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前方,保持身体平稳; 2、 两个拐杖顶部尽量压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你的腋窝直接顶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 3、 双拐同时向前移动; 4、 向前移动患腿于双拐之间同一平面; 5、 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6、 不断地重复,你就可以向前行走了(双拐->患腿->正常腿)。 提示: 1.行走过程中身体不要依靠在双拐顶上 2.健侧下肢与双拐不要在一条直线上,始终呈三角形状,因为三角形最稳定,成一条直线时容易摔倒。
1、 移动身体靠近待下楼梯的边缘; 2、 合并双拐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3、 一手扶住扶手沿向下,另一手握住双拐移至下一格楼梯上,同时移动患腿向下; 4、 双手支撑稳定后,再移动正常腿下一格楼梯; 5、 不断重复,下楼。一格格楼梯下,不要太急。
上楼梯(带扶手) 1、 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格楼梯; 2、 合并双拐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3、 两手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 4、 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 5、 再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 6、 不断重复,上楼。一格格楼梯上,不要太急。
什么是网球肘? 上臂肱骨靠近肘关节外侧的突起发生炎症,被称为肱骨外上髁炎也叫网球肘,是由于前臂伸肌群在肱骨外上髁的止点,受到反复牵拉而引起的局部无菌性炎症。爱干净、常做家务的家庭主妇,机修工,天天做手术的外科医生等经常用手腕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网球肘。 网球肘炎症较重时,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更严重时,可能出现局部的钙化,产生明显痛感。网球肘不是大问题,但是不注意保护、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疼痛难忍,影响日常生活。 网球肘最快多久能恢复? 恢复时间长短不一而论。根据临床经验,大概通过1-2个月的治疗可以恢复。但如果病情较为复杂,病程比较长,又不能很好的休息,可能会因为劳累导致病情的反复。 你得网球肘了么?一测便知 测试一 伸直手臂握拳测试 胳膊伸直平举,紧握拳,可上下转动感受一下胳膊有没有疼痛感。 测试时,双臂伸直会牵拉肌肉,握拳时肌肉感到紧张,如果有炎症就会刺激到肘部肌肉止点产生疼痛。做此动作感觉到前臂伸肌的酸胀,说明测试者可能存在轻度网球肘,如果连胳膊都无法伸直,说明测试者可能存在重度网球肘。 测试二 Mill’s Test(手腕阻抗背伸测试) 临床上判断是否患有网球肘,首先是压痛点,即压在肱骨外上髁骨性突起的部位,了解是否有疼痛感,之后进行手腕抗阻背伸测试。 测试时,患者屈肘,锤腕旋前,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患者前臂肌肉感到疼痛,则可以确诊患上了网球肘。 缓解网球肘不适的四大法宝 法宝一:关节保护 网球肘是一种疲劳性的炎症,缓解病情首先要减少肘关节活动,可借助护肘等辅助工具减少肌肉用力,减轻局部刺激。 法宝二:康复训练 以下动作可以在家做,简单、安全又便捷。主要是锻炼患侧,哪侧有问题就锻炼哪一侧。 动作1 柔韧性训练 伸直患侧手臂,用健侧手帮着做屈腕,患者会有牵拉感,轻度疼痛就可以了,这个动作主要练习伸肌,可有效缓解肌肉的僵硬、痉挛,增加肌肉的延展性,缓解网球肘的炎症。 训练方法:牵拉每次保持30秒,做3-5次。上、下午各训练一次。 动作二:肌力静态训练 尽管由于反复劳损,出现了炎症,但由于制动、休息,会导致肌肉出现萎缩,从而更加无力。因此我们需要肌肉力量的一个训练。 手握小哑铃或一瓶水,将胳膊放置在桌子上,手腕垂在桌子边缘外,上下转动。这个动作可以有效防止伸肌萎缩,缓解炎症。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酌情减少重量。 训练方法:每次悬停2-3秒,每次训练40-50个。上、下午各训练一次。 注意:任何训练都应量力而行,以不增加疼痛为宜。 法宝三:封闭针注射疗法 更为严重的网球肘患者可以通过打封闭缓解疼痛。 封闭是一种消炎止疼的注射疗法。其中麻药用来止疼,激素类的药物可以消除炎症。由于频繁打封闭易导致肌腱变脆,容易断裂,专家建议注射周期为半年到一年。 法宝四: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可以手术治疗,效果也很好。一般有病灶清理、伸肌腱剥离松解、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等多种治疗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是病灶清理手术,预后良好。