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牌,顾名思义,就是招揽客人的牌子,招,手呼也,意为用手召唤顾客。当然顾客也不是傻子,你得有与众不同的拿得出手的东西。最初招牌是酒家门口挂的布帘子。“好多人都是冲着这招牌来的,如同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你敢砸了我的招牌,我就砸了你的饭碗。”这是医院院长对砸招牌的人,最“匪气”的回怼。招牌毕竟是一个牌子,关键要看牌之内的东西,就如同酒家的招牌菜。医院的招牌硬不硬就看医院内各科室招牌“菜”烧得怎么样。这期就聊聊浙省中肛肠科的招牌“菜”一痔疮保留齿线复位术。3000多年前,夏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对痔的记载,那时的痔不作为特定的某种疾病病名存在,而是各种肛肠疾病的总称。《庄子·列御寇篇》最早提出痔的病名。传统医学痔的含义大致分为三类:一指肛肠疾病的总称如《说文解字》中的:“痔,后病也”;二是人体九窍中突出的小息肉如《医学纲目》:“人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三即是我们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指以便血、脱出以及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西方国家很早便有关于“痔”的记载,其最早源于拉丁文“Pile”,大致翻译为“小肉突”的意思。痔的命名由被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最早命名,即现在普遍使用的“Hemorrhoids”(痔疮)一词。1.Blanchard提出痔的发生与人类进化为直立行走有必然的关系。当人类直立行走时,肛门部位于人体下部,加之直肠静脉缺乏静脉瓣,血液在肛门直肠静脉丛淤积,导致该处血管扩张从而形成了痔。到19世纪人们发现切除的痔组织中含有扩张的静脉,使静脉曲张学说一度十分流行。2.1975年Thomson通过对正常人进行肛门直肠镜检发现肛管齿线上方存在直肠粘膜的增厚区,并均呈右前、右后及左侧三部分分布,恰好等同于痔的好发区域,将该区域命名为肛垫。提出肛垫内的细小血管结构及肌纤维间隔受损,正常的肛垫组织病理性肥大、血管结构改变及下移形成痔,即著名的“肛垫下移学说”。3.毛笔林从肛管直肠功能动力泵角度,于2022年提出了痔疮二级泵学说,认为痔疮就是肛垫二级泵功能的紊乱和/或减弱导致无效肛垫组织增多的新理念。不是专业的,听起来是不是一头雾水?还是家门口肉铺老板说得通俗易懂,痔疮就是边角肉(无效肛垫组织),没啥用,没卖相,剔除了还可以买个好价钱(医学上称提高生活质量)。剔除边角肉得用个合适的刀具,这个刀具在医学上叫器械。现代医学的发展,本质上与科学技术,或者说器械的发展是同步的,什么样的医学器械就决定着做什么样的手术。医学器械的背后是人的理念。1.微创化理念:从“大开大合”到“精准介入”。2.功能保留理念:从“切除器官”到“修复组织”。3.个体化理念:从“标准方案”到“私人定制”。4.无创化理念:从“手术刀”到“能量束”。5.智能化理念:从“人手操作”到“机器协同”。6.远程化理念:从“同台手术”到“隔空操作”。外科核心理念:减少组织损伤、保护功能、加速康复。要实现核心理念,必须改进医疗器械。就像家门口肉铺老板剔除边角肉的核心理念一样,用什么刀具既能剔除边角肉,又不会伤到好的肉。先介绍痔疮的经典术式:这个经典术式全称外剥内扎术(M-M术)由Miles最先提出,后Milligan和Morgan于1937年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良,即现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外剥内扎术。该术式作为经典术式,且操作较简单,受到了肛肠外科医生的追捧,被认为是治疗痔疮传统手术的标杆。关键步骤就是在痔下端皮肤与黏膜交界处留下倒V形切口,对外痔进行切除剥离,内痔结扎。当时有人用一句格言形容这个术式:“如果像三叶草,手术即成功了;如果像大丽花,手术即失败了。”痔疮的招牌术式:2002年中国浙江毛笔林首创了痔疮招牌手术,全称痔疮保留齿线复位术。关键步骤:1.复位的参照物,正常齿状线的位置;2.悬吊钳夹在齿线上1.0cm或1.0和2.0cm的重叠,根据痔疮脱出程度;3.进针在齿线-齿线上0.5cm之间,有利复位;4.二段式或三段式缝扎,根据痔疮大小;5.加固结扎,防止残端存活;6.精准和错开,防止狭窄。核心技术是在切除痔疮的同时,尽量恢复肛门精细功能。套用家门口肉铺老板剔除边角肉的技术活,经典术式采用的“刀具”是血管钳,在100年前是外科手术最先进的医用器械之一,而招牌术式采用的“刀具”是毛笔林发明的医用悬吊钳(国家专利号:ZL02251536.4)。换句话说:经典术式为血管钳术式,又称纯诺基亚术式。招牌术式为悬吊钳术式,又称含苹果或华为术式。也许有人会问经典术式在临床上应用近百年了,依然有生命力,赋予经典二字一点不过分,而你这个招牌怎么说?先引用重量级人物的话压压惊,“民族的自信是国家复兴的根本。”痔疮招牌式术是浙江省中医院肛肠科痔疮术式的特色,目前已在数十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赋予招牌二字也同样一点不过分。两种术式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当某个招牌事物经过时间沉淀,被赋予更广泛的文化意义时,可能升华为经典。”通俗的说:家门口肉铺老板对剔除边角肉的理解和经验,肯定成为招牌,甚至有可能成为肉铺界的经典。【下期预告】阴部神经痛。
“药物起到手术的效果,手术做到精准微创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这是AI出现前一位大医者说的。我私下听到一位省级医院院长说:这次学术周特地将院士和阿里巴巴高管的演讲错开,为了不让两位大咖碰面,费了一番周折。因为俩大咖对医学未来的预判是相当矛盾的,怕同台碰面相互尴尬。几年以后。“AI的强大会颠覆人类的认知,此言不虚。”“未来的医学绝对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或者说现在的医学就是医学的末代。”不管是不是末代,受传统医学熏陶的我,难免想留点曾经医学的痕迹。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发现硝酸甘油后,主要是将其用于合成硝化甘油炸药中,到19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布雷顿发现亚硝酸戊酯可以缓解心绞痛,并能降低血压。但亚硝酸戊酯化学特性不稳定,不能长期保存。1879年英国威廉·莫雷尔医生提出将硝酸甘油稀释,稀释后的硝酸甘油不仅能稳定保存,同时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症状,至此,硝酸甘油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其作用机制逐渐被揭秘,应用方向不断扩展。硝酸甘油软膏是由硝酸甘油、羊毛脂、薄荷脑等脂溶性成分制成。硝酸甘油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全身血管的作用,以往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现代研究证实,硝酸甘油经皮肤吸收后也能起到松弛全身大小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全身血循环;硝酸甘油软膏中的羊毛脂有较好的亲水性,能促进皮肤水分吸收,加强药膏和皮肤的紧密接触,加速药物成分释放透入皮肤,产生止痛、促进局部血循环的作用;硝酸甘油软膏中的羟基芦丁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的形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预防术后皮下水肿、创面发黑等并发症;硝酸甘油软膏中的薄荷脑又称薄荷醇有止痛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薄荷醇是薄荷的清凉天然产物,广泛用于缓解运动创伤、关节炎和其他疼痛情况下的急性和炎症性疼痛。