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又称脑中风,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并发症是它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150万,现有幸存者约700万,而这些幸存者中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康复医学专家看来,很多中风患者的残疾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的,偏瘫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矫正,但是错误的认识和不规范的方法却成为中风患者走向康复的“拦路虎”。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常见误区:误区二:迷信药物能治疗一中风后的康复治疗,是结合每位患者不同的情况,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来引导和刺激因为脑血管病而“罢工”的肌肉组织和神经系统,重塑脑功能,以求激发患者的自身力量,达到患者生活自理的目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过分迷信药物,觉得药物能治疗一切。把宝贵的康复时机浪费在辗转寻找特效药的过程之中,最终错过了有效康复期。
脑血管病又称脑中风,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并发症是它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150万,现有幸存者约700万,而这些幸存者中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康复医学专家看来,很多中风患者的残疾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的,偏瘫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矫正,但是错误的认识和不规范的方法却成为中风患者走向康复的“拦路虎”。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常见误区(一)只求抢救,忽略康复治疗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中风患者的急性发作期之后,家属还没有认识到中风会给幸存者留下什么样的后遗症,只是觉得能捡回条命就很好了。很多中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却仍然在医院继续接受药物治疗,有些患者甚至在病情稳定一个月后,还在卧床输液治疗。其实,在国外,中风患者病情一旦稳定,很快就会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康复介入得越早,后期偏瘫的几率就越小。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的三个月内属于最佳康复期,病情稳定后的半年内,属于有效康复期。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康复,效果会比较好,一旦错过有效康复期,再进行康复治疗,效果就很难保证了。一般来说,病情稳定后,脑卒中患者处于软瘫期。在此期间,患者患病侧肢体的肌肉收缩力和神经传导力几乎为零,这时要进行简单的康复治疗。具体做法是:不管病人采取何种姿势,不管是平躺位还是侧卧位,都要保证病人患病侧胳膊可以伸直,腿要有适当的弯曲弧度。必要时可以将患者的肘关节和膝关节人为垫高。为什么中风患者患病侧无知觉的肘关节和膝关节需要特别地逐一摆放呢?这是因为,软瘫期只会持续3到4周时间,此后患者患病侧的肌肉张力和神经感知功能均会有所恢复,进入为期半年左右的恢复期。患者的肌肉恢复了力量,上肢肌肉主要是屈曲的力量,下肢肌肉则是伸直的力量。如果在此时不注意肘关节和膝关节的摆放问题,到了恢复期就有可能加剧肌肉的不当收缩,诱发“胳膊伸不直,腿不打弯”这一典型偏瘫症状的形成。
由于塌方、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外伤等原因导致的脊髓损伤(SCI)也称截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致残、致死性疾病,可导致神经细胞的缺失,破坏神经传导,进而引起许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脊髓损伤,不仅危害患者健康,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同时,做好早期的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残疾程度和预防并发症。那么如何进行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呢?一、训练自我照料评定和训练更衣、入厕、进餐、洗澡、修饰及个人卫生等,c4及c4以上损伤,训练环境控制系统(ecu)的使用,即供在床上或轮椅上的全瘫患者靠下颌活动或吹气等开关电灯、电话、电视等;c6以下训练梳洗、进食、穿衣;c8以下训练穿衣、梳洗、进食、大、小便。二、锻炼残留肌力主要是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背阔肌等部位的训练,可以采用抗阻训练或渐进性抗阻训练。不过为了加强肌力,用cybexⅱ等运动训练仪进行训练更为有效。肌力训练可加强上肢支撑力和维持坐、立姿势的能力,为日后用拐杖步行或手控制轮椅打下基础。三、学习基本的轮椅运动刚做轮椅运动时,首先学习如何控制和推动,使之前进、后退、转弯;然后学习如何上坡、下坡;最后学习如何离开轮椅到床上和地板上,然后又回到轮椅上。四、锻炼患者平衡感c6及以下水平损伤,第一步从坐位平衡训练开始,让患者能直腿坐在床上后,再进一步训练患者的稳定性,令其两臂伸直前平举,维持坐位姿,或者可以突然对患者身体施以少许推力,使患者用力维持平衡,还可以在坐位下与治疗师或同伴,练习两手轮流流向前击拳、传球等动作。