重要的。·肛门指诊:这是检查便血的初步和最常用的方法,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可以感受到肛门和直肠是否有肿块、溃疡或其他异常。·大便潜血试验:这是一种检测粪便中是否有隐性血液的方法,对于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很有帮助。·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是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病情稳定时应尽早检查。可直视出血病灶并对出血病灶进行直接止血治疗,对可疑病灶可进行活检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也能对结肠息肉、早癌进行治疗。·胃镜检查:如果便血可能来自上消化道,胃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和出血的程度。·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19-9等,对肠道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腹部和盆腔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所以,重视老年人便血是非常重要的。便血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征兆,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可能伴随其他症状。一旦发现大便出血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人生有规划,生涯有导师,婚姻有媒婆,吃饭有礼仪,这些马马虎虎还可以接受。如果拉屎还有共识指南,这就有点那个了。上周,在浙江舟山市,砖家们举行了《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慢性便秘检查与评估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布告天下。屎做梦都笑出声,太给面子了。在这个星球上,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活着,一定要说有个共识指南什么的,能活着就是共识指南。“指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具体来说,与指南针这一伟大发明的出现密切相关。”当今社会好像没有指南就没办法活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汽车如果没有导航,就到不了目的地。人类给指南下了个定义:指南是一种提供方向、原则或建议的文件或手册,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某一领域或活动的问题。还有个与指南相似的,叫共识:共识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共同理解和认知,为团队协作和决策提供基础;而指南则注重科学证据和系统性评价,为组织和个人提供明确、具体的行动指导。不管是指南还是共识,说白了就是一小撮人制定的游戏规则叫别人照着做,否则就不够意思,不够朋友,出了事,哥就没办法帮兄弟一把了。共识指南就像智能手机,人类已经离不开了,没有共识指南就像无头的苍蝇迷失了方向,干什么事都不踏实和自信。难道说不按照指南拉屎,就不叫屎吗?都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没说被屎憋死。可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人,活活被自己的屎给憋死了。这位可怜的仁兄来自19世纪的美国,名叫约翰。可见,屎在人类的捣鼓下,竟然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下面摘录上周发布的“2024拉屎共识”的要点。1.据2022年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被屎憋着(便秘)的人占8.5%。2.排便费力、粪便干硬、排便有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和排便次数减少(自发排便<3次/周);病程持续6个月或以上的叫资深被屎憋着(慢性便秘)。3.根据症状和临床特征,分大肠推动力弱的,直肠肛门堵住的和上述二种情况都有的。这三种类型中最多见的是直肠肛门堵住的。4.如何明确得的是三种类型的哪一种,就要做各种检查:大肠推动力检查,大肠直肠肛门压力测定,模拟拉屎试验,拉屎造影试验和盆底神经肌肉功能检查等。有学者认为,人类的疾病只有三类:一进化,二文明,三医源性。显然被屎憋着的(便秘)应该属于文明病,主要有四大原因:1.拉屎的空间减少,文明社会有句被文明人普遍接受的口号,“不许随地大小便。”导致能拉屎的空间越来越少。2.饮食结构的精细化,文明社会提倡的是细嚼慢咽,食物要烧熟,导致食物残渣的减少,肠道内容物减少,自然肠道蠕动也减缓。3.生活方式的久坐化,这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抱着电脑手机一坐就是半天才是现代人的标配。4.心理压力的焦虑化,现代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长期的紧张和压力可能导致身体机能紊乱,焦虑和抑郁。人类想通过指南或共识来改变这四种状态,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学者认为拉屎共识指南只能使拉屎从文明病转向医源性疾病。举个例子,有些人用了泻药以后药物成瘾,没办法停下来,这就是被屎憋着(便秘)从文明病转向医源性疾病。是解不开的疙瘩。从此,人类进入了轮回的死胡同。这自然引出另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选择文明呢?“这是高等灵长动物生存的自然选择,否则在这个星球上早就没有人类了,能活下去就不在乎什么文明病了。”“所谓“精神”或“文明”原来不过是物质感应属性的代偿增益产物,它的发生脉络和构成层次如:宇宙早期物态的物理‘感应”一原始低等生物的直观“感性”一中级脊椎动物的本能“知性”一高等灵长动物的思维“理性”。”所以,灵长动物选择文明,这是人类活下去,直至今天的唯一办法,别无他路。
