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支架、心脏搭桥这些都属于冠心病。冠心病,以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成为了当今社会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冠心病,甚至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得了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冠心病目前不能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控制,所以,冠心病的人,几乎都需要终生服药,冠心病的用药也很多,个体化很重要。但是有两类药物是几乎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两类药物。1、首先我们回顾下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总称,狭窄程度在50%以上,影响了心脏的供血和供氧,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影响心脏功能,或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又是体内的血脂、胆固醇等较高所致。其中比较严重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是由于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2、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两类必备药物冠心病患者之所以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症状,主要是服用药物来控制体内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并且抗血小板治疗。因为只有把病因控制住,才能让病情得到控制,那些长期服用药物、把这些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冠心病患者,一般很少出现症状加重或者病情危急的情况。1)第一类:降低胆固醇药物此类药物用来降低胆固醇。胆固醇含量增高易于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狭窄加重进一步就会引起血管闭塞,进而血栓形成就发生心梗。所以此类药物主要是从冠心病发病的根源上来治疗。此类药的代表药物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依洛尤单抗等。温馨提醒大家:冠心病患者即便胆固醇不高,也要服用此类药物。2)第二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心脑血管疾病潜在危险的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比健康正常人会呈现“高凝聚”的状态。冠心病患者更是如此。冠心病急性心梗就是由冠脉内形成血栓堵死冠脉血管造成的。为了避免血小板在血管内发生异常聚集形成血栓,这类人群就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功能。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无论患者是否植入支架,均需长期服药。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与强度,增加持续运动的时间,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冠心病患者要长期服用此两类药物,对于绝大多数的冠心病患者而言,长期服用药物的获益明显要大于风险,如果不是有比较明确的禁忌症,我们不建议轻易的停药或者是换药。但是具体用药的选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用药期间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
经常有高血脂或者冠心病的患者问道,除了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调血脂以外,中药血脂康好像也是一类血脂调节药物。有人说血脂康就是他汀,有人说血脂康是中药,到底血脂康和他汀是不是一样呢?1、血脂康药是什么?血脂康是从中药红曲中提取的中成药药物,有调脂功效。血脂康的官方说明书,用法是需要一天服用两次,每日服用两片。适用于: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脾虚痰瘀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高脂血症;也可用于由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2、血脂康和他汀类药一样吗?血脂康胶囊虽被归入调脂中药,但其调脂机制与他汀类似,主要成份为复合他汀,系无晶型结构的洛伐他汀及其同类物。血脂康调脂主要成分是洛伐他汀,每粒血脂康胶囊中洛伐他汀含量为2.5 mg,日治疗剂量(1 200 mg)中含有10 mg洛伐他汀,主要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可抑制甘油三酯(TG)合成。3、服用血脂康或者他汀类药物要注意什么?无论是服用他汀还是血脂康都要监测是否有无消化道不适、肌肉疼痛和乏力症状。建议首次服用降脂类药物4~8周后复查肝功能及肌酶,若肝功能及肌酶正常可6个月复查。肝酶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合并总胆红素升高时应减量或停药。肌酸激酶升高>正常值上限5倍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观察。4、温馨提醒提醒大家,市场上很有有效的“中成药”其实是伪中药。一种是公开或偷偷地添加了西药成分,常见的有降血糖的“中成药”添加格列本脲,起作用的实际上是西药成分。另一种则是把用来提取西药的原料粗提一下当作中成药卖,起作用的实际上还是里面原有的西药成分。看了今天的内容,您应该了解,血脂康是中药红曲的提取物,起作用的主要是里面的洛伐他汀成分,不要被中药名字蒙蔽了双眼。最后告诉大家,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推荐中等强度的他汀作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具体用哪一种药物听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一、血脂与胆固醇1、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等,胆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组成。胆固醇具有许多生理功能,比如构成细胞膜,组成血浆脂蛋白,也是许多活性物质比如维生素D、胆汁酸盐、激素等的合成原料。也就是说,人体是需要胆固醇的。2、胆固醇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脂蛋白,包括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3、高密度脂蛋白是将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及粘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运回肝脏去,使人体中的胆固醇趋于正常,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高密度脂蛋白对血管是非常有益的。4、低密度脂蛋白的任务是将肝脏制造出来的胆固醇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中去,为细胞组织提供营养。从这方面说,适量的低密度脂蛋白不但没有危害,而且还是有益的。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血管的“旅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动脉内膜有损伤(比如说高血压损伤血管内膜),就会停下来进行修补,并在该处聚集。