1.肛裂的治疗:国外报道跟踪随访了31例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治疗的肛裂患儿,21例治疗后痊愈,跟踪随访4年未再复发,可见对于依从性较差,难以配合的小儿患者,硝酸甘油是一种合理且高效的治疗手段。“硝酸甘油软膏的局部应用相当于一种可逆性的“化学性内括约肌切除术”。2006年Lund等多国学者在循证医学基础上提出将硝酸甘油软膏局部应用为肛裂一线治疗。2011年,硝酸甘油软膏成为迄今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慢性肛裂相关中至重度疼痛的第一个处方药物,可见其缓解内括约肌痉挛疗效确切,受到认可。研究发现小针刀加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轻中度肛裂,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是治疗肛裂的理想疗法之一。2.治疗肛门术后尿潴留:有学者对25例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硝酸甘油尿道灌注治疗,23例可在治疗后15分钟内解出小便。3.减轻术口疼痛:在肛肠术后通过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用其松弛肛周平滑肌,减轻括约肌痉挛的特点而缓解疼痛。4.预防术后伤口水肿:硝酸甘油能舒张平滑肌,在痔、肛裂患者术后恢复期应用硝酸甘油软膏外擦,有利于减少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流不畅,减轻周围淋巴回流障碍,防止术后水肿。5.痔病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出血、疼痛、直肠黏膜的糜烂和水肿等,采用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水肿、疼痛情况,加快疼痛消除。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哮喘,胆绞痛,肾绞痛,阳痿,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顽固性疼痛,预防乳腺癌和狐臭术后皮瓣坏死。硝酸甘油软膏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轻度头痛、疲劳感、肛口灼热,但减少药物用量可以使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禁忌症:已知对硝酸盐类药物过敏: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偏头痛;重度贫血;闭角型青光眼。用法:0.2%硝酸甘油软膏,挤出膏体1~1.5cm/次,置于带塑胶手套的指端,经肛门涂于肛管内(肛门内约1cm),2-3次/天,每次用完后,立刻疗紧管盖,洗手。总之:从炸药到救命良药,硝酸甘油软膏突破医学边界:0.2%浓度局部涂抹即可松弛血管、缓解内括约肌痉挛、抑制血栓,治疗肛裂治愈率超67%,被FDA认证为成人慢性肛裂疼痛的首个处方药,更在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顽固性疼痛,阳痿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下期预告】痔疮招牌术式。
自从仓颉创造文字以后,带来了便利也带来麻烦。比如说拉屎,可以用出恭、净手、方便、登东、解手、排便等。又比如拉屎困难,可以用大便难、大便结燥、大便闭结、阴结、阳结、脾约、后不利、惧便和便秘。同一件事有不同文字的表述,要想弄清楚细微的差别,有人竟花去了一生大部分时间,不是没事找折腾吗?如果谁能说出道道的,就给个称呼一专家学者,好在江湖上忽悠忽悠。这些专家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喜欢给说的“事”下个定义。所谓定义就像悟空画个圈圈一样,在圈圈里是我的地盘,我说了算。八戒不喜欢呆在圈圈里,所以常惹事,这就是突破框框和创新。比如:便秘的定义:每周上厕所排便不到三次、拉出来的大便又干又硬,上厕所时还特别费劲。惧便的定义:在排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如疾病、环境、社交压力、个人心理因素等)而产生的强烈恐惧或焦虑感,导致个体难以顺利完成排便过程。研究发现:便秘和惧便与人的关注度有关,越关注持续时间会越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意思是说,大肠具有传导排泄水谷糟粕等功能。《千金方•通闭辨》说:“肛门者,主大行道,肺大肠候也,号为通事令史”。肛门又称魄门,作为一重要“官员”通事令史,有着重要的功能,即主行道。现代医学对结直肠及肛门排便的认识:1.结肠具有以下基本生理功能:肠道内菌群对摄入物质的的进一步分解代谢,水和电解质的吸收,粘液和电解质的分泌,半固体物质的储存及粪便的排泄。2.结肠的运动形式有以下4种:(1)结肠蠕动蠕动常自肝曲开始,速度是1~2cm/min,将肠内容物推入左半结肠,如乙状结肠内积存粪便,可使粪便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2)袋状往返运动这种缓慢揉搓作用使肠内容物充分混合。如乙状结肠的袋状往返运动与形成卵圆形粪块有关。(3)分节推进运动一个结肠袋的肌肉收缩将袋内的内容物推进到下一段肠内,致使肠内容物继续向远侧移运。(4)集团推进蠕动集团运动是一种进行较快、推进较远、收缩强烈的蠕动,每日约发生2~3次。此类运动一般在排便时、谈论食物和进食后时发生,进食后发生者称为“胃-结肠反射”。若此反射过分敏感,则每餐之后均会有排便活动。3.直肠肛门排便功能:正常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当粪便进入直肠,其容量上升至50mL时,直肠内压力不上升,甚至反而下降,直到达到直肠所能耐受的最大容量时,直肠压力才会明显上升,这种特性称为直肠的顺应性。人们早晨起床产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饭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均可促进结肠的集团蠕动,将粪便送入直肠;当直肠容量达到50mL时,可引起直肠短暂的感觉;若容量继续增加,则可引起大便急感,产生排便反射,若条件许可,则可排便。若经常憋着,则可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敏感性,这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肛门最大的功能是拉屎,如果拉屎的地方有一个刚开的手术创口,屁股想想就知道,“疼”,如果疼的地方还要大便经过,那就是“怕”,换个字就是“惧”。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不同的文字,个体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文字本身,就好比说某人成绩很差,如果换成上升的空间还很大,说的是一件事,但心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1.