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自从人类存在就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其中幽门螺杆菌是胃病中比较常见得一种疾病,很多胃部疾病都是它衍生而来的,有时候这种疾病会恶变为癌症,多走人的生命,因此我们要重视幽门螺杆菌。那么幽门螺杆菌患者的注意事项和饮食要点是什么呢? 幽门螺杆菌患者注意事项 一、情绪调节:不少胃病病人症状并非来源于胃病本身,而是来自恐病的心理因素。人在心情愉快时,可使神经系统正常地活动,正确、有序地指挥支配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十分有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对胃肠系统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康复。 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肠道粘膜缺血、运动和分泌失常,发生形形色色的胃肠道疾病。 二、饮食调节:幽门螺杆菌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当饮食不规律时,必将导致胃活动的不协调。幽门螺杆菌患者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芥末、生蒜等,同时避免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的食物。 幽门螺杆菌患者应以吃易消化的软饭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如豆腐、胡萝卜等;豆浆、牛奶营养高且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应列为常用食品。 吸烟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以及胃粘膜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是产生幽门螺杆菌的原因之一,所以吸烟病人应戒烟或少吸烟。 幽门螺杆菌的饮食要点 1、避免吃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缩咖啡、生蒜芥末等对胃粘膜有损伤的食物,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冷、过热和过分粗糙的食物。 2、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轻胃部负担。三次正餐食量较少可于餐间定时加餐。注意食物搭配,最好有干有稀,有蛋白质食品也有少量主食。 3、增加营养、注意选择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食品和维生素丰富的软食,如牛奶、豆腐、胡萝卜和一些发酵的食品,食物要细嚼慢咽。
经常有患者问是否需要做肠镜,做吧,大多数的人都是慢性结肠炎,不做吧,患者心里总是觉得不放心,因此,医生有时也很难做出决定,所以把医生的判断标准给大家,以下情况是一定要做肠镜的,其他的情况就由患者自己决定吧。1.凡医生怀疑有结肠的疾病,经积极治疗症状不能好转甚至有加重情况的。2.年龄超过60岁且伴有腹泻、便秘、腹痛等肠道症状者。3.医生根据临床表现怀疑有肠道肿瘤的患者。4.出现下消化道出血(便血)者。5.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持续性体重减轻)及食欲减退者。6.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出现长期腹部不适感且疗效不佳,病程较长者。7.肠癌术后的复查。8.大便性状改变(变细、变形)而未进行过肠镜检查者。9.其他由医生认为需要进行肠镜的情况。
心情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胃就像一个食品加工厂,把人吃进去的食物进行研磨、消化,变成一个个细小的食糜,通过幽门送入小肠。在胃的加工过程中,有胃的物理作用,如胃体的蠕动和研磨;也有胃的化学作用,如通过胃液来消化食物。送入小肠以后的食物继续由胰液、胆汁、十二指肠液进行消化,小肠将其大部分营养物质吸收入血,另一部分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则被送入大肠。这其中有的和大肠中细菌相互作用,变成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和通过小肠后未被吸收的剩余水分以及部分电解质一起再吸收入血,有的就变成糟粕从肛门排出体外。所以,消化系统是人加工食物、供给营养的重要后勤部门。而胃,则是这个后勤部门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是食物变成营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吃五谷杂粮,胃通过食管、口腔与外界相通,因此极易受到伤害。如暴饮暴食,常吃生冷油腻肥甘辛辣之品,感寒受凉等等,都能让胃不舒服而消极怠工。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情绪异常。人的消化道也存在一个神经系统,我们称之为“肠神经系统”。这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消化系统一起,形成了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又叫“脑肠轴”。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会通过“脑肠轴”,引起脑肠肽等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反之,人们如果消化道出现问题,也会通过“脑肠轴”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的情感障碍。所以,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通过人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导致胃的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出现胃痛、胃胀、早抱、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反食、便秘、腹泻等等各种不适。人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说明消化系统或精神神经系统出了问题,需要进一步修理了。因此,上述症状也是胃的“求救信号”,想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情绪导致胃病,现在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道疾病的20-40%,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个病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那么,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其实就是在就诊前的半年内,至少有3个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餐后不适、胃痛、早饱(吃一点胃就饱胀的难受)、上腹部烧灼感等等,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等等,却未发现能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上的问题,这种功能性疾病就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共识。