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据调查我国有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风险;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而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寿命的延长,这一比例还将逐步增加。 骨质疏松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随着人体骨质的逐步流失而出现症状,晚期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全身关节疼痛,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导致骨折,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发生的髋关节骨折,哪怕发生一次,都足以致命,因此正确的认识与防治骨质疏松症意义重大。初春季节,天气变化快,夜长昼短,人们户外活动减少,缺乏运动和日照,是骨质疏松容易加重的季节,借此机会笔者为大家聊聊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话题。 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关系密切,所以骨质疏松的防治,需要从管理好“骨量储备”做起,本文重点谈谈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骨量? 骨量是指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骨矿物质如钙、磷等和骨基质如骨胶原、蛋白质、无机盐等等)含量。人体骨骼的强度与骨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所以骨量可用来反映骨骼的健康状况。 (二)骨量的变化规律 人一生中不同年龄段骨钙的含量是不同的,因此骨量在不同年龄段是有变化的:出生时,全身钙含量仅为25克,到了成年体内钙含量可达1200-1400克,人到了30岁左右骨量达到一生中的高峰,但从50岁起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骨量平均每年丢失0.5%~1%,绝经后妇女平均每年平均丢失骨量3%~5%,妇女骨丢失最终可达峰值骨量的30%~40%,男性丢失20%~30%。峰值骨量就好比人体内的“骨银行”,年轻时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在“银行储蓄账户”里的金额越多,那么可供人们日后消耗的骨量就越多。年轻时能达到的最高骨量增加10%,可将骨质疏松发生时间延迟13年,可见骨量储备的重要性。 (三)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骨质疏松多发于老人,但其实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不注意预防,年轻人、中年人恐怕也一样会“在劫难逃”。 从上述骨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就可以知道骨质疏松是要从年轻时就应该开始预防的疾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达到32.9%,50岁以后大幅增高到46.2%。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得骨量储备减少、流失过多,骨质疏松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甚至有部分35岁的女性骨密度下降到60岁的程度。年轻女性中骨质密度岌岌可危的人并不少见,而中年男人中发生轻度骨质疏松的也时常遇到。 (四)导致骨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现在生活好了,骨质疏松却多了,发病年龄也提前了不少,到底是谁在悄悄地偷走我们的骨量而导致骨质疏松的过早发生呢? 1)日照时间不足:人体需通过晒太阳才可以合成活性维生素D,进而促进人体对钙的有效吸收。如果日照时间不足,自然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影响人体对的钙质吸,进而影响骨量储备。 2)运动量不够:规律的负重型运动对于骨骼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年轻人如果长期缺乏运动,骨骼的强度下降,不利于骨量储备,中老年人缺乏运动同样会骨骼的强度下降导致骨量丢失速度过快,过早出现骨质疏松。 3)营养不良:现在社会减肥已经成为时尚,即便是中老年人也会因担心心血管疾病而太过分限制饮食,如此可能就会使得维生素D缺乏,进一步影响到钙元素的吸收,影响骨量储备,今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会较高。 