伤口疼痛而惧怕排便:术后伤口疼痛使患者便意减弱或者忍便不排,粪便在直肠内贮积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容易发生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间隔48小时后形成干结粪块,排便疼痛更剧,形成惧痛性大便难排循环。2.病人害怕活动引起伤口疼痛,术后长时间久卧,缺乏适量运动,导致胃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吸收引起大便干结难排。3.生活饮食规律改变:如害怕排便会引起伤口污染、疼痛,不敢进食、进食量少或进食精细食物;与陌生人共处一室、共用卫生间等对环境的不适应,都是造成患者术后大便难排的重要原因。4.术后紧张、忧郁和焦虑等精神因素导致副交感神经抑制,使肠管张力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容易引起大便难排。1.一般治疗:术后合理搭配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及杂粮等粗纤维含量多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适当下床活动。多饮水,如无禁忌症可每天饮用适量的蜂蜜水。2.温水坐浴后再排便或坐浴时直接拉在坐坐盆里。3.口服通便的药物或排便前口服止痛药。4.排便前肛门内挤入开塞露和/或利宁凝胶或硝酸甘油软膏。5.灌肠:(1)液体石蜡灌肠,每次100mL;(2)温生理盐水灌肠,每次500~1000mL。6.手抠排便:病人经用灌肠等方法仍无法自行排便,肛诊肛内粪便硬结嵌塞,可用戴手套的手指蘸少许润滑剂后伸入肛管直肠内,将坚硬粪块压碎后直接抠出。7.心理疏导,也很重要。菊花术后早期的排便情况较为复杂,术后很多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异常,多为暂时性的。腹泻较为少见,主要表现大便难排,如排便困难、排便少、便硬、排便时间延长、肛门胀堵、便意不尽等。研究发现:菊花术后惧便恢复至正常或至术前状态,一般需要1-2周时间。总之:惧便的根还是疼痛。只要解决菊花术后的疼痛,再加上乐观,积极,平静的心态,没有什么屎尿拉不岀来的。有大牌学者认为:温水坐浴后再排便或坐浴时直接拉在坐浴盆里,虽然不那么优雅,但是解决惧便却是肯定的。【下期预告】:硝酸甘油软膏。
2022年,《大医生来了》主持人联系我讲讲便秘这个话题,因为疫情的关系,各自只能在线上直播,可谓是意犹未尽,没法一泻千里。转眼三年过去了。今年的便秘日又到了。讲便秘,说难不难,说不难,的确很难。一般忽悠忽悠,哪有百姓不知道,要想讲得透彻,恐怕讲的人也一头雾水。在自然界,找不到食物,吃不饱,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拉屎成为难题,求助于医学(人类发明的),算不算是人类的耻辱和悲哀?便秘等同于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绝不是言过其实。人类啊,上苍都看不懂的物种。这就有点意思,医界说法很多,但,总是没把拉屎说明白,学医基本上是靠记忆,死记硬背一定会限制了想象。1.厕所说:为什么屎尿必须拉在指定的地方(雪隐,东厮,茅房,洗手间等),无法考证。人类是群居动物,既然群居,谁也不喜欢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堆屎,那里一泡尿。一天上午,酋长指着某个隐蔽的角落,生气地说:以后屎尿只准拉在这个角落。几千年以后这句话就成了文明的起源,便秘的源头。因为隐蔽的角落不好找,人类学会了憋屎尿,尤其是文明化的现代。所以有学者认为便秘是文明“憋”出来的产物,厕所出现才是便秘的源头。2.风险说:在动物界排便是个有风险的行为,因为粪便的气味会引来凶猛的动物,所以大多数动物排泄时间都在10秒钟以内,便后掩埋或马上离开。现在人类的排便,不存在风险,10分钟以内完事,就算谢天谢地了。3.冗肠说:人类使用“火”以前,与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吃生的食物,要想把生的食物消化吸收,必须要有足够的肠道长度,后来人类学会使用“火”以后,食物在进入消化道之前,已处于半消化状态,甚至有些含在嘴里就化了,根本不需要这么长的消化道去消化,这样就导致消化道太长,容量太少而出现排便延长和排出困难。4.3F假说:植物果肉,动物传播种子和排泄的畅快感的协同一致性的3F假说,揭示了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一种有效的规律,最关键的是植物果肉和种子为动物(包括人类)提供排泄的畅快感。现在排泄的畅快感只能借助药物等才能维系。总之,所谓的便秘是人类创造文明社会过程中的副产品,与文明程度正相关,越是文明的地方,生物本能消失的越彻底。换句话说,便秘就是大自然对人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所作所为或所造的业的“警告”。搜索相关资料,便秘有这些特点:-便秘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现排粪困难、排粪量少、排粪次数减少或排粪不尽感及相关不适等表现。-便秘发病率的升高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等密切相关,不健康的三要素,现代人样样都有份。-国内成年人便秘患病率为6.82%~9.56%。-女性较男性高发;发病率随年龄逐渐增高;此外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低的人群便秘发病率高。-睡眠较差者发病率达34.1%;军人、警察发病率高达21.3%;情绪波动及长期较大精神压力可能为便秘的发病原因。-便秘者易出现心理异常,其中焦虑、抑郁占比最多,分别为36.78%、20.25%,其次为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等。-女性以及老年更易伴有焦虑、抑郁。-大城市便秘患者中存在焦虑、抑郁高达50%。-排便不尽,腹痛,辅助排便,排便失败,腹胀,肛门堵塞感,肛门坠胀,粪质异常是引起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的排泄都是快感,由于排泄快感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动物界的拉屎都是蹲着的,除了鸟类飞行“播种”,这种便姿历经上亿年形成了目前的盆底解剖结构,人类在地球上称霸后,拉屎没有了风险,于是有了舒适的坐式拉屎,附带拉屎时看报抽烟到刷屏,目前坐式拉屎习惯已成了便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方便,便秘有各种分类:.古代便秘和现代便秘,后者的原因,主要在生活和工作方式上。.便秘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绝大部分慢性便秘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根据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改变特点又分为:(1)慢传输型便秘:结肠传输延缓主要症状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2)排便障碍型便秘:即功能性排便障碍,既往称之为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甚至需要手法辅助排便等。(3)混合型便秘:患者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障碍的证据。