五、进行转移训练c1及以水平损伤训练患者,逐步进行由轮椅→←治疗床、轮椅→←治疗平台,汽车、轮椅→←厕所的转移训练。六、预防褥疮教会病人自己检查受压皮肤情况,可以每小时进行轮替抬臀式双手支撑抬臀,卧位要经常翻翻身、更换一下体位。七、理疗理疗包括紫外线疗法、病变部位无热量超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超声波疗法等,促进受伤脊髓炎性渗出物的消散,防治粘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以上几个关于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治疗方法,希望对有需求的朋友可以提供一点帮助。最后,在此提醒一下大家:如果发现有脊髓损伤病人一定要紧急抢救,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小心!
一、生产后第一时间 腹式呼吸、锻炼盆底肌产后即可多做腹式呼吸、提肛缩阴,增加腹部肌力,促进子宫恢复,缩小腹,促进盆底肌恢复肌力,为耻骨提供支撑力,拉近耻骨距离。提肛缩阴动作还可防止漏尿情况的发生。除了平时做外,还可以采用小便时中断尿的方法进行盆底肌锻炼,即分段式尿尿。 二、“瘫痪”阶段 以绝对卧床为主,辅以床上小活动,24小时绑带,可以平行移动腿,可以做绷脚、勾脚的动作,可以做屈膝和伸腿动作,可以双脚的大拇指相对。也可以让家人多按摩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三、三个月后 视情况而定,建议是三个月后做一些床上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冒进,一有难受就说明超过自己承受范围,要停止或减量。如果情况较好,也可以三个月内适当活动。好处:主要是锻炼腰腹部肌力,促进骨盆稳定,支撑腰部和骨盆。 1、仰卧屈膝摆腿。要点:双腿并拢,尽量腿摆至碰床。每天60次-100次。 2、仰卧,腿做空踩自行车动作。 3、仰卧屈膝抬臀。屈膝时尽量使足跟靠近臀部,双膝靠拢。 4、仰卧,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双手抱颈后,用左胳膊肘碰右腿(右腿离床)。反之也做。之后还可以双手抱头碰双膝盖(类似反的飞燕)。这个是均抗运动,目的是锻炼腰椎深层的回旋肌多裂肌,以期加强腰椎小关节的稳定性。 5、仰卧,双腿抬高与身体呈90度,定住一会儿。 6、对抗练习(需要家人帮助)。仰卧,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家人一手放在我们的右胯部做保护,一手放在我们的膝盖外侧,我们右腿持续用力将手往外推(家人要定住不让我们推动),持续几秒钟,然后放松。做三组,每组三次。这个训练还可以做向内侧的。另外一腿也相应做。此训练可以锻炼肌肉力量,坚持做的话,家人也能感受到我们腿部力量的进步。 四、当骨盆确定稳定后,可以增加更多康复锻炼(至少半年后) (一)非床上运动 1、吊单杠(撑双杠),这是非常好的锻炼。可以只是悬吊(注意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还可以悬吊时候往下蹬单腿,然后蹬双腿,每次几下。如果长期坚持,这个动作是最有效。 2、马后踢功。站立姿势,稍微抬单腿后,使劲往下(稍微向后)蹬腿。每组10次,可以多做几组(10组)。可以改善腿扯的状况,放松臀部和大腿肌肉。 3、正、侧压腿。4、双腿外八深蹲。 (二)床上运动 1、侧卧抬腿。 2、俯卧飞燕。四肢伸直,以腹部为支点,上下体同时抬起。如果难以完成,可以分解成俯卧抬单腿。 3、仰卧定腿功。双足并拢,蹬直,足跟离开床20cm处定住,疲劳时放下,可以做3组。 五、其他需要注意的 避免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注意一年内穿着舒适的鞋。
1.什么是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因各种致病因素(外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的横贯性损害,造成损害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2.脊髓损伤的病因?脊髓损伤实际上并不少见,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伤性的,各种原因的外伤,只要累及了脊髓,使脊髓受到了震荡,都有可能造成脊髓损伤。最常见的是从高处坠落、摔伤;其次是交通事故、直接撞击;第三种类型是砸伤,例如:由煤矿倒塌、房屋倒塌造成。除了外伤性的脊髓损伤之外,非常大量的是非外伤性的脊髓损伤,并且现在有增多的趋势,例如: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病、脊髓侧索硬化症等等。脊髓损伤的两种病因中,还是外伤性的发生较多,但二者都有增多的趋势。按照北京最近的一个统计,在80年代,外伤导致脊髓损伤的比率是百万分之六点八,而现在是百万分之六十,增加了很多倍。3.脊髓损伤时急救现场应如何处理?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并不宜轻易翻动伤员,有脑脊液漏要加厚包扎。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救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伤员头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决不可使脊柱屈曲和扭转。尤其是颈椎伤,更应小心搬运,并加以固定。不可抬起头部、躯干或坐起。搬运工具最好用平板担架或门板。有伤口或可能发生感染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预防和治疗其他部位伤,防止尿路感染及呼吸道并发症。高位截瘫者,必要时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途中较长时间搬运,应取出伤员衣袋中硬物等,以防压迫发生褥疮。