聚集的低密度脂蛋白很容易遭到“自由基”的攻击,被自由基攻击氧化后,转变成“粥样物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堵塞血管管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这点说,它的确是有害的。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原因1、饮食不合理: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例如在平时主要摄取动物食品,例如猪肉,羊肉,牛肉等,包括全脂牛奶都是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来源,特别平时喜欢吃油炸等垃圾食品,高浓度的反式脂肪酸也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2、体重指数超标:对于体重指数明显超标的患者,体内往往会聚集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高于了身体的实际需求,进而均会转化为脂肪,引起血脂升高。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均可能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同时破坏血管的生理性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其他因素:如果合并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肝脏不能够正常的分解蛋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其次,对于家族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因素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原因之一。三、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1、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首选措施,管住嘴,迈开腿,永远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2、建议平时适量的运动,通过有氧运动,例如椭圆机、跑步机、散步等方式,可以促进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这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3、建议食用瘦肉、家禽、鱼类、低脂乳制品和鸡蛋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鱼类是高脂肪肉类很好的替代品。某些种类的鱼富含ω-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ω-3脂肪酸含量最高的鱼类,如鲑鱼、鲭鱼和鲱鱼。4、豆类中豌豆和扁豆——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含有很少的脂肪和胆固醇,是肉的良好替代品,可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增加纤维素摄入量。5、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等,这是调节低密度脂蛋白的常用药,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可以有效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这个坏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心血管医生可以对您做出评估),则建议常规使用他汀,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前两天演员高以翔参加节目录制在奔跑中突然晕厥倒地,未能抢救成功导致不幸身亡,死因为心源性猝死。一些正值青壮年的青中年人发生猝死的病例屡见报端,引起公众关注。那么什么是心源性猝死,青年人猝死有哪些常见原因,该怎么预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1、什么是猝死?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关于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时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但目前多半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猝死。2、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引起的以意识丧失为先导的自然死亡。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表现为:心脏原因引起的胸痛、气促等急性发作后1小时之内死亡;发现之前往往没有明显征兆;一旦发生,有效营救时间短暂。3、年轻人出现心源性猝死长见哪些原因?1)致死性心律失常:常见先天性遗传性心动过速(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室速、长QT间期综合征等),表现为突发室速,甚至室扑、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另外心动过缓(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以导致心源性猝死。尽管这些疾病大多起病隐匿,没有前期预警症状,但未发病时绝大多数都可以用心电图去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跟年龄有很大相关性,年轻人一般较少患病。但是现在冠心病年轻化趋势明显,血脂水平较正常人高出数倍,很容易引起血脂堆积,造成冠脉狭窄,会有频繁发作的胸闷、胸痛等症状。3)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肥厚的心肌会把心脏泵血的通道堵塞,造成大脑急性缺血,引发猝死。这类患者在检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时都有特异性改变,也能早期识别。4)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心肌炎通常发生在病毒性感冒以后,由病毒入血感染心肌引起。发病后有明显的症状,如严重的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这种情况通常容易识别。5)高危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面临着学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健康、生活作息不规律、吸烟、酗酒等问题,使猝死风险增高,已成为威胁青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 “杀手” 。心功能减弱本应该休息时, 部分青年人仍然过度劳累、加班熬夜, 缺乏警惕意识, 还有部分青年人大量饮酒、吸烟、喝浓茶和咖啡等以提高清醒度和精神集中度, 长此以往则导致心脏病发生风险明显增高。4、怎样才能早发现,怎么预防?超过 1/4 的人群在发生心搏骤停前发生过晕厥或先兆晕厥。如果有人能在患者出现这些前驱症状时拨打急救电话,则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活率。1)关注自身健康状态:每年都要进行常规体检,关注自己心电图是否异常,血压、血脂、血糖是否升高。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健康、合理饮食。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兴奋,保持良好的心境。3)注意有无不适症状:普通人群中,职场白领和课业负担沉重的学生,如果长期感觉疲倦、头昏头痛、胸闷、胸痛、心慌心悸或者出现晕厥,都应提高警惕,调整工作学习节奏,建议早点就诊,至少做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的检查看看心脏有没有常见疾病。4)疾病治疗和复查: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遗传性心脏病一定要正规检查治疗,定期复查。