(4)正常传输型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多属于这一型,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与便秘相关。.《2017版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提出的便秘分度标准,将精神心理评估纳入便秘分度标准:便秘分为轻、中、重3度,根据有无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又将轻度便秘分为I型和ll型,重度便秘分为A期和B期。.佛教把所有的疾病现象分为“因中的实病”和“果中的权病”两种。“因中的实病”又可分为“身病”和“心病”两种。便秘就属于“因中的实病”。有一句经文非常的出名,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便秘治疗如果离开了“因”,所有的治疗效果都是暂时的,还不是根本解决。菩萨不生便秘,是因为畏因。佛教医学总的思路特点是认为病生于业,业起于心,心的无明、烦恼乃所有痛苦之源,乃至世间一切污秽、痛苦之本。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知其心,方知己行,修戒、定、慧三学,乃至菩萨六度,由人心净化导致人体净化,由人心净化导致国土净化,才能最终实现其度尽所有众生达到涅槃的终极健康目标。通俗的说,人心净化了就不会有农药超标,就不会有地沟油,食品才会真正健康。医学的发展也不会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突然间冒出以DRG为中心的奇怪现象。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积极、快乐的情绪是获得健康、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生充满生机,与焦虑,抑郁无缘。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来自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实际上,其根在于心的无明,烦恼。便秘根本的治疗何尝不是从“心”入手。
如果你吃了西梅后往厕所跑,不用怀疑,那是有“人”在帮助你清理肠道。西梅是大家公认的药食两用型水果,享有“功能水果”“清洁大师”的称号。在欧美国家,西梅是唯一一个可以写入医嘱的通便食物。西梅能让人如此“通畅”。在世界便秘日来临之际,一定要聊聊西梅。西梅虽然名字中带个‘梅’字,但它确是蔷薇科李属木本植物,学名为欧洲李,是李子的一种。在我国之所以称其为西梅,是因为当其引入我国时为干制品,早期人们误认为是西方来的梅子,故叫做西梅并且现在依然这样称呼。欧洲李虽被称为西梅,却起源于中亚、西亚,更确切地说是2000多年前从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东部的一些地区传入欧洲,并且在欧洲中南部、西部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大面积种植。目前,市场上的欧洲李品种主要有“女神”“理查德早生”“法兰西”等。西梅味道酸甜,营养丰富,每100克新鲜西梅含有155毫克的钾,是苹果的近两倍,日常适量吃有助于控制血压;西梅富含绿原酸、花青素、原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其抗氧化活力比樱桃、苹果、橘子、葡萄这些水果都要高,可以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权威数据显示,西梅干的膳食纤维很高,大约是7.1克/100克。每100克西梅干含有14.7克山梨糖醇。有研究发现,一枚被干燥成4克的西梅干能提供280毫克钾,吃4颗这样的西梅干,能满足每日钾需求量的56%。但是,西梅被浓缩成西梅干后,单位质量的含糖量也会升高,一般可以高达38.1克/100克,而且其中25.5克都是葡萄糖,果糖大约可以达到12.4克。因此,如果需要控血糖或减肥,注意不能多吃。水果“江湖”中,一直都有西梅是通便“良”果的传说。一些食物能促进排便,关键是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而新鲜的西梅膳食纤维含量其实不是很丰富,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西梅膳食纤维含量只有0.7克/100克,远低于鲜枣(1.9克/100克)、芒果(1.3克/100克)等。那么,西梅通便靠的到底是什么呢?研究发现:西梅中的山梨糖醇和木糖醇。山梨糖醇具有超强亲水性能,能结合大量水分子,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增加肠道内容物的渗透压,刺激肠道运动;木糖醇可以促进胃排空、减少肠道通过时间;西梅中的多酚也可能起到辅助促进排便作用。当然,西梅深受消费者欢迎,也不只有着通便这“一把刷子”。1有益骨骼健康西梅中含有大量多酚和矿物质钾、硼等,都可起到促进骨质代谢、增强骨质等作用。2抗氧化在所有水果中西梅的抗氧化活性较高,其抗氧化活性更是苹果、橘子、葡萄的几倍高,抗氧化特性是由于西梅中多酚含量高,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并得到广泛认可。3改善心血管疾病西梅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脂质的氧化,还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4抗过敏和抗菌性能Karasawa等注射螨过敏原并在饮食中补充西梅提取物,发现食用了西梅提取物后,打喷嚏次数。Yaqeen等在研究西梅的抗菌特性时发现,对五种不同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四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测试时,西梅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菌特性。吃法西梅虽然有通便效果,但毕竟个头小,大多数人一次吃三四个,一般问题不大。兰密西梅、大玫瑰西梅、来客西梅等大个头的西梅,建议每天吃1到2个即可。胃肠道功能不太好的人,建议每天吃一两个小个儿西梅足矣,食用过多,就有可能造成腹泻。西梅不适合食用人群包括急性肠胃炎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吃西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和茶一起食用,因为西梅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而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两者一起服用会影响到铁元素的吸收。挑选好吃的西梅,一般摁着有点软,果子紫红中微微泛黄,甚至果柄有点蔫巴得快掉了。西梅和牛油果、芒果一样,没熟的时候难以下咽,必须熟透变软,才能品尝到甜蜜的滋味,可一旦成熟,很快就会软烂,所以,遇到摸起来就很“硬实”的西梅,要么别买,要么买了以后放置一段时间再吃。变软后如果一次吃不完,这时再放进冰箱冷藏,能多保鲜几天。警惕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市面上某些西梅汁、西梅茶等产品,特别是那些声称“掉秤很快”“减肥立竿见影”之类的产品,建议保持必要的警惕。此前据媒体披露,某知名直播平台售卖的西梅汁被检出“番泻苷A”“番泻苷B”等泻药,长期以这样的西梅汁作为“体重管理神器”,能否见效尚未可知,但很可能因此增加“黑肠病”的风险。效果效果个体差异还是很大的,其主要原因大致源于两个方面:首先,西梅并非对每个人都奏效,不同体质对山梨糖醇反应不同,有的人摄入几克就“忍不了”,而有的人肠道对山梨糖醇不太敏感,摄入几十克山梨糖醇也毫无感觉;其次,不同品种西梅的山梨糖醇含量差异非常大,含量高低有数倍之差。所以,有人吐槽说吃西梅“时而有效,时而无感”,原因大概率是每次买到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不一样。研究发现:越甜的西梅,山梨糖醇含量越高,“通便”效果也可能越好。