有朋友私下对我说,林医生,你写的科普不像主流的,还特搞笑。“不搞笑,就特搞笑了。”这是德云社对主流相声的讽刺。今天试着写写不搞笑、主流的科普。《肛裂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中重点强调了克罗恩病相关肛裂、小儿肛裂、孕产妇肛裂为特殊人群的肛裂。这一期科普就聊聊小儿肛裂。1.排大便时哭闹或剧烈疼痛是小儿肛裂的典型症状。患儿常因惧怕排便疼痛而不愿排便,以致大便更加干燥、硬结,当不得不排便时,则疼痛更加厉害。2.排便可伴有肛门出血。每次出血量不等,呈鲜红色,覆盖在粪便表面或在便纸上带有血迹,也有在便后滴几滴鲜血。3.由于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引起长期肛裂,会造成小儿恐惧排便而不敢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由于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患儿增多,小儿肛裂就诊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肛裂分类简单分为两种:(1)根据病史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初发病6~8周内为急性肛裂,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鲜红色且有弹性,无瘢痕形成;病程长于6~8周则称之为慢性肛裂,局部检查多可见裂口边缘增厚纤维化、肉芽灰白,底部较深且不整齐,基底部可见内括约肌纤维。慢性肛裂常在肛裂的基础上出现“前哨痔”和肛乳头肥大,统称为肛裂“三联征”。(2)根据肛门括约肌压力将肛裂分为痉挛型、正常型和松弛型。肛裂的临床诊断应重视病史询问及肛门局部检查,以对患者进行分类,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式。《肛裂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指出,小儿肛裂建议保守治疗,不建议手术。1.补充膳食纤维来软化粪便、调整排粪习惯有利于小儿肛裂裂口的愈合。2.强调外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的有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具有“化学性内括约肌切除”功能的硝酸甘油软膏等药物治疗小儿肛裂是有效的,并指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后复发率更低、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医师优先选择。此外,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小儿肛裂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儿介绍几种传统中医的方法:1.小针刀,是1976年,江苏省乡村赤脚医生朱汉章在古代九针中的针和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手术刀而发明的。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针刀疗法”命名“针刀医学”后,针刀医学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小针刀对操作者的手法有较高的要求。小针刀的疗法机理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疏通经络,调整气血。②粘连松解,恢复动态平衡失调状态。③破坏陈旧性病灶,变陈旧性病灶为新鲜病损使其快速痊愈。④松解被粘连卡压的皮神经。这里顺便打个广告,浙江省中医院肛肠科用小针刀治疗肛裂及便意异常等肛肠疾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蜜煎导栓,是我国中医运用最早的外用栓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记载:“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自制蜜煎导栓:30mL蜂蜜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用竹筷不断搅拌至水分蒸发后关火冷却,清洁双手后蘸取少量蜂蜜,捻成直径1cm长2cm的纺锤形。嘱患儿左侧卧位,将蜜煎导栓塞入肛门内2cm左右,至少卧床休息30分钟后,可根据患儿便意情况自行排便。也有人每晚用棉签蘸取蜂蜜外涂裂口,效果也行。研究表明:蜂蜜用于外伤能够显著减轻炎症和组织水肿,并减少渗出及疼痛,在愈合过程中能够减少瘢痕和结痂。蜜煎导栓因其能够以更温和的方法润滑肠道、软化粪便、促进排出,同时避免了对肛门的扩张刺激,为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张力环境。3.蛋黄油,将鸡蛋10枚煮熟,去壳和蛋清。将蛋黄放入锅内,中火持续翻炒。约15分钟后,蛋黄炭化变黑。继续煎炒5分钟,即可出现黑褐色浓稠蛋黄油。去渣留油,每日便后清洁肛门,用棉签将蛋黄油涂于肛门裂口处。每日两次,连用10天。同时内饮槐菊饮:槐米10克,菊花10克,清水洗去浮尘,加开水500毫升冲泡。饮用时加槐花蜜适量,一日数次,当茶频饮。蛋黄油具有生肌润燥作用,可促进伤面愈合,民间常用来治疗烧伤和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槐菊饮中槐花清热通便,凉血止血,菊花能疏风泻火,二药以槐花蜜为引,不仅增强了其泻火润肠通便功效,还因其味甘甜宜于被小儿接受。