4)吸烟、喝酒、大量喝咖啡等习惯,都会使促使骨量丢失,降低骨密度;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抗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甚至是一些利尿剂、止痛药长时间服用,抑制肠钙吸收,导致骨的吸收增加,骨量流失增多,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5)某些疾病:存在肾病、肝病以及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群,会更加容易患骨质疏松。 (五)如何管理好骨量储蓄账户 1)骨量储蓄应趁早 常言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骨量储蓄宜早不宜迟,我们知道峰值骨量的多少主要是由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决定的。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其他因素我们是可以改变的。为骨骼打下最好基础的时间是骨骼发育期,所以妇女怀孕哺乳期和儿童生长期钙质的足量供应是保障骨量储备的重要措施。 2)青少年时期是关键 青少年是骨骼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打下骨质基础的关键时期。想要增加身体的骨量,首先,钙、维生素D、蛋白和其他微量物质等营养要充足。 钙质是最基本的营养需求,80%的钙来源于乳制品,其他包括蔬菜、坚果、豆腐等,在很多情况下,钙的摄入量是不够的,所以要加强钙质的补充。 维生素D是骨骼的“加油站”,建议青少年每日的维生素D摄入量为600IU。因为维生素D对所有年龄的骨骼生长很重要,它帮助钙吸收、抑制钙排泄和促进钙在骨骼沉积,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人体中10%的维生素D是通过食物获得的,推荐蛋黄、蘑菇、瘦肉、海产品、动物肝脏、坚果等;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因此建议多晒太阳。 3)建议克服不良嗜好 成年阶段除了继续保持营养均衡外,要注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远离烟草,不嗜酒,尽量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可能抑制钙的吸收),少饮咖啡(大量的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导致钙尿的流失),并注意规律作息时间,增加户外活动量。 4)良好运动有利于骨量储备 运动和营养摄入对于骨骼的成长作用相辅相成。经常运动的儿童和青少年骨质量显著增加,建议5~17岁的青少年每天应积累至少60分钟的中度至高强度体力活动,可经常进行跑步、球赛、竞技体育和跳舞等锻炼。成年人保持恰当的运动刺激能够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而缺乏运动就会导致骨量丢失加速,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 5)打好骨量基础尚需继续巩固 青少年打好骨量基础后,青壮年要继续巩固。一般来说35岁开始骨量开始流失,因此,从35岁就要开始注意补钙,每日摄入钙量为800~1200毫克(男性800毫克,女性1200毫克)。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注意钙的补充,如女性妊娠和哺乳阶段需要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孕中期每天摄入钙量不低于1000毫克,哺乳期1200~1500毫克;疾病卧床期间除了需要营养补给,也要重视合理的锻炼; 6)避免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类固醇激素、质子泵抑制剂等,如果必须使用要辅助骨干预药物等。另外还要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或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如肝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 7)定期检查骨密度,了解自己的骨量储备,及早采取措施防治骨质疏松。
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的康复功能练习是较为困难,周期较长,且痛苦较大的一类。虽然部位不同,但其练习方法类似、指导练习的原则相同,故归为同一康复计划加以叙述。 关节活动受限及练习的机制: 长期关节活动度受限后,不仅关节腔内会产生粘连,其相应的组织(如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在长期得不到充分的牵伸后,亦会发生挛缩(即长度变短、延展性下降),进而加重关节活动度受限。 因此,术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达到术中松解推拿的角度。而必须通过长期的功能练习,牵伸相应的组织,使其逐渐延长,才能获得良好及灵活的关节活动。 康复原则: 1) 个体差异性 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功能练习的进度难以明确制定。因粘连的部位不同,程度不同,术中松解推拿达到的角度不同,术后的临床表现(发热、引流量等)不同。