“我就纳闷了,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卖拐》的经典台词。同样是痔疮的手术,为什么对疼痛的反应相差那么大呢?对肛肠疾病术后的疼痛,我写了好几篇文章,但是,总没有把疼痛解释清楚。这世界真的不是人这个物种能认识明白透彻的。换句话说,世界永远在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之外。泰戈尔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世界欺骗了我们。”疼痛是动物生存必须的保护性反应,动物如果没有疼痛,几乎没办法活下去,一个对疼痛没有反应的人,每天回家一定是遍体鳞伤。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疼痛列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是有道理的。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全球征服疼痛日,这就有点过了。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一句话,疼痛是自我保护性的、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尽量避免。对疼痛认识有二种说法:1.人类发展出疼痛感知能力来帮助躲避危险与伤害。碰到火焰的疼痛感使我们快速远离火源,这种疼痛的记忆积累形成关于火焰危险的警示,提示我们与火焰保持距离,可见,疼痛表现出一种保护性反应,是对人类生存的有益警示,叫笛卡尔模型。2.当疼痛发生,我们经验到一种令人厌恶的、消极的情绪,并产生尽快极力消除这一负面情绪的行为倾向,叫亚里士多德模型。通过对比看到,笛卡尔疼痛模型与身体的密切关联,侧重疼痛的物理特征,而亚里士多德模型则强调疼痛基于大脑的非身体因素,侧重疼痛的心理特征。两种模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疼痛模式,这两种模式综合构建起现代医学对于疼痛机制的诠释。中医“诸痛属心论”来阐释疼痛。《素向·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患疼痛之人,多心神不宁,心理上较为脆弱,常因七情太过及意外变化而加重疼痛。2021年Cohen等将疼痛分为伤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伤害可塑性疼痛三种类型。伤害性疼痛:通常是由直接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导致。常见的如外伤,各种手术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由外周或中枢的感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常见的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卒中后疼痛、化疗或毒性物质所致的疼痛、肿瘤压迫或浸润神经相关的疼痛等。伤害可塑性疼痛:是疼痛感觉信号处理异常引起的疼痛,通常没有明确的组织损伤或涉及感觉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过去被称为功能性疼痛综合征。常见的如纤维肌痛、肠易激综合征和原发性腰背痛等。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多维体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多维动态整合过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疼痛与种族、年龄、性别、情绪和信仰等密切相关。非裔对疼痛更易感,欧美种群对冷痛的耐受性更高。男性对疼痛的耐受力低于女性。疼痛常与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呈共病状态。社会经济等级低的个体对疼痛更敏感。心理因素对手术病人疼痛的影响:(1)术前焦虑术前焦虑和焦虑程度与疼痛程度呈明显正相关。(2)抑郁术前的抑郁状态与疼痛呈明显正相关,大多数抗抑郁药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部分镇痛药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3)疼痛的预期对预期越高会增加对疼痛的关注和意识。对疼痛特别敏感的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疼痛灾难化。疼痛灾难化是由AlbertEllis正式引入的,随之由AaronBeck用来描述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使用的一种适应不良的认知方式。疼痛灾难化是指一种对实际或预期的疼痛体验表现出的夸大的消极心理。研究表明,疼痛灾难化的认知方式导致患者对疼痛过度的恐惧,产生对躯体活动的回避和对疼痛感的高度警觉,导致疼痛的发生。具体的说,疼痛灾害化就是通过过度强调对感官和情感疼痛感受,放大了疼痛的体会。近几年来,灾难化成为欧洲国家在研究疼痛心理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取得了颇多成就。研究显示,65%的混合痔患者术后早期会发生中、重度疼痛,会对术后疼痛有灾难化心理,导致愈合时间延缓。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1年龄患者随着年龄逐步增大,疼痛灾难化程度就越高。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手术后的自我疼痛管理意识淡薄,常常以消极方式面对疼痛,故文化程度越低,疼痛灾难化程度越高。3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常见于消极地面对生活,疼痛感觉通常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患者心理压力增加,疼痛接受度下降,从而提高患者灾难化程度。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即患者的负面情绪越高,疼痛灾难化程度也越高。研究表明:疼痛灾难化与童年早期受虐待、应激事件,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密切的关系。童年有这样生活经历的人,特别怕疼,其原因是由于疼痛会得到别人的关注,同情和帮扶。由此可见,成人的各种行为和情绪表现,包括对疼痛的扩大或夸张,本质上是童年时代生活事件在未来事件中的投射和反映。研究表明,疼痛灾难化与患者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疼痛应对方法、冥想正念训练、接受和承诺疗法等干预方式转变术后患者的疼痛信念体会,提高疼痛自我管理能力。