之前我们讲到了当患者症状繁多,且涉及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并难以用单一器官疾病来解释时,就应考虑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或失调。诊断时一般首先需排除器质性病变。还需与广泛性焦虑、疑病性神经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相鉴别。那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需要怎么调整和治疗。1)病因治疗若为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疾病如甲亢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去除病因。2)一般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如精神刺激、紧张、过劳、浓茶、咖啡等。改善环境,减少刺激;平时要培养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平衡营养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生活要有规律。3)运动疗法:运动是有效处方。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对大脑功能进行调整,延缓大脑老化。除此之外,运动还能够明显改变人的情绪,坚持长期锻炼,能够增强患者体质,使心率减慢,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有所增强,达到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目的。4)心理疏导自我调整心态、放松精神。要保持良好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症状严重时,可进行专业心理干预治疗,提高自己的心理应对能力。5)药物治疗(1)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 常用的有谷维素、维生素B1等。(2)对症治疗:心慌可用小剂量倍他乐克;胃肠功能紊乱可用多酶片或胃蛋白酶;失眠者可睡前服用舒乐安定;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可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等对症治疗。生活节奏的加快,推动着人们用脑时间的延长。网虫,赌博,“玩通宵”,脑力劳动加班。常态化的强化着植物神经的兴奋时长,搞乱了生物钟节律,胸闷,乏力,烦躁、易怒,亚健康表现。更多人觉得‘不做事正好,一做事就累’。更多人选择吸烟,饮酒应对。同时胃酸、嗳气、胃胀不适感伴随着经常。大便干燥、不成形乃至便溏经常交替着。这些都忽视了规律性生活的根源。提示着植物神经功能处于疲劳及紊乱状态。同时大大的降低,消耗着人体的免疫机制。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属于神经类疾病,但是去医院用仪器检查结果却是检查不出来任何疾病,虽然仪器检查不出患者存在疾病,但是患者却感觉自己不舒服或难受之中。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让你没有办法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到底是怎么回事。1、什么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又称植物神经紊乱。自主神经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因其不受人的意志支配,故亦称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直接或间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一旦功能紊乱,即可导致内脏功能活动的失调。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2、为什么会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遗传因素方面家庭中两系三代成员中有神经精神症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易患此病,这里谈到的遗传,并不是说神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是说易感素质可以遗传,至于是否发病,还受很多后天因素的影响。2)年龄、性别因素由于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发育并未成熟,所以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压力增大,出现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青春期内分泌系统变化,会出现植物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表现有异常的情绪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女性由于性腺的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等特点会引起情绪不稳、冲动、焦虑等临床表现。女性如出现月经过少或泌乳等现象时,就会反馈到中枢神经而促使体内催乳素升高,这样就会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精力减退和对应激的耐受力下降等症状发生。男性多受酒精和烟草的影响,体内血睾丸酮水平的降低会诱发男性的抑郁症的发生。3)社会因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会使人们的精神紧张。长期的精神心理创伤,也会使人们的精神过于紧张、心理负荷过重而出现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3、检测下自己是不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躯体症状(1)呼吸系统可出现胸闷、喘气、叹气、呼吸困难;(2)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周期性低血压、心慌、心悸、胸闷、胸痛;(3)消化系统可出现喉咙发紧、腹部胀满、打嗝、肠鸣、叹息、食少、呕吐、腹泻或便秘等;(4)泌尿系统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尿失禁或尿潴留;(5)发作性症状,可表现为面部潮红、出汗异常、瞳孔扩大或缩小、心动过速或过缓、流涎、寒战、腹痛等,其他尚可产生性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2)精神情绪症状(1)心理疲劳与精神兴奋性有关,表现为联想记忆次数增加、脑力劳动率下降、身体虚弱、疲劳等。(2)情绪障碍表现为紧张焦虑、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等。当患者症状繁多,且涉及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并难以用单一器官疾病来解释时,就应考虑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或失调。诊断时一般首先需排除器质性病变。还需与广泛性焦虑、疑病性神经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相鉴别。明天我们接着讲讲得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该怎么办?尽请关注!