因此无法规定练习的进度,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练习。 2) 早期康复的原则 关节粘连松解术后为避免再次粘连,应尽早开始功能练习。一般在引流拔除(视引流量,约2~3天拔除)前,术后2天左右即开始进行被动活动练习。在避免再次粘连的同时,可将关节内的积血挤出,防止机化。 3) 随时观察组织情况 练习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受牵拉部位组织的张力。如局部发硬,肿痛明显,则应暂时减少 活动度练习的量,增加冰敷的次数及加强等长肌力练习(即绷劲练习)。并及时告知医生。 4) 持续牵伸的原则 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以持续牵伸为主要方法。如有必要时,应由医生进行被动推拿(不可 盲目追求角度,否则可能有危险或引发骨化性肌炎)。练习中应在可耐受疼痛的角度处尽可能地长时间保持,使组织在适当拉力下逐渐延长,不但可保证组织的安全性,同时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5) 功能练习生活化习惯化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应使关节随时处于尽可能大的屈曲或伸展位置,而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休 息位”,否则不但影响功能练习的进度,且不利于关节灵活性的提高。即平时应屈曲至微痛、有牵拉感的位置保持;或尽可能大的伸展位置保持。疲劳或无法继续保持时,交换位置。 6) 平衡练习的原则 活动度练习应与肌力练习共同进行,否则肌力过弱时将会造成关节不稳,导致新的损伤 发生。屈曲与伸展练习应共同练习,否则由于相应组织张力的不平衡,会产生新的活动度受限。 练习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1) 被动活动时,可能会有粘连带被拉断时的细小断裂声,属正常情况,无须过分担心。 2) 关节的肿胀会持续整个练习过程。直至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不再对组织进一步产生刺激时,才会逐渐消退。 3) 活动度练习中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练习结束后30分钟内消退至原有程度,即为正常。 4) 早期练习后应及时冰敷,以避免肿胀;后期可在练习前给予热敷,以使组织软化,利于牵伸。练习后的热敷有助于肿胀的消退,但必须在练习后至少4小时后。 5) 练习过程中会有“反复”。即在某一阶段活动度会有退步,或进展停滞不前。只要调整练习的量和方法,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即可改善。 以膝关节为例介绍屈伸练习的方法: 一?屈曲的练习方法: 以下方法任选其一。每日一次,力求角度略有增长即可。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如有特殊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练习过程中不得伸直休息,反复屈伸,否则将影响效果,且极易造成肿胀。 1 髌骨松动术: 手推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每方向20次,2—3次/日。可于屈曲练习前进行。 2 坐(或仰卧)位垂腿: 坐于躺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极限处保护10分钟。必要时可于踝关节处加负荷。 3 仰卧垂腿: 仰卧于床上,大腿垂直于床面,保护下放松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要求同上。 4 坐位“顶墙”: 坐椅上,患侧足尖顶墙或固定,缓慢向前移动身体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后保持不动,数分钟后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动,至极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内。 5 主动屈伸练习:(被动屈曲后进行) 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 6 俯卧屈膝: 俯卧(脸向下),健腿伸直,患侧髋关节伸直,由他人或自行握住患侧踝关节被动使膝屈曲。此时会感到大腿前侧有明显牵拉感。保持此位置20~30分钟即可。 二?伸屈的练习法: 伸展练习中肌肉及后关节的牵拉感及轻微疼痛为正常,不可收缩肌肉对抗,应完全放松,否则将影响效果。 练习中采用负荷的重量不宜过大,应使患膝敢于放松,持续至30分钟,有明显牵拉感为宜。练习过程中不得中途休息,否则将影响效果。 1 坐位伸膝: 坐位,足垫高,于膝关节以上处加重物。完全放松肌肉,保持30分钟。30分/次,1—2次/日。 2 俯卧悬吊: 俯卧,膝以下悬于床外,踝关节处加重物。要求同上。 3 主动牵伸: 于极限处保持10秒,放松5秒。20—30次/组,1—2组/日。