“大便特别黑,黑漆漆的,是怎么回事?”“可能与吃的东西有关?大便成型,过几天再看看。”“吃了比较多的桑葚干,拉了不少。”“桑葚可以润便的。”“桑葚成熟时,青红瘦小的果儿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红艳艳、亮紫紫,缀满了枝头,让人眼馋嘴也馋。”江浙一带种桑养蚕的历史应有1000多年吧。“在食物短缺年代,桑葚是孩子们的最爱,老家后院的那棵老桑树,每年的5、6月份更是孩子们的惦记。”“小时候,桑葚我们叫桑叶枣,刚结果时为青色,进而变为棕红色,成熟后最终为黑紫色。”摘到黑紫色,这个甜,就美死了。学医后,食物就失去了美感和美味,用科学的文字,是这样子的一一桑椹的主要成份:1.富含维生素C:100克的桑葚含有大约50毫克的维生素C,占人体每天所需量的80%以上。2.含有多种矿物质:桑葚含有钾、钙、镁、铁等多种矿物质。3.丰富的抗氧化剂含量:桑葚中含有花青素、类黄酮等抗氧化剂。4.低热量高纤维:桑葚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只含有70卡路里。桑葚入药,始载于唐朝的《唐本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桑葚,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阴、补血、生津、安神的功效。在民间有“民间圣果”“桑葚赛人参”的说法。中国卫生部于1985年将桑葚列为我国第一个药用和食用水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用和食用水果。同年在《中国药典》中记载了其药用用途。经临床验证桑葚有8大作用:1.美容桑葚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花青素,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磷和钙,能益肾补血,常食可使人面色红润、头发漆黑秀丽。2.明目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可滋补肝肾,肝开窍于目,故有明目作用,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3.健脾助消化桑葚对脾脏有增重作用,所含的鞣酸、脂肪酸和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帮助脂肪、蛋白及淀粉的消化。4.防止动脉硬化桑葚中所含的脂肪酸、亚油酸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5.补血桑葚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神经衰弱等均有显著疗效.6.缓解便秘桑葚具有生津止渴、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解除燥热和缓解便秘等作用,详见科普《“3F假学”遭遇文明一食物链的中断》。7.改善生殖亚健康桑葚滋补肝肾,肾主生髓、强精,提高性生活质量,可治疗男性精子成活率不高,婚后不孕不育,改善生殖健康。8.抗癌防癌桑葚中所含的芸香苷、花青素、葡萄糖、果糖、苹果酸、钙质和无机盐、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烟酸等成分都有预防癌细胞扩散、抑制癌细胞发生的功效。最近研究发现桑葚抗氧化活性尤为突出,多种证据显示,桑葚的抗氧化活性可能在延缓衰老及对抗老年病如阿尔兹海默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桑葚可加工成桑葚酒、桑葚饮料、桑葚果酱、桑葚果脯,这些产品营养既丰富,又美味可口,是未来餐桌上的佳品。桑葚这么好,是不是人人都能吃呢?事实上,食用桑葚并没有太多的禁忌,除有少数病症者外,一般人群均可享用。1.桑葚对于孕妇来说是非常好的营养补充品。购买时,要尽量挑选黑紫色的,这样的果子较成熟,吃起来不会太酸。每天别吃太多,以20-30颗(30-50克)为宜。需要注意的是,桑葚性寒,体质偏寒的孕妇建议少吃或不吃。2.儿童也可以吃桑葚,对于保护皮肤、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等都有好处,但不可贪多。一方面,桑葚含糖量较高;另一方面,桑椹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儿童大量食用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3.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了由桑葚制成的活性饮品后,血糖及血粘度都出现了明显降低。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吃桑葚,保险起见,还是先征询一下医生的意见为好。“爷爷使劲用杆子把高枝上的桑葚打下来,又唠叨着:‘树梢上的桑葚是经过日晒成熟的,所以果实大而且甜,但是打下来有些难;低处的容易够到,但是味道不如高处的。孩子们!做一件事别总想着容易,就算辛苦也要好好做,尽全力去做。‘长大了,才知道长辈的唠叨原来是有生活哲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