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4.正常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脊髓是一个联结大脑和外周神经的连络通道,大脑的命令通过脊髓传到外周神经,从而完成身体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的控制功能。5.脊髓损伤后的结果?脊髓损伤后,其传递大脑控制运动和感觉指令的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等相应的病理改变,这就是常说的“四肢瘫”(指颈部脊髓损伤)和“截瘫”(指胸、腰段脊髓损伤)。6.什么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什么是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损伤: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这种损伤为不完全性损害,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部肛门的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用手指进行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是否有主动收缩。完全性损伤: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7.从发病情况来看,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分布是怎样的?外伤性脊髓损伤大概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最多。多见于两类人群,一是青壮年,从事体育运动比较多,另一组是50-60岁人群,这部分人大多是因为跌倒导致脊髓损伤。因此,脊髓损伤的年龄跨度从青壮年跳跃到老年,中年相对少,儿童比较少。8.脊髓损伤发病率是怎么样的?外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六十左右。总的加起来,文献报告是十万分之六到二十。我国每年新发生七、八万左右的脊髓损伤。加上损伤后平均寿命三十年左右,脊髓损伤患者累计起来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9.为什么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要特别强调进行康复治疗?因为脊髓损伤之后,带来的早期问题是脊柱不稳定,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脊柱稳定之后,由于我们现在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机会比较少,会遗留有原发性的功能障碍,例如:瘫痪,和继发性的功能障碍,例如:肾脏系统的结石、压疮、关节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生育问题等。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通过吃药或者手术能够解决的,而必须通过一定的康复训练,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让脊髓损伤患者能够尽可能的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是非常重要的。10.脊髓损伤的康复目的?康复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或降低脊髓损伤所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关节僵硬和挛缩、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精神抑郁的等。并通过装配和使用辅助设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娱乐等能力。11.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一般从什么时候开始?康复治疗越早越好,临床情况一旦稳定就可以开始,例如脊柱做完手术,不在抢救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始,早期的康复过程不是采取很复杂的措施或剧烈的运动,可以预防一些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12.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平面力活动能力生活能力颈椎1-4依赖膈肌起搏维持呼吸,可用声控方式操纵某些活动完全依赖颈椎4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助呼吸。高度依赖颈椎5手在平坦路面驱动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大部依赖颈椎6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驾驶特殊改装汽车。中度依赖颈椎7-8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厕所/浴室转移。大部自理胸椎1-6轮椅独立,用长腿矫形器扶拐短距离步行。大部自理胸椎12长腿矫形器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要轮椅基本自理腰椎4短腿矫形器扶手杖步行,不需要轮椅基本自理13.早期如何进行一些有效的康复训练?最早的训练,在手术以后或者外伤以后短期内就可以进行。