家乡有人得了直肠类癌,咨询我怎么办?这类癌到底是不是癌?要手术吗?医学毕竟太专业,所以普及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介绍一下什么叫癌症?癌症是指由异常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和扩散引起的疾病。这些细胞可以侵入周围组织,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转移。诱发因素多样,包括致癌物质、遗传、生活习惯等。换句通俗的话,癌症就是无法控制野蛮生长的细胞,像个家长,老师或和社会管不了的淘气的问题孩子。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癌症就是“内耗性人才”,能耐强,会把社会(机体)搞垮的人才。从上帝视角,癌症不是因做了坏事被上帝惩罚,往往是做了太多对不起自己的事。1867年Langhans首先初步描述了一例肠道类癌的病理,但直到1914年Gosset和Mason才确认类癌是一类内分泌相关的肿瘤。类癌发生于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胸腺及皮肤等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组织器官中,其中65%类癌发生于消化道。直肠类癌是一种起源于肠粘膜隐窝深部颗粒细胞的特殊类型肿瘤,因为这种细胞内的颗粒具有嗜银性,故又称嗜银细胞瘤。其发展缓慢,较少转移,属低度恶性肿瘤。初期属良性,后期增大则变为恶性并可发生转移,其组织学结构似癌,但又不同于腺癌,故称为类癌。·最近的数据表明,直肠类癌好发于亚洲人种。·直肠类癌发病率较低,国外报道为0.04%,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0.02%。·发病高峰年龄在40-6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国内资料分析直肠类癌在消化道类癌中占首位。·直肠类癌的肿瘤一般较小,多数直径≤1cm,90%以上位于距肛缘4~8cm的直肠前壁和侧壁。·细致仔细的直肠指诊可以发现90%以上的直肠类癌。如发现直肠壁圆形、光滑之黏膜下硬结,应考虑本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分类标准:类癌可分为恶性类癌和类癌2种。·要注意类癌有多灶性,与其它肿瘤同时存在的特点,尤其好与胃肠道肿瘤并存。·直肠类癌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超过1/3患者无自觉症状。其他表现如不同程度的排便习惯改变、下腹不适、间断大便带血、肛门部不适等表现,也并非特异性症状,可能同时合并有肠息肉、肠炎、痔等。可根据肿瘤大小、是否浸润肌层、单发抑或多发、有无临床症状等4个方面决定。1肿瘤大小肿瘤直径<1cm,恶变率为4%,转移率为3%,极少有肌层浸润;肿瘤直径1~2cm,恶变率为10%,转移率11%,可能有肌层浸润;肿瘤直径>2cm,恶变率为82%,转移率为74%,常有肌层浸润。2肌层浸润肌层浸润是恶性的重要指标,问题在于活检能否获得肿瘤基底和肌层,常规的咬取活检难以达到目的,所以术前可以用直肠腔内B超或肠镜下B超以协助了解肿瘤是否浸润肌层。但内镜超声检测肿瘤浸润深度的准确率仅75%。对于微小病灶,则采用镜下抽吸切除术,将肿瘤连同基底完整切除送检。肿瘤大于2cm又有肌层浸润时,转移率达90%。3多发或单发直肠类癌多发病灶占0~3%,微小的单发病灶良性居多;若为多发,转移率高达46%。4有无临床症状症状也可作为良恶性的判断指标。微小(直径<1cm)又无临床症状,多属良性;但有症状者,肿瘤相对较大,侵犯黏膜形成溃疡等,临床上有便血、里急后重的表现,应考虑恶性之可能。直肠类癌的诊断:1.有赖于直肠指诊及直肠镜检查。2.内镜超声是对于诊断直肠类癌是非常敏感的诊断工具。行超声内镜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肿瘤大小,并确定肿瘤是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还是已经浸润至肌层或更深层。3.多数学者认为:直肠指检、肠镜加病理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是直肠类癌确诊的主要方法。直肠类癌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手术是目前最有效治疗手段。所以,对于直肠类癌的治疗因立足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分为局限性和根治性切除。1.直径小于1cm,可做局部切除,包括内镜下的切除或通过肛门手术切除。2.直径1-2cm应做局部扩大切除术,并取类癌下的肌层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有无侵犯。若有肌层侵犯或淋巴转移或组织学类型较差者,主张行外科根治术。3.直径2cm以上,有肌层侵犯,局部或扩大切除术后复发者,多发性直肠类癌应做根治术。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协会2012指南建议:直径<2cm,未侵犯至固有肌层,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通过内镜方法切除。直肠类癌术后转移的器官主要是肝脏,术后应定期肝脏B超或CT检查。归纳一下:直肠类癌早期常无临床症状,但具有恶变潜能,还有复发转移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直肠指检应作为直肠类癌常规和首选检查,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是确诊方法。手术治疗是首要选择,但需结合肿瘤大小和是否肌层浸润决定手术方式。附录:【类癌综合征】主要与类癌肿瘤相关,这类肿瘤通常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及多肽激素等),导致一组特定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有:1.皮肤潮红(特别是面部);2.腹泻;3.心脏瓣膜病(如右心瓣膜病变);4.哮喘发作(由于组胺释放)比如:典型的类癌综合征患者可能在进食后出现潮红、心跳加速,并伴有腹泻,这些症状都是由于类癌瘤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
公元前440年,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曾说过:“所有疾病都始于肠道”。“让食物成为你的药,而不要让药成为你的食物”。生命就是能源转化的过程:1.运动系统就是寻找能源;2.消化系统就是利用能源;3.循环系统就是运输能源;3.神经系统就是协调能源;4.生殖系统就是延续能源。优质的能源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但这一切离我们渐行渐远。现代人拿科学来说事,无非是人类被赶出了伊甸园后,自我忏悔的一种托辞。今天的托辞就是番薯,太熟悉了,但未必真的认识。据吴耕民《中国蔬菜栽培学》载:“当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之际,持番薯以归,献于西班牙女王伊萨伯拉,其后自西班牙传于非洲的摩洛哥及南洋群岛之马尼拉。我国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由闽人陈振龙自南洋持归,献于巡抚金学曾,且告以栽培方法,逐渐遍布南北各地,而成为主要作物矣”。番薯别称甘薯、朱薯、金薯、番茹、山芋、地瓜、红薯、红苕等。