今天在门诊看到一位大爷,膝关节疼痛突然加重来门诊,大爷本来膝关节有轻度疼痛,对行走影响不大,未曾诊治,1周前下蹲站起时突感膝关节疼痛,休息几天后症状没有缓解,遂来到我的门诊诊治。通过询问病史和查体,考虑为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或者半月板损伤,遂给予患者核磁检查,门核磁检查发现是内侧半月板后跟损伤,这种损伤在中老年人常出现,临床表现主要是膝关节内侧疼痛,下蹲时疼痛明显,走平路可能症状不明显,查体主要是内侧关节间隙压痛,核磁检查可以确诊。但是如果不认真看核磁,容易遗漏这种损伤,下面是一个病人的核磁共振,可以看到内侧半月板后跟损伤,可以诊断。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大家注意,想到这种问题,就不会遗漏了。发现这种问题,一般关节镜手术就可以解决了。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在运动中扭伤膝关节,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甚至有伸不直的情况,要注意前交叉韧带是否损伤,这需要到专业的运动损伤科医生诊断,有经验的医生根据查体可以判断是否有损伤,拍照核磁共振可以看到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像表现。如果不处理 ,经过休息,一般1—2周肿胀消失,肌肉力量非常强大的病人,日常生活可以没有症状。消肿后逐渐可以参加运动,但是会出现膝关节错动感,特别是在急起急停或者转弯、折返跑时明显。肌肉力量比较弱时,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可能引起半月板损伤和软骨损伤,从而膝关节退变加速,出现疼痛,引起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出现前交叉韧带损伤,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应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一般效果都很好,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继续参加运动。所以出现膝关节损伤,一定到医院运动损伤科就诊,及时治疗,避免出现继发损伤。
肩袖损伤很容易被误诊,肩关节疼痛一旦发作,常常会使患者连生活中最基本的动作都难以完成,“举手之劳”成了“举手之痛”。眼下,肩周炎似乎成了肩关节疼痛的代名词。对此,专家提醒,肩关节疼痛未必都是肩周炎惹的祸,很有可能是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很容易被误诊为肩周炎,很多病人在前期治疗时会每天坚持锻炼,爬墙、拉吊环、棍棒操、绳操,虽然有过各种保守治疗,但是仍不见好转。”如果确诊为肩周炎,是要多动,不然肌肉萎缩了,就动不了了;但如果是肩袖损伤,这样高强度运动,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已撕裂的肩袖裂口继续扩大,形成巨大的肩袖撕裂和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加重伤情。 什么是肩袖?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其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所以,其覆盖整个肩部范围,范围还是很大的。肩袖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支点,在手臂外展过程中,维持手臂间的平衡。因此如果肩袖损伤将会减弱甚至丧失上肢外展这一功能,严重影响正常的劳作。 如何区分肩周炎和肩袖损伤? 1、病因 肩周炎 与身体激素水平改变有关,是肩关节的周围软组织发生损伤而引起的广泛性无菌性炎症。肩袖损伤 是在关节退变的基础上,导致肩袖的强度减低后因外伤或长期磨损导致的。 2、年龄 肩周炎 好发于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肩袖损伤 则好发于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多见于那些长期从事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过肩运动的人。 3、活动受限程度 肩周炎 患者往往会出现患肢各个方向都受限,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肢会进入冰冻期,此时主要表现为,抬不高,转不动,不但自己抬不起来,就算别人拿着你的胳膊,你也抬不起来,这也是为什么肩周炎会被称为“凝结肩”的原因。肩袖损伤 患者活动受限程度不及肩周炎,主要表现为,上举无力,需要对侧手帮助才能完成上抬动作,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夜间疼痛。 4、压痛点 肩周炎 患者常常表现为整个肩膀都痛,找不到压痛点。肩袖损伤 有明显的压痛点,且主要表现为肩外侧疼痛,并向颈部、上臂部放射。 5、治疗情况 肩周炎大部分一年左右会自行缓解,最多不超过一年半。肩袖损伤 无法自愈,且越动疼痛会越明显,严重的需要关节镜下治疗。 肩袖损伤分为几类? 肩袖损伤机制分为急性撕裂伤和慢性劳损伤两种。急性撕裂伤常见于猛提重物、摔倒时肩部支撑、外来暴力牵拉等,如公共汽车上手扶拉杆站立的乘客,突然遇急刹车时失去身体平衡等,就有可能造成肩袖撕裂伤。