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一是保护各个关节,每一天至少有一、两次做全关节范围的活动,范围要是完整的,每个关节都要动一下,避免关节挛缩,另一个是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因为长期卧床站起来会头晕,要让患者逐渐抬高床头,从30度、40度、50度、60度,逐渐抬高,当然抬高不能让患者自己坐起,要用摇床,因为脊柱并没有任何的动作,所以抬高床头是早期可以做的。14.如何进行肌力训练和运动?急性期的肌力训练是为了预防卧床期间的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恢复期的肌力训练是为了有助于获得各种动作和功能,方法有:胸腰髓损伤者用铁哑铃等进行上肢肌力强化训练和下肢主助动训练,颈髓损伤者用重锤、滑轮、橡皮带或徒手阻力法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方法有坐位训练及支撑动作。除肌力训练外,还要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挛缩。急性期被动进行为主,恢复期则由患者自己活动。15.四肢瘫痪患者如何进行翻身训练?(1)不用辅助用具:双上肢伸直,头、躯干协同向两侧摇摆,摆动幅度足够大时,向希望翻转的一侧再用力摆动,即可达到翻身的目的。(2)借助辅助用具:辅助用具可为床栏扶手等,一侧上肢固定于转向侧,另一上肢向同侧摆,头、躯干协同摆动即可达到目的。双上肢及手功能正常患者亦可用上述方法翻身。16.四肢瘫痪患者如何从平卧位坐起?(1)利用床尾之绳梯从平卧位坐起。①开始位。②通过拉绳梯和弯曲肘关节抬起上半身。③撑在床上的肘关节逐渐向床尾移动,同时另一手拉绳梯协助抬起上半身。 (2)利用头上方悬吊带从平卧位坐起。①开始位。②一侧上肢穿过吊带。③上半身从床上抬起。④另一侧肘部撑在床上。⑤上肢穿入第2个吊带。⑥上半身抬起,另一手伸直向后。⑦上肢穿入第三吊带。⑧支撑17.如何进行四点步态练习?用双拐和膝-踝-足支具(长下肢支具)进行四点步态的训练。①平衡站姿。②一侧拐杖向前。③通过提髋提起对侧脚,低头并扭向摆动腿的对侧。④一旦提起腿,即把腿如钟摆一样向前摆动。⑤一条腿向前平衡站姿。重复上述动作即完成步行。18.什么是摆至步和摆过步(1)摆至步的练习:① 平衡站姿。②双拐前置。③通过伸肘、压低和伸展肩胛骨、低头来提起骨盆和双腿。④双腿摆至而不摆过双拐,重新建立平衡站姿。⑤拐杖迅速前置,以获得更大的稳定性。摆至步相对于摆过步来说,消耗能量少,摔倒的危险也小。(2)摆过步的练习:①平衡站姿。②双拐前置。③双肘伸展、压低和伸展肩胛骨、低头来提腿和骨盆。④一旦提起,躯干和腿即如钟摆一样向前摆动。⑤足跟着地。⑥通过抬头,收缩肩胛骨和推动骨盆向前,重新取得平衡站姿。19.使用双拐如何上下楼梯?(1)可使用后退法上下楼梯。①离最低一级楼梯几寸远平衡站立。②双拐置于楼梯上。③伸肘、压低肩胛骨,依靠双拐,把双脚提上台阶。④重获平衡站姿。(2)一手扶栏杆,一手用拐下楼梯,另一拐拿在手里。20.使用双拐步行时如何上下斜坡?患者在斜坡上步行,最大的问题是要避免滑倒,当穿着固定踝关节的支具在斜坡上时,患者的髋关节、支具都是向下倾斜的,为提高患者在坡地上的行走能力,患者应尽可能在陡的坡度上练习。上坡斜:上斜坡时,双拐应置于双脚前方,为增大稳定性,应使身体与斜坡成一定角度,骨盆前倾,用摆至步而不用摆过步。下斜坡:下坡时斜坡倾向使患者处于稳定位,此时可采用摆过步。21.使用双拐如何安全的跌倒和重新站起?当用拐杖步行者摔倒时,有两件事可做,以减少损伤的危险。第一,挪开拐杖以免摔在拐杖上。第二,当患者摔倒时应用手掌着地,上肢收于胸前,用肘和肩缓冲一下,应避摔倒时上肢僵硬,造成摔伤。重新站起的方法。①开始位,双腿俯卧位,双拐置于合适地方,双掌撑在地上。②身体摆跖行位。③充分提起骨盆。④抓住第一根拐杖。⑤用一根拐杖平衡,同时抓住第二根拐。⑥放好前臂套环。⑦把躯干推直。⑧站直22.轮椅的选择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可能需依靠轮椅来度过今后的岁月。轮椅种类和用途应根据损伤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应该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下选择适合自身病情的轮椅。需考虑的几个方面有应选择用轻便、可折叠、便于携带的;坐垫应柔软、透气、压力均匀;主要用于室内?还是室外?扶手能否拆卸;根据能力选择驱动装置。脊髓损伤患者的轮椅是终身的代步工具,因此,选择适合的轮椅是很重要的。首先,对于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来说,颈5以上患者,由于手不能运动,因而需选择高靠、有胸部固定带的轮椅。这种轮椅将由家属来推动,患者不能自行控制轮椅。因此,轮椅刹车闸一定要可靠、结实,以防止无人在旁滑动、溜坡等而出现危险。另外,扶手要以宽大、柔软、能固定双手为好,配有防压疮垫,双足踏板要足长,防止双足碰伤。颈6~胸1脊髓损伤患者,应在有条件时配质量好、较轻巧的轮椅。双手下垂时,应与大轮轴心在一条垂线上,这样驱动时有摩擦力,并应配一手掌半指手套,防止手磨破并容易驱动轮椅。前轮一定要灵活,同样,足踏板要足够长。另外,足踏板应能向两侧分开,以便用滑板移向床边时,较为方便。如果患者体弱、年迈或体重大,用双手驱动轮椅困难,亦可配备电动轮椅(手动型),每日充电一次,即可驱动十几公里,活动范围可明显加大。当然,价格较也高。对于中低位脊髓损伤患者,或者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如果使用双下肢支具和拐可以站立移动,应多多加强这方面训练,防止下肢骨质疏松,全身情况、体能均会有改善,因而以少坐轮椅为佳。但是,较远的活动,仍需坐轮椅,否则体能消耗太大,是不能持久的。23.如何从轮椅转移到同一平面的其它地方?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应注意把脚放在地板上,让脚与地面垂直,这样在转移中可最大限度地让腿负重。(1)不用辅助用具的转移。①开始位。②头向下、向床的反向摆动,一手撑床、一手撑轮椅(提前刹住),提起臀部向床移动。(2)应用辅助用具的转移。①开始位。