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是整个面部的黄金分割点,因而是人体的美学中心;又因为鼻骨位于两侧內眦之间,突出于面部之外,加之骨壁菲薄,所以又是面部最脆弱的地方。不慎摔伤或是跟他人打斗时很容易受殃及而骨折。 这里的“骨折”是指影像学诊断结果,受伤之后医生为确诊是否“伤筋动骨”,一般会让患者做鼻骨CT,当CT中看到“骨折线”时,就说明鼻骨完整性破坏而戴上“骨折”的帽子。 是不是所有骨折都需要接受手术呢?通常如果骨折伴有一下几种情况,需要考虑手术进行鼻骨复位:第一,鼻腔原有的通气功能受到影响。比如,以前两侧鼻孔都能够正常通气,受伤之后一侧鼻腔明显气流受阻,这时需要手术矫正以改善通气,回复鼻腔原有功能。第二,鼻骨外形改变明显,影响外观。简单讲就是鼻子“撞歪了”,不好看,这时也需要手术复位,纠正畸形。 与手术相关无小事,这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到鼻骨骨折的朋友们:第一,受伤后14天是骨折修复的黄金时间,超过2周骨折断端骨质再生,畸形愈合,使手术难度大大增加,骨痂固定或是增生,使原有骨折雪上加霜。因此,建议2周之内完成手术,争取最佳恢复时机,达到最佳恢复状态。当然,受伤前两天局部肿胀明显时,也不适合手术,肿胀的鼻背会影响医生的判断,而局部感染也会增加手术感染风险。第二,根据骨折程度,有全麻局麻之分,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之分。局麻下纠正畸形是一种血腥而疼痛的方式,很多医院已经废弃这种方式,当然好处是省钱省时,但痛苦还很大,而且只适用于轻微骨折的情况。当骨折明显,复合骨折,多发骨折时,通常会选择全麻。无论“切开”或者“闭合”,都是在鼻腔内手术,不会在鼻被留有疤痕。区别在于一个是切开鼻腔内粘膜,松解张力,内镜下看到骨质及骨折断端;另一个是保持鼻腔粘膜完整,从鼻腔内直接挑起塌陷的鼻骨或者推压突出的骨质。具体方式要根据骨折严重程度进行选择,当然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手术是保证顺利手术的基础。第三,术后防止二次损伤,进行鼻腔内填塞和鼻夹外固定。第四,鼻骨骨折修复手术不是整容手术,不能抱着过高期望,骨折前的塌鼻矫正之后也不会成为“鹰钩鼻”“小翘鼻”。 总之,鼻骨骨折看似小问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矫正时及时修复,选择合适的方式及正规的医院是保证顺利恢复的前提。
大人睡觉鼾声如雷的情况很常见,可是有些孩子睡觉也打鼾,这就需要家长提高警惕了。一般来说,很多家长并没有把孩子打鼾这个问题当回事儿,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打鼾是一件好事,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实际上,打鼾可能提示儿童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这种疾病如果得不到重视,会危害孩子体格及脑神经的发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儿童睡觉打鼾的最常见原因,发病率高达1%~5.6%。OSAS以睡眠时间断性上气道部分或完全梗阻为特点,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分为中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混合性三类,其中以阻塞性最常见,占90%。一.儿童OSAS的病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儿童咽部集结了丰富的淋巴组织,主要包括扁桃体、腺样体,增生过大会,则会引起咽喉部狭窄,入睡时发出鼾声,导致打呼噜、张口呼吸甚至呼吸暂停等现象,这也是导致儿童OSAS最常见的原因。鼻道狭窄、发育异常:婴幼儿咽腔较短,鼻道狭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肿胀就易阻塞。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脑膜脑膨出、后鼻孔闭锁。面中部发育不良、下颌骨发育异常等颌面部疾病及喉软化、喉蹼等喉部先天性发育不良也会出现睡觉打呼噜的症状。肥胖体胖的儿童咽部软肉构造较肥厚,睡觉时口咽部呼吸道易阻塞,也会出现鼾声。尤其当肥胖儿童合并OSAS时,较体型正常的OSAS患儿缺氧程度更明显,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更为严重。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OSAS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由于呼吸气流不畅,会引起孩子身体各部位出现缺氧状况,特别是大脑缺氧。这个年龄的孩子脑细胞正处于不断发育成熟过程中,良好的睡眠是脑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保证。如果经常缺氧,睡眠质量不好,孩子的记忆力、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就会受影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白天嗜睡、学习成绩落后,甚至出现情绪和性格改变。其次,打鼾还会反复打断孩子的睡眠,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造成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但是生长激素等重要的激素,都是在孩子深睡眠中呈脉冲式分泌的。如果深睡眠减少了,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孩子的身高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孩子正处于体格和脑神经的生长发育期,孩子如果出现睡眠呼吸不正常,从某种程度上说,由此造成的危害比成人更大。OSAS儿童可以罹患自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到结构性心脏病的一系列心脏疾病,而且发病率及死亡率比成人更高。