心脏由三条血管来进行血液供应,即右侧冠状动脉和左侧的冠状动脉,左侧冠状动脉又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每一根血管都有自己所供应的区域,保证了这个区域心肌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关冠心病的金标准,发现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我们该如何处理?1.处理策略取决于狭窄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如何?轻度狭窄,中度狭窄还是重度狭窄。轻度和中度狭窄,只需要药物干预,同时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因为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并不会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依靠的药物的干预就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重度狭窄(>75%)的血管需要进行支架植入术,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管腔形成重度狭窄,斑块的构成往往有两种形态所决定,一种是软斑块,另外一种是钙化斑块。这犹如家里厨房下水道堵塞,是最近形成的垃圾堵塞,还是日积月累的垃圾逐步形成了堵塞,对于管道疏通工人来讲,一定是新形成的垃圾更容易疏通,花钱最少,使用的工具也最少。就患者而言,植入支架的医生犹如管道疏通工人,发现重度狭窄,越早处理,对于医生来讲,操作难度小,对病人和家属来讲,花费的代价也是最小的,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时间积累演变为重度钙化斑块的处理往往涉及到使用多种耗材,例如冠状动脉旋磨术、切割球囊、棘突球囊以及不同类型的普通球囊,予以扩张这个病变的血管再植入支架,而此时不仅手术难度逐步的增大,而且手术费用也会成几何倍数的增加。因此,对于重度狭窄,一定是早处理,早获益,不仅大大降低了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降低了手术费用支出。2.手术时机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讲,在做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重度狭窄,只要家属或者患者同意即刻就可以开始进行支架植入,以减少患者二次穿刺桡动脉或者股动脉带来的痛苦,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降低了病人的痛苦,因此,作为一名心血管介入科医生,一定鼓励大家发现问题即刻解决。除非在冠脉造影检查术中发现存在危险因素,则建议择期完成手术,例如病变部位特殊、涉及分叉病变、血栓、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等情况,需要进一步通过患者的调整以及药物的干预,当患者处于稳定的状态,择期再行冠脉支架植入术。3.冠状动脉造影间隔时间:一周大家看到医生播放冠状动脉动态图像的时候,会看到血管非常清晰的显影,其实是在手术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液体--造影剂。造影剂的使用,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两方面风险:造影剂肾病和造影剂过敏。第一,造影剂注入体内,在完成血管显影的任务之后,其完全需要通过肾脏排代谢排除体外。因此,如果短期大量使用造影剂,就会加重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风险,两次造影间隔一周的时间,就可以有效的把造影剂排出体外,安全进行第二次造影检查。第二,造影剂所带来的的过敏反应会在在少数人中有所表现,例如寒战、心慌、皮疹、瘙痒等症状,为了进一步降低造影剂所带来的过敏反应,建议患者术后多饮水,可以有效地促进造影剂代谢,进一步降低发生造影剂过敏的可能性,间隔一周再行冠脉造影检查,则可以避免造影剂叠加效果,大大降低发生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近年研究发现,10%左右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是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部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高血压是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得到根治,因此在普通的高血压尤其是药物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筛查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意义很大,部分患者的高血压可以避免终身服药。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不一样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原醛症主要分为5型,即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异位醛固酮分泌瘤或癌。研究发现,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2、原醛症有哪些常见临床症状和表现1)高血压:为最早出现症状。多数患者血压大幅升高,但恶性高血压罕见。2)血钾降低的表现:有些低钾明显患者可有肌无力及周期性麻痹甚为常见。肢端麻木,手足搐搦。在低钾严重时,由于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手足搐搦可较轻或不出现,而在补钾后,手足搐搦往往变得明显。 3)肾脏表现:因大量失钾,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空泡变形,浓缩功能减退,伴多尿,尤其夜尿多,继发口渴、多饮,常易并发尿路感染。尿蛋白增多,少数可发生肾功能减退。 3、原醛症需要做什么检查1)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是原醛症首选的筛查指标。该检查可在内分泌科门诊进行。具体方法如下:①应在早晨起床2小时后进行,时间为8:00-10:00为佳。试验前应注意补钾,使血钾达到正常范围,因低血钾会抑制醛固酮的分泌。②试验前暂停有影响的药物:以下药物暂停4周:螺内酯、依普利酮、阿米洛利、氨苯蝶啶、氢氯噻嗪、呋塞米;以下药物暂停2周:普利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③可将原用降压药改为对检验测定影响小的药物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维拉帕米缓释片。2)影像学检查①肾上腺B超:可协助鉴别肾上腺腺瘤与增生并确定腺瘤部位及影像特征:可显示直径>1.3cm腺瘤,超声检查对于肾上腺较小病变不敏感,仅作为临床常规筛查。②肾上腺CT和磁共振显像(MRI):高分辨CT及MRI可显示直径>0.5cm的腺瘤,3)双侧肾上脉静脉取血:近年国内外广泛采用双侧肾上腺静脉分段取血测定醛固酮,以判断体内高醛固酮的来源。该检查的敏感性95%,特异性100%。肾上腺静脉取血为有创检查手段,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4、该怎么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取决于原醛症的病因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原醛症的治疗有手术和药物两种方法。 1)手术治疗:推荐确诊醛固酮瘤或单侧肾上腺增生患者行腹腔镜下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发展迅速,转移较早,应尽早切除原发肿瘤。 如已有局部转移,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灶,术后加用米托坦治疗。2)药物治疗:推荐特醛症首选药物治疗。建议螺内酯作为一线用药,依普利酮为二线药物。对于药物治疗患者,需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并检测血压,根据血钾、血压等指标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您的年龄小于50岁,发现血压升高,伴有阵发性乏力、手脚发麻,或者血压高服用3种药物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或者有原醛症一级亲属,那就一定要进一步检查下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