②向滑板扭转臀部,并坐出轮椅,向床上移动。24.如何练习抬起轮椅前轮,用后轮保持平衡? 这是一项基本轮椅技巧,其方法有两种:(1)指导患者用后轮保持平衡。①指导者把患者放在平衡位。②向前驱动时,轮椅向后倾。③向后拉轮椅时,轮椅回到直立位。④非接触性保护让患者反复体会,掌握住平衡要领。(2)用安全装置,患者独自练习用后轮保持平衡。方法同(1)之②、③、④。25.乘坐轮椅时如何上下马路镶边石?(1)从静止位上马路镶边石。①开始位,前轮离台阶数公分,面对台阶。②前轮抬起置于台阶上。③前轮退到台阶边缘。④双手置于驱动手轮恰当位置。⑤完成上台阶。(2)向后退下马路镶边石。①开始位,轮椅后退到台阶边缘。②控制轮椅下降。③在控封下转动轮椅,把前轮从台阶上放下。26.如何进行康复护理?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康复护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例如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床和床垫,床板是要硬的,但上面必须要有一个比较软的床垫,它不能弧形下去,必须是平的。加垫是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时翻身,至少两小时翻身一次。长期的患者可以逐步延长翻身的时间,但必须注意皮肤不能压出红晕。如果有,必须是短时间可以恢复的。还要有适当的体位,要睡得合适,否则会造成一些肢体的功能障碍或者畸形。另外个人卫生要特别注意,因为会有大小便失禁,会造成局部感染或者压疮的发生,还要保证呼吸,如果是高位损伤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生命。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1、选择合适的床和床垫2、定时翻身3、保持适当体位4、注意个人卫生5、保证呼吸道通畅27.如何保持肢体的正确位置?保持瘫痪的手于正确的位置:可用类似于手巾的柔软物放在手掌;双腿伸直,平放,略分开;脚尖向上,脚背向上弯曲与床面成大约90度。用数个不同厚度的枕头垫在身体下面,实现这种体位。28.脊髓损伤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脊髓损伤可造成终生残疾,很多人因此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并且可由此而产生许多合并症。例如长期卧床,局部皮肤受压产生的压疮(俗称褥疮),由于小便失禁造成的泌尿系感染,长期不站立引起的骨质疏松以至骨折,骨关节长期不运动引起的挛缩固定、肌肉萎缩,以及脊髓神经破坏导致的痉挛(俗称“抽筋”)和疼痛、髋关节膝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下肢静脉血栓、自主神经过反射(血压升高、心慌、面红)等等。另外,由于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医学尚无有效办法,上述严重后果会造成患者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心理失衡,悲观、失望、焦虑、忧郁均有可能产生。29.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每日起床后和入睡前自我检查全身的皮肤两次;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应每隔两小时自己或在他人的帮助下转换体位一次。坐轮椅时要每隔30分钟抬起臀部一次,并最少维持30秒;保持皮肤干爽润滑,避免尿液粪便的刺激避免摩擦和按摩受压部位,营养充分合理。30.小便的护理脊髓损伤的患者常常会失去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为了安全、有效、规律地将膀胱内的尿排出体外,患者需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膀胱训练。制定饮水——排尿——导尿时间表,24小时饮水总摄入量不超过2000ml。常用方法:(1)耻骨上区轻叩法:患者用手轻叩下腹部,产生排尿;(2)屏气法:患者身体前倾,快速呼吸3~4次,然后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向下用力作排便动作,直至尿流停止;(3)挤压法:先用指尖对膀胱进行深部按摩,再用手指握成拳状置于脐下3cm处,用力向下腹部加压,直至尿流停止。注意不要由下向上加压,防止尿液逆流到肾脏。31.大便的护理脊髓损伤后可能会失去控制大便的能力。经过适当的训练和处理,多数患者的排便功能能够改善。常用的排便训练方法有:(1)用手指(戴一次性乳胶或塑料手套加上石蜡油)刺激肛门,用两手指向外扩充肛门加强刺激(2)用药物塞肛(3)人工排除通常,排便训练(每天或隔天一次)按患者的不同需要选择上述其中方法的一种。有些患者还需要服药一些通便的药物来协助排便。排便前半小时喝一杯饮品,以刺激肠蠕动。尽可能用坐厕或大便椅,加上由右向左的腹部按摩,以增加腹内压,亦有助于排便。32.脊髓损伤患者的住房应如何改造?为使截瘫或四肢瘫患者能在家顺利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应对其住房进行改造。(1)厕所安装坐式便池,调整床和便池高度,以适合轮椅高度为佳,以利于患者从床到轮椅、到坐式便池的转移动作。(2)厕所的门宽应能通过轮椅和双手握转轮圈的宽度,且不能有台阶,一般情况,应在便池30度交角、便池两侧安装扶把手,支撑身体做转移动作,面向门坐在便池上。(3)除了上述厕所安装扶手以外,在床边、厨房、沙发、餐桌旁均可安装扶手,以利转移动作完成。(4)厨房的门要加宽,门最好是横拉门,不要台阶,灶具一定要低,坐在轮椅中可炒菜并可看见锅底部,洗手池、洗菜池、台面均要降低,使患者能方便操作。水龙头要以长柄、易开关、容易够到为佳。(5)进出大门要有坡道,角度不超过15度,否则手推轮椅上坡会出现困难。(6)家中应给患者有一个洗澡的位置,一般坐在轮椅中洗淋浴较合适。(7)买各种电器尽量买有遥控装置的,如电视、录象机、空调机、电风扇、电灯。四肢瘫患者可使用专门设计的“环境控制系统”。33.