慢性劳损伤常见于曾经摔伤,上肢撑地或用力提拉重物后引起。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曾经拉伤过肩关节,或过度使用上肢后引起;在长期从事网球、棒球、羽毛球、游泳、登山等需要上肢举过头顶的运动人群中也较多见。如何治疗肩袖损伤?最快而且最简单的治疗就是做关节镜手术,运用微创关节镜修复肩袖。部分巨大撕裂或条件较差者,可行小切口开放手术修补损伤的肩袖。但如果不是很严重,可采取保守治疗。在将损伤的肩袖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可加强健侧肩部肌肉的锻炼;避免做推压动作,而代之以牵拉活动。局部可使用膏药等外用药物治疗,疼痛较重时可口服消炎止疼药等。 中老年人平时尤其要注意,早锻炼前要活动开身体,以免运动过程中损伤肩部。尤其不要做引起关节扭伤的动作,如遇损伤时无冰袋,可用冷冻蔬菜袋代替。包扎最好用运动绷带包裹于受伤部位,避免引起受伤部位错位。
网球肘,是临床常见病。它其实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俗称。指的主要是位于肱骨外上髁这个部位的1-3根肌腱止点受到损伤后者过度牵拉、劳损形成的局部疼痛,伸腕抗阻疼痛。当然,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肌腱的撕裂,这种情况通常就需要手术修复治疗了。而对于生病时间还不太长(一般1-3个月)的病人,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自我保护、康复和治疗得到完全缓解的。当然,首先还是要找专业医生确诊,医生认为适合保守治疗后,才可以按照我下面介绍的方法自我治疗。自我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保护受伤部位不要受到进一步的损伤:(1)也就是说如果是因为过度用力或者反复劳损造成的有原因的损伤,就应该先避免继续重复损伤动作(病因),让损伤的肌腱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才是能够治愈的基础,否则,如果一直再重复损伤,又怎么可能顺利治愈呢?(2)最好再平时需要干活或者用力的时候(当然,应该尽量减少,但有时候的确没有办法),那就可以应用一个带有尼龙搭扣的护肘,(如图1,注意,护肘要戴在肘关节前面胳膊最粗的部位,也就是肌肉最多的部位,效果才最好)用来减少肌腱在用力时受到的牵拉力量。图1:2、 增加受伤肌腱相关的肌肉力量,增强其抵抗外界过劳损伤的能力:这主要就是肌肉力量练习,主要是抗阻练习,介绍几个经典动作给大家:(1)伸腕抗阻练习:是最主要的动作,也是直接增强受伤肌腱肌肉力量的动作。见图2: 注意,用来练习的哑铃重量一定要轻,我主张500克的就可以。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把握不好练习的强度,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加重。图2:左侧的箭头是指疼痛的部位,右侧箭头指的是腕关节用力的方向(2)屈腕抗阻练习:见图3, 因为屈伸腕关节的肌肉相当于一组对抗而且协作的两个力量来源,力量平衡才是最好的,所以屈腕肌力量也需要练习。图3:(3)腕关节侧向肌肉力量练习:见图4,为了增强其它腕关节肌肉力量,更有助于增强整个前臂的劳动能力,减少过劳损伤的发生。图4:箭头是指用力的方向但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练习是有方法和指标的。方法就是反复练习,每个动作做好能做3-4组,每组练习有效的指标就是肌肉感觉足够疲劳了。就可以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注意观察练习后疼痛部位的反应,如果越来越好或者短期内疼痛没有加重,都意味着可以继续如此练习。如果明显加重或者感到有加重的趋势,就应该暂停,找专业医生咨询,该如何正确练习。3、还是我要强调的,如果是比较近期的损伤,应该冰敷5-7天,应该有效果。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在每次练习肌肉力量以后,如果疼痛部位的疼痛有所加重,或者感觉到肿胀,就应该在练习后进行1-2次冰敷,可以使充血的组织收缩,以免肿胀加重,影响恢复。网球肘其他治疗本病又名肱骨外上髁炎,表现为肱骨外上髁疼痛。多见于网球、乒乓球等项目。本伤多因慢性劳损引起肱骨外上髁肌腱止点末端病,肌腱退行性变及其下的软组织炎,肱桡关节局限性滑膜炎,环状韧带等退行性改变。少数病人是直接撞击致病。临床上出现肘关节外侧痛,并向上下放射;手不能提重物,有失力症状;查体肱骨外上髁压痛;前臂伸肌痉挛硬韧;伸腕抗阻痛;Mill氏试验阳性。本病可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疾病早期,在治疗上应以制动或减少活动为主,同时尽可能避免引起损伤的动作,如拧毛巾及提拿重物等。必要时可以石膏固定2~3周,或前臂近端弹性绷带缠绕减少肌肉收缩牵拉刺激等。同时也可配合手法推拿按摩、理疗,如局部激光照射等,以及局部肌腱止点上下注射强的松龙类药物封闭治疗。迁延不愈的慢性劳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如肌腱止点松解、退行性变组织及炎性组织切除,效果良好。亦可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