严重的OSAHS儿童晨起血压升高,24小时平均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增大,使左心室壁变厚,是成年时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长期鼻腔通气不足和睡眠结构紊乱会导致颜面部发育不良,出现三角下颌、下颌平面过陡、下颌骨后移、长脸、高硬腭、长软腭等。部分患儿腺样体肥大阻塞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长此以往会引起鼓室内积液,形成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降、耳朵闷胀等不适。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OSA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PSG检测结果(1)照管者主诉小儿睡眠时有呼吸声响,和(或)不恰当的白天嗜睡或行为问题。(2)睡眠时完全或部分气道阻塞发作。(3)伴随症状包括:①生长障碍;②突然觉醒;③胃食管反流;④鼻咽分泌物吸入;⑤低氧血症;⑥高碳酸血症;⑦行为紊乱。(4)多导睡眠图的检测结果:①阻塞性肺通气不良;②每小时一个或更多的阻塞性呼吸暂停,通常伴以下一个或更多的表现(动脉氧饱和度低于90%~92%;与上呼吸道阻塞有关的睡眠觉醒;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显示该年龄的睡眠潜伏期异常)。(5)通常伴有其他的疾病,如鼻内镜提示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查体见扁桃体肥大。(6)可有其他睡眠障碍的表现,如发作性睡病。除此之外,患儿通常还需行听力学检查排除腺样体肥大可能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OSAS的治疗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解除上气道梗阻因素,预防和治疗并发症。1.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儿童OSAS治疗成功的前提是确定上气道阻力的来源。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其来源都是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所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是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家长应该选择具有资质的正规医院进行检测,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禁忌症。当扁桃体和腺样体都肥大时,单纯腺样体或单纯扁桃体切除疗效有限,需要同时切除。大多数肥胖儿童可通过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得到有效的治疗。婴幼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达重度OSAS者保守治疗无效,也应该采取手术切除。大多数儿童术后当晚症状就有明显缓,且在生活质量、行为、注意力、生长发育、认知及学校表现上都有提高。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需同期行鼓膜置管手术,在鼓膜上做一小洞,放入纽扣通气管,引流鼓室内积液,改善患儿听力。2.其他外科治疗颅面正颌手术(适用于部分颅面发育畸形的患儿)、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下鼻甲减容术、气管切开术等治疗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睡眠打鼾症状,但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3.非手术治疗建议采取侧卧睡眠,可以防止咽部组织和舌后坠堵塞气道,还可以减轻腹部、胸部、颈部的额外重量造成的气道压力。建议减肥,制定减肥计划,请营养师制定减肥饮食,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和减少摄入量。体重降低可以减少颈部软组织对气道的压迫,有助于改善呼吸。定期锻炼,锻炼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同时还能增强肌力进而改善肺功能。轻度腺样体肥大及慢性鼻炎引起的睡眠打鼾,可以使用鼻腔收敛药物保守治疗,减轻鼻粘膜肿胀,缩小鼻甲,改善鼻腔通气。鼻喷类固醇激素及白三烯抗体拮抗剂对大多数轻度病例有效。但药物治疗无效、症状反复或合并有分泌性中耳炎时,需要手术干预。轻中度患者睡眠时带口腔矫治器或舌托,具有简单、温和及费用低廉等优点,带后可使下颌前移和(或)舌前移,使上气道扩大,使狭窄处间隙增大,防止舌下陷,不同程度缓解OSAS,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部分患者明显感到不适应。对于外科手术禁忌证、腺样体扁桃体部大、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仍然存在OSAHS以及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患儿,可以选择CPAP治疗。OSAS是一个普遍存在并且是导致儿童代谢、心血管、神经心理问题的儿童常见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要依据病因、严重程度、病史及针对增加的上气道阻力可选择的方法而定。针对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儿童绝大多数医生选择手术切除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及时合理的干预能治愈OSAS,并能够逆转部分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