所以,一些顽固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医生往往用抗焦虑抑郁的方法来解决。 情绪导致胃病,中医早有认识。中医大夫常说的“百病皆生于气” 、“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等等,大致讲得就是情绪致病,特别是能导致胃病。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升清,胃降浊,共同承担着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转运输布功能。肝主疏泄条达,是人体调理气机的重要枢纽,可以帮助脾的运化水谷和升清作用,可以支持胃的腐熟水谷和通降功能。肝脏还可以调理情绪,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不发生疾病。肝主疏泄,还可以排泌胆汁,通过排泌胆汁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情绪异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出现肝气横逆犯胃或横逆克脾,导致脾胃不和,脾失健运,胃失通降,胆汁排泌不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的种种表现。中医常说:“大怒伤肝”、“思则气结”、“忧思伤脾”等等,就是讲的情绪致病。这种由情绪异常导致的胃病,治疗上就应以疏肝理气为原则,配合调理情绪,在疗效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我有一个病人,长期因工作家庭问题而生气。久而久之,一生气就胃痛,不能耐受,真是痛苦至极。到医院检查胃镜、B超、上消化道造影、甲状腺激素、生化等等均未见异常。我详细了解了她的病史,再给她号脉。感觉她脉弦如弓,有剑拔弩张的感觉。我就考虑此人为肝气郁结证,就给她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大法治疗,开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的汤药口服,再配合心理暗示疗法疏导情绪。患者病情好转后即改为逍遥丸巩固疗效。不到一个月,此人的胃痛就彻底痊愈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很多,主要与情绪心理因素的影响及饮食生活不规律有关。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淡定自如、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黄帝内经》中的《素闻 上古天真论》一篇谈到养生时就说道,人们如想得到健康,就要做到“美其食,任其服,高下而不相慕”。意思是人要安于现状、自得其乐。吃粗茶淡饭时宛如食山珍海味;穿布衣烂履时犹如着绫罗绸缎;见别人当官,自己既不艳羡也不妒忌,淡然处之,毫不动心。这样才能够益寿延年。 其次,要想不得胃病,饮食生活调理也非常重要。如不能暴饮暴食,不要吃生冷油腻,肥甘厚腻之品,不要吸烟饮酒,不要吃了饭马上剧烈活动,也不要久坐不动,延缓胃的排空。不要经常熬夜,也不要吃了饭马上卧床。腰带不要系过紧,甜食不要吃太多,油煎油炸等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更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容易引起食物及胃液的反流。如果得了胃病,宜综合调理。平时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如果饿了,两餐中间可以加点清淡食品或水果之类食物。 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胃压力过大,引起食物反流。还可以自我点穴按摩,促进胃的健康。如足三里穴是人们常用的脾胃保健穴,可以经常指压、按摩、艾灸。胃胀胃痛伴有胃怕凉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可用艾灸熏烤肚脐,每天5-10分钟。爱生气、易胃痛的人不妨用点玫瑰花泡水代茶饮,可以疏肝理气止痛。感寒受凉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可以用生姜3-5片熬汤,再撒少许胡椒面搅匀后乘热喝下。 总之,胃病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送大家几句箴言:“三分治疗七分养,预防护理更重要;调理情绪气量宽,饮食规律油腻少;阿Q精神弥勒心,自我解嘲没烦恼;互相谦让为人善,胃病不找精神好。”预祝大家笑口常开,脾胃长健。
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病人,因为解暗红色血便或者大便中夹有血丝来住院,经过检查就发现是结肠癌或者直肠癌晚期。这些病人中大部分人已经解血便数月了,之前没有引起重视,一直在诊所诊被告知是痔疮出血,当然这种情况下治疗肯定是无效的,随后病情加重了才来医院就诊。 以上情况其实是非常可惜的,因为结直肠癌早起手术的话手术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五年生存率还是比较高的,结果因为病人意识不强及部分医生诊治水平欠缺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这里强调几点,首先,解鲜红色大便,血和大便是分开的,或者鲜血点滴而出,或者只是厕纸上沾血,常伴随着大便干燥或者肛门疼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痔疮出血。而肠癌出血的时候,血色不那么鲜红,主要是暗红色血便,血与粪便是混合出来的,大便经常就是稀糊状的,多伴随有粘液,除了粪便的异常。其次,肠癌的病人多有全身症状,比如乏力、食欲不振、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而痔疮出血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全身症状。 所以,出现便血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不可想当然的认为是痔疮出血,尤其是本身就有痔疮的患者。