番薯一般有白肉、黄肉(红肉)和紫肉三种。番薯既可作为蔬菜,又能作为水果,所以又被称作果蔬。有学者认为人口增长与番薯的传播种植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番薯的“社会地位”亦随之提高,世界不少国家纷纷称其为“长寿食品”。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公布了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其中番薯排第一位。我们习惯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称为营养物质,却忽略了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利排泄的膳食纤维排除在外,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就像人类产生的垃圾,总得有人去清理,不能说这种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据分析,番薯除含有大约27%淀粉外,每100克含有蛋白质2.3克,脂肪0.2克,糖29克,热量127千卡,磷20毫克,钙18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1.31克,维生素B2.1毫克,尼克酸0.5毫克,维生素C30毫克,还含有色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番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超过苹果、桃、李、葡萄的10-30倍。番薯是典型的高碱性食物,食后可以防止血液酸化,从而保持人体血液的酸碱平衡,有益于健康。番薯中的大量糖分,主要是由麦芽糖和葡萄糖组成,能供给人体热能。它和米、面混合,还可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使蛋白质得到互补。番薯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番薯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出来的“十大最佳蔬菜”冠军。日本、美国等国家已把番薯作为婴幼儿的辅助食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番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使人长寿少病等功效。番薯中含有许多膳食纤维,不容易被肠道所吸收,有利于刺激肠道,加快肠道蠕动。常食用番薯能通便润肠。乾隆是中国最高寿的皇帝,享年89岁,因便秘令众太医头痛,后因常吃烤红薯,久治不愈的便秘消失了,龙颜大悦,便顺口夸赞说:“好个红薯!功胜人参!”。从此,番薯又得了个“土人参”的美称。番薯还有其他药用:1清热解暑,健胃消食坚持长期食用能清除身体里的毒素,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如果在炎热的夏季食用番薯,更能感到香甜可口,达到清肝去火、降温解暑的目的。2去脂降压,保护血管番薯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质,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使毛细血管扩张,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血液循环速度,可预防动脉血管硬化,排除多余的胆固醇,防止器官萎缩和老化。3延缓衰老,增强免疫番薯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可以有效地抗氧化,能消除有致癌作用的自由基。番薯中含有的氨基酸成分,能补充人体所缺的多种氨基素,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因此长期食用番薯能提高人体免疫力。1.番薯不宜与柿子同吃。番薯与柿子中的果胶等会沉淀凝集,产生胃结石,严重时可使肠胃出血或造成胃溃疡。2.番薯含有“气化酶”,一次不要吃得过多,如果和米、面搭配着吃,并配以咸菜或喝点菜汤即可避免烧心、吐酸水、肚胀排气现象。3.在哮喘发作期间,患者应少吃易胀气的食物,番薯在消化过程中产生气体使腹部胀气,横膈上抬,胸腔缩小,对肺通气不利,加重呼吸困难。4.食用凉番薯易致胃腹不适,胃溃疡及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用。5.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薯,但是要注意适量,另外,国外发现红薯具有抗血糖的作用,也就是说可以使血糖下降。过多食用红薯会导致热能超标,进而影响血糖的控制。最后,再多啰嗦一句:对于番薯烹饪方式的选择。油炸番薯相对于其他烹饪方法,其营养价值最低;煮番薯则应注意煮制中汤汁的合理利用;蒸法与微波均能较好地保持番薯的营养成分。综合多种因素,微波是番薯最佳的烹饪方法。
《德云社相声》郭德纲:于谦游泳游得快。于谦:怎么快法?郭德纲:裤衩都追不上。后来北京所有的游泳场馆不让于谦去游泳了。于谦:游得快为什么不让我去?郭德纲:因为你在游泳池里撒尿。于谦:我说你就是外行,长去游泳池游泳人都在那撒尿。实际上人与水接触都会诱发排尿的感觉,尤其是排尿部位的接触,这是出生(出厂)前就设置好的呢。据文献资料报道,肛肠病术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为38%-52%。可见其发生率还是相当高的,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麻醉,肛肠病手术以腰麻为主,麻醉对排尿反射的抑制或影响,使得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等功能活动障碍,膀胱储存尿液难以排出。2.术后肛门疼痛,刺激肛门括约肌,同时疼痛容易出现躁动不安,紧张焦虑等,导致膀胱括约肌或尿道括约肌痉挛,而出现排尿困难。3.肛内填塞物压迫,肛肠病术后,常常采取肛内填塞物压迫以预防创面渗血,如果填塞压迫过多,会使肛门括约肌痉挛,进而会反射到尿道括约肌痉挛,而岀现排尿困难。4.体质因素:患者身体虚弱或年事已高,或前列腺增生肥大,使尿道梗阻的可能性升高,则更容易引起术后排尿困难。5.不习惯卧床排尿,建议尽量在他人陪护下去厕所排尿。6.环境因素,患者由家庭到医院环境的改变,难免会让患者出现日常生理活动的不自如,而岀现排尿困难。7.心理因素影响,许多患者在就诊前会通过网络等了解肛肠病术后会很痛,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术后更容易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对二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出现排尿困难。有学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癃闭的诊断标准和西医术后尿潴留诊断标准,自拟以下排尿困难的诊断标准:1.排尿时间较长,伴无力排出感。2.排尿急迫感,用力后小便难排出,或点滴而出,或断续排出,或无法排出。3.虽排尿困难,但无尿痛。4.检査:耻骨上扪及膀胱膨胀,压之疼痛,叩诊呈浊音。人出生前在母体羊水里是最松弛的状态,更有安全感,没听说过在子宫里会岀现排尿困难,严格意义上讲,人是水生动物或两栖动物。也就是说与水接触人体各方面就会变得更松弛和安全感。这样讲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淋浴会有助排尿。