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接诊了几例关于辐射剂量的咨询。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 我做了CT或者X线检查,这些检查的辐射剂量是多少?怎么算我受到了多少辐射剂量? 2. 我受到的这些辐剂量超标吗? 3. 这些检查的辐射剂量会引起疾病吗? 4. 我想减少辐射剂量怎么办? 以上问题我会在文章中逐一回答,希望能够减少大家的困惑。 1. 关于辐射剂量的计算。我们需要了解,一般常用的检查方式有X线(包括X线摄影,胃肠透视和乳腺钼靶等),CT(包括各种类型的CT,比如增强CT,3D-CT,CTA,CTV,HRCT等),MRI,超声。其中X线和CT存在辐射。 检查完成后,扫描设备会自动生成一张辐射剂量表,这张表记录了扫描剂量,见图。其中kV为电压,mAs为电流,CTDIvol与电压电流呈正相关,DLP=CTDIvol*扫描长度(cm) 扫描长度与患者身高相关。 而我们最最关注的是有效辐射剂量ED。 ED=DLP*w w为权重因子,不同部位的w值不同。以图片为例,这是一个肺CT平扫检查,胸部的w值为0.0145。那么该患者的ED=352.5*0.0145=5.11125 2. 关于辐射剂量的上限,普通成年人的平均年辐射剂量上限为5mSv,如果连续5年均未超过1mSv,则接下来那一年可以超过5mSv。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选择做CT检查基本都会超标。那么这就涉及到第3,4个问题。我之后会展开讲一下。
1.乳腺的常规检查手段有钼靶,超声和磁共振,三者各有优势,相互补充。一般30岁以上体检超声,四十岁以上加做钼靶,确定有问题了再考虑做磁共振。 2.乳腺钼靶观察乳腺钙化要优于超声和磁共振,但观察结节不及其他两者,因此钼靶和超声很有可能报的结果不对应,这是正常的 3.乳腺钼靶分级服从BI-RADS分级,0-6级,0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再次评估。1级,未见异常。2级,良性。3级,良性可能大,(恶性可能<2%),随访观察。4级,又分为4A(恶性可能2-10%),4B(恶性可能10-50%),4C(50-90%)。5级(恶性可能>90%)。6级,病理确诊癌症。 4.钼靶的推荐检查时间: 月经期后1-7天。不建议月经期或之前一周来检。 本文系张洧蓝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们接着(1)来谈一下问题3和4。关于问题3目前还没有明确结果。如果辐射剂量严重超标,比如核辐射那种程度,那么是毋庸置疑会导致血液疾病的。但是我们目前的CT及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远远小于直接导致疾病的程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普通人群的年辐射剂量上限为5mSv,而从事放射相关工作的人群平均年辐射上限为20mSv,单独一年不超过50mSv。这说明,至少在50mSv以下的辐射剂量仍在身体耐受范围之内。 那么我们简单探讨一下,哪些情况需要引起明显注意:首先,辐射对于造血系统影响最大,因此最需要注意的人群是儿童和孕妇,怀孕小于3个月的孕妇是绝对禁忌。其次,对于需要常年复查CT或者X线检查的患者,及短期行多次CT检查的患者,也需要注意。可以通过血常规自检。但这类人群,治病或者观察病情可能更加重要,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不要因噎废食。最后就是从事放射相关工作的人群。做好日常防护最重要,现在医院的防护已经非常完善,铅墙,铅衣等护具都非常齐全。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毕竟这类问题目前还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 当然,对于患者而言,辐射剂量还是越小越好,目前的技术发展也正在向低剂量方向前进。大部分医院已经实现了低剂量CT扫描技术,大大减低了辐射剂量。 关于问题4,我可以给大家点儿建议。首先,在初次就诊的时候就和临床医生充分沟通这件事,表达自己想减少辐射的意愿。比如腹部检查如果只是想做常规体检,那么超声就完全可以,不需要做全腹CT检查。或者对费用可以接受的话,可以选择磁共振检查。其次,在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低剂量扫描,这样能减少辐射剂量。有文献报道,电压从120kV减到100kV时,辐射剂量能减少近一半辐射剂量。当然图像质量也会响应下降,不过一般不影响诊断。最后,检查时可以用铅衣包裹对辐射敏感的部位比如检查头CT时可以用铅衣包裹甲状腺和生殖器官,尤其是儿童。最好做到包裹,而不是简单的覆盖,因为现在CT基本都是管球螺旋扫描,包裹是最安全的。
首先,影像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肺炎一致,即磨玻璃密度影。散在的,弥漫的都可以,严重患者还可能出现肺叶实变,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其次,不是只要出现磨玻璃密度影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肺炎也能出现这样的表现。 再次,目前已确认人传人,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去定点医院就诊,流程简单,效率高。中国医大附属一院的发热门诊,急诊内科作为定点就诊处随时待诊,放疗楼为确诊患者的隔离病房,放疗楼内的CT作为检查设备。 然后,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医疗资源尚充足。如果有武汉等地旅游史或外出史,接触史,至少做到自我隔离14天观察。如果同时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请一定去定点医院就诊,医院的隔离和治疗是专业的,在定点医院可以得到最新的药物治疗和先进设备的生命支持。 最后,恐慌源于未知,现在国家相关医疗研究部门正在抓紧研发疫苗,确定有效药物,明确治疗方案。希望大家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这是需要强调的,这也需要患者了解。检查时间比较长,需要10-20分钟不等。小儿做此检查之前需药物镇定,可水合氯醛灌肠或依从儿科医生医嘱。
脑组织内分布有相应的供血血管,当一些原因导致血管阻塞时,相应部位的脑组织会因为供血不足出现缺血的情况。这时就会引起脑梗死。 那么为什么诊断报告中有这么多种类的结论呢? 简单说来,这是因为脑内缺血程度和位置不同引起的CT表现不一样。在缺血初期,脑梗死还不明显,CT上边缘模糊,密度较低,脑组织可能处于慢性缺血时期。随着缺血的进一步加重,病灶处密度更低,边缘清晰,这就能明确是梗死灶,最后梗死部位脑组织逐渐坏死被吸收,只剩空腔内液体后,CT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液性密度区,就形成了软化灶。这些都可能会引起临床症状,比如头痛,肢体面部麻木,严重时可以的导致偏瘫。 另外,值得单独提出的是腔梗,称腔隙性脑梗塞,这是由大脑深部一些微小血管的梗死引起的,这种梗死一般症状轻或者没有症状,临床上通常也不做处理。
门诊挂号-开检查单-缴费-到门诊二楼放射科登记处登记-按登记处人员指示的时间、地点等候点名字-检查完成后按取片小票的时间至门诊二楼取片处取结果即可。目前中国医大一院放射科的大部分检查已支持自助打片。 急诊挂号-开检查单-缴费-至急诊一楼检查室检查-按检查人员指示时间至急诊一楼取片处取结果即可。 放射科检查包括DR,CT,MRI,乳腺钼靶,胃肠道钡餐等。 注意:不包括ECT,PET-CT这属于核医学科,也不包括超声(超声科),也不是放射治疗(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