很多朋友都是知道,胃十二指肠在我们的上腹部,俗称心窝子。所以,一但这个部位疼出现急性的疼痛,人们很容易想到是胃痛,但不是所有的上腹部、心窝子疼痛都是胃痛哦!有些没有经验的医生也会认为是胃痛,这样很危险。 胃痛确实在上腹部,大部分时候,胃病引起的疼痛程度都很轻,持续时间也较短,约1小时左右,多伴随着饱胀感、反酸、烧心、打嗝等,或者伴随着后背疼痛,有些人在餐后出现疼痛,有些人在饥饿时疼痛,进食后疼痛可缓解。但有些病人的疼痛没有规律性。 急性的上腹部疼痛还可能提示是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甚至是肺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这类急性病要比胃炎严重的多,疼痛的程度也要重很多,病人常常疼到大汗淋漓。而且,疼痛持续的时间也很长,经常是无休止的疼痛,一般两三个小时以上的疼痛就不能单纯认为是胃痛了。 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的腹痛表现在上腹部,大部分病人在饮酒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或者持续加重,多伴随着呕吐、全腹胀、发烧等全身症状。 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持续的上腹部疼痛,伴随汗出、呕吐等情况时,需警惕心肌梗塞,需立即就医。 所以,请勿随意认为上腹痛就是胃痛哦!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在门诊推荐患者行胃镜检查时,经常遇到患者问:“胃镜检查有什么用?我需要做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些问题。电子胃镜检查是指通过胃镜顺次地、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状态,并且可以进行活体的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消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胃镜检查的证实,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威严、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等。加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镜下表现不一致,尽早、尽快行胃镜检查更是至关重要。胃镜检查由于其诊断可靠、安全性高,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作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既然胃镜检查这么重要,那我到底需不需要做胃镜呢?下面就简要说一下胃镜检查的适应证。当我们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尽快做胃镜检查明确病情。①长期反复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患者。②食管、胃、十二指肠恶变需要确诊患者,X线钡餐检查发现病变而不能确诊患者。③ 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④ 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或贫血患者。⑤ 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及食管、胃手术后需随访复查者,如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手术后等。⑥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及需电子胃镜进行治疗者(如狭窄扩张、食道支架置入、ESD等)。如果需要做胃镜检查,我们在做胃镜检查前后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① 检查前禁食6~8小时,须空腹时进行检查,如胃内存有食物则影响观察,并有窒息风险。② 检查前需停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板抗凝药物,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7天以上。③ 未行胃黏膜活检者,检查后禁水1小时,2小时后方可进食。以防止因为咽喉黏膜麻醉作用消失前进水进食,导致误入气管引起呛咳。④ 胃黏膜活检者,术后4小时方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以防止粗糙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引起活检处出血。⑤ 胃溃疡伴出血的病人,经过止血治疗及胃黏膜活检后要求禁食4~6小时,然后进流质或半流质。⑥ 检查后1~2日内可能有短暂的咽喉痛和异物感,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很快就会缓解,也可口含碘含片或漱口水以减轻症状。⑦胃镜活检后或行胃息肉切除后,要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如为柏油样便则提示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复诊。如突然剧烈腹痛伴板状腹、肌紧张,常提示胃穿孔导致腹膜炎,应及时返院。
别让情绪控制了你的胃肠 临床上胃肠病发病率很高,来消化科就诊的患者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为胃肠病患者。此类疾病往往具有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症状一般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打嗝)、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等,严重干扰我们正常的饮食、工作及睡眠,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患病日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与情绪相关的表现,比如焦虑,烦躁,易怒,紧张,失眠,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一些久病的患者往往对此深有体会。这就说明胃肠病对于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反过来,有些本身就容易情绪紧张,遇事容易焦虑的人群,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胃肠病的症状,这就说明情绪本身就能影响胃肠功能。对于此类患者,常规的治疗胃肠病的药物往往效果不甚理想,因为忽视了情绪问题。近年来,关于发病的医学模式由简化的生物模式向整合的生物 - 心理 - 社会模式的转化,以及脑 - 肠相互作用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增加了对于精神因素在胃肠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的认识、理解和关注,尤其对心理异常和社会压力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那么对于情绪的控制与调节,具体可以有哪些措施呢? 1.轻快的音乐 节奏较为欢快的音乐可以对人的心情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选一首轻快的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不去控制自己的想法,你的心情会产生变化。 2.适当的运动 更多的接受阳光照耀的人晚上的睡眠会更有质量,这也会导致很好的心情。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哪怕只是比之前心率浮动百分之四十,也会让人的心情变得非常愉悦。所以,当心情处于低谷时期,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比如慢跑或者是健美操。 3.适当倾述和发泄 当你心情不佳时,可以选择向朋友或是家人倾述,或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发泄,把不好的情绪宣泄出去可以让你很快的恢复平和。