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食物选择的多样性,使大家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人经常大鱼大肉的进食,想吃多少吃多少,导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使血脂不断升高。这样的血脂升高我们大家都好理解,可是有少部分高血脂的人平时吃的基本上是素食,那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讲讲为啥只吃素食也会发生高血脂?1、只吃素血脂还高的原因1)营养不均衡长期摄入大量肉类,的确会增加高血脂的患病几率。但如果彻底断掉肉类,以素食为主的话,同样也不利于血脂的控制,因为肉类中含有的优质蛋白以及维生素,都是身体不能缺少的营养。而长期保持吃素的习惯,就会导致提到脂类物质的代谢紊乱,反而对血脂的控制没有好处;2)主食过多吃素的人肥胖率也丝毫不逊色于吃肉的朋友,不吃肉总需要其他的食物来填补,吃过量的主食,比如米、面等,就可能摄入超过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多出来的就会在人体转化成甘油三脂储存在人体,长期下来甘油三酯升高,也会导致高血脂的出现。3)零食过多虽然不吃肉,但是如果经常喜欢吃一些坚果和甜食,这些虽然都是素食,但是坚果含有比较高的脂肪,而甜食则含有比较高的糖分,都是会导致体内脂肪的摄入过量,造成血脂升高的情况。4)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的特征,即使是吃素的人群也会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并且患者本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异常超高;也易于生命早期罹患心血管疾病。2、怎么解决1)首先要知道自己血脂中是什么指标升高首先要抽血化验血脂全套,知道自己血脂的水平,以及是哪一项指标升高,升高的程度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数。2)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平常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少吃甜食,少吃太油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这些都要少吃,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多吃些蔬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虾肉、瘦肉、豆制品。增加运动量,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有助于帮助降低血脂水平。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戒烟酒、饮料,注意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助于调理血脂水平。3)吃药控制降低甘油三酯有苯氧基酸类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治疗药物。低密度胆固醇未能达标时,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虽然素食当中没有太高的胆固醇含量。但是如果长期每天都吃素,是无法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总的来说,并不建议高血脂患者完全素食,平时可以适当吃肉,但要控制好量和质的问题,要做到营养均衡,清淡健康饮食。
动态心电图(Holter)这个名词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很多时候医生都会开具这个检查。那么动态心电图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检查?进行这项检查时我们存在哪些误区?做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一、为什么做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首要用途就是监测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脏停搏,以及有可能出现的供血不足表现,这个情况不会在人身上持续一整天,而是发作性的,可能在几秒钟前还好好的,突然就出现了明显的心动过速,等你想到医院就诊,还没走出家门,它就消失了。而动态心电图持续长时间监测,很好的避免了这一情况。二、检查误区误区1:检查时要休息,少活动。 很多人认为带上动态心电图就要保持安静,尽量休息、减少活动,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应该要像平常一样正常作息,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心律等信息的采集,才能做出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估。甚至医生为了检查需要,尽量诱发出不适而人为增加一定的运动量,运动的目的就是诱发不适,得到相关的心电图异常数据。误区2: 检查时需要住院。 这项检查不需要住院,检查设备可由患者带回家里,佩戴时间结束后将仪器送回,医生进行回放分析。误区3:心电图正常就没问题。 很多有明确黑朦、晕厥等心源性疾病,但在佩戴动态心电图期间未发作不适,因此可能检查期间未捕捉到异常。所以,对于存在心源性晕厥或与心律失常高度相关的疾病症状时,应反复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或进行长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尽可能抓到心律失常的证据。三、做动态心电图需要注意以下事项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在患者身上带上小盒子(就是动态心电图机)连接电极线和电极片。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可以戴回家,走路、吃饭、睡觉都可以的。但是不可以接近强磁场和强电场,会干扰心电记录。患者也不可以洗澡,这样避免电极脱落,导致检查失败。每次患者有不适感时,要及时记录好发作时间,患者最好不要过度活动上半身,因为肌肉活动产生电位过多过强会干扰心电活动记录,尽量不要穿棉内衣,会产生静电干扰。最后提醒大家,做动态心电图时可自由任意活动,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像某些人那样,自从带了记录盒回家就不敢活动了。否则该有的异常都会不再出现。做检查是要发现异常。如果胸闷、胸痛等的出现是与活动有关,可有意去适量活动一下,以便记录到异常。只有这时才需要人陪护,以防发生意外。