脊髓损伤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比重是极端的大的,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患者如果没有战胜自己的残疾、战胜功能障碍的信心,或者不配合的话,所有的治疗就无从谈起。而我们确实有很多的患者就是因为心理障碍没有实现应该实现的功能,放弃了,不再努力了,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经常跟患者说的话就是:每个人都永远要保持一种希望,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有什么进步,这个进步未必是原来瘫痪的神经功能的恢复,而是生活中原来不能做的事,现在能做了,这就是进步,应该永远保持这个希望。34.娱乐活动(业余生活)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和经过自己的努力,可培养一些生活中的兴趣,如种花、做一些小工艺、读书、听音乐等。还可经过训练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坐地排球。可训练使用计算机,借以增加就业和工作的机会。还可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35.患者及家属须知(1)注意患者一般情况,如在急性期,应住医院中(一般1~4周内)。应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是否发烧、颤抖、出汗、烦躁不安,大小便是否通畅。如果输液,更应注意尿量是否增加。如有伤口,要注意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有引流要注意流液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或护士。(2)每2小时翻身一次,颈部受伤或手术患者要轴向翻动(即头和躯体同时翻动,不能在翻身时造成头部转动)。防止压疮,骨突起部要垫起(头后枕部、肩胛部、骶尾部、双髋部、双内外踝部、足踝部、双膝关节部),但注意不要使用圆形气垫,因为这样垫会引起静脉血流不好。骨突起部要用手轻轻按摩,有颜色改变要让医生看。(3)患者需移换床、外出坐轮椅,均需3~4个人共同协作平抬患者(站于一侧),完成转移,如果自行转移还不会,需要有2个人抬患者由床边转移至轮椅。在人手不够时也可由一个人按照特殊体位转移患者,即双膝抵住患者双膝,上身移至患者身后,双手拉住患者后侧腰带或裤边,上身向后用力,患者上身靠在助手上身背侧,两点一前一后(左转时,右足在前,右转时,左足在前),缓慢移动,1个人亦可完成转移动作。当然患者不能坐位稳定则不可执行这种转移方式,在患者经过正规康复训练后,如能自行转移,亦在早期应有人保护,防止摔倒外伤。(4)多吃营养食品和水果,注意大便情况,超过3~7天无大便,要在肛门内快速注入开塞露2支,过于干燥要戴手套(乳胶)挖出,手要轻柔,防止肛裂,同时可口服一些蜂蜜,缓泻药(如番泻叶泡水或中药麻仁润肠丸等)。(5)活动各个关节,尤其的瘫痪部位以下大小关节均需要活动,要轻柔,每个关节活动为每日2次,每次1~2分钟,要按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活动。(6)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如肿胀为深静脉血栓出血,不要在活动,要稍抬高患肢,并请医生检查。(7)如活动后肢体肿胀,有青紫色,则有可能有肌腱裂伤或骨折出现,要停止活动,并请医生检查。(8)要安慰患者安心养病,鼓励患者战胜残疾的信心。(9)盖被时,足下要放一软枕,使得踝关节保持90°,不要用被压足部,防止造成足下垂。(10)患者的体位一般为侧卧、仰卧位,如果骶尾骨部有压疮,也可俯卧位。当然,患者病情稳定后也可采用坐位。任何体位的变换,必须经医生护士指导过遵照执行。一般说头颈、胸、腰部不应有扭动,各种体位均应有软垫支持,并且保护骨突出部,应使姿势稳定。本文系单春雷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膝盖可以比作汽车的车轮,用的久了就会磨损(骨关节炎),磨损得厉害就要换轮胎(膝关节置换术)。当老人家膝盖疼了,就会刻意减少锻炼,生怕磨损快了需要手术,可是,如果不锻炼,又会出现骨质疏松,于是就会陷入两难!在此,我想告诉诸位中老年朋友,如果锻炼得当,可以大大延缓膝关节的磨损,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现在向大家介绍膝盖锻炼十二式,希望能够帮到你,尤其是你身边被骨关节炎困扰的朋友!1. 大腿后方拉伸 拉伸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能够增加关节在某个确定方向的移动距离,也可以帮你降低疼痛和损伤的发生几率。通常先进行5分钟的步行热身,然后躺下准备拉伸大腿后方的肌肉(腘绳肌)。先环绕一条毛巾在你的右脚上,用床单把直腿拉起来。坚持20秒,然后放下这条腿,重复两次,然后换腿。2.小腿拉伸扶着一把椅子来保持平衡,右腿弯曲,左腿后退一步,然后缓慢伸直身后的左腿。将左后跟压向地面,就会感觉到小腿后侧的拉伸,保持20秒,重复两次后换腿。若需要更强的拉伸,可以让身体前倾,同时右膝盖屈曲更大角度---但是膝盖不要超过脚趾。直腿抬高增加大腿肌肉力量来减小关节的压力躺在地板上,肘部支撑躯干,左膝屈曲,脚在地面,保持右腿伸直、脚尖向上,收紧大腿肌肉,将右腿抬高。如图所示,停顿3秒钟。.保持大腿肌肉收紧,慢慢地把腿落到地上,触地再抬起。重复做两组,每组10次。每组完成后换另外一侧腿。4. 股四头肌收缩如果直腿抬高有困难,那就换做股四头肌收缩,做该运动不用抬腿,只需简单地收紧大腿肌肉。首先躺在地板上,保持双腿贴近地面、放松(左图),收缩和保持左侧大腿紧张5秒(右图),放松。做两组,每组10次重复,每组做完后换腿。5.坐立抬腿增强臀部和大腿的肌肉,可以改善日常活动,如行走或站立。在椅子上坐直,左脚稍微向后踢,但保持左脚着地。将右脚抬离地面并屈膝。保持右腿悬空3秒,再缓慢把脚放到地面。10次为一组,然后换腿再做一组,每条腿做两组。如果有困难?那就用手辅助抬大腿。