不要让糟糕的情绪影响你太久,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如果长时间对某件事情耿耿于怀,你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4.药物辅助治疗 有明显情绪抑郁或焦虑的患者,抗抑郁和抗焦虑药将有帮助。三环类抗抑郁药(副作用较大,目前使用较少)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用的有黛力新、百忧解等)是常用的抗抑郁剂。对有严重焦虑症状的患者,小剂量的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可能有效。祖国医学通过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方法治疗有情绪障碍的胃肠病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且相对而言副作用较小,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综上所述,情绪对于胃肠病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您的胃肠病常规手段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又伴有明显的情绪影响,请千万别忽视了情绪管理和治疗,别让情绪控制了你的胃肠。
如果一个病人因为解黑色大便来看医生,说明这个病人警惕性还挺高的,值得学习。因为解黑色大便,往往预示着存在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正常情况下的大便颜色是黄色、黄褐色的,有些时候因为吃了深色的蔬菜,大便颜色偏深也是正常,只有进食了动物血或铁剂、胶体果胶铋等药物后,大便才会出现类似于消化道出血的黑色大便,但绝不可能出现柏油样的糊状便。 当一个人解黑色糊状便或者柏油样糊状便时,就预示着出现了消化道出血,更大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也有可能是小肠或者高位结肠出血。为什么上消化道出血时,大便就变成了黑色的呢? 上消化道疾病导致出血,红细胞跑到血管外面在胃里停留,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里含的三价铁,其经过胃酸氧化,就变成了二价的亚铁,就是黑色的,出现解黑便或者呕吐黑色胃液。另外,血红蛋白在小肠或者高位结肠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得大便变成黑色,且油亮反光。为何同样是上消化道出血,为何有些人解的是暗红色的大便,或者呕吐的时暗红色的胃也呢?此时预示着出血量大、出血更急,血红蛋白中的铁来不及与胃酸、硫化物起反应,此时情况更加危险了。 所以,在排除食物、药物影响后,如果出现解黑色大便或者呕吐咖啡色胃液的话,就说明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或者小肠、高位结肠出血。但是,由于小肠或者高位结肠出血的疾病相对少些,所以重点认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此时患者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广泛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肝脏假小叶形成,为多种慢性肝病晚期阶段的共同结局。简单来说,肝硬化就是多种肝病的晚期阶段,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其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将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腹水、呕血、黑便或便血、肝性脑病(意识障碍、行为异常)、肝肾综合征等。 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有哪些表现? 腹水是腹腔内积存了的液体,可能是肝硬化、肝癌或其他非肝相关疾病所致。一般肝硬化患者腹水的产生过程较为缓慢,只有达到一定量腹水后,患者才会感觉腹胀或发现腹围增大、体重增加,伴随着腹水量的增加,大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有一部分患者因发现双下肢水肿就诊,继而诊断为肝硬化。有些较为不细心的患者就诊时常常为大量腹腔积液。 肝硬化患者长期营养不良,故常见患者四肢消瘦,但合并腹水患者,就会出现肚子大、四肢瘦的明显对比。当大量腹水时,可见肚脐突出,患者腹部张力明显升高,触之较硬。 出现肝硬化腹水后怎么办? 无论何种原因肝硬化患者均建议每半年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胆脾彩超。肝胆脾彩超对腹水的检测率极高,且无创、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故定期做肝胆脾彩超能及时诊断腹水,有利于治疗。 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考虑与门静脉高压、血浆白蛋白低等因素有关。 1、出现腹水患者,首先需要控制食盐、水的摄入。每天食盐量约1.5-2g,限制食盐摄入及卧床休息是肝硬化的基础治疗,部分少量、中量腹水患者经次治疗可出现腹水消退。但患者血中Na+小于125mmol/L时,需控制水摄入,每日摄水量在500-1000ml。 2、当经过上述处理,患者腹水未见消退或者大量腹水,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听从医师专业治疗。此时需要口服利尿剂治疗,常用的药为呋塞米、螺内酯,两者多联合使用。初次口服利尿剂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对于长期口服利尿剂患者,口服利尿剂效果较差,常需要配合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的治疗。 3、对于服用利尿剂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可安置腹腔置管,间断或连续放腹水治疗,放腹水同时会加重血浆白蛋白流失,单纯考虑食物提供白蛋白效果不佳,所以需配合静脉补充白蛋白的治疗。 4、除以上治疗方案,还可以进行自身腹水浓缩回输,该办法适用于难治性腹水患者,该办法可以减少属猪白蛋白的费用,但不良反应稍多,如感染、发热、血管内凝血障碍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亦可以治疗难治性腹水,该办法能降低门静脉压力,除了治疗腹水,对于因肝硬化而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亦有较好疗效,缺点是容易诱发肝性脑病,不建议作为治疗腹水的首选方案。 肝硬化腹水是否严重,只能相对来说,相对于没有腹水的肝硬化患者来说,算是较严重的疾病,但对于肝衰竭或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患者来说,肝硬化腹水算较轻疾病。所以,即使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也应该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家人及医生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