研究认为淋浴时诱发排尿的现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水流声的刺激:水流声类似于排尿声,可能触发条件反射,刺激膀胱产生尿意。2.温暖的水温:温水(与人体温37度相当)能放松身体,包括膀胱和尿道括约肌,从而促进排尿。3.心理放松:淋浴时身心放松,减少了日常压力对排尿的抑制,使得排尿更容易。4.重力影响:站立时,重力对膀胱的压力增加,可能进一步刺激排尿感。5.习惯性行为:如果经常在淋浴时排尿,身体可能形成习惯,导致每次淋浴时都有排尿冲动。还有研究发现:1.婴儿时“把尿”记忆的再现:宝宝“把尿”时,父母发出“嘘嘘”的声音,或是其他类似水流的声音,或是说“尿尿”。形成的排尿条件反射的再现。2.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淋浴的莲蓬头是一个良好的阴离子发生器。阴离子能起到镇静、镇痛、镇咳、解痉、抑汗和利尿等作用。所以,肛肠病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不仿先用温水淋浴,尤其要对着尿尿的地方,多喷喷,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诗为证:温水淋身随尿流,膀胱清空乐悠悠。无需瞄准无溅洒,飞流直下解心愁。
黑木耳有助于排便,也是符合3F假说的。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凡借助动物消化系统传播的植物果肉都有助于动物排泄的普遍现象,其背后是生物界的奖励机制。可见,体制很重要。“我思故我在”的时代已经过完了,来的竟是“我不思,但我也在”的潮流,泻药就不管2F,3F的那一套,所以提出3F的人不要把头仰着太高、太久,伤膀子。在医院住院部等电梯,美女护士说,主任你写篇木耳,真的很通便。哈代说:“多记印象,少谈主见。”哈代是木心的老师,更是我的师爷。黑木耳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历代中医药典籍多有记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黑木耳“益气不饥,轻身强志,断谷治痔”,具有凉血、活血、益气强身等功效。黑木耳又名耳子、云耳、树鸡、木蛾、木菌,是一种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在各种朽木上的真菌。木耳是世界著名四大食用菌(双孢菇、平菇、香菇、木耳)之一。中华民族早在40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代便开发、认识了黑木耳,并开始栽培、食用。《礼记》中就有关于帝王宴上食用黑木耳的记载。我国被世人誉为黑木耳的故乡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种植黑木耳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云南等地,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黑木耳被誉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主要营养特性为高蛋白、极低脂肪、无胆固醇和淀粉,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12.1g,脂肪1.5g,碳水化合物65.6g,不溶性膳食纤维29.9g,钙247mg,磷292mg,铁97.4mg,胡萝卜素0.01mg,硫胺素0.17mg,核黄素0.44mg,尼克酸2.5mg。黑木耳中铁的含量要比肉类高100倍,钙的含量要也比肉类高30-70倍,矿物质含量比一般米、面、蔬菜高4-10倍。所以它是一种非常好的天然补血食品。黑木耳通便作用主要是由于:1.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与改善胃肠功能、减肥和健康密切相关。黑木耳中膳食纤维含量约30%,具有润肠通便、缓解便秘、降血脂及减肥作用。2.益生元特性。黑木耳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代谢及产生短链脂肪酸等,降低肠道环境pH,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另一方面,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此外,一黑木耳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降低血凝的作用,与肠溶阿司匹林的功效相当,所以被人们称为“食品阿司匹林”,可预防脑血栓、老年痴呆和冠心病。一黑木耳中铁的含量极高,故常吃黑木耳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一黑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一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一黑木耳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肌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一黑木耳可作外敷用药,清代光绪年间徐友琴编著的《医方简明》曾介绍,外敷木耳散可治疗一切清疮溃烂,无多脓血,不能结痴者。具体木耳散配方是黑木耳50克焙干研细,加白砂糖50克,以温水拌均敷于患处,则很快结痴而愈,其效甚速。优质合格黑木耳色泽黑亮,肉厚朵大,身干质脆、松散易断,背腹两面色泽不同,纹理清晰,有清香,无异味、无杂质、无碎屑、无霉变、无病耳。掺假正反两面都有白色的结晶或粉状物(多为面粉、滑石粉甚至是硫酸镁),外形干瘪、正反面分不清、组织纹理不清、背腹两面均发黑或呈棕褐色。因掺假物不同口感会有苦、涩、咸、酸、甜等异味。鼻嗅可有刺鼻的酸鼻味,手感无弹性、扎手、不易碎、发软、发沉、发黏等,用水泡时会全部沉入水中。开袋后应避免潮湿或者日光照射,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其保湿期并保持其品质和风味,但必须注意密封防潮和冷冻。1.如何泡发:干制木耳质地干硬,要想恢复到鲜嫩状态,需要一定时间。用凉水泡发,可以让木耳慢慢“吸饱”水分。既可以将附着在耳片上的大部分杂质去除,还可以保持木耳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用热水急发,虽然时间短、速度快,但是泡发后的木耳口感较差。此外,热水还会造成木耳营养成分损失,且吸附在木耳上的虫卵或其他杂质物质也会有较多残留。2.介绍二款木耳家常菜:1)家常木耳脆豆腐此菜咸鲜微辣,脆爽可口,四季皆宜。原料:脆豆腐块300g,水发黑木耳150g,葱节50g,生姜米8g,大蒜米15g,泡红辣椒末40g,红酱油、味精、水豆粉、烹调油各适量。制作:水发黑木耳去蒂,改刀,投人沸水锅中焯水后,沥干水分,炒锅内放烹调油烧热,下泡红辣椒末、姜蒜末、葱节,炒香后,加鲜汤、木耳、脆豆腐块、红酱油,烧至入味,放味精、水豆粉收汁浓味,起锅即成。2)沙锅木耳腰花此菜咸鲜脆嫩,美味可口,别有风味。原料:水发木耳170g,猪腰350g,葱花20g,高汤、川盐、姜葱汁、料酒、胡椒粉、味精、水豆粉各适量。制作:木耳去蒂,洗净,改小,投人沸水锅中焯水后,捞起,盛人沙锅内,加高汤、胡椒粉、料酒、姜葱汁,烧沸待用。猪腰片去腰臊,洗干净,切成腰花,盛人碗内,加人冷高汤、姜葱汁、料酒,漂去异味后,捞起,沥干水分,拌上川盐:水豆粉,将高汤加川盐烧沸,冲入碗内,速将备好的沙锅加川盐、味精烧沸,再加葱花、已烫的腰花,烧沸,端锅上桌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