6、挤压枕头这个动作有助于增强大腿内侧肌肉,从而更好地支撑你的膝盖,平躺,双膝弯曲,放置一个枕头在膝盖之间。膝盖两侧同时挤压中间的枕头,保持5秒钟,放松。10次为一组,每条腿做完一组后换另外一条腿,每条腿做两组。太难了?那你也可以坐着完成这个练习。7.踮脚尖挺胸站立,扶着椅子作为支撑。脚后跟抬离地面,仅用双脚脚趾着地,持续3秒钟,再缓缓地将脚后跟落到地上。10次为1组,做两组。做不到?那就坐在椅子上完成同样的动作。8.侧抬腿 站立并扶着椅子的靠背以保持平衡,将重心置于左腿站立,并将右腿向外侧抬起—保持右腿伸直和外侧腿部肌肉绷紧,坚持3秒钟,然后慢慢把腿放下。10次为一组,每条腿做完一组后换另外一条腿,每条腿做两组。做不到?那就逐渐增加抬腿的高度,锻炼一段时间后,你将可以抬得更高。9.坐起立练习该动作会使得站立更加容易。放两个枕头在椅子上,坐到上面,背部挺直,脚平放在地上(见左图)。利用你腿部的肌肉缓慢、连贯地站立起来,然后再坐下。要确保你弯曲的膝盖不要超过你的脚尖。试着手臂交叉或放松地放在身体两侧。做不到?那就增加枕头,或者利用椅子的扶手来支撑手臂。10.单腿平衡该动作有助于你弯腰进出轿车。背靠着厨房台但身体不要任何支撑,慢慢地将一条腿抬离地面,目标是站立保持平衡20秒而没有去靠柜台。重复做两遍,然后换另一条腿。太容易了?那就保持平衡更久一点,或者试着闭上眼完成它。11.爬楼梯该动作有助于增强大腿力量,便于攀爬。站在楼梯前,扶着栏杆保持平衡。把左脚放在台阶上,收紧左侧大腿肌肉抬右腿,右脚也迈上这个台阶。然后保持左腿肌肉收紧,缓缓放下右腿,右腿着地后再重复之前的动作。10次为一组,每组结束后换腿,每条腿完成两组。12.步行即使你的膝盖已经僵硬或者疼痛,行走仍可能是非常好的锻炼。缓慢开始,挺直腰板,并且坚持下去,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增强腿部肌肉、改变姿势、提高灵活性,同时这对你的心脏也是有益的。假如你现在有行动不便,那么在开始新的锻炼计划前,建议先找专科医生帮你检查一下。13.低强度活动膝关节的其它简单锻炼还包括骑自行车、游泳和水中有氧运动,水中运动减轻了关节负重导致的疼痛,关节炎患者可以到社区和医疗健康机构、健身房、游泳池进行水中运动。经常锻炼也可以帮你减肥,以减轻关节的负重。多大运动量合适呢?每天30分钟是最佳目标,开始可以少一点,比如隔天10分钟。假如你没有感觉到疼,可以逐步增加运动量来达到目标。刚开始锻炼会有一些轻微的肌肉酸痛,这是正常的,酸痛可以自行缓解。假如疼痛程度大到需要使用布洛芬、扶他林等非处方止疼药来减轻疼痛时,建议你及时就诊。冰敷可能会有所帮助。谨记:不要忽视你的关节疼痛,如果有,请及时就诊。本文系张新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吞咽障碍,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进食困难,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非常陌生,但却是康复科日常诊疗工作中常见的功能障碍,多见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颅面部肿瘤等,可以引起患者出现脱水、营养不良、误吸、反复发作的吸入性肺炎,甚至有些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窒息,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及时的对患者吞咽困难进行诊断评估,进行合理科学的康复治疗,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自身的进食功能尤其重要。1.正常的吞咽过程是什么样的? 正常的吞咽是一个流畅的动态连续过程,由相关肌肉和关节、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的。首先需要咀嚼食物,形成有效的食团,再通过舌后部,将食团运送到咽部,启动我们的吞咽反射,喉闭合封闭气管,食团通过食管进入到胃内。这些复杂的运动构成了我们正常人每天都进行的吞咽活动。2.什么疾病会引起吞咽困难?1)脑卒中、脑外伤;2)头、颈肿瘤:如口腔癌、口咽癌和舌癌手术后、全喉切除术后、喉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鼻咽癌放疗后等;3)脑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4)老年人、长期卧床者。3.吞咽障碍如何治疗? 对于可能存在吞咽困难的患,需要及早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并接受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减少呛咳和误吸,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吞咽困难的患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1)声带喉部按摩:左右按摩喉部声带处,并稍用力上抬舌骨;2)冰刺激:用冰棉签刺激舌头、腭弓、咽后壁;3)口颜面运动训练:让病人做抿唇、拢唇、鼓腮、咂唇、示齿等动作;5)舌功能训练:让病人把舌头向前、后、左、右伸出来,可以用压舌板加点阻力;6)呼吸训练:吹哨子、吹蜡烛、吹呼吸器;7)吞咽姿势改变:可以让病人低头、仰头、转头吞咽;8)吞咽电刺激:进行舌骨下及面部电刺激,刺激肌肉功能的恢复,同时进行屏气吞咽。本文系徐丽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致偏瘫、截瘫患者好多偏瘫、截瘫患者或家属会问,偏瘫、截瘫能恢复正常吗?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举例让患者和家属明白。理论上讲,是偏瘫和截瘫是不能完全恢复的,最多只能接近正常。因为偏瘫、截瘫患者属于中枢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高级中枢脑和低级中枢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细胞组成的。中枢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人在出生甚至胚胎期就已分化完毕,也就是说人出生后人的脑细胞和脊髓细胞就已经固定,以后只会减少不会增加。那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细胞和脊髓细胞死亡,就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问题来了,既然脑细胞和脊髓细胞不能再生,那么为什么患者的功能障碍还会恢复呢?因为大脑和脊髓具有功能重组的能力。就是说,通过针灸、康复训练和神经营养药物让还存活的细胞功能更强大,部分替代死亡神经细胞的功能。但只是部分替代,并不能像原来细胞那么完美,因为人进化这么多万年,细胞的数量是很完美的,那么多细胞干活才最合理,如果死亡好多细胞后,功能还能那样完美,那么人当初的进化就有严重问题,应该让细胞少一些,这可能吗?再举个例子吧,让大家更明白。比如一个工厂,理论上100个工人是最合理的(就好比人生下来脑和脊髓细胞的数量是最合理的),多一个人就是多余,少一个人就干不完活,突然有一天30个工人辞职了(相当于脑和脊髓细胞死亡了),只剩下70个工人了,那么这70个工人常规只能干70%工作,但厂长为了让他们多干活,只能多给他们奖励(相当于针灸、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结果他们干了90%的工作甚至更多,但他们不可能干100%的工作(因为100个工人才是最合适的,如果70个工人能干100%的工作,那就应该70个工人才是最合适的),那么怎么才能让把100%工作干完呢(就是偏瘫、截瘫患者完全恢复),只有一条,再聘30个工人(就是神经干细胞移植术),但遗憾的是目前世界上神经干细胞移植技术还很不成熟,主要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因此目前医疗水平只能让偏瘫、截瘫患者部分恢复,而不能完全恢复,即便有些人从表面看好像完全恢复了,其实和他原来仍不一样,只是外人甚至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罢了,只要用更精密的仪器和监测手段还能能发现他和发病前不一样的,比如病前100米跑用18秒,病后成了20秒。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不能完全恢复就以意味着没有治疗的必要了,而是还要积极康复治疗(针灸、康复训练等),因为它影响了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和将来恢复的最好程度。
颈肩操是根据颈椎病、肩周炎的病因病机创编的一套增强颈肩活动功能、疏通局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 局部疼痛的体操锻炼动作。易学易练又方便,省时省钱疗效好,只要持之以恒,利用 工作间休或晚上看电视广告时坚持每天练1—2遍,就能收到满意疗效。 颈肩操作简介 颈肩操共八节,每节做1—4个8拍,自由选择。 预备动作:双脚站平行11字与肩同宽,全身自然放松,上肢自然下垂,双眼向前平视。 1、 四面侧颈:(1)头颈向前向下低垂,尽可能将下颏弯向胸骨上凹。(2)头颈缓缓回预备位 。(3)头颈尽量向后侧仰。(4)头颈缓缓回预备位。(5)头颈向左侧侧屈到最大极限。(6)头颈 缓缓回预备位。(7)头颈向右侧侧屈到最大极限。(8)头颈缓缓回预备位。 2、 地上寻珠:(1)头颈缓缓向左肩方向转动。(2)头颈转向左后下方最大极限,双眼看向左 后下方地上(3)继续转向左后下方,直至颈肩部有酸胀感。(4)头颈 放松缓缓转回预备位。( 5)、(6)、(7)、(8)拍头颈转向右后下方做相似动作。 3、 天上望月:(1)头颈缓缓向左肩方向转动。(2)头颈转向左后上方最大极限,双眼看向左 侧后上方天空。(3)继续转向左后上方,直至颈肩部有酸胀感。(4)头颈放松缓缓转回预备位 。后4拍向右后上方做相反向动作。 4、 运转颈椎:注意点是头颈肩要完全放松,双肩不要上抬,转圈要到位,用力要均衡。(1) 头颈向左侧转动。(2)向后侧转。(3)向右侧转。(4)向前转。每4拍转1圈,动作要连续,转 动时双眼不要闭上。先逆时针转4圈再顺时针转4圈。 5、 夹脊牵颈:预备动作再加上屈双手肘关节,双手握实心拳置于腰侧。(1)双拳紧握与肘关 节同时向身体后侧用力牵拉,同时夹紧大椎及脊柱旁的竖脊肌群,头颈向身体前方平行牵伸 至最大极限,直至颈肩部有酸胀感。(2)缓缓放松回预备位。后面每2拍重复上述动作一遍。 6、 双手托天:预备动作,再把双手十指交叉置于小腹前。(1)交叉的双手掌心向上平托胸 部前,肘关节与手掌成水平线。(2)双手心向外翻转,双手掌心向上尽力伸托于头顶上方, 头颈尽最大极限后仰。(3)双手分开侧举与肩平高,同时双手掌心朝向身体后侧,大拇指与 其余四指分开朝向下方,其余四指并拢向上方竖起,头颈转向左侧,双眼看向左手竖起的手 指尖。(4)手及头颈回预备位。第5—8拍动作同前4拍,仅在第7拍时头颈转向右侧,双眼看 向右手竖起的手指尖。 7、 搭手转肩:预备动作是将右手从右肩上方伸向左背侧,左手从腰背侧伸向右肩上方,掌 心向外,双手手指相对搭,如果手指搭不到的也要将双手指尖尽力伸向相对方向。(这个动 作是自我鉴定练操效果的观察方法之一,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练操后双手对搭距离均会明显改 变)(1)下肢保持平行站立,同时缓缓将腰、肩、头颈向左后侧转动。(2)继续向左后侧转至 最大极限,双眼看向身体后方。(3)略放松后再向左后侧做最大限度的转动。(4)放松回预备 位。5~8拍重复上述动作,连续做二个8拍后对换双手对搭的位置,向相反方向转动二个8拍 。 8、 按摩颈肩:(1)回第一节预备位,以双手十指按压颈部的天柱、颈百劳、大椎等穴位或痛 点,手指可上下移动按压,重复做2~4个8拍均可。(2)搓热双手手掌心,再以双手手掌心轮 流摩按上述相同部位2~4个8拍。(3)以右手按压左侧肩井、天 、月需俞、秉风等穴位或痛点,第1、2、3拍分别各按1下,第4拍以右手掌心从左肩 井穴沿手臂外侧向下疏通经络至左手背。第5~8拍以左手按右肩与上述相同部位动作。做4